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污染案
⑴ 中国关于光污染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宪法的这条规定实际上是赋予了公民享有舒适环境的环境权,任何影响他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行为都构成侵权,都应当被禁止。但宪法对哪些行为、现象属于侵权并未作出规定,这就需要其他法律法规予以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4条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34条规定:不可称量物侵入的禁止: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于他人的土地、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有煤气、蒸汽、热气、臭气、烟气、灰屑、喧嚣、无线电波、光、振动及其他相类者侵入时,有权予以禁止。但其侵入轻微,或按土地、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形状、地方习惯认为相当的除外。
(1)灯光污染案扩展阅读
法律空白点
为限制光污染而制定法规、规范和指南,国外早在70年代已出现,而我国一直处在“光污染” 环境立法的空白点。1972年苏格兰的安德鲁天文台和澳大利亚堪培拉的斯托姆诺天文台就已提出天空光影响天文现象的问题。
1980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和国际照明委员会联合发表了“减少靠近天文台城市的天空光”的文章。然而在我国正式制定相关法规,是上海市制定的首部限定灯光污染的地方标准—《城市环境装饰照明规范》颁布,并于2004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但从“光污染第一案”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被誉为上海市乃至全国首部限制光污染的地方性标准的处境却有些尴尬。标准是有了,但市民对光污染的投诉却比较困难。环卫部门虽明确表示,接受景观灯造成的光污染投诉,但环保部门同时表示,对于灯光使用单位没有强制力,同样环卫部门也没有处罚权。
当然在该案中,《城市环境装饰照明规范》贯穿始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原告律师认为如果原来起诉的话,可能面临证据、依据上面的问题,这个标准出来以后我们就有依据了,根据这个标准可以认定他已经构成了光污染。
到现今为之,虽然目前我国有综合性的环保基本法《环境保护法》,也有专门环境立法,如《水法》、《森林法》等,但都没有涉及光污染的规定。在此背景下,《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用以解决纠纷的法律法规也未涉及追究造成光污染者行政、民事等责任的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光污染
⑵ 光污染阅读答案
光污染
⑴一百多年前,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创造了一个光明的奇迹。但爱迪生不会想到,电灯让人类走出对黑夜的恐惧的同时,却让人类失去了本来拥有的美丽纯净的夜空。研究表明,世界上将近2/3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的夜空环境之下。现代文明程度越高的地区,光污染也就越严重。在一些完全被现代文明覆盖的地区,几乎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黑夜。对居住在那里的人们而言,璀璨星空只是一个遥远而又浪漫的怀想,其真身只留在图画书或者天文馆里。
⑵日益严重的光污染成了天文学家的噩梦。天文台的仪器只能“看见”比背景更亮的东西,当地球上空被人工灯光浸泡时,一些暗淡的星体就消失在视线里了,这给观察太空造成了许多困难。更为严重的是,来自数十亿光年之外的光子在穿越宇宙的漫长岁月后,竟然在最后的几千分之一秒里被地球的光淹没,无法到达望远镜的镜头上。
⑶受困扰的不仅是天文学家,光污染也扰乱了许多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常态行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小型食肉动物和啮齿类动物,20%的灵长类动物以及80%的有袋动物都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它们很多都成为光污染的直接或者间接受害者。比如,有一种喜欢在晚上鸣叫的树蛙,如果周围有强烈的灯光,它们就不再出声。雄蛙如果不叫,就无法吸引雌蛙繁殖后代。长此下去,势必影响到树蛙的生存。生态学家指出,光污染对动物的危害,不亚于栖息地的缩小、含有化学物质的垃圾倾倒等其他环境问题。
⑷光污染给夜间飞翔的鸟儿带来的灾难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夜间飞翔的鸟儿依靠星光和月光导航,建筑物上炫目的灯光会令它们迷失方向,特别是在雾、雨天的后半夜。北美洲有450多种夜间迁移的鸟都发生过与高楼相撞的惨剧,其中还包括一些濒危物种。1954年在美国佐治亚州,曾发生过接连两个晚上5万只小鸟死于空军基地的惨剧,它们为灯光所吸引,直冲地面。1981年,另有1万只鸟接连撞上一个被探照灯照得通明的发电厂的大烟囱。
⑸光污染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研究人员对生物钟节律进行研究后发现,大多数生命都只能在黑暗的环境下分泌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荷尔蒙。对老鼠进行试验后发现,夜间少量的光照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产生,导致肿瘤的生长。虽然人类对于夜间灯光的敏感程度比老鼠和其他低等动物要低得多,但持续的夜间照明灯光也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光污染还是导致近视高发的一个原因。据一项调查研究表明,2岁前在开着灯的房间里睡觉的孩子,近视率约为55%;而习惯熄灯睡觉的孩子,近视率只有10%左右。因为当我们闭上眼睛睡觉时,灯光会透过我们的眼皮,使得本来应休息的眼睛不得不继续工作。
⑹昼夜交替是一种自然规律。从根本上说,黑暗是无害的。现代生活少不了电,也少不了照明灯,但是我们可以将光限制在需要的地方,尽可能减少光污染,还地球一个纯净的夜空。
(选自《看世界》,有改动)
