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卫生 » 小孩的卫生

小孩的卫生

发布时间: 2021-01-24 14:01:21

A. 怎样教育孩子个人卫生

如何培养孩子整洁卫生的好习惯
讲卫生的好习惯一旦养成,将会使孩子的一生受益。生活中大部分疾病,都与个人卫生习惯密切关联。孩子勤换衣服、勤洗头、洗澡,能够整理房间,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这些事情看似小事,却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活质量。同时,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也能促进社会卫生面貌、道德风尚的改进。
一、让孩子保持身体及服装的整洁。
良好的个人卫生形象,能够引起他人的尊重,也是对别人尊重的表现。孩子清洁身体、保持卫生,能够防止细菌人侵身体,也能给人良好的印象。
妈妈要教会孩子基本的自理,让孩子定时洗脸、洗头、洗手、刷牙、洗澡、换衣、剪指甲,保持身体及服装的整洁。孩子不依赖妈妈,就能养成保持个人清洁的好习惯。
二、让孩子养成卫生的饮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用手抓食菜肴,生吃瓜果要洗净等,这些都属于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能够有效防止孩子的“病从口入”。
三、让孩子注意生活环境的保洁。
不乱扔果皮,不随地吐痰、大小便,就是保持公共环境卫生。孩子作为社会小公民,也要注意公共卫生,这样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孩子讲公共卫生,也是讲社会公德的表现。孩子作为社会未来的主人,妈妈一定要注意培养他讲公共卫生的好习惯。
四、妈妈要保持家居环境的整洁。
卫生、整洁的家居环境,是妈妈能为全家人提供的。孩子也要学会注意家中的各种卫生细节,使家里的地板、窗帘、床上用品、餐具、卫浴具等,都保持清洁。
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多是从妈妈这里学得的。妈妈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整洁、干净的家居环境,就是在熏陶孩子的卫生习惯。
五、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妈妈在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制度时,应该明确规定起居、饮食、游戏、学习和劳动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如穿、脱衣裤能按照一定的次序,穿着要整洁大方,脱下的衣服要及时洗净,晾干的衣服要叠好并放在固定的地方;按时洗头、洗澡,勤换衣服;经常修剪指甲;每天早晚要刷牙;早晨起床后将床铺整理好;做完作业把书桌上的文具、书包收拾好;将玩过的玩具放到原来存放的地方等。
六、提高孩子对美的正确认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就有爱美的追求了,但他们认识能力的发展还不成熟,在美的追求中还缺乏鉴赏能力,缺少必需的知识,常常表现为表面的模仿。因此,父母应以身作则,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服饰打扮,将自己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其次,要注意家庭环境的美化,房间的布置要整齐、清洁、朴素,家庭的生活气氛应亲密和睦。另外,要注意孩子的服饰、仪表、言谈符合美的要求。孩子的穿着要整洁、朴素、适合年龄和孩子的身份,严禁穿奇装异服和又脏又破的服装。衣服弄脏了要及时换洗,破了要缝补好。

