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药业污染
『壹』 国家十二五政策
“十二五”期间,能源需求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能源发展应该突出七个重点。
一是要优化发展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我国能源供应的基础,要稳步推进煤矿升级改造,加大油气资源开发,优化火电开发。合理控制煤炭产量,努力保持国内原油产量的基本稳定,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同时,要积极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扩大电力、天然气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
二是要加快推进非化石能源发展。“十二五”期间,要加快推进水电、核电建设,积极有序做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要确保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1%以上,为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加强能源输送管网建设,提高能源配置能力。要加强连贯东西、中通南北的骨干管网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通畅、安全可靠的体系。
四是要加快能源科技装备创新。要根据我国能源装备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明确重点,加强攻关,提高能源装备自主化发展水平,初步形成基础建设、应用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示范四位一体的能源科技装备体系。
五是要加强节能减排。这是科学发展能源的要求,也是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促进能源开发和利用全过程的节能减排,通过集约开发能源资源,加强能源需求管理,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平衡发展。
六是要加强国际能源合作。要统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坚持互利共赢、协同保障的原则,加强海外开发;深化和拓展国内外能源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能源贸易;利用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交流,努力建设能源国际合作新秩序,保障能源安全。
七是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通过推进体制改革,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能源投资管理,加强能源税收财政政策指导,加强立法建设和行业管理等方式,推动能源行业的科学发展。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十二五”期间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到201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可以控制在40亿到42亿吨标准煤。如果进一步强化节能措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可以进一步控制在40亿吨以内,这可以为“十三五”期间完成上述目标打下很好的基础,留下一定空间。信息技术 5个细分领域受益 原则通过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3G领域中有上海普天、广电信息、华胜天成、振华科技、烽火通信、航天通信、三维通信、中天科技、联创光电、中兴通讯、中创信测、长园集团、武汉凡谷、浪潮软件、上海贝岭、亿阳信通、新大陆、长江通信、光迅科技、东信和平等公司。物联网领域中有大华股份、远望谷、赛为智能、金证股份、合众思壮、歌尔声学、太工天成、四维图新、北斗星通、上海贝岭、厦门信达、大立科技、东信和平等公司。3D领域中有得润电子、利达光电、奥飞动漫、中视传媒、宁波GQY、出版传媒、华谊兄弟、海信电器、四川长虹、TCL集团等公司。三网融合领域中有粤传媒、永鼎股份、拓维信息、中天科技、北纬通信、电广传媒、天威视讯、华闻传媒、出版传媒、博瑞传播、同方股份、二六三等公司。移动支付领域中有长电科技、大唐电信、浙大网新、南天信息、新大陆、生意宝、恒宝股份、康强电子、证通电子、卫士通、焦点科技、国民技术、乐视网等公司。新能源 6个细分领域受益据了解,“新兴能源产业规划”明确部署了2011年至2020年先进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非常规天然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能源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的具体实施路径、发展规模以及重大政策举措。业内人士称,高达5万亿的巨额投资将大大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核能、风能、光伏、洁净煤、智能电网、车用新能源等核心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各个领域一批上市公司将从中成长起来或者获得巨大收益。锂电领域的公司有成飞集成、湘潭电化、江特电机、盐湖集团、德赛电池、万向钱潮、亿纬锂能、金瑞科技、西藏矿业、华芳纺织、中国宝安、佛山照明、佛塑股份、凯恩股份、中信国安、江苏国泰、杉杉股份、路翔股份等公司。风力发电领域中有青松建化、金风科技、九鼎新材、湘电股份、科学城、新赛股份、ST能山、海得控制、深圳能源、粤电力A等公司。核能核电领域中有沃尔核材、华东数控、兰太实业、奥特迅、中核科技、江苏神通、自仪股份、方大炭素、上风高科、闽东电力、皖能电力、海陆重工、科新机电、大西洋等公司。光伏太阳能领域中有钱江生化、鄂尔多斯、新华光、乐山电力、航天机电、中环股份、七星电子、安泰科技、金晶科技、天威保变、精功科技、大港股份、孚日股份、三安光电、江苏阳光、乾照光电、拓日新能等公司。氢能领域中有厦门钨业、金瑞科技、同济科技、科力远、中炬高新、江苏索普、南都电源等公司。乙醇汽油领域中有华资实业、海南椰岛、万向德农、ST甘化、丰原生化等公司。新材料 7个细分领域受益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扶持和发展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新材料产业将迎来高速成长期,201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00亿元。A股新材料上市公司分属建材、化工新材料、水泥制造、玻璃制造、陶瓷制造、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等7大类,包括72家上市公司,如北矿磁材、包钢稀土、横店东磁、厦门钨业、太原刚玉、中钢天源、中科三环、中色股份、金瑞科技、博云新材、宁波韵升、锌业股份、沃尔科技。