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加强医学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培养,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分工和协作格局。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加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
Ⅱ 卫生医疗体系建设现实意义
新医疗改革基本内容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实现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制度创新,就是把过去福利型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改为社会化管理的医疗保障制度。机制转换,就是要建立新型的医疗保险费用筹措机制、支出制约机制和医疗保险基金监督机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合理负担的共同缴费机制;二是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制度;三是建立经帐分开、范围明确的支付机制;四是建立有效制约的医疗服务管理机制;五是建立统一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制;六是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
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立足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坚持公平效率统一,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把完善制度与解决突出问题结合起来。
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四大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五大重点: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医疗体制改革的意义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思路反映了我国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但是当前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现状并非是立法缺失导致的。此前偏重于“市场化”的医疗体制改革忽视了“疾病”的基本特性,但法律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更加明确了医疗机构从事药品经营时的义务,“三级十等”的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确立了不同层次医疗机构的行为规则及管理标准与目标等等。然而,这些法律与政策的先后出台并没有防止和控制医疗行为失范、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等等引起社会公众强烈不满情形的产生和发展。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可以说与淡化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的价值取向有关。
总之,在当前,政府和社会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在反思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医疗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定位等问题。
Ⅲ 浅谈政工干部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如何有所作为
摘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工作
,是提高公共卫生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应单纯是行政业务部门的事情,必须有一支精干、高效、协调的高素质政工队伍作保障,才能形成齐抓共建的局面,更好地推动公共卫生建设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政工干部;公共卫生;科学发展观一、把握形势,充分认识政工队伍建设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综合工程,需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共同参与,协调一致,全力推进。要完成公共卫生建设目标任务,首先必须把广大公共卫生工作者的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党和政府关于公共卫生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上来,使大家真正认识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大家智慧和力量。统一思想认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谈几次话、开几次会就能立竿见影的,特别是做中间层和后进层群众的工作,更是如此,需要长时间作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见成效的。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群众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卫生系统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说,在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和卫生监督体制建设过程,人员分流安置问题,工资待遇问题,职能分工与相互协作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职工的情绪和工作的积极性。
现代管理心理学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人的思想行为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政工干部的劳动主要是教育人。他们是塑造人们心灵的工程师,他们的劳动是帮助人塑造美好心灵的一种劳动。而要教育人,既要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种综合性知识,还要善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言传身教,可见,这是一种的综合性劳动,不是可有可无,什么人都可以干的。政工干部通过开展形势教育,澄清了人们的模糊认识,解开了思想疙瘩,焕发了广大公共卫生工作者投身于公共卫生建设的热情;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道理教育,使广大公共卫生工作者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并化为实际行动,在本职岗位锐意进取,艰苦创业,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协调良好的人际关系,理顺了同志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因此,我们要从全局的、战略的、长远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作用,来看政工干部工作的劳动意义和潜在价值,将政工干部与业务干部一视同仁,当作整个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我们公共卫生事业才能更加兴旺发达,永葆生机。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思想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作为组织保证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既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广大政工干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注重学习思考,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理想信念是政工干部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所在,也是政工干部在前进道路上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政工干部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心骨、带头人,如果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事业的前进方向就会脱离正确的轨道,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广大公共卫生系统的政工干部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理论,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确保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强的政治信念,确保完成公共卫生建设工作的艰巨任务。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把远大的理想落实到公共卫生建设中的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上,日积月累,坚持不懈,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努力。
