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作风转变
Ⅰ 浅谈如何转变机关作风
干部作风,是个人的形象代言,是机关的精神风貌,更是影响国家机器健康、稳定运转的生命线。如何转变机关作风,积极营造务实、高效、拼搏、进取的良好工作氛围,从而促进个人的进步和工作的提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转变机关作风,前提是“醒脑”。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转变机关作风,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先要给我们的干部“醒醒脑”。要让广大干部明白转变作风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搞清楚“为什么转变作风,要怎么转?”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系统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给干部醒醒脑、提提醒,打打气、加加压,进一步引导其树立工作的信心,明白工作的意义,切实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务实奉献的责任意识,鼓励广大干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理想。思想认识到位了,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切实转变作风的动力和信心,才能促进行动上的自觉,才能有效防止整改一阵风,落实一场空的尴尬局面。
转变机关作风,关键在“干部”。广大干部是党的各项事业的实践者、推动者,干部作风关系单位的形象、影响工作的效率、决定事业的成败。转变作风,干部是关键,干部是重点。首先,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是广大干部学习的榜样,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带头人,是领军人物。机关作风的转变,要靠领导干部的引导、示范和带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广大干部积极参与作风整改活动,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找不足,切实进行整改,真正做到带动一方,影响一片。其次,要引导党员干部发挥核心作用。党员干部就是党组织的“CPU”,发挥着最核心、最关键的作用,是我们的主心骨,是一股不可轻视的中坚力量。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严格对照党章的规定,认真查找自身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细节入手,从小事抓起,改陋习、除病灶,积极走在转变作风的前列,争当创先争优的实践者,良好风尚的引领者。
转变机关作风,重点是“整改”。转变机关作风,目的是整改提高,进一步改恶习、补漏洞,培养优良作风,以改变机关风貌,提高行政效率。要以“整改”作为切入点,一要把脉看病,认真查找机关干部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整改的目标和对象。当前,治理“机关病”,应剑指庸、懒、散。“庸懒散”既是机关顽症,又是机关通病。主要表现在:心中没理想,干事没激情,不愿去实干。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办事效率低,时效观念差,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纪律涣散,迟到早退、擅自脱岗,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票等。为此,整改的第一步是要认真找病根,仔细摸病情,并进行深刻的分析,根据症状分析病情,最终确诊是什么病,是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二要对症下药。掌握了病情,就要对症下药,治“顽疾”除“病根”了。这一环节,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下药要“猛”, 要根据病情开出合适的药方,即制定的整改措施要有针对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对于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根源剖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问题的症结。然后从制度入手,从细节抓起,用制度规范和约束行为,让制度发挥药用功效,使不良作风在条条框框的限制和监督下,如病菌一样被杀灭,彻底失去生存的空间和滋生的土壤。二是煎药过程要“盯”,煎药时要适时守望,否则火太大容易熬干,火太小又延长过程影响药效。所以,要对整改予以严格的监督,避免前功尽弃,防止整改一阵风。这就要求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整改工作抓处成效,让整改措施有用更有效。三要抓典型。为提高整改效果,应注重挖掘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对于整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予以推广。对于通过整改抓出作风问题严重的苍蝇甚至老虎,要给予严厉的惩罚,从而通过树立典型来鞭策后进,方能获得杀鸡给猴看的效果。(作者单位:宁夏国土资源厅)
Ⅱ 如何转变作风 提高机关效能举措
如何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切实转变机关作风 机关以效能为本,干部以效能为先。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机关的有效保证。 我们经常所说的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能建设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形式和载体,是以效能为基本目标,以实现优质高效为目的,把管理的诸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依法履行职责的管理活动。从教育行政管理的角度看,效能行为是教育干部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宗旨,以满意为目的的行政行为。效能建设的着力点是要强化对教育管理干部行为的约束,更好地服务群众,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同时让群众能有效地监督教育管理干部,使群众获得满意的服务。因此,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效能建设,能够进一步增强干部的“公仆”意识,促其用职能去管理,用机制去完善,落实“阳光工程”,将自己的行政行为置于社会全方位的监督之下,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服从于、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牢固的基础。