22.本文依次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光污染的危害?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4分)
23.本文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文中摘录一处,并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说明作用。(4分)
24.第⑶段“光污染也扰乱了许多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常态行为”一句中“昼伏夜出”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25.本文末尾作者呼吁人们“将光限制在需要的地方,尽可能减少光污染,还地球一个纯净的夜空”。你认为这样的夜空该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写一段话介绍“纯净的夜空”。(4分)
参考答案:
22、答题要点:抓住各部分的关键句,依次排列,语言简练。 不依照次序全部扣分。
1)光污染让人类失去了本来拥有的美丽纯净的夜空;
2)光污染成了天文学家的噩梦;
3)光污染危及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
4)光污染给夜间飞翔的鸟类带来灾难;
5)光污染威胁人类健康。
23.(4分)答题要点:所摘录的须是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句子,分析时须扣住例句在语境中是如何具体说明了光污染的危害。摘录句子完整2分;分析其说明作用2分。
例如:第⑷段“1981年,另有1万只鸟接连撞上一个被探照灯照得通明的发电厂的大烟囱。” 这一例子,能具体准确说明光污染给夜间飞翔的鸟类带来的灾难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
24.(3分)答题要点:须结合语境加以分析。 若只是泛泛谈其准确性,最多得2分。只答“否”的不给分。
例一:否。以“昼伏夜出”加以限制,说明光污染主要是扰乱那些夜间活动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若去掉“昼伏夜出”一词,则对象不明确,易引起误解,表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例二:否。因为光污染对“昼伏夜出”的动物危害较大,而不是对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有同样的危害,若去掉就不能准确地说明这一点,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5.(4分) 答题要点:应扣住“纯净”,即没有光污染。 描写纯净的夜空,不可写人类该采取哪些措施。内容2分,表达2分。
例:夜,地球关上了灯。纯净的夜空,能够很清晰地看见天上群星闪烁,一眨一眨。
⑶ 光污染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具体情况不明不好讲,一般情况下,一是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关键看情节后果等具体情况如何了,二是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关键看造成的解决损失情况如何了,等等,最好委托当地律师详谈帮助。
⑷ 光化学污染的案件实例
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洛杉矾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是个阳光明媚,气候温暖,风景宜人的地方。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洛杉矶市很快就变得空前繁荣,著名的电影业中心好莱坞和美国第一个“迪斯尼乐园”都建在了这里。城市的繁荣又使洛杉矾人口剧增。白天,纵横交错的城市高速公路上拥挤着数百万辆汽车,整个城市仿佛一个庞大的蚁穴。 然而好景不长,从40年代初开始,人们就发现这座城市一改以往的温柔,变得“疯狂”起来。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新型大气污染事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洛杉矾在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0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制造出了一个毒烟雾工厂。
光化学烟雾可以说是工业发达、汽车拥挤的大城市的一个隐患。5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城市都不断发生过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其主要污染物来自汽车尾气。因此,目前人们主要在改善城市交通结构、改进汽车燃料、安装汽车排气系统催化装置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以防患于未然。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52年12月5~8日发生在英国伦敦。
1952年12月3日,是英国伦敦一个可爱的冬日。气象台报告说,一个冷锋已在夜间通过;到中午,气温达到5.6℃,相对湿度大约70%。风从北方吹来令人舒适。天空中点缀着绒毛状积云,这是英格兰有名的在天气晴朗的片刻才有的云彩。总之,这是美好的一天。老年人与病人特别高兴,他们坐着晒太阳,迎着从北海吹来的清净的风喝茶。这股风吹遍了英格兰,把中部地区的工厂和城市住户烟筒里冒出来的烟统统刮走了。伦敦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反气旋,也就是高气压地区的东南边缘。风围绕这一高压中心以顺时针的方向吹着。
12月4日,这个反气旋沿着通常的路径移向东南方,其中心在伦敦以西几百公里风向已稍转,从西北偏北的方向吹来,风速比原来慢了。几层阴云几乎遮蔽了天空,透过较低层广阔均匀的暗灰色层云裂缝间,可以看到约3000米高空处还有较高的云层。它们把太阳和天空统统遮住。中午的气温为38℉,相对湿度是82%。
空气中充满了烟味。成千上万个烟筒排出的煤烟和灰粒悄悄飘进大气中。大的颗粒落在屋顶、街道上,落在帽子和衣服上。较小的烟尘随着空气而飘动。玩耍的孩子们跑进跑出房子时,一阵阵的风就把这些烟尘与煤气带进室内。烟雾甚至自己有办法进入门窗都关闭着的房子:当室内外气温变化时,房屋“吸入”污染的外面空气,“呼出”了室内较清洁的空气。但是,从所有的因素考虑,12月4日这一天的天气还不是太坏的,仅是和前一天比起来显得天气不好而已。随后的数日内,在伦敦的人才知道天气之坏达到何等可怕的程度。
