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法执教的论文
㈠ 谈谈作为一名教师该怎样做到依法执教
众所周知,‘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其含义有二,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首先,要守法,即严格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尊重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歧视后进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就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问题。尤其是我们在面对差生或所谓的“问题学生”时,更应当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学生的心灵中去,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制订措施,并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有耐心,做好“学生的问题会反复、反弹”的心理准备,再次帮助他改正缺点。众所周知,改正缺点、养成好习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是在经过多次反复之后才能改正的,特别是对十几岁的初中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我们选择消极角色,采取高压政策,动辄对学生发火、甚至打骂,这不仅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学生的心灵,而且你自己也在埋怨、指责、愤怒中受到更大的损害。当学生下一次有不良表现时,你仍未找到解决办法,除了埋怨、指责、愤怒之外依然别无它法,而与此同时,你已经给学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进而对你所做的一切都产生反感。接下来,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教育旋涡,有的教师为此而采取了违法的手段。这样的事例不是没有发生过在我们的教育系统中。比如,有学生上课开小差,有的老师就罚抄课文;有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有的被罚站,有的被赶出教室,有的就被用一些语言在同学面前进行挖苦嘲讽。仔细回想我站在这三尺讲台上的时间里,也有着一些不够合适的行为。
㈡ 依法执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要守法,即严格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尊重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歧视后进生。
2、耐心执教。众所周知,改正缺点、养成好习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是在经过多次反复之后才能改正的,特别是对十几岁的初中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我们选择消极角色,采取高压政策,动辄对学生发火、甚至打骂,这不仅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学生的心灵,而且你自己也在埋怨、指责、愤怒中受到更大的损害。
(2)关于依法执教的论文扩展阅读
依法执教的要求: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敬业奉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依法执教在教学的过程一定要时刻牢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责无旁贷把学生教育好。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法律意识,遵纪守法。从遵纪守法中获取别人的尊重和理解。要从语言上爱护学生,从实际中爱护学生,树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绝不可以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利用政治思想品德课程的优势,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法制宣传活动,教育学生不仅守法而且护法,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我自己更要树立法制观念,在遵纪守法的同时,维护法纪。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的业务特点,把政治思想教育与法纪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树立教育公平公正观念,把握教育中法律的尺度,为人师表,依法执教,做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依法执教”在规范我们教育行为的同时,也教育了我们自己。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按照法律办事,自己的合法权益才会得到充分的保证,这是我们实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㈢ 谈谈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到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执教
上传: 汪有振 更新时间:2012-6-9 17:36:11 汪有振所谓‘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其含义有二,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谓‘以德治教’就是指教师的教学行为要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体要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一、教师要实现依法执教首先:要提高教育法律意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教育要真正纳入法制轨道,也必须首先转变思想,树立教育法律意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对一些重要的法律概念、法律理论应做重点理解和掌握。应完整准确地把握其本质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其次,要正确处理好学习教育法律专门知识和一般法律知识的关系。教育法律专门知识和一般法律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既要学习一般法律知识,也要掌握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基本知识。其次:依法执教,要注意以德治教。面对现在的孩子,教师不应一味地感叹或抱怨,而应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创造一种适合不同时期、适合各种儿童的多样性的教育。我们教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全面认识和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正确树立教师威信;二是保持童心,勇于学习接受新生事物,增加与孩子的共同语言;三是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灵活转换教师角色,追求教育上的创新;四是深入家庭和社会,以积极的姿态成为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中枢和纽带。再次:教师要做到依法执教,还应依照法律进行教师职业行为选择。处理事情时要讲究一定的尺度。做老师的应视其情节的轻重,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引导学生走回正轨。二、学会运用法律,做到依法执教。首先教师要学会懂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读一点与法律有关的书刊,多了解与教育有关的法律问题,起码要知道体罚学生,变相体罚学生的不妥性和不良的后果性。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论学生的贵贱,贫富,善恶,智愚,均给予教育,不应有所歧视。我们教师要做到依法执教,以德育人,就要树立公正公平的观念。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坚持真理,秉公办事,赏罚分明,平等待人。三、学会尊重学生,做到依法执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一定要时刻牢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责无旁贷把学生教育好。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法律意识,遵纪守法。从遵纪守法中获取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教师要从语言上爱护学生,从实际中爱护学生,树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教师绝不可以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并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在遵纪守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维护法纪。教师应当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的业务特点,把政治思想教育与法纪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教育学生不仅守法而且护法。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四、教师还要做到与学生“教学相长”的建议。教师应当从三个方面做起:第一,为学生创设平等和谐有安全感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要科学运用“无错原则”,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犯错;第二,要给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第三,要给学生创设参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只要教育孩子的方法得当,教师就不会感到“孩子难教”了。总之,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真正做到依法执教,必须树立教育公平公正观念,把握教育中法律的尺度,千万不要一时冲动,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为人师表,才是我们教师的真正目的。
㈣ 怎样写教育学本科的毕业论文,
101、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
102、教师(或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研究
10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104、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方式探索
105、学习(或教学)策略研究
106、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转化研究
107、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有效性研究
108、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研究
109、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建设研究
110、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变与适应研究
111、网络环境下的指导——自主学习研究
112、新课改下的教师工作挑战及其适应研究
113、新课改下的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研究
114、新课改下的教师观重建研究
115、新课改下的学生观重树研究
116、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更新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117、新课改下不同教学模式的比较及其实践综合研究
118、新课改中地方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119、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120、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
121、新课改中家长的教育影响力研究
122、论现代化大潮下的学校管理战略设计
123、论国际化大潮下的学校教育目标设计
124、论人性化思潮下的教育规则修改
125、论信息化趋势下的培养目标设计
126、论科学化思潮下的科学主义教育
