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卫生 » 无生态污染

无生态污染

发布时间: 2021-01-06 23:12:34

1.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棘手的难题。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又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冲击。

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全国城市大气总悬浮微粒浓度年日均值为320微克/立方米,污染严重的城市超过800微克/立方米,高出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近10倍。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5座城市,都排在全球监测的50多座城市里污染最严重的10名之中。全国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9%,而且酸雨严重区已越过长江,向黄河流域蔓延,青岛也监测到酸雨,全国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40亿元。以长沙、赣州、怀化、南昌等地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成为全国最严重的酸雨区,其中心区域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频率高于90%。

水污染非常突出。全国七大水系近一半的监测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超标。据对15个省市29条河流的监测,有2800千米河段鱼类基本绝迹。淮河流域191条支流中,80%的水呈黑绿色,一半以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沿岸不少工厂被迫停产,一些地区农作物绝收。1994年7月,淮河发生特大污染事故,两亿吨污水排入干流,形成70千米长的污染带,使苏皖两省150多万人无水可饮。各地由于水污染导致的停工、停产及纠纷事件频频发生。

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全国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声环境中。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已累积70多亿吨,每年仍以六七亿吨的速度增加,垃圾“围城”现象十分普遍,受污染耕地达1.5亿亩以上。危险废物大多未得到有效处置,随意堆放形成重大环境隐患。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一些地区盲目发展污染严重的企业和不合理地开发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了植被破环、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致使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陷于人畜无饮水、草木难生长的境地。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贵州省务川县从事土法炼汞的农民中,有97%的人有汞中毒症状;安徽省奎河污染严重的地区,人群癌症发病率高达1024/10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多倍。各地污染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逐年增加,由此酿成的械斗等流血冲突和人员伤亡时有发生,已开始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的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在环境问题上如果不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仅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而且可能重蹈20世纪50年代人口问题的覆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 什么是生态污染

是指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和死亡后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 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的区别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版境的质量降低,对人权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环境污染特指人为污染,但是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由于人为污染造成的,它还包括自然界本身的不平衡所导致的问题

4. 生态污染的类别

人们一般常按受影响的环境将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食品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类型。还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质将污染分为化学污染(如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物理污染(如声﹑光﹑热﹑辐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和变应源所致污染等)。产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场所或生境称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为害较大者如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废渣﹑工业生产中的有毒产物﹑农药等。
① 大气污染----人为原因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在我国,煤烟和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两个重要污染源。
② 水体污染----入今,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江、河、湖泊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体污染状况。尤其是位于人口密集区域的大小河流、池塘等众多地表水域,由于各种固体废弃物、禽畜粪尿及各类废水被直接 或辗转入河,加上无人管理,又基本不加疏浚,使大多数水质从量变到质变,从清澈到黑臭,甚至成为了天然垃圾箱,连储水功能也逐渐丧失。
③ 居室污染----居室污染通常指室内空气受到化学、生物污染侵入,空气质量下降。各种燃料(如煤、煤气、石油气、柴草等)燃烧是居室污染的重要来源。另外,厨房油烟、室内抽烟和室内装潢所用的 绝缘材料、粘结剂、塑料及油漆等均会散发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甚至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质,也可从水泥地板、墙体、天花板中放射出来,造成危害。
④ 土壤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以及大气沉降物进入 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土壤质量恶化。有些地方采用污水灌溉肥田,直接造成土壤严重污染,带来农副产品污染,危害食用者健康。
⑤ 城市化问题--由于城市规模迅速膨胀而造成的住房紧张、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城市疾病等一系列问题,也是生态破坏的重要部分。如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噪声、城市污水、城市垃圾、城市烟尘、城市绿地破坏、城市光污染等。

5. 全球气候变暖是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破坏

全球气候变暖是生态破坏。
但是这种破坏的原因,就是环境被污染专的结果。
空气污染,二氧化碳排、以及其他属有害气体的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温室效应。
当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很复杂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环境污染是决定的因素。现在,如果还不采取改进措施,人类就会自食恶果。

