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扶贫 » 固定资产的内控测试

固定资产的内控测试

发布时间: 2020-12-11 03:30:10

A. 哪些是固定资产管理循环内控要点

据我猜测,楼主的意思主要应该是指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的动态过程,采购的经办人,具体的使用人,归属部门,使用年限,周期,维修记录,报废或者资产的调拨、转移等。建议你咨询下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咨询公司。推荐你佳克资产管理软件

B.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会存在什么缺陷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缺陷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分为:设计缺陷与运行缺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与一般缺陷。
1.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内部控制缺陷按其成因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设计缺陷是指内部控制设计不科学、不适当,即使正常运行也难以实现控制目标。运行缺陷是指内部控制设计比较科学、适当,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意图执行,导致内部控制运行与设计相脱节,未能有效实施控制、实现控制目标。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出现的,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产生直接影响的控制缺陷,一般可分为财务(会计)报表缺陷、会计基础工作缺陷和与财务报告密切关联的信息系统控制缺陷等。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指虽不直接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营运的效率和效果等控制目标的实现存在不利影响的其他控制缺陷。
3.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企业在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年度评价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的作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当根据现场测试获取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并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
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须引起企业重视和关注。
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
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具体认定标准,由企业根据上述要求自行确定。

C.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哪些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没有专门对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作出具体规定,但对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实物资产的控制提出了要求。有关规定如下:
1、第四十条 单位应当对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
2、第四十四条 单位应当加强对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强化对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控。
(1)对资产实施归口管理。明确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人,落实资产使用人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贵重资产、危险资产、有保密等特殊要求的资产,应当指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并规定严格的接触限制条件和审批程序。
(2)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明确资产的调剂、租借、对外投资、处置的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
(3)建立资产台账,加强资产的实物管理。单位应当定期清查盘点资产,确保账实相符。财会、资产管理、资产使用等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对账,发现不符的,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4)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做好资产的统计、报告、分析工作,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管理。

D.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措施主要有哪些

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措施主要有:
(1)岗位分工
企业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固定资产的全过程业务。
(2)授权批准
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固定资产业务。
(3)取得与验收控制
外购、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其验收应符合相关规定。
(4)日常保管控制
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制度,确保管理权责明晰、责任到人。
(5)处置与转移控制
企业处置、出售或将固定资产对外投资,须经有关部门授权或批准。
(6)监督检查
企业监督检查机构对固定资产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E.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组织规划控制。1.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应当加以分离的职务通常有: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审核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等等。2.组织机构的相互控制。一个单位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应体现相互控制的要求。具体要求是: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得到授权,并保证在授权范围内的职权不受外界干预;每类经济业务在运行中必须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保证在有关部门进行相互检查;在对每项经济业务的检查中,检查者不应从属于被检查者,以保证被检查出的问题得以迅速解决。

(二)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指对单位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控制。单位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就无权审批。首先,要明确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的界限和责任;其次,要明确每类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再次,要建立必要的检查制度,以保证经授权后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的工作质量。

(三)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和计划,并通过授权,由有关部门对预算或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其基本要求是:第一,所编制预算必须体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任;第二,预算在执行中,应当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第三,应当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

(四)实物资产控制。第一,限制接近,以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及与实物资产有关的文件的接触,如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存货等,除出纳人员和仓库保管人员外,其他人员则限制接触,以保证资产的安全。第二,定期进行实物资产清查,保证实物资产实有数量与账面记载相符,如账实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除上述外,实物资产控制从广义上说,还包括对实物资产的采购、保管、发货及销售全过程进行控制。

(五)成本控制。现代成本控制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技术、产品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减少耗用材料,合理下料来降低成本的控制法;集约型成本控制,是指依靠提高技术水平来改善生产技术、产品工艺,从而降低成本的控制法。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是现代成本控制。

(六)审计控制。审计控制主要是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对会计的控制和再监督。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政策的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内部审计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对会计资料的监督、审查,不仅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

F.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发表时间:2004-3-5 投票:0次0分 阅读次数: 1984)

