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污染
『壹』 如何防止和减少电磁辐射污染
要防止和减少电磁辐射污染,要从源头抓起,即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和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比如电视机或者电脑不看时,拔掉电源,也能有效防止和减少电磁辐射污染。另外,多吃一些防辐射的食物,比如海带、黑芝麻等具有抗电脑辐射作用的。防辐射服研究中心还指出,如果家中有孕妇的也可以购买专业的防辐射产品,比如防辐射服,防辐射毯子或者手机防辐射袋子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御或者减少电磁辐射污染。
『贰』 电磁辐射污染有哪些危害
到目前为止,关于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研究时间较长,国内外多数学者带有共识性的观点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近年来,国内外对电磁辐射危害的相关报道不胜枚举,具体危害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意大利专家研究后认为,该国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离高压电线太近,因而受到了严重的电磁污染。
2、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电磁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瑞士的研究资料指出,周围有高压线经过的住户居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
3、影响人们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某省对16名女性电脑操作员的追踪调查发现,接触电磁辐射污染组的操作员月经紊乱明显高于别组。有关研究报告指出,孕妇每周使用20小时以上计算机,其流产率增加80%,同时畸形儿出生率也有所上升。
4、可以导致儿童智力残缺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5、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如果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6、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由于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还会对视觉系统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
另外,高剂量的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老人、儿童、孕妇属于对电磁辐射敏感的人群。
『叁』 家用电器也会产生电磁辐射污染吗
会,生活中最常见的是电器的电磁辐射。如:电脑,电视机,微波炉,电吹风,电冰箱,手机等。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电脑显示器前的电磁辐射通常只需要一个纤维玻璃就可以阻隔,如果没有纤维玻璃,尽量保持与电脑屏幕的距离超过30厘米。
电磁辐射量便会低于安全值。其次电脑主机的辐射比显示器大,因为主机带有辐射的部分一般为马达、电线圈、电风扇等部分,这些部分要与人体保持60厘米以上的距离。
虽然生活中的电磁辐射有很多,但我们不用过度紧张。科学地认识和预防电磁辐射污染非常有必要。一般情况下,电磁辐射并不强,但因为其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加以注意,尽量远离辐射源。
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当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操作时注意保持和它们之间的距离。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关闭电源,不使其处于待机状态,即使是微弱的电磁辐射,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家中的电器也不要摆放得过于集中,尽量分散摆放。另外,可以多吃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3)电磁辐射污染扩展阅读:
人为电磁辐射:
人为电磁辐射产生于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在正常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影响较大的包括电力系统、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移动通信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工业与医疗科研高频设备。
1、电力系统
经济的发展促使各种用电设备日益增多,用电负荷急剧增大,电网规模快速膨胀,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日益增多。由高压、超高压输配电线路、变电站和电力变压器等产生的交变磁场,在近区场会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
2、广播电视发射系统
广播电视发射塔是城市中最大的电磁辐射源,这些设备大多建在城市的中心地区,很多广播电视发射设备被居民区包围,在局部居民生活区形成强场区。
3、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基站是主要的电磁辐射源。随着电信事业的飞速发展,移动基站的数目不断增加,为防止干扰,基站高度逐渐下降,发射的电磁波反射到居民楼的概率增大,基站和基站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分布日渐广泛,使电磁辐射水平不断增加。
4、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包括有轨、无轨电车、电气化铁路、汽车、地铁等。这种辐射源主要以传导、感应、辐射等形式产生电磁辐射,如汽车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会产生很强的宽带电磁噪声。