生物 2个细分领域受益生物类股票包括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两大类。生物医药包括的上市公司有马应龙、广济药业、中牧股份、益佰制药、交大昂立、通化金马、双鹤药业、现代制药、丰原药业、西藏药业、中创信测、西南合成、华北制药、三精制药、华兰生物、新华制药、东北制药、浙江医药等18家公司;生物育种包括的上市公司有丰乐种业、顺鑫农业、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獐子岛、东方海洋、正邦科技、大北农、荃银高科、敦煌种业、万向德农等11家公司。高端设备制造7个细分领域受益高端装备制造被明确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在A股市场,高端设备制造的股票分属7类,包括冶金矿采设备、机床工具、电机、电气自控设备、航空航天设备、输变电设备和重型机械等。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重大技术装备处处长杨拴昌认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做大”,下一步的目标是“做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逐渐提高,部分领域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输变电设备近几年的水平突飞猛进,大企业不断涌现,如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特变电工等大型企业。从市场表现看,涨幅较大个股有北方股份、天地科技涨、石油济柴涨、金自天正、太原重工、江钻股份、江特电机、东源电器、新华光、百利电气、*ST建机等。节能环保 5个细分领域受益近几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包括《节能中长期规划》、《高技术产业十一五规划》、《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推动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政府的强制节能约束,有望迎来市场急剧扩张,考虑到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间接经济效益以及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需求增加,我国的节能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节能环保5大细分领域的上市公司将大大受益。建筑节能领域中有延华智能、金晶科技、耀皮玻璃、智光电气、中航三鑫、伟星新材、方大集团、红宝丽、栋梁新材、烟台万华、达实智能、海螺型材等公司。污水处理领域中有山大华特、创元科技、东湖高新、万邦达、武汉控股、华光股份、宁夏恒力、桑德环境、中原环保、国中水务、现代投资、菲达环保、三聚环保、龙净环保、创业环保、三维丝等公司。节能电力电子设备领域中有东源电器、国电南瑞、奥特迅、新世纪、台基股份、长城开发、三变科技、智光电气、国电南自、科陆电子、平高电气、金智科技、威尔泰、齐星铁塔等公司。绿色节能照明领域中有中材科技、东方电气、银星能源、京能热电、长征电气、天奇股份、华仪电气、粤富华、长城电工等公司。垃圾发电领域中有东湖高新、华光股份、山鹰纸业、凯迪电力、泰达股份、广州控股、哈投股份等公司。新能源汽车 4个细分领域受益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4大类。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A股市场涉及新能源汽车的上市公司有江特电机、安源股份、宁波韵升、曙光股份、江淮汽车、万向钱潮、国电南瑞、海马股份、奥特迅、安凯客车、上海汽车、大洋电机、宇通客车、中通客车、一汽轿车、长安汽车、金龙汽车、东风汽车、许继电气、福田汽车、森源电气、亚星客车、荣信股份、一汽夏利、思源电气、卧龙电气等
『贰』 中国制药工业在国际上的地位
制药业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特性,已经决定了其必须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因为制药企业只有尽一切可能尽快在全球范围内占有最大的市场,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收回投入成本并开始赢利。但是,以往中国的制药企业大多习惯于小成本、低投入,在有限的范围内恶性竞争。可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制药也注定要在世界舞台上表杨一番了。
走向世界适逢其时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高级顾问俞视文为记者分析说,中国制药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现在是比较好的时机。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全球药品的需求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增民的趋势。1991年全球的药品需求是2058亿美元,预计到2006 年,全球的药品需求将达到4006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8%。
其次,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跨国制药公司在全球范围进行结构大调整,纷纷把原料药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是直接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药,这一趋势给中国制药业带来了机遇。中国的制药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扩大国产原料药的国际市场份额,并通过提升制剂工艺水平,在国际上确立中国不涉及专利的普通药品生产基地的地位。如果能达到这一目标,将大大提高我国在全世界制药产业链上的地位。
第三,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有一定的基础。2000年出口22.5亿美元,在世界化学原料药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目前我国有60多种化学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新加坡中国医药保健品经销商会的林再钦会长认为,传统的中医药走向世界,现在也是不可错失的良机。由于化学药品导致的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而研制生化药品成本又太大,所以,人们日益希望用天然药物和绿色植物来治疗疾病和进行保健,目前全球草药的年销售额已达到160亿美元,并且将以10%-20%的速度递增。从北美、西欧等国家草药市场的兴起到“世界传统医药日”的确定,都表明一个有利于中药发扬光大的全球环境正日渐形成。中国作为中草药生产大国,目前却仅占世界植物药市场份额的3%,潜在发展能力非常巨大。加入WTO后,根据自由贸易协定,WTO各成员间的关税壁垒和人力限制将被逐步取消,中国中药可以凭借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价格优势进入各国市场参与公平竞争,这为中国中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出口现状有喜有忧