中国会计视野社区 作者:
一.总则
1.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2.本公司规定固定资产的标准: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子、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车辆、仪器仪表,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设备而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过二年的资产;或资产金额在1000元以下,但公司认为有控管必要的资产。
3.固定资产中办公设备和厂房归口管理部门为办公室,除此之外的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为设备科。财务部负责固定资产的综合核算,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以及正确计提折旧等财务核算。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为加强管理,便于组织会计核算,将固定资产按照经济用途、使用情况和所有权综合分为七大类: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须用固定资产、土地、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三.固定资产的计价
1.固定资产的计价方式
1.1外购的,按照买价加上支付的运输费、包装费、保险费、安装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等计价。
1.2建造的,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和安装费用计价。
1.3其他单位投资转入的,按照评估机构评估确认或投资各方在合同协议中约定的价值计价
1.4融资租入的,按照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加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
1.5接受捐赠的,按照发票帐单所列金额加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无发票帐单的,按照同类设备的市场价,或通过评估确认的价值计价。
1.6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按照原固定资产的价值,加上因改、扩建而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价。
1.7盘盈的,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2、固定资产的价值一经确定入帐,除改建扩建、局部改照和特定事项经评估结构评估确认,以及国家政策规定需调整帐面价值外,不得自行调整其帐面价值。
四、固定资产的折旧
1 下列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a 房子、建筑物
b 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
c 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各类设备,以及经营租出和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d 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手续的固定资产。
2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2.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2 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 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类别 折旧年限
房屋 建筑物 20
机器设备 8-10
运输设备 5
电子设备 2-5
4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4.1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折旧方法采用平均年限法。
4.2 固定资产的净残值为固定资产原值的4%。
4.3 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a 年折旧率=(1-4%)×原值/ 折旧年限
b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c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4.4 固定资产折旧根据上述有关计算公式按月计提。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次月开始折旧。当月减少或停用的固定资产,从下月起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其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不再补提折旧。
4.5按照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分别按用途性质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等。
五、固定资产的控制与管理
1.固定资产实行归口分级管理。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设立专职或兼职管理员,负责固定资产具体管理。
2.建立管理台帐。管理部门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名称、规格型使用部门、和存放地点,统一编号,编制固定资产目录,建立固定资产台帐和档案。各使用部门也应有相应的使用明细帐,定期记录使用、保养、修理等情况。
财务部按月与管理部门核对,管理部门按月和使用部门核对,以确保帐、卡、物,数量、金额相符。
3.固定资产的增加按以下规定办理
3.1固定资产的请购
3.1.1请购部门于申请增添固定资产时,应填写「请购单」,经部门经理审核,并注明请购日期、请购单位、用途说明、品名、规格、数量、需要日期、建议厂商等资料。
3.1.2 将「请购单」送交归口管理部门复核增添该项资产之适用性及必要性 ,如公司内部可调拨者,按「固定资产内部转移通知单」通知相关部门,并在「请购单」上备注栏填注调拨情形后,将「请购单」退回请购单位自行归档。如公司内部无法调拨者,按『审批权限表』送交财务总监、总经理审批,50万(含)至100万须董事长审批,100万(含)以上须董事会审批。
3.1.3采购部接到经批准「请购单」后, 则办理采购程序,依采购程序办理完成核签。
3.2 固定资产采购处理程序
3.2.1 采购部在执行固定资产采购程序时,应先向供货商询价,并取得厂商之报价单,进行比价,以报价较低且品质佳之核准厂商为采购对象,单批次5万以下(含)寻找至少两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询价比价;单批次5万以上至30万寻找至少三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招标采购,并报财务总监审批;单批次30万以上寻找至少三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招标采购并组织招标小组确定出最优方案,报财务总监、总经理审批。
3.2.2 依请购单填写订购单并与供货商联络订购事宜,按一般采购程序办理。
3.2.3 重要固定资产或单台5万元以上或单批10万以上的采购,采购单位应与厂商签订购买合同。合同一式二份,由采购部与供货商分别留存一份;采购部应复印一份留存,原件与发票交财务做为付款入帐之依据。
3.3 固定资产验收处理程序
3.3.1 采购人员应与厂商联系送货时间及地点。固定资产送达时,请购单位、采购人员、管理部门均应派员会同点收数量、检查品质及规格是否与「请购单」相符。
