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扶贫 » 内控活动文档

内控活动文档

发布时间: 2021-03-13 09:26:19

Ⅰ 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完善制度建设、实施内部控制。以《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文件为依据,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全面梳理原有管理制度,在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着眼于管理创新、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指责和权限,推行全面管理,提倡全员参与,建立彼此牵制、彼此连接、彼此制约的内控制度。

2、明确控制目标,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制度重点是围绕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环节来设置的。一般说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能有效预防错误和舞弊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容易及时发觉和纠正。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素质是加强内部控制的关键,企业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励、晋升、淘汰等办法,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

4、加强内部监督。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制度及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效果良好,其必须被监督。

5、实施预算控制,提高内控水平。实行全面预算,搞好各业务事项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将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各生产厂、各部门、各岗位以至个人的具体行为目标。

6、加强内外部信息交流与沟通,加强反舞弊机制。企业应建立建立上传下达的有效机制。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岗位责任制来实现。还应注意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拓展资料

一、简介

企业内控是企业为保证经营管理活动正常有序、合法的运行,采取对财务、人、资产、工作流程实行有效监管的系列活动。 企业内控要求保证企业资产、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保证对企业员工、工作流程、物流的有效的管控;建立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的监督机制。

二、结果体现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Ⅱ 什么是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

控制要素:

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 :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2)内控活动文档扩展阅读:

内部控制原则:

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Ⅲ WORD中如何删除内控文件

删除word中的normal文件:
1、打开运行窗口后,在里面输入%appdata%\microsoft\templates命令,确定。
进入WORD的模板存放文件夹,即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Templates,这个路径会因系统而不同,我这里用的是XP系统。进去后,里面应该有两个文件,如果只看到了一个,另一个则是被系统隐藏起来了。
2、解除系统隐藏的方法,点击菜单栏中的“工具”,然后从其打开的菜单中选择“文件夹选项”。
3、在文件夹选项窗口,选择“查看”选项卡,在“高级设置”列表框中,找出红框标志出的几项。
4、先把“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推荐)”这一项的勾去掉,在弹出的警示框中,按“确定”即可。
5、然后再把“显示系统文件夹的内容”和“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都选上,最后按“应用”与“确定”,就设置完成了。
6、再到WORD存放模板文件夹,隐藏文件就显示出来了,把里面两个模板文件全都删除。

Ⅳ 企业怎样建立内控制度体系文件

根据自查出来的岗位职责、部门业务流程等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紧紧围绕以“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六要素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七项控制措施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等内容的内部控制体系,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其配套办法,制定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工作,完善和规范如下管理工作:
(1)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2)建立内部控制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部门、车间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3)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制度。规范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特别授权。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4)规范会计工作。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5)建立财产安全保护机制。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处置财产。
(6)建立预算控制机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7)建立运营分析机制。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经理层应当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筹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
(8)建立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部门、车间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
(9)建立风险预控和应急机制制度。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控制措施,对各种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控制。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10)建立内部审计与监督机制,形成合理适用的审计与监督制度。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要明确和完善内部审计部门和其他内部部门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对内部控制规范管理工作实施监督。

Ⅳ 求一篇市场部的内控报告,该报告中包括市场分析、销售分析、活动策划、销售计划、

一、市场生动化管理

市场生动化,是指通过有效的环境规划、气氛营造、商品陈列等手段使企业的产品在末端通路即销售点更加能吸引消费者光临,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终促成消费者购买,实现整体销售的迅速提升。

1、市场生动化管理原则

1)创造购买环境。创造性的产品和市场广告的格式与位置,将直接刺激购买欲望。

2)改善卖场形象。我们的广告把我们的产品的最新信息告知公众,信息的新鲜与准确以及别具一格的陈列将使卖场不同于它的竞争对手。

3)增加销售和利润。这是我们销售工作的最终目标。

2、市场生动化管理流程

3、市场生动化管理的一般技巧

陈列商品的循环:要切合整体运营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保持陈列的新鲜感和时令性。

陈列商品的摆放:按品种系列安排,依分销重点依次摆放,每个品种的陈列面不低于6个,陈列产品禁止缺货,所有陈列产品商标一致面向消费者。

正确使用现场展示工具:陈列产品与展示工具应充分配合,新展示工具应用于样品上。

明显的价格标识:价格标识应准确、统一;所有陈列品种均应有价格标识,标识上应标明产品名、价格、产地、规格等(产品名---xx,价格------x元,企业名称----xx有限公司出品,规格-------)。

产品及场地的清洁: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产品及陈列货架的清洁,防止灰尘及污渍。避免影响销售。

存货管理:恰当的存货将防止脱销、维持分销并直接影响现场的消费心理。

正确使用POP广告:POP广告应置于店内合理摆放的显著位置,不可被其他物品挡住,插卡、海报与贴纸应接近水平视线;不可过高或过低;产品应保持格调和诉求方面的统一性,及时更换受损和过时广告产品。

店内陈列位置:与店方人员保持良好的客情关系,力求显著的产品陈列位置。

市场生动化管理的检查要点

产品必须陈列于消费者刚入店时所能看到的最佳位置;

主推产品及畅销新品必须占所有陈列空间70%的陈列面积;

家店等产品样品必须除去外包装后陈列;

每次拜访零售店时必须清理更换损失的产品及演示材料、POP;

所有陈列产品必须有清楚的价格标识;

及时补充新产品,新产品的补充要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撤换淘汰旧样品;

