日本公共医疗
① 想去日本治病,日本的医疗水平怎么样
为什么日本医疗这么发达,治疗费用还这么便宜呢?这和日本全面医保以及各种其版他制度有关。
日本的全民医保体系保证了日本10%左右GDP的投入得以获得很好的医疗效率和结果:日本政府在1957年整合了包括二战期间战时保障机制、战后农民健康保险等多项已有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了强制全部国民加入的“国民健康保险”。日权本只要是纳入国民医保的医疗项目,政府支付70%左右的费用,个人需要支付的很少。
这种医疗费用70%左右和日本政府支出绑定的形式,要求日本政府必须以更长远的投资回报目光和更全局的观念来投入和管理日本的医疗设施和体制。例如日本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政府花重金投入多家重离子放疗中心的国家,因为他们相信长远来看重离子对癌症的治疗整体上是省钱的。
同时这使得日本政府禁止日本开设盈利性的私立医院。日本80%的诊所和医院都是私立的,但是都是私立非营利性的医院,因此日本各项诊疗的费用也都比较低,绝大部分都低于在中国的诊疗费用。
② 日本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哪里、想去日本看病,求推荐海外医疗机构
日本的三分之一人口在东京,人口多的地方就是各种资源集中的地方。
③ 日本的医疗卫生状况
日本医疗体制的完善程度堪称世界一流。日本卫生系统几个主要指标的排名分别为:健康水平第1位,财务负担的公平性第8-11位,用美元比价换算的国际购买力平价衡量人均卫生支出第13位,整个卫生系统的总体绩效第10位。
日本的卫生系统之所以有这样大的成就,主要是日本所采用的卫生体制决定的。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日本就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医疗保险制度。日本的医疗保险有国民健康保险和雇员健康保险之分。前者是普通国民(包括农民、自营业者和退休人员)参加的保险;后者为雇员健康保险,即受雇于5人以上企业的劳动者及其家属都必须加入的保险,包括四种以特定雇员为对象的健康保险项目:船员保险、国家公务员等共济组合、地方公务员等共济组合、私立学校教职工共济组合。加入了医疗保险的日本国民看病时只需自付30%的医药费,到诊所看感冒病再拿三天的药,一般花费大约1300日元(约合人民币100元),这相对于普通日本人的收入来说并不算高。尽管日本不能像某些欧洲国家那样向国民提供近乎免费的医疗服务,但日本国民并不需要缴纳过高的保险费或消费税、日本政府也没有因为医疗支出过多而背上过于沉重的财政负担。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医疗保险几乎覆盖全体国民,加上日本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总体水平比较高,在日本一般见不到“看病难”或者“看病贵”的现象。此外,由于日本没有像美国那样实行家庭医生的制度,因此所有患者都有权利自由选择到大医院挑自己信任的名医就诊。由于日本媒体的监督功能比较强等原因,日本也几乎不会发生医生收取病人红包的事。日本的普通国民或是为国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生们也并非对本国的医疗制度毫无怨言。日本媒体就曾讽刺日本的医院“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在日本的大医院,排队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只是不会像国内某些知名医院那样出现患者通宵排队等待挂号的现象。日本国民生病之后大都首先到附近的个人诊所就诊,如果确属大病需要综合检查或住院治疗,诊所会向患者推荐合适的大医院。
④ 日本是不是免费医疗
其实,日本从政府层面对国民健康加以管理可以追溯到1978年。当时日本厚生劳动省首次推出了国民健康运动计划,重点是推广健康体检,增加保健护士、营养师人数等。10年后,作为第二次打造国民健康对策中重要的一环,厚生劳动省又提出了确保老人健康体检的机制,规范地区保健中心,培养健康运动指导师等目标。此外,还更加注重培养国民的运行习惯,制定运动指南,推进健身设施的建设等。2000年开始实施的第三次打造国民健康对策,则颁发了“健康日本21计划”。日本政府还在2002年颁布了《健康增进法》,旨在为推动国民健康提供法律依据。
经过长达30多年的努力,每5年调查一次的结果表明,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一直呈增长趋势。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长野县下伊郡高森町实施的健康长寿体操运动。该县为了实现健康地活着,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迎接自然死亡的目标,积极让老人做一套健康长寿操。同时,还鼓励老人采用更健康的饮食方式,如减少盐分摄取,呼吁老人们吃拉面时把汤留下一半,每天只喝一碗酱汤,只吃一小碟咸菜等。这样的健康改善计划让长野县高龄老人的医疗费用连续18年来保持全日本最低的纪录,脑溢血的死亡率也在12年间减少了一半。长野县的这套健康长寿操被推广到了多个地区,静冈县聘请了专门的教练在老年活动中心带着老人们一起做操。
