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卫生 » 贸易污染条件

贸易污染条件

发布时间: 2021-02-01 02:07:34

污染的主要原因

你说的污各方谈中国环境污染原因和对策

[list][*][size=2]中国地方政府为中央环保目标的贯彻设置了重重障碍。 环保人士建议中国发展城市化建设、并提高能源价格来提高能源效能、控制能源消耗以解决环境问题。而致力于中国环保问题的专家指出,大型城市建设解决污染的先决条件是建筑物及建筑材料要以绿色环保为宗旨, 而且需要完善的城市规划尤其要发展公交设施。[/size][*][size=2]*地方当局唯经济增长是图*[/size][*][size=2]据法新社报导,中国地方政府不断投资于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业,以刺激本地经济发展,却无视中央提出的环境保护政策的目标。[/size][*][size=2]法新社援引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何炳光的话说, 中央政府承诺以发展绿色产业为目标,而某些地方政府却对这些目标视而不见。地方当局的心目中只有经济增长数据,既没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远见也没环保的开阔眼界,这样的经济发展带来惨痛的环境污染代价。[/size][*][size=2]法新社说,中国境内百分之七十的水域遭污染。何炳光指出,这问题可能间接阻碍社会和谐发展。[/size][*][size=2]*扩大城市规模*[/size][*][size=2]南华早报说,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家报刊载文说,发展大型城市是中国制止破坏环境又不影响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但是完善的城市化策略是其中的关键,必须贯彻高效率的城市化规划以降低建筑成本、工作和生活开支。而唯有扩大城市规模才能取得这些最佳效益。[/size][*][size=2]南华早报说,上海是大都市的典范。它正在建筑长达五百公里的地铁,一旦竣工将足以为三千多万人提供服务。上海的城市规模大及人口密集使它的后勤供应和就业机会开创经费相对低廉。中国应当集中资源在今后二十年里建设三十个像上海那样的大都市。[/size][*][size=2]*发展高效的公交*[/size][*][size=2]威尔逊中心中国环境保护论坛主任吴岚说:“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城市化,在城市建设上如何贯彻绿色环保方针。首先建筑设计及建筑工程和材料都要以节能为宗旨,就中国而言,目前百分之四十的能源消耗在建筑工程上。[/size][*][size=2]“此外关注建筑材料的生产是否体现环保目标,中国目前使用的水泥量占全世界的一半,相当可观,而水泥生产是污染环境、消耗能源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好的城市化促进方案要全面考虑并尽可能缩小对环境的影响。例如, 市政建设的一个重点项目是发展高效的公交系统,以减少私人汽车数量。”[/size][*][size=2]*能源涨价*[/size][*][size=2]南华早报指出,中国环保工作中的另一当务之急是提高能源价格以降低温室效应气体排放。这家报纸说,中国应在今后十年逐步实行能源消耗税率到百分之百的目标,而这项收入每年可达三万亿元人民币,可用来发展公共交通、低成本房屋及污染控制。环保专家吴岚认为,提高能源价格还能促进绿色环保建筑物的发展。[/size][*][size=2]她说:“能源价格上升会促使建筑业选择建造更多节能环保房屋,因为建造这类房屋的原始成本较高,而能源价格提高使得这类建筑物对建筑公司和营造商具有更大吸引力。”[/size][*][size=2]*全球化使环境恶化还是优化?*[/size][*][size=2]中国加入世贸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的制造业基地。美国商业学院期刊的文章说,中国工商业的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也不容忽视,那么中国全球化和中国环境污染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呢?[/size][*][size=2]美国商业学院期刊说,全球化的总趋向,尤其是贸易自由化及投资开放不会无可避免地导致环境破坏。尽管全球化会产生负面作用也会带来某种程度的损害,但是全球化导致的收益上升却能提高国家保护环境的意愿和能力,此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也使国内公司有接触环保新技术的途径,这些企业为了保持全球市场竞争力也更乐意采用这些技术。当然全球化和经济开放不会自动为环保创造这些有力因素。[/size][*][size=2]吴岚说 :“我觉得不能简单地把全球化认作环境污染的根源。我觉得主要问题在于地方政府及企业没有对环保承担责任也缺乏透明度。这才是造成中国环境恶化的主要动力。”[/size][*][size=2]总之,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社会之间的互动是环保工作的关键,会直接影响环境决策及相应的环保效果。[/size][/list]染是哪一类的?

