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机关
⑴ 外交分几级别什么大使级啊
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9年10月3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外交人员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外交官从高至低分为以下7个衔级:
大使
公使
参赞
一等秘书
二等秘书
三等秘书
随员
另外中国驻外外交人员工资划分为以下10个级别:
一级 副部级大使(包括中国驻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朝鲜、印度、巴西9国特命全权大使及中国常驻联合国(纽约、日内瓦)代表、常驻欧盟使团代表,驻港澳特派员);
二级 正司级大使、公使、大使衔总领事,驻港澳常务副特派员,副军职武官(少将军衔);
三级 副司级大使、公使衔参赞,正司级参赞、总领事、副总领事、首席馆员(大使级总领馆)、正司级商务教育领事(大使级总领馆),正师职武官(大校军衔),驻港澳副特派员;
四级 副司级参赞、总领事、副总领事、首席馆员、副司级商务教育领事(重点总领馆),代表处办事处主任,正师职武官(上校军衔);
五级 正处级参赞、副总领事、首席馆员、正处级商务教育领事(普通总领馆),正团职武官,代表处办事处副主任,副师职武官(中校军衔);
六级 一等秘书(正处级),领事,首席馆员(无副总领事设置总领馆);
七级 二等秘书(副处级),领事;
八级 三等秘书(正科级),副领事;
九级 随员(副科级),领事馆职员;
十级 职员。
(1)外交机关扩展阅读:
从中国驻外特命全权大使的行政级别及其升降可以反映出中国与该国关系的而变化以及中国对该国重视程度:1950年代的中国驻苏联大使以外的华沙条约组织其他成员国大使以及1960年代中国驻越南大使也曾经享有副部级待遇,但随着后来中国与这些国家关系的变化,中国驻相关国家大使的行政级别也随之下降。
⑵ 请问中国外交部主要是干什么的啊谢谢
1 接洽两国政府首脑之间的重要活动
2 建立外交关系
3 两国间经济贸易往来
4 对国际冲突进行斡旋、调解
5 保护本国侨民
请注意,外交部对境外涉华事件有协调处理的主要责任,但对境内的涉外事件只能参与而非主导
⑶ 国际公法的外交机关
国家外交机关是指一国与另一国或其他国际法主体保持与发展外交关系的各种机关。国家的外交机关可以大致分为国内的外交机关和驻国外的外交机关。国内的外交机关有:国家元首、政府、外交部门。国家驻外的外交机关通常有两大类,一类是常设的机关,如使馆、国家派驻国际组织的代表团;另一类是临时性的机关,如国家的特别使团和参加国际会议的代表团等。
领事馆是指根据国家间的协议,一国在另一国一定地点设立的,以便在该国一定区域内执行某种职务的机构。领事馆分为总领事馆、领事馆、副领事馆和领事代理处四级。领事馆通常只就护侨、商业和航务等事务与所在国的地方当局交涉。 为了对外交代表所代表的国家表示尊重,也是为了外交人员更好地行使其对外职权,驻在国给予使领馆及其人员在驻在国享有一定的特殊权利、优惠待遇和其他豁免权。这些总称为外交特权和豁免。外交特权和豁免包括使领馆的特权与豁免、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
1、使领馆的特权与豁免。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使领馆主要有以下的特权与豁免: (1)馆舍不可侵犯;(2)使馆档案及文件不得侵犯;(3)通讯自由;(4)免纳捐税、关税;(5)使用国旗与国徽。
2、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外交代表是指使馆馆长或使馆外交人员。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主要有:(1)人身不得侵犯;寓所、文字、信件、财产不受侵犯;(2)司法管辖的豁免;(3)免纳捐税、关税和免受查验。
⑷ 外交的政治常识(多多益善)
大使馆 公使馆 代办处 领事馆
大使馆、公使馆、代办处、领事馆都是主权国家在建交的国家设立的外交代表机构名称。
在两国达成建交协议后,建交双方在对方的首都各自设立与外交代表等级相应的外交代表机关。外交代表机关通常分为三级:以大使为馆长的称大使馆(以高级专员为馆长的称高级专员公署);以公使为馆长的称公使馆;以代办为馆长的称代办处。建交双方政府有义务对对方建馆给予协助与便利。
19世纪,只有大国才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现在世界上建立的一般都是大使级外交关系,所以多是大使馆负责处理两国间的一切有关事宜。
领事馆是一国驻在他国某个城市的领事代表机关的总称,有总领事馆、领事馆、副领事馆和代理处等几种,负责管理当地本国侨民和其他领事事务。
外交代表机关的主要职能有:
1. 在接受国中代表派遣国;
2. 代表本国政府同接受国政府进行联系和办理各种交涉,商谈两国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交涉两国关系上存在的问题等等;
3. 在国际法许可的范围内,保护本国及其侨民和企业在接受国中的利益;
4. 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即通过接受国公开的报刊、出版物、广播以及同接受国官方机关接触等途径了解和调查接受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情况和事态,并向本国政府做出报告;
5.促进本国和接受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发展两国间经济、文化和科学关系等。
此外,外交代表机关除执行外交职务外也可行使领事事务的职能。
大使 公使 代办