B. 如何培养孩子整洁卫生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父母们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公民,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个人清洁卫生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却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人们常说活着就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获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孩子的个人卫生意识非常差。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住在集体宿舍的学生,穿戴却乱七八糟,衣服裤子皱皱巴巴,油污斑斑。集体宿舍的卫生更是惨不忍睹。桌子上杯盘狼藉,有的剩饭剩菜已经长出“霉菌”,床上更是成了“杂货铺”,被子已经看不出是什么颜色,床下的世界更“精彩”,空瓶子、臭袜子、脏球鞋等横七竖八地堆在一起。 郭晋达的两只手好像从来没有沾过肥皂。“该去洗澡了!”每回妈妈闻到儿子的气味,就忍不住要说他。“好吧,睡觉前我会去洗。”郭晋达顺从地回答。可是,从浴室出来,郭晋达的头发湿了,脏衣服也换成睡衣了,那股味道却仍然留在身。“你闻起来和你洗澡前没两样。你确定你洗过了吗?”妈妈大声质疑他。“当然洗了呀厂郭晋达赶紧离开,丢下一句肯定的回答。 爸爸和妈妈发现,他们的儿子似乎不知道该如何洗澡。于是,他们决定要给他上一堂洗澡的课。第二天晚上,他们把郭晋达叫到跟前。爸爸说:“郭晋达,我知道你宁愿做很多事情也不要洗澡和洗头。 可是,保持清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所以我和妈妈想了一个简单的法子,可以帮你保持清洁。从今天开始,每天晚上睡觉前,你必须洗澡洗头。洗好后,我们会检查,如果洗得很于净,就有点数当奖励。点数越多,你可以选择的特殊待遇就越多,例如,可以晚睡或是多看半个小时电视。可是,如果洗的不干净,你就得回去重洗,一直待洗到干净为止。知道吗?”“我知道。“郭晋达把内容又简述了一遍。 当天晚上,郭晋达洗好澡后去给爸妈检查。他的头发是湿的,可是没有洗发精的味道。爸爸脱下郭晋达的上衣,搓搓他的肚皮,有一层黏腻的污垢。“看来我得陪你回浴室再洗一遍。”爸爸说完,带着郭晋达回到浴室。 这一次,郭晋达左搓右揉了好一阵子。当他离开浴室时,千干净净,像亮晶晶的玻璃一样。他的爸妈好好赞许了他一番。第二天,情况没变,郭晋达洗了两次澡。第三天,郭晋达终于一次就清洁溜溜,通过梅杰夫妇的检查,赢得他第一次的点数。他选择要延迟15分钟上床。全身干净清爽的感觉真好,能和爸妈一起多看15分钟的电视更棒。 惭渐地,洗澡不再是做苦工,反而变成郭晋达生活的一部分了。 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行一塌糊涂,特别不注重个人卫生,他的精神面貌肯定很差,更谈不上什么精神升华。衣冠不整,精神上也必然是散散漫漫。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件平凡而细致的工作。父母要持之以恒,坚持一贯地要求孩子。通常运用示范、讲解、提示、练习等方法,给孩子以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那么,孩子的卫生习惯不好应该怎么办呢?家庭教育专家对父母提出了如下建议: 1、讲究卫生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必须做好表率。如果孩子周围的成人不能自觉遵守卫生规则,那么要纠正孩子的不卫生习惯就非常困难了。父母应向孩子示范如何保持干净整齐的仪容;梳洗打扮时允许孩子在一旁观看,学习如何保持仪容的整洁 2、教导孩子养成梳洗的生活规律 自小教导孩子将洗脸、刷牙、洗澡等工作当成生活作息的必须部分,孩子自会养成习惯。如果允许孩子有时候不用洗澡,他会混淆,不确定该不该、需不需要洗,请他去洗澡时,他也比较可能不顺从,有意见;使用生活作息表。生活作息表一目了然,有助于孩子规划自己的每日作息,也可以代替妈妈的唠叨。和孩子一起设计属于他的生活作息表,内容包括他该有的卫生习惯和活动。 3、给孩子制定具体的卫生规则 和孩子共同制定具体的卫生规则,并向他讲明这些规则的意义。甚至可以将这些规则以标语的形式张贴在墙上。例如:不撒饭粒,饭前洗手,饭后擦嘴,吃水果要洗净等等。这样可以时时提醒孩子遵守卫生规则。 4、坚持维持整洁工作的进行 孩子必须了解,有些要求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例如,如果家里的规定是每天都要洗澡,不管孩子怎么要求、怎么吵闹,都不可以让步;或者可以和他谈条件:“好,我知道你不想洗澡:可是你知道我们的约定,要等你洗完澡才可以听故事。你自己决定要怎么做。” 5、检查孩子是否完成整洁工作 如果孩子应该洗澡、洗头或饭前洗手,注意他是认真去做了还是敷衍了事?要知道,孩子的头发湿了并不代表他一定洗了澡。万一发现他做假或敷衍了事,罚他重洗一次,并取消他晚上的娱乐活动,例如:“你骗我说你洗好了,我很难过,今天晚上你不许玩象棋。现在再去洗一次-”让洗澡成为愉快的经验。为孩子准备方便及造型有趣的梳洗用具,例如泡沫沐浴乳、肥皂、梳子等等。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父母不妨制订一些规则,要全家人遵守。注意不要用责备的语言,而是以实际行动来感染和影响孩子的行为。

