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履职公正为民
1. 作为人民警察,当依法履行职责时与公平公正理论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作为人民警察在依法履职时,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制度,这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所在,法律法规就是最公平公正的的标准和尺码,脱离了法律准则谈公平讲不通,法律是最公平的底线。
2. 如何做到依法公正文明执法
1、强化服务意识,严格执法,维护法律尊严。意识指导实践,做好新形势下公安执法工作必然要求我们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思想,坚持执法无小事,细节系大局,要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贯穿到执法办案全过程,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牢固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服务意识,坚决克服就办案而办案、机械办案的倾向,要从大局出发,从长远着眼,执法想到稳定,办案想到发展,切实做到依法办案与服务发展相统一;要针对当前执法活动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进一步细化各类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切实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执法的随意性,推动各项公安业务工作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强化法治意识,规范执法,全面促进执法规范化。执法规范化是执法质量的保证,执法质量是公安机关的生命线,而执法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执法行为的规范与否。因此,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大力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是当前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法办案中,必须做到程序与实体并重,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事实是靠证据来证实的,而证据必须依靠严密的法定程序去搜集获得,才能保证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真实合法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只有程序规范,才能保证实体合法。只有将全部公安执法活动纳入规范化,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规范执法语言和动作,有效避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违反程序、不作为、乱作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执法为民。
强化大局意识,公正执法,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更是执法工作的价值追求。我必须站在维护全社会稳定的大局上,公正执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如果执法者不站在维护全社会和谐稳定的立场,公平公正执法,该处罚的不处罚或者同事不同罚,甚至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社会就会失去了最起码的公平正义,就会引发大量社会矛盾,破坏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社会矛盾频频发生,因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环境污染、征地拆迁等问题引发的矛盾呈多发局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对行政执法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一着眼点、着力点,牢牢把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一执法工作生命线,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增强执法素养、提高执法水平,坚定不移地做社会公平正义的促进者、社会和谐稳定的维护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3、强化人权意识,文明执法,保障人权。文明执法,热情服务,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公正执法的根本。文明执法就是要改进办案方式方法,坚决纠正简单、粗暴执法的问题,用群众信服的方式执法办案,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使执法办案获得理解和支持,在执法办案中展现警察队伍的良好素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服务态度,大力提高服务和执法质量,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尊重保障人权。做到语言不粗俗、行为不粗暴、态度不蛮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可能融法、理、情于一体,切实解决“法了事不了、案平情不平”的问题,将执法与群众关系的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执法真正达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3. 怎样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依法行政的要求
一、强化认识,提高接受人大监督的自觉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
各级政府是同级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宪法对政府行为规定的一项基本义务和责任,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和依法办事良好氛围的重要保障。政府及全体工作人员要正确处理权力机关与执行机关的关系,牢固树立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的法律观念,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高度,自觉尊重和维护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与此同时,政府担负着管理地方事务、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的具体任务,其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正确履行职责,防止决策和工作失误,确保行政行为公正公平,需要人大有效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只有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了解群众意愿,才能洞察社会变化,才能正确把握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才能为改进政府工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才能推进政府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二、摆正位置,认真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保障政府行政行为高效、公正和廉洁的基本要求。政府及其部门要把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作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认真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一)重大决策提请人大审议
区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制定经济社会发展中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决策,解决社会突出矛盾的重大政策措施,对群众普遍关心、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事项,都要让人大代表广泛参与,充分征询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的意见,提请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和决定。
(二)认真贯彻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是党的方针政策和人民意志的体现,对政府工作具有刚性的约束力。贯彻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情况,是检验政府及其部门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标准。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事关全区发展大局,关系全区人民的根本利益,区政府及各部门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要认真制定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切实抓好任务分解,狠抓督促检查。对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确保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落到实处。