常驻外交代表等级的划分最初是在1815年维也纳国际会议上统一的。在这次会议上通过的决定明确把外交代表划为大使、公使和代办三级。1818年11月亚琛会议决定增加驻办公使一级,置于公使和代办之间。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又取消了驻办公使,再次恢复为大使、公使和代办三级。
根据1961年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代表分为以下几类:
(一)使馆馆长 (二)其他外交人员
1、大使 1、参赞
2、公使 2、一、二、三等秘书
3、临时代办 3、陆、海、空军武官
大使是最高一级的,通常都授有“特命全权大使”衔,是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的。公使次之,代办又次之。它是一国外交部长向另一国外交部长派遣的外交代表。代办与临时代办不同。当大使(公使)不在任时,由使馆人员临时代理职务,称为临时代办。
另外,参赞、秘书、武官、商务代表等,都是一国派往外国的外交人员。
外交特权与豁免
为了保证外交代表、外交代表机关以及外交人员进行正常外交活动,各国根据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原则,按照国际惯例和有关协议相互给予驻在本国的外交代表、外交代表机关和外交人员一种特殊权利和优遇。这种特殊权利和优遇,在外交上统称外交特权和豁免。
外交特权主要有:人身、办公所、住所、公文档案、财产不可侵犯;免受驻在国的司法裁判和行政管辖;使用密码通讯和派遣外交信使;免纳关税和其他一些捐税。但是—切外交代表,都有尊重驻在国法令和不干涉驻在国内政的义务。
我国古代就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之说。在欧洲,从13世纪起就开始出现常驻使节,他们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受到特别的保护。当然,当时他们所享有的特权尚无成文的国际法为依据。到17世纪后半期,互派常驻使节成为一种普遍的制度后,使节享有的特权和豁免逐渐形成为一种惯例。以后,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有些国家对使节享有的特权与豁免订立了专门的协定,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成为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各国所公认。
不受欢迎的人
—个国家的外交代表的任命,获得驻在国政府的同意,即为“受欢迎的人”。驻在国不同意,或者因为从事了与外交身份不相符合的活动,驻在国要求派出国召回的代表,即为“不受欢迎的人”。
国书 照会 备忘录 白皮书 最后通牒
国书是派遣国元首为了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国书有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两种。派遣国书是派遣国元首的信任状。国书中一般写明外交代表的任命和等级,表示发展两国关系的愿望以及请求接受国元首对该外交代表所进行的工作给予信任等内容。国书的文字简练,格式规范化,由派遣国元首亲笔签署,外交部长副署,大使或公使亲自呈递接受国元首。召回国书,一般由大使或公使在职务终止时向接受国元首递交,但在实践中却往往由继任者递交派遣国书时一并递交。现我国已将召回国书与派遣国书合并为一个国书,由新任使节递交。
作者:何红枫 2006-8-7 19:44 回复此发言
--------------------------------------------------------------------------------
2 外交常识
照会是国家间外交往来的一种文书,用以表明意见、态度、立场或通知事项等。照会有三种:正式照会、普通照会、通知照会。正式照会意味着照会所叙述的问题有重大意义。
备忘录是说明某一问题事实经过的外交文件。备忘录写在普通纸上,不用机关用纸,不签名,不盖章。备忘录可以当面递交,可以作为独立的文件送出,也可作为外交照会的附件。现在备忘录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有的国际会议用备忘录作为会议决议或公报的附件。
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各国依其习惯使用不同颜色的封皮,白色的叫白皮书,蓝色的叫蓝皮书(如英国政府),还有红皮书(如西班牙政府)、黄皮书(如法国政府)、绿皮书(如意大利政府)等。使用白皮书和蓝皮书的国家最多,特别是白皮书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
白皮书可能是一本书,也可能是一篇文章。白皮书作为一种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没有文学色彩。白皮书既可以是系列的,比如,中国国防白皮书自1998年以来就是每两年一次;也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环境下专门发表的,如为驳斥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政策的攻击,我国相继发表了若干有关中国人权状况的白皮书。
最后通牒来源于拉丁语,音译为“哀的美敦书”,意思是谈判破裂前“最后的话”。一般是一国就某个问题用书面通知对方,限定在一定时间内接受其条件,否则就将采取某种强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断交、封锁抵制等等。
正式访问 非正式访问 国宾
正式访问是指一国领导人应另一国领导人的正式邀请,对邀请国进行的访问。正式访问也有称为友好访问或正式友好访问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进行的正式访问,称为国事访问。这类访问礼仪一般较为隆重。