3.3.2 固定资产验收合格后,管理部门开具「设备分配通知单」 并登记「固定资产管理台账」。采购人员将固定资产交请购单位使用。
3.3.3 采购部将「请购单」、「订购单」、「设备分配通知单」、「发票」一同送交财务做付款入帐之依据。月末货到票未到,应将除发票外的单据送交财务做暂估入账处理。
3.3.4 管理部门按「固定资产编号规则」编制固定资产编号并制作固定资产编号标纸,黏贴于固定资产上,并将资料添于「固定资产管理台账」上。
3.3.5资产金额在人民币1000元以下者,会计帐列费用,但公司认为有控管之需要者,应添入「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加以单独控管,但不须编进「财产目录明细表」。凡符合公司资产列管不列帐政策者,于验收后亦应赋予固定资产编号,黏贴固定资产编号卷标。
应定期追踪列管不列帐资产之使用情形。
3.4固定资产帐务处理
3.4.1财务须复核各项单据之签核是否完整。复核订购数量与验收数量是否一致。如有差异时,应按货到不符之处理程序办理。复核发票金额、「订购单」金额及合约所列金额是否一致。如有差异时,应向有关负责单位追查原因并作成适当处理,一致则依入账付款作业流程。
4. 固定资产的减少
4.1. 固定资产出售处理程序
4.1.1各类固定资产如有汰旧换新、无法修复、修理费用过高或闲置等情形时,使用单位主管将设备提交管理部门鉴定决定处理方式并配合采购部寻找可能买主及比较出售价格。
4.1.2使用部门应依据出售资产资料至设备科「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一式三联;注明使用部门名称及代号、固定资产编号、品名、规格、数量及出售原因,呈部门经理复核,送交采购部。
4.1.3 采购部依据各部门所填写之「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依照编号,联合管理部门选定处置方式、寻找可能买主及比较出售价格,送财务总监、总经理审批,报废损失达5万(含)至20万送董事长审批,20万(含)以上送董事会审批。
4.1.4 总经理批准「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后,应交由采购部办理出售事宜。采购部办理固定资产出售后,应于「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注明实际出售金额及有关费用,送财务总监复核;并将所收取之出售固定资产款项,依据现金收入程序将现金缴回财务出纳人员。
4.1.5「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一式三联,第一联由管理部门自行留档,并更新「固定资产管理台账」;第二联连同相关单据送交财务作帐务处理,第三联送回原使用单位存查。
4.2 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程序
4.2.1 各类固定资产如以达到不堪使用状态,且无法修复或修复费用过高时,使用单位主管应建议是否应予报废。
4.2.2 凡决定应予报废之资产,使用单位人员提请管理部门鉴定并编制「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注明使用部门之名称及代号、固定资产编号、品名、规格、数量及报废原因,经部门经理复核后并送交财务总监、总经理审批。
4.2.3 管理部门应依已核准之「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办理报废事宜,注明实际处置情形,并更新「固定资产管理台账」。
4.3 固定资产的出租出借
4.3.1 出租固定资产,由原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可出租清单,经事业部、设备科等部门审核,报总经理(或分管副总)批准后办理有关手续。租赁协议由设备科牵头,召集财务部等部门和有关业务人员与租入方商定,报总经理(或分管副总)批准后,由财务部办理固定资产出租手续,并按租赁协议收取租金。收取的租金冲计提的折旧。协议期满后,由设备科负责催回。
4.3.2 出借的固定资产比照上述规定办理。
4.4 固定资产的内部转移
4.4.1 固定资产的内部转移,由管理部门提出意见,并填写“固定资产内部转移通知单”,经使用部门、接收部门、管理部门等部门会签后,交财务部作内部转移帐务处理。
4.5 固定资产的封存及启用
4.5.1 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向管理部门提出封存(或启用)申请(须由分管副总签字),经管理部门、事业部、财务部会签后,由财务部办理转帐手续。
4.6 长期投资投出的固定资产,按公司对外投资的管理制度办理
5.固定资产之维修
5.1故障送修
5.1 .1 当固定资产故障,本单位无法自行维修时,使用部门人员编制「固定资产维修申请单」一式四联,注明各项固定资产资料并于固定资产送修数据域内注明损坏原因、请修内容及希望完修日期,经部门经理复核后,送交管理部门处理维修事宜。
5.1 .2 管理部门于接获使用部门所传来之「固定资产维修申请单」后,应寻找适当维修厂商,进行维修。
5.1 .3 管理部门寻得适当厂商后,应将送修厂商、预计维修金额及预定完成日期注明于「固定资产维修申请单」送交财务总监、总经理审批。
5.1 .4 「固定资产维修申请单」经审批后,第一联送回使用单位存查;第二联及第四联由管理部门自行归档;第三联送财务暂时归档,做为日后付款入帐之依据。
固定资产送修完成回公司时,管理部门应会同使用部门办理验收,并于留底之「固定资产维修申请单」第二、四联验收栏内注明验收情形。
5.1 . 5管理部门应将「固定资产维修申请单」及相关资料送交部门经理复核,并将「固定资产维修申请单」第二联归档;第四联连同发票等单据并填写「请款单」送交财务课申请付款。
5.1 .6 财务人员应核对「请款单」、「固定资产维修申请单」及 发票等相关凭证是否相符无误。如相符,则编制凭证并依财务付款审批程序办理付款事宜;如有不符,应查明其原因。编制凭证时,财务人员应评估维修费用是否资本化。若属应资本化之维修费用,则应依「固定资产维修申请单」中之验收资料更新「电脑财产目录明细表」。
5.2 定期维护
5.2.1 各项固定资产应由管理部门订定定期检验、维护之周期,并协同相关部门落实实施。
5.2 .2 各项固定资产需要送外检验或维护时,比照『故障维修』程序处理。
5.3 固定资产维修管理
5.3 .1固定资产的修理分为中小修理和大修理。大修理是指房屋建筑物的翻修、改建、改造,机器设备全面拆卸更换主要部件。此外均为中小修理。
5.3 .2 机器设备的中小修理由使用部门负责。房屋建筑物的中小修理由使用部门提出,经分管副总审核后组织实施。发生的费用记入使用部门的成本、费用。
5.3 .3 房屋建筑物的大修由办公室归口,按项目编制年度计划和费用预算。机器设备的大修由设备科归口,按使用部门、设备编号,编制年度大修理计划和费用预算。大修理费用列入当年度技改技术资金预算,经财务部综合平衡、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归口部门组织实施,财务部按预算计划严格控制。如超计划,应及时调整,追加计划报财务总监和总经理批准后,由财务部执行控制。
5.3 .4 大修理费用按固定资产原值的3‰按月预提。每月发生的大修理费用,由归口部门根据大修理项目设立明细帐,单独核算。每月将核算资料报送财务部。财务部按归口部门上报的资料结转大修理费用。
5.3 .5预提的大修理费用年终不留余额,实际支出数大于预提数的差额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小于则冲减有关成本、费用。
6 固定资产的清查
6.1为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帐卡、帐物、帐帐相符,应于每年终对固定资产全面实地清查盘点一次。
6.2财务部每月对固定资产进行抽盘,并编写固定资产抽盘报告。
6.3盘点工作由管理部门组织,财务部配合,具体职能部门负责实施。
6.4盘点应编制固定资产盘点清册,经盘点人员和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对出现的盘盈、盘亏现象,分别由使用部门负责查明原因,并填写盘盈、盘亏清单,经管理部门、财务部会签。
6.5盘盈的净收入和盘亏的净损失,报财务总监及总经理批准后,财务部负责作帐务处理,分别列入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科目。
六 其他
1、该管理制度自2003年7月1日起执行。
2、其他规定与本制度有相矛盾之处以本制度之规定为准。
3、本办法未涉及及不详清楚的部分以财务的解释为准。