保持产品陈列及展示工具的清洁;

产品必须集中陈列;

产品标识、产品及宣传画等不能被其他图案或物品遮盖或包围

POP及其他展品不能遮盖住产品

4、市场生动化在产品不同阶段的特点

1) 导入期

特点:产品能够上柜或摆放整齐是最基本的要求,注重产品的可见度

目的: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以良好形象引起广泛兴趣

2) 成长期

特点: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对生动化管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此时应加强商品循环,商品及场地的清洁,正确适当地试用广告,必要时可增派理货员驻店。

目的:以市场生动化演示带动销售,加强产品的视觉冲击力

3) 成熟期

特点:更注重市场生动化的丰富性与新颖性,注重使用现场展示工具,注重占有更重要的陈列位置

目的:展示品牌丰富形象,促进销售持续增长

二、市场推广管理

市场推广管理的主要内容

各分公司/办事处经理直接领导区域性促销活动。办事处开展区域性广告等促销活动应预约提出方案,呈报销售经理、营销总监、市场部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为节约成本,各分公司/办事处促销活动需要的传单、招贴画、POP广告,绶带、横幅等可由市场部统一制作。

广告平面设计、文案、脚本(电视片)由营销总部统一制作。

全国性展销、展览会,由公司统一组织有关部门、办事处参加,费用纳入全年公司促销预算中。

对于邀请零售商或批发商参加的展销、展览会,其费用届时由公司、办事处及零售商(或经销商)具体协商解决。

公司举办的展销会、新闻发布会等纳入全年促销计划,由市场部提交方案,营销总监审核,市场部具体实施。

区域性展销、展览会,原则上由办事处自行组织。市场部应协助营销往总监审查其方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对零售商的统一标识及卖场布置,由市场部提出设计方案,市场部组织有关人员审定,销售部、办事处负责执行。

为鼓励零售商或批发商的积极性,公司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并在协议中具体体现。激励机制应在营销总监的主持下,由市场部拟定,销售部会同公司审核。

市场推广管理产品不同阶段的特点。

导入期:早期就应严格管理,规范管理,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成长期:应注重标识的规范和统一,企业推广的步调应保持一致,努力保持对外统一形象,注意推广与销售之间的关系。

成熟期:保持并开拓器乐的形象,推广工作不断推陈出新,并努力电动零售商及批发商的积极性,注意推广与销售之间的关系。

销售部门在市场推广工作中承担着市场第一线的执行和市场反馈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建议上报工作,是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

三、新产品上市广告策划

产品生命周期是一种产品在市场上诞生、成长、发展、衰亡的动态过程。在一种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要多次修订其经营战略及策略,广告战略及策略也随之变化,因为产品时刻经历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变化、消费者消费需求与兴趣点的发展变化,企业都希望尽可能延长产品生命,扩大利润,所以,只有根据此类产品不同生命周期的市场特点制定相应的广告策略,才能在变化中取得优势,获得利润。一些国内消费品企业对产品生命周期概念模糊,甚至将一种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与自身品牌产品生命周期相混淆;在产品的市场运作方面更是分不清哪个阶段该用什么策略,以适应此种产品市场不同生命周期的变化。

新品上市期是指某单一品牌产品的入市期,是该品牌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但在此时,此类产品的整体市场上,可能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广告策划应配合企业销售策略,尽快打开市场局面,形成规模经济,实现企业利润的增长,尽量缩短导入市场的时间,协助企业顺利进入成长期。新品能否迅速转入自身的成长期,对于该品牌产品的成败至关重要,所以需要企业以适应此种产品市场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特点的广告策略,将新产品导入市场。

单一品牌新产品上市期特点

●产品铺货低

●该品牌认知度低

●营销网络尚待营建

●若此时正值此种产品的导入期,市场认知度很低,消费者从认知到试用到接受再到扩散需要一个过程。往往产品越新颖,技术含量越高,这个时期经历的时间越长。

单一品牌新产品整体市场生命周期特点

1、导入期:

●产品普及率低,销量低,销售增长慢

●市场认知度低

●基本需求有待开发

●市场铺货低

●市场竞争不激烈

2、成长期:

●产物品市场认知度提升直至普及

●市场选择性需求与潜在需求迅速扩大

●整体市场销售量迅速提高,产品利润上升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3、成熟期

●产品被市场普遍认知

●市场需求趋于稳定

●整体市场销售量稳定

●产品差异化加强,市场更细分

●市场竞争达到最激烈

根据新品上市所处的不同阶段,相应的广告策划重点说明

1、导入期

●目标:广而告之

●目的:培育市场,启发基本需求

●策略重点:强调产品功效方面的优势特点,以培育市场认知为主

2、成长期:

●目标:创建品牌

●目的:提高品牌知名度,开拓市场

●策略重点:定位鲜明,以品牌诉求为主,用树立品牌形象来带动产品

3、成熟期

●目标:创独特品牌

●目的:提高品牌知名度,争夺市场

●策略重点:定位独到,品牌个性独特,强调差别化、多样化


xyx22682008-01-26 10:09四、通路推广的广告策略

消费者与通路成员是企业主要的广告对象,企业无论对谁做广告,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对通路的广告支持。企业通过对消费者的广告可以直接吸引消费者,拉动市场需求,促进销量提升。企业通过对通路成员的广告可以有效地推动销售,拓展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对通路的广告推广是“拉力”作用在通路中的运用与显现,是企业通常用来告知通路、吸引注意、提高销量、巩固通路合作关系,更好地服务与支持品牌及产品的重要推广方法之一。