当前,教育管理部门作为政府为民服务的窗口,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教育形象。在现实工作中,个别干部效能低下,看似微不足道,“无伤大雅”,无碍大局,却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有的干部对服务人民、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反映在: 一是创新意识不到位。一些干部思想观念上陈旧,不能正确处理依法管理与优化服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与执法责任制等关系,对绩效管理、过程监控、流程再造等新理念接受不强,终身学习观念不强,满足于现状,创新理念、开拓意识不足。 二是干部整体素质不到位。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文秘技能等比较缺乏,对问题的敏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业务知识和执法技能与目前工作的高标准有较大距离。 三是服务水平和质量不到位。以服务为手段,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理念还没有成为每个干部的共识,服务功能不完善,手段和内容需进一步改进。 四是内部运转不到位。岗责体系需进一步优化,登记与监管之间协调配合需进一步完善。 当前,机关效能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上上下下齐心协力,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不断促进机关工作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优,运行程序更畅,干部素质更好,群众评价更满意。因此,笔者认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对策是: 一要加强领导,坚持把优化环境摆上重要位置。全面改善和优化经济环境涉及面广、工作范围大、要求标准高。为此,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认识保护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营造环境就是创造生产力的观念,切实把优化环境工作作为大事抓在手,放在重要位置,摆上议事日程,常抓不懈。要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工程,加大对效能建设的组织协调力度,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和制度,进一步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良好局面,把效能建设搞得有声有色。要认真研究和制定效能建设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认真研究、客观分析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联系实际,提出优化和改善经济环境工作的措施,狠抓落实,提高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效能建设。 二要强化督查,严格落实分解优化经济环境的目标责任。优化经济环境要取得明显成效,关键还在于认真落实到位。为此,要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对照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层层进行责任分解,进一步细化责任目标,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项项见成效。要推行首问责任制。通过首问责任制,把责任目标真正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岗位,使人人有责任
Ⅲ 如何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推动机关工作作风转变
一是求真务实。求实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所在,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在具体日常工作中,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服务工作做了多少,而是要注重服务工作取得了哪些实效,保障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要务实,戒浮躁,要设身处地地为服务对象去着想,去考虑。
二是细致的工作态度。求细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按规定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对于没有规定的,按惯例办,没有惯例的,商量着办,力求办好。要加强请示汇报,凡事不能自作主张,各行其是,也不能畏首畏尾,缩手缩脚,延误工作。
三是创新思维,提升服务水平。没有思维方式的创新,就没有工作上的突破,要变习惯性、经验性思维为部分超前性、主动性思维。只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有利于服务实效,就应大胆实践和探索,不断提出新思路,拿出新举措,务求新进展。
四是把作风建设和干部职工的思想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力促干部职工自觉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并将之延伸为常年教育活动,促使机关上下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Ⅳ 如何转变作风
一、转变工作作风,必须加强思想教育
要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一要加强“基本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把行使用人权的过程,看成是对事业负责、对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过程。二要建立科级干部学分等级制。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在参加规定的科目学习外,都要自学一定的科目,确保每年学分不得少于规定科目,同时结合自身思想实际,撰写党性分析材料。三要强化警示教育。要进一步树立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法制教育,强化法制意识,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办事,坚决克服有法不依、以权压法、以权代法,坚决执行领导班子一把手季度汇报制,强化监督管理,使每一个领导干部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扰。
二、转变工作作风,必须严明纪律
首先是严明政治纪律。从大的方面讲,就是要在政治上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具体到单位就是坚决维护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步调一致。决不能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不说,台下乱说,更不能发表或在职工中散布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的言论,决不能听信、传播政治谣言。其次是严明组织纪律。政治素质不高,即使是工作能力很强,也决不能放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绝不容许个人向组织讨价还价,要无条件地服从组织、服从大局。第三要严明工作纪律。要规范自己的言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党委会议决事项,要自觉地抓好贯彻落实,决不能以任何借口进行歪曲、变通,合胃口的就执行,不合胃口的就不执行,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坚决予以杜绝。
三、转变工作作风,必须树立良好的工作习惯
要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习惯。切忌空谈,切忌浮躁。如果我们经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进行反思,就不难发现,我们的很多工作,思路好,论证好,措施得力,推进得也比较顺利,但最终却失败了、夭折了,原因在哪里?问题不在于决策,不在于前期环节,而在于最终的操作上、最终问题的解决和落实上。根本原因是我们抓工作还不够具体、不够深入、不够细致。很多工作,只要挖空心思地动脑筋,就肯定会有办法,有办法就有路子,有资金,有技术,有项目,也就会有效果。要大力倡导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催催动动、不催不动,甚至催也不动的等靠要思想。干工作要有一种殚精竭虑、全然忘我、上瘾成癖的精神境界,要有一种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要有一种干就干好、精益求精、誓争一流的工作标准,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