❷ 国际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发展有哪些不足之处

个人来觉得1、产品的进出口自导致污染物的流动,比较典型的就是电子产品、塑料等,国内进口电子产品后,导致国内的电子垃圾增多,而电子垃圾又是很难的有害废弃物;另外,把我国的林木资源出口出去会使国内绿化程度降低。2、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外企进入国内,对国内的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

❸ 国际贸易中发生悲惨增长的条件是什么

一般来说,悲惨增长的出现通常需要以下几个前提条件: (1)经济增长偏向版增长国的出权口部门。 (2)增长国在世界市场上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 (3)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 (4)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❹ 国际贸易中哪些行为不能附有条件

遵守国际规则,是进行国际贸易必须要做到的,不能有附加条件的行为,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

❺ 经济全球化会带来环境污染吗

低碳时代来临,低碳今后对整个全球经济格局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思考。以往的经济全球化通过贸易和投资把全球经济绑在一起,各国通过自己的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利,各取所需,共同富裕。进入WTO,中国已经融入国际经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好处是明显的,中国得以利用先进技术和外资,通过外贸,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过程。而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中国的资源稀缺和环境污染也由于经济全球化而快速恶化。
贸易和投资的经济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常常以不发达国家的加速污染为代价。由于不同国家收入水平不同,对环境需求也就不同。在开放性国际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可以“在低收入国家生产高污染产品,在高收入国家消费这些产品”。目前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的关系基本如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转移污染排放的可行性在于污染物的影响是当地的。
二氧化碳的气候变化影响是全球性的,在哪个国家的排放是没有区别的。但是,由于产出和能源效率的不同,在不同国家生产某一产品的排放量是有区别的。在发达国家做某一个产品可能是一个单位的排放,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工艺落后,能源效率低,可能是两个单位排放。这样,将该产品在“低收入国家生产,在高收入国家消费”,将导致更多的碳排放。如果不兼顾不发达国家的产出和能源效率,全球贸易可能导致更多的碳排放。因此,低碳全球化将通过低碳减排考虑,将所有的国家都绑在一起。