6. 什么是非污染生态影响

非污染生态影响是指人的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资源产生的非污染性影响。这些开发建设活动并不产生污染物,却会引起整个自然生态体系结构和功能的宏观变化,甚至不可逆转的退化。随着我国“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并举”的环境保护方针的实施,人为活动产生的非污染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农家生态旅游活动对森林、山体、水体等珍贵的自然景观以及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就属于这一范畴。

7. 生态的污染

生态污染

生物与受污染的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和积累的规律。污染指环境中某些物质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危及人类的情况。例如工业排废、交通噪音及核弹辐射等都对人类有害。污染多为人类活动的后果,但某些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类别 人们一般常按受影响的环境将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食品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类型。还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质将污染分为化学污染(如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物理污染(如声、光、热、辐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和变应源所致污染等)。产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场所或生境称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为害较大者如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废渣、工业生产中的有毒产物、农药等。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为害 环境污染与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说来,环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围广,可经大气、水体、土壤、食物等多种途径作用于生物体;污染物浓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时间长,可同时有几种污染物作用于生物体;受影响的生物数量大、种类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环境污染常打乱生物群体内部的数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还可被生物浓缩并经食物链网造成间接为害。

物理因子(如辐射)可直接作用于生物体表。在高等动物,大气中污染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水体及土壤中污染物则多通过饮水或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污染物进入体内后随体液分布至各处,但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污染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胎儿体内。有些污染物可在组织中蓄积,如铅蓄积于骨中,DDT蓄积于脂肪组织中。一般污染物在体内还要经历代谢变化,例如肝细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于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一级代谢物。另外一些系则促使这些一级代谢物与体内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结合形成二级代谢物。二级代谢物的亲水性一般有所增强,有利于排出。在这个生物转化过程中,许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强。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转化形态经肾自尿排出或经肝随胆汁排出。许多污染物作用于生物膜,或影响物质转运,或破坏细胞结构。有些则为抑制剂,可阻断代谢途径的顺利进行。还有的直接影响核糖核酸等遗传物质,造成基因突变,可导致癌变甚至影响后代。

许多生物有浓集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体内污染物浓度远大于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富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浓集的污染物不断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积累。在食物链网中,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将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并吸收,结果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逐级增多,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如有机氯农药使用的数量大、范围广,且有机氯为脂溶性物质,可经体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组织中蓄积,并经食物链逐级放大。1966年对美国图利湖和克拉马斯南部保护区中DDT污染情况的调查表明,湖中水DDT浓度仅为0.0006ppm,经水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等环节后至石斑鱼体中达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鱼的小鷿体内竟可发现75ppm的DDT(放大12万多倍),在浓缩DDT的小鷿脂肪组织中甚至达到459.5ppm,即放大77万倍。DDT可使鸟类产蛋数目减少,蛋壳变薄和胚胎不易发育,从而严重影响鸟类繁殖。

有的污染物经过生物作用后毒性增强。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渔民中陆续出现多例中枢神经系统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当时病因不明,仅称之为水俣病,后证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该地区工厂排出含汞废渣,汞进入水体后经底泥和鱼体中细菌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鱼和贝类而中毒。

还有时,污染的直接后果是促进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间的平衡,间接地伤及其它生物。如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大量聚集(称为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并覆盖水面,影响下层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残体分解时也耗氧,造成水体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产生毒素,结果鱼类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这里,有的污染物毫无毒性,生物伤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环境中的无机毒物和难降解的有机毒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进入动植物体内,然后动植物排泄物及其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又回到环境中,形成有毒物质的生物循环。其中最重要的循环途径是经农田土壤进入农作物为人畜食用,最后又归于土壤。归纳起来有几种主要循环系统:"农药-土壤-植物-人畜","废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气-土壤-植物-人畜"和"废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人畜"。

20世纪中叶以来,工业废弃物大量倾泻到环境中,已成为自然选择压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变异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选择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这些废弃物并藉以为生的生物则大量繁殖。这一切将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影响,目前还很难预测。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应用 在污染生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有生物监测和生物净化两方面内容:

生物监测 已广泛应用于大气和水体污染监测。监测大气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叶片可对不同污染物产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藓等低等植物对污染尤为敏感,例如低浓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杀死地衣。植物体内的污染物积累量也反映污染情况。监测水体污染则广泛利用多种动植物。例如,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布广、比较固定,寿命长,且形体大、易于辨认,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过在这里观察的对象实为有耐力的物种,例如在有机污染造成水体严重缺氧情况下,只有颤蚓等抗低氧物种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时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可用作较为灵敏的指针。将特定生物置于污染水体中测试其生存情况或其生理、生化和行为等反应,以及测定水生生物体内的残毒蓄积量,这些也是常用的监测手段。生物监测不能准确判定污染物的性质和数量,故必须与化学和物理学测定手段结合应用。

生物净化 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减弱噪声、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而土壤微生物体系是自然界分解有机物质的主要场所,有极大的净化有机污染的能力。目前广泛利用微生物来净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包括各类氧化塘、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等方法。

生态污染

生物与受污染的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和积累的规律。污染指环境中某些物质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危及人类的情况。例如工业排废、交通噪音及核弹辐射等都对人类有害。污染多为人类活动的后果,但某些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类别 人们一般常按受影响的环境将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食品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类型。还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质将污染分为化学污染(如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物理污染(如声、光、热、辐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和变应源所致污染等)。产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场所或生境称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为害较大者如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废渣、工业生产中的有毒产物、农药等。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为害 环境污染与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说来,环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围广,可经大气、水体、土壤、食物等多种途径作用于生物体;污染物浓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时间长,可同时有几种污染物作用于生物体;受影响的生物数量大、种类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环境污染常打乱生物群体内部的数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还可被生物浓缩并经食物链网造成间接为害。

物理因子(如辐射)可直接作用于生物体表。在高等动物,大气中污染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水体及土壤中污染物则多通过饮水或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污染物进入体内后随体液分布至各处,但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污染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胎儿体内。有些污染物可在组织中蓄积,如铅蓄积于骨中,DDT蓄积于脂肪组织中。一般污染物在体内还要经历代谢变化,例如肝细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于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一级代谢物。另外一些系则促使这些一级代谢物与体内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结合形成二级代谢物。二级代谢物的亲水性一般有所增强,有利于排出。在这个生物转化过程中,许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强。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转化形态经肾自尿排出或经肝随胆汁排出。许多污染物作用于生物膜,或影响物质转运,或破坏细胞结构。有些则为抑制剂,可阻断代谢途径的顺利进行。还有的直接影响核糖核酸等遗传物质,造成基因突变,可导致癌变甚至影响后代。

许多生物有浓集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体内污染物浓度远大于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富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浓集的污染物不断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积累。在食物链网中,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将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并吸收,结果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逐级增多,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如有机氯农药使用的数量大、范围广,且有机氯为脂溶性物质,可经体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组织中蓄积,并经食物链逐级放大。1966年对美国图利湖和克拉马斯南部保护区中DDT污染情况的调查表明,湖中水DDT浓度仅为0.0006ppm,经水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等环节后至石斑鱼体中达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鱼的小鷿体内竟可发现75ppm的DDT(放大12万多倍),在浓缩DDT的小鷿脂肪组织中甚至达到459.5ppm,即放大77万倍。DDT可使鸟类产蛋数目减少,蛋壳变薄和胚胎不易发育,从而严重影响鸟类繁殖。

有的污染物经过生物作用后毒性增强。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渔民中陆续出现多例中枢神经系统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当时病因不明,仅称之为水俣病,后证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该地区工厂排出含汞废渣,汞进入水体后经底泥和鱼体中细菌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鱼和贝类而中毒。

还有时,污染的直接后果是促进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间的平衡,间接地伤及其它生物。如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大量聚集(称为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并覆盖水面,影响下层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残体分解时也耗氧,造成水体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产生毒素,结果鱼类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这里,有的污染物毫无毒性,生物伤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环境中的无机毒物和难降解的有机毒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进入动植物体内,然后动植物排泄物及其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又回到环境中,形成有毒物质的生物循环。其中最重要的循环途径是经农田土壤进入农作物为人畜食用,最后又归于土壤。归纳起来有几种主要循环系统:"农药-土壤-植物-人畜","废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气-土壤-植物-人畜"和"废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人畜"。

