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扶贫 » 内控流程审批表

内控流程审批表

发布时间: 2021-03-06 18:12:01

『壹』 内部控制的评审包括哪些步骤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一)了解并描述内部控制制度
评审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应了解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单位,无论规模大小和生产经营特点如何,其内部总是有一定的内控制度,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在程度上的不同。
了解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应作好以下两项工作:
1.搜集资料和进行初步调查。搜集资料指收集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文件、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图表、规程等书面的或尚未成文的规定。如,各项经济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劳动人事制度、计划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进货管理制度、物价计量管理制度等等。通过搜集资料,就可以初步了解一个单位是否建立了必要的内部控制,其岗位设置与职责分工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原则等。
通过搜集资料,如果发现内部控制制度中还有不清楚或界限模糊的地方,就应向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调查。搜集资料与初步调查可以分开进行,也可以结合进行。
2.描述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搜集资料和初步调查,对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状况就有了一个大概了解。为了进一步评审的需要,应当用一定的方法将其如实地记录下来,在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中就叫描述内部控制制度。描述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有文字说明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本章第三节将进一步说明。
(二)实地测试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搜集资料和了解描述,我们对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情况就已初步掌握。但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有效,仅靠书面资料或初步的调查是难于作出判断的。审计实践经验证明:再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哪怕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如果有关工作人员有章不循或者阳奉阴违,都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因此,内部控制系统必须进行实地测试。
实地测试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有两种方法:
1.抽查有关资料进行实地测试。这种方法是针对所要审查的某一内部控制系统,抽取一部分资料进行审查,看其对经济业务的处理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系统的原则。例如,对材料购入系统进行审查,就要抽查收货单、付款凭证和供应方的销货发票,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审查,检查材料购入业务是否由不同的部门分别完成,凭证设置是否健全,是否按规定程序传递等。
抽查资料的具体方法,主要选用判断抽样法或统计属性抽样法。
2.实地观察。实地观察就是深入现场,根据前述经济业务的传递程序,到各个环节进行实地观察、验证。例如,前举材料采购业务,就应分别到业务(或采购侠应)部门。仓储部门、财会部仃进行观察。对关键环节则尤其注意观察和验证,如仓储部门的验收环节,就应检查它在验收数量时,是否经过计量,检斤或验尺,以保证数量真实;而在验收质量时,又是否经过对物理性能或化学成分等的检验,以保证质量正确。
经过上述两种方法的实地测试,就可以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作出判断。
(三)评价内部控制制度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就是针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评价意见。
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情况,二是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标准。根据被审单位内部系统的基本情况,对照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标准,才能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提出评价意见。
通过上述“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和“实地测试内部控制制度”,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情况已经掌握。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标准还需补充说明如下:
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标准过去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近年,提出了”控制模型”,或称为“理想的内部控制模式”,用来作为判断其控制是否健全的标准。
“控制模型”是有关部门或审计人员,根据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原则设计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控制模式。控制模型依照不同的生产经营类型和不同的业务系统分别制定,其形式一般都用调查表,流程图或用文字说明表示,上面注明有业务程序、控制环节,并着重标注了“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因此,按照控制模型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并严格遵照执行,就能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提高经营效率,用控制模型对照被审单位的实际内部控制系统,也能判断其是否健全、有效。
设计控制模型,一是要坚持前述合理分工与权力制衡的原则,即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这一控制的核心内容是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査等职务。另一是抓住业务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环节,即通常说的“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
下面以材料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例,简要说明其方法。
根据前述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和程序控制的要求,材料采购业务可以划分为申请、计划、合同、验收、入库、记录与核对这样6个步骤,这6个步骤应由采购供应、仓储运输、财会等部门分工完成。采购业务的完成应有6个控制点;
①申请。申请材料采购应有明确的目的,即为了生产、经营或其他必需的需要而采购。未经申请并给予批准和授权,就会出现不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而任意采购,甚至会出现为了“回扣”而任意采购残次废品的现象;
②计划。缺乏计划平衡,就会使材料的需要、库存与采购脱节,出现或者积压、或者短缺的现象;
③合同。没有合同规定经济责任,就会使材料购入的数量、质量、价格、时期缺乏保证;
④验收。缺乏验收环节,会使材料到货的数量与质量都会出现混乱;
⑤入库。不办入库手续,将使材料到货后发生丢失、损坏;
⑥记录与核对。如果没有财会部门正确及时地记录与核对,材料的安全完整就失去最终的制约,会计资料的可靠性也失去保证。
以上控制点如果齐全,材料采购就可以保持良好秩序,如果缺少一个,就可能发生混乱。而其中的“验收”又是最关键的一环,没有它,材料采购就可能产生全面混乱,因而验收是材料采购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控制点。
归纳上述意见,所谓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实质上是用控制模型对照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判断的活动。而所谓评价其健全性,实质上就是评价被审单位内控制度是否符合控制模型要求,应有的控制点是否齐全。所谓评价其有效性,也就是通过测试,看这些控制点是否都发挥了控制作用。对关键控制点,尤其是评价的重点。
(四)报告内部控制制度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后,就已形成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意见,这是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改进管理的建议。例如,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时,发现应有的控制点不健全、或有章不循,造成一些差错、弊端,就应针对这些问题向被审单位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
2.关于进一步审计的范围、重点和方法的意见。目前,我国对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一般是将其作为正式实施审计前的一个审计步骤。通过评审内部控制制度,即可确定审计的范围、重点和方法。如果这些意见与原审计工作方案有矛盾的,应扩大审计范围,并报审计负责人批准。