非正式访问包括:国家领导人以私人身份进行的访问,称为私人访问;出访时途经某国时进行的访问,称顺道访问;由于某种原因不便公开的访问,称秘密访问。这些都是非正式访问,礼仪活动一般都从简。
外国来访的国家元首(包括国王、总统、主席等)和政府首脑(包括总理、总理大臣等),称为国宾。其他领导人则不能称国宾。
国籍 双重国籍 无国籍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国民资格。具有某一国国籍的人,对这个国家有其权利和义务。每一个国家都有权制定其国籍法,即有关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等方面的法律。国籍的取得的主要有出生和入籍两种方式。因出生而取得国籍的方式中,各国的立法原则不一:有采取血统主义的,即确定一个人的国籍以他出生时父母的国籍为准,不问其出生于何国;有采取出生地主义的,即本人的国籍以出生地所属的国家为准,不问其父母属何国籍,多数国家的立法原则兼采取这两种方式,但有的以血统主义为主,有的以出生地主义为主。入籍是指个人根据本人的申请、婚姻关系或被收养等原因而取得他国国籍。
双重国籍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个国家的国籍。双重国籍主要是由于各国法律存在的差异以及因种种情况产生的国籍变化而形成的。其最基本的差异是一些国家在自然国籍确定上采用血统主义,而另一些国家则采用出生地主义。例如,美国采用出生地主义,即出生于美国的自然人,均取得美国国籍,而不问其父母的所属国籍。菲律宾采用血统主义,即一个人的父亲或母亲具有菲律宾国籍,该人就取得菲律宾国籍,而不管这个人是在何地出生的。这样,侨居美国的菲律宾公民在美国所生子女,即具有双重国籍。此外,由于结婚、被收养等其他原因,可能产生双重国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主张采用一人一籍的原则,我国按照国际惯例,主张凡属双重国籍者,均可按自愿原则选择一个国籍。
无国籍是指一个人不具有任何国籍。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于1954年9月28日通过的《关于无国籍人地位的公约》,规定“无国籍人”的定义是:“本公约所称‘无国籍人’一词是指任何国家根据它的法律不认为它的国民的人。”
作者:何红枫 2006-8-7 19:44 回复此发言
--------------------------------------------------------------------------------
3 外交常识
公约规定了无国籍人的权利义务,如:“每一无国籍人对其所在国负有责任,此项责任特别要求他遵守该国的法律和规章以及为维持公共秩序而采取的措施。”
无国籍人通常当作外国人对待。
政治避难 引渡 驱逐出境
政治避难是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向另一国请求准予进入该国居留,或已进入该国后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的行为。享受庇护的外国人,通称“政治避难者”,在所在国的保护下,不被引渡或驱逐。政治避难者的居住、迁移和行动方面的管理,原则上按照一般外国侨民待遇,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依其个人地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引渡是指一国应某外国的请求,把在其境内被该外国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外国人,移交给该外国审理或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引渡是根据引渡条约进行的,除非国家间签订了引渡条约,否则一国没有引渡的义务。
驱逐出境就是把犯罪的外国人或无国籍的人驱逐出国境之外,由法院判决“驱逐出境”。
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适用驱逐出境,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护照 签证
护照是国家主管机关发给本国公民出入境和在国外旅行、居留的合法身份证件和国籍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一般分为三种:普通护照、公务护照和外交护照。普通护照又分为因私普通护照和因公普通护照,发给出国的一般公民、国外侨民等。因私普通护照有效期一般是5年。外交护照是发给驻外代表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公务护照,发给驻外代表机关的技术和辅助工作人员。
签证是主权国家准许外国公民或本国公民出入境或经过国境的一种许可证明。即在出国旅行者的护照上或者在其他有效的旅行证件上盖印签注的手续,表示准许其出入或经过该国国境。
一个公民如果想出国旅行、移居或者留学、结婚等,除了需要持有护照以外,还必须持有相应的签证。护照是持有者的国籍和身份证明,签证则是主权国家准许外国公民或者本国公民出入境或者经过国境的许可证明。
签证一般都签注在护照上,也有的签注在其他旅行证件上,有的还颁发另纸签证。如美国的移民签证即是一种申请表,新加坡对外国人也发一种另纸签证,但必须与护照同时使用方能发生效力。
对外国人,一般均是根据申请者的身份和入境目的发给不同的入境签证,如旅游、探亲、移民、留学、工作等签证,并限制入境后的居留时间。
因签证种类不同,要求提供的有关材料也不一样。一般对以短期居留为目的的申请限制较少,等待批准的时间也较短。对以谋职和长期居留为目的,申请则限制较多,待批的时间也较长,这已成为各国的普遍做法。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国际政治关系的发展,旅游业的兴旺,许多国家的签证规定趋于简化。各国之间也有互免签证或简化签证手续的协议。
领土 领海 领空