俞观文认为,目前我国原料药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2002年,我国 24类原料药(扣除葡萄糖)出口11.5万吨,占总产量的 34.3%:出口金额165.2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0.76%。今年上半年原料药出口7.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8.53%。在我国生产的原料药中,青霉素(包括工业盐)和Vc,已经分别占到世界总产量的 60%和50%,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
此外,在一些原料药的生产中我国已拥有比较先进的制造工艺。例如Vc,我国的两步发酵工艺有成本、技术、环保等优势;地塞米松由于制造工艺先进,不仅把曾经占领国内市场的外国公司挤出中国市场,并且占有了50% 的亚洲市场;VE解决了三甲氢醌和异植物醇的配套,年产量已达12000吨;广济药业将基因工程菌技术用干VB2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一年出口600吨;我国用新工艺生产生物素,成本仅为世界先进水平的1/3;链霉素、VB12等产品我国也具有比较优势。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仅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敦促企业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还可以通过激烈的国际竞争,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例如中国的Vc生产企业,就是通过残酷的竞争,从20多家企业分散生产逐步集中到只有4 家技术先进的大企业生产。
俞观文认为,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首先,我国医药出口的结构不合理,目前仍以中、低档原料药为主,制剂不足药品出口额的 10%,出口药品的经济效益比较差;其次,我国药品出口大多是企业分散经营,不是统一对外,而且出口多数是通过中间商,市场不稳定,价格波动比较大;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我国某些品种生产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这方面,印度已经成为我国原料药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
记者在一次中国中药国际化发展高层论坛上获悉,中药的国际化发展也有一些必须逾越的障碍:一方面,我国在中药种植、生产、有效成分测定、毒理药效检测、质量检测、包装贮存等方面尚缺乏统一的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药的出口;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中药知识产权的重视,中药知识产权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致使一些有价值的古方、验方、祖传秘方以及蒙药、藏药等特殊品种长期流落民间,有的甚至被外商低价买走。同时,一些外商还利用我国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缺陷,无偿侵占中药资源而赚取巨额利润。目前,日、韩两国抢占了国际中成药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甚至还向我国出口“洋中药”,我国中药进、出口已出现逆差;此外,由于传统的中药煎熬方法非常讲究,且对中药的疗效有较大的影响,西方人很难掌握其煎熬过程和火候,这对于中药国际化发展也极为不利。
积极应对扬长避短
俞视文认为,面对中国药品出口中遇到的问题,应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扬长避短,促进中国制药业的国际化进程。
首先,应调整出口药品结构,除了传统的产品外,要努力增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原料药出口,提高制剂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由基本原料中间体向深加工发展。在提高出口产品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要降低成本,做好售后服务,要创造知名品牌。
其次,要重视国际标准,企业不仅要通过GMP认证,还要通过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 认证。环保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壁垒,ISO1400认证证书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 “绿色通行证”。
第三,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可绕过中间商,寻找大宗出口产品的直接用户。例如山东新华就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供求关系。这样一来,新华出口的咖啡因有了稳定的市场和价格,可口可乐公司也有了质量可靠的原料供应商,对双方都有利。以后条件成熟了,还要力争走出去,在国外办贸易公司,直接了解国外市场的需求,以利于扩大药品出口。
第四,要重视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转移生产”的品种往往数量大,需消耗较多的能源,并且有一定的污染。国内企业要通过科技革新,搞好清洁生产,尽力节约能源和资料。
第五,努力降低成本,抵消退税率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六,要重视人才培养。拥有一批懂技术、懂贸易、懂法律、外语熟练、熟悉WTO规则和相关国家药品和贸易规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中国药品出口向高水平发展的保证。
对于中药国际化发展策略,参加中国中药国际化发展高层论坛的专家一致认为,一方面国内的中药企业要努力建设符合国际通行标准要求的生产基地,以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和稳定;另一方面,要注意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文化遗产的流失。此外,中药企业还应大力推进中成药剂型改革,向具有三效(速效、长效、高效)、三小(毒性小、不良反应小、用量小)、三便(贮存方便、携带方便、服用方便)的现代化剂型发展。
『叁』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与理念
