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翁污染
1. 短尾信天翁的种群状况
在2006-2007年的繁殖季节结束时,基于直接观察和部分假设估计,短尾信天翁的全球种群数量为2,364只,其中1922只在鸟岛,442只在钓鱼台群岛。2009年,估计约有2,200-2,500只,其中成鸟个体约有1,500-1,700只。
短尾信天翁种群数量稀少,繁殖分布区域狭窄,已被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和世界濒危鸟类名录,中国亦将它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一级动物保护。由于火山爆发和人们大肆捕获,致使数量日趋减少。特别是在20世纪末,由于商业上对羽毛需求的增加和1902年与1939年日本南部岛屿的两次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几乎使短尾信天翁绝灭。 19世纪和20世纪,日本羽毛收藏家的行为导致短尾信天翁的种群数量快速下降,并被公认为已经在1949年灭绝,但后来于1951年再次发现了短尾信天翁。
1887年到1932年之间,人类为它们的白色羽毛过分捕猎,曾经降低到50只鸟。1960年代开始保护之后,恢复到500-1000左右,其中大约180只成年。
曾经大多数的短尾信天翁都栖息于日本一个偏僻的小火山岛鸟岛,那个岛是活火山岛,曾经在1902年爆发,把很多在岛上的信天翁巢埋在岩浆下面。日本动物保护学家为信天翁在岛上种草,也开始计划如何帮助它们移居到其它地区。
1940年代,一对年轻的短尾信天翁曾经在美国中途岛出现,直到1960年还见到。曾经发现有一对在中途岛下了一个蛋,但是没有孵出小鸟。到1980年代,美国加州也开始见到短尾信天翁。
1979年,在另外一个日本小岛发现一群短尾信天翁,1988年确定它们在那里繁殖;1991年,岛上有75只,其中有15对成年。
1982年左右种群已慢慢得到恢复,1986年在伊豆群岛观察到146只成鸟和77只幼鸟,1985年和1986年亦分别于中国台湾附近澎湖和台中大肚溪口见到。
21世纪初,数以万计的信天翁遭到死亡的威胁,它们常常被用来捕捉金枪鱼、箭鱼和底栖鱼的钓鱼线上的钩子勾住后淹死在海里。那种钓鱼线加起来长达130多千米,上面带有成千上万安着诱饵的钩子,在鱼沉入水中之前,信天翁、海燕和剪嘴鸥等鸟类常追逐在后面捕食,从而误入罗网。每年全世界因那种被叫做“延绳钓”的捕鱼方法而误杀的海鸟有近30种,大约18万只,短尾信天翁就是延绳钓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如果情况得不到限制,它们很快就会绝种。
渔业中流网的使用也使许多海鸟包括短尾信天翁丧命,国际上对渔业的普遍关心使联合国于1992年做出决定,禁止使用流网捕鱼。然而,延绳钓法杀死信天翁等海鸟的情况尚未得到妥善的解决,但有多种办法都能够大大减少信天翁等海鸟的死亡,其中有在水下放线,使海鸟无法碰到带着诱饵的鱼钩,鱼钩上方随风飘动的三角旗能吓走大部分海鸟,在夜间放钩可以使信天翁免受伤害,迅速起钩也能起到一部分作用。
其他威胁因素:自然灾害(如台风)、聚集地的捕食者、海洋污染(如石油污染)、短尾信天翁分布区与渔业区的重叠。
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已经开展了多方面的保护工作,使短尾信天翁的数量略有回升。随着人们改善海洋环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短尾信天翁的种群也将逐步恢复和扩大。
2. 塑料垃圾怎么污染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主要有3个来源:(一)暴风雨把陆地上掩埋的塑料垃圾冲到大海里;(二)海运业中的少数人缺乏环境意识,将塑料垃圾倒入海中;(三)各种海损事故,货船在海上遇到风暴,甲板上的集装箱掉到海里,其中的塑料制品就会成为海上“流浪者”。
塑料垃圾不仅会造成视觉污染,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废弃塑料会缠住船只的螺旋桨,特别是被称为“魔瓶”的各种塑料瓶,它们会毫不留情地损坏船身和机器,引起事故和停驶,给航运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但更可怕的是,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着致命的影响。