领土是指地球上隶属于国家主权的特定部分。领土是国家的要素之一,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人和事物的最高权力称为领土主权。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拥有排他的管辖权;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一切土地和资源具有占有、使用和支配的权利。领土不可侵犯,领土完整是国家独立的重要标志。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底层领土。
领陆是指国家疆界以内的全部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
领水是国家陆地疆界以内的水域和与陆地疆界邻连的一带海域,即内水和领海两大部分。
领海是连接国家陆地领土及内水或群岛水域的一定宽度的海水带,是沿海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空指处于国家主权管辖下的领陆和领水上空的空气空间。
底层领土指领陆和领水的底土,包括地下水和资源等。底层领土完全受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
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是一种双边的贸易协定,是指在国际贸易条约中,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根据关贸总协定的原则,最惠国待遇是缔约国之间贸易自由的核心,是规范缔约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基础。
作者:何红枫 2006-8-7 19:44 回复此发言
--------------------------------------------------------------------------------
4 外交常识
早在17世纪初,商业条约和协议的条款中,就含有保证这种贸易机会均等的尝试性措施。1860年由理查德•科布登和米歇尔•谢瓦利埃商订的英法条约成为以后许多协议的典型。这些协议在全世界建立了一套连锁的最惠国待遇所赋予的关税优惠。这种待遇主要是用于征收进口货物的关税上。但特定条款已使最惠国原则扩大到国际经济交往的其他领域中,如一国国民在他国领土上开设企业,在领水中的航行,不动产和动产的权利,专利、工业设计、商标、版权、著作权等无形产权,政府采购,外汇分配,捐税等。
1978年8月,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经过10多年的努力拟出了《最惠国条款最后草案》,该草案第5条把“最惠国待遇”定义为:“给惠国给予受惠国或者与该受惠国有确定关系的人或物的优惠,不低于该给惠国给予第三国或者与该第三国有同样关系的人或物的待遇。”第4条认为最惠国待遇条款是“一国据以对另一国承诺在约定关系范围内给予最惠国待遇的一种条约规定”。
最惠国待遇可分为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最惠国待遇两种。前者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一切优惠,应无条件地、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国的另一方。后者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优惠,缔约国的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补偿,才能享受。
中立国 永久中立国
中立国指处于两个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不倾向任何一方,不参与战争并取得法律地位的保持中立状态的国家。一般把中立国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战时中立国也叫“局外中立国”;永久中立国是指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必须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当中立国宣布中立后,既要对交战国保持不偏袒的态度,也要对交战国的任何一方不得予以提供与战争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援助。
永久中立国为根据条约或单方发表的宣言,不论在平时或战时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在世界近200个国家中,已有3个国家宣布为永久中立,并得到国际的承认。它们是:
瑞士:自16世纪起即执行中立政策,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与会各国一致承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此后,在历次国际战争中瑞士都保持中立,国土未受到战火的侵扰。
奥地利:1945年法西斯德国战败后,奥地利全境由苏、美、英、法4国分区占领。1955年4国同奥地利签订和约,奥地利恢复独立。同年10月,奥地利宣布永久中立。
哥斯达黎加:1983年11月17日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宣布永久中立,得到了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各国的支持和承认。
仪仗队 礼炮
仪仗是指古代帝王和官员外出时由侍从们所持的旗帜、武器等,这些侍从称为仪仗队。现在所说的仪仗队,是指由军队派出的执行某种礼仪任务的小部队,通常在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贵宾的迎送仪式上使用,有时也用在其他一些特殊仪式上。
