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卫生 » 湘江污染数据

湘江污染数据

发布时间: 2021-02-10 11:57:29

⑴ 200分跪求一篇关于湘江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南省水利厅水政处提供的一份湘江污染状况示意图上,蜿蜒的湘江被标成深浅不同的两种颜色。从中游的衡阳以下,湘江颜色由绿转红,渐至褐色,污染渐重。曾担任过11年省环保局局长的傅玉辉感慨地说:“湘江污染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
据了解,湘江受污染河段的主要超标项目为总大肠菌群、非离子氮、石油类、溶解氧、总砷、总汞等,其中以矿物污染和化学污染最为严重。湖南省政府参事、老水利专家聂芳容说,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即使在枯水期湘江也从未出现过四类以下的水质,而现在丰水期的七八月份四类以下的水质也常有出现。湖南省水质监测中心对湘江43个河段进行一次监测中,只有11个河段水质在三类标准以内,达标率仅为25.6%。32个河段水质为4类,属已污染水体,其中湘江干流有2个河段水质为五类,已根本无法饮用。
不久前,记者随湖南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三湘环保世纪行”采访团从湘江上游永州市一直溯源至湘江发源地之一广西兴安县。这是整个湘江流域中保护得最好的一段,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类水质标准以上。
然而,在茂密的森林和清清江水之下也隐藏着湘江保护的隐忧。采访中,一些基层干部的想法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们认为,源头地区的绿色湘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不发达造成的,但恰恰由于经济落后,这些地区对“母亲河”的潜在索求没有释放出来。由于目前国家无力对源头地区进行合理的补偿,导致源头地区与中下游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也造成了源头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失衡。如果这种不平衡继续扩大,难保上游和源头地区不会再走中下游的老路。
另一种现实的担忧是源头区的小水电站开发热。据了解,仅湘江一级支流潇水源头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已建和在建、报建的小水电站多达180多个。从江华县城溯潇水而上至湘粤交界的码市镇,一路上随处可见在建的小水电站。这些电站最近的相距不到两公里。记者看到,建有电站的河段水位被人为地一再抬高。据当地干部介绍,由于小水电开发成本低、见效快,开发小水电在当地已成为一股热潮,一些国家公职人员也纷纷入股办电。据随行水利专家介绍,小水电的开发固然有诸多益处,但如果开发过多过密,不仅会对两岸防洪、交通等造成不便,而且还会形成废渣污染。由于过度开发违背了河流的自然规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将是不可挽回的。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小水电开发热波及区域,许多地方提出了“以水发电、以电兴工”等口号,大力发展冶炼、轧钢等高能耗企业,而这些企业很有可能给湘江造成新的污染。
尽管近年来湖南省和湘江沿岸各城市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湘江水质恶化的趋势却没有明显改观。
湘江污染难以根治,首先源于沿岸城市的地方保护主义。上游肆意污染,下游叫苦不迭在湘江已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如湘江长沙段的水质,在经过多层净化处理后仍只能“勉强符合饮用标准”。长沙水质恶化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上游的株洲、湘潭治污不力。今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就查处了这样一起恶性事件:特大型国有企业株洲化工集团公司一个下属企业竟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水处理设施,使污水处理站停止运行,将高浓度酸性废水直接排入湘江。
相对城市而言,环保意识的缺乏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处偏远的地区尤甚。自1931年发现锡矿后,潇水支流泡水河沿岸11万群众就饱受污染之苦。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这里非法小锡矿蜂拥而起,泡水河水因矿渣排放变成了一条“红河”,河水铅、砷含量分别超出国家标准180多倍和60多倍,上游近36公里河道水生生物绝迹,连下河戏水的鸭子都未能幸免。离污染源最近的老屋田自然村,100多人中竟有35人因污染而致残。由于缺乏环保意识,泡水河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深受其害,但当地一些群众仍将采锡作为“致富手段”。直到2000年,在政府强行关闭了上游锡矿后,泡水河水质才逐渐恢复正常。
市场机制的缺位也严重影响了湘江治理污染的进程。近几年来。每年排入湘江的污水多达30多亿吨,其中大部分为城市排污。为了根治污染,株洲、长沙、衡阳等地都投入巨资建起了污水处理厂,但目前这些污水处理厂都处于一种停停开开的状况,能保证长期运行的几乎没有一个。污水厂闲置的原因是经费不足。据了解,目前每处理一吨污水需要0.5元左右的成本,而污水处理厂所能收到的污水处理费却只有每吨0.2元。这种状况使得“谁污染、谁治理”变成了一句空话。傅玉辉等专家认为,有必要用市场手段提高用水单位和个人的污水处理费标准。如果不确立一种“人人有责”的治污机制,不明确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权利和责任,那么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意识就无法真正深入人心。

⑵ 湘江污染源的概况

湘江流域水污染源现状调查 -
豆丁网

⑶ 湘江水污染的现状是怎样一个情况

"艰难"的环保执法

尽管湘江水污染已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热点,但谈及湘江污染治理时,无论是环保部门的官员还是地方政府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历史原因、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环境执法不到位、行政不作为,监督不力等原因使湘江治污步履维艰。

首先老企业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湖南铁合金厂自1958年建成后一直是湘江流域污染大户,水、气、渣污染均十分严重,但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这个厂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铁合金厂的污染问题长期不能解决,是对湘江沿岸老百姓欠下的一笔债。"湖南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傅玉辉说,从环保角度考虑,这个厂当然是关了最好,然而铁合金厂的一旦破产,就将涉及四千多在职职工和1600多离退休工人的安置问题。"环保部门要执法,工人要吃饭。""类似于铁合金厂的情况,如果政府不能通盘考虑,将将职工退路问题解决,单凭环保部门是无法解决的。"湖南省环保局副局长彭翔说。

除了湖南铁合金厂一样的历史包袱之外,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也从一定程度造成了环保执法难。湘潭市竹埠港工业区就是一个典型。这个原有7家国有企业,在改制之后形成了大大小小三十多家企业。这些有的是划块分租,有的产权、债权不明,特别是租赁企业短期行为严重,致使原有污染治理设施无法正常运行,也给环保执法带来了新的难题。

与历史形成的污染包袱相比,新型的"园区污染"更令人头痛。湘潭县吴家巷工业园区就是一例。这家小小的县级工业园区内,集中了数十家重污染企业,园区内重污染的化工企业竟然与食品加工企业毗邻而居。用湘潭市一位副市长(阳祖耀,请删去)的话说,这里的企业是"想进就可以进,想摆到哪里就摆到哪里"。由于产业定位不明确,加上一些"政策性保护措施",吴家巷工业区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没有办理任何环保手续、没有任何处设施就擅自建设生产,成为"湘潭市最难治理的污染重灾区之一"。

湘潭市环保局局长黄常见也认为,一些"开发区"实际上已成为环保部门的禁区,有的虽然不是禁区,但当地政府地强迫环保部门"开绿灯"、"包审批"。黄常见说,最常见的是部分地方政府将一些所谓的"工业园区"当作招商引资的"洼地",但实际上"投资洼地"往往变成了"污染洼地"。"环保部门上门检查还得首先到优化办(优化经济环境办公室)办手续,搞所谓的封闭运行。在这种情况下,环保部门往往是有心无力,而污染也在政策的鼓励下名正言顺地进行转移和集中。"黄常见说。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