(三)及时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政府工作
坚持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就政府工作及其执行中的重大事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及时提交人大审议,主动征求人大意见。对政府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财政预算和移民工作等执行和完成情况,每年定期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听取意见;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专题报告;对政府出台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及时报送人大常委会备案。确保政府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四)高度负责地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行法定职责、代表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办理好代表批评、意见和建议,是政府的义务和职责,是实现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渠道,是尊重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政府及其部门应切实加强对人大代表议案、批评、意见和建议办理工作的领导,增强办理的责任感,把办理工作与政府和部门自身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把办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讲究实效、狠抓落实上,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让人大代表满意。
(五)认真处理人大代表来信来访
充分利用人大代表这个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倾听人民呼声,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对人大代表的来信来访和人大常委会转来的信访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时向有关部门交办,定期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并及时报告反馈。
(六)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政府及其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法制意识、效能意识、责任意识、廉政意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执政为民,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依法行政,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和服务全过程,切实转变行政理念和方式,增强法制观念和规范意识,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决策,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公开征求意见,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协调配合,强化检查督办,实行责任追究,提高政府执行力。坚持廉洁自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支持。
公正司法的要求:
一、全面部署,强化接受监督的执行力
1、动员部署有力。检察机关要对照司法规范化要求,制定相应制度,明确指导思想、重点内容、参加对象、工作步骤和基本要求。在此制度基础上,在检察机关范围内开展有深度、有力度的思想发动,确保此项工作认识不迷、目标不虚、方向不偏。
2、推动落实到位。将接受人大司法监督工作与上级检察机关组织开展的规范司法活动专项整治工作等专题教育活动等相结合,细化分解任务,落实人员分工。同时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形成上传下达的信息网,随时掌握工作动态,做到整体把握,心中有数。
3、精心组织实施。组织干警认真对照《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机关工作办法》的规定,严格执行;进一步要求内设科室及全体检察工作人员特别是具有司法办案职能的业务科室及其检察人员,对依法履职、公正司法情况进行全面自查,确保此次活动不走过场。
二、立足长远,构建接受监督的长效机制
1、加强检察软硬件建设,提升接受监督的能力水平。一方面,全面提升干警能力素质,打造适应现代法治要求的专业化检察队伍。检察机关要狠抓队伍司法能力建设,坚持从源头抓起,有针对性地强化教育、管理和监督,着力提高检察队伍严格规范司法的能力和水平。将加强队伍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充分利用全院集中学习夜机会,深入开展“三严三实”等专题教育活动,强化政治规矩和使命意识,同时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检察官职业培训正规化和全员岗位练兵,提高发现线索、突破案件、收集证据、证实犯罪、适用法律的能力,注重拔尖人才培养,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构建多维检察信息支撑体系,助推各项检察业务转型提升。积极以信息化为依托,充分利用案件管理系统,对指挥、办案、信息处理等功能区进行整合及网络布局优化。将自侦办案区、看守所检察审讯室、刑检办案区、单兵作战互联系统以及“两执法信息平台”、“检察智库”软件体系,进行数字化改造、数据化利用,完成“集成、分析、共享、指挥、回馈”信息化平台,多维度构建侦查指挥与其他检察业务指挥并行共用的“检察信息指挥中心”。实现各功能区音频、视频信号汇聚指挥中心,指挥人员身处指挥中心即可随时切换各路动态,同时关注审讯、庭审及听证现场情况,为现场办案干警提供工作把控,延伸智力支持,通过信息化建设,固化规范化流程,记录执法细节,便于内外监督。
2、加强内部管理监督,建立倒逼机制,确保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坚持以司法办案活动为重心,以制度机制建设为载体,不断强化对检察权运行的管理和监督制约。一是积极建立案件集中管理机制。强化对检察业务的流程控制、实时监管和事后评析,真正做到案件流转到哪里,监督制约就延伸到哪里,增强严格规范司法的刚性约束。二是不断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坚持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到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自觉出台关于自身执法办案内部监督的规定。三是注重检务督察。综合运用定期督察、不定期巡查、专项检查及明察暗访等形式,全面加强对各项纪律规章制度执行的督察,始终保持对违纪违规行为“零容忍”的高压态势,有效保证检察权的严格、公正行使。
3、全面构建立体式检察服务体系,回应诉求,主动接受监督。以现代化信息平台支撑公开,以公开提升工作透明度,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依法保障检察权的正确行使。依托检察门户网站加强办案信息(法律文书和重要案件信息)网上公开。加强“两微一端”平台建设,开设检察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提供律师阅卷预约、行贿档案查询、举报申诉等便民服务;配置彩打复印一体机、高速扫描仪、触摸屏、速拍仪等设备,实行检察环节各类案件和各项事务统一受理、统一接访和统一答复,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一站式”服务,实现以公开促公信、以公信促规范。
三、内外结合,加强检察工作规范化建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照上级院及市委、人大的要求,当前检察机关仍面临与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期待仍存在差距的问题,与现代司法理念对司法工作和司法队伍的要求还有所滞后。检察机关要按照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坚持工作先行一步、措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全面加强检察工作的规范化建设,重点做好“四个结合”:
一是要将接受人大司法监督工作与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相结合,继续在深化思想认识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干警规范司法、公正司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更加注重检察职能的必要延伸和内涵深化,不能仅仅满足于依法办理案件,更要立足抓源头、抓基础、抓根本,结合办案加强调研,积极提出强化社会管理、消除治安隐患的检察建议,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促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二是要将接受人大司法监督工作与提高案件质量相结合,继续在切实解决问题上下功夫。针对查摆的问题对症下药,着眼长远、注意实效,整改措施要进一步具体化,抓好办案质量这一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力求在办案质量上有重大突破和明显提升,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三是要将接受人大司法监督工作与改进司法作风建设相结合,继续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落实“两个责任”上下功夫。院领导要注重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更加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充分发挥接受人大司法监督工作在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中的“把手”作用。