5、工业与医疗科技高频设备
工业与医疗科研高频设备产生的强辐射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生活中的电磁辐射污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磁辐射污染
『肆』 电磁辐射污染危害到了什么地步
在正常工作时都会向外辐射出大量的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形成电磁辐射。它们无色、无味、无形,又无处不在,它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量的电磁辐射下,人体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造成电磁辐射污染。据专家介绍,电磁辐射污染对孕妇和儿童的威胁最严重。
『伍』 电磁辐射污染的控制主要有哪些
电磁辐射污染的控制
(一)电磁辐射的主要防护措施
为了减小电子设备的电磁泄漏,必须从产品设计、屏蔽与吸收等角度人手,采取治本与治表相结合的方案,防止电磁辐射的污染与危害。
制定防护技术措施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电磁兼容性设计审查与管理
纵观中外,无论是工厂企业的射频应用设备,还是广播、通信、气象、国防等领域内的射频发射装置,其电磁泄漏与辐射,除技术上的原因外,主要问题就是设计与管理方面的责任。因此,加强电磁兼容性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2.认真做好模拟预测与危害分析
无论是电子、电气设备,还是发射装置,在产品出厂前,均应进行电磁辐射与泄漏
状态的预测与分析,实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大、中型系统投入使用前,还应当
对周围环境电磁场分布进行模拟预测,以便对污染危害进行分析。
3.合理设计设备
1)提高槽路的滤波度
滤波度不好的设备,不仅造成很强的谐波辐射,产生串频现象,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且也会带来过大的能量损失。因此,在进行设备的槽路设计时,必须精确计算,采取妥善的技术措施,努力提高其滤波度,达到抑制谐波的目的。
2)元件与布线要合理
元件与布线不合理,比如高、低频布线混杂在一起,元件距离机壳过近等,均是造成电磁辐射与泄漏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进行线路设计时,元件与布线必须合理。例如,元件与布线均应高、低频分开,条件允许时宜在高、低频中间实行屏蔽。
目前,在布线上多采用垂直交叉布线或高、低频线路远距离布设并采用屏蔽等技术方案,效果良好。
3)屏蔽体的结构设计要合理
一般要求设备的屏蔽壳设计要合理,比如机壳的边框不能采用直角过渡,而应当采用小圆弧过渡。各屏蔽部件之间尽量采用焊接,特殊情况下采用螺钉固定连接时,应当在两屏蔽材料之间垫入弹片后再拧紧,以保证它们之间的电气性能良好。
4.实行屏蔽
由于设备的屏蔽不够完善,例如以往的设备,有些屏蔽体不是良导体,或者缺乏良好的电气接触;有些设备的结构不严密,缝隙过大;有些设备的面板为非屏蔽材料,因而造成漏场强度很大,有时出现局部发热或喷火现象。由于屏蔽体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有部分设备主要辐射单元的屏蔽壳采用了棱角突出的设计,容易引起尖端辐射。如某广播发射机面板处电磁场强度均为30V/m,而其机箱框边为直角,没有小圆弧过渡,结果场强高达50V/m。所以正确、合理的屏蔽,是防止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辐射与泄 漏,实现电磁兼容的基本手段与关键。
5.射频接地
射频防护接地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防护效果的好坏。随着频率的升高,地线要求就不太严格,微波频率甚至不需要接地。射频接地的作用原理,就是将在屏蔽体(或屏蔽部件)内由于感应生成的射频电流迅速导人大地,以便使屏蔽体(或屏蔽部件)本身不再成为射频的二次辐射源,从而保证屏蔽作用的高效率。必须强调的是,射频屏蔽要妥善进行接地,二者构成一个统一体。射频接地与普通的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极不相同,二者不能互相替代。
6.吸收防护
吸收防护是将根据匹配原理与谐振原理制造的吸收材料,置于电磁场之中,可以把吸收到的波能转化为热能或其他能量,从而达到防护目的。采用吸收材料对高频段的电磁辐射,特别是微波辐射与泄漏抑制,效果良好。吸收材料多用于设备与系统的参数测试。防止设备通过缝隙、孔洞泄漏能量,也可用于个人防护。
7.采用机械化与自动化作业,实行距离防护
从理论上分析,感应电磁场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辐射电磁场与距离成反比。因此可知,屏蔽间距愈大,电磁场强度的衰减幅度愈大。所以,加大作业距离可提高屏蔽效果。
8.滤波
即使系统已经有合适的设计和安排,并考虑了恰当的屏蔽和接地,但仍然有泄漏的能量进入系统,使其性能恶化或引起故障。滤波器可以限制外来电流数值或把电流封闭在很小的结构范围内,从而把不希望传导的能量降低到系统能圆满工作的水平。确定设备滤波要求(或屏蔽、接地要求)的原始依据,是设计人员所采用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技术规范。关键设备引线上允许的干扰电平必须在设计初期就加以规定,以使电路设计人员知道它们的分机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因此应在功能试验阶段和其他阶段连续确定它们是否能符合这些技术规范的要求。然而,当必须采用滤波器的时候。应该注意避免由于各个设计组之间的不协调所引起的重复滤波。
9.正确使用设备
当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结合工艺与加工负载,正确调整各项电气参数,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的输出匹配,使设备处于优良的工作条件下。同时,还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例如,l0kW的高频设备,其阳极电流调整到0.8~1.5A之间,栅极反馈电流调整到150~300mA之间,属于正常范围。但在使用上,往往阳极电流大而栅极电流小,这表明了振荡部分本身的耗散功率高,从而使得加热效率很差。因此,为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即理想的匹配与耦合状态,要求调整阳极电流到谷点,栅极电流到峰点。但要注意工作频率不可过低或过高。若过高,则高频辐射所造成的散射功率过多;若过低,则涡流减小,加热效果差。
