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的范围
1. 举例说明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1、非竞争性
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例如国防保护了所有公民,其费用以及每一公民从中获得的好处不会因为多生一个小孩或出国一个人而发生变化。
2、非排他性
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
例如,消除空气中的污染是一项能为人们带来好处的服务,它使所有人能够生活在新鲜的空气中,要让某些人不能享受到新鲜空气的好处是不可能的。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要求公共产品:
1、生产必须有公共支出予以保证;
2、经营管理必须由非盈利组织承担。
(1)公共产品的范围扩展阅读:
公共需要可以转化为公共产品。
作为公共需要的价值形态的公共需求以两种形式分配出去,一种是购买性支出,从而直接转化为公共产品;另一种为转移性支出,这部分支出,在其形成结果上,可以有两种:
其一还是用来购买公共产品,例如,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的补贴,一般还是主要用于购买性支出,另一种虽然为了公共需要的目的而支出,但其最终结果归个人使用。
例如,对企业补贴的支出,用于社会保障救助穷人的支出,最终形成私人产品。所以,政府需求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但从最终结果上,公共需求却转化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两类产品。当然,政府需求的绝大部分都转化为公共产品。
2.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哪些内容,继续教育
应是的经济职能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与 经济职能 中的 公共服务 的区分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服务”和经济职能里的“公共服务”是不一样的, 此处的“公共服务”指社会管理方面的公共服务,而经济职能里的“公共服务”是指经济方面的公共服务。 经济职能中也有公共服务职能,强调的是为经济活动服务。而社会公共服务,既有为经济活动服务,也有为人们其他社会生活服务的职能。因此,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包含了 经济职能 中的公共服务职能。如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中的基础性公共服务、经济性公共服务是可以属于为经济活动服务的职能,可以属于经济职能。如修建一座桥梁,既可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也可以为方便人民生活服务,因此,它既可以是经济职能,也可以是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中的其他服务职能是不能属于经济职能。
例: “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这是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供的一段描述“看病难、看病贵”的顺口溜。对此,国家正在加强对医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监管,积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从政治常识看,国家的这一举措表明 ( ① ② ) ①国家在履行管理经济的职能 ②国家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③医卫生费用属于国家公共财政支出 ④体现了政协在国家管理中的决策权?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设问指向——政治生活,③属于经济生活,故排除;设问的主体是国家,而④指的是政协,并且说法错误;材料中的主体是国家,而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国家的做法,一般是指国家行使的职能,故①②符合题意。
☆ 如何区分这两个“公共服务”呢? 一、含义不同
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指的是应当为、社会等市场主体提供经济性服务。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是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职能。(为国际和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二、内容不同
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主要有五条: 第一,通过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为社会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 第二,提出科学的中长期规划,为和社会提供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第三,通过严格规范的市场监督管理,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保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第四,经济社会信息是最重要的经济性公共服务,要及时、公开地向全社会提供经济信息和市场信息; 第五,要为全社会提供水、电、气交通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包括—— A 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B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C 完善各种公共设施; D 保护公共环境,优化生态环境等。
三、作用的方式不同
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直接的,国家行使这些职能就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健康、协调、稳步发展。 社会公共服务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间接的。此公共服务强调履行义务,强调的服务性,突出的主导、主动作用,强调公民的权利。
无论是经济性公共服务,还是社会管理方面的公共服务,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格局,已初步形成的情况下,迫切要求改变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产物;二者都是要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 准公共产品有哪些
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拥挤的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
新政治经济学的一项基本理论,也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公共财公共物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按照公共物品的供给、消费、技术等特征,依据公共物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状况,公共物品可以被划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一般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纯公共物品消费上不存在“拥挤效应”,不可能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排他性使用,否则代价将非常高昂。
(3)公共产品的范围扩展阅读:
纯公共产品的范围是比较狭小的,但准公共产品的范围较宽。如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医院、应用科学研究、体育、公路、农林技术推广等事业单位,其向社会提供的属于准公共产品。
实行企业核算的自来水、供电、邮政、市政建设、铁路、港口、码头、城市公共交通等,也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围。
公共产品相对应的是,私人产品也可以分成两类,即纯私人产品和俱乐部产品。纯私人产品是指那些同时具备排他性竞争性特征的产品,包括大多数私人产品。此外还有一类称为“俱乐部产品”。
4. 政府对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范围是什么
烧杀抢夺
5. 请用公共产品理论谈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范围的认识
按照《条例》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这两类主体是政府信息的拥有者,也是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承担者。
伴随着公共事务的产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分工:一种是直接生产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其主体是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另一种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即公共事务管理。目前,在我国,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大致可分为六类:一是国家机关,二是执政党,三是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四是依靠法律、法规授权来处理公共事务的各类事业单位,五是在政府指导下由基层群众组成的自治组织,六是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组织。我们通常所讲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主要是针对后一种社会分工而言的。
6. 按照公共物品的( )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理论:
是新政治经济学的一项基本理论,也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公共财政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础理论.