『贰』 内控为什么要通过流程进行管理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
因为流程可以让内部之间的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有规矩可循,有规范可做,这样每个部门和每个人都可以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工作,这样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规范和控制作用,因此,内控首先的要树立好各种流程,包括工作流程、申请流程、申报流程、审批流程、执行流程等等。
有了这些流程的规范,就可以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配合和默契,让内控工作起到非常好的良性循环的结果。

『叁』 如何开展内部控制系统评审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一)了解并描述内部控制制度
评审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应了解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单位,无论规模大小和生产经营特点如何,其内部总是有一定的内控制度,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在程度上的不同。
了解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应作好以下两项工作:
1.搜集资料和进行初步调查。搜集资料指收集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文件、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图表、规程等书面的或尚未成文的规定。如,各项经济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劳动人事制度、计划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进货管理制度、物价计量管理制度等等。通过搜集资料,就可以初步了解一个单位是否建立了必要的内部控制,其岗位设置与职责分工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原则等。
通过搜集资料,如果发现内部控制制度中还有不清楚或界限模糊的地方,就应向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调查。搜集资料与初步调查可以分开进行,也可以结合进行。
2.描述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搜集资料和初步调查,对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状况就有了一个大概了解。为了进一步评审的需要,应当用一定的方法将其如实地记录下来,在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中就叫描述内部控制制度。描述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有文字说明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本章第三节将进一步说明。
(二)实地测试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搜集资料和了解描述,我们对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情况就已初步掌握。但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有效,仅靠书面资料或初步的调查是难于作出判断的。审计实践经验证明:再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哪怕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如果有关工作人员有章不循或者阳奉阴违,都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因此,内部控制系统必须进行实地测试。
实地测试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有两种方法:
1.抽查有关资料进行实地测试。这种方法是针对所要审查的某一内部控制系统,抽取一部分资料进行审查,看其对经济业务的处理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系统的原则。例如,对材料购入系统进行审查,就要抽查收货单、付款凭证和供应方的销货发票,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审查,检查材料购入业务是否由不同的部门分别完成,凭证设置是否健全,是否按规定程序传递等。
抽查资料的具体方法,主要选用判断抽样法或统计属性抽样法。
2.实地观察。实地观察就是深入现场,根据前述经济业务的传递程序,到各个环节进行实地观察、验证。例如,前举材料采购业务,就应分别到业务(或采购侠应)部门。仓储部门、财会部仃进行观察。对关键环节则尤其注意观察和验证,如仓储部门的验收环节,就应检查它在验收数量时,是否经过计量,检斤或验尺,以保证数量真实;而在验收质量时,又是否经过对物理性能或化学成分等的检验,以保证质量正确。
经过上述两种方法的实地测试,就可以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作出判断。
(三)评价内部控制制度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就是针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评价意见。
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情况,二是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标准。根据被审单位内部系统的基本情况,对照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标准,才能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提出评价意见。
通过上述“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和“实地测试内部控制制度”,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情况已经掌握。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标准还需补充说明如下:
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标准过去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近年,提出了”控制模型”,或称为“理想的内部控制模式”,用来作为判断其控制是否健全的标准。
“控制模型”是有关部门或审计人员,根据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原则设计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控制模式。控制模型依照不同的生产经营类型和不同的业务系统分别制定,其形式一般都用调查表,流程图或用文字说明表示,上面注明有业务程序、控制环节,并着重标注了“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因此,按照控制模型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并严格遵照执行,就能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提高经营效率,用控制模型对照被审单位的实际内部控制系统,也能判断其是否健全、有效。
设计控制模型,一是要坚持前述合理分工与权力制衡的原则,即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这一控制的核心内容是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査等职务。另一是抓住业务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环节,即通常说的“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
下面以材料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例,简要说明其方法。
根据前述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和程序控制的要求,材料采购业务可以划分为申请、计划、合同、验收、入库、记录与核对这样6个步骤,这6个步骤应由采购供应、仓储运输、财会等部门分工完成。采购业务的完成应有6个控制点;
①申请。申请材料采购应有明确的目的,即为了生产、经营或其他必需的需要而采购。未经申请并给予批准和授权,就会出现不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而任意采购,甚至会出现为了“回扣”而任意采购残次废品的现象;
②计划。缺乏计划平衡,就会使材料的需要、库存与采购脱节,出现或者积压、或者短缺的现象;
③合同。没有合同规定经济责任,就会使材料购入的数量、质量、价格、时期缺乏保证;
④验收。缺乏验收环节,会使材料到货的数量与质量都会出现混乱;
⑤入库。不办入库手续,将使材料到货后发生丢失、损坏;
⑥记录与核对。如果没有财会部门正确及时地记录与核对,材料的安全完整就失去最终的制约,会计资料的可靠性也失去保证。
以上控制点如果齐全,材料采购就可以保持良好秩序,如果缺少一个,就可能发生混乱。而其中的“验收”又是最关键的一环,没有它,材料采购就可能产生全面混乱,因而验收是材料采购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控制点。
归纳上述意见,所谓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实质上是用控制模型对照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判断的活动。而所谓评价其健全性,实质上就是评价被审单位内控制度是否符合控制模型要求,应有的控制点是否齐全。所谓评价其有效性,也就是通过测试,看这些控制点是否都发挥了控制作用。对关键控制点,尤其是评价的重点。
(四)报告内部控制制度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后,就已形成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意见,这是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改进管理的建议。例如,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时,发现应有的控制点不健全、或有章不循,造成一些差错、弊端,就应针对这些问题向被审单位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
2.关于进一步审计的范围、重点和方法的意见。目前,我国对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一般是将其作为正式实施审计前的一个审计步骤。通过评审内部控制制度,即可确定审计的范围、重点和方法。如果这些意见与原审计工作方案有矛盾的,应扩大审计范围,并报审计负责人批准。

『肆』 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流程是怎么样的

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流程为:

1、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记录。这是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手段,了解被审计单位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的情况,并做出记录、描述。

2、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确认内部控制风险,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可依赖。在对控制环境、控制程序和会计系统进行调查了解,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应对内部控制风险和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做出初步评价。

3、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证实有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效果。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可基本掌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环节,为进行符合性测试确定一个前提。

4、评价内部控制的强弱,评价控制风险,确定在内部控制薄弱的领域扩展审计程序,制定实质性审计方案。

(4)内控流程审批表扩展阅读:

内部控制风险识别、评估与防范:

1、内部控制潜在风险识别情况;

2、内部控制潜在风险程度评估情况;

3、内外环境变化时,内部控制潜在风险再识别与再评估及时性情况;

4、内部控制潜在风险防范措施。

内部控制措施与控制活动情况

1、为保证内部控制目标实现而制定的政策、制度、规定、业务流程等;

2、授权与分权情况;

3、经济活动运行的报告、统计情况;

4、复核情况;

5、业务检查与监督情况;

