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污染源
1. 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的区别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版境的质量降低,对人权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环境污染特指人为污染,但是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由于人为污染造成的,它还包括自然界本身的不平衡所导致的问题
2. 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
1、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很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等。
2、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
3、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或超过了有害程度,导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
4、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5、噪音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
(2)生态环境污染源扩展阅读:
环境污染的特点:
时间分布性
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例如,工厂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往往随时间而变化。由于河流的潮汛和丰水期、枯水期的交替,都会使污染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随着气象条件的改变会造成同一污染物在同一地点的污染浓度相差高达数十倍。交通噪声的强度随不同的时间内车流量的变化而变化。
空间分布性
污染物和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而被稀释扩散。不同污染物的稳定性和扩散速度与污染性质有关,因此,不同空间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是不同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环境污染
3. 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类的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大幅度降低
4.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区别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关系:生态破坏比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后者可能导致前者。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区别在于:概念不同、危害程度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概念不同
1、生态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
2、、环境污染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类原因,产生有害成分化学及放射性物质、病原体、噪声、废气、废水、废渣等,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
二、危害程度不同
1、生态破坏间接地危害人类,危害较长期。
2、环境污染直接地危害人类,危害较短期。
三、侧重点不同
1、生态破坏侧重于强调平衡被打破。
2、环境污染侧重于强调有害要素超量。
(4)生态环境污染源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5. 生态环境中的地质污染与自然污染
近年来人们对由人类生产、生活和工程活动所导致的固体、液体和气体污染谈论得很多,内却忽视了容由地质本底环境和地质作用造成的自然污染。地质矿业的污染本来就长期存在,只是人们对这类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缺乏足够的研究。深源热动力圆涌构造理论,启示人们要特别注意这种污染。按照本理论的观点,这种污染源范围很广,包括固态的碎屑、粉尘,也包括液态的有害有毒的各类流体,气态喷溢的气体,甚至包括放射性、电磁等有害物理因素。它们来源深、组分杂、扩散强度大、波及陆地、海洋和低空的广大区间,如图4-9所示,提请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部门及专家对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区域性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测试结果加以防治。地质理化环境也不光是污染,在不少情况下,有些化学组分和物理条件对植物、动物乃至人居生活也是有益的,兴利除害辩证对待,人为与本底兼理,才是最科学的方针。
6. 生态环境严重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
(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由于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湿地遭到破坏,森林、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矿产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频繁,水体污染,以致流行病蔓延。
(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7. 生态环境的灾难 具体示例
沙尘暴,洪水,臭氧层空洞.
8. 生态环境有哪些破坏
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1.25亿人口生活在污染的空气中;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版绝,每24小时就有权150到20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14亿人口的生活环境中没有污水排放装置;全球每年土壤流失达200亿立方米;每年全世界的森林正以46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大气污染是诱发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害气体是当今世界极重要的污染源。美国每年有5万人死于空气污染;在欧洲,二氧化硫每年夺走6000—13000人的生命,使20万名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此外,二氧化氮污染,今后几年将使6000万欧洲人肺功能减退;臭氧污染将使100万儿童患感冒或眼睛发炎,全世界每天有800人因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而早亡。工业的发展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正常生活。人们应当牢记这样一条警句:“即使没有核战争,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足以毁灭人类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