每年,全世界大约会制造1.3亿吨塑料,其中仅有不大的比例能够得到循环再利用,大部分废弃的塑料垃圾去了哪里?多数都被当做垃圾掩埋解决掉了,但还渔网和各种垃圾有一部分则选择了大海作为“最后的归宿”。海滩垃圾、捕鱼船丢弃物等等,都是海洋垃圾的直接来源,而人类在街边见到的某个塑料瓶、工厂排放出来的工业废物……这些都可能是海洋垃圾的间接来源。每当下雨时,尤其是暴雨冲刷后,各种各样的垃圾从四处进入雨水排水道或者河流中,最终抵达海洋。塑料的持久耐用,原本是其得以广泛应用的招牌特性,但反过来,当塑料泛滥成灾时,它的“顽固不化”却成了海洋挥之不去的梦魇——废弃塑料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游荡几十年甚至更久。
美国阿尔加利塔海洋研究基金会的海洋研究船“阿尔加利塔”号曾于2004年在太平洋进行科学考察。“每天,当我来到甲板上,我都能看到那些漂浮在海洋上的东西:牙刷、瓶塞、小香皂瓶”,海洋学家兼船长查尔斯·摩尔不得不慨叹,在远离陆地近2000千米的遥远大洋上,也仍然不能逃离“人类文明带来的种种令人不安的迹象”。当塑料在海洋漩涡中旋转旅行,所到之处,贻害无穷。那些被捕鱼船遗落在大海上的渔网,绰号“幽灵网”,会使数以千计的海洋生物被缠绕束缚或窒息而死。
在光照、风吹和洋流作用下,很多塑料垃圾老化被分解为更小块,这时,海洋生物会把这些小块塑料误当做食物吞食。
从大块头的鲸到不起眼的浮游生物,因为误吞塑料,积聚在消化道中窒息丧命的比比皆是。据查尔斯·摩尔研究测算,在“垃圾漩涡”海域,每一千克的浮游生物平均要“分摊”到6千克的塑料垃圾。考虑到浮游生物是许多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因此可以这么推算,假如捕食的海洋动物“眉毛胡子一把抓”,它们每吞进1千克的浮游生物,就会同时误食大约6千克的塑料垃圾。即便顺利通过了消化道,有不少生物也会因为吞了一肚子“伪食物”,获取不到所需的营养而被活活饿死。海洋学家们称,黑背信天翁很多都是这样死去的。
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深不可测”。摩尔在他的实验室中发现,从大洋垃圾带中带回来的水母体内,塑料已经“安家”,成为它身体的一部分。“这些塑料对海洋生物有毒吗?或者更进一步地问,假如我吃了误食塑料的海鱼,对我会有毒吗?”亚当说,类似这样的问题对于科学家们来说,也不知道如何作答。“塑料进入人类的生活已有数十年,人类对它十分了解,但是,至于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只是近几年才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著名海洋保护团体“海洋管理协会”自1986年起,每年都在9月15日举行“国际海岸清理”活动,迄今,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清理出来的海岸垃圾总共已经超过1亿磅(1磅=0.4536千克)。可以想象,那些离岸漂向大洋深处的垃圾更是数目惊人。海上垃圾带的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太平洋。
地中海岸边的垃圾海洋学家们说,从理论上讲,所有大洋都会出现类似的垃圾汇集带。例如,北大西洋上的“马尾藻”海域,就是一个类似的“平静区域”,正汇聚越来越多的垃圾。面对这样触目惊心的景象,人类该做何处理?打捞海上垃圾当然是当务之急。但更重要的是,切断海洋污染源。“我们眼下必须要着手做的是防止陆地垃圾再向海洋灌输,”亚当说。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80%的海洋塑料垃圾“追本溯源”都来自陆地。而陆地垃圾也源自不同的渠道,这就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入手,防范垃圾流向海洋。
地中海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海。那里曾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风光旖旎而闻名于世。然而,眼下这片美丽的水域正在经历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