12月5日,高压中心几乎已经移到了伦敦上空。风非常微弱,大雾降低了能见度,以至使人走路都有困难。中午气温是33℉,相对湿度约80%。
烟的气味渐渐变得强烈。风太弱,不能刮走烟筒排出的烟。烟和湿气积聚在离地面几千米的大气层里。人们开始向他们的邻居相互叫苦,汽车司机嘟嘟囔囔地咒骂着浓雾。
12月6日,情况更坏。浓雾遮住了整个天空,城市处于反气旋西端。中午温度降到-2℃,同时相对湿度升到100%,大气能见度仅为几十呎。所有飞机的飞行都取消了,只有最有经验的司机才敢于驾驶汽车上路。步行的人沿着人行道摸索着走动。风速表不转动,读数为零。由于空气流动太慢,慢到不足以转动风速表上的转杯,风速不超过每小时二三公里。有时可以勉强察觉的微风时而吹向这一方,时而吹向另一方。当空气停滞不动地浮悬在城市上空时,工厂的锅炉、住家的壁炉及其他冒烟的炉子往空气内增添着毒素。雾滴混杂上烟里的一些气体和颗粒,雾不再是洁净的雾了,也不再是清洁的小水滴了,而是烟和雾的混合物,我们称之为“烟雾”的混合物。
烟雾弥漫全城,侵袭着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当人们的眼睛感觉到它时,眼泪就会顺着面颊流下来。每吸一口气就吸入一肺脏的污染气体。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都可以听到咳嗽声。学校里讲课的人不得不提高声调以超过干咳声和哮喘声。对于这一异常情况首先有反应的是当时正准备在伦敦展出的一群获奖牛,表现为呼吸困难,舌头外伸,其中一头当即死亡,另有12头因病重只能送往屠宰场。
12月7日和8日的伦敦天气仍没有变好。烟雾厉害极了。几天以前曾享受来自北方的爽快和风的老年人和病人,现在在这污浊的空气中就感到呼吸非常困难,甚至一些年青人也感到不适,患有呼吸器官疾病的人更觉得难于使肺部得到氧气。对于气喘患者来说,这烟雾简直是一种苦刑。伦敦的医院挤满了病人,都是烟雾的受难者,并且有许多人因此而死亡。
12月9日,天气略有好转。大雾依然存在,但是风不断地从南方轻轻吹来。一些洁净的空气与烟雾混合,冲淡了原有的烟雾。中午的气温为3℃,相对湿度为95%。
12月10日,一个冷锋通过英格兰。轻快的西风带来了北大西洋的空气。人们的肺部又重新吸进了新鲜清洁的空气。这时都共同长叹一声,放下了心。回想起那5天(包括了12月9日),就好像作了一场恶梦。
据事后统计,在烟雾期间(12月5~8日)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数,约为平时的2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和心脏衰弱者死亡,分别为事件发生前一周同类死亡人数的9.3倍、2.4倍、5.5倍和2.8倍。肺炎、肺癌、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病患者死亡率均有成倍增加。
除死亡之外,还有成千上万的人病情大大加重,也还有些人由此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这些人尚未统计在内。另外,受难人数中还应包括病人和死者的亲属,他们虽然幸存,可是他们所受的损失使他们的生活变了样。不管怎样说,这肯定得算是一场大灾祸。
伦敦巨大烟雾的发生,是因为潮湿有雾的空气在城市上空停滞不动,温度逆增,逆温层在40米~150米低空,大量的烟喷入其中,使烟雾不断积聚。伦敦上空的大气成了堆置工厂和住户烟筒里出来的粉碎了的废物的垃圾场。事后调查数据显示,尘粒浓度高达 4.46μg/L,为平时的10倍;二氧化硫高达1.34μg/L,为平时的6倍。烟雾中的三氧化二铁促使二氧化硫氧化产生硫酸泡沫,凝结在烟尘上形成酸雾。
⑸ 光污染防治措施
要从根本上消除粉尘污染,就要走综合治理的路线,从生产设备入手,选用先进合理的机械设备,辅以一定的防尘、除尘措施。但在当前条件下,最有效的措施还是选择除尘设备。除尘设备的选择要考虑操作现场所要求的净化程度和粉尘的性质等方面。对于大型木尘及中型木尘可以现场及时收集,而对于危害最大的各种细型木尘,传统有效的法是采用气力集尘装置或布袋吸尘设备来收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条件安装大型吸尘设备的小厂,可在机床本身附加单机吸尘和集尘装置,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为了安全起见,操作工人要佩戴防护眼镜及防尘口罩,以保护眼睛和呼吸器官,尤其是在产生细型木尘的机床上操作的工人,应戴大型口罩,防止粉尘侵害。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粉尘、恶臭气体或者其他含有有毒物质气体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的,必须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因此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向大气排放粉尘、恶臭气体或者其他含有有毒物质气体,或者未经批准,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的,法律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⑹ 灯光污染是什么 灯光污染很严重吗
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光污染正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光污染的状况多为由镜面建筑反光所导致的行人和司机的眩晕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灯光给人体造成的不适感。
过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光污染光污染外线造成的污染。
⑺ 《光污染》的阅读理解答案
22.本文依次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光污染的危害?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4分)
23.本文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文中摘录一处,并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说明作用。(4分)
24.第⑶段“光污染也扰乱了许多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常态行为”一句中“昼伏夜出”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25.本文末尾作者呼吁人们“将光限制在需要的地方,尽可能减少光污染,还地球一个纯净的夜空”。你认为这样的夜空该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写一段话介绍“纯净的夜空”。(4分)