10.加强个人防护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防护。减轻电磁波污染的危害,有许多易于操作的措施,总的原则有两个:其一,尽量增大人体与发射源的距离;其二,由于工作需要不能远离电磁波发射源的,必须采取屏蔽防护的办法。因为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与发射功率大小、发射源的距离紧密相关,它的危害程度与发射功率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以移动电话为例,虽然其发射功率只有几瓦,但由于其发射天线距人的头部很近,其实际受到的辐射强度,相当于距离几十米处的一座几百千瓦的广播电台发射天线的辐射强度。好在人们使用的时间很短,一时还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危害症状,但使用时间一长,辐射引起的症状将会逐渐暴露。有鉴于此,在平时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应自觉采取措施,减少电磁波的危害。如在机房等电磁场强度较大的场所工作的人员,应特别注意工作期间休息,适当到远离电磁场的室外活动;家用电器不宜集中放置;观看电视的距离应保持在2~5m,并注意开窗通风;微波炉、电冰箱不宜靠近使用;青少年尽量少玩电子游戏机;电热毯预热后应切断电源;儿童与孕妇不要使用电热毯;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以增强肌体抵御电磁波污染的能力;积极采用个体防护装备。
11.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实行区域控制
根据日本及其他国家的实践,应当强调工、科、医设备的布局要合理,凡是射频设备集中使用的单位,应划定一个确定的范围,给出有效的保护半径,其他无关建筑与居民住宅应在此范围之外建造。大功率的发射设备则应当建在非居民区和居民活动场所之外的地点,实行区域控制和距离防护。全市应划分干净区、轻度污染区与严重污染区,确定重点,逐步加以改造与治理。进一步加强对无线电发射装置的管理,对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等的布局及新设台址的选择问题,必须严格执行我国制定的《关于划分大、中城市无线电收发信区域和选择电台场址暂行规定》。新建电台不宜建筑在高层建筑物的顶部。只有合理的布局,妥善治理,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努力实现电磁兼容,才是搞好电磁防治的关键。
(二)高频设备的电磁辐射防护
高频设备的电磁辐射防护的频率范围一般是指0. 1~300MHz,其防护技术有电磁屏蔽、接地技术及滤波等。
1.电磁屏蔽
1)电磁屏蔽的机理
电磁屏蔽主要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在外界交变电磁场下,通过电磁感应,屏蔽壳体内产生感应电流,而这电流在屏蔽空间又产生了与外界电磁场方向相反的电磁场,从而抵消了外界电磁场,达到屏蔽效果。在抗干扰辐射危害方面,屏蔽是最好的措施。通俗地讲,电磁屏蔽就是利用某种材料制成一个封闭的物体,这个封闭的物体有两重作用,它既可使封闭体的内部不受外部的电磁场的影响,同时封闭体的外部区域也不受其内部的电磁场的影响。
电磁干扰过程必须具备三要素:电磁干扰源、电磁敏感设备、传播途径,三者缺一不可。采用屏蔽措施,一方面可抑制屏蔽室内电磁波外泄,抑制电磁干扰源;另一方面也可防止外部电磁波进入室内。电磁屏蔽一般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是对静电场(包括变化很慢的交变电场)的屏蔽,这种屏蔽现象实际上是由于屏蔽物的导体表面的电荷,在外界电场的作用下重新分布,直到屏蔽物的内部电场均为零时才能停止,如高压带电作业工人所穿的带电作业服;第二种屏蔽是对静磁场(包括变化很慢的交变磁场)的屏蔽,它同静电屏蔽相似,也是通过一个封闭物体实现屏蔽,它与静电屏蔽不同的是,它使用的材料不是铜网,而是磁性材料,有防磁功能的手表,就是基于这一原理制造的;第三种屏蔽是对高频、微波电磁场的屏蔽,如果电磁波的频率达到百万赫兹以上,这种频率的电磁波射向导体壳时,就像光波射向镜面一样被反射回来,同时也有一小部分电磁波能量被消耗掉,也就是说电磁波很难穿过屏蔽的封闭体。另外,屏蔽体内部的电磁波也很难穿出去。
屏蔽室按其结构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板型屏蔽室,是由若干块金属薄板制成,对于毫米波段,只能采用这类屏蔽室;第二类是网型屏蔽室,是由若干块金属网或板拉网等嵌在金属骨架上构成。在制作中,有的是按装配方法,也有按焊接的方法。
『陆』 电磁辐射污染会对人产生什么危害
近几年来,各种家用电器、家用电脑、家庭影院等现代高科技产品都已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方便和乐趣。然而,电视机、电脑、电冰箱、空调机、移动电话等,在正常工作时都会向外辐射出大量的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形成电磁辐射。它们无色、无味、无形,又无处不在,它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量的电磁辐射下,人体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造成电磁辐射污染。据专家介绍,电磁辐射污染对孕妇和儿童的威胁最严重。
电磁辐射污染会使淋巴细胞的复制受到影响,导致白细胞和红细胞减少,大大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常患感冒、头昏、头胀痛、失眠、神经衰弱等。它还可损害人体内分泌及代谢功能,会导致癌变、胎儿畸形等。电磁辐射强度越大,癌症的发病率越高。
另外,高强度电磁辐射可以使人的眼睛晶状体蛋白质凝固,更严重的可形成白内障,还可伤害角膜、虹膜,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因此,有人将电磁辐射产生的污染形象地比喻为“隐形杀手”。
微波是电磁波的一种,波长很短,频率很高,对人体的伤害也最大。微波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最常见的就是人们常用的微波炉。