2007年9月,绿色和平组织和西班牙一个海洋研究机构联合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地中海每立方米的水中,垃圾竟多达33种。在污染最为严重的水域,每升海水的碳氢化合物含量已高达10克以上。此外,每年有40万吨石油等废弃液体被排放进地中海,使地中海蔚蓝色的水域正在沦为“海洋垃圾场”。报告显示,地中海海底的垃圾主要包括塑料瓶、金属盘子、渔具、高尔夫球、牙刷和刀叉等。对此,绿色和平组织负责人马里奥·罗德里格兹指出:“毫无疑问,是人类把这些垃圾丢进海洋的。”他说,可怕的是,这些垃圾在海底至少要经过450年才能被分解掉。这将对地中海的海洋生态和周边环境造成持久性的破坏。
海洋生态科学家指出,无节制的人类活动是造成地中海海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地中海作为内陆海,风和浪缓,拥有众多天然良港,自古以来海上贸易就十分发达。作为世界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和往来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三大洋之间的捷径,地中海注定要成为全球运输最繁忙的海路。
现在,地中海地区生活着1.5亿以上的居民,每年还有两亿多的游客光顾这里。同时,现在每天有2500多艘各种货船在地中海航行,西欧进口的石油约有85%是取道地中海运送的。
巴塞罗那大学生态学教授琼·罗斯认为,人口的密集、商业的兴盛、航运的繁忙使地中海“不堪重负”,而工业废品和生活垃圾的肆意倾倒等更使地中海脏乱不堪,生态环境受到致命的破坏。他指出,地中海每千米海底残留有人类活动产生的1900多种垃圾。经过化验,甚至发现从地中海中捕捞出来的鱼类和海产品都遭到了污染,尤其是一些海域的金枪鱼和剑鱼由于长期受到污染,体内已含有对人体有毒的物质。
此外,德国一些科学家还指出,由于地中海位于全球风流的交汇口,导致它的上空经常聚集着大量的污染物。因此,空气污染也是致使地中海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之一。
研究发现,地中海的二氧化碳和悬浮颗粒物质等几种关键性污染物指数大大超标,是世界其他地区的3~10倍。这对地中海的环境无疑是雪上加霜。有鉴于此,有识之士强调,地中海已成为世界上最脏的海洋,拯救地中海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3. 近几年来鸟儿受到了什么威胁
外来生物入侵,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污染,破坏,栖息地面积减小,某些物种的灭绝导致了鸟类生活习性的改变,还有人类的捕猎. 虽然自然选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在短期内大量鸟类的死亡主要是由人类造成的! 世界鸟类现状令人堪忧 千种鸟类临近濒危 有生物学家将鸟类比喻成“批示器物种”,鸟类状况好坏直接反映出地球环境的好坏。目前,世界上许多地区鸟类数量大大减少,这说明人类对待环境的方式出现了差错…… 近日,名叫“鸟类生活国际”的组织发布最新的研究报告,向人类提出警告,世界上将有1000多种鸟类面临灭绝的危险,而非洲农业发展以及热带森林的减少更让这种危险雪上加霜。该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保护组织联盟,这份名叫“2004年世界鸟类状况”的报告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有关鸟类研究的文件,对鸟类目前的状况以及分布情况都做了系统的研究。下面就是一组研究报告的数据: 世界上每8种鸟类就有一种鸟类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或者说有1211种鸟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占已知的1万种鸟类的12%,而且有179种鸟已经处在灭绝边缘。在1211种濒危鸟类中,有966种(占80%)鸟类的数量不到10000只,数量在2500只以下的有502种(占41%),而更有77种鸟类的数量不足50只,这77种鸟属于高危物种,稍不注意就会从地球上消失。 世界上受到威胁的大部分鸟类生活在热带地区,而其中的64%是由于热带森林遭到破坏而引起的,欧洲农田里的鸟类在40年里数量下降了三分之一。 