C. 小孩的房间卫生应该怎么打扫

小孩子的房间可以先用吸尖器把灰尖吸掉,再用拖把拖地,特别要注意卫生死角,小孩的被子和床单要经常换洗,经常拿去太阳下晒。因为小孩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毒的入侵。

D. 怎样养成孩子的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和卫生意识,反映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的水平。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可直接减少病菌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高尚道德品质的组成部分。要从小要求,及时教育,而且父母和家庭成员、老师以及小孩子周围的人都要身体力行,成为良好卫生习惯的模范执行者。
例如,饭前、便后洗手,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求每一个小孩子都做到并坚持下去就不容易了。大家知道,厕所和大便中带有很多致病菌,如便后不洗手,很容易污染食品及其他物品,一不小心,就可将被污染的东西吞入,细菌得以蔓延而发病。
婴幼儿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细致和多方面的。
首先要制订严格科学的生活制度,还要随着小儿智力和运动功能的发育,引导他们逐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拾地上的东西吃,不吮手指和咬指甲,不随地吐痰,不吃零食,不挑食,定时大便等。除了手的卫生之外,还应注意皮肤卫生和口腔卫生。这些都需要从小培养,坚持不懈,养成习惯。这样对孩子健康成长将会好处无穷。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良好和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儿童保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当从小就开始训练。当前不少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度溺爱,事事都怕“累”着孩子,因此,对孩子本应当自己能做的事,大部甚至全部都由父母“包办代替”了。这些举动表面上看是关爱孩子,实际上是大大地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为了促进宝宝的全面成长,凡生活中应由孩子自己做,并且经过训练和努力可以逐步做到的事,都应当充分发挥孩子的潜力,让他自己来做。即使一时做不好的也不要紧,一定要从小就鼓励他继续练习。经过一段艰苦的磨炼,最终一定会养成自理能力的。
生活自理所含的内容较广,主要应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能力:
①进食从自扶奶瓶起,经过手拿饼干、手拿奶瓶、小勺喂食、小勺吃饭、自己喝汤、学用筷子、自己夹菜、用碗吃饭、不洒饭粒,直至吃完饭能摆好碗筷等。
②睡眠从大人抱着睡,经过拍着睡、自己睡觉,直到建立起准时睡按时起,不要拍、不要摇、不讲故事、不唱催眠曲、自然入睡、睡时安静等好习惯。
③大小便从无控制的大小便,到开始把小便、把大便、准时大便、白天能控制小便、能完全控制大小便,直到夜间不尿床等。
④穿、脱衣、裤、鞋、袜、帽从1岁以内开始能配合穿衣、穿裤起,到自己能脱帽、戴帽、脱鞋、脱袜、穿鞋、穿袜,至穿衣、穿裤、脱衣、脱裤,直至睡觉前能将脱下的鞋整齐地放在床下,将脱去的衣、裤、袜折好并整齐地放在固定的地方。
⑤洗脸、刷牙、洗脚从能配合大人进行洗手、洗脸、洗脚、洗澡到自己能用肥皂洗手、用牙刷刷牙、自己洗脸、洗脚,以及在大人的帮助下能自己洗澡等。
⑥收拾和存放玩具每次玩完玩具后,养成能把玩具收拾起来,并分类和整齐地放在玩具柜内的好习惯。看完图书也要及时整理放进书柜。
⑦清理和摆放衣物自己的衣物、茶杯、用具等都能清理后整齐地放在固定地方。
⑧配合大人做简单家务4~6岁儿童在大人的指导下,能够学会拿筷子、擦桌子、摆碗等,也能听从大人的要求,帮助拿些物品。
总之,与生活相关的一些简单的事,孩子都能独立地进行自理。
怎样纠正孩子不肯洗澡的坏习惯搞清楚孩子不愿洗澡的原因。一两岁左右的孩子不愿意洗澡,大多是因为害怕肥皂沫等流进眼睛里。稍大一点的孩子不愿意洗澡,多数是因为他们在干自己最愿意干的事情,不想被洗澡的事情破坏了玩兴。
让孩子感受到洗澡的乐趣。家长给孩子洗澡时,要和孩子一起嬉戏。如果家长像洗一件脏东西一样为孩子洗澡,孩子肯定会反抗。
洗澡的时候尽量顺着孩子。当孩子愿意洗澡时,一定要鼓励孩子。如果孩子在洗澡的时候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水温由自己来调节,沐浴液自己来抹等,家长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心愿。在这种时候,只要孩子愿意洗澡,怎么都可以。