迎接外交使节的仪仗队,通常由数十名武装士兵组成,列在元首府门前,由典礼官或仪仗队队长陪同使节检阅,但也有列队而不检阅的。在我国国内,仅在人民大会堂入口处两侧设礼兵,向使节行举手礼。
礼炮是每遇贵宾到来,鸣放礼炮表示敬意,是国际上惯用的外交礼节。据记载,400年前一些国家就有鸣炮迎宾的礼节,那时鸣放的是真炮,现在鸣放的都是空炮。鸣炮多少,根据国际惯例:鸣放2l响,是欢迎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贵宾,这是最高的礼遇。鸣放19响,是欢迎部长、将军一级外宾。鸣放17响、15响等,是欢迎更低一级的外宾。鸣放礼炮都是单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所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按照经济实力的不同而划分的两种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是与发展中国家相对而言的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国家,包括欧洲的绝大部分国家,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这些国家经济一般都比较发达,也较富裕。
在关贸总协定这一国际性经济组织中,并没有在其条款中规定什么是发展中国家,也没有具体判断缔约方是发展中国家的标准。
作者:何红枫 2006-8-7 19:44 回复此发言
--------------------------------------------------------------------------------
5 外交常识
1965年关贸总协定提出“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概念。直到世贸组织才在其条款中专门为“发展中国家成员”做了规定。世贸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判断依据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按1995年世界银行标准,是指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65美元及其以下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有49个,其中29个是世贸组织成员。
第二大类是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美元的国家,世贸组织曾列举过这类国家,主要指玻利维亚、喀麦隆、埃及、加纳、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摩洛哥、尼加拉瓜、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塞内加尔、斯里兰卡和津巴布韦等。
第三大类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员”,即不属于上述第一、二类的发展中国家成员。但是,世贸组织没对这类成员,也没对“发达国家成员”规定判断标准。这对一些协定、协议的执行会带来不确定因素。
南南合作 南北对话
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由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南部,因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
南南合作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传播人类活动所有领域内的知识或经验,并相互分享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推动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合作和经济合作,并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与环境、中小企业发展、人才资源开发、健康教育等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将推动世界市场的一体化,促进经济扩张以及世界范围的生活水平提高。在此过程中,南南合作将有效地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困难,抓住机遇获得更快的发展。南南合作的“团结、集体自力更生、国际合作促进发展以及同心协力建立公平的全球经济秩序”的原则必将进一步加强和引起各方重视。
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就经济关系所进行的谈判对话或多边磋商活动。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位于南半球,发达国家则在北半球,通常称发展中国家为“南方”,发达国家为“北方”,故就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的谈判称南北对话。
南北对话开始酝酿于60年代。发展中国家政治上取得独立之后要求发展经济,改善贸易条件和改革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发展中国家的促成下,第一届联合国贸发会议于1964年召开,讨论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问题。1974年联大特别会议通过《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行动纲领》,就是发展中国家的推动与努力争取的结果,并得到了法国等部分发达国家的支持。法国总统德斯坦倡议举行国际会议,希望用“南北对话”来代替“南北对抗”,获得其他发达国家的赞同。