四、转变工作作风,必须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团结问题事关全局,是干好工作的一种保证,是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也出政绩、出人才、出干部。不团结就没有合力,就没有积极性,心不齐,气不顺,劲不足,个人能力再强也发挥不出来;不团结,想干事的也干不成事,想进步的也进步不了。在团结方面要努力做到“两讲、三多、四不”。“两讲”,即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立场要坚定,旗帜要鲜明,绝不能含糊;在小事上要多谦让,多顾全他人。“三多”,即多沟通,勤联系,勤谈心,勤交心,宁可沟通过了,也不要沟通欠了;多理解,同志相处、分析和处理问题,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多看自己的短处,多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多规范,工作中要时时处处,注重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照章办事,照程序工作,既到位又不越位。“五不”,即不猜,不无故猜测他人;不疑,不乱怀疑他人;不听,不听信他人的一面之词;不信,不听信谣言,不听信小道消息和马路消息。从而使大家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话往一处说、事往一处做,同心同德,形成合力,推进工作。
五、转变工作作风,必须干干净净干事
干干净净干事,就是既要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又要清正廉洁。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具体要求,也是人民评判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值得信赖的重要依据,是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底线要求。怎样才能做到干干净净干事?大量事实证明,领导干部加强休养、提升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坚持不懈地持续努力,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仰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的自省意识;权力神圣性的敬畏意识;严格按程序和制度办事的法制意识;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民主意识。“干干净净干事”六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如何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其位,谋其事”,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要注重选拔我们一贯倡导的思想品德好、个人能力好、群众反映好的“三好”干部和激情创业、热情干事、真情做人的“三情”干部,在全区上下营造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要树立崇尚实干的导向,注重选拔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不事张扬、不跑官要官的干部;要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注重选拔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要树立鼓励创新的导向,注重选拔思想解放、作风扎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干部;要树立群众公认的导向,注重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得到群众拥护的干部。要“治庸、治懒、治散”,对工作作风不扎实,观念陈旧,艰苦奋斗意识不强,“不干事”“干不了事”和政令“中梗阻”,“政策硬、执行软”,行政不作为的干部予以通报、警告、停职、降职甚至撤职等组织处理,绝不能把给人民干事谋利益的岗位给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打太极拳”,靠“忽悠”过日子的人。通过树立、落实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褒奖那些贡献突出的干部,支持那些一身正气的干部,鼓励那些老实干事的干部,鞭策那些相形见绌的干部,教育那些跟风行事的干部,约束那些投机钻营的干部,惩处那些贪污腐败的干部,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水平。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的同时,一定要健全督导机制,提高执行效率。首先要加强监督。充分发挥各级机关的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大对不在状态干部的查处力度,要勇于治“虚”治“假”,敢于治“漂”治“浮”,切实做到讲实话、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把干部作风建设体现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认定的事咬住不放,对定下的事,持之以恒,对已干的事,要一抓到底,不半途而废,说一句是一句,干一件成一件,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通过提高执行力,使执行有章可循,责任落实“无缝覆盖”,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从而改变执行不力的不良习惯。其次要强化监督。要紧紧抓住“不落实的事”,严肃批评“不落实的人”,对已办完的报结果,正在办理的报进度,没有完成的找原因,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要问责追究,确保政令畅通,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重视督查结果的运用,将其列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并作为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再次要拓展监督渠道。我们要以“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为主要内容,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一把手”季度汇报等制度,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常性监督,及时解决干部管理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前移监督关口,不仅要考察干部的“工作圈”,还要考察干部的“生活圈”和“社交圈”,使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敬畏法纪,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服务理念
Ⅳ 如何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意识
开展“四走”调研活动。该行把群众的要求作为努力的方向,组织开展“走进群众、走进窗口、走进政府、走进客户”的“四走”调研活动。班子成员定期深入员工群众中进行专题调研,就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升信贷工作质效、全面加强基础管理等工作,广泛听取全行干部职工、窗口一线服务人员的意见建议。同时,累计发放调查问卷120余份,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和19个企业客户征求了意见建议。