待人以诚 执事以信
文化理念:
四爱(爱厂 爱岗 爱产品 爱同事)五求(求知 求技 求富 求美 求乐)
投资理念:
新上项目“六不选”即技术含量低的不选,能源消耗大的不选,污染严重的不选,两头在外、运输成本大的不选,易燃易爆的原辅料不选,以石油化工为原料的不选
市场理念:
广药走向世界 ,世界认可广药;广药服务世界,世界需要广药。
公司立足环保治理,实现节能减排。早在90年代初,公司从生产工艺改革入手,实行源头治污,投入300多万元用无毒无害辅料替代了有毒有害辅料如黄血盐等,确保了排放污水中无有害物质。2004年针对核黄素生产废水COD、BOD含量高问题,投资2600万元新建一座日处理2500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实现了三级排放,并通过了ISO14001环境认证。今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又投入5000万用3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代替4台小锅炉,年节煤1.38万吨;新上的布袋除尘烟尘排放量控制在50mg/m3以下,采用新型发酵电机,年节电达2042万度。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2007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国债项目。
公司荣誉
公司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是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科技部认定的“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被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发改委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示范基地”,并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微生物转化植物甾醇生产雄烯二酮(AD)和雄二烯二酮(ADD)工业化生产工艺开发研究》科研项目;公司先后被湖北省发改委、财政厅、税务局、武汉海关联合授予“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评为“全国饲料添加剂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全国五十强饲料企业”;荣获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百佳奖,跻身“深证100指数”样本公司,被省政府授予“湖北外贸企业百强”称号,被省人大列为全省立法工作基层联系点,董事长何谧当选为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
概念内容产品涨价
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根据市场情况,广济药业决定对主导产品核黄素报价进行调整,现特就相关情况公告如下:一、公司决定:自2010年5月12日起,将80%饲料级核黄素产品报价上调8-12%。二、80%饲料级核黄素占公司核黄素产品总量的65%左右,其2009年度销售收入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0%。三、公司本次提高核黄素产品报价,市场能否接受以及此次提价的价格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尚不确定,公司存在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四、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核黄素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使公司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公司存在成本继续上升的风险。
市场占有率
通过革命性技术变革,攻克了利用大米代替糖蜜生产维生素B2的难题,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成本大幅降低,产量超过2000吨,超过世界医药巨头巴斯夫公司和罗氏药厂,产量由世界第三跃升为世界第一,已占据国内市场的90%,国际市场的40%。
新能源概念
公司与武汉力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湖北广勤蓝天新能源有限公司。公司以现金出资980万元,占49%。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年发电7800万千瓦时,预计年供汽29.25万吨。
行业龙头
公司是核黄素生产的龙头企业,2007年的核黄素生产能力约为2500至2700吨,目前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占据国内市场的90%,国际市场的40%,2008年公司的全部产能有望达到3800吨至4200吨,其行业龙头地位将更加巩固。
历史沿革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系于1993 年3 月18 日经湖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鄂改生(1993)195 号文批准,由湖北省广济制药厂、湖北回春制药厂、武穴财振会计实业公司三家单位作为发起人,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9 年8 月12 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字(1999)101 号文批准同意,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000 万股,1999 年8月24 日公司流通股票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系统上网定价发行,并于11 月12 日挂牌上市交易。本次发行后公司股本为17,122.6 万元。公司2006 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暨相关股东会议决议,表决通过了《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资本公积金向流通股股东及部分非流通股股东定向转增股本以及剥离公司不良债权的方式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向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之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股东以资本公积金定向转增股本的方式向流通股股东每10 股转增10.562685股,共计转增74,749,645 股;向部分非流通股股东(合肥市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励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南金地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海南神牛牧工商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龙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金业恒昌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六家)每10 股转增1.432467 股,共计转增5,729,868 股。该方案实施后,公司注册资本净增加80,479,513.00 元(含高管人员持投增加33,810.00 元),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251,705,513.00 元。