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门以人为本,研究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努力学习这一专业科学知识,并不断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认识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努力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原则,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内容,掌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在认真分析研究新形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政工干部要与时俱进,做出成绩,不仅要学习党建工作理论,还要钻研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专业知识。同时要熟悉和掌握最新的公共卫生管理知识,尤其要学好法、用好法,坚持依法办事。对本部门、本单位正在开展的业务工作要心中有数,了解公共卫生最新进展情况,以利于结合中心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注重党性锻炼,着力提高道德素养
政工干部党性强,必须体现在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团结和带领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政工干部要做到公道正派,为人师表,在群众中有威信,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地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树立清正廉洁的思想,坚决抵制各种诱惑。清正廉洁是政工干部必备的品质,也是党和人民对政工干部的起码要求。能否保持清正廉洁,关系到政工干部自身的形象、威信和前途。因此,政工干部一定要经得起各种考验,紧紧守住党性的闸门。要耐得住寂寞,时刻做到慎权、慎欲、慎独、慎微。要坚持自尊、自省、自警、自励。要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充分发挥政工干部的聪明才智,力足本职干一番事业。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应时刻牢记无论自己职权高低,都不能脱离党纪国法的约束和群众、社会的监督。
(三)注重强化服务基层意识,着力增长求真务实的作风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思想状况由于受学历、经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政治工作又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为此,政工干部首先要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对工作有一股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韧劲,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工作中去。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政治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细微处。要敢讲真话,表里如一。政工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和执行者,应该作到为人朴实,通情达理,谦虚从事,以理服人,杜绝以权压人,更不能仗势欺人。要善于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具体工作中,要善于明辨是非,理清思路,巧妙地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思想工作的感染力和向心力,努力把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事业发展思路上来。
三、适应时代发展,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新举措党的十七大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明确指出,要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公共卫生建设工作和形势发展变化的新实际,结合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变化,结合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和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在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寻找新的办法。特别要把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深度,不断创新,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政工干部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善于理论思考,思想上要有张力。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思想不活跃,看问题缺乏深度,就不足以凝聚周围的人和你一起奋斗;思想不活跃,就只能人云亦云,创造不出新思想,取得不了新成绩。思想活跃主要表现在对事物发展的敏感性、对工作规律的预见性和对工作方法的创造性上。如果政工干部没有这些特点,就失去了优势。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现代社会的灵魂。政工干部应该率先跟上科技发展和社会前进的步伐,不断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深入了解它们对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事业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如互联网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增加现代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思想教育的手段上,增加现代科技和设备的引入,改变传统的一支笔、一个本、一张嘴的方式,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政工干部不仅要具备创造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这样才能使我们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活力,使我们的工作环境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氛围。
政工干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公共卫生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工作者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人员学历层次高,社会接触面广。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研究广大公共卫生工作者全面发展的内涵和外延,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人的一切活力竞相迸发。
Ⅳ 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性
从20世纪人类健康的进步的贡献和2003年非典危机的爆发,都反映了公共卫内生的作用,公共卫生投入对国家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及宏观经济的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不可取代的贡献。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政府公共卫生投入与健康指标的关联,政府为全体人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产品的必要性。而政府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基本公共卫生产品供给的重要前提是确保政府预算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使其对人民健康产生正向的积极促进作用。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责任,实行分级管理和考核监督机制,是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政府投入水平和改善投入机制,是今后强化中国政府公共卫生职责的一个突破口。
Ⅳ 公共卫生体系的简介
其基本结构为:国家及其各级政府并财政和爱卫会→卫生部→防疫司→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卫生厅及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市级卫生局及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市级卫生局及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办事处)卫生院防疫科→村(居委会)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保障医疗机构并防治专业人员。其总任务是:负责辖区的疾病监测、预防、控制。
具体任务是:做好公共场所、学校、劳动、放射、食品等五大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做好预防接种、消杀、从业人员体检、卫生宣教、传染病预防控制和救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并监控辖区人群健康信息,指导并治疗患者,监测并报告相关信息;研究和预测辖区人群健康态势,制修订并实施防治规划,调整防治方案等。所以,“公共卫生体系”应该是“由政府主导并全力支持的、集疾病监测、预防、控制和治疗于一体的公共卫生工作系统”
公共卫生体系主要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医疗救治机构和公共卫生研究机构等。为了应对各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些发达国家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纳入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等现代大安全范围之中。
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总目标是,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用更长一段时间,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环境卫生体系和财政经费保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