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卫生 » 大公共文化

大公共文化

发布时间: 2020-12-27 03:33:18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五要素是什么

一是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即鼓励、保障和扶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指政府财政预算投入的各种文化设施和设备,也包括社会自愿参与投入的具有文化服务功能的设施设备等。三是公共文化组织机构和人才。组织机构是指从事文化管理和服务的各级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人才即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辅助人员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力量。四是公共文化活动主体。作为大众文化建设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五是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即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手段、方法和设备。六是公共事业经费。包括政府拨款、贴息、集资、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常运转、各种文化服务得以顺利开展的资金保障

2. 公共文化服务的常态

公共文化权利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终极目标,也就是公共文化活动应该以人民群众、以实现公众的文化权利为第一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却经常出现背道而驰的情况。为了配合某些大的活动,正常的公共文化活动或终止或被挤占资源。让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常态,才能使之真正促进我们社会的健康发展。
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惑,那就是我们的公共文化活动究竟是为了什么?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简单而言,公共文化活动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权利而主办的,公共文化权利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终极目标,也就是说,公共文化活动应该以人民群众、以实现公众的文化权利为第一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我们却往往背道而驰。我们的公共文化活动,有许多的是为了上级所布置的某项工作任务,或者为了配合某些经济的或者其他的什么活动。不是说公共文化活动和这些活动没有关系,事实上,它们之间的联系往往是天生的,难以割舍的。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在配合这些活动的同时,或者终止了我们正常的公共文化活动,或者将本应该投入到正常的公共文化活动的各项资源被这些活动所挤占,从而导致公共文化活动成为经济等各项活动的附庸,失去了公共文化在政府文化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得人民群众应该享受到的公共文化难以得到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而提出的,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它主要是强调作为一个人民的政府的社会责任、义务和历史使命之所在。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标志着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标志着其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更标志着其社会的进步程度。只有保持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程度的高水平,才能够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一个富足、安康、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首先满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提供保障。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保证全体民众享受到基本的精神文化产品(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保证人民基本的文化权益是对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的基本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就是要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除生存权外的基本的文化权利,实现其最基本的文化需求。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满足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需求,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保障。民族文化的特色及传承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基本的条件,因此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存、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责任与义务。
在实际工作中,要保障公共文化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们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人民群众是我们服务的主体,是我们各种公共文化服务的“顾客”、“上帝”。
这不仅仅是从一般的,为人民服务的角度讲,其中还包含着经济的成分。从经济的角度,公共文化活动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拨款,实际的来源是纳税人的税款,活动的买单者是全体纳税人。在参与活动的时候他们似乎享受的是免费的或低价的服务,其实,他们在纳税的同时也就订购了各种公共服务,其中也包括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享受这种免费的公共文化活动是天经地义的,并且应该享受到的是高质量的、贵宾级的服务。也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才能真正体现出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决不能因为公共文化活动是免费的或低价的文化活动,我们就降低我们的活动质量、服务标准。
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全体人民群众,要照顾到全体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
由于我们长期以来群众文化工作的习惯,在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更多地强调群众文化人群非职业化、由群众文化爱好者所组成等特征,沿袭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也往往忽略了我们所要面对的人群是全体人民群众,我们所要服务的应该是所有民众,而不仅仅是有时间并愿意参加我们活动的“银发一族”,或者“群众文化骨干”。此外,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因素,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欠了很多账,导致大量文化贫困群体的存在,今天,国家和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来补偿这些文化债务。但在补偿这些债务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更大的公共文化需求主体,不只是文化贫困群体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不要在满足文化贫困群体的同时,又造成新的公共文化服务盲区。
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分层次、多元化的,不能以单一的活动提供给所有的人。
今天的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需求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一方面,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导致了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服务对象的多样化也导致了需求的多样化。把“大秧歌”送给“白领小资”和把歌剧、芭蕾送给农民工同样不合时宜,因此,如何丰富我们的公共文化产品,繁荣公共文化活动,成为政府文化部门、公共文化服务者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还死抱着原来那些简单的服务方式和传统的节目活动,只能是最终被人民群众所抛弃,而达不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
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方式应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与时代的发展也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应该与时俱进,让公共文化服务也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当前,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相当多的文化服务单位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置若罔闻,相当多的文化工作者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读取电子邮件,相当多的政府文化网站只是一个摆设,里面多是关于行政部门的介绍,少有公共文化服务。一方面,是意识上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以为文化不过就是唱唱跳跳、读书看报,与现代科学技术联系不大,只要有相应的技艺也就行了,因而很少去研究作为信息社会主要代表的网络能够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机会,利用这一新的平台我们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则是长期以来文化经费不足所致。只有观念和保障到位,“紧随时代步伐,创新服务方式”才能落到实处,从而抓住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大好时机。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提。因此,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摆脱公共文化的附属地位,让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常态,才能让公共文化真正促进我们社会的健康发展。

