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任务
1. 中国扶贫攻坚的目标和任务有哪些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
其中的扶贫攻坚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全面小康是全部人民的小康,因此目前七千万贫困人口的工作尤为重要。
1、扶贫政策导向要实事求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总是热衷于戴可带来实在利益的“贫困帽”,政策导向是重要的客观原因。各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摘掉贫困帽子”为荣、“摘不掉贫困帽子”为耻的思想。确保扶贫开发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确保贫困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2、扶贫攻坚的具体办法要精准。要“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要求,在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确保实效性上瞄准扶贫对象精准发力,做到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开发扶贫与保障扶贫两轮驱动、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统筹推进,着力改善生活条件,打好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安居扶贫三场攻坚战,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3、党委、政府的主要精力要进一步集中。扶贫攻坚不仅是经济发展上的工作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把扶贫攻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常思群众疾苦,善谋帮助群众致富之策,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投身于扶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中。
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谢谢
2. 如何更好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省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实现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使命感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省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成效逐步显现。2011年至2014年,全省累计实现55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一大批贫困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农村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扶贫任务艰巨繁重,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2020年是党中央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截至2014年底,我省还有53个贫困县、8103个贫困村、576万贫困人口,要如期实现这些地方和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艰巨,时不我待。各级党委和一定要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高度,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认真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决不让一个贫困县、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圆满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二、准确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扶贫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使命。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确保我省现行标准下的576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标准、退出贫困序列,53个国家和省定贫困县全部摘帽,“三山一滩”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对贫困县实施分类分期脱贫管理,其中国定贫困县中兰考、滑县在2016年实现脱贫,省定贫困县在2018年以前实现脱贫,所有贫困县在2019年前实现脱贫。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2.坚持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强化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3.坚持精准扶贫,推进精准脱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获得感。
4.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5.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
3. 如何确保实现扶贫攻坚任务
认识不足 任重道远
精准扶贫要先精神脱贫。为推进精神扶贫,很多地区不断创新思路,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在实践中,这些地区通过深入宣传发动群众,坚定群众脱贫的信心,点燃群众致富的理想。同时,借文明单位干部职工和技术人员的智慧,变‘输血’为‘造血’,反哺提升农村、农业、农民,让勤干实干成为主流。”对于各地精神脱贫的亮点,汪三贵如是总结。
然而,在汪三贵看来,相对于物质扶贫,目前对于精神扶贫依然重视不足,未来精神扶贫之路任重道远。
“在扶贫过程中,精神扶贫容易流于形式。”汪三贵指出,部分扶贫工作者没有认识到,最重要的是树立贫困人口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更有信心、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
“目前,我国的脱贫攻坚更加注重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对精神扶贫越来越重视。一些地方采取教育扶贫从孩子抓起的方式,提高孩子综合素质,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产业扶贫中注重把贫困人口吸纳到现代产业中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这些都涉及精神扶贫的内容。但在扶贫过程中,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大包大揽,群众参与度低等问题。”汪三贵认为,目前扶贫工作的难点不在物质,而在于如何做好精神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的能力,让他们树立自强的精神。
长远规划 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攻坚既要帮助贫困人口改变生活环境,更要努力改变他们的心理环境,让他们从根本上告别贫困。要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克服“等靠要”、安于贫困的消极心态,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而这就需要一种长远眼光和规划。”汪三贵认为,既要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整体偏低、精神生活比较匮乏、经济落后等现实问题,又要放眼长远,从儿童教育抓起,阻断精神贫困的代际传递;既要注重产业扶贫,又要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入手,注重信息、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输入,激发其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的信心和决心。