公共物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按照公共物品的供给、消费、技术等特征,依据公共物品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状况,公共物品可以被划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一般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纯公共物品消费上不存在“拥挤效应”,不可能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排他性使用,否则代价将非常高昂.国防、国家安全、法律秩序等属于典型的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的范围十分广泛,它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相对于纯公共物品而言,它的某些性质发生了变化.一类准公共物品的使用和消费局限在一定的地域中,其受益的范围是有限的如地方公共物品(并不一定具有排他性);一类准公共物品是公共的或是可以共用的,一个人的使用不能够排斥其他人的使用。然而,出于私益,它在消费上却可能存在着竞争。由于公共的性质,物品使用中可能存在着“拥挤效应”和“过度使用”的问题,这类物品如地下水流域与水体资源、牧区、森林、灌溉渠道等.另一类准公共物品具有明显的排他性,由于消费“拥挤点”的存在,往往必须通过付费,才能消费,它包括俱乐部物品、有线电视频道和高速公路等。
公共物品提供方式,传统上是政府直接负责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生产.使得政府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对经济活动的规制、干预和生产功能,政府规模越来越庞大,而财政开支的规模也与日俱增。但是,政府在经历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一个时期的经济繁荣之后,制度安排的效用递减和传统官僚体制内在的弊病,使得自身无法经济、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存在着过度提供公共物品、财政赤字负担过重和无法迅速回应公众多元化需求等诸多问题。要求政府选择更为有效的供给制度安排.
公共物品理论认为,根据公共产品的不同属性和特征,安排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制度,使各种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平衡,公决效率最优.政府出于对宪法、法律的遵从和满足公民基本权利与公平分配的需要,它必须对某些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公民基本权利与利益的纯公共物品予以提供,但同时可以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利用市场资源配置和私营部门的经营与技术优势,来有效地生产各种不同性质的准公共物品,这样既满足公平价值,又满足效率价值,并降低公共财政的支出规模,提高公众满意度.
7. 农村公共产品包括什么
农村公共产品则是广泛分布於农村地区的、能同时被多人共同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理论上讲,在农村地域范围内,应该依靠政府力量供给的公共产品主要有:
1. 公共工程:大中型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主要指政府办的对农业生产有直接联系的,如根治河流、治涝、引水、灌溉等大型水利工程,兴建大中型水利枢纽,大规模植树造林,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重点基础设施及商品粮基地建设等专案;农村环境保护工程,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治理环境污染等。
2. 公共教育:农村范围内的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各部门所属各类学校的基建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支出;农村扫盲工作等。
3. 社会保障:主要用於抚恤和社会救济福利事业,对农村五保户、贫困户的生活救济和生产自救扶持,农村福利机构的建立和福利设施的建设,以及自然灾害救济等。
4. 医疗保障:环境治理、健康宣传等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传染病控制等基本临床医疗服务支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网路的建设等。
5. 行政机构管理费和事业单位事业费:指农村基层政府正常运作,实现宏观管理职能所需要的管理费,以及农村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如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畜牧兽医、水利部门所需经费。
6. 社会秩序和法律的维护:法律和秩序是保障社会正常、健康发展和运行的基础,农村社会也不例外,因此,公检法等部门所需经费应由公共财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