❻ 国际贸易伤害环境吗

国际贸易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是通过下述这些机制的作用而实现的。
1.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贸易,实际上就是把本国的企业纳入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之中。一方面,持续的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将促使本国的企业提高效率。竞争必然加速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同时促使高效率的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优化本国的市场结构,改善本国企业的实绩。即使本国企业在本国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仍然不得不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出口企业不能不同外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展开竞争。为了扩大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出口企业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生产出成本低、质量好的商品去参与竞争,并不断按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按国际标准生产,按国际营销惯例办事。这无疑会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无疑是一国经济发展最本质的基础。 2.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市场的扩大。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无疑会有力地带动经济增长。 先看出口。出口企业往往是面对世界市场来组织生产,市场容量大,容易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降低,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事实上,许多工业部门要求有适度的初始规模,具有规模经济的性质,如汽车、电冰箱、电子计算机等等,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可以使成本降低很多。如果一国的企业在为国内消费者提供这一类商品的同时,还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同类产品,那就不仅企业能提高赢利水平,而且国内公众也只需支付较低的价格。不仅如此,在出口贸易的带动下,一个工业部门的发展又可以带动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以致各种各样的从属的工业部门都建立起来。因为在经济运行中,各产业之间呈现出各种联系。所谓“联系”,是指一个部门在投入和产出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有两个方面:一是后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二是前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如果出口产业是“联系效应”大的主导产业,就可取得很大的“乘数效果”,带动其他一系列部门的发展,从而循环反复地连续推动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加,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再看进口。从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生产的产品,往往能起到开拓国内市场,引导新产业成长的作用。由于国内仍未生产,一时无法确定新产品会有多大的市场,即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社会需求量究竟是多少。当国内进口需求很大,以致即使高关税壁垒也难以阻挡进口时,国内企业就得到了明确的生产信号,进口替代的工业由此发展起来。实践证明,进口替代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的第一步。这个过程就是进口商品刺激国内需求,进而导致进口替代工业部门的产生。如果条件具备,进口替代部门还能转变为出口部门。进口国外的新产品还可促进一国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 3.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进口看,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将直接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其作用类似于创新对增长的刺激,而且还节省了创新的成本。从出口看,出口的扩大使得创新活动所能获得的收益上升,从而反过来刺激本国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带动经济增长。 4.开展国际贸易能加速资金积累,促进经济增长。一般说,国际贸易从三个方面促进一国的资金积累。一是出口部门往往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能提高积累率,从而加速发展。二是外贸的发展为引进外资提供必要的条件。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最终是由该国的出口能力决定的。出口越多,在国际市场上筹措资金的余地就越大。另一方面,进口往往同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联系在一起,这又可利用外国的资金来引进技术和设备等等。三是对进口竞争部门提供刺激。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满足于现有的市场,积累扩大再生产的动力不足。进口市场竞争的出现,使企业产生了提高积累率的巨大压力。无论什么情况,积累总是扩大再生产、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5.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现代经济发展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结构优化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题,是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所谓产业结构的优化或合理化,是指一二三产业之间比例协调发展以及各产业内部的结构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结构,以及各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移。扩大对外贸易,无疑可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积极作用。一方面,由于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实现绝对平衡的增长,即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刚好符合,因此需要利用世界市场。当国内资源过剩而需求不足时,就面对国外市场组织生产;而在国内需求很大,但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条件时,就适当进口。另一方面,扩大对外经贸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引进竞争机制,就必然要发展本国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的产业,淘汰和放弃某些不合理的产业,以优化资源配置。进出口竞争的刺激和进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又会促进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6.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换,从而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对一国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示范作用和某种教育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交换带来的利益还要大,它促进人们思想的进步、思维方式的改变和观念的更新。尤其是现代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孕育出来的精神文明成果,诸如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冒险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等等,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尤为重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抵制资本主义固有的腐朽思想侵蚀的同时,大胆吸收一切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文明成果,使人民逐渐摆脱封建的、小生产的以及“左”的思想的束缚,抛弃了封闭落后、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精神包袱,大踏步走向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舞台,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 国际贸易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条件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的条件,也有国际环境条件;既有微观条件,也要有宏观条件。由于各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呈现出多样化,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性,没有统一的模式。 