6、非相容岗位的分离设置情况

7、关键过程或环节的控制情况。

内部信息识别与管理:

1、内部控制信息体系的建立与保持情况;

2、内部控制信息的识别、处理、沟通与反馈;

3、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

4、内部控制记录的管理,特别是关键内部控制记录的管理。

『伍』 制度基础审计的流程

1、确定审计的目来标
自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
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
4、符合性测试
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6、实质性测试
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8、撰写审计报告
优点:一方面当大大减少审计工作中取得审计证据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人力时间、降低成本;另外能较好的避免失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缺点:过分依赖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陆』 付款审批单是什么意思

付款申请单,申请付款给供货单位的书面单据形式,为了明细的表明付款的各项内容(如日期、部门、申请项目、申请金额、用途、审批人、经办人、部门经理、财务负责人、总经理)进行内部审批,然后财务照上面的单来付款。

(6)内控流程审批表扩展阅读

付款申请单主要内容:日期、编号;申请部门、 采购件、总务科、用途、 订金(尚未开发票)、金 额、说明、冲销日期、经理、主管、申请人会计、冲帐等。

立信会计所被警示:立信会计所在执行采购和付款环节内控审计时,存在以下问题:

(1)内控测试结论不合理、不谨慎。立信会计所未将采购与付款环节缺乏有效管控的现状识别为内控缺陷,测试结论与测试样本存在明显矛盾。

(2)未合理关注供应商付款环节的异常情况。立信会计所未合理关注并购子公司第一大供应商且同为销售客户的付款申请单无采购申请人、无具体货物名称等明显异常情形。

『柒』 如何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评审

一、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概念
评审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审计的基础。但内部控制制度却并非是适应审计的需要而产生的。前面已说明了它是本世纪40年代为适应日益剧烈竞争需要而强化内部管理的产物。评审内部控制度之所以成为现代审计的基础,是审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促使自身的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发展的结果。
前面已进行介绍,现代审计发展到综合审计阶段后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审计内容从财务审计发展到经济效益审计;二是审计方法从详查发展到抽查。审计的发展,使审计增加了新的审计内容,又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但是,采用抽查法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弊端,这就是如果抽样不当,就会使审计质量缺乏保证。因为抽查如果缺乏科学依据,就可能漏审一些重大问题而出现巨大的审计风险。审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虽然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但又为审计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审计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审计实践工作中,他们逐渐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任何单位的经济活动,凡是内部控制良好,业务处理的正确程度就较高,错弊情况就较少,而凡是内部控制不健全或缺乏相互制约的,正确程度就较低,错弊情况就较多。在这个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就建立起了以评审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查审计方法,简称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或制度基础审计。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同以往的审计有着显著的区别。从审计的内容看,以往的审计,不管是采用详查法或是采用抽查法,审计内容的重点是被审单位的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资料,而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则不同,审计内容的重点并不在于资料的多少问题,其审计的重点是产生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资料的内部控制系统本身。再从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在整个审计中的地位看,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基础。现代审计一般首先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然后再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等。评审后,对于控制良好的,可只作一般性检查。具体审计方法则可用抽查法;对于控制薄弱的,则列入审计范围,并作为审计重点。在具体的审计方法上,则采用详查法或扩大抽查的范围,以取得可靠的足够的审计证据。显然,通过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就能抓住审计工作的重点,保证审计工作效率,节约审计时间和审计经费。
由以上可见,内部控制制度评审也称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它是针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专项审查评价活动。评审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审计的基础,它对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对现代审计的重要发展。
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步骤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一)了解并描述内部控制制度
评审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应了解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单位,无论规模大小和生产经营特点如何,其内部总是有一定的内控制度,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在程度上的不同。
了解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应作好以下两项工作:
1.搜集资料和进行初步调查。搜集资料指收集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文件、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图表、规程等书面的或尚未成文的规定。如,各项经济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劳动人事制度、计划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进货管理制度、物价计量管理制度等等。通过搜集资料,就可以初步了解一个单位是否建立了必要的内部控制,其岗位设置与职责分工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原则等。
通过搜集资料,如果发现内部控制制度中还有不清楚或界限模糊的地方,就应向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调查。搜集资料与初步调查可以分开进行,也可以结合进行。
2.描述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搜集资料和初步调查,对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状况就有了一个大概了解。为了进一步评审的需要,应当用一定的方法将其如实地记录下来,在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中就叫描述内部控制制度。描述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有文字说明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本章第三节将进一步说明。