****分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
(发表时间:2004-3-9 投票:0次0分 阅读次数: 1462)

中国会计视野社区 作者: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内部控制审计规范》和****分公司《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结合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内部控制是公司为了保证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保证遵循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法规,保护资产安全,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以及保证完成所制定的经营计划任务或目标,使各项业务活动正常、有效进行而在内部设立的管理控制程序。
第三条 内部控制审计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符合有效性及科学合理性所进行的测试与评价。
第四条 内部控制审计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用以完善内部控制,也可以作为实施其他审计项目的一个程序或方法,以便确定对其依赖程度和进行实质性测试(即审计)的范围、重点及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审计风险。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范围、措施及方式
第五条 内部控制的范围指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或审计事项有关的控制制度,一般分为:
1.内部财务会计控制:针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完整、真实的控制,包括为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财务收支的合法性,以及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而采取的有关组织、分工、程序、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控制。
2.内部经营管理控制:针对经营管理活动过程的控制,包括为保证经营决策、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以及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的有关组织分工、程序、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控制。
第六条 内部控制的措施有:
1.预防性控制:为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而采取的控制;
2.检查性控制:把已经发生和存在的错误检查出来的控制;
3.纠正性控制:对那些由检查性控制查出来的问题的控制;
4.指导性控制:引导或促使期望发生的有利结果实现而采取的控制;
5.补偿性控制:针对某些环节的不足或缺陷而采取的控制。
第七条 内部控制的方式包括:
1.组织机构控制:通过对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分工,明确划分职责范围而形成的控制制度。
2.责任分工控制:通过确定不同工作岗位任务、责任和权限,以及对不相容岗位职务进行分离、分工而建立的控制制度。
3.业务程序控制:通过制定有关经济业务处理程序和操作规范而进行的控制。
4.授权批准控制:对经济业务处理进行一般授权审批和特殊授权审批方面的控制。
5.计划预算控制:在经营计划、财务预算等方面对经济活动的控制。
6.会计质量控制:为保证经济活动信息真实、准确、公允、可靠,确保财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而采取的控制。
7.人员素质控制:对业务经办人员思想品质、业务技术和工作能力与其所担任的控制责任是否相符的控制。
8.内部审计控制:通过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单位内控制度及经营活动进行监督、鉴证、检查和评价而实施的再控制。
第三章审计的内容和依据
第八条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是对构成内部控制的财务会计控制及经营管理控制的各要素进行测试与评价。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健全性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符合有效性测试;内部控制合理科学性综合评价;内部控制实质性测试。
第九条 内部控制健全性检查评价,是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各项业务系统应设置的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是否齐全完整,各个控制环节的控制功能是否达到内部控制的设计要求,是否适应本单位的特点和管理需要,能否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
第十条 内部控制符合有效性测试,是在内部控制健全性检查评价基础上,测试被审计单位有关经济业务活动的运行与相关内部控制的符合程度,评价各控制措施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是否得到贯彻执行,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第十一条 内部控制合理科学性综合评价,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控制的有效性、适度性,以及能否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规范化管理进行的总体评价。
第十二条 内部控制实质性测试,是指审计人员为了检查被审计单位具体经济业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及相关资料项目金额进行的实证性审核检查。
第十三条 内部控制审计依据:
1.进行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检查评价,应当依据规定的管理规则和模式,并考虑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规模及特点、管理机制、管理层次相适应。
2.进行内部控制符合有效性测试,应当依据被审计单位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
3.进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测试,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股份公司及分公司有关规定。
第四章审计程序、方法和要求
第十四条 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应遵循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内部审计规范》规定的审计工作基本规范。通常按下列程序进行:首先进行内部控制健全性检查,这包括调查内部控制和描述内部控制,并进行初步评价;然后进行内部控制符合有效性测试、内部控制实质性测试和内部控制综合评价。
第十五条 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检查及初步评价的审计程序包括:
1.调查内部控制:
① 审前或进驻被审计单位后,审计人员应通过查阅组织系统图,收集、审阅和分析被审计单位各项有关的规章制度、业务处理程序和人员职责分工等资料,以及向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情况。