日本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健康管理中心。日本是众所周知的长寿国家,除齐全的社会养老医疗设施、高质量的空气、饮水及食物外,更要归功于政府对民众健康的积极管理。
日本政府每年要为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支付巨额的医疗费,为促进民众健康生活,帮中年人和老年人及早发现和预防疾病,减少政府财政负担,日本几乎每个城市都设有由政府出资建立的公立的健康管理中心,和当地公立医院及大学附属医院等相互关联,为当地民众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定期健康检查。每个中心都配有很多先进的健康检查仪器,如核磁共振(测定脑和血管)、CT(肺癌的早期发现)、超音波(肝脾肾动脉等检查)、体成分分析机(骨骼脂肪肌肉的检查)等,为人们提供比较精密的健康体检。体检费用一般不高,主要是自己的健康保险来承担。《生命时报》记者近日就参加了一个健康管理中心的体验,基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血压、血液、肺功能、胸腹透视等,之后,还进行了根据年龄、性别划分的“针对性检查”,如40岁~50岁的男性要接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前列腺等的精密检查。笔者今年30多岁,所以参加了专为这个年龄段女性设计的“针对性检查”,包括CT和超音波检查,最后只支付了4100日元(约合人民币213元)的体检费用,其他全部由医疗保险承担。一周后,记者收到了一份A4纸大小、15页的报告,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记者当前的健康状况。虽然我的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但报告还把身体非常健康的同龄女性的各项检查结果也备注上,让记者感受到了自己的差距。报告最后还指出记者运动不足、睡眠不足等问题,建议早睡早起多运动,并建议可以到何处接受香薰治疗,放松身心。
除体检外,中心还设有病房、手术室、理疗室、食堂等,还有专门的营养师帮病人搭配营养餐。因为护理人员相对较多,床位也不紧张,离家又近,因此需要短期康复或症状较轻的儿童一般在健康管理中心接受治疗,从而起到帮大医院分流的作用。此外,健康管理中心还通过各种活动来督促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每月举办免费健康讲座,配合政府推进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活动,每年1~2次免费派发健身券和家庭医药箱活动等。
厚朴方舟致力于整合全球顶级医疗资源并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大型健康综合管理集团。追求医疗无国界,协助患者获得全球范围内的权威医院和医学专家的诊疗,为重大疾病患者提供第二条医疗解决路径,为中国患者提供全面、权威、顶级的海外治疗支持、海外体检、海外专家远程会诊等海外医疗一站式服务。
⑤ 出国看病日本的医疗医疗制度是什么样的
日本的医疗制度是以全民强制性加入的公费医疗保险制度为主,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日本民众还可以加入简便的“都民共济”和“县民共济”在遇到意外的事故、灾害和疾病时,可以通过共济金的形式获得较充分的经济援助。
⑥ 去日本怎样参加医疗保险
健康保险抄:在日本医疗费很贵,去医院看一次感冒也要花5,000日元左右。因此在日本预定居留一年以上的外国人都要加入国民健康保险。保险金额因地区而异,外国留学生一般每月需交1,500日元左右。留学生因生病或受伤到医院或诊疗所治疗时,只需支付医疗费总额的20-30%就可以了。但有些费用需全额负担,如住院时的“差额床费”、有些不在保险费支付范围内的特殊治疗药物等。持“留学”签证的人,在参加了上述国民健康保险后,还可在本校办理“外国人留学生的医疗补助制度”的有关手续。这样本人看病时只需负担全部医疗费的4-6%即可。
可以带一些简单的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⑦ 日本的医疗条件好吗
现在,随着国人健康意识的觉醒以及经济能力的提升,国内稀缺的医疗资源的确难以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国情如此,大家将目光投向海外,出国医疗已是一种趋势,而出国医疗中,赴日医疗体检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随着日本体检走入大众视野,赴日医疗体检似乎已不是一件“奢侈”的事,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选择赴日体检呢?赴日体检又有哪些你所不知道得优势呢?