四是要将接受人大司法监督工作与加强“两代表、一委员”的联络工作相结合,继续在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积极拓宽联络渠道、创新联络方法、丰富联络形式,体现检察机关自觉接受监督的诚意,还要接受社会各界及百姓监督,通过提供真诚、优质、高效的“阳光检察”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更好地推进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4. 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理解,如果你入额如何践行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追求,决定着法治活动、法治行为和法治效果。在人民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国体和政体,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等战略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依法治国、司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并在各项司法活动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是人民法院司法的灵魂和思想基础。因此,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认认真真地学习好、掌握好、贯彻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和理解人民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有些审判人员重实体轻程序,不能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案。二是不善于把为大局服务和依法审判有机结合起来,就案办案,不注重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顾此失彼,效果不好,有时正确的裁判群众也不能接受,人民群众意见很大。三是不少法院领导和审判人员存在特权思想,在司法活动中高高在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甚至喝令训斥,衙门作风。四是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对法院司法活动影响和干扰很大。由于法院的人、财、物管理体制受制于地方,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往往以地方和部门利益为重,不同程度地损害另一方当事人利益。五是少数法官办"三案",司法不公,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形象。六是在主动和善于接受党的领导上做得还不够好,有的事无巨细都要向党委汇报,处处要求党委表态,否则就认为党委不支持法院工作。有的对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不主动汇报,片面强调独立办案,甚至对党委重要的指导意见也不重视,酿成大的问题后,又处处汇报,丧失了处理的最佳时机。上述问题表现形式不同,程度也不一样,但在相当层面存在着。究其根源,主要是没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导致司法指导思想、司法观念产生混乱,司法工作出现偏差,影响了人民法院工作全面开展,影响了司法活动的权威和公信度。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了在人民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 如何做到依法公正文明执法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应做到:
1、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严格执行重大执 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2、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细化、量化行政裁 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 设和信息共享,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3、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 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惩治执法腐败现象。
4、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加强党内监督、人 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 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 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5、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是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的重点
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 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 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
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 督,改进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健全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 责令辞职、罢免等问责方式和程序。
6、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5)依法履职公正为民扩展阅读:
严格是执法基本要求,规范是执法行为准则,公正是执法价值取向,文明是执法职业素养。
讲法治必先讲规范,促公正必先订规范,执法行为没有准则规范,就会导致执法随意性、损害执法公信力。
规范执法是法治建设的题中要义、执法行政的关键环节、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核心保障。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原则,依法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
按照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的要求,自觉规范权力运行,规范执法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把制度建在法治的笼子之下。
从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环节入手,重点围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不断规范执法流程,完善执法程序,堵塞执法漏洞,用规范的制度“捆住”不作为乱作为的“手脚”。
针对执法中存在的滥用自由裁量权、同事不同罚、处罚畸轻畸重等显失公正问题,科学合理地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防止出现“选择性执法”、“倾向性执法”。
有效杜绝执法不公、随意执法问题产生,确保在规范的制度面前没有特权、不分亲疏、人人平等,不敢乱作为、不能乱作为,人人都享受法治社会公平公正的阳光。