鼓励孩子自己洗澡。尽量鼓励孩子自己洗澡。当孩子太小时,家长可以坐在孩子身边,耐心地指导孩子。当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很成熟的时候,家长就可以放心地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怎样纠正孩子不肯洗脸的坏习惯耐心地督促。孩子的卫生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父母的细心培养。就拿洗脸来说,要是没有家长的督促,大多数孩子都不可能自觉完成。当发现孩子没有洗脸时,家长不要责骂,而应耐心地说:“脸好脏啊,该好好洗洗了。”
洗脸用具应放在孩子够得着的地方。大多数家庭的洗脸池都是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装修设计的,因此,小孩子很难够着。因此,家长应该给孩子准备好一个结实的小凳子,让孩子站在上面自如地拿洗脸用具。在孩子洗脸之前,家长应提醒孩子,把小凳子、毛巾、香皂等洗漱用具准备好。
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盥洗用具。孩子都喜欢像大人那样能自己做主,让孩子自己挑选盥洗用品,能够提高孩子的洗脸兴趣。
怎样纠正孩子不肯刷牙的坏习惯让孩子从小养成刷牙的习惯。当孩子很小的时候,看见大人刷牙会感到很新奇。这时候,家长就应有意识地向孩子说明刷牙的好处。可以为孩子准备好幼儿专用的刷牙用具。等到孩子可以熟练掌握刷牙技巧的时候,家长要叮嘱孩子刷完牙后把牙刷洗干净。要让孩子每天都要坚持刷牙。
教孩子正确刷牙。教孩子刷牙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害了口腔皮肤。当孩子刷完牙后,教孩子用舌头在牙齿上移动,体会清洁的牙齿有多么光滑。或者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刷牙,刷完后互相检查,看谁的牙齿更白。孩子一定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刷牙的乐趣。
多鼓励孩子。当孩子对刷牙感到厌烦的时候,家长应该采取一切办法,激发孩子刷牙的兴趣。比如,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挑选牙刷、牙膏,或者让孩子替爸爸、妈妈挑选刷牙用具。当孩子不想刷牙时,家长可以用“刷了牙就给你讲故事”这样的奖励来鼓励孩子刷牙。
带孩子去看牙科医生。在孩子的牙齿还没有出什么毛病的时候,带孩子去看牙科医生是完全有必要的。一方面是让孩子了解坚持刷牙对保护牙齿的好处,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了解到牙齿生病所带来的痛苦。同时,也能随时了解孩子牙齿的健康状况。
怎样纠正孩子不肯吃药和打针等坏习惯告诉孩子必须这样做。许多孩子生病后,变得特别娇气和脆弱,根本不愿意吃药、打针。这时候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只有吃药、打针才能把疾病从身体里赶走。如果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就需要不容商量地告诉孩子,“你除了把药吃下去,老老实实地接受打针,别无选择”。家长千万不要流露出孩子很“可怜”的表情,让孩子没有任何“逃避”的侥幸心理。
狠心“强迫”孩子接受治疗,不自责。孩子害怕医生,害怕进医院,这似乎是一种本能。当家长说什么孩子都不愿意接受治疗时,家长只能横下一条心,“强迫”孩子接受治疗。在这种时候,家长不能有丝毫的“心慈手软”,也不要自责。
选择较好的服药方式。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药片、药水或能嚼着吃的带甜味的药,既便于孩子吞咽,又不会影响到药品的功效。同时,家长还需弄清楚哪种药孩子比较容易吞服。当然,所有的药品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孩子服用。孩子拒绝服药的主要原因是药很苦,因此,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可以把药片碾碎,和布丁、苹果酱或果酱搅拌在一起,让孩子服用。当然,最好不要哄骗孩子这是在吃点心,而不是在吃药。
奖励孩子配合。当孩子乖乖地把药吃下去,或者孩子爽快地配合护士打完了针,家长要给予孩子口头奖励,或者别的奖励。当然,最主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克服害怕吃药、打针的恐惧心理。