20世纪中叶以来,工业废弃物大量倾泻到环境中,已成为自然选择压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变异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选择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这些废弃物并藉以为生的生物则大量繁殖。这一切将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影响,目前还很难预测。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应用 在污染生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有生物监测和生物净化两方面内容:

生物监测 已广泛应用于大气和水体污染监测。监测大气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叶片可对不同污染物产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藓等低等植物对污染尤为敏感,例如低浓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杀死地衣。植物体内的污染物积累量也反映污染情况。监测水体污染则广泛利用多种动植物。例如,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布广、比较固定,寿命长,且形体大、易于辨认,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过在这里观察的对象实为有耐力的物种,例如在有机污染造成水体严重缺氧情况下,只有颤蚓等抗低氧物种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时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可用作较为灵敏的指针。将特定生物置于污染水体中测试其生存情况或其生理、生化和行为等反应,以及测定水生生物体内的残毒蓄积量,这些也是常用的监测手段。生物监测不能准确判定污染物的性质和数量,故必须与化学和物理学测定手段结合应用。

生物净化 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减弱噪声、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而土壤微生物体系是自然界分解有机物质的主要场所,有极大的净化有机污染的能力。目前广泛利用微生物来净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包括各类氧化塘、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等方法。

生态污染

生物与受污染的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和积累的规律。污染指环境中某些物质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危及人类的情况。例如工业排废、交通噪音及核弹辐射等都对人类有害。污染多为人类活动的后果,但某些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类别 人们一般常按受影响的环境将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食品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类型。还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质将污染分为化学污染(如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物理污染(如声、光、热、辐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和变应源所致污染等)。产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场所或生境称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为害较大者如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废渣、工业生产中的有毒产物、农药等。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为害 环境污染与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说来,环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围广,可经大气、水体、土壤、食物等多种途径作用于生物体;污染物浓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时间长,可同时有几种污染物作用于生物体;受影响的生物数量大、种类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环境污染常打乱生物群体内部的数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还可被生物浓缩并经食物链网造成间接为害。

物理因子(如辐射)可直接作用于生物体表。在高等动物,大气中污染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水体及土壤中污染物则多通过饮水或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污染物进入体内后随体液分布至各处,但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污染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胎儿体内。有些污染物可在组织中蓄积,如铅蓄积于骨中,DDT蓄积于脂肪组织中。一般污染物在体内还要经历代谢变化,例如肝细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于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一级代谢物。另外一些系则促使这些一级代谢物与体内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结合形成二级代谢物。二级代谢物的亲水性一般有所增强,有利于排出。在这个生物转化过程中,许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强。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转化形态经肾自尿排出或经肝随胆汁排出。许多污染物作用于生物膜,或影响物质转运,或破坏细胞结构。有些则为抑制剂,可阻断代谢途径的顺利进行。还有的直接影响核糖核酸等遗传物质,造成基因突变,可导致癌变甚至影响后代。

许多生物有浓集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体内污染物浓度远大于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富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浓集的污染物不断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积累。在食物链网中,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将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并吸收,结果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逐级增多,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如有机氯农药使用的数量大、范围广,且有机氯为脂溶性物质,可经体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组织中蓄积,并经食物链逐级放大。1966年对美国图利湖和克拉马斯南部保护区中DDT污染情况的调查表明,湖中水DDT浓度仅为0.0006ppm,经水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等环节后至石斑鱼体中达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鱼的小鷿体内竟可发现75ppm的DDT(放大12万多倍),在浓缩DDT的小鷿脂肪组织中甚至达到459.5ppm,即放大77万倍。DDT可使鸟类产蛋数目减少,蛋壳变薄和胚胎不易发育,从而严重影响鸟类繁殖。

有的污染物经过生物作用后毒性增强。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渔民中陆续出现多例中枢神经系统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当时病因不明,仅称之为水俣病,后证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该地区工厂排出含汞废渣,汞进入水体后经底泥和鱼体中细菌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鱼和贝类而中毒。