海岛上濒危鸟类的67%是由于外来物种的引进造成的,比如岛上引进兔子或山羊,它们会破坏鸟类的生活环境,导致鸟类数量急剧下降。 报告在向人们提出警告的同时,也讲述了一些挽救动物免受灭绝危险的成功故事,告诉人类如何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比如,人们一直相信短尾信天翁早已经灭绝了,但是上世纪50年代,人们在日本的Tori-shima岛发现了少量的短尾信天翁,从那以后,人类为它们做了大量的保护工作。在太平洋地区为它们保留了栖息地,改进了商业捕鱼方式使信天翁免受误伤,经过多年的努力,短尾信天翁的数量发展到目前的1200对左右。新西兰附近查塔姆岛黑知更鸟在1980年时仅有5只了,是已知的尚未灭绝的鸟类中数量最少的一种,稍有不慎,这种鸟就会灭绝。所幸,人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保护它们的鸟巢,为它们提供充足的食物,目前已经发展到了250只,暂时脱离了灭绝的危险边缘。 在保护鸟类的问题上,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400多种鸟类早已经被宣布为濒危物种,可是三年过去了,人类并没有对它们采取保护措施,使得它们一步一步走向灭亡。比如黑脸的篦鹭,是世界上第三种最有可能灭绝的鸟类,它们急需人类的保护,否则会很快灭绝,可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对它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了鸟类,更是为了我们人类自己,现在就是开始有所行动的时候了。
4. 有那些鸟儿已经灭绝了,时间,地点,环境污染原因,结果
历史上灭绝的鸟类太多了 不一一列举 目前全世界9775种鸟类中就有1212种濒临灭绝,如大型鸟类黑鹳和白鹳,丹顶鹤、灰灌鹤、信天翁、朱缳等
中国已经濒临灭绝的鸟如黑鹳、白鹳、朱鹮、黄腹角雉、黑颈鹤、白鹤、丹顶鹤、赤颈鹤、大天鹅、小天鹅、中华秋沙鸭等。
世界上已经濒临灭绝的鸟,如:黑脸琵鹭,喀鸪(KāGū),印度兀鹫,澳洲大鸟,北美候鸽,非洲特有的珍稀鸟类品种灰色皇冠鹤,南极企鹅中已有10种濒临灭绝。
全世界9775种鸟类中已有1212种濒临灭绝.这一数字相当于所有鸟类的1/8,其中179种鸟类面临严重威胁,344种面临高度灭绝危机,另外688种目前已经非常罕见。 全球几乎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一种或一种以上鸟类面临灭绝。在某些地区,鸟类濒临灭绝的种类非常集中,如南美安第斯热带地区,巴西大西洋海岸森林地区,东喜马拉雅地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和东南亚岛国。
各种鸟类受到的灭亡威胁程度不等,其中信天翁所受威胁最大,95%信天翁濒临灭绝。60%鹤类、29%鹦鹉、26%野鸡和23%鸽子濒临灭绝。有966种受到全球性威胁的鸟类每种已不足1万只,502种鸟类每种已不到2500只。最为危险的77种鸟类每种已不到50只
地球上曾经有过16万种鸟,第三纪是鸟类的鼎盛时期。更新世4次大的冰期中,约有25%的鸟类绝灭消失。更新世晚期人类出现以后,平均每83年有一种鸟绝迹。1600年~1900年的300年间,绝灭鸟类90种。
在鸟类濒临绝种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其次是外来引入种竞争、国际性贸易、污染等。
根据调查和估算,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与它伴生的90种昆虫、35种植物、2~3种鱼类随之消失;同时,每两种鸟类消失,必然会有一种哺乳类随着绝迹。
5. 信天翁的生活习性
属夜间活动。善于飞翔、游泳,在陆地上也能行走。休息:海面上,繁殖期在岸边、岛屿等陆地隐蔽处。肉食性。以鱼类、软体动物等为食。他们不能在空中飞翔时捕获猎物,也不能潜入水下捕食,觅食活动都是在水面上进行。警觉性较高,孤独而安静,单独或成对活动。
【繁殖】繁殖期为10-12月。在岸边、岛屿的岩石上营巢,巢非常简陋,主要是利用在地面上的湿地,用枯草、苔藓和泥土筑成。每窝产卵1枚,孵化期为75-82天。
【成长】幼鸟需要亲鸟精心地养育,亲鸟以反刍出来的食物,来饲养幼鸟。幼鸟出生时身上都披著淡淡的绒毛,绒毛脱掉后成为长着一层蜷曲浓毛的幼鸟。待到幼鸟全身开始变为白色的时候,亲鸟就飞去,只留下幼鸟们依靠消耗体内储存的脂肪过冬。约经过270多天以后,幼鸟可以独立学飞乘风起飞,到大海上空生活。性成熟约需9-12年。