②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调查时,应当考虑被审计单位业务规模、复杂程序、控制类型和控制程序等,恰当地确定调查范围。
③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现状进行调查时,应当关注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节、控制执行凭证、控制执行记录形式和控制程序运用的连续性。
2.描述内部控制:
① 将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的内部控制运行情况通过文字叙述或流程图等书面形式重新描述出来,以供测试和评价。
② 根据现有内部控制描述有关业务的运行流程和控制点,再根据理想模式和专业判断,着重描述应设立的控制点,特别是关键控制点设立情况。
③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调查时,可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描述:文字叙述法,即用文字说明内部控制;调查表法,即利用预先编制的表格形式,通过回答回答表格中设计的提问,来说明内部控制;流程图法,即以图解形式,运用符号说明内部控制。
3.内部控制健全性检查,是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调查和描述,分析和评价已建立的内部控制与其生产经营规模、特点、管理机制、管理层次的适应情况、覆盖程度,以及业务处理程序控制中应该设立的各项控制点是否设立,各项控制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4.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应当考虑下列因素:控制措施存在与否;存在的控制程序是否准备执行,有无可操作性;是否存在失控环节;失控的性质和原因;失控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审计方案对内部控制的依赖程度;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5.符合有效性测试的重点是: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记录、制约职能分工、操作状况等,这些有助于确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和有效程度。
第十六条 内部控制符合有效性测试一般采用审计抽样证据检查、重复检查、实地观察等方法,其内容包括:
1.业务测试:针对业务控制程序,在确定审计的业务系统中,选择若干笔业务,沿着规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穿行测试,观察、检查制度中规定的各项控制措施(即控制点,特别是关键控制点)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执行情况。
2.穿行测试:既可采取顺查法,也可采取逆查法,重点是检查在这些事项的业务处理过程中,各控制环节的处理手续是否按规定办理,内部控制是否按规定发挥了作用。
3.功能测试:针对业务控制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选取若干笔业务,检查各项控制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效果。
第十七条 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实质性测试,应按照审计工作程序的有关规定,采取检查、监盘、观察、计算、分析性复核、查询及函证等审计方法,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及相关资料项目金额进行实证性审核检查。
第十八条 对内部控制进行综合评价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的适用性、科学性,即被审计单位所设立的内部控制,是否有利于促进股份公司进一步深化改革、搞好持续重组,有利于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增强公司的发展动力,以及促进股份公司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实行低成本战略,其满足性、最优性和适度性如何。
2.各项控制措施方面存在的缺陷对相应的控制点的影响及控制点方面存在的缺陷对各项业务系统内部控制的影响,揭示可能产生的后果。
3.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系统性、牵制性、协调性进行整体的分析与评价。
4.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所存在的缺陷、薄弱环节,建议从哪些方面进行完善和加强。
第十九条 对内部控制进行综合评价的要求:
1.要突出重点,着重评价与审计事项有密切管理的内部控制及与审计目标和范围有关的业务控制;
2.评价既要着眼于内部控制是否能够起到保护财产、防止弊端的作用,又要看其是否能够保证和促进经济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3.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及提出的建议、措施应明确、具体,针对性强。
第二十条 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健全性检查初步评价后,是否进行符合有效性测试,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比较健全、完善的控制制度,才对其进行符合有效性测试。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健全性检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进行符合有效性测试,而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
1.相关内部控制不存在;
2.相关内部控制虽然存在,但并未有效运行,或存在严重弊端;
3.易于发生错弊的业务环节,存在固有风险,以及控制风险高的业务;
4.符合性测试的工作量可能大于进行符合性测试所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
5.对被审计企业规模小的,不进行符合性测试,直接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
第二十一条 审计人员确定对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时,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重点关注可能存在的构成内部控制局限性的主要因素为:
1.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
2.内部控制一般仅针对常规业务活动而设计;
3.控制程序可能因管理部门无视其存在而失效;
4.即使是设计完善的内部控制,也可能因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规定的误解而失效;
5.内部控制可能因有关人员相互勾结、内外串作弊而失效;
6.内部控制可能因执行人滥用职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而失效;
7.内部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
第二十二条 内部控制审计如作为独立审计项目,应按规定编写审计报告,书写审计意见书;如作为进行其他审计的一个程序或方法时,可将测评结果在有关审计工作底稿或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
第五章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审计监察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发表于 2005-05-10 23:08