汪三贵认为,精神扶贫首先要从孩子抓起,特别要做好学前教育,形成自强不息的观念;其次,要扭转成年贫困人口的不良观念,把思想引导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摒除陈规陋习,让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良药;再次,要通过综合施策、组合帮扶,构筑综合性的“大扶贫”的格局,也有利于改善贫困群众的认识偏差和消极心态;最后,还要以脱贫致富的实际效果促进贫困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要为贫困户量身定做针对性强、组合式的帮扶措施,让贫困群众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促成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心态的改善。
4. 成为目前我国精准扶贫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坚持做到帮扶力度不减,帮扶队伍不散,破除村级产业发展瓶颈,帮助农户增收致富,以精神扶贫助推精准扶贫,力争让群众精神富起来,加大对帮扶户帮扶力度,当贫困户家里人,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坚决预防返贫现象出现,确保高质量迎接国家抽查和全面普查。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思想,坚持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4)扶贫任务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群众工作无大小,只有真心换真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一级的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要想当好村干部,只有拜群众为师,拜党员干部为师,了解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才能弄清村内各种问题的来龙去脉,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因此,群众的事情无大小,都需用真心来对待。
贫困程度动态变化与建档立卡工作的周期性相矛盾。按照精准扶贫政策规定,己经进入建档立卡信息中的贫困户,可以同时获得相应的扶贫资金支持,而扶贫资金的投入一般都是以一到两年为周期。
5. 扶贫做什么的
扶贫就是帮助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扶贫就是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人才市场。
是临时工基本待遇,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对贫困农村实施规划,旨在帮扶改善贫困户生活生存条件和扶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要注意的是扶贫不仅帮助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解决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地区开发经济,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勤劳致富的道路。
(5)扶贫任务扩展阅读:
扶贫对象:
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大多是以人们的收入状况来确定贫困线。中国的贫困线主要以是否达到温饱为标准来确定。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1985年农民的消费水平,以年人均收入在150元人民币以下者为贫困型。
以后各地实行的标准有些上升为200元,有的发达地区多至1000元。列入贫困线内的扶贫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全国有十八个片,包括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这类地区生活条件差,生产力发展缓慢,经济、文化落后,部分农民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第二类是零星的贫困县和贫困户。造成贫困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多、劳力少,或家底薄,缺少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
6. 如何高起点认识和完成精准扶贫任务
一、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真正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现阶段最艰巨的使命、最重大的任务、最紧迫的工作来抓
二、准确把握政策要求,进一步明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
三、切实强化推进措施,全力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任务落实
7. 扶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是
扶贫攻坚主要任务是消除绝对贫困。具体到贫困群众,就是要“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8. 精准扶贫六个八个一的内容是什么
以甘肃省合作市为例。
1、健全一份责任制。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成立了精准扶贫专项督查组,按照一月一督查,一季度一考评,一年一考核的要求,督查乡村两级落实情况,确保精准扶贫目标任务落地生根。
2、用好一副指挥棒。健全了考核机制、“双联”帮扶机制等七项工作机制,把贫困人口减少、贫困面缩小等作为主要指标,在扶贫攻坚中识用干部。
3、选派一支帮扶队。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包乡(街道)、部门联村、干部联户制度,组建16支由乡级包村领导、挂职第一书记、双联干部、大学生村官等组成的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
4、密织一张人才网。制定了《精准扶贫干部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积极落实《合作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1+7”人才引进办法。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主体的培训和扶持,开辟了电子商务促农增收的新途径。
5、培训一批引导员。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大力实施“民心党建先锋工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争做“育民、惠民、富民、为民”先锋,推动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资源转化为脱贫资源。
6、建强一个村班子。注把立场坚定、善做群众工作、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选拔到村级“两委”班子。采取“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精准扶贫组织体系。
7、扶持一批带头人。乡(街道)党委在落实优先优惠政策中优先倾斜农牧民党员,扶持党员带头致富,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发展新模式。
8、落实一套好机制。拓展深化“双联”行动六大任务,建立了各双联单位基层组织与双联村党组结对帮扶机制,推动市场、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牧村集中,形成了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帮、优势资源共享和科学发展共赢的结对帮扶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合作:坚持“八个一”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9. 就业扶贫工作的三大任务是什么
三大任务包括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