一、医疗服务差距
赴日医疗体检兴起的原因不仅仅是是中日之间技术的差距,还与日本体检医院细致、严谨的服务以及医护人员专业、负责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即也是中日医疗服务之间的差距。日本的服务业全球闻名,日本的高端医疗体检服务也同样如此。
日本的整个医疗体制,总体而言,是在实施公共医疗的同时,也充分照顾私人医疗。作为医疗技术全球领先、医疗体系成熟的发达国家,而日本体检不论从严谨的服务还是负责任的态度都要领优于国内。
赴日医疗体检你所不知道的优势,并非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日本技术与设备,还是日本严谨完善的医疗体系与日本人长在骨子里的那种极致的负责态度。
⑧ 日本医疗到底哪些是强项
为什么那么多人去日本制作医疗检查?日本医疗到底强在哪里?
日本医疗体检已经成为国际比较热门的体检,很多国家的人会在假期选择赴日体检,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国内的人,国内选择日本医疗体检也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中国海外医疗旅游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居民健康医疗保健意识的成熟和出境旅游习惯,海外医疗体检已经悄然火热起来。
日本高级体检 用户在体检大楼拍照
②一丝不苟的精细服务
您也许并不清楚日本医院的设备到底会比国内先进多少,但检查执行中医护人员的认真、细致,对每一个环节把控得精细、严谨,解读报告医生的专业都让自己感觉到放心,值得信赖。
③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
相比于欧美的国家,日本同为亚洲国家,距离较近,同时日本的医疗签证不局限于赴日治疗、赴日体检,温泉理疗等都属于医疗签证范围。医疗签证是赴日签证中最方便、最快捷、所需材料最少,出签率最高的签证。
⑨ 日本人平均能活到84岁,日本的医疗体制究竟好在哪里
多睦健康告诉您,日本的医疗水平一直都处于世界前列。2013年日本的实际临床医疗水平在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医疗水平评比中排名第一,癌症治疗及再生医疗技术也位于世界领先低位;2015年日本在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医疗水平评比中排名第一。
日本作家山崎丰子有一部医疗题材的作品《白色巨塔》,这部作品曾被中日韩三国改编成电视剧,可谓经典。作品中的白色巨塔,象征的是主人公心中理想的医疗体制。
而在现实中,日本的医疗体制也可谓是一座白色巨塔,医疗水平、效率、公平性等各项指标均居于世界前列。本文就带你了解日本的医疗体制究竟好在哪里?
最长寿国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日本人的平均寿命高达84岁,多年蝉联全球第一。日本人不仅拥有全球最高的平均寿命,同时还拥有最低的新生儿死亡率,这些都与日本先进的医疗水平是分不开的。目前日本人的主要死因是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另外,自杀也是日本人的一大死因。
高质量生活
日本人长寿不仅因为有病能治好,还因为平时的生活管理做得极为到位。日本从1978年开始推行国民健康运动,鼓励老年人做长寿操、清淡饮食、定期体检。高质量的空气和科学合理膳食也降低了患病的风险。
全民医保
日本从1961年开始实施国民全员保险制度,医疗保险早已经覆盖全体国民。得益于这一制度,日本人就医时的负担非常小,很多疾病能早发现、早治疗,省去了病情加重后更加高额的治疗费用。
公费医疗
日本国民医疗费总额中公费负担的比例高达80%,这一点从世界范围来看,仅有丹麦、瑞典等北欧福利国家以及英国等国能达到这个水准。
公私混合
欧洲国家多数采用公共医疗体制,效率比较低;而美国则是完全私有化,医疗水平虽高,穷人却享受不起。日本居于两者之间,医疗服务由民间提供,医疗费用由政府负担,既保证了效率,又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自由开诊所
日本实行自由开业医制,鼓励拥有执照的医师自由开业。得益于这一制度,日本各地拥有大量小型诊所,平时居民可以就近看病,必要的时候再转诊到大医院,不会像中国人看病一样往大城市三甲医院扎堆。而且日本小诊所的医生权威性丝毫不输大医院,很多还是从大医院出来的老医生。
医疗服务
医疗也是服务业。医疗体验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医疗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医护人员的态度。这一点日本做的更让人满意。日本的服务业一向以态度恭敬著称,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也不例外。日本的医护人员对病人一律使用敬语,医生向病人耐心细致地讲解病情和病因也被认为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全面陪护