G. 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拜托各位了 3Q

1.内部控制测试来 (1)了源解和描述该循环的内部控制 收集和审阅与该循环有关的资料、文件。结合实地观察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描述。 (2)验证固定资产的新增手续 验证固定资产的各种手续是否齐全.审批文件上授权签章是否符合制度规定的级别。核对明细账记录与有关部门提供清单是否一致;固定资产取得成本是否与预算相符.有无重大差异。 (3)验证固定资产退废手续 索取固定资产报废、出售、对外投资、调出等文件,检查这些文件上的各种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同时抽查固定资产利用记录.确定报废、出售、调出以及对外投资的适当性。 (4)抽验固定资产验收报告 索取固定资产验收报告,验证其验收部门是否确属独立的部门,验收报告填写的内容是否全面,必要时抽实物加以核对。 (5)检查固定资产账、卡的设置情况 检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有无明细账和卡片。是否一物一卡.随时登记增减变动并定期与财会部门的账簿记录相核对。 (6)评价固定资产业务内部控制

麻烦采纳,谢谢!

H. 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

1.内部控制测试 (1)了解和描述该循环的内部控制 收集和审阅与该循环有关的资料、文件。结合实地观察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描述。 (2)验证固定资产的新增手续 验证固定资产的各种手续是否齐全.审批文件上授权签章是否符合制度规定的级别。核对明细账记录与有关部门提供清单是否一致;固定资产取得成本是否与预算相符.有无重大差异。 (3)验证固定资产退废手续 索取固定资产报废、出售、对外投资、调出等文件,检查这些文件上的各种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同时抽查固定资产利用记录.确定报废、出售、调出以及对外投资的适当性。 (4)抽验固定资产验收报告 索取固定资产验收报告,验证其验收部门是否确属独立的部门,验收报告填写的内容是否全面,必要时抽实物加以核对。 (5)检查固定资产账、卡的设置情况 检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有无明细账和卡片。是否一物一卡.随时登记增减变动并定期与财会部门的账簿记录相核对。 (6)评价固定资产业务内部控制 补充: 2.实质性程序 审计 可供选择的实质性程序 是否选择 索引号 目标 D 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包括累计折旧及减值准备)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并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4115-2 ABD 2.实施固定资产监盘程序: 4115-3 (1) 在本期新增的固定资产中,选择适量的项目,实地观察和检查固定资产(如为首次接受委托,应针对期初固定资 产实施相应程序),确定其是否存在,记录当前实际使用状况; (2) 观察是否存在已报废但仍未核销的固定资产; (3) 观察是否存在或闲置的固定资产; (4) 检查是否存在尚未记账的固定资产; C 3.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是否存在"他项权",对各类固定资产,获取、收集不同的证据以确定其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略 (1)对外购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审核采购发票、采购合同等; (2)对于房地产类固定资产,查阅权属证书、有关的合同、财产税单、抵押借款的还款凭据、保险单等书面文件; (3)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检查有关融资租赁合同; (4)对汽车等运输设备,检查有关运营证件等; (5)结合银行借款等有关负债项目的检查,了解固定资产是否存在重大的抵押等担保情况。 D 4.检查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4115-4 (1)检查本年度增加固定资产的计价(初始计量)是否正确,手续是否齐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2)检查固定资产购买价款是否存在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若存在,其成本是否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3)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弃置费用,如果存在弃置费用,检查弃置费用的估计方法和弃置费用现值的计算是否合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检查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否满足资产确认条件;如不满足,检查该支出是否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5)结合借款等负债项目的审计,检查计入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 ABD 5.检查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 4115-5 (1)结合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抽查固定资产账面转销额是否正确,原计提的减值准备是否同时结转,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2)检查出售、盘亏、转让、报废或毁损的固定资产是否经授权批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检查投资转出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检查债务重组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转出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5)检查其他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ADC 6.检查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4115-6 (1) 获取被审计单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合同、租约,检查租赁是否符融资租赁的条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资产的入账价值、折旧、相关负债); (2)租入固定资产有无久占不用、浪费损坏的现象,租入固定资产是否已登记备查簿; (3)必要时,向出租人函证租赁合同及执行情况; (4)检查租入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改良支出,其核算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ADC 7.检查出租的固定资产: 略 (1)获取出租固定资产的租赁合同、租约,检查出租的固定资产是否确属企业多余、闲置不用的; (2)检查租金收取情况,有无多收、少收现象;是否存在变相馈赠、转让等情况; (3)必要时,向承租人函证租赁合同及执行情况; ED 8.检查购置固定资产时是否存在与资本性支出有关的财务承诺。 略 D 9.检查固定资产的折旧: 4115-7 (1)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前后期是否一致,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是否合理、本期是否变更,变更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重新计算各类固定资产本期应计提的折旧额;将被审计单位账面计提折旧额与上年同期金额、测算折旧额进行比较,根据可接受的差异额分析评估测试结果; (3)(实施细节测试)检查本期折旧费用的计提是否正确,尤其关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的折旧; (4)检查折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否合理,与上期是否一致;分配计入各项目的金额占本期全部折旧计提额的比例与上期比较是否有重大差异;将本期计提折旧额与成本费用中折旧费金额进行核对; (5)关注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时,相应的累计折旧账户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D 10.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存在减值迹象,复核被审计单位估计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 略 (1)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讨论,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2)检查资产组的认定是否恰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是否充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检查是否存在转回以前年度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 11.针对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审计程序。 略 E 12.检查固定资产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恰当列报。 略