主营业务
生产经营医药原料药、大容量注射剂、片剂、颗粒剂,软膏剂、凝胶剂、乳膏剂;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销售;饲料添加剂的生产、销售;单一饲料的生产、销售;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饮食服务;桶装纯净水生产、销售;货物进出口及技术进出口(不含国家限制或禁止企业经营的货物或技术)
『肆』 武穴市怎么样
我本身是武穴人,总体感觉是:
1、这些年经济发展的一般,没有搞出什么象样的项目来,但是没办法,整个湖北经济发展的速度也一般。武穴的经济发展总体上来是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如广济药业、祥云集团等化工企业才是当地的支柱。
2、治安非常的不行!比如朱奇武的黑社会与赌博,那是举市闻明的,基本上只要是武穴的无业人员,基本上都跑到那个摊位赌博去了。街上打架斗殴的小混混可能不是朱奇武的,但他们的老大肯定都是朱奇武的。
3、在引进外资方面,做的不太到位,这里我讲两点,一反一正。比如政府没有积极的引进外资,有外资进来也不注重保护,比如以前出租车系统曾经引进过重庆还是哪个地方来投资的,还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结果这家公司呆了不到半年便撤资,这是老百姓有目共睹的。目前看到的一些企业都是本地人在外地赚钱后回来投资的,比如在江边弄的那个造船厂,听说是上海回来的一个做黄沙生意的老板弄的,我就认为这很好,通过这种方式把外地先进的经验和产业带回来很能促进武穴对外开放的程度,希望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也希望政府对这样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保护与支持,更希望这些老板不辜负期望。
4、在苏州呆了好几年,感觉吸引外资一方面是靠政策,另一方面还要靠当地法律环境好不好。企业家三天两头的被黑社会叫去谈话,这种地方肯定只适合土匪自己去投资。所以一方面,政府不要压榨企业,另一方面政府也要保护企业不被无端的骚扰。重庆之所以打黑,就是因为这些黑社会已经严重阻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了,创造一个法治的环境是相当重要的。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想法,随便写写的。
——————————————————————————————————
江苏苏州简文律师事务所
郭浩 律师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旺墩路188号建屋大厦518室
『伍』 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总量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据悉,国家环保总局为加强对制药企业的环境管理,降低排污强度,正在着手制订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记者:国家已经颁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为什么
还要针对制药企业制订专门的排放标准?
负责人: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对污染源进行控制的基本法律制度,是环境执法的依据,也是企业绿色发展的路标。排放标准是根据采用的最佳可得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其制定依据是污染控制技术(生产工艺、污染预防、末端处理等),同时考虑环境风险;表达方式主要是数字限值,也可以是操作标准和技术管理规范。为增强标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局近年来加大了制定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作的力度,逐步由综合类、行业类并行的排放标准体系,过渡到以行业类为主的排放标准体系,增加行业型排放标准覆盖面,逐步缩小通用型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范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有5000多家,具有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生产过程原材料投入量大,产出比小、产品附加值较高,污染问题突出等特点。因此,专门针对制药企业制订排放标准非常有必要。
记者: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负责人:我局从2003年开始启动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工作。首先开展了标准体系的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制药工业生产工艺、排污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药产业的特点和环境管理的需要,确定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包含发酵类、化学合成类、提取类、生物工程类、中药类和混装配制类等六类。2004年底,我局下达标准编制任务,成立了由河北环科院牵头,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环保总局标准所等单位参与的标准编制组。2005年4月底,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在北京召开了六类标准的开题报告论证会。之后,标准编制组到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山东、广东、湖北等省的典型制药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进行了资料收集和标准起草工作,目前,已经形成标准初稿。近期拟征求各地方、部门和企业的意见。
记者:总局对《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有哪些具体要求?