参考答案:
22.(4分)答题要点:抓住各部分的关键句,依次排列,语言简练。 写出其中四点即可,每点1分。 不依照次序者,总体扣1分。
1)光污染让人类失去了本来拥有的美丽纯净的夜空;
2)光污染成了天文学家的噩梦;
3)光污染危及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
4)光污染给夜间飞翔的鸟类带来灾难;
5)光污染威胁人类健康。
23.(4分)答题要点:所摘录的须是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句子,分析时须扣住例句在语境中是如何具体说明了光污染的危害。 摘录句子2分;分析其说明作用2分。
例如:第⑷段“1981年,另有1万只鸟接连撞上一个被探照灯照得通明的发电厂的大烟囱。” 这一例子,能具体说明光污染给夜间飞翔的鸟类带来的灾难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
24.(3分)答题要点:须结合语境加以分析。 若只是泛泛谈其准确性,最多得2分。只答“否”的不给分。
例一:否。以“昼伏夜出”加以限制,说明光污染主要是扰乱那些夜间活动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若去掉“昼伏夜出”一词,则对象不明确,易引起误解。
例二:否。因为光污染对“昼伏夜出”的动物危害较大,而不是对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有同样的危害,若去掉就不能准确地说明这一点。
25.(4分)答案略。 答题要点:应扣住“纯净”,即没有光污染。 内容2分,表达2分。
⑻ 灯光也是一种污染 阅读答案
6.(1)影响许多动物的生物节律,对它们造成伤害(2)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3)引发人体严重的激素失调,危害健康。
7、(1)突出了强光源对鸟类的危害程度之深。(2)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装饰性灯光要恰当使用的道理。
81降低大多数照明灯的功率和亮度(2)不要滥用装饰灯(3)减少夜间工作学习的时间。9、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从利与弊两方面回答。例(1)利:可以美化城市形象,方便人们夜间出行,凸显城市品位。(2)弊:造成城市光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造成资源浪费。
⑼ 光污染的具体定义
没有光线就没有色彩,世界上的一切都将是漆黑的。对于人类来说,光和空气、水、食物一样,是不可缺少的。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人眼对光的适应能力较强,瞳孔可随环境的明暗进行调节。但如果长期在弱光下看东西,视力就会受到损伤。相反,强光可使人眼瞬时失明,重则造成永久伤害。人们必须在适宜的光环境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另一万面,人类活动可能对周围的光环境造成破坏,使原来适直的光环境变得不适直,这就是光污染。光污染是一类特殊形式的污染,它包括可见光、激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造成的污染。可见光污染比较多见的是眩光。例如每当夜晚在马路边散步时,迎面而来的机动车前照明灯把行人晃得眼都睁不开,这就是一种光污染,叫做眩光。这种耀目光源不但在马路上常见,在一些工矿企业也常常会看到。如在烧熔、冶炼以及焊接过程中,极强的光线也是有害的光污染。可见光污染危险性较大的是核武器爆炸时的强光。它可使相当范围内的人们的眼睛受到伤害。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长期从事电焊、冶炼和熔化玻璃等工作的人,眼睛都会受到伤害,眼睛里出现盲斑,到年老时容易患白内障,这是强光伤害眼睛晶状体的结果。现代都市的光污染随着现代化城市的日益发展与繁荣,一种新的都市光污染正在威胁着人的健康。这种新的都市光污染是:都市,闹市中的商场、公司、写字楼、饭店、宾馆、酒楼;发廊及舞厅等都采用大块的镜面玻璃,不锈钢板及铝合金门窗装饰。有的甚至从搂项到底层全部用镜面玻璃装清,使人仿佛置身于镜子的世界,方向难辩,因而发生意外。日落之后,夜幕低垂、都市的繁华街道上的各种广告牌、霓虹灯、瀑布灯等又都亮了起来,光彩夺日,使人叉置身于人工白昼之中。进入现代化的舞厅,人们为追求刺激效果,常常采用"色光源","耀日光源","旋转光源"等,令人眼花绦乱。对于上述这些光污染源,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认为,都市的光污染能严重地干扰人们的神经系统,使人的正常视觉活动受到影响。在日照光线强烈的季节里,建筑物的镜面玻璃、釉面瓷砖、不锈钢、铝合金板、磨光花岗岩、大理石及高级涂杆等装饰,明晃晃、自花花、眩咽逼人。据科学测定,上述这些装饰材料的光反射系数都超过69%,甚至可达90%拆,比绿地、森林、深色或毛面砖石的外装饰建筑物的反射系数大10倍左右,完全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而导致头昏、头痛、精神紧张、注意力涣散、烦操心悸、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不适感,还会诱发光敏皮炎,伤害人的眼角膜和虹膜,弓l起视力下降。人工自奎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强光反射进居室,破坏人们昼夜交替的生物节律、使人难以入睡,甚至导致失眠和神经衰弱,造成上班时精神困乏,易出安全方面的事故等。激光污染激光是由激光器发出的一种特殊光,它的颜色单一,光禾笔直、强度极大。目前,激光巳有几千种尤色,具有许多优点,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激光的能量集中,亮度很高,所以比别的光产生的伤害更大。激光的能量如连续不断地发出,最大功率可达几万千瓦,瞬间功率可达上万亿千瓦,儿秒钟内即可把一块厚厚的钢板打穿,更不用说人了。因此,激光叉被人称为死光。激光造成的环境污染有两方面:是激光束穿过空气时使许多物质(如尘土)气化,造成大气污染;另一方面是激光不仅会伤害眼睛的结膜、虹膜和晶状体,还可能直接危害人体深层组织和神经系统。目前,激光主要应用于激光工业(切割、打孔等)、测绘、医疗以及科研等领域。红外线污染红外线在军事、人造卫星以及工业、农业、卫生科研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红外线的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线,其主要作用是热作用,较强的红外线照射人体,可造成皮肤伤害,出现与烫伤相似的皮肤烧伤。红外线同样对人眼有伤害,它能伤害眼底视网膜,也可能造成角膜灼伤和虹膜伤害。紫外线污染紫外线也是一种不可见光线,它在生产、国防和医学上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消毒,杀菌,治疗某些皮肤病和软骨病等,还用于人造卫星对地面的探测。但是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长期过量照射紫外线,会使眼睛角膜表现出角膜自兔伤害,会使皮肤出现"光照性皮炎,严重时,会使皮肤脱皮坏死,甚至引起皮肤癌变。紫外线这种伤害皮肤的作用也是一种光污染。