【寿命】短尾信天翁可以活到40-60年。它们可以在海上飞5年之后才回到它出生的岛屿陆地。配对为终身,一般在6岁时开始。每年在10月底回到同一个地方见面,以沙、灌木枝和火山岩筑巢。一对只下一个蛋,父母轮流孵蛋,约65天孵出。5月底6月初,小鸟几乎长成的时候,父母抛弃鸟巢和小鸟。小鸟会很快自己练习成功飞翔。
【种群现状】短尾信天翁是北太平洋海鸟,曾繁殖于澎湖列岛。1887年到1932年之间,因为它们的白色羽毛遭到过分猎捕,曾经降低到50只鸟。1960年代开始保护之后,恢复到500-1000只左右,其中大约180只成年。那时所有的短尾信天翁都只在日本一个偏僻的小火山岛。这个岛上是活火山,曾经在1902年爆发,杀死所有当地的居民,把很多在岛上的信天翁巢埋在岩浆下面。后来日本动物保护学家为信天翁在岛上种草,也开始计划如何帮助它们移居到其它地区。
1979年,在中国钓鱼岛发现一群短尾信天翁。1988年确定它们在那里繁殖。1991年,岛上有75只,其中有15对成年。
1940年代,一对年轻的短尾信天翁曾经在美国中岛出现,直到1960年还见到。曾经发现有一对在中岛下了一个蛋,但是没有孵出小鸟。到1980年代,美国加州也开始见到短尾信天翁。
【保护级别】国家I级保护动物、中国红皮书等级:e、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
【濒危原因】1、为获取其羽毛而过度猎捕。2、人类用来捕捉鱼类的钓鱼线,加起来长达130多千米,上面有成千上万安著诱饵的,短尾信天翁在追捕鱼类时,常误被子勾住而被淹死。3、海洋污染,影响了其栖息地,食物减少。国家保护等级:一级。 从跟随船只的习性就不难知道,信天翁是出了名的食腐动物,喜食从船上扔下的废弃物。它们的饮食范围很广,但经过对它们胃内成份的详细分析,发现鱼、乌贼、甲壳类构成了信天翁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它们主要在海面上猎捕这些食物,但偶尔也会像鲣鸟一样钻入水中,深度达6米(灰头信天翁),甚至最深可达12米(灰背信天翁)。
信天翁有时会在夜间觅食,因为那时很多海洋有机物都浮到水面上来。有关信天翁白天和夜间觅食的比例问题,人们通过劝服它们吞下一个传感器的办法便可以获得详细信息。传感器位于胃中,当信天翁吞入一条从寒冷的南大洋水域中捕获的鱼时,体内温度会立刻降低,传感器便将此记录下来。摄入的食物成分比例因种类而异,而这对信天翁的繁殖生物学有很大的影响。 信天翁求爱时,嘴里不停地唱着“咕咕”的歌声,同时非常有绅士风度地向“心上人”不停地弯腰鞠躬。尤其喜欢把喙伸向空中,以便向它们的爱侣展示其优美的曲线。
信天翁寿命相当长,平均可存活30年。但它们繁殖较晚。虽然3-4岁时生理上就具备了繁殖能力,但实际上它们在之后的数年里并不开始繁殖,有些甚至直到15岁才进行繁殖。刚发育成熟后,幼鸟会在繁殖季节临近结束时出现在繁殖地,但时间很短;接下来的几年内它们才会花越来越多的时间上岸来寻求未来的另一半。当一对配偶关系确立下来后,通常就会一直生活在一起,直到一方死亡。“离婚”只发生在数次繁殖失败后,并且代价很大,因为它们接下来几年内都不会繁殖,直至找到新的配偶。事实上,对于漂泊信天翁而言,一次离婚会导致它们的生殖成功率永久性地降低10%-20%。
大部分信天翁都群居营巢,有时成千上万对配偶将巢筑在一块,只有Phoebetria属的两个种类主要在悬崖的岩脊上单独营巢。有几个种类的巢为一个堆,由泥土和植物性巢材筑成,非常大,成鸟爬上去都有困难。而热带的信天翁较少筑巢;加岛信天翁则根本不筑巢,它们将卵置于足部四处游荡。雄鸟在繁殖期开始时先来到群居地,然后在雌鸟加入后进行交配。
孵卵任务由双方共同承担,一般为几天轮换一次。整个孵化期约为65天(为较小的种类)至79天(皇信天翁)。对于刚孵化的雏鸟,亲鸟开始时主要是喂育,后来则主要是看护。在出生20天后,看护期结束,接下来成鸟只是定期回到陆地给雏鸟喂食。黑脚信天翁的雏鸟白天常常会在离巢30米的周围踱步,寻找阴凉处,但只要亲鸟带着食物一到,它们立即冲回巢中。成鸟会在岸上逗留足够长的时间来辨认雏鸟,喂给它们未消化的海洋动物肉和消化猎物所产生的富含脂类的油。
雏期间,有些种类的亲鸟双方轮流到遥远的捕食区域去觅食,短则1-3天,长则5天以上。而漂泊信天翁更是令人敬佩,雄鸟往往会比雌鸟飞到更远的南方去寻找食物,因此也就要面对更寒冷的海水和暴风雨更多的恶劣天气。故漂泊信天翁的雄鸟无一例外地具有比雌鸟更高的翼负载(体重与翼面积之比)。