6. 为什么要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理念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追求,决定着法治活动、法治行为和法治效果。在人民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国体和政体,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等战略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依法治国、司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并在各项司法活动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是人民法院司法的灵魂和思想基础。因此,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认认真真地学习好、掌握好、贯彻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和理解人民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有些审判人员重实体轻程序,不能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案。二是不善于把为大局服务和依法审判有机结合起来,就案办案,不注重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顾此失彼,效果不好,有时正确的裁判群众也不能接受,人民群众意见很大。三是不少法院领导和审判人员存在特权思想,在司法活动中高高在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甚至喝令训斥,衙门作风。四是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对法院司法活动影响和干扰很大。由于法院的人、财、物管理体制受制于地方,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往往以地方和部门利益为重,不同程度地损害另一方当事人利益。五是少数法官办"三案",司法不公,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形象。六是在主动和善于接受党的领导上做得还不够好,有的事无巨细都要向党委汇报,处处要求党委表态,否则就认为党委不支持法院工作。有的对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不主动汇报,片面强调独立办案,甚至对党委重要的指导意见也不重视,酿成大的问题后,又处处汇报,丧失了处理的最佳时机。上述问题表现形式不同,程度也不一样,但在相当层面存在着。究其根源,主要是没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导致司法指导思想、司法观念产生混乱,司法工作出现偏差,影响了人民法院工作全面开展,影响了司法活动的权威和公信度。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了在人民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7. 如何提高自身依法履职,依法办事的能力
1、加强党性修养、强化依法办事意识。
掌握政策、依法办事是开展工作的基本方式,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必备的素质,也是一种官德。能否依法办事,核心是思想方法问题,实质是党性问题,关键是能不能破除私心杂念。
2、注重实践锻炼、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趋于多元,落实法规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多,阻力越来越大。这就决定了党员干部要把法规制度落实好,既要有良好的愿望,更要有过硬的素质。
3、完善监督机制、营造依法办事氛围。
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既要靠党员干部的高度自律,又要靠监督机制的制约。一方面,重视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党员干部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条件下,是很容易犯错误的,依法办事也是难以保持的。
(7)依法履职公正为民扩展阅读
要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发表讲话。张德江表示,我们要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增强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责任感,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监督。
加强组织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作用,不断提高人大工作水平。加强作风建设,坚持脚踏实地,注重调查研究,廉洁从政,勤俭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 行政人员如何做到依法履职
坚持依法行政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内容。各级政府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执法部门,其依法行政对保证食品药品监管方针、政策的落实,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局直属机关作为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领导机关,既是依法行政的践行者,也是依法行政的示范者,执法人员是否依法行政,高效履职,直接反映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监管能力和水平。因此,国家局直属机关在依法行政,提高效率上必须走在前,做表率。
在依法行政、提高效率方面走在前、做表率,必须坚持科学监管理念。科学监管理念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推进依法行政是科学监管的基本要求;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科学监管的根本目标。国家局直属机关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把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和推进依法行政,正确处理监管与发展的关系、公众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关系,自觉把行政执法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服务和谐社会。
在依法行政、提高效率方面走在前、做表率,必须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意识。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的集中体现,是监管工作的基本准则。国家局直属机关必须充分认识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对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社会公平,从而实现保证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根本目标的重要意义;要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观念,带头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执法有规范、违法要追究”,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把好关。
在依法行政、提高效率方面走在前、做表率,必须树立公正公平、透明公开和完善责任监督机制。国家局直属机关要带头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做到行政权限法定化、行政责任明晰化、行政程序公开化、行政行为规范化、行政监督制度化,保证行政人员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自己的职责;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将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办事时限、服务承诺、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公示于众,增强行政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行政相对人的监督。对于渎职失责、违法违规行为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在依法行政、提高效率方面走在前、做表率,必须努力提高行政效能。效能是监管部门的软实力。衡量执法效能高低,最重要的是看其在法制框架下,能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新监管制度,探索有效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法律法规往往滞后于社会实践,体制机制也难以尽善尽美,国家局直属机关在工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这就需要在提高行政效能上做文章,不等、不靠、不推诿、不扯皮,善用现有政策、资源和条件,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机制和手段,破解监管工作中的各种难题。
在依法行政、提高效率方面走在前、做表率,必须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高素质的人才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国家局直属机关负有食品药品监管法规、制度及药品标准制订的职能,其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决定了各项监管法规的科学性、全面性及准确性,继而影响着基层执法的规范性和效率。国家局直属机关还承担着审评审批、检验检测、检查认证、监测评价、稽查执法等职能,执法人员能否准确运用法律、法规,确保行政执法公正、公平,直接影响着基层执法工作的开展。因此,国家局直属机关行政人员必须带头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全面准确把握法律法规的各项内容,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法制,依法行政决定着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发展与成败。多年的食品药品监管实践证明,哪里依法行政坚持得好,哪里的工作就有成效,哪里的问题和矛盾就少,哪里的群众满意度就高。国家局直属机关只要牢记宗旨,履职尽责,在依法行政、提高效率上走在全系统的前列,食品药品监管法规必将得到有效执行,食品药品市场环境必将得到净化,食品药品监管事业也必将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