3. 省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处长官大吗

文化部门在市政府部门组织中,属于地位低的部门,所以一般处长,官不算大的。

4. 公共文化教育是什么意思

3.1拓展课堂资源,体现美术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除了美术教育所采用的课程资源之外,教师还应该充分的利用当地的公共文化设施、自然文化资源、信息化资源和现代"流行美术"等资源,从而体现美术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例如,可以适当的组织学生去当地的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地方观看,拓展学生的学习场所,开阔他们的视野。还有一些民族文化遗产,现代城市环境艺术以及自然景观等等,可以发展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以及敏锐的感受力等等。利用现代的信息化资源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强大的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中获取大量的有参考和借鉴价值的美术资料,例如图片、教案等等。最后,在当前视觉文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大众艺术、多媒体视觉艺术等学习内容也应该及时的增加到美术教学中来,例如媒体广告、漫画、影视动画等等。加入这些教学内容,不经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多元化文化的存在,还能增强他们解读和分辨视觉信息的能力。3.2重视美术鉴赏教学,提高学生视觉读写能力现代社会视觉信息的泛滥和多元文化的格局要求学生应该有很强的视觉信息读写能力。因此,美术的鉴赏教学不容忽视。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是对美术作品的一种解读,因此能够提高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有益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美术素养和审美素质。首先,美术鉴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学生形成开放式的审美文化心态和情感态度。其次,美术鉴赏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提高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和辨别美的能力。再次,美术鉴赏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最后,美术鉴赏有助于学生形成多元化的审美观。3.3教师教学手段要走入生活,重视学生发展首先,教师应该重视情境教学的作用。美术教师在讲解作品时,讲授绘画技巧时,都应该努力营造出相应的情感和氛围,让学生能够产生深切的体验,从而感受到愉悦并且唤起强烈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自觉的投入到美术的学习中去。其次,教师课堂的组织形式也要向着多元化、开放式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美术学科的特点,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师生形成和谐的美术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投入到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例如马蹄形排列法就比较适合于进行课堂讨论和教师示范,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小组式排列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讨论;写生式排列在学生进行绘画时能够有足够的绘画空间,互不影响等等。3.4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用美术表现生活用美术表达生活是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鼓励学生通过美术表达对生活的看法,对生活的情感是美术课堂生活化的必要途径。如在教学《传统纹样》时先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传统纹样,体现生活中处处都是美;你回家的路上、家里、公园、餐厅等地方还发现哪些传统纹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最后让学生为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设计二方连续,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的能力

5. 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公共文化设来施免费开放,在传播中自华文明、丰富百姓文化生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韩凤芹表示,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所需的费用,是由中央财政与地方政府共同分担的。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补助资金约50亿元,但有些地方上应分担资金没有到位,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上打了折扣。

“中央财政将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结合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情况,更加突出绩效导向,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支持机制。”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努力将“政府端菜”变为“群众点菜、政府买单”。来源:人民日报

6. 公共文化教育是什么意思

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一是义务教育。从国情出发,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锁定在对义务教育的保障上,即普及和巩固城乡义务教育。只要是适龄儿童,不论在城镇还是在乡村,不论在东部还是在中西部,都有权利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为此,一方面应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另一方面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从体制上为义务教育均等化提供保障。二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具有公益性质,应列入均等化的范围。应强化政府责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三是公共文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在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方面,要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分开来。文化事业有公益性,可以均等化,像公共图书馆、农村文化室等,属于政府应该提供的基本文化事业服务。而文化产业则是市场性的,主要靠市场调节。目前,公共文化的数量和质量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不足和脱节现象。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基础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公益性基础设施可分拆出两个环节,即“基础建设”环节和“执行运营”环节。对基础建设环节,即不以营利为目标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带福利性的环节,政府应全力予以投资并加强管理,如农村饮水工程、农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当然,政府对基础建设不可能全部包揽,可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政策。至于市场性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等,可按市场方式运作。为全体公民提供良好的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等,也是在“公益基础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的内容。国家已经把环境保护作为约束性指标来考核各级政府的绩效。
在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安全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利益的大事,政府有责任提供安全方面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包括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等。对于这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平等地享受。