⑽ 灯光污染
光污染是指各种光源对周围环境和人的损害作用。那么哪些情况或物质会产生光污染呢?比如象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霓虹灯,汽车的远光灯、电焊时的电焊弧光等都会产生光污染,还有一些建筑物的铝合金板等建筑材料,它们并不是产生光污染的光源,但它们有时会产生有害光反射。
国际上将光污染分成三类:人工白昼、彩光污染、白亮污染。
一、 光污染的种类
1. 人工白昼
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的广告灯、霓虹灯、瀑布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使人们在夜间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由于强光反射,会把附近的居室,照得亮如白日,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里难以入睡,扰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因为强光会破坏夜间昆虫的正常繁殖,破坏生态平衡。
动物保护者、天文学家及许多城市居民对这种人工白昼,都持反对态度,因为它一是浪费电力,二是造成一种光污染。动物保护者称,耀眼的光源是杀害鸟类和昆虫的罪魁祸首。因为强光会 例如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找到500余只鸟的尸骸。
又如,位于英王宫琴行街的一个巨型广告牌,晚上灯火通明,刺眼的强光,在黑夜发出一束激光似的光柱直冲霄汉,而该区上空附近航机频繁,强光会否影响飞行员的视线,颇为使人担心。邻近的住户,如健威花园和宝石楼的居民,亦投诉广告牌的强光反谢,把家居照得如同白昼,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导致精神不振,影响正常的生活起居。
现代繁化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夜幕低垂后,喧闹的不夜城中的大酒店、商场的广告牌、霓虹灯眼花缭乱,白炽灯的亮光照得如同白昼。这种刺眼的光亮给人们的视觉造成的污染已经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当人们步入繁华的城市街道,常常有刺眼白光反射过来,不少大商场大面积采用白色镜面或铝合金作为装饰。更有甚者,有的商场从项到底都用大镜面玻璃,几乎置身于一个镜子世界里,使人分辨不出前后左右。
据测定:白色的粉刷面反射系数为69~80%;而镜面玻璃反射系数则在82~88%,比绿色草地、森林、深色或毛面砖石外装修筑物反射系数大10倍左右,这就大大超过人们生理上的适应范围,成为污染源而危及人体健康。白亮污染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制定相应的法律,来加以限制和阻止,并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设计和建筑部门,不准用反射数大的材料装修高层建筑、商场门面,内部也不准用大镜面装饰。
据德国巴伐利亚州环境问题和州发展规划局调查,在238名被调查的对象中,有2/3的人认为,人工白昼影响健康,有84%的人反映影响夜间睡眠。为此,人们不得不将卧室的窗封起来,或者是装上暗色的窗帘,这种昼夜不分的生活环境,对人的心理上会造成损害。
尽管人们已经发现,强光已成为继噪声、废气、废水之外的另一种污染源噪光,抱怨声不少,但至今未被有关当局和人们认真对待。
2.彩光污染
现代的舞厅、夜总会所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据测定,黑光灯可以产生波长为250~300纳米的紫外线,这种紫外线的强度大大高于阳光中的紫外线,人类如果长期受照射,会诱发鼻腔流血,牙齿脱落、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到头晕目眩,出现恶心呕吐、失眼、注意力不集中,性欲低下等症状。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实验证明,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耀眼刺目的强光波,能导致生物体内大量细胞遗传变性,使不正常的细胞增加,扰乱肌体自然平衡,引起人们头晕、烦躁、失眠等“光害综合症”。
据有关卫生部门对数十个歌舞厅激光设备所做的调查和测定表明,绝大多数歌舞厅的激光辐射压已超过极限值。这种高密集的热性光束通过眼睛晶状体聚集后再集中于视网膜上,焦点温度可高达70摄氏度以上,对眼睛和脑神经十分有害。
3.白亮污染
在阳光强烈照射的季节,城市里众多建筑物的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铝合金幕墙、玻璃幕墙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此即白亮污染。据福田医院的医师介绍,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还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落的症状。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出其不意地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人体在光污染中首当其冲的是眼睛。瞬间的强光照射会使人们出现短暂的失明现象,普通的光污染也会造成人眼的角膜和虹膜的伤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的发挥,从而引起视疲劳和视力下降。
二、 我们的调查——对光污染源及其危害的调查
光污染是由光污染源造成的。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其污染源及其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1.由计算机屏幕产生的光污染及其危害