信天翁长齐飞羽需要120天(黑眉信天翁和黄鼻信天翁)至278天(漂泊信天翁)不等。故最长的留巢期也出现在后者身上,包括孵化期在内长达356天,也就意味着漂泊信天翁只能隔年繁殖,因为每次繁殖后都必然有一个换羽期。事实上,已知至少有9个种类为两年繁殖一次,包括全部的“大信天翁”种类、灰背信天翁、乌信天翁和灰头信天翁。
人们曾一度以为在不繁殖的那一年,信天翁在海上飞行或多或少都是漫无目的。然而,附于漂泊信天翁身上的现代传感器显示情况并非如此,而似乎是个体会朝海上的某个特定区域飞去,并在那里度过大部分时光。
一年只产卵一个,孵卵是分工合作的,雌的专门负责孵卵,雄的专门在巢外负责警卫,孵卵需75-82天。
6. 中途岛的生态悲剧
中途岛(Midway Atoll)位于太平洋“心脏地”,距离最近的大陆也有2000英里(约3219公里)。这个曾在二战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如今罕有人至的小岛,是属于信天翁的。
每年七八月,数以万计的成年信天翁在中途岛上空聚集,白色身影遮住了大半个蔚蓝的天空。一对对信天翁从远处的海洋觅食归来,滑翔至嗷嗷待哺的幼年信天翁身边,将消化了的或半消化的食物反刍出来,喂给自己的孩子。
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飞鸟,拥有现有鸟类中最宽阔的翅膀——在飞行中,它们的翼展能达到3.5米。数百年来,它们与海龟、鹈鹕分享着这个面积不大,却拥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小岛。
然而,这些悠然自得的“岛主”却在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威胁。2009年9月,当来自美国西雅图的46岁摄影师兼艺术家克里斯·乔丹(Chris Jordan)第一次踏上中途岛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地上随处可见烈日下腐化的信天翁尸体,被成片成片的塑料垃圾包围着。剖开一个个幼年信天翁尸体,乔丹发现,这些幼鸟肚子里全是未分解的彩色塑料垃圾:打火机、瓶盖子、梳子、牙刷柄、各种形状的塑料碎片....。.这些塑料,正是信天翁“父母”飞越千里为自己的孩子带回的“食物”。
成千上万的幼鸟还未来得及等来成年后的第一次出海飞行,就以悲惨的方式相继死去。乔丹看到,一个出生几个月的信天翁幼仔腹内就包含七八种塑料垃圾,三分之一的胃全被塑料充斥。吞下的塑料制品导致它们无法吃下别的食物,有时塑料碎片甚至会割破它们的食管,导致窒息、饥饿和脱水而死。
它们本能找到鱿鱼和鱼虾,但整个太平洋受到了愈发严重的塑料污染,海鸟们很容易把塑料垃圾误当作食物,使之成为导致信天翁幼仔死亡的致命毒药。
7. 人类捕杀鸟类的后果
鸟的生态价值: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能消灭1000只田鼠,相当于保护了一吨粮食。群栖的一千只紫翅椋鸟,在繁殖期间可以消灭二十吨蝗虫。一只燕子一个夏天能吃掉蚊子、苍蝇和蚜虫50万至100万只。一只啄木鸟一年能啄食50万条寄生在树皮中的害虫。灰喜鹊、杜鹃等许多鸟都是食虫“能手”。自然界各种各样的鸟在捍卫人类经济利益和维护人类健康方面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计的。过去人们以为农药可以代替一切,就滥施各种化学农药,结果污染了环境。由此,人们才认识到生物防治,特别是鸟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巨大作用。肉供食用,羽毛可以做羽绒服,可以保护庄稼,可以当宠物,可以脱贫致富。
目前全世界9775种鸟类中就有1212种濒临灭绝,如大型鸟类黑鹳和白鹳,丹顶鹤、灰灌鹤、信天翁、朱缳等
中国已经濒临灭绝的鸟如黑鹳、白鹳、朱鹮、黄腹角雉、黑颈鹤、白鹤、丹顶鹤、赤颈鹤、大天鹅、小天鹅、中华秋沙鸭等。
世界上已经濒临灭绝的鸟,如:黑脸琵鹭,喀鸪(KāGū),印度兀鹫,澳洲大鸟,北美候鸽,非洲特有的珍稀鸟类品种灰色皇冠鹤,南极企鹅中已有10种濒临灭绝。
全世界9775种鸟类中已有1212种濒临灭绝.这一数字相当于所有鸟类的1/8,其中179种鸟类面临严重威胁,344种面临高度灭绝危机,另外688种目前已经非常罕见。 全球几乎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一种或一种以上鸟类面临灭绝。在某些地区,鸟类濒临灭绝的种类非常集中,如南美安第斯热带地区,巴西大西洋海岸森林地区,东喜马拉雅地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和东南亚岛国。