7. 论述怎样理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其特点

一、如何理解“政府主导”
《意见》在基本原则中强调政府主导。如何理解政府主导呢?通常的看法是,所谓政府主导就是通过财政投入,按照政府部门的设计,为公众提供文化产品。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我认为,政府主导是指政府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直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西方公共管理理论有这样一个人们熟知的观点,就是“政府并不保证提供公共产品,政府只保证公共产品被提供”,这句话意思是说,政府的责任是保证公共产品被提供,但公共产品谁来提供是另外一回事,政府并不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唯一主体。公共文化产品也一样。从公共文化产品提供方式看,公共文化产品提供方式大致有四种方式:一是由政府提供,二是由社会组织提供,三是由企业提供,四是由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共同提供。所以,把政府主导简单理解为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是不准确的。
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提供公共文化产品,,而不是按照公众的意愿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由此造成效益低下。
以农家书屋为例。农家书屋是政府有关部门为满足公众读书看报需求于2007年实施的文化惠民重大工程。要求全国64万个行政村,每村建立一个农家书屋,可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张。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截止2012年,全国已建成60万家农家书屋,国家财政投入120亿元,社会资金60多亿元。政府投入的财力不可谓不大。这些农家书屋运行状况如何?社会各界都很关心。2014年春节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春节期间发挥农家书屋作用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农家书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延长农家书屋开放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满足春节期间返乡农民工和放假学生的旺盛文化需求。为了解各地落实《通知》的情况,光明日报记者和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调查组,到各地走访调查,共走访了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南、四川、广西、青海等地14个行政村。记者发现,他们所走访的14个行政村,11个村的农家书屋不是大门紧闭,就是无人问津。书屋建成,不见读者的情况十分普遍。其余3个村根本就没有建立农家书屋。2014年2月26日,光明日报以《农家书屋生存状况堪忧 大多数大门紧闭无人问津》为题,报道了此次调研的情况,这篇报道产生了很大反响。
近几年,我作为文化部聘请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去过不少农村地区调研农家书屋运行情况。有做得不错的,但多数地区与光明日报的报道大体一致。实际上,不仅是农家书屋,“5+1”的项目之一——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效益低下的问题也很严重。在我调研中,就有地方党委政府部门负责人就跟我说,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取消这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问题出在这些文化惠民工程是政府部门按照主观愿望设计的,并不是真正源于公众的文化需求。于是就出现了政府的愿望很好,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

8. 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指什么

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公益性的大型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体育场(馆)

9. 如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文化非营利组织作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方向、思路和实施路径,必将大大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动力,有效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广阔空间,切实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福祉。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重中之重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正确处理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各种市场主体和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资金投入多元化,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力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结构,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和总体水平。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有效路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公共事业领域。这有利于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促进政府自身运作方式的改革,减轻政府压力,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效率;有利于发挥社会力量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改善社会文化治理方面的作用,激发整个社会的文化活力和文化创造力。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归根到底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政府工作重点在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各级政府保障责任和义务的标准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同时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健康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方式,激发文化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各地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方面有许多立足实际、改革创新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和宝贵经验。今后,各级政府还应进一步完善健全政策措施,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扶持;营造平等准入的发展环境,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事业;推动社会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和促进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加强宣传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舆论氛围。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缺一不可,要把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引入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动格局,全面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活力和发展动力。

10. 开展丰富文化活动的公共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更趋复杂、更加多元化,许多人的价值观念处于迷茫状态。面对这种思想状况,只有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主阵地,承担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责任,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才能以文化的力量,凝聚核心价值、巩固共同理想、培育精神文明,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是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民生的迫切需要。只有将保障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权利、促进文化公平作为重要的社会政策,加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才能确保所有人平等地享有参与文化活动、从事文化创造、享受文化福利的机会,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文化领域的公平正义。
三是夯实国家文化发展基础的迫切需要。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石,直接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关系国家整体的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只有继续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注重积累、稳中求进,持之以恒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牢牢夯实文化发展的基础,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四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当前,广大城乡居民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与基本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已对政府管理文化的传统手段和方式提出越来越大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要求面前,只有通过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政府主导下,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才能适应迅速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