在人类文明以前,是“光”照亮了世界。工业革命前期,光被称为“生存之光”,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称为“发展之光”,直到21世纪成为“信息之光”。“光”是生命之源。人们一直不懈的对光进行着探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更加有效的让光为自己服务。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开始在全球推广和普及,90年代计算机进入中国市场。从此,人们大量的办公文案工作从工作台面转向发光屏幕。办公方式从单一的处于水平面上的纸面读写,转向垂直平面上的计算机屏幕 。
计算机办公人员每天用眼睛来回扫阅文件、键盘和屏幕的次数超过一万次。工作方式彻底改变了,“计算机眼”发病率也在日渐提高。我们访问了福田区的几家打印室,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中,屏幕上出现的电灯反光点多达四个。70%的被访职员抱怨眼酸、疲劳、头脑发胀等。这些情况与传统的照明方式和照明灯具有直接的联系,传统的照明方式和照明灯具是视觉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对视觉器官产生损害,而视觉神经直接影响到大脑,从而产生头晕、疲劳、对工作厌倦、甚至烦躁等。
2.由“噪光”产生的光污染及其危害
所谓“噪光”,顾名思义,就是干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使人感到厌烦恼怒,进而对人身心健康产生恶劣的影响乃至危害的光线。噪光污染与噪声污染所不同的是,噪声通过听觉危害人的健康,而噪光则通过视觉危害人类。噪光污染主要指白光污染和人工白昼。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国外开始大量使用加热、喷涂、离子交换、真空蒸发或化学镀膜等制造工艺,把铜、铬、镍、铁、黄金等金属镀到建筑玻璃的一面,形成反射光线的有色薄膜,这称为镜面建筑。镜面建筑物,比如商场、酒楼的大块镜面或铝合金门面,它们的反射光比阳光照射更强烈,给邻近的建筑物和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仿佛有个“太阳”,使人感到热得受不了。司机们受到这种反光照射,眼睛发花,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要减少噪光这种都市新污染的危害,关键在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布置光源,加强对广告灯和霓虹灯的管理,禁止使用大功率强光源,控制使用大功率民用激光装置,限制使用反射系数较大的材料等措施势在必行。作为普通民众,一方面切勿在噪光污染地带长时间滞留,若光线太强,房间可安装百叶窗或双层窗帘,根据光线强弱作相应调节;另一方面应全民动手,在建筑群周围栽树种花,广植草皮,以改善和调节采光环境等等。
3.由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及其危害
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墙与窗的界限,玻璃幕墙的出现就是一例,它已成为现代建筑的象征。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玻璃幕墙面积已超过900多万平方米,而且呈持续发展趋势,许多饭店也非常喜欢采用玻璃幕墙。事实上,这种片面追求建筑物的外观漂亮而忽视其带来的光污染等生态负效应的做法是不利于环境保护的。
进入生态环境的各种可见光、不可见光和反射性物质,如果超过正常生存所能承受的指数,就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有关专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光污染。他们把城市光污染的主要载体玻璃幕墙视为"城市隐患"、"光明杀手"。玻璃幕墙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①影响健康
临街大楼用作装饰的玻璃幕墙,就像一面几十乃至几百平方米的大镜子,在日光较强时,其反射系数超过75%,甚至高达90%。它所反射的太阳光容易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近视、疲劳、偏头疼、心动过速等疾患。对于驾驶员而言,更是容易头晕目眩、视觉错乱,以致引发以外交通事故。夏天,玻璃幕墙将阳光反射到居民室内,可使室温比一般民宅升高4-6℃,容易导致家用电器和加剧的老化。
②火灾隐患
有些玻璃幕墙本身就潜伏着火灾隐患,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客观上形成一面巨型聚光镜。在深圳,停在某商厦附近的一辆轿车,由该商厦玻璃幕墙的聚焦作用,车门橡胶密封条竟被烤化;在德国柏林还曾发生过因玻璃幕墙聚焦而引起火灾。
③放射性污染
逾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的现象,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较强的红外线可造成皮肤伤害。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对眼睛可产生不同的伤害作用。紫外线对人体主要是伤害眼角膜和皮肤。造成角膜损伤的紫外线主要为波长2500—3050埃部分,其中2880埃的作用最强。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作用主要是引起红斑和小水泡,严重时会使表皮坏死和脱皮。
有一些玻璃幕墙(如茶色的)含有一定的金属钴成分,其本身就是放射性元素,在阳光照射下更容易使人受到放射性污染,严重时会破坏人体的造血功能,引发癌症和其它疾病。有关人士指出,由于光污染不能通过分解、转化、稀释来消除,因此只能加强预防。据了解,西方发达国家对玻璃幕墙的光度规定有明确的界定,超过界定就被视为光污染。而德国、日本等7个工业国家业已明令玻璃幕墙新技术。在我国,北京市已否定60多起玻璃幕墙的设计方案;上海市前不久也出台了一个取消玻璃幕墙的地方性法规。
4.由过强、过杂、过乱光线造成的光污染及其危害
光污染的第二种形式是过多过滥的光、变化过于迅速的光,对人造成干扰和伤害。现在,不少饭店都讲究对建筑物进行豪华装饰,普遍采用大块的镜子面玻璃、磨光花岗岩、大理石贴面、钢化玻璃、不锈钢包装整座大厦,再加上光亮的铝合金板、高级涂料等,经过阳光一照,反光特别厉害。还有一些小轿车,也装上镜子似的玻璃或蓝色钢化玻璃,迎着太阳开来,行人会被强光刺得睁不开眼睛。据测定,上述这些装饰建筑物的反光系数超过65%,有的甚至可达90%,比毛面砖石等外装饰建筑物的反光系数达10倍左右,远远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