微波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它对生物机体细胞产生“加热”作用。由于它是穿透生物表层直接对内部组织“加热”,而生物体内部组织散热又困难,所以往往肌体表面看不出什么,而内部组织已严重“烧伤”。这就好像微波炉加热生鸡蛋,鸡蛋皮一点也不烫手,但鸡蛋黄已经“沸腾”了。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的电磁辐射对人们的影响不容忽视,虽然手机电磁辐射较弱,但由于手机的电磁辐射距离人体,特别是人的大脑非常近,电磁辐射有一半被使用者的头部吸收了。超量的电磁辐射,会造成人体神经衰弱、食欲下降、心悸、胸闷、头晕目眩,甚至诱发脑部肿瘤。最新的报道称,手机常挂在腰间,对人的肝、肾、脾等器官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防电磁辐射污染最简单易行的措施就是远离电磁辐射发射源。家用电器不宜集中放置,观看电视的距离应保持在4~5米,并注意开窗通风。青少年应尽量少玩电子游戏机,经常参加室外活动。如果是在计算机机房等电磁场强度较高的场所工作的人员,应特别注意工作期间休息,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以增强抵抗能力。使用手机时最好使用专用保护型耳机,尽可能地使天线远离人体,特别是头部。
『柒』 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电磁污染源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性
电磁辐射污染:是指产生电磁辐射的器具泄露的电磁能量传播到室内外空间,其量超出环境本底值,其性质、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综合影响引起周围人群的不适感,或超过仪器设备所容许的限度,并使健康和生态环境受到损害。
电磁污染按场源可分为:自然电磁污染和人工电磁污染。
天然源: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场,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此外,太阳及其它星球自外层空间也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但天然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没有多大的损害。
人为源:产生不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机械设备、安全等产生危害。
『捌』 电磁辐射的危害
电磁辐射的危害
危害之一
它极可能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意大利专家研究后认为,该国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离高压电线太近,因而受到了严重的电磁污染。
危害之二
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电磁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瑞士的研究资料指出,周围有高压线经过的住户居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美国得克萨斯州癌症医疗基金会针对一些遭受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所做的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工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要快24倍。
危害之三
影响人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危害之四
可导致儿童智力残缺。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危害之五
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如果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危害之六
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由于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会引起视力下降,白内障等。高剂量的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老人、儿童、孕妇属于对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
『玖』 电磁辐射和电磁辐射污染的区别是什么
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比如说,正在发射讯号的射频天线所发出的移动电荷,便会产生电磁能量。电磁“频谱”包括形形色色的电磁辐射,从极低频的电磁辐射至极高频的电磁辐射。而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当磁场和电场交互作用时便形成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无时、无处不在。电磁辐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有在能量达到一定数值时,才会成为电磁污染,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完全可以抵消少量辐射的影响。
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是指射频电磁辐射达到一定程度所造成的一种污染。射频电磁辐射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和微波辐射。射频电磁辐射主要发生于无线电广播、电视通讯、雷达探测等电子设备,根据其频率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电磁辐射,对周围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大功率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明显的伤害和破坏作用。微波辐射对人的危害尤为严重,会导致头疼、失眠、记忆力衰退、血压升高或下降、心脏出现界限性异常等症状。如在电磁辐射超强度的环境下长期作业,严重的可能引起白内障,甚至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