负责人:总局对行业排放标准主要有以下要求:一是突出制药行业污染特点,重点控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质;二是突出行业污染控制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先进技术在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三是不断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促进制药行业结构调整,努力向先进国家生产水平、先进工艺靠齐;四是体现新老源区别对待的原则,新源从严控制,体现超前性和滚动性。
记者:排放标准从启动到最后出台还要做哪些工作?
负责人:按照国家环保标准编制程序和要求,排放标准的编制周期一般为两年,特别复杂的项目可适当延期。《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已经形成标准初稿,下一步在一定范围内讨论后,将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范围包括环保系统、行业协会、制药企业、科研院所等。凡关心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我局将及时组织编制组对各单位提出的意见进行研究,修改完善标准文本,并适时召开专家审议会对标准进行技术审查。专家审查通过后,最后由我局召开会议审查批准并会同质检总局发布。
记者:您认为制药企业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应担任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
负责人:排放标准为强制性要求,我国有关环保法律已明确规定“超标排污即违法”,因此,广大企业应把排放标准视为企业的生命线,把达标排放作为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希望广大制药企业关注并积极参与标准编制,建言献策,使制订出来的标准更加完善和科学,符合企业污染治理技术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满足国家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要求。
记者:最后,请您讲一下总局主办“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及排放标准研讨会”的目的?
负责人:我局2004年下达了“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及排放标准研讨会”的会议计划。这次会议拟就制药工业排放标准划分体系进行研究,对六类标准初稿进行讨论,就制药企业的污染控制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进行交流,是一个为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工作服务的会议,是一个统一思想、征求意见、交流信息、共同提高的会议。
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工程技术中心”),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建立的、在制药行业内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职能机构,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进行政策性指导和业务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建设国内外一流的研发基地,运用现代化的运行机制,整合社会科技资源,为解决制药工业环境保护重大科技问题、促进环保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国家制药工业环境保护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工程技术中心”目前拥有以“中心实验室”、“工艺试验室”、“中试研究基地”、“生产性试验基地”及“示范企业群”为主体的,集科学研究、工艺开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运营调试于一身的,并可凝聚、释放“产、学、研”联合研发潜能的制药工业环境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化研发基地。
中心实验室配置了色质联机、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总有机碳测试仪、原子吸收、傅立叶红外等国内外一流的的分析测试仪器,以及COD、pH、SS、DO等便携式测定仪,可实现制药工业有毒物质的识别、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和实用生物毒理学监测技术研究,为制药工业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技术创新提供基础研究和分析测试平台。
工艺试验室配备了包括复合厌氧颗粒床反应器(HAR)、CASS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MBR)等在内的近百台(套)实验模拟装置。其中小型试验平台是针对制药废水的污染特征设计的,具有先进自动控制系统,同时各处理单元可以自由组合和切换,可最大限度的处理监测数据和获取工艺参数,为开展行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前期咨询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中试研究基地具有多种类型的制药废水源,建有高效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及水资源化等先进的中型扩大试验装备,可根据需求实现单元切换,为制药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化技术小试研究成果的放大及高效处理装备的研究开发提供工艺参数,为科研成果持有者、研究单位、工程设计单位及制药和环保企业科研成果的全面转化、新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提供全面的试验条件。
生产性试验基地汇集了生物制药、化学合成制药等众多制药企业的数十种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可实现科研成果向产业化应用的放大试验和重大污染物安全处置的试验,达到整体工艺过程的优化组合与处理效能的经济性藕合的试验验证目的,为不同制药品种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及优化提供长效稳定的技术储备和支持。
示范企业群依托华北制药和石家庄制药两大集团等70多家企业构建,涵盖了发酵类、化学合成类、半合成类、提取及中药类、生物工程类、制剂类等等主要种类,为制药工业污染控制新技术成果转化、新型高效工艺设备的产业化以及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方法的推广提供了示范场地。