日本1.26亿人口,但人均所拥有的病床数量却高居世界第一。不同于中国,病人入住普通病房不需要缴纳住院费。护士负责护理的同时还会陪同、照看病人,一日三餐都有护士专门送到病人床前,住院没有家人陪护也一点没问题。
医药分离
日本实行医药分离制度,除了需要当场注射的针剂外,医院不卖药,医院里也不会有药房。医生只管开处方,病人可以拿着处方去外面的药房购买药品。这种制度有效地减少了医生过度治疗的情况。还有一点值得称赞,几乎日本每一处医院的旁边,就有至少一家药房,病人不用长途跋涉打出租车或挤地铁去买药。
药品质优
日本的药房分两类,一类是出售处方药的药房,一类是类似便利店的药房,出售非处方药以及牙膏、眼药水等日常保健用品。不同制药公司的药品在市场上公开竞争,保证了药品质量和药价的相对平稳。因此,才会出现赴日旅游的中国人跑去日本药妆店抢购眼药水、止痛感冒消炎药、牙膏漱口水等等“奇怪”现象。
保健品多
日本人很重视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也就有了很多和健康相关的各种小发明。例如最早起源于日本,能有效减少肛肠类疾病的电动冲洗马桶盖,以及缓解女性痛经的暖宝宝等等。将医疗保健贴心深入日常生活也是日本人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诚信医疗
图中的这一幕情景在日本是看不到的。在日本,看病不需要先交押金,不需要走迷宫似的来回排队多次缴费。在完成所有检查和治疗后,医院会向病人出具一张完整的收费单,上面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等。病人家属东奔西跑缴费的现象,在日本是几乎看不到的。
细心细致
日本人一向以细致著称。很多接受过日本的医疗服务都会对其细致认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量血压不只量一只手臂,而是会量四肢的四对高低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还有不同的体检项目等等。
备受尊重
医生在日本是相当受尊重的职业,和议员、律师一样被尊称为“老师”。然而要成为医生也并不容易。日本的大学医学部学制为6年,学生毕业后还必须在医院实习两年。实习期间年收入不足300万日元,低于日本人平均收入水准。
高薪职业
虽然实习医生工资微薄,然而一旦转正,就会迈入高薪行列。日本人的平均年收入约为400-500万日元,而普通医生的平均年收入高达1500-2000万日元(约合80-100万人民币)。
⑩ 为什么说日本医疗体系是个好榜样
日本多样化、有底线的医疗服务体系
日本基层医疗由个体诊所提供服务,医院医疗服务主要由私立非营利性医院承担。但日本对社会办医的要求是有底线的,禁止社会资本举办私立的营利性医院。
基层诊所主要以专科诊所的形式出现,也有少量公立医院提供初级医疗服务,日本医药分业,大多数医院门诊彻底被剥离。
初级医疗系统中,有1/3的医生是被诊所雇佣的,其余都是医生自己当老板。诊所通常是由医生个人开业,或由医生集团举办。
在日本,医生集团由几个医生组成,共同拥有一家医院或者一个诊所。
诊所既可以提供全科服务,也可以可以提供专科服务。日本初级医疗服务的组织形式通常是1名医生+几名护士,2011年日本诊所全职人员的配置平均为7.2个人,包括1.2个医生,1.8个护士,2.1个前台。
从医院构成上看,2013年日本15%的医院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举办,其余的医院均为私立非营利性医院。
从床位来看,20%的床位属于公立医院,80%的床位属于私立非营利性医院。
特别注意的是,私立非营利性医院被认为是公共医疗的一部分,接受政府的各种津贴补助,也在公共医保资金的支付范围之内。
日本不允许私立营利性医院开业,但允许企业医院存在,为企业员工提供医疗服务。我们可以这么简单理解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营利性”就是医院的结余可以用来分红,“非营利性”就是医院的结余被认为是公共资金,资金不能私自处理,只能全部用来发展医院,更多要求体现在日本医疗法中,我国台湾地区也借鉴了日本的做法。
清晰界定了公共医保和私人医保的边界
日本建立了强制型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也就是公共医疗计划,每一位居民或者雇员都必须加入公共保险计划,合法移民也要求加入社会保险计划,但黑户移民以及游客不包含在内。一个居民如果退出强制医疗保险,重新加入时要额外交纳2年的保费,这相当于罚。大约3400个保险机构负责提供公共医疗保险。
除了儿童和老人,公共医疗保险的自付比例为30%。3岁以下儿童自付比例是0%,70~74岁老年人自付比例是20%,75岁以上老人的自付比例是10%。
公共医疗保险没有起付线,自付以及部分处方药的费用可从收入减免税中得到补助。另外,个人自费的情况并不清楚,从日本整个医疗支出看,个人自费占到了14%左右。雇主承担了保费筹资一半的费用,保费负担占公司收入的3%~10%不等。