还有时,污染的直接后果是促进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间的平衡,间接地伤及其它生物。如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大量聚集(称为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并覆盖水面,影响下层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残体分解时也耗氧,造成水体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产生毒素,结果鱼类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这里,有的污染物毫无毒性,生物伤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环境中的无机毒物和难降解的有机毒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进入动植物体内,然后动植物排泄物及其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又回到环境中,形成有毒物质的生物循环。其中最重要的循环途径是经农田土壤进入农作物为人畜食用,最后又归于土壤。归纳起来有几种主要循环系统:"农药-土壤-植物-人畜","废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气-土壤-植物-人畜"和"废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人畜"。

20世纪中叶以来,工业废弃物大量倾泻到环境中,已成为自然选择压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变异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选择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这些废弃物并藉以为生的生物则大量繁殖。这一切将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影响,目前还很难预测。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应用 在污染生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有生物监测和生物净化两方面内容:

生物监测 已广泛应用于大气和水体污染监测。监测大气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叶片可对不同污染物产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藓等低等植物对污染尤为敏感,例如低浓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杀死地衣。植物体内的污染物积累量也反映污染情况。监测水体污染则广泛利用多种动植物。例如,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布广、比较固定,寿命长,且形体大、易于辨认,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过在这里观察的对象实为有耐力的物种,例如在有机污染造成水体严重缺氧情况下,只有颤蚓等抗低氧物种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时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可用作较为灵敏的指针。将特定生物置于污染水体中测试其生存情况或其生理、生化和行为等反应,以及测定水生生物体内的残毒蓄积量,这些也是常用的监测手段。生物监测不能准确判定污染物的性质和数量,故必须与化学和物理学测定手段结合应用。

生物净化 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减弱噪声、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而土壤微生物体系是自然界分解有机物质的主要场所,有极大的净化有机污染的能力。目前广泛利用微生物来净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包括各类氧化塘、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等方法。

生态污染

生物与受污染的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和积累的规律。污染指环境中某些物质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危及人类的情况。例如工业排废、交通噪音及核弹辐射等都对人类有害。污染多为人类活动的后果,但某些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类别 人们一般常按受影响的环境将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食品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类型。还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质将污染分为化学污染(如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物理污染(如声、光、热、辐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和变应源所致污染等)。产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场所或生境称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为害较大者如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废渣、工业生产中的有毒产物、农药等。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为害 环境污染与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说来,环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围广,可经大气、水体、土壤、食物等多种途径作用于生物体;污染物浓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时间长,可同时有几种污染物作用于生物体;受影响的生物数量大、种类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环境污染常打乱生物群体内部的数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还可被生物浓缩并经食物链网造成间接为害。

物理因子(如辐射)可直接作用于生物体表。在高等动物,大气中污染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水体及土壤中污染物则多通过饮水或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污染物进入体内后随体液分布至各处,但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污染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胎儿体内。有些污染物可在组织中蓄积,如铅蓄积于骨中,DDT蓄积于脂肪组织中。一般污染物在体内还要经历代谢变化,例如肝细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于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一级代谢物。另外一些系则促使这些一级代谢物与体内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结合形成二级代谢物。二级代谢物的亲水性一般有所增强,有利于排出。在这个生物转化过程中,许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强。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转化形态经肾自尿排出或经肝随胆汁排出。许多污染物作用于生物膜,或影响物质转运,或破坏细胞结构。有些则为抑制剂,可阻断代谢途径的顺利进行。还有的直接影响核糖核酸等遗传物质,造成基因突变,可导致癌变甚至影响后代。

许多生物有浓集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体内污染物浓度远大于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富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浓集的污染物不断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积累。在食物链网中,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将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并吸收,结果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逐级增多,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如有机氯农药使用的数量大、范围广,且有机氯为脂溶性物质,可经体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组织中蓄积,并经食物链逐级放大。1966年对美国图利湖和克拉马斯南部保护区中DDT污染情况的调查表明,湖中水DDT浓度仅为0.0006ppm,经水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等环节后至石斑鱼体中达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鱼的小鷿体内竟可发现75ppm的DDT(放大12万多倍),在浓缩DDT的小鷿脂肪组织中甚至达到459.5ppm,即放大77万倍。DDT可使鸟类产蛋数目减少,蛋壳变薄和胚胎不易发育,从而严重影响鸟类繁殖。