1975年12月和1977年6月,在巴黎先后两次召开了由19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参加的“国际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又称为“南北对话”会议。与此同时,77国集团积极倡议在联合国范围内举行全球谈判。此后,南北对话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1993年10月,各国议会联盟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召开《南北对话促进世界繁荣》大会,会后发表了《最后文件》,呼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要求发达国家取消所有最穷国家的政府债务,敦促发达国家及国际金融机构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并提供技术。
在这次大会上,中国就南北关系提出了4项原则:改变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必须遵循平等互利原则;发达国家应为改善国际环境,特别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做出贡献;各国人民有权决定本国的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别国不得进行干预。
圆桌会议
所谓“圆桌会议”,是指一种平等、对话的协商会议形式,是一个与会者围圆桌而坐的会议。在国际会议的实践中,主席和各国代表的席位不分上下尊卑,可避免其他排座方式出现一些代表席位居前、居中,另一些代表居后、居侧的矛盾,更好体现各国平等原则和协商精神。据说,这种会议形式来源于英国亚瑟王的传说。5世纪,英国国王亚瑟在与他的骑士们共商国事时,大家围坐在一张圆形的桌子周围,骑士和君主之间不排位次。圆桌会议由此得名。至今,在英国的温切斯特堡还保留着一张这样的圆桌。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传说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但圆桌会议的精神则延续下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形式被国际会议广泛采用,直到今天已成为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的代名词,也是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一种重要的协商和讨论形式。
国际争端
国际争端是国际社会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国家之间的交往形成和发展而出现的。由于国家之间利益、主张、权利、要求甚至对事实认识等方面的矛盾,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国际争端。
国际争端的起因可以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法律因素、事实因素和历史等原因。
争端的解决主要取决于有关争端当事国的诚意、努力、同意和第三方的协助。
国际争端的解决还受到国际关系力量对比的制约。
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和程序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而发展和变化的,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可分为:和平解决争端和强制解决争端。
和平解决争端方法,有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政治解决争端方法,包括谈判、协商、调查、斡旋、调解、和解;法律解决争端方法包括:仲裁和司法;强迫解决方法则是:报复、封锁、战争等 。
⑸ 外交机关与外交代表机关的区别
一个是有总部分配的一定自主权!一个是没有,只是代言人的角色!
⑹ 外交关系分哪几级
外交关系属于国家对外关系的范畴。国际法意义上的外交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对外政策,由外交机关通过访问、谈判、缔结条约、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方式,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关系。此外,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和政府间国际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依上述方式在外交活动中形成的关系,也属外交关系的范畴。外交关系有多种形式,主要有正式的外交关系、半外交关系、非正式外交关系和国民外交关系。正式的外交关系是以双方互派常驻使节为主要特征;半外交关系是以双方互派的外交使节停留在代办的级别上为主要特征;非正式外交关系是指两个尚未正式建交的国家直接进行外交谈判,并互设某种联络机构;国民外交也称为民间外交,其主要表现是两国的个人或民间团体相互进行友好访问的接触,就国际问题和两国关系的问题以及某些具体事务达成协议或签定民间协定,发展国家间的外交关系。 领事关系是指一国根据与他国达成的协议,相互在对方一定地区设立领事馆和执行领事职务所形成的国家间的关系。 二、国家外交机关和领事馆国家外交机关是指一国与另一国或其他国际法主体保持与发展外交关系的各种机关。