组织“四问”自省活动。该行党支部组织全行党员干部开展了“四问”自省活动,要求全行党员干部对照党纪国法,问一问自己的所为端不端、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正不正;对照规章制度,问一问工作行为当不当、业务工作水平高不高;对照“八项规定”,问一问工作作风好不好,群众欢迎不欢迎;对照党的宗旨,问一问服务客户优不优,客户满不满意。“四问”活动深入开展,促使全行党员干部自发自觉地对照标准,查找不足,明确改进的目标和方向,全行上下心齐劲足,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开展党员“四评”活动。该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开展了党员“四评”活动,以党小组为单位深度进行个人自评、组织点评、相互批评、群众评分四项评比工作,着力清洗在遵章守纪、服务客户、内部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灰尘污垢,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同时,建立了党员同志评议档案,将评议过程中反映的问题建立台账,以月为单位进行台账更新对比,以定期“洗洗澡”促进党员干部快速成长。
组织实施“四筑”工程。该行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实施“四筑”工程,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一是抓学风强信念,打造固本强基的“素质工程”。为每位党员同志购买了专用学习笔记本,对党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询问和座谈,大力营造肯学、真学、爱学的浓厚氛围。二是抓作风促发展,打造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修订完善工作制度、考勤制度等,对行风行纪进行定期督查。三是抓会风重落实,打造令行禁止的“畅通工程”。提升会议质量,严肃会议纪律,并对会议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是抓行风提效能,打造清正廉洁的“平安工程”。加强效能建设,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在营业服务大厅设置了征求意见箱,开通了“行长电子信箱”,随时接受客户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效。
Ⅵ 如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干部作风,是个人的形象代言,是机关的精神风貌,更是影响国家机器健康、稳定运转的生命线。如何转变机关作风,积极营造务实、高效、拼搏、进取的良好工作氛围,从而促进个人的进步和工作的提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转变机关作风,前提是“醒脑”。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转变机关作风,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先要给我们的干部“醒醒脑”。要让广大干部明白转变作风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搞清楚“为什么转变作风,要怎么转?”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系统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给干部醒醒脑、提提醒,打打气、加加压,进一步引导其树立工作的信心,明白工作的意义,切实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务实奉献的责任意识,鼓励广大干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理想。思想认识到位了,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切实转变作风的动力和信心,才能促进行动上的自觉,才能有效防止整改一阵风,落实一场空的尴尬局面。 转变机关作风,关键在“干部”。广大干部是党的各项事业的实践者、推动者,干部作风关系单位的形象、影响工作的效率、决定事业的成败。转变作风,干部是关键,干部是重点。首先,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是广大干部学习的榜样,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带头人,是领军人物。机关作风的转变,要靠领导干部的引导、示范和带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广大干部积极参与作风整改活动,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找不足,切实进行整改,真正做到带动一方,影响一片。其次,要引导党员干部发挥核心作用。党员干部就是党组织的“CPU”,发挥着最核心、最关键的作用,是我们的主心骨,是一股不可轻视的中坚力量。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严格对照党章的规定,认真查找自身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细节入手,从小事抓起,改陋习、除病灶,积极走在转变作风的前列,争当创先争优的实践者,良好风尚的引领者。 转变机关作风,重点是“整改”。转变机关作风,目的是整改提高,进一步改恶习、补漏洞,培养优良作风,以改变机关风貌,提高行政效率。要以“整改”作为切入点,一要把脉看病,认真查找机关干部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整改的目标和对象。当前,治理“机关病”,应剑指庸、懒、散。“庸懒散”既是机关顽症,又是机关通病。主要表现在:心中没理想,干事没激情,不愿去实干。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办事效率低,时效观念差,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纪律涣散,迟到早退、擅自脱岗,上班时间上中国聊天、玩游戏、炒股票等。为此,整改的第一步是要认真找病根,仔细摸病情,并进行深刻的分析,根据症状分析病情,最终确诊是什么病,是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二要对症下药。掌握了病情,就要对症下药,治“顽疾”除“病根”了。这一环节,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下药要“猛”, 要根据病情开出合适的药方,即制定的整改措施要有针对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对于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根源剖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问题的症结。然后从制度入手,从细节抓起,用制度规范和约束行为,让制度发挥药用功效,使不良作风在条条框框的限制和监督下,如病菌一样被杀灭,彻底失去生存的空间和滋生的土壤。二是煎药过程要“盯”,煎药时要适时守望,否则火太大容易熬干,火太小又延长过程影响药效。所以,要对整改予以严格的监督,避免前功尽弃,防止整改一阵风。这就要求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整改工作抓处成效,让整改措施有用更有效。三要抓典型。为提高整改效果,应注重挖掘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对于整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予以推广。对于通过整改抓出作风问题严重的苍蝇甚至老虎,要给予严厉的惩罚,从而通过树立典型来鞭策后进,方能获得杀鸡给猴看的效果。(作者单位:宁夏国土资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