眩光可来自许多方面,玻璃或镜子对阳光的反射、照相机用的聚光灯或闪光灯、汽车夜间行驶的照明灯、大型建筑的轮廓灯、火车站和机场的照明灯等,都属眩光污染之列,都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有些光线如汽车灯、机场灯、闪电等,在白天并不显得很亮,也不会令人有不舒服的感觉,但如果在夜里出现,在黑色背景衬托下就显得格外明亮,很容易对人眼造成伤害。因为人眼有两类感光细胞--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分别适应明暗两种不同环境,交替工作。当夜晚从门外进入灯光明亮的房间,或从明亮的屋子走到室外,眼睛常有几秒钟看不见东西,就是因为两种视觉细胞在转换职责。有时,明暗忽然交替,它们来不及适应,人就会感觉不舒适,神经调节系统就会出现某种紊乱。尤其在黑暗环境,人的瞳孔开得很大,突遇强光,瞳孔来不及闭合,大量强光线进入眼内,会使视网膜神经很快感觉疲劳,容易引起视力下降。
过强的光线也是一种污染,过杂、过乱的光线也是一种污染,饭店舞厅、舞台旋转的各式彩灯就是这类例子。他们的光线虽然不强,但因明灭不定,光线游移,很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进而引起大脑疲劳,头晕头痛。人们常说在这种情况下感到"眼花缭乱"、"头晕目眩",指的就是这种效应。长期在光线闪烁的环境中工作或经常出入舞厅场所,会使人的视力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某种程度的视力下降。
5.由激光造成的光污染及其危害
还有种近年来出现的特殊光污染也值得一提,这就是激光污染,这是一种可直接造成眼底伤害的污染现象,近年来,激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甚至节日装饰和舞台、舞厅布置也采用了激光装置,激光光线到处可见,大有泛滥成灾之势。
激光是一种指向性好、颜色纯、能量高、密度大的高能辐射,它的密度通常比太阳光线要高出几百倍甚至几亿倍,它可以在金属上钻孔,在金刚石上打眼,把最难以融化的金属直接烧焊在一起。即使是最弱的激光光束,在它照射的地方产生的热量也比太阳的强光高几百倍,激光光束一旦进入人眼,晶状体会聚,可是光强度提高几百倍甚至几万倍,眼底细胞都会被烧伤。激光光谱还有一部分数紫外线和红外线的频率范围,它们因不能被人眼看到,更容易误入人眼造成伤害。功率很大的激光甚至可以直接进入人体,危害人的深层组织和神经系统。
三、对城市“夜景观”建设问题的思考与探讨
华灯溢彩,霓虹闪烁,灯光带来的隐性污染很少被察觉,但危害存在,尽快制定景观照明的技术标准很有必要。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夜景绚丽多姿。然而夜景灯光在使城市变美的同时也给都市人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城市上空不见了星辰,刺目的灯光让人紧张,人工白昼使人难以入睡。城市建设和环境专家提醒说,城市亮起来的同时就伴随着光污染,而"只追求亮、越亮越好"的做法更是会带来难以预计的危害。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的吕斌博士说,近几年我国城市的"夜景观"建设发展十分迅速。让城市亮起来、美起来在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但从能源和环境等方面考虑,夜景观建设也必须适度,否则效果适得其反。夜间灯光的主要功能是照明,其次是美化。照明有一定的光线强度即可,过亮会干扰车辆和行人;美化夜景需要柔和温馨的灯光,如果太过刺激,让人们感觉不适,就达不到美化的效果。
最近一些城市兴起了"亮丽一条街"的建设,不论是商业区还是生活区,到处在建亮丽街,吕博士就觉得有可以商量的地方。夜景照明应该根据需要而设计,不是让处处都亮起来,越亮越好。商业繁华区可以适当让整条街都亮起来,但生活区就没有这个必要。该亮的地方亮起来就行,都亮了、太亮了,人们反而失去了静谧的空间。吕博士曾经考察过世界著名的不夜城东京、巴黎、纽约等,很少见到让一整条街全亮起来的。
灯光给人们带来的隐性污染一般很少被人察觉,但危害是存在的。在缤纷多彩的灯光环境呆的时间长一点,人们或多或少会感觉对心理和情绪上的影响。当然,一旦感觉不适,人们可以选择离开,但如果灯光在生活和居住区的周围,就逃避不掉。国外的调查已有显示,夜景观的灯光影响人的正常生物节律,使人晚间难以入睡,甚至失眠。同时,不适当的灯光设置对交通的危害更大,事故发生率会随之而增加。
中国建筑科学院的李景色教授多年从事室外照明的研究,很早就注意到城市夜景建设可能带来的光污染。他写过论文阐述"城市夜景照明带来的问题和对策",也在许多场合提醒人们警惕夜景照明的不利影响。 李教授说,夜景照明美化城市、丰富夜生活的作用被人们熟知,但同时伴随的光污染和光干扰则不被人们注意。其实,夜景照明本身就有利有弊,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完全消除弊病不可能,但可以将它降到最低程度。夜景照明的负面影响有两种:光污染和光干扰。主要表现是影响正常的天文观测,干扰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和休息,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
李教授介绍,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有过教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70年代就有人对城市夜景照明的危害做出估计,认为城市上空夜间的亮度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这将使天文台丧失正常的观测能力。德国曾经开展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人认为"人工白昼"影响健康,84%的人反映干扰睡眠。这些国家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发表了不少防止光污染的技术文件,并采取措施减少光污染的公害。
我国还很少有人认识到光污染的危害,因此根本还没有这方面统一的标准。李教授认为在我国城市夜景观建设迅速发展的时候,尽快制定景观照明的技术标准是必要的。我们不要去走别人已经走过的弯路。另外,他认为加强夜景观设计、施工的规范化管理也十分重要。我国目前从事灯光设计施工的人员当中专业技术人员很少,许多产生光污染和光干扰的夜景观是由不科学的设计施工造成的。据了解,天津市去年颁布了《城市夜景照明技术规范》,这是我国第一个有关夜景照明的技术规范。北京市在夜景建设中曾有一个"城市夜景照明工程评比标准",但衡量光污染的方面只有简单的项目。专家呼吁,城市夜景建设中缺乏科学性和规范化的局面亟待改变。