私人医保和公共医保的边界非常清楚,前者在日本保险计划中处于补充地位。第一种是对强制公共医保的补充险(Supplementary Insurance),这是居民自愿参与的,主要以包干的形式支付医疗费用,弥补公共保险的保障不足,比如每日住院费用。第二种是补充险(Complementary Insurance),覆盖了公共医保未涵盖的项目,在日本属于补充地位。最后,私人保险开发的替代公共医保的综合医保(Substitutive Insurance),在日本是不允许的。
通过长期护理险成功逆袭老龄化
日本在老龄化危机前快速调整了布局,发展了长期护理险。
2000年日本推行了长期护理保险,这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险,覆盖了65岁以上老人以及40~64岁的失能老人。
护理服务包含很多内容,有居家护理(Home Care)、临时看护、上门服务和各种护理需要的辅助设施,这些设施也在公共保险的支付范围内。居家护理的服务提供者大多数为私立机构,其中62.6%的机构为私立营利性,36.4%为私立非营利性,0.4%为政府举办。
长期护理险不允许覆盖私立营利性机构提供的服务。
护理保险的筹资,一半来源于保费,一半来源于税收。40岁以上的人都需要交纳保费,65岁以上的老人交纳保费的情况是根据收入来决定的。在日本,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长期护理保费,一半对一半。此外,居民长期护理险的自付比例为10%,日本根据收入情况会给自付总额设定一个上限。
整体上看,日本强制公共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共同涵盖了住院费用、急诊费用、精神疾病治疗费用、合法范围内的处方药品、居家护理、理疗和大部分牙科服务,也覆盖了诊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不同身份的人,他们的保险是由不同的机构运营的。比如,雇员的公务员的医保由独立的保险机构运营,一些专业人士的医保也是如此运营,比如私人开业的医生。
对中国而言,日本给中国最大的启示是:在医疗领域发展“市场”不是一概而论,而是明确鼓励非营利性医院和医生主导诊所,禁止营利性医院,确定了公共医保支付的边界。除此之外,中国处在人口结构变化和医疗需求变化的十字路口,快速布局调整可能会让医疗体系弯道超车。
扩展阅读:
为什么说美国医疗体系是个“坏榜样”?
文|王建秀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号“奇点网”
ID: geekheal_com
看到这个题目,肯定很多朋友会跳起来问:无论是医疗服务供应方的多样性,还是健康保险公司的实力,还是各种技术创新、互联网医疗创新,美国无一不是走在世界前列,在美国医疗领域自由市场,组织效率如此之高,你为什么说他是个“坏榜样”呢?难道不值得中国学习吗?
别着急,这里并不是要否定美国的医疗体系,而是对于中国来说,要借鉴某一体系的经验,首先要看鞋子穿在脚上合适不合适。我们可以仔细想想,一个人均 GDP 54,629 美金的发达国家和一个人均GDP 7,590 美金的发展中国家究竟在哪些层面有可比性?一个医疗支出占GDP17.5%的国家,和一个刚刚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医疗支出占GDP 5.5%的国家,在哪个维度上可以去比较?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医疗体系的整体结构。
根据 Health Affaires 的数据,2014年美国医疗支出30,313亿美金,占整个GDP的17.5%,当年美国GDP总量为173,481亿美金,其中自掏腰包的支出为3,298亿美金,占支出的10.8%;美国总人口3.18亿,人均医疗支出 9,523美金,人均GDP54,502美金。2014年,美国医疗支出比上年增长了5.3%,超过2013年2.9%的增幅。
私立非营利性医院为主力军,同时医疗预防体系薄弱
从医疗服务供应体系来说,美国的基层医疗全部由私人开业的家庭医生来完成,这些家庭医生的初级医疗保健服务,往往包含在某一个医疗保险的网络内,担当健康守门人的角色。
从医院的床位资源看,美国只有15%的床位属于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约70%的床位属于私立非营利性医院,约15%的床位属于私人营利性医院。根据美国The American Hospital Association 2016年的数据,美国一般医院(除监狱医院、大学医务室等)数量为4,926 家,其中政府举办的医院为1003家,占20.3%;私立非营利性医院为2,870家,占58.2%;私立营利性医院为1,053家,占21.3%。