有的污染物经过生物作用后毒性增强。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渔民中陆续出现多例中枢神经系统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当时病因不明,仅称之为水俣病,后证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该地区工厂排出含汞废渣,汞进入水体后经底泥和鱼体中细菌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鱼和贝类而中毒。

还有时,污染的直接后果是促进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间的平衡,间接地伤及其它生物。如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大量聚集(称为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并覆盖水面,影响下层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残体分解时也耗氧,造成水体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产生毒素,结果鱼类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这里,有的污染物毫无毒性,生物伤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环境中的无机毒物和难降解的有机毒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进入动植物体内,然后动植物排泄物及其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又回到环境中,形成有毒物质的生物循环。其中最重要的循环途径是经农田土壤进入农作物为人畜食用,最后又归于土壤。归纳起来有几种主要循环系统:"农药-土壤-植物-人畜","废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气-土壤-植物-人畜"和"废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人畜"。

20世纪中叶以来,工业废弃物大量倾泻到环境中,已成为自然选择压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变异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选择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这些废弃物并藉以为生的生物则大量繁殖。这一切将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影响,目前还很难预测。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应用 在污染生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有生物监测和生物净化两方面内容:

生物监测 已广泛应用于大气和水体污染监测。监测大气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叶片可对不同污染物产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藓等低等植物对污染尤为敏感,例如低浓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杀死地衣。植物体内的污染物积累量也反映污染情况。监测水体污染则广泛利用多种动植物。例如,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布广、比较固定,寿命长,且形体大、易于辨认,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过在这里观察的对象实为有耐力的物种,例如在有机污染造成水体严重缺氧情况下,只有颤蚓等抗低氧物种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时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可用作较为灵敏的指针。将特定生物置于污染水体中测试其生存情况或其生理、生化和行为等反应,以及测定水生生物体内的残毒蓄积量,这些也是常用的监测手段。生物监测不能准确判定污染物的性质和数量,故必须与化学和物理学测定手段结合应用。

生物净化 绿色植

8. 水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

1.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由于我国水环境污染严重,使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据卫生部门的调查统计,我国有65.4%的人口饮用不合标准的水。1989年国家环保局组织对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48%的地表水源、20%的地下水源达不到标准。由于水源地污染而引起的社会问题相当突出。其中比较典型的是1994年、1995年,淮河干流连续发生的水污染事故,引起淮南、蚌埠、盱眙等市县上百万人一段时间没水喝,当地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太湖近年来蓝藻频发,造成无锡自来水厂取水困难,部分水厂停产。海河流域有不少地区已经成为“污水县",“污水乡",当地群众饮水发生困难。

2.对工、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
我国是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88位。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趋紧张。而目前日趋严重的水污染又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待别象辽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内的广大地区,本来就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严重的水污染使当地缺水矛盾尖锐化,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此外,由于水资源紧缺,7些城市和地区多年来一直用污水进地灌溉,仅海河流域污灌面积就达1000万亩。长期污灌,使得污灌区土壤遭到污染,从而使农作物带有一定残毒,有的甚至无法食用。水污染对渔业同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些污染严重的河段已经鱼虾绝迹。

3.对人民群众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水污染严重的地区,一方面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另一方面长期污灌,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填、农牧渔产品等的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体健康已构成了威胁。据一些地区居民健康普查结果,污染区居民的肠道疾病率、癌症发病率及婴儿先天性崎变、畸胎的发生率均比对照区有明显的增高。

4.跨行政区的水污染纠纷日趋尖锐
严重的水污染造成一些地区水污染事故频繁,从而引发了许多污染纠纷,其中尤为跨行政区的水污染纠纷危害最大。仅以省界水污染纠纷为例,如山东德州与河北吴桥的污染纠纷、浙江庆元与福建松溪的污染纠纷、江苏吴江与浙江嘉兴的污染纠纷等,这些纠纷直接影响了当地社会安定。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