首先,国际贸易能否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要看该国的经济主体能否采取合理的行动,能否对国际贸易作出合理的行为反应,要看该国是否具备必要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从微观主体来看,如果企业缺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那么即使面对巨大的进口竞争压力,它们也会无动于衷,不会去迎接竞争而努力提高自身的效率。即使有进口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它们也可能不去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和设备以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当然,企业更不会积极谋求扩大出口而积极从事创新活动,不会谋求最大限度的规模经济,由出口而获得的收入和剩余也将得不到最有效的利用,更谈不上实现出口增加、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从市场发育状况看,如果缺乏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结构,生产要素在本国不能充分自由地流动,那么由进出口所引起的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配置就无从谈起。就拿出口来说,它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大小与否,取决于出口部门与国内经济其他部门在生产、技术和市场交换等各方面的联系程度,这就要求有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体系作为联系的“渠道”,这样,出口的增长才能通过市场这一中介向各个部门传递经济和技术的“信息”,通过出口的扩大而牵动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带动经济增长。如果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要素市场之间、商品市场之间、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之间的联系程度较低,即使出口形成了潜在的动力,但由于出口的增长向各经济部门传递动力的各种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渠道不畅或中断,或者其他经济部门无力或无法作出积极的反应,那出口增长就无法带动经济增长,而且出口本身也会衰竭下来。另一方面,出口产品生产函数的性质对出口作用的大小也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使用不同投入系数、使用不同生产要素的出口产品往往具有不同的联系效果。出口产品的技术性质及其技术水平与其他部门技术水平的差异程度也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如果出口生产的技术水平与其他部门相差不多,或出口的扩张仅仅是外延规模的扩大,没有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则其他部门从出口的发展中受益的可能就很小。 其次,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对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一个制约因素。开展国际贸易,会引起本国生产要素收益发生变化。从短期看,贸易会引起出口行业的产品价格上升,因而出口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都会获益;同时,进口竞争行业的产品价格下降,因而这个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都会受损。从长期看,贸易会引起生产要素在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引起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收益。所谓“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概括了这种情形,即:开展贸易后,会使出口行业(价格上升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而使进口竞争行业(价格下跌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如果贸易引起分配格局的变化变得十分不合理或不公正,就会涉及社会的安定,影响经济的平衡增长。这样,政府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收入分配调节政策和措施,比如利用税收、补贴等等办法,使任何个人或阶层都不因对外开放而蒙受收入水平绝对下降的痛苦。进一步分析,如果出口收入的国内分配有利于对国产品具有较高消费倾向的集团,其结果就会有效地提高对国产品的需求,从而带动本国的生产和就业。当出口收入的增加集中到储蓄倾向较高的居民手中,则出口的扩大又会给其他部门的增长提供资金,提高投资水平。反之,如果有较高进口倾向的集团或对进口品消费倾向较高的居民更多地得到了出口收入,则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量就受到了削弱。当然,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大都是间接的,但贸易引起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则是可以肯定的。 再次,国际贸易能否持续地带动一国经济发展,还要看能否在总体上保持贸易收支的平衡。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对外贸易的基本功能是维持国民经济的总量均衡,而这一点会集中反映到进出口贸易的收支平衡上来。一方面,国民经济中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从根本上决定着一国对外贸易是出超还是入超;另一方面,贸易收支的平衡状况又制约对外贸易是否有效的帮助一国经济达到总量均衡。实践表明,贸易收支平衡是外贸增长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对一国的经济运行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以研究经济增长问题而著称的西方经济学家哈罗德,把对外贸易收支平衡的变动同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曾经提出过这样的命题:一国经济增长率高于其他国家,可能形成入超倾向。这里暗含着这样的意思:如果该国不能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贸易收支平衡,那迟早要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就曾经因贸易收支逆差过大,外汇储备不足,不能支持高速增长的进口而实施紧缩,放慢经济增长的步伐。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在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出现一段时期的贸易收支逆差,是难免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益的。[(7)]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且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地缩小这种差距。即使发展中国家出口部门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一定时期内也不足以消除贸易入超的倾向。再者,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也会在一定时期内强化贸易入超倾向,因为外资的流入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通常会以进口的方式带进一部分投资品,使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规模扩大,而且投资引进进口需求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性的。尽管这种进口从短期看不需要支付外汇,但从长远看还是要靠出口来支付,还是会成为产生贸易入超的一个因素。一些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开办初期需大量进口关键设备、原材料等,会直接影响到短期的贸易收支平衡。 发展中国家在较长时期出现一定规模的入超,既是实行开放发展模式所必然带来的现象,又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保持一定的贸易入超,实际上就是利用外部资源在国内搞建设。当然,若出现严重的国际收支平衡,则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巨大的冲击,妨碍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入超规模不能过大。还应特别指出的是,要密切注视并具体分析产生贸易入超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进口过多的高档消费品等等而导致的贸易入超,对国民经济增长就有弊而无利。这种情况是极可能产生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外贸易的“示范效应”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有刺激本国人民为实现经济增长、提高消费水平而奋发努力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它也有刺激“消费早熟”的负面效应。在经济开放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面对发达国家消费模式的强烈引诱,常常试图在低水平生产的基础上实现高消费,导致进口过大,从而对贸易收支形成强大的压力。如果贸易收支不平衡进入了非常严重的状况,那政府就应当进行干预。 最后,国际贸易能否发挥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要看一国能否选择正确的外贸政策和外贸发展战略,并能适时地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外情况调整这种政策和战略