从资源上看,美国社会办医数量占80%,但私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居主导地位。美国对医院的所有制保持开放态度,不像日本那样,禁止私立营利性医院。在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下,美国医疗服务提供方包括:医院,自由执业的各类医生集团,个体诊所,合伙诊所。
在美国,医疗服务领域的理念还是以治疗为主,比如人们做一个置换关节的手术会很容易,但在预防慢性病方面,美国做得并不好。
医疗资源越来越聚集,私立保险公司消耗了过多社会资源
从整个保险体系来看,美国政府承担了65岁以上老年人、贫困人口和残疾人的医疗保险,它们分别是Medicare 和Medicaid,私立保险机构覆盖了至少56%的人群。2012年前,美国并不要求人们强制购买保险,2012年奥巴马ACA法案出台后,要求大部人强制购买保险,要求雇主必须为员工购买保险。当然,现在奥巴马医改还在2016年的大选中风雨飘摇,其命运并不确定。
美国的保险网络有各种模式,最典型的是管理式医疗机构HMOs,比如凯撒集团,在这个保险体系内设定了严格的分级诊疗体系,保险人必须选择一位家庭医生,转诊后才能报销,在HMOs体系外,保险公司不负担任何开支。
在保险公司、医疗服务、患者、医药企业多方博弈的生态下,最大的赢家是保险公司。根据美国的statistic网站,2014年美国life and health insurance instry 的收入达到8779亿美元(图1)。其次是医药市场,2014年美国医药市场为3740亿美元(图2),占全世界医药市场的40%。最后是医疗器械市场,2014年美国医疗器械市场为1360亿美元(图3)。
?
图1
?
图2
?
图3
随着保险公司话语权越来越强,美国的医疗服务机构呈现这样一个趋势:个体诊所面对保险谈判精疲力尽,很多个体诊所要么改去加拿大执业,要么干脆关掉诊所被医院雇用。单体医院趋于联合,增加与保险公司谈判的筹码。医生集团也由小规模,逐渐多学科联合,原因之一是:增加和保险公司谈判的力度。
保险公司的行政和管理成本,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医疗支出中有21%花在了行政管理成本上,其中85%来源于私人保险公司(来源1)。
最大的问题是:医疗投入和健康产出不成正比
健康结果和财务可持续性,几乎是美国医疗体系最受诟病的靶点(图4、图5)。美国用了占GDP 17.5%的费用,最后获得的人均寿命与人均医疗支出仅为美国零头的古巴相差不远。从健康产出看,美国的人均寿命低于OECD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水平。
?
图4
?图5(最高的一项为美国)
2014年,美国医疗支出比上年增长了5.3%,超过2013年2.9%的增幅,平均每个人的医疗开支为9,523美金。在过去的35年里,美国在总商品和服务上的消费以年平均7.2%的速度在增长,而医疗保健的消费增长率却高达9.8%。
美国医疗保健的费用增长长期高于整体经济的增长,为此美国联邦政府、企业雇主和家庭都承担了巨大的财务压力。美国《Ameiricas’ Bitter Pill 》这一书的反思:医疗费用也是美国家庭最大的单体消费和支出项目,这些支出包括个人自费,也包括支付的保费。根据 Health Affaires 的数据,2014年在美国3万亿美金的医疗支出中,财务分担分别如下:households (家庭)占28%,federal government(联邦政府)占28%,private businesses(私人企业)占20%,local govements(地方政府)占17%。
我们小结一下美国医疗体系的特点:
第一,美国在医疗创新方面的各项投入比任何国家都高,在新技术和新药品的使用上,美国也走在全球前列。
第二,美国以商业保险为主流的分散支付方在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方面合力不足。雇主的医疗负担越来越重,另外为了增加和保险公司谈判的筹码,医院趋向于集中、联合,导致供给方集中,个体诊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第三,美国基础医疗体系薄弱,特别是预防为主的医疗体系,导致很多慢性病和老年疾病没有得到积极干预,从而推高了整体费用。
第四,美国商业保险的运行机制抬高了整个行业的行政成本,极大地消耗了社会资源。
第五,美国在疾病治疗上投入了大量费用,而在慢性病、老年疾病等健康干预上却非常被动,包括肥胖在内的生活方式疾病长期困扰着美国。
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美国医疗支出高得出奇。美国多样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市场竞争机制,值得中国学习。但我们也必须明白,一个国家的健康医疗体系必须在医疗质量、医疗提供效率、健康结果和财务上保持平衡,观察美国医疗体系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反思:比如更理解基础医疗对于中国未来的重要性;警惕医保筹资扩容后带来的财务可续性压力;加强慢病管理和健康干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