I. 检查固定资产处置内控的识别特征是什么

关键内部控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重入手。一、科学的职责分工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 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部门或个 人不得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 固定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2)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审批与执行; (3)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 (4)固定资产投保的申请与审批; (5)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与执行; (6)固定资产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对于这六条规定,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理解:有关固定资产的主要业务有编 制资本预算;购置固定资产;验收固定资产;保养和维修;折旧;盘点;报废与 清理。为了加强控制,各业务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1)固定资产的需求应由使用部门提出。采购部门、企业内部的建筑或建设部门一般无权首先提出采购或承建的要求。 (6)资产盘查工作不能只有使用、保管人员或只有负责记账的人员来进行,应由独立于这些人员的第三者共同参加。 二、科学规范的决策过程(一)预算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生产经营发展目标等因素拟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并按规定程序审批,确保固定资 产投资决策科学合理。 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当考虑聘请独立的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可行性 研究与评价,并由企业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防止出现决策失误而造成严重损失。 对于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相关手续;对 于超预算或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由固定资产相关责任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后再 办理相关手续。 就固定资产的预算控制,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管理: 1.编制资本支出预算,应由工程技术、计划、财务、采购、生产等部门的人员共同参 加,以便减少资本支出预算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2.资本支出预算必须在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予以编制。这些因素包括:投资预算额、 该投资的机会成本、投资的资本成本、预计现金净流入等。 3.对于投资额较大的专案,资本支出预算应有各分项投资预算额,以便日后对投资实 际支出额的控制。而对于投资将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资本支出预算则必须由董事会批准 才能执行。 (二)请购与审批企业对于外购的固定资产应当建立请购与审批制度,明确请购部门 (或人员)和审批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与审批程序。 固定资产采购过程应当规范、透明。对于一般固定资产采购,应由采购 部门充分了解和掌握供应商情况,采取比质比价的办法确定供应商;对 于重大的固定资产采购,应采取招标方式进行。 对一些专用固定资产如电脑、打印机等,由于其移动的方便性,管 理上容易滋生漏洞。针对其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应制定特别的业务处理 流程。如电脑等设备从确定采购时起就给出其“身份证”,定好使用人, 确定责任人。 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企业成立专门管理小组。成员应来自工程部, 审计、财务,投资、专家及使用单位,共同参与项目论证、公开招标等 环节的工作。既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又通过招标等良性竞争手段,为 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三)采购控制虽然准则没有对固定资产的采购过程作出明文规定,但是固定资产 的采购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不可忽视。 采购部在执行固定资产采购程序时,应先向供货商询价,并取得厂 商之报价单,进行比价,以报价较低且品质佳之核准厂商为采购对象, 单批次5万以下(含)寻找至少2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询价比价;单批次 5万以上至30万寻找至少3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招标采购,并报财务总监 审批;单批次30万以上寻找至少3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招标采购并组织 招标小组确定出最优方案,报财务总监、总经理审批。 依请购单填写订购单并与供货商联络订购事宜,按一般采购程序办 重要固定资产或单台5万元以上或单批10万以上的采购,采购单位应与厂商签订购买合同。合同一式两份,由采购部与供货商分别留存一 份;采购部应复印一份留存,原件与发票交财务作为付款入账的依据。 (四)验收控制通过各种渠道取得的固定资产的验收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确保 固定资产数量、质量等符合使用要求。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 验收工作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相关部门共同实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合同协议、供应商发货单等对所购固定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 其他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单或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方 可投入使用。 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由制造部门、固定资产管 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填制固定资产移交使用验收单,验收 合格后移交使用部门投入使用。 企业对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外企业无偿划拨转入以及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均应办理相应的验收手续。 企业对经营租赁、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应设立登记簿记录备查,避免与本 企业财产混淆,并应及时归还。 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入库、编号、建卡、调配等手续。 对于验收控制,企业应当重点关注: 从外部购入的设备,采购人员应与厂商联系送货时间及地点。固定资产送达 时,请购单位、采购人员、管理部门均应派员会同点收数量、检查品质及规格是 否与请购单相符。其验收程式可按照存货验收程式进行,所不同的是固定资产一 般要求有较高等级的技术人员来检查其质量或精密程式,故购入设备必须经过专 职工程师的检查,并在收货报告单上签字同意。通过建筑或通过安装取得的设备 在正式向承包商签发验收合格证书前,应作全面和综合性的测试验收验查工作。 各种监督和测试工作应当加以文字记录,并作为工程验收合格证书的附件妥 善保管,验收合格证书必须由指定的授权人审核签字。 固定资产验收合格后,管理部门开具设备分配通知单并登记固定资产管理台 账。采购人员将固定资产交请购单位使用。