一些企业为产品销路不畅而踌躇,原因不一定是产品不好和消费者不认同,还有可能是因为通路推广力度不够、手段不得法而影响了通路的合作信心与积极性。所以,加强通路中的拉力运作,掌握合理的通路推广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通路推广广告策划时,要考虑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特点、不同阶段的品牌市场价值、不同的销售季节变化、不同通路成员的利益驱动点、不同的销售目标等先决条件。因为,在上述不同情况下,通路推广广告的目标与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只有在明确广告目标的基础上安排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广告策略,才能充分激发通路成员的信心,取得通路的合作与支持。

单一品牌产品生命周期

1、上市期

●广告核心目标:认知与开拓

●广告的目的与作用:促进通路认知与理解,引发通路兴趣,达成进货,迅速实现铺货

●广告策略:

1) 教育通路,用适当的媒体向通路传达产品优势信息,强化产品基本利益;介绍企业综合实力;发布有关企业对通路得优惠供货政策、服务帆板方式及推广支持等信息。

2) 强调企业所提供的通路政策利益空间较大,以吸引分销商尝试销售。

3) 配合末端零售商做消费者尝试促销及生动化展示;配合末端的促销活动

4) 做全方位的媒体广告;对末端零售商进行直接的奖励促销。

2、成长期

●广告核心目标:巩固与发展

●广告的目的与作用:大力开拓分销商网络,稳固已有分销商,刺激其进货并鼓励其提高销售量,培养通路成员的信心与支持

●广告策略:

1)树立产品品牌,强调由于产品的特色与品牌的市场价值而给分销商带来的利益。

2)大力宣传企业对通路成员优惠而灵活的促销政策,如各种形式的价格折扣、折让、免费商品、末端促销、推广补贴等。

3)配合末端零售商做促销及生动化展示,配合其他经销商的推广宣传在专业性、行业性、及权威媒体上刊播专题性文章,或制造有关产品与企业正面效应的新闻来增强通路信心。

4)在淡旺季交替期间,配合促销活动做好通路关系维护与广告宣传。

3、成熟期

●广告核心目标:维护与稳定

●广告的目的与作用:调整通路网络,加强通路控制,巩固维持通路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广告策略:

1)树立企业品牌,强化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深远的文化理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公关广告与形象广告巩固通路信心。

2)强调企业实力与信誉及给分销商带来的不仅是销售的既得利益,而是一种诚信和保障,独一无二的支持与服务。

3)配合末端零售商做消费者促销及生动化展示;配合末端的促销活动做全方位的媒体广告。

4)配合淡旺季交替期间产品的销售做广告宣传。

5)广告策划严密注意竞争品牌推广行为。

五、促销活动的广告策略

促销从广义上讲,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状况与自身条件,通过整体规划,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制定能够促进产品销售的各项市场沟通手段的比例设置、形式设计与方式选择。旨在运用各种沟通手段、方式向通路或消费者传递产品(服务)与企业信息,实现双向沟通,使通路与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产生兴趣、好感与信任,进而做出购买决策。所以说,凡是可以促进产品销售的方式与手段都可以成为促销途径。主要包括:产品宣传、销售促进、人员推销与公关宣传。但我们这里所说的促销活动是指多数属于短期性刺激消费者或通路成员较迅速、大量地达成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具体活动与举措,由于这种方式能为购买行为提供“催化剂”,产生强烈的短期效果,使得企业通常将它作为年度中刺激销售增长的重要手段。

为将有关促销活动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或通路,引起消费者或通路地注意与兴趣,需要广告宣传配合,以保证促销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不同对象的促销活动广告策划。

促销活动的基本原理是运用“推”与“拉”两种力量的有机结合来作用于目标市场。促销活动广告是服务于促销活动的推广手段,必须根据促销活动的对象、目的的不同来确定广告的目标、职能与策略。

不同对象促销活动的广告支持
针对不同时机的促销活动广告策划

促销活动的广告策划除了必须配合促销活动对象之外,还要把握促销活动的时机这个关键点,明确广告的目标,明确促销广告不同于产品广告的生命周期、销售季节、产品属性、竞品策略等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见下表。

不同产品阶段促销活动的广告支持

不同销售季节促销活动的广告支持
六、企业形象宣传广告策划
企业形象广告是以塑造企业形象为目的而展开的,无论广告诉求内容、表现方式、媒体运用手段等都是着力强调企业在产品、品牌、服务、规模、资金、信誉、人才、市场地位等软硬件资源的全方位综合竞争实力,以及企业先进的理念、价值观、文化内涵、对社会的责任感等观念取向,来迎合并感染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与消费者及通路成员的心理与经济价值的需求。

企业形象广告是树立企业品牌、维护企业长远利益、并同时带动已树立的产品品牌、推动企业当前利益相结合的一种具有长远战略性的广告推广活动。

企业形象宣传广告的类型。

从企业不同的宣传目的来看,企业形象广告的主题、立意、宣传侧重有所区别,以下介绍几种企业形象宣传的广告类型。

企业形象宣传的广告类型
企业形象宣传广告的手段运用

根据不同的企业形象广告目标、主题和立意,应采取相应的广告手段,利用或制造适宜的由头与事件,使企业的宣传效果事半功倍。

常用的企业形象宣传手段有以下十种

·声势广告:利用重大事件、大型活动大造社会声势,以其浩大的声势展示企业的能力,以及企业在公众面前的品牌与形象(如:庆典、赞助大型文体活动)