❼ 哪位经济学家提出通过国际贸易把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是合理的

1、国际贸易是一门涉外课程,学生应用“联想法”学习。这是因为学生大多没有接触到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具体业务工作。在学习中就应将课程内容尽量地联想到国内贸易、国内金融或当前的经济生活。比如:在学习国际收支时,联想到一个家庭、一个企事业单位的收支;在学习汇率时,联想到平时在报刊、广播电视中所了解的相关知识;在学习涉外企业的定价目标和原则时联想到国内企业的定价目标和原则;在学习国际结算时,联想到国内结算的方法、方式、程序;等等。找出相同和不同点,便于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掌握。2、应采用“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读书方式。所谓“由薄到厚”,就是在第一遍阅读本教材时,应认真仔细地通读,由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顺序阅读,对不懂的内容反复思考,若仍不能理解,记下笔记请教他人;所谓“由厚到薄”,就是在通读完第一遍后,就整个内容体系、知识点过滤一遍,你会发现原厚厚的一本教材,实际知识点也就是那么一些。这里,关键就在于第一遍通读时,要尽量将每个知识点读懂、读通。3、应读一些参考书,找一本或几本较好的参考书与教材配套阅读。其好处就在于教材中不懂的问题,也许在参考书中找到更为详尽的讲解。因为,每一本教材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将每一个知识点讲透讲清。这一本教材没讲透的,那一本教材也许讲得很透;这一本教材讲透的,那一本教材也许只是几句话一带而过;这一本教材从一个角度叙述,那一本教材从另一个角度叙述。学生通过几本教材的同时阅读,你能更好地掌握重点、难点。这种阅读法叫做“备课式阅读”。4、抓住知识点,强化系统性,加大训练力度。这一点至关重要。每一门课程的知识点在教材中是反映得很清楚的,关键是学生要知道有哪些知识点。比如,教材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述评”中,知识点有:重商主义、严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俄林的要素禀赋模式(赫俄定理)。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以上是二战前的国际贸易理论。战后又有一些新的发展,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的一些新观点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的新观点。但是,仅了解这些知识点不够,还应对这些观点系统地进行把握,比如,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早的经济理论,它是主张贸易保护的;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成本说解决了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发生贸易体系的原因,但其主要缺陷是没法解决若一国拿不出成本绝对低的商品,是不是就不能参与国际分工的问题;为解决亚当。斯密的缺陷,大卫。李嘉图提出了相对成本说(比较利益说),证明一国既使拿不出成本绝对低的商品,但能拿出成本相对低的商品,也能参与国际分工并获得比较利益;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仅是从商品成本这一角度去论述各国怎样获取比较利益的,因此,俄林进一步地从要素成本去探讨各国怎样通过国际分工获取比较利益的。这一理论与前述理论相比有很大的发展,我们称俄林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创始人;由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站在已发生产业革命的英国的角度探讨自由贸易的成因的,因此,几乎与大卫。李嘉图是同时代的弗。李斯特站在当时还是欠发达的德国和美国的角度提出实行贸易保护的主张,但这种贸易保护的主张是一种防御性的,目的是防止象德国、美国这样的与英国相比仍是欠发达国家的国内经济受到来自英国的冲击;后来约。凯恩斯从解决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目的出发提出“超保护贸易理论”,这一理论与李斯特的理论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一种进攻性、侵略性的理论,即一国应不择手段达到贸易顺差,以解决国内的经济危机。通过这种系统性的分析,学生将整个战前西方的贸易理论有了深刻的把握。再比如,第四章“世界各国限制进口与鼓动出口的措施”一章中。在掌握了知识点以后,你要了解各国管理外贸的主要措施就是四大类: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鼓励出口、出口限制。前两类是限制进口的措施,后两类是鼓励出口的措施(出口限制只是鼓动出口的特例),统称“奖出限入”。因此,仅仅抓住知识点是不够的,强化系统性是使学生在宏观上把握整个课程内容的重要手段。尽管如此,“抓住知识点,强化系统性”仅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加大训练力度”才是学习的充分条件。考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应尽量找一些习题集来做,通过一定量的作业训练能很好地消化、巩固所学知识。习题集在社会上较多,学生可通过借阅、购买等途径收集。6、在学习中切忌死记硬背。本课程内容较多,试题尽量朝标准化方向发展,题量大,考点多,试题较灵活。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切忌死记硬背,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保证顺利过关。7、在有条件的地区,学生可考虑到质量较好、管理规范的社会助学单位参加学习和复习。通过听讲,化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同时,对于自己仍难理解的内容求教于老师。

❽ 哪些条件会影响贸易行业的发展

我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今年大四要毕业了,周围同学在找工作,自己也保送到了对专外经贸大学的国际贸属易学攻读硕士,对这行业也有一定的认识,姑且说一说。

贸易类前景不看好。经济学大类有很多,所以你可以把眼光放宽,国企、外企、银行业、互联网业、物流业等等都可以涉足,不必局限于贸易类。贸易类是不大好找工作的,最近几年金融很火爆。可以考虑自学一些金融和会计(会计是管理类)这方面知识,为工作做准备。

贸易行业发展的制约来自两方面:一个是汇率,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外贸企业伤害很大,出口卖不动了;一个是外贸协定,即外部贸易环境如何,其他国家愿不愿意与我国进行贸易,也不太乐观。美国最近在弱化WTO的作用,而是搞起了TPP和TTIP并不纳入中国,我国很被动,所以搞起了上海自贸区和人民币国际化。此外,包括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人口红利耗尽,也对传统的外贸加工企业雪上加霜。
如果实在想做贸易类,建议从事物流领域,国际2物流,或者国内物流,前景都看好。
粗浅认识,自己手打,往采纳。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