新华网洛杉矶8月7日专电引述了美国“城市污染与治理基金会”的一项调查报告,公布了一个令世人为之哔然的资料:夜晚的华灯造成的光污染已使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对银河系视而不见!研究人员之一的埃尔维奇说:“许多人己经失去了夜空, 而正是我们的灯光使夜晚失色。在远离城市的郊外夜空,可以看到2000多颗星星,而在大城市却只能看到几十颗。”他认为, 现在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光污染里。 居住在竹子林的深圳“土著”罗青峰回忆说,“20年前,我站在城市的地面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头顶的银河和闪烁的群星,但是现在它们都消失在我眼前。我费尽气力去望但只看到可怜的几颗星在微弱地闪动。”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口受光污染影响,眼睛夜视能力大大降低。
据我校天文小组的同学观测,在深圳关内,只有几颗或十几颗星星可以用肉眼观测到,在建筑比较稀少的二线地区,可以有200-300颗,在河源等地,3000颗星星应该不费力气地被肉眼看到。
而在战前,我国国民党政府文化部与卫生部的一项研究结果也表明,光污染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污染,引起视疲劳和视力下降。现阶段,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达60%以上,有关专家认为视觉环境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用眼习惯。
深圳市照明电器协会理事尹少华告诉我们的小记者说:我国的照明比发达国家落后近50年,别的国家早就淘汰的光源今天我们仍在用。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人员,国内多数夜景照明不仅不节能,还十分刺眼,容易让人疲倦,与国际标准有一定差距。
其实,光污染源的范围远远比我们长期以来认为的要广泛得多,除近年来人们较熟知的玻璃幕墙外,霓虹灯、广告灯和娱乐场所的彩色光源,甚至家庭用灯、电视、计算机、传统的书本,以及建筑物上的釉面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会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更有甚者,生活中同的光源即使没有逾量,但彼此之间的光频率处于不协调状态时,也可能造成光污染。
同时,反射系数较强的单一视觉环境也会构成光污染,在这种环境中,人眼所受到的视觉刺激难以缓解,视觉功能会受到极大抑制。专家认为,由于光污染危害是潜在的,其认定缺乏界定标准,因此,一直未能引起社会的充分重视。同时,光污染很难像其它环境污染那样通过分解、转化和稀释等方式消除或减轻,因此,其防治应以预防为主。
灯光系统在为人们提供照明,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可能成为生物的生物的光明而“温柔”的杀手。今夏莫斯科市中心的苍蝇将减少。俄罗斯和其它国家大城市主要街道上的苍蝇也将变少。生态学家却对此感到不安。他们知道,如果城市环境对昆虫有害,那么也会对鸟类和其它动物—尤其对人有害。调查结果令人惊奇:杀死苍蝇的不是噪音或者废气,而是因为街道照明过度或照明不科学,照明灯具质量差。总之,是因为对环境的“光污染”。
现代化的灯光,在某些情况下,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有毒气体和噪音。受灯光危害最严重的人莫过于刚出娘胎的新生儿,这些孕育在母体子宫黑暗环境的胎儿,一旦分娩,接受强光刺激,其柔嫩的眼球就会受到严重危害。美国曾调查过230名新生儿,表明出生后眼睛暴露在强烈灯光下的,其损伤率达3.6%,如果是早产儿则大部分会发生视网膜病,严重者还会导致失明。现代生活固然离不开现代灯光,但人们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或减少光污染。如正确调节使用灯光,尽量利用自然光,经常开窗让阳光人室,尤其是婴幼儿更不应暴露在强光或大功率的日光灯下。还有,在娱乐时不要长时期沉浸在歌舞厅、酒吧等光污染严重的场所。
“越亮越好” 在我国是人们最大的误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著名照明专家肖辉干对记者说。我国城市夜景照明工程这些年发展很快,“让城市亮起来”成为一句非常响亮的口号。确实,都市的夜晚比过去美丽了许多,甚至光亮工程可以降低犯罪率减少交通事故等;但是,光污染在这些“光环”的笼罩下一直被人们忽视。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各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越来越亮”、“你比我亮,我比你更亮”等认识上的误区。
这种日益严重的光污染对于天文学家的观测工作设置了不小的障碍。加利福尼亚州的威尔逊山脉山顶曾是观测者的天堂。曾经改变了人类天文观测方式历史的哈勃其人就是在这里开始了自己伟大的观测,爱因斯坦也曾在这里的天文台中思索自己伟大的相对论。威尔逊天文台,矗立在松树掩映之下的威尔逊山顶。在这里天文学家曾使用哈勃望远镜发现了地球所在银河系并不是天空中唯一的银河系。他们发现太空是无限扩展的,而类似银河系这样的天体结构数不胜数。这一发现为后来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奠定了基础。这里天然的地理条件是它在世界天文历史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主要原因——在一片平原中拔地而起,从海洋而来的气流平稳袭来,使大气所引起的群星闪耀程度减到最小,而闪耀的越小,观测的结果就越理想。
今天,威尔逊山顶从地理上说依然是人类观测天象的好位置,但是科学家们遇到了新的烦恼,虽然山峰超越了洛杉矶的重重烟雾,但是城市密集的灯火还是极大程度地影响了观测效果,喧闹而明亮的洛杉矶使他们无法再拥有昔日静静的黑色的夜空、安宁闪烁的点点繁星。
在南加州,天文学家表示由于光污染,他们正在逐渐失去可观测星体的夜空。早在1934年起,黑暗、明晰天空下的帕拉马山曾经是占地5,600英尺的天文台和直径200英寸天文望远镜的家。而如今,持续的城市化使南加州和桑地亚哥的天空“成了一片灯光的海洋”。天文学家布鲁卡图说,“天空如今已是其应有亮度的两倍。如果光污染增加两倍的话,我们得用两倍的时间才能取得同样的观察效果。”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u/124592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