·记事广告:新闻性广告,利用新闻媒介将企业整体发展或某些系列事件整理汇总,以专栏或专题的形式推出,以体现企业的正面社会形象。

·祝贺广告:利用节假日或社会所关注的喜庆事件向社会表示祝贺(如:行业庆典、重大组织成立等。

·公益广告:以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展示其企业关注社会、回报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来体现企业的博爱与人情味,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增加新和感与美誉度

·致谢广告:用生产量或销售量达到一定数量,感谢消费者支持与厚爱为由头,来宣传企业品牌

·歉意广告:在企业出现失误被公众所指责的时候,向公众表示歉意、澄清事实、提出补救方法、展示改进情况、消除负面影响的广告。

·响应广告:以响应社会重大事件与关注热点,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

·倡议广告:以企业的名义率先发起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活动,以展示企业敏锐的眼光与独到的魄力。

·形象识别广告:即VI系统的展示与运用,以强化外围对企业的视觉形象识别及记忆,树立企业规范化形象。

·行为识别广告:即BI系统的对外宣传,以强化外围对企业的行为规范识别及记忆,树立企业规范化形象,增强信赖感。

企业形象宣传广告策划说明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在做企业形象广告策划时,推广行为认识不清,将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混为一谈;推广元素混淆,造成企业产品导入与成长期推广定位偏差,在产品未被市场接受,产品品牌市场基础尚未建立时过早利用企业品牌宣传拉动产品品牌;还出现CIS功能至上论,认为导入CIS能化腐朽为神奇,一味模仿他人,在不适宜的时候推广企业形象。以上现象,分散了企业有限的推广资源,造成企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效果适得其反。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企业在形象展示时,只注重品牌的视觉,忽略品牌的概念表现,认为只要有一个企业的标志在市场上展示,让消费者得到认知,企业的品牌任务就可以达成了,其实消费者是根据你的标志和你的品牌理念的传达得到一种综合的结果。比如:你先给一个人穿上一件最时髦的时装,看上去是很好看,但这个人的定位是一个军人,这个时装和他的理念不协调,所以,孤立的看待企业的视觉表现就会犯舍本求末的结果。

成功的企业形象广告策划要明确目标、把握时机、善用事件、方法得当,才能真正在不浪费推广费用的情况下取得理想的效果。使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互相裨益,达到良性的循环与发展,保证企业近期与远期的综合效益。

Ⅵ 请问资料做成内控文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企业内控文件

内控文件应该是指流传范围有所限制的文件,内控人员的范围多大,内控文件的传阅人群就有多大,不能私自泄露。

Ⅶ 如何将《内控手册》要求融入到企业的管理流程当中

首先行业不同,方式方法也不同,以一个行业为例
XY股份有限公司为符合上市公司内控法规要求,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根据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要求,聘请外部咨询公司,2011年3月起着手进行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要求,结合国外公司经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通常分为4个阶段,内部控制梳理、内部控制整改固化、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其中前3个阶段是内控建设核心工作,需由企业主导完成,内控审计由审计师在企业配合下实施。