各种鸟类受到的灭亡威胁程度不等,其中信天翁所受威胁最大,95%信天翁濒临灭绝。60%鹤类、29%鹦鹉、26%野鸡和23%鸽子濒临灭绝。有966种受到全球性威胁的鸟类每种已不足1万只,502种鸟类每种已不到2500只。最为危险的77种鸟类每种已不到50只
地球上曾经有过16万种鸟,第三纪是鸟类的鼎盛时期。更新世4次大的冰期中,约有25%的鸟类绝灭消失。更新世晚期人类出现以后,平均每83年有一种鸟绝迹。1600年~1900年的300年间,绝灭鸟类90种。
在鸟类濒临绝种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其次是外来引入种竞争、国际性贸易、污染等。
根据调查和估算,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与它伴生的90种昆虫、35种植物、2~3种鱼类随之消失;同时,每两种鸟类消失,必然会有一种哺乳类随着绝迹。
全球变暖和栖息地被破坏以及认为捕杀环境破坏都使鸟类减少
大海雀:自史前时代起,人类就开始捕杀大海雀当作食物。当大海雀上岸繁殖的时候,它们对于人类的捕杀几乎束手无策。16世纪初,当欧洲人开辟了从欧洲北部到美洲北部的海上航线时,大海雀就遭到了贪婪的捕杀。水手们捕杀大海雀作为船上的食物储备,有时甚至一次就几乎将一个小岛上的大海雀捕杀殆尽。到了19世纪初,只有在冰岛外海的几个小岛上才能见到大海雀。然而,人类的捕杀却没有停止,1844年6月3日, 最后1 对大海雀在艾德尹岛上被一群水手杀死,它正在孵的卵也被水手们踩烂了。
2.鸬鹚:生活在北太平洋岛屿上的白眼眶鸬鹚也经历了和大海雀同样的命运。这种体重超过7公斤,不会飞的海鸟,是在1741年11月被从西伯利亚渡过白令海峡远征阿拉斯加的俄国探险队发现的。从那时以后,这种肉多而又容易捕捉的鸬鹚成了过往水手、商人、渔民和猎人喜爱的食物。1851年,最后1只白眼眶鸬鹚在艾吉卡门岛上被猎人吃掉了。
3.旅鸽:数量曾占美国陆地鸟类数量的40%,最多时达50亿只,它们在空中飞翔时的壮观景象可用遮天蔽日来形容。欧洲人踏上北美大陆后对旅鸽大开杀戒,只为食取其肉。鸽肉是当时市场上的便宜货,仅密执安州一季就捕获了750万只旅鸽。在如此狂捕滥杀下,旅鸽很快被逼到了灭绝的边缘。1914年9月1日,最后一只叫“玛莎”的雌性旅鸽在众目睽睽之下死于辛辛那提动物园。33年后,一座鸽子纪念碑竖立起来,碑文上记录了旅鸽的悲惨遭遇,这是人类的一份忏悔书,但旅鸽已看不到了.
8. 求图,一系列画动物被污染的海洋影响的图
你要找的是腾讯视频里面的一部纪录片,名字叫做蓝色星球,然后你要找的那一集是第二季的第七集。腾讯视频可以看,但是要冲VIP。
9. 请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1]中途岛信天翁尸体充满塑料垃圾 摄影师Chris在太平洋的中途岛发现了一
(1)中途岛被誉为“距离大陆最远的地方”,那里的信天翁幼仔却死于人类造成的塑料污染.
(2)由以上资料分析,山地大猩猩高度濒危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狩猎.
(3)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其中主要的是栖息地的丧失.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不受污染;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不被破坏等等.
(5)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对自然环境和植物资源的干扰和破坏,我国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把动植物迁出原地进行异地保护.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以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如,人人都来植树造林;开展爱鸟周活动;人人都来消灭白色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打鸟,不攀折花草树木等等.