J. 简要说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基本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准则》等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固定资产是企业用于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而且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
第三条: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
第四条: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为年限平均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第二章 机构设置和职责
第五条:企业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设备管理部门、 财务部门、询价部门、内审部门负责管理。
第六条: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预算草案与申购预算编制及固定资产的验收、保管、维护、定期盘点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 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责
(一)负责编制企业年度固定资产购置预算。
(二)监督使用部门做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完好提高利用率,并定期组织设备的清查,保证帐、卡、物三相符。
(三)负责固定资产的分类,统一编号,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登记账卡,负责审批并办理验收、调拨、报废、封存、启用等事项。组织编制设备大中修预算,按期编报设备更新预算。
第八条:财务部门的职责:负责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定期与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进行账账、账物核对工作,根据审批调整固定资产账目,进行账务处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折旧政策。
第九条:询价部门的职责:负责固定资产购置询价,并将询价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内审部门。
第十条:内审部门的职责:对资产购置、处置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三章 固定资产的增加、处置
第十一条: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一)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二)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三)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四)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和融资租赁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确定。
第十二条: 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第十三条:企业应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单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核算,设备管理部门在备查登记薄中记录,与本企业固定资产区别。
第十四条: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报损、盘盈、盘亏、无偿调拨、捐赠、及其他处置方式。 第十五条:固定资产处置程序:
(一)固定资产资产总额在20万元以下的,由设备管理部门递交分管经理审核后,报企业企业经理审批,按照规定程序上报自治区财政厅备案。
(二)固定资产总额在2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处置,由设备管理部门递交企业企业经理审核,上报企业集团公司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批。 第十六条:处置上报资料:
1.固定资产的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单复印件、固定资产卡片等,(复印件加盖单位的公章);
2.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清册;
3.固定资产目前使用情况说明;
4.固定资产调拨、捐赠审批表; 5.固定资产交易申报审批表;

6.出售和报废、报损固定资产时,有法定鉴定机构或法定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或资产评估报告; 7.固定资产报废、报损审批表; 8.对非正常损失责任者的处理文件;
9.因房屋拆除等原因需办理资产核销手续的,要提交相关部门的房屋拆除批复文件或建设项目拆建立项文件; 10.其它相关资料。
第十七条:固定资产报废条件:
(一)超过使用年限,主要结构陈旧,精度低劣生产率低,耗能高,而且不能改造利用的。
(二)不能动迁的设备,因工房改造或工艺布置改变必须拆除的。 (三)腐蚀严重无法修复或继续使用要发生危险的。 (四) 绝缘老化,磁路失效,性能低劣无修复价值的。 (五)因事故或其他自然灾害,使设备遭受损坏无修复价值的。
第十八条:出售或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提出处置申请,询价部门进行市场调查,固定资产的处置价格报企业分管副经理、企业经理、董事会审核审批后确定。
第十九条:固定资产处置涉及产权变更的,房管部门应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 第二十条:出借、出租固定资产,由设备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按规定授权报经批准后予以办理。
第二十一条:固定资产处置、出租、出借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应及时入账,保持完整的会计记录。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第二十二条:固定资产的内部调拨,由设备管理部门填制“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单”。固定资产会计、设备管人员根据审批后的调拨单办理相关业务的转移工作。

第四章 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维护
第二十三条: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保养、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风险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固定资产的完整性。
第二十四条:固定资产的大修理,应当由使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技术鉴定工作,将审核的结果按授权审批程序办理。
第二十五条: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应组织技术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内审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审批通过后予以实施。

第五章 固定资产的清查
第二十六条:固定资产的清查,应每半年、年终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实地清查盘点。
第二十七条:盘点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财务部门配合,具体使用部门负责实施。
第二十八条:盘点人为使用部门设备管理员,会点人由财务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指派,监点人由内审部门指派负责监督检查盘点工作。
第二十九条:使用部门核对实物与固定资产台帐并负责填制清查盘点表,设备管理部门核对固定资产账、卡、物负责汇总编制清查盘点表并以书面形式详细说明资产处置的原因。

第六章 固定资产的封存及启用
第三十条:对于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当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经主管财务经理审批后实施。
第三十一条:使用部门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封存(或启用)申请,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会签后,报主管财务经理审批,由固定资产会计办理转账手续
第三十二条:对封存的固定资产,设备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定期检查,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三条:对保管不当、或擅自处置固定资产等情形,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按《不良资产责任追究制度》追究其行政及经济赔偿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本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以法律法规为准;
第三十五条: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