为做实做好内控规范体系建设工作,公司于2011年3月正式成立内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董事长牵头,高层领导主管、总部各部门负责人及各分子公司总经理作为组员,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规范化建设工作。2011年3月中旬召开内控实施项目启动会,对公司内控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动员,并制定公司内控实施计划及工作方案。
一、建立内控建设组织架构,明确相关人员职责。
内部控制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系统性地工程,并非一蹴而就,公司决定建立一种长效领导机制持续运作。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组织架构图如下,并明确董事长为内部控制实施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为内控实施的具体负责人。
(一)内控领导小组职责
经第六届第十次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董事长、审核委员会主席、总经理、分管主要业务的公司高管及专业人士,作为内控工作领导小组。
风险管理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建设环境;
(2)负责制定公司内部控制战略规划,提出总体建设方案;
(3)负责审议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以及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
(4)部署内部控制建设、执行及监督活动等;
(5)审议《内控手册》的编制、修改及更新;
(6)提交《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7)协调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重大事项;
(8)考核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人员,保持公司整体利益和方向的一致性。
(二)内控项目小组职责
1、公司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内控项目组,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1)全面贯彻执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关于内部控制建设的精神和方针;
(2)制定公司内部控制建设阶段性的目标及实施方案,提交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核;
(3)负责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效实施和运行,落实内部控制建设的具体责任;
(4)研究提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5)负责公司《内控手册》的编制、修改及更新;
(6)审核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各部门进行整改。
2、公司在风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细分为4大系统,即风控系统、战略与证券系统、财务系统和运营系统,明确各系统的具体职责。
3、风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成员主要来自于财务管理部、战略与证券管理部、风险管理部、管理创新部、营销中心、质量与客服部、供应链中心、法律事务部、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及战略人力资源部,配备33名专职人员。各业务单位、职能部门及子公司(事业部)在风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共同参与、实施内控建设工作。
4、审核委员会作为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监督机构,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审核及监督外部审计机构是否独立客观及审计程序是否有效,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
(三)责任部门及工作预算
与内控工作小组相对应,公司确认了内部控制建设的责任部门,即风险管理部、战略与证券管理部、财务管理部、管理创新部、营销中心、供应链中心、质量与客服部、法律事务部、制造中心、研发中心、战略人力资源部。本次内控项目工作制定了相关预算,包括内控咨询、内控审计及人力成本费用、培训费用等。为保证内控建设工作的专业化、系统化和合理化,公司聘请询公司作为外部咨询机构为公司提供专业支持,协助公司梳理、构建及完善内部控制总体架构,帮助公司识别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风险,有针对性的设计控制的重点流程和内容并协助公司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 风控系统人员将全程参与风险识别及评估、编制风险清单及控制矩阵、内控缺陷整改、开展内控评价等工作,为公司培养内部控制建设及评价人才。
二、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具体推进
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公司将分为五个阶段,时间从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总体安排如下:
(一)确定内控实施范围(2011年4月10日前完成)
根据证监局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本次内控实施范围为股份公司、一家上海子公司及一家广州子公司。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要求,结合公司业务性质,公司将重点关注发展战略、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等公司层面3大流程,以及信息系统、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关联交易、全面预算、资金活动、采购业务、销售业务、资产管理等业务层面9大流程。
各流程责任人如下(××代表责任人姓名):
流程第一责任人 具体负责人 内控协调人 中介机构责任
发展战略 × × ×
组织架构 × × × ×
……
注:上述责任人适用于内控建设中的每个阶段。
(二)风险识别及评估(2011年5月31日前完成)
1、流程梳理:公司通过访谈、审阅文档或问卷调查等方式梳理流程,明确上述12大流程的相应子流程,完善组织架构和审批授权指引,根据统一的模板编制业务流程图。在流程梳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记录有遗漏、杂乱、不符合相关法律、不相容职务未分离或权限设置不合理等内控缺失的工作流程,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内部舞弊等重大风险出现,提高工作效率。
2、风险识别: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配套指引所列示的风险、公司客户审核要求、内审报告、提案改善、质量事故等初始资料,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子流程中涉及到的每个控制点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固有风险,评价风险等级,形成风险清单。
3、文档记录:根据风险等级,识别流程中的关键控制活动,并在流程图中进行编号;编制流程描述、风险控制矩阵等内控文档对控制活动和控制点进行记录。
4、查找内控缺陷:将公司现有制度和控制措施流与风险清单进行比对,通过穿行测试、控制测试等手段,获取关于内控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证据,查找内控缺陷,形成《风险数据库》和《内控风险诊断和评价报告》。对发现的重大缺陷及时报告董事会及管理层,管理层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及时制定内控缺陷整改方案。
