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能污染食品
❶ 万一不小心接触了被污染的冷链食品,是否会被感染新冠
北京召开第180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主任李凤琴介绍,在我国多个地区发现了进口冷链食品的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引起了消费者对冷链食品安全性的关注,我们国家的相关部门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第三个方面,我国在加强人防、物防新冠病毒污染方面采取的措施是非常有效的,虽然各地在冷链的进口食品当中检出新冠病毒,这个检出率还是非常低的。主要还是集中在外包装上,所以消费者如果购买冷链食品,只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包括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触冷链食品,而且接触过生鲜食品的手,不要去触摸眼睛、鼻子和口,并且购物完之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的水充分洗手。如果是做好这些,通过购物接触来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是非常低的。
第四个方面,为了保障进口冷链食品的安全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下发了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的工作方案,这个方案对冷链食品所有的环境、运输工具、装载工具和产品的内外包装的消毒都做了具体的规定,特别强调了冷链食品的现场检查、消毒证明的查验和索证索票,如果不能够提供消毒证明的一律不准上市,从而保证了每一个环节消毒衔接和全链条的防控。
最后要强调一下,正因为我们国家采取了以上有效的措施,因此进口的冷链食品还是可以正常购买食用的,当然也提醒消费者按照世卫组织提倡的食品安全五要点来做好防护,包括使用清洁的水和食材,保持清洁、生熟分开、食物彻底加热,并且在安全的温度下存放食品。
❷ 接触新冠病毒污染物也可造成感染,该如何预防新冠病毒
新冠疫情的影响已经半年多了,现在全球的状况还是不容乐观。接触新冠病毒污染物也可造成感染,说明新冠病毒的传染能力很强。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感染数已经超过了一百万,是非常严峻的。做到预防新冠病毒,首先要进行自我的防护,减少外出的次数,出门一定要携带口罩,定时的消毒,注重食品安全,提升自个免疫力,防止病毒的侵入。
一、减少外出。我们都知道,现在出门是必须携带口罩,但是这不能从根本上避免病毒的传播。要想不受到病毒的侵入,必须要从根本做起,减少外出保证和他人有着良好的安全距离,保持良好当前距离一定程度上会阻止病毒的传播。如果有特别紧急的情况要出门的话,必须要携带口罩,并且不可以群众聚集,如果自己的亲朋好友要求自己一起去旅游玩儿的话,尽可能的去拒绝他们,毕竟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染,要做好各方面的防护,这既是保证自己的安全,也是对他人生命安全尊重,各位网友又是怎么看的呢?
❸ 冷冻食品上是否适合新冠病毒的生存
今年受新冠病毒的影响,冷冻食品尤其是冷冻海鲜也成为了新冠阳性新闻最多的社会焦点。尤其是广东这次出现了散发病例以来,对冷冻食品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加强监管。
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更容易依附在光滑表面上,所以一些进口的冷冻食品的塑料包装就成为了病毒的宜居场所。
冷冻食品一旦污染后,就会成为病毒的传播源,在购买冷冻食品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在购买冷冻食品时要看中了再买,不要反复的挑选,尽量的减少接触,同时要勤洗手,做好消毒工作。
新冠病毒还没有完全控制,还不能够掉以轻心,大家还需要多加预防。要注意食品安全,避免病毒传播。蔬菜要煮熟,同时要达到灭活病毒的效果,疫情期间最好是不要吃未经煮熟的蔬菜,任何蔬菜都要煮熟后再吃。
❹ 食品或其包装是否会携带新冠病毒
食品或食品包装有可能在批发、销售等环节和环境中被新冠病毒污染,从而携带病毒。
6月19日16时,北京召开疫情防控第126场例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疾控预防中心等部门发布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部主任李凤琴表示,病毒污染的环节也有很多,到目前来说我们推动新发地,在批发环节、销售环节都有可能发生污染,只要是说它这个环境被病毒污染,那么在这个环境当中存放的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就有可能被污染。
(4)新冠病毒能污染食品扩展阅读
防止疫情的正确做法
1、减少聚会聚餐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好转,许多餐饮场所也逐渐开放堂食,许多民众已经按奈不住“吃货”的心,约上一众亲友,纷纷前往享受饕餮美食。疾控专家表示,堂食要遵守相关规定,尽量减少同桌用餐人数,配合店家保持桌与桌之间的距离,用餐时避免高声喧哗,提倡文明用餐。
2、避免前往人多的公共场所
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不扎堆、不凑热闹。
3、需要佩戴口罩的场所,要坚持佩戴
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普通公众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时,建议不戴口罩;当处于人员密集场所时,在中、低风险地区应随身备用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应戴口罩。
处于人员密集的医院、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机场、超市、餐馆、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区与单位进出口等场所的工作人员,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高风险地区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4、坚持洗手习惯
随着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许多民众养成了勤洗手、认真洗手的好习惯。疾控专家提示,保持洗手的良好习惯,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均需要洗手。学会标准洗手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❺ 食用烘焙食品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吗
近日,网络上疯传一张印有世界卫生组织徽标的图片,建议大家停止食用烘培食品,因为烘焙食品不可清洗,食用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该消息看起来有理有据,很多人信以为真,甚至不敢再食用烘培食品。其实,这是一则谣言,世卫组织官网从未发布任何与烘焙食品有关的公告。
那为什么食用烘培食品不会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呢?