(二)实地测试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搜集资料和了解描述,我们对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情况就已初步掌握。但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有效,仅靠书面资料或初步的调查是难于作出判断的。审计实践经验证明:再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哪怕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如果有关工作人员有章不循或者阳奉阴违,都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因此,内部控制系统必须进行实地测试。
实地测试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有两种方法:
1.抽查有关资料进行实地测试。这种方法是针对所要审查的某一内部控制系统,抽取一部分资料进行审查,看其对经济业务的处理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系统的原则。例如,对材料购入系统进行审查,就要抽查收货单、付款凭证和供应方的销货发票,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审查,检查材料购入业务是否由不同的部门分别完成,凭证设置是否健全,是否按规定程序传递等。
抽查资料的具体方法,主要选用判断抽样法或统计属性抽样法。
2.实地观察。实地观察就是深入现场,根据前述经济业务的传递程序,到各个环节进行实地观察、验证。例如,前举材料采购业务,就应分别到业务(或采购侠应)部门。仓储部门、财会部仃进行观察。对关键环节则尤其注意观察和验证,如仓储部门的验收环节,就应检查它在验收数量时,是否经过计量,检斤或验尺,以保证数量真实;而在验收质量时,又是否经过对物理性能或化学成分等的检验,以保证质量正确。
经过上述两种方法的实地测试,就可以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作出判断。
(三)评价内部控制制度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就是针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评价意见。
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情况,二是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标准。根据被审单位内部系统的基本情况,对照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标准,才能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提出评价意见。
通过上述“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和“实地测试内部控制制度”,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情况已经掌握。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标准还需补充说明如下:
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标准过去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近年,提出了”控制模型”,或称为“理想的内部控制模式”,用来作为判断其控制是否健全的标准。
“控制模型”是有关部门或审计人员,根据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原则设计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控制模式。控制模型依照不同的生产经营类型和不同的业务系统分别制定,其形式一般都用调查表,流程图或用文字说明表示,上面注明有业务程序、控制环节,并着重标注了“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因此,按照控制模型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并严格遵照执行,就能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提高经营效率,用控制模型对照被审单位的实际内部控制系统,也能判断其是否健全、有效。
设计控制模型,一是要坚持前述合理分工与权力制衡的原则,即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这一控制的核心内容是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査等职务。另一是抓住业务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环节,即通常说的“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
下面以材料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例,简要说明其方法。
根据前述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和程序控制的要求,材料采购业务可以划分为申请、计划、合同、验收、入库、记录与核对这样6个步骤,这6个步骤应由采购供应、仓储运输、财会等部门分工完成。采购业务的完成应有6个控制点;
①申请。申请材料采购应有明确的目的,即为了生产、经营或其他必需的需要而采购。未经申请并给予批准和授权,就会出现不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而任意采购,甚至会出现为了“回扣”而任意采购残次废品的现象;
②计划。缺乏计划平衡,就会使材料的需要、库存与采购脱节,出现或者积压、或者短缺的现象;
③合同。没有合同规定经济责任,就会使材料购入的数量、质量、价格、时期缺乏保证;
④验收。缺乏验收环节,会使材料到货的数量与质量都会出现混乱;
⑤入库。不办入库手续,将使材料到货后发生丢失、损坏;
⑥记录与核对。如果没有财会部门正确及时地记录与核对,材料的安全完整就失去最终的制约,会计资料的可靠性也失去保证。
以上控制点如果齐全,材料采购就可以保持良好秩序,如果缺少一个,就可能发生混乱。而其中的“验收”又是最关键的一环,没有它,材料采购就可能产生全面混乱,因而验收是材料采购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控制点。
归纳上述意见,所谓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实质上是用控制模型对照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判断的活动。而所谓评价其健全性,实质上就是评价被审单位内控制度是否符合控制模型要求,应有的控制点是否齐全。所谓评价其有效性,也就是通过测试,看这些控制点是否都发挥了控制作用。对关键控制点,尤其是评价的重点。
(四)报告内部控制制度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后,就已形成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意见,这是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改进管理的建议。例如,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时,发现应有的控制点不健全、或有章不循,造成一些差错、弊端,就应针对这些问题向被审单位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
2.关于进一步审计的范围、重点和方法的意见。目前,我国对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一般是将其作为正式实施审计前的一个审计步骤。通过评审内部控制制度,即可确定审计的范围、重点和方法。如果这些意见与原审计工作方案有矛盾的,应扩大审计范围,并报审计负责人批准。
三、内部控制系统审计的注意事项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审计工作应注意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在审计工作中也应注意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以便在进行评审时注意全面加以考虑。如:
l.增加过多控制环节会加重费用开皮,得不偿失。因此,如果经济业务不是经常发生,就没有设立专门控制系统的必要。
2.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的素质十分重要,如果素质太差,即使增加人员也难以实现控制。
3.要防止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通同舞弊,否则既使分工是相互制约的,控制也会失效。