(三)确定内控缺陷整改方案(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
1、编制《内部控制管理建议书》:公司对发现的内控缺陷进行分类分析,确定内控缺陷的重要性程度,区分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形成《内部控制管理建议书》。
2、制定内控缺陷整改方案:公司根据《内部控制管理建议书》和具体的控制缺陷,提出整改时间及责任部门、人员,形成内控缺陷整改方案。
3、提交审议:内控缺陷整改方案应当经过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四)内控缺陷整改(2011年9月30日前完成)
1、落实整改、提交报告:责任部门将按照内控缺陷整改方案对发现的缺陷进行逐一整改,完善公司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提交《内控缺陷整改报告》;内控项目组连同中介机构对缺陷整改情况进行运行有效性测试,形成《内控运行测试报告》。
2、编制《内部控制手册》:内控项目组根据风险清单和各项内控文档等资料,编制《内部控制手册》,并对手册内容进行实施辅导和推进执行。
3、编制《内控自我评估工作指引》:内控项目组编制《内控自我评估工作指引》,为下一步内控自我评价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4、提交审议:《内控缺陷整改报告》、《内控运行测试报告》、《内部控制手册》及《内控自我评估工作指引》应报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
(五)内控持续推进和内控自我评价
公司在内控体系成果完成后,将予以持续推进,并根据辖区证监局要求,公司将于每季度结束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证监局报送内控进展情况说明,并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每季度进展情况说明至少包括该季度内控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工作方案中计划进度的对照情况、差异原因以及拟采取的解决措施等。
通过以上工作,公司初步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提高了内控管理水平。
三、企业内控体系的“落地”和持续推进
XY公司在完成内控体系初步建设完成后具体推行过程中,一些部门和员工或因对新的内控制度理解不够,或因由于长期工作习惯难以改变,或因内控制度变革触及自身利益而不愿遵循,使得内控制度在一段时期内一直都不能落到实处。如何真正将内控体系有效执行下去,并保持内控体系的持续完善和提高,是管理层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为了切实将内控制度体系真正“落地”,XY公司通过全方位内控培训、加强内控检查与监督、完善考核及激励机制以及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持续辅导等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内控建设的持续维护,公司的内控建设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具体来说,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完善内控工作组织架构,成立内控部,强化审计部,建立推进内控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通过对国际大企业内控建设的现状和过程的全面考察,XY公司发现要实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建立相配套的组织架构。为此,公司由管理高层成立了内控工作领导小组,各子公司管理层对应的成立内控管理小组;在部门设置上,XY公司新成立了内控部,各下属子公司根据其规模大小设立内控部或内控负责岗,负责内控建设工作;在内控监督上,转变了原有的审计部的职责,增加了内控评价和检查的功能,并由公司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在规模较大的子公司同时设立内部审计专员,负责子公司的内控自查。
(二)注重内控环境建设,进行全方位内控培训。
XY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辅导,提高各层级管理人员和基础员工对内控理念的认识,营造有利的内控工作开展的文化环境。首先,公司抓好以普及内控基本知识、营造内控实施环境的宣传工作。公司内控部组织编制了《内控宣传册》,在股份公司各职能部门和下属公司主要管理干部范围内发放学习。手册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语言帮助各级管理人员统一对内控的理解和认识,减少内控推进的思想阻力。
其次,公司根据内控规范实施的进度,围绕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开展了包括基础理念、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内控评价、内控考核在内的各类集中的专题培训,对内控制度的编制和实施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三)建立内控推进的沟通机制,保证内控建设持续性和问题解决的及时性。
自内控制度建设正式推进以来,为了保证推进的执行力,公司开展了全方位的信息沟通机制,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递,和通畅的上传下达。
首先,XY公司建立了周例会制度。内控领导小组每周组织内控工作例会,由公司董事或审计委员会主任主持,参与者包括内控领导小组成员、内控部、审计部、财务部、各子公司的内控负责人等。总部各职能部门及各子公司必须在会上以书面形式上报“内控工作一周报告”,汇报内控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股份给予协助的事项,并由内控领导小组组长对相关的具体问题提出意见和工作指导,会后股份公司内控部负责对每家子公司进行回复,保证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所有会议记录和相关文件在会后抄送股份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会,并抄送相关子公司的管理层,保证管理高层对内控进展的时刻了解。
其次,公司建立了内控体系的月度工作总结。每月末各个子公司的内控负责人就内控开展情况进行工作总结,由内控部在股份公司管理层、子公司管理层以及相关内控负责人之间进行通报,督促各子公司的内控执行力。
第三,建立了重大项目的单独汇报机制。各子公司的内控负责人对于子公司内控建设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求及时向内控领导小组和股份内控部进行汇报,以实时处理可能的重大风险。此外,股份公司的内控部长、审计部长、财务总监的联系方式向子公司的所有内控负责人和内控专员公开,作为信息直接传递的一个重要渠道,帮助股份公司及时了解下属子公司内控风险。
(四)完善内控评价检查机制,建立了多层次的内控检查体系。
为了保证内控制度的落地和真正有效的执行,公司从各子公司到股份公司的内控部和审计部,再到外部独立的第三方中介,建立了全方位的内控评价和检查体系。股份公司内控部对各业务循环定期开展内控检查,通过发放内控调查清单以及内控专员的现场检查,发现子公司在内控建设中的不足,并及时下发风险联系函、风险关注函和风险警示函,以帮助子公司及时进行内控整改和完善。其中联系函主要是对子公司联系函件的回复为主;关注函主要是对子公司发生的业务表示关注,一般要求对方在一定时间内给出书面说明;警示函是在关注函的基础上对于重大风险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给予警告。
股份公司审计部对各子公司每年开展两次的内控评价。为了实现评价的量化和标准化,审计部编制了内控评价底稿通过检查,对子公司形成内控建设的量化评价,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出具改进建议,并要求各子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整改,总部内控部对子公司整改措施和整改质量进行全程的监督,整改完成后,审计部及时予以复查,确保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整改。