首先,烘培食品的生产单位(企业和门店)必须达到一定的卫生条件,建立严格的生产管理规范(比如:凡带有传染病的员工不能上岗;个别岗位必须带口罩和手套等),经过专业机构评审合格后才会获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所以,正规生产单位很多环节都可以有效避免新冠病毒对食品的污染。
另外,烘培食品是经过160 ℃以上高温加工的食品。高温烤制后,食品内部和表面基本不会有细菌病毒存活,该类食品的腐败变质是在冷却和贮存过程中被微生物污染造成的,但不包括新冠病毒。
第一,新冠病毒是动物性病毒,虽然有报道称有宠物狗感染新冠病毒,但该病毒的宿主通常是人,不会寄生在烘培食品中。第二,烘培食品分为密封包装类和简单包装类食品。密封包装类的烘培食品保质期通常为6-18个月,大家购买时通常已经超过病毒的存活时间。而简单包装类食品,虽然保质期短,但外层塑料包装也能有效隔绝飞沫污染(目前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是新冠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第三,烘培食品表面碳化,大多数产品含水量低,病毒很难存活。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证实,没有证据表明食品或食品包装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有关。
因此,食用烘焙食品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的结论是错误的。虽然烘培食品不可清洗,但该类食品仍然是安全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辟谣专家:许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教授
复核专家:韩宏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❻ 进口的食品以及其他产品怎么保证它不受新冠病毒的感染
进口的食品以及其他产品要想保证它不受新冠病毒的感染,就要加大检测,对检测有问题的进行复检,复检仍然呈阳性结果的,要对该批次的产品进行集中销毁。在食用进口食品或者其他食品的时候,要注意清洗以及烹饪方式。在特殊时期尽量不要吃生的肉和海鲜,以防通过病毒感染人。煮熟、不生吃,清洗干净,就可以很大概率的避免食品受新冠病毒的感染。
很多民众太过于小心,也有很多的民众太过于的大意,疫情没有结束之前,谨慎是对的,但不必太紧张。
❼ 若接触被新冠病毒所污染的物品,是否会感染新冠病毒
我认为若接触新冠病毒所污染的物品并不一定就会感染新冠病毒。
这种情况在我家附近之前就得到过验证。我们区的一个进口食物冷藏室里面之前查出了一款冻虾的外包装上存在新冠病毒相关部门,马上进行机动调查接触过这款食品外包装的人,进行相应的隔离消杀很快便避免了病毒的传播,没有出现新冠患者。
所以接触了存在新冠病毒的物品并不一定会感染新冠,我们应该理性对待,不应过度恐慌。
❽ 新冠病毒可在冷链长时间存活,进口食品如何安全进口
新冠病毒可在冷链长时间存活,进口食品的安全进口需要三管齐下,一是监管部门、二是食品生产经销商、三是消费者本身,这三者需要三位一体,三管齐下。
但大家并不用过度慌张,国家已经加大力度排查,只要大家防范得当,还是可以享用进口食品!防范疫情,人人有责。
❾ 水产品或被新冠病毒污染而非感染,海鲜还能吃吗
应该不能吃,为了自己的安全,这些海产品尽量不要去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