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内容是
㈠ 什么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6
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
㈡ 心得体会:全面理解污染防治攻坚战(最新)
环境形势判断、全面小康内涵、主要矛盾转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都决定了当前必须进行污染防治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强调等不起、慢不得、不迟疑,实际上也是对社会上存在的三种错误观点的纠偏。
其一认为,前期工作成绩好就可以懈怠一下。应注意,生态环保工作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如果现在不抓紧,将来解决起来难度更大、代价更大、后果更严重。
其二认为,不用这么着力、不需要加快治理。在生态环保问题上,我们不能搞击鼓传花,让风险因素累积演变成为灰犀牛事件,必须更多更好更快地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其三认为,打不赢。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基础,增强打赢打胜的信心。
(2)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内容是扩展阅读: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㈢ 谁提出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于2018年3月17日15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第三个“三”,强化三个基础。这三个基础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概念上讲,应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就污染防治来讲,我们理解他主要是基础性的、保障性的,所以要强化三个保障。第一个保障是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这是根本,如果我们的发展方式、生活方式不绿色,那么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打好是很难的,甚至是做不到的。第二个是要加快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力度,因为对污染防治来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高低是至关重要的。第三个是要加快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的体制,通过改革释放出更多动能和红利,来支撑保障污染攻坚战取得更大更好的成效。
㈣ 我国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针对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问题,李干杰表示,环保部目前已经有了“一本账”,尽管这本账还比较“初”和“粗”,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但基本思路已经确定,概括讲是“三个三”。
第一个“三”是围绕三类目标,即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风险管控。第二个“三”是突出三大领域,即大气、水和土壤,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第三个“三”是强化三个基础保障,即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力度、加快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李干杰表示,五年实践充分证明,大气、水、土壤三个“十条”的方向、路径、举措、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针对性和有效性非常强。“未来三年要打好这场攻坚战,关键是要沿着前面五年的路子走,继续‘照方抓药’,并且坚持把‘药’吃下去,尽管有点涩也有点苦,但却是良‘药’,效果理想,必须坚持。”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环境保护部的全部职责和其他六个部门相关的职责整合到一起,组建新的生态环境部。新成立的部门未来会发挥什么作用?李干杰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的生态环保体制机制方面存在两个突出问题:职责交叉重复,出了事责任不清楚;监管者和所有者没有很好地区分开来,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改革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把山水林田湖草统一起来,把原来分散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职责统一起来,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被问及五年来“大气十条”的实施效果以及未来三年的目标,李干杰表示,大气环境质量五年来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大气十条”的五大目标都超额完成;有力推动了重点领域结构优化,尤其是产业、能源和交通结构这三大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新的机制基本形成。但是,大气污染防治依然任重道远,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我们正在研究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以原来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基础,有些目标保持不变,有些目标会适当提高。”
中央环保督察的成效得到认可,但公众担心督察“一阵风”“一刀切”。对此,李干杰表示,中央环保督察能否保持强劲长久的旺盛生命力,关键在于提的要求能否落到实处。环保部在制度设计方面坚持“钉钉子”精神,要抓就一抓到底。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现象,环保部门坚决反对、绝不允许,未来不仅会及时纠偏,还会严厉严肃地追责问责。“我们一定会坚持和发展中央环保督察。下一步,准备开展第一轮环保督察的‘回头看’;还要针对一些地区、省份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专项督察;研究完善有关中央环保督察的相关规定、制度,推动督察进一步法治化、规范化,将来能作为长效机制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对省一级开展环保督察的指导和督促。”
㈤ 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都需要做哪些工作
俗称的“土十条”全称是《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由发改委、环保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和农业部等多部委共同参与制定,是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的首个纲领性文件。
“土十条” 是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而制定的一部法律。与水体和大气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和难可逆性。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因为难以降解,导致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不可逆转。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很难恢复。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
据环保部长陈吉宁3月11日表示,“土十条”文稿目前已基本成熟,下一步将按程序报批后实施。那么,“土十条”具体会解决什么问题呢?对此,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袁驷作了简要介绍,他表示,“土十条”这部法律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建立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第二,促进科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调查、监测标准体系。
第三,明确经济政策加大资金投入。
第四,重点解决农用地和污染的建设用地,保障农民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
第五,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明确公众参与途径和内容等。
袁驷主任表示,这是目前大致的情况,在法律制定过程当中可能还会有所调整。
另外,陈吉宁部长还表示,“土十条”将分别针对未污染土地、正在污染的土地、已经污染的土地分类做好风险管控,在风险管控的条件下做好修复。“土十条”的即将推出,无疑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对土壤污染问题全面宣战的决心,值得翘首以待。
㈥ 我国应该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改善环境质量,人人有责,从我做起。首先,最容易也是最贴近生活的就是要做好回垃圾的分答类投放,不要乱扔垃圾,为改善环境贡献小小的力量。
各种工厂的尾气排放一定要达标,要做好尾气排放的在线监测和厂区边界的在线监测,因为工厂废气排放是空气污染的一大重要成因。
机动交通工具,特别是各种私家车要做好限行管理,减少空气污染。
节约用电,尽量少使用一次性购物袋,餐具等。
㈦ 如何进一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2020年之前,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战略详图。
徐必久说,在构成《意见》的10个章节中,将“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独立成章,这样的安排前所未有,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态度和坚强决心,也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来源:中国青年报
㈧ 如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污染防治攻坚战涉及多个战役,其中,蓝天保卫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无疑是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对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在最近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关于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部署安排,在几个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中篇幅最大,而且对其他标志性战役的要求均是“打好”,唯有蓝天保卫战是明确要求“打赢”。近日,国务院还专门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大气流动不息、没有边界,各个城市不能各自为战,需要联防联控,在产业准入门槛和应急预警标准等方面齐步走。在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被确定为治霾主战场后,一些企业转移到了邻近治污力度较小的城市,继续产生着污染。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造成的后果就是可能“按下葫芦起了瓢”,大气污染防治力度较小的一些非重点区域,空气质量不升反降。同时,污染物随着大气流动而传输,这对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要注意建立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各地一盘棋、系统化推进,让污染没有藏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