国家的外交机关可以大致分为国内的外交机关和驻国外的外交机关。国内的外交机关有:国家元首、政府、外交部门。国家驻外的外交机关通常有两大类,一类是常设的机关,如使馆、国家派驻国际组织的代表团;另一类是临时性的机关,如国家的特别使团和参加国际会议的代表团等。领事馆是指根据国家间的协议,一国在另一国一定地点设立的,以便在该国一定区域内执行某种职务的机构。领事馆分为总领事馆、领事馆、副领事馆和领事代理处四级。领事馆通常只就护侨、商业和航务等事务与所在国的地方当局交涉。 三、外交特权和豁免为了对外交代表所代表的国家表示尊重,也是为了外交人员更好地行使其对外职权,驻在国给予使领馆及其人员在驻在国享有一定的特殊权利、优惠待遇和其他豁免权。这些总称为外交特权和豁免。外交特权和豁免包括使领馆的特权与豁免、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 1、使领馆的特权与豁免。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使领馆主要有以下的特权与豁免: (1)馆舍不可侵犯;(2)使馆档案及文件不得侵犯;(3)通讯自由;(4)免纳捐税、关税;(5)使用国旗与国徽。 2、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外交代表是指使馆馆长或使馆外交人员。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主要有:(1)人身不得侵犯;寓所、文字、信件、财产不受侵犯; (2)司法管辖的豁免;(3)免纳捐税、关税和免受查验。
⑺ 我国的外交机关有哪些
外交代表机关是一国派驻另一国的官方代表机构。在达成建交协议后,建交双方在对方的首都各自设立与外交代表等级相应的外交代表机关。外交代表机关通常分为三级:以大使为馆长的称大使馆(以高级专员为馆长的称高级专员公署);以公使为馆长的称公使馆;以代办为馆长的称代办处。建交双方政府有义务对对方建馆给予协助与便利
此外,在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前还有互设经济代表团、商务代表团处等做法。例如五十年代我国曾同柬埔寨王国互设经济代表团,代表团团长所享有的特权与礼遇是根据两国间的专门协定规定的。又如,我国曾同埃及、秘鲁、智利、意大利、奥地利等国互设商务代表处,互派商务代表。
⑻ 外交关系有多少种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可以分为大使级、公使级和代办级三种。 另外,国家间如果发生战争,首先要断绝外交关系,所以战争关系并不属于外交关系的一种。
⑼ 简答外交机关的体系
机构
外交官是从事外交事务的专职人员,一个国家驻另一个国家的外交官组被称为一个外交代表机构。大使是一个外交代表机构最高的官员,由一位大使领导的外交代表机构叫做大使馆。
一个国家驻另一个国家所有外交官的总称是外交使团(参见外交官衔)。例如,中国外交部为中国的外交机构,外交官为外交部部长。
组成
外交代表机关的规模是根据需要与条件确定的。各国对驻本国的外交代表机关的人数,有权加以限制。《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使馆的构成人数如无协议,接受国可酌量本国环境与情况及特定使馆之需要,要求使馆构成人数不超过该国认为合理及正常之限度。”
外交代表机关大体由以下几类人员组成:
第一类
为外交人员,即具有外交官身份的人员,有馆长(由不同等级的外交使节担任)、公使、公使衔参赞、参赞、一等秘书、二等秘书、三等秘书、随员等。经驻在国同意,派遣国可派遣与驻在国有关部门保持联系和进行交涉的专业外交人员。
如陆、海、空军武官是代表本国武装部门并与驻在国武装部门保持联系的外交人员;商务参赞或专员、经济参赞或专员、财政专员是代表本国对外贸易或财经部门与驻在国相应部门保持事物联系的外交人员;
文化参赞或专员、新闻专员则是代表本国文化、新闻部门与驻在国相应部门保持联系的外交人员。此外还有科技、工业、农业、粮食专员等。
第二类
为行政技术人员,即承办外交代表机关行政及技术事务的人员,有文书、主事、翻译、打字员、会计等。
第三类
为服务人员,即为外交代表机关服务的事务人员,有司机、传达员、工勤人员等。
第四类
为私人仆役,即受使馆人员私人雇佣的人员,有清洁工、司机、仆人、保姆等。
上述四类人员中,
第一类属外交官,持有外交护照。他们的配偶、未成年之子和未结婚之女一般亦持有外交护照。
第二、第三类人员不是外交官,我国统称公务人员,持有公务护照。
第四类人员一般持普通护照,在公安部门领取证件。也有少数国家的护照不分种类(如英国),仅在护照内注明持照人官衔和身份。
⑽ 外交部是干什么的啊
外交部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外交方针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代表国家和政府办理外交事务,承办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外国领导人的外交往来事务。
2、按照外交总体布局,就外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与有关单位进行协调与商榷,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情况、提出建议。
3、调查研究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中的战略性问题,研究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外交工作的重大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外交战略和方针政策提出建议。
4、发布重要外交活动信息,组织公共外交活动。
5、处理和协调关系国家安全问题的有关涉外事宜。
6、负责国家重要外事活动、外交文件和文书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