“工程技术中心”确定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包括制药废水处理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的研发及应用、制药行业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及优化调控、制药工业废弃物生态安全与重大事故应急体系的构建、绿色产品设计及清洁生产、制药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及标准研究等。本着“研发体系社会化、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机制企业化、发展方向市场化”的宗旨,本中心主要开展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工程;建设环保新技术示范工程,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开展国内、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培养高级环境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开展相关领域环保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定工作;承担相关的工程技术评估和工程化验证;开展环境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工程技术中心”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运行管理经验,初步形成了可凝聚、释放“产、学、研”联合研发潜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理念。通过机制创新,整合社会科技人力资源、科研物质条件和研究开发资金等有限的科技资源,按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在研发方向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科技需求课题,对重大研发课题及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首席专家,项目实施过程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面向社会组织优秀科技人员,重点开展制药工业领域的重点项目攻关,力争突破能源资源和环境对制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多年来,工程技术中心开展了制药等工业行业的一系列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取得了包括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技术、厌氧-好氧生物反应器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中温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高浓度有机废水综合处理技术、高活性厌氧颗粒污泥工业化生产技术、高含硫沼气脱硫技术、厌氧处理Vc废水回流技术、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应用技术、含硫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及气体净化专用设备、Hb菌渣与青霉素菌渣有机肥料生产技术等在内的40多项成果和技术,其中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技术、中温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高浓度有机废水综合处理技术、高活性厌氧颗粒污泥工业化生产技术、含硫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及气体净化专用设备等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专利。
海正药业
建设EHS体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之一,已拥有抗肿瘤、抗寄生虫、心血管系统、抗感染类(包括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内分泌调节剂、抗抑郁等七大类产品。
以循环经济为切入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海正药业围绕“降低三废排放、降低溶媒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思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公司在现有溶媒回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根据已投产和预投产的产品及各种溶媒使用的数量、性质,建立新的有机溶剂回收中心。
公司设立外沙厂区的一个发酵车间为试点,进行电机变频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效果显著,节电率在12%以上,供用电回路中高频谐波、瞬变电压、浪涌电流得到了有效遏制,设备故障率有所下降。
公司提高冷却用水和去离子废水的回用率,可以减少其它环节中的用水量,达到节水的目的。目前,公司外沙厂区通过对水的循环利用,用水总量减少近50%。
公司还对发酵废渣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将发酵废渣添加豆粕等使之重新发酵,开发有机肥料,变废为宝,增加收益,目前小试已获成功。
以清洁生产为重点,全面改进装备和工艺
海正药业在清洁生产过程中始终把改进装备和提高工艺水平作为工作重点。
对发酵尾气处理系统的改造,重点是解决无组织排放。公司采用高效旋击分离技术和水膜喷淋装置,对真空泵尾气、引风机尾气和发酵渣气流干燥尾气进行整治,对污水处理站加盖闭密,安装喷淋吸收装置和生物脱硫装置,使气体的分离效率高达95%以上,被分离后排出的气体干净清洁,无发酵液和泡沫带出,达到尾气排放标准。
采用先进的微滤、纳滤设备对肿瘤抗生素产品的发酵液进行预处理,产品收率可提高20~30%,同时大大减少废水排放。因此,公司拟将引进国外先进的膜过滤设备,对岩头厂区的车间进行技术改造。
以结构调整为根本,构筑生物产业优势
海正药业始终把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作为全面实施清洁生产的根本。在不断淘汰污染大的老产品的同时,发展高效能、低消耗、低污染或基本无污染的新型产业。
公司力求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高科技产品,不断扩大原料药(API)和药物制剂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在原料药出口的同时,加快API制剂进入欧美主流市场的步伐,尽快形成天然药物、出口制剂、基因重组药物和研发产业等四大新兴产业。
海正药业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企业,目前正面临着由传统发展向科学发展的经济转型。公司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和谐作为基本政策,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战略,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源头控制、污染防治、风险评估、清洁生产、健康安全、危害辨识、防火防灾和社区交流等活动,推进建设现代化企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