E. 小孩不注意个人卫生

这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习惯,肯定小时候就没养成爱讲卫生的还习惯,这个年内纪正处于叛逆期容,他的衣物让他自己洗,家长不要管,指导他自己都觉得穿不出去了,没办法了,自己就会去洗了,光学习好有什么用,不注意个人卫生谁愿意跟你在一起啊,就得逼他一把

F. 给孩子们讲卫生小常识

1、小学生应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 (1)早晚洗脸 (2)早晚刷牙 (3)饭前便后要洗手 (4)睡前洗脚 (5)勤洗头 (6)勤洗澡 (7)勤剪指甲 (8)生吃瓜果要洗净 (9)不喝生水 (10)不躺着看书 2、什么情况下应洗手? (1)饭前便后应洗手 (2)吃东西前应洗手 (3)劳动(干活)后应洗手 (4)玩游戏后应洗手 (5)触摸脏东西后应洗手 (6)触摸传染病人的东西后应洗手 (7)到公共场所回来后应洗手 (8)拿碗筷前应洗手 3、书写,阅读时,眼和书本的距离应是多少? 30—35厘米,或一尺左右。 4、为什么要及时理发和经常洗头? 理发和洗头能够清除头发和头皮上的污垢, 头屑,病菌、预防头癣,皮肤病,防止生头虱。 5、为什么不能喝生水? 生水中含有病菌,虫卵,可引起肠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等)和肠道寄生虫(蛔虫病等)。 6、为什么不能吃腐败变质食物? 腐败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病菌和毒素,吃后会发生食物中毒,肠炎,痢疾,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7、挑食和偏食有什么害处? 挑食和偏食会造成营养素的缺乏,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 8、为什么饭后不宜马上进行剧烈活动? 刚吃过饭,胃里充满了食物。剧烈运动后影响胃肠正常 消化,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时间久了还可引起 消化不良和胃病。 9、 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姿势正确,光线适宜,眼与书本保持一尺左右距离,时 间不可过久,走路乘车时不看书。 10、做眼球保健操有什么好处? 消除眼睛疲劳,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 11、每天应该刷几次牙?什么时间刷? 每天应该刷两次牙,早晚各一次。 12.怎样保护牙齿? (1)吃东西后漱口 (2)早晚刷牙 (3)不咬过硬东西 (4)不吃过冷过热的东西 (5)睡前不吃东西 (6)患牙病及时治疗 13、为什么不能咬笔头和手指? (1) 笔头,手指不干净(有细菌,虫卵,尘土等),可引起疾病 (2)影响牙齿和手指发育 14、怎样预防农药中毒? (1)不玩盛过农药的瓶,口袋和农药喷雾器 (2)避免口腔,鼻腔吸入农药 (3)防止农药沾染皮肤,如果皮肤沾染农药要及时冲洗净 (4)瓜果蔬菜要洗净 15、为什么不能随意挖耳朵? 挖耳朵是一种不卫生的习惯,易损伤外耳道,引起发炎 或长疖子,还可能损伤耳膜.引起中耳炎, 使听力下 降。甚至造成耳聋。 16、怎样预防蛔虫病? (1)饭前便后洗手 (2)不喝生水 (3)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4)不咬手指及笔头 17、怎样预防沙眼? (1)每人一条洗脸毛巾 (2)不用脏手揉眼睛 (3)保持手帕、毛巾、脸盆清洁 (4)有条件的最好每人一个专用脸盆 18、随地吐痰有什么害处? 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行为:痰液中含有病菌,随地吐痰会污染环境,传播疾病。 19、“四害”指的是什么? 苍蝇 老鼠 蚊子 蟑螂 20、被狗咬伤后怎么办? 立即去医院或卫生院治疗,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21、小学生每天应至少保持多长时间的睡眠? 10小时 22、苍蝇,蚊子能传播什么病? 苍蝇传播:肠炎、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蚊子传播:乙脑,疟疾。 23、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病人粪便污染水源,食物传播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 24、为什么不能随地大小便? (1)污染环境 (2)传播疾病 (3)不文明 25、为什么刷牙时要每人一把牙刷? 防止互相传染疾病 26、怎样预防感冒?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3)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4)不去病家串门 (5)感冒流行时不去公共场所 27、家里有了肝炎病人怎么办? (1)及时治疗 (2)隔离消毒(用开水煮病人用过的碗筷,毛巾,衣物。用消毒剂擦拭病人用过的家具等) (3)接触病人后要洗手 (4)不吃病人吃剩的东西 28、怎样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 (1)每天扫地,扫地前先洒水 (2)常擦桌椅和门窗 (3)不乱扔纸屑果皮 (4)不随地吐痰 (5)桌椅摆放整齐 (6)注意通风换气 29、维护公共卫生应做到哪些? (1)清扫室内外环境 (2)不随吐痰 (3)不乱丢纸屑果皮 (4)不随地大小便 (5)不在墙壁桌椅上乱画