127、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解决研究
128、城乡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考察与反思
129、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应试化倾向的观察与批判
130、论网络教育质效的评价
131、论网络教育的管理与考核
132、系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133、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决策及其特征
134、系统评价及其教育中的应用
135、课堂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
136、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利弊探悉
137、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38、试论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
139、试论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建立和建全
140、当前中小学教师聘任工作的规范研究
141、教师积极性调动的途径
142、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43、校长负责制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关系研究
144、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党支部的功能和作用
145、班级教育力量的形成
146、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新途径
147、领导应变能力研究
148、学校管理中良好工作态度的培养
149、管理目标的功能研究
150、学校管理中决策科学化(或民主化)研究
151、现代学校管理中教代会职能研究
152、期望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153、双因素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激励
154、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筹措
155、成就动机理论与教师成就感的培养
156、公平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
157、外国教育史与中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158、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先行战略
159、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评述
160、班主任工作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162、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
163、学校管理制度研究
164、校本管理研究
165、教师依法执教研究
166、学生品德评价研究
167、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68、高校扩招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169、教师教学科研和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
170、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
171、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素质结构及其应对研究
172、网络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特征及其教育变革研究
173、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特征及其教育导向研究
174、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
175、网络下的教学过程特点研究
176、基于网络开放性特征的教育变革研究
177、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
178、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
179、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180、教育发展与就业需求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181、书院的产生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
18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183、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184、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研究
185、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
186、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
187、青少年的情感能力培养的研究
188、青少年的智力开发研究
189、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研究
190、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
191、适应新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教学管理
192、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
193、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语言可包括口语、体态语和书面语)
194、基础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195、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196、我国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
197、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
198、论离异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消极影响
199、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
20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设想
201、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因素
202、青少年人际心理异常与家庭教育
20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设想
204、教师队伍现状和问题透视及改革对策
205、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206、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
207、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评价
208、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转化
209、数学发展性评价内容研究
210、说课的艺术性与规范性
㈤ 如何理解依法执教是师德修养的底线要求
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书育人,教师也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从我走上三尺讲坛的那一天起,我无时无刻不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深深体会到教师的职业首先是爱国守法,德育先行,严格按照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去做,依法执教;其次是有责任感,努力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第三是不断学习知识,充实自己,也传授给学生。下面我从以上几点谈谈自己的感悟。
第一、爱国守法,德育先行。要教好书育好人,必德育先行。作为一名教师,德高为师,我经常以这句话提醒自己,要有高尚的师德,事事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就不能迟到,要求学生干净整洁,自己就不能邋遢,要求学生乐观向上,自己就更应该笑对人生,要学生爱你,你首先要爱学生,要学生遵守校规,你首先要遵守,与学生一起学习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在德育方面加大教育力度,使学生首先成为一个像老师一样爱国守法的公民,一个有着良好品德的中国人。和学生融合在一起,都有了好的道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执教,有学生上课开小差,我就不会罚他抄课文;有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我也不会罚他站,更不可能赶学生出教室。在面对学生问题时,走进学生的心灵中去,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同时还要有耐心。决不能动不动对学生发火、甚至打骂,这不仅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学生的心灵,而且使学生离你越来越远。所以我们心中有法,才能依法执教,尊重学生,才能和学生拥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有强烈的责任感,努力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自古至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长久以来,我们教师承载着普通人对其更多的期待和信任,在我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和工作过程中,强烈的责任感使我能把自己所掌握的有用知识技能方法全部教给学生,毫不保留,在课堂上讲好每一节课,把课讲透、讲精、讲通、讲活。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家庭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栋梁,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前途和未来负责,要对学生的人生负责,要对社会及学生的家长负责”。在这种强烈的责任感的驱使下,我努力为祖国培养有用的合格人才,培养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第三、终生学习的思想。“依法执教”在规范我们教育行为的同时,也教育了我自己。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的形势要求下,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更新观念,履行《教师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而要履行好法律,就必须学习,充实自己大脑,做到有法可依,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我更要把它学好,这样才能更好育人,也才能桃李满天下。
总之,我们要从点滴做起,平日的教学管理中充分贯彻“依法执教”的精神,结合 “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充分尊重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实施教学。依据法律,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从素质教育入手,不以考试成绩优劣评判学生,重在特长与爱好,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培养“四有”新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㈥ 联系实际谈谈依法执教的重要性 急 1500左右 谢谢
我晕!怎么搜索到一摸一样的题目了!两个都是你提问的吧!!!!!貌似你是南岳学院音乐系的吧!郁闷
㈦ 怎样才能做到依法执教,依法治校
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实现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普法工作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增强教职版工学法、权知法、守法、护法、用法的自觉性,学会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保护正当权益;自觉地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