(五)将内控建设纳入绩效考核,通过奖惩机制实现内控的有效性。
首先,为有效发挥各下属子公司的管理者在内控推进中的作用和积极性,自200×年开始,股份公司将审计部对各子公司的内控评价结果纳入其管理班子的绩效考核的指标中,明确了管理班子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责任和关键任务。通过这种绩效考核,激励管理层切实关注和推动内控的执行工作,从而为内控工作的推进建立良好环境。
其次,对于股份公司向各子公司委派的重要人员也直接与内控建设挂钩。公司出台了《委派内控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对各个子公司的内控负责人实施全面的内控建设考核,明确了委派的内控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考核方式和奖惩机制,进一步促进了委派内控人员的工作落实力度;其次,对于股份委派的财务负责人,也在其年度考核的总分中(100分制)纳入了相当比重的的内控建设的相关内容,从财务职能加强了对子公司的内控推进。
(六)充分发挥专业中介机构力量
XY公司在开始建立内控体系即聘请的专业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在整个体系建立过程中,充分发挥咨询公司专业力量,并聘请专业顾问对公司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公司人员内控理念和技能。在内控体系初步建立之后,仍继续与咨询公司保持合作,借助咨询公司在专业及独立性方面优势,共同推进公司内控持续建设工作,在内控持续建设工作中,专业咨询公司提供了大量了专业意见和培训辅导服务,帮助公司完善各项成果,使得公司的内控持续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四、企业内控体系建设过程的经验和启示
在公司董事会、各层级管理人员和基础员工不懈努力下,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良好效果,全公司各级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显著提高,对风险的理解和重视切入到各个业务和管理环;强化了各项经营活动的规范化操作,实现了重大经营活动的集体化决策机制,有效防范了决策风险;提高了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了从产业公司到股份公司的各层级财务数据的真实公允以及资金、资产的安全;加强了公司对新经营环境下管理风险的关注;完善了公司的风险预警机制,提高了各职能部门对业务发生之后的潜在风险的持续监控、分析和应对。公司在内控体系建设和推进过程中,主要的经验和启示有:
1、公司董事会和最高管理层的重视和亲自参与
在XY公司董事会,无论是大股东委派董事、非执行董事还是独立董事,都非常重视和关心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作为公司的大股东,集团对股份公司的内控建设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有力的推动了产业公司的内控建设的进程。董事会的定期会议都将内部控制进展情况作为重要议题沟通,对于内部控制推进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董事会层面时刻给予相应和支持。
在公司管理层方面,成立了内控领导小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带领企业员工共同进行内部控制建设,为内部控制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同时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朝更顺利、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2、对内部控制理念以及其与公司其他管理体系关系的认识统一
XY公司在内控推进的第一阶段大力推行高频率、大幅度的培训,帮助各级管理者以及基层员工了解内部控制的主要原理和价值,减少内控实施中的思想阻力。其次,公司统一了内控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认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不是一套孤立的新的体系和制度,而是一种基于“目标-风险-控制-监督”框架的管理思路,这种管理思路可以融入到企业的所有其他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中去,是对企业原有的管理制度的整合和提升。
3、制定了清晰明确的内部控制战略规划
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订并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五年两步走的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公司的5年战略规划中。第一阶段(3年),通过自上而下的刚性要求,构建全面的统一化的集团内部控制架构,并通过理念灌输形成内控推进的文化范围;第二阶段(2年),通过自下而上的,自觉的内控体系的完善,形成各个产业公司的特色化内部控制。这一从强制到自觉,从理念普及到制度完善再到内控手册的表格化提升的建设步骤,使得公司从管理高层到基层员工的各级人员都明确内部控制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及不同发展状态,稳步推进,逐步加深,为内部控制的发展道路勾画了清晰路径。
4、因企制宜的实施方案
XY公司意识到对于集团化企业,内部控制不能是一刀切的,公司要实行内部控制,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类型、公司规模、公司所处阶段来选择适宜的内部控制方法。
首先公司在吸收了五部委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相关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实践,基于先主后次的重要性原则以及成本收益原则,提出了以若干业务循环作为公司内控建设的主要循环范围。
其次,考虑公司的人员能力和素质,在内控成果上也没有一步到位册,而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通过制度规范,到流程优化再到风险提炼,逐步实现内部控制的层层递进。
第三,在内控推进上,公司充分考虑下属各产业公司的业务特点,确定适合各公司的内部控制方式和侧重点。
5、循序渐进的实施步骤
(1)自上而下的理念推进向自下而上的流程推进的递进。
在内控实施的第一阶段,公司强调自上而下的理念推进。公司通过内部培训、各种工作会议达成内控理念的统一,并向各子公司传达,之后各子公司则进行自下而上的内控流程推进,即各产业公司根据自身的内部流程,进行制度的完善,并经由公司内控部审核后实施。
(2)由总部出台框架性的制度到各个子公司制订针对性的业务流程的递进。
公司内控部结合外部力量制定框架性的制度,明确各业务循环的关键控制点和操作要求,各产业公司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在满足框架制度要求的前提下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以求更贴近产业公司的经营管理实践。
(3)普遍性、通用性的风险点向专业性、针对性的风险点的递进。
公司首先根据对产业公司实际情况的调研,绘制公司的全面风险数据库,梳理出具有普遍性的通用性主要风险点,之后,各产业公司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发现专业性、针对不同企业业务特色的独特风险,以实现内部控制的完善。
(4)抓重点公司,抓主要循环和风险、抓典型事件。
公司的内部控制遵循重要性原则,关注重点公司级重要循环与风险,并关注典型事件,以期通过重点带动全面,推动内部控制的发展。
6、借助外部专业中介机构推动内控建设
外部专业机构相对具有更丰富的内控专业力量和实施经验,并且具有客观性和独立性,XY公司在整个体系建立过程中,充分发挥咨询公司专业力量,但也没有完全依赖中介机构甩手不管,而是充分参与和配合,在内控建设过程中,实现知识传递和内控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转自新浪微博《马军生-内部控制博客》