G.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有位“代理家长”是位医生,因为职业的关系,她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她常常跟孩子说:“要做个讲卫生、爱清洁的孩子,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比如说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孩子问题:“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 “代理家长”告诉她:“因为手每天要碰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很多细菌,要是在吃饭前不洗干净,吃饭时不小心把细菌吃进肚子里就会长出虫子来,有虫子,就要去医院打针吃药了。” “代理家长”还进一步告诉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于是,在“代理家长”的细心要求下,这位留守孩子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洗脸、洗手。尤其是吃饭前,从来都不用人提醒,自己主动去洗手,打肥皂,把手擦干。她现在已经完全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是孩子生活习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关系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保持孩子的健康、树立孩子的小小形象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代理家长”,要注意培养留守儿童从小就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呢?
首先,要让孩子获得必要的卫生健康知识,理解卫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激发他爱清洁、讲究卫生的愿望。以往家长总是限制孩子“不能做这,不能做那”,“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很少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的收效往往不大。要对孩子进行卫生与健康教育,培养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就首先是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问题,家长可以随时提出来,帮助孩子分析,让他理解每一件事情的意义,逐步让他懂得不讲究卫生,就会影响健康,要想有个健康的身体,必须讲究卫生。家长可以经常给孩子提出问题,例如:①为什么要在饭前便后洗手?②为什么要漱口?③吃水果为什么要洗干净?④为什么要将垃圾扔到垃圾箱里?⑤为什么要洗澡?不洗澡会怎样?⑥为什么要常换洗衣服?家长要注意让孩子弄懂和能够正确回答以上问题,必要时家长要给予补充和说明。
再次,家长应该尽量少用命令、否定的口气要求孩子,要给他讲明道理,让他理解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加深他的认识,使他能自觉地讲究卫生,保护自己身体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让孩子养成早晚洗手洗脸,外出回家、吃东西前均洗手的习惯,还要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主动洗手,弄脏手、脸后随时洗净;应教会孩子刷牙时顺着牙缝上下刷,由外侧到内侧,这样才能刷掉残留在牙缝中的食物,保护牙齿,预防龋齿;孩子洗澡时要告诉孩子把脚趾、脚跟部洗到,洗完后擦干,夏天应天天洗澡、换衣,其他季节也应定期洗澡、洗头,勤换内衣裤;注意提醒孩子勤理发,勤剪指(趾)甲。孩子的头发以整洁、大方为宜。指甲长了,藏污纳垢,很不卫生,也容易抓伤皮肤,应要求孩子定期修剪;家长应勤督促、多指导,多用语言鼓励孩子,使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