故答案为:人人都来植树造林;开展爱鸟周活动;人人都来消灭白色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打鸟,不攀折花草树木等等.
故答案为:(1)塑料污染;(2)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狩猎;(3)栖息地的丧失;(4)自然保护区;(5)人人都来植树造林;开展爱鸟周活动;人人都来消灭白色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打鸟,不攀折花草树木等等.
10. 信天翁的种群现状
信天翁的繁殖群居地由于在孤立的海岛上,没有天敌,因而长期以来一直保护良好。但自从被水手船员发现后,便蒙受了巨大损失:蛋被攫取,成鸟被害。而随着羽毛被用于人类服装和寝具的制造后,它们更是遭到了大肆掠劫。短尾信天翁便因人类征集它们的羽毛而几近灭绝:数十万只鸟被捕杀,种类的繁殖行为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和20世纪50年代早期一度完全停止。这一种类得以生存下来是因为那些未成鸟当时不在繁殖群居地,而在海上游荡,相对比较安全,后来它们按既定航线回来,从而“拯救”了整个种族。自1954年恢复繁殖以来,日本南鸟岛上的短尾信天翁数量出现了缓慢的回升,其中一个主要繁殖群的规模达到了约200对。黑背信天翁则由于太平洋中北部岛屿中途岛成为美国的空军基地而受到了严重威胁。这一鸟类在军事基地和机场跑道周围营巢,结果很多与天线和飞机相撞而死。
而信天翁在海上面临着更多暗中的危险。除了漏油和化学污染物带来的危害,更迫在眉睫的威胁来自人类的捕鱼活动。尽管如今刺网已禁止在公海使用,但所谓的“延绳法”则被广泛用于捕捞海底的鱼类如智利鲈鱼以及中层水域的鱼类如金枪鱼。仅一条捕捞金枪鱼的延绳就长达100千米。延绳布好后,铒钩从渔船的船首会散开去。而对于这种诱惑,信天翁恰恰是难以抗拒。它们吞下了诱饵,结果被钩住了,随后被延绳拖入水中,最终数小时后被捕鱼者连同其他猎物一起拉上来。每年有多达4.4万只信天翁就这样遇害,从而导致了南部洋区部分种类数量的减少。
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这种威胁,如在夜间布绳。同时,国际组织正在积极说服有关国家和渔船队采取对信天翁无害的捕鱼办法。然而,随着全世界的捕捞船队进一步开发南部海域,一种新的威胁摆在了面前,即人类有可能与信天翁及别的动物直接争夺磷虾、乌贼和其他海洋生物资源,那么势必将影响它们的生存。 中途岛位于太平洋“心脏地”,距离最近的大陆也有约3219千米。这个曾在二战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却罕有人至的小岛,终于属于信天翁了。
每年七八月,数以万计的成年信天翁在中途岛上空聚集,白色身影遮住了大半个蔚蓝的天空。一对对信天翁从远处的海洋觅食归来,滑翔至嗷嗷待哺的幼年信天翁身边,将消化了的或半消化的食物反刍出来,喂给自己的孩子。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飞鸟,拥有现有鸟类中最宽阔的翅膀——在飞行中,它们的翼展能达到3.5米。数百年来,它们与海龟、鹈鹕分享着这个面积不大,却拥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小岛。
然而,这些悠然自得的“岛主”却在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威胁。2009年9月,当来自美国西雅图的46岁摄影师兼艺术家克里斯·乔丹第一次踏上中途岛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地上随处可见烈日下腐化的信天翁尸体,被成片成片的塑料垃圾包围着。剖开一个个幼年信天翁尸体,乔丹发现,这些幼鸟肚子里全是未分解的彩色塑料垃圾:打火机、瓶盖子、梳子、牙刷柄、各种形状的塑料碎片....。这些塑料,正是信天翁“父母”飞越千里为自己的孩子带回的“食物”。
成千上万的幼鸟还未来得及等来成年后的第一次出海飞行,就以悲惨的方式相继死去。乔丹看到,一个出生几个月的信天翁幼仔腹内就包含七八种塑料垃圾,三分之一的胃全被塑料充斥。吞下的塑料制品导致它们无法吃下别的食物,有时塑料碎片甚至会割破它们的食管,导致窒息、饥饿和脱水而死。
它们本能找到鱿鱼和鱼虾,但由于整个太平洋受到了愈发严重的塑料污染,海鸟们很容易把塑料垃圾误当作食物,使之成为导致信天翁幼仔死亡的致命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