Ⅷ 内部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1、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

企业要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机构,是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

2、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

规定管钱、管物、管帐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另外,现金收付的复核制,物资收发的复秤制、复点制等,也都是防错防弊的内部控制制度。

3、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

对各种自制原始凭证,在格式、份数、编号、传递程序、各联的用途、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明细数同合计数及大小写数字一致等方面作出规定。

对各种账簿记录,要求帐证的一致或保持一定统驭关系的规定;还有会计核算中规定的双线核对、余额明细核对、各种报表相关数字核对,以及由此而规定的内部稽核制度等。

4、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

为了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除规定物资保管员对每项物资进行收付后,要实行永续盘存办法核对库存帐实外,还要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帐卡物相符或及时处理发生的差错。

5、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

(1)计算机代替手工填制记账凭证是比较容易的,比手工制作的凭证更规范、效率更高。

(2)电算化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的水平。

(3)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存取权限进行控制。

Ⅸ 如何开展单位内部控制工作

企业内控建设实务
企业内控建设应当以经营的效率与效果为主导目标,以财务报告可靠、资产安全与经营合规为三个保障目标,在此基础上,建设实务将围绕内控组织的设置与内控建设的五要素展开。
(1)内部控制组织
组织是体系运行的基本保障。通常的内控组织包括董事会与经营层两个层面,强调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是董事会的责任,并且下设审计(风险)管理专门委员会加强管理。此外,内控组织的设置特别强调经理层是企业内控建设的具体实施者与责任人,各经营管理部门按照职能归口进行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其中,是否设置专职的内控部门是企业界关注的焦点,通常的设置方式包括三种:
方式一:单独设置内控部门。优点是有利于提高内控建设的初期推动效率,缺点是内控部门与经营管理部门割裂,未能很好地体现内部控制责任与经营管理责任的融合。此方式在金融类企业普遍应用,对于实体经济体,通常不设置专职的内控部门。
方式二:由内部审计部门牵头负责内控工作。优点是待体系初建完成且运行平稳后,内部审计作为内控的监督部门,可以立足于公司整体牵头协调各部门定期进行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并且持续完善内控体系的建设。缺点是国内企业内审部门往往人才匮乏,在内控建设的初期独立当此重任可能力不从心。
方式三:在内部控制建设集中期设立内部控制建设办公室,该办公室从各主要部门抽调人员专职从事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待体系正式运行时,办公室解散,人员归位到各经营管理部门,且牵头职能也归位至内审部门。此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集中各部门力量完成内部控制的体系化建设,待体系平稳运行后,相关人员回到经营管理部门的骨干岗位上,有利于促进各经营部门对内部控制体系的理解,有利于内控与经营管理的融合。实践表明,对于管理基础弱的实体经济企业,采取方式三的内控推行效果较佳。
当然,组织的设置没有一定之规,企业应当依据自身的特点设置内部控组织,明确相关的管理责任。
(2)内部环境的诊断与完善
内部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运行的载体,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机制时,首先要诊断与完善内部环境。一方面,内部环境的完善可以为控制活动的设计与运行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内部环境的诊断可以加强控制活动与内部环境的匹配性,有利于控制活动的顺畅运行。
通常,内部环境的诊断与完善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其中,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与内部审计的定位三个方面必须先行完善,后续的控制活动设计与运行才会顺畅。治理结构、人力资源政策与企业文化三个方面,可以伴随控制活动的运行同步完善。
(3)动态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体系化建设的重要表现,是后续内控措施设计的重要依据。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应当针对评估的重要风险强化内部控制措施,有效降低风险。对于次要风险,企业应当简化控制活动与流程设计,承担相关的风险,体现经营的效率与效果为主导目标的内控建设理念。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两个阶段。在风险辨识阶段,企业应当围绕内部控制目标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因素,辨别企业风险并进行分类,形成企业的风险管理库。通常,企业的风险可以划分为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与法律风险五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在风险评估阶段,企业应当运用二维风险评估坐标图,从破坏性与发生频率两个维度评估风险,并将风险点界定为重大风险、中风险与低风险。企业应当依据行业特点与目标设置等确定风险评估的标准,评估标准应当注意定量与定性标准相结合。
在实务中我们强调,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或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或是同一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风险评估结果各不相同。为此,企业应当至少每年评估一次风险,及时发现新环境、新业务带来的新风险,动态地调整风险评估结果,进而动态地调整控制活动规范,让原本静止的内控制度动起来,始终踏上企业发展的节奏。
(4)控制活动的设计
控制活动是内控体系实施的核心要素,企业在规范控制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形成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手册(下简称内控手册)。
企业在设计控制活动时,应当树立与经营管理活动相融合的设计理念,首先界定企业的控制活动循环,然后将内部控制措施嵌入控制活动中,完善经营管理活动的制度流程设计,形成企业的内控手册。内控手册分模块设计,每一模块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管理目标。围绕内部控制的目标,企业在设计内控手册时,首先应当明确控制活动的管理目标。例如采购付款循环,其管理目标应当包括保障物资供应、提高采购效率、降低资金占用、控制采购成本、保证核算准确等。
第二,管理机构及职责。该部分将控制活动涉及的组织及职责清晰界定,以确保后续流程运行的顺畅性。
第三,授权审批矩阵。该部分应当明确控制活动涉及的所有权限在董事会、经理层与各职能部门间的划分,并且明确各级审批责任。
第四,控制活动要求。该部分一般以制度文本的形式书写,明确控制活动各控制环节的内控要求,作为相关经营管理流程设计的基础。
第五,比照上述几部分,各经营管理部门应当重新梳理与完善业务流程,针对关键风险点强化控制措施,确保组织职责、授权审批、内控要求落实到经营流程中,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在内控手册的设计过程中,特别强调与企业现有的经营管理活动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切忌脱离原有制度流程设计孤立的内控手册,以避免实务中业务部门仍参照原有流程、内控手册则束之高搁的现象。
(5)信息与沟通贯穿始终
信息与沟通是指在内控建设中,保证在恰当的时机让恰当的岗位获取适当的信息。信息与沟通的设计应当贯穿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与控制活动的始终,例如风险评估报告的报告程序,控制活动中的控制文档设计,都体现了信息与沟通要素的建立与健全。
(6)内部监督手段。
内部监督置于五要素之末,是内控管理闭环的体现。为此,内部监督也可以视为五要素之首,是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要素持续完善的基础。内部监督手段包括风险预警、内部评价与绩效考核,三者缺一不可。
风险预警是较新的管理工具,通过预警指标的报告与跟踪,可以突破企业传统的内部审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运用现代企业高效的信息集合手段,帮助管理层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提炼关键信息,捕捉企业易于忽略或是下级管理者企图隐瞒的临界数据,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包括选择指标项、设定临界值、跟踪分析报告与修正临界数据四项工作。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与管理重点设定风险预警指标,并且逐步积累临界值。
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是基本规范的要求,也是管理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评价手段完善的关键是建立评价标准与评价流程,明确内控缺陷的认定标准,规范评价报告。
此外,绩效考核强调将内部控制建设与运行的有效性纳入企业的绩效考核, 以促进内控体系的实施。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