4.提醒主管人员勿滥用权力,如果他们朝令夕改,甚至任意胡乱指挥,那么内部控制就会形同虚设,完全失去控制作用。

案例1]审计背景
对某公司物流管理的内控制度评审,着重对其原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存货管理进行审计调查,并给予审计评价。在调查的初期,我们先到现场实地察看。在车间现场看到铝线东一大卷、西——大卷,有的铝线甚至放在车间安全道上。铝线是很昂贵的金属物资,如此存放,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审计方法
在审计调查中,我们采用了“点面线”方法,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所谓“点面线”方法,就是在审计调查中,听到或看到某一管理现状之后,通过横向的全面了解、纵向的连线分析,最后确定其控制环节是否完整、控制点是否有效。
审计实施
1.在各部门审计调查了解到的情况:
(1)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同志一再说明、态度坚决地表示,铝线这一业务是属于委托加工,即是公司在外采购回铝锭、对外委托加工成铝线,尔后再出售。查看该公司的铝锭、铝线合同,是委托加工合同,但抽查财务部门的会计资料,发现该公司采购回的是铝线(非铝锭),销售出去的是铝线,不存在委托加工。在财务部门同时还发现:采购、销售铝线的有些单据中,业务员签字是同—个人;有的结算单据上要素不全、有的手续不完备:例如采购入库的《送货单》无重量、有的单据无质检部门盖章;有的销售单据无订货方签字;同一种销售业务,作为财务凭证的附件一一《发货结算清单》有的是“财务科传票附件”联,有的是“发货单位记帐”联。
(2)物资管理部门:在现场看到铝线存放地是制品生产车间,不是物资管理部门的仓库。铝线采购回来后,在制品车间内,业务员将铝线实物交由物资管理部门人员清点卷数时,同时传递《送货单》(单据上没有重量记载)。当铝线销售时,业务员开具《发货结算清单》(有计量部门的计重),其中一联交物管部门;物管部门凭《发货结算清单》在铝线的实物帐上同时登记出库、入库量。抽查物管部门的实物帐:只有数量,没有单价、金额:数量的记载有时是吨位,有时是卷数。
(3)铝线业务的购销部门:铝线的业务由该公司的工会技协负责承包;采购、销售的业务员以及采购取货、销售送货是…—人承担:购回的铝线交给物管部门之所以没有重量记载,是因为:若购回与入库之间产生亏吨,工会技协不愿承担亏损;销售发货时,有时因合同量的大小、时间先后等差异,有“估堆”(注:估计重量)的现象。
(4)核对财务帐与实物帐:年底财务帐结余29.420吨,实物帐结余 29.280吨,两者相差0.140吨。
2.经过调查了解之后,将铝线的供销控制循环联系起来分析,并确认各控制点的管理效果,得出结论:铝线的物流管理没有按制度运作:
(1)该公司铝线的经营业务没有执行委托加工合同,而采取的是采购、销售的方式。
(2)铝线的采购、销售等事项由一人负责,但处在采购、销售之间的存货管理环节却无计量、无专门地点存放、无专人保管,使内部控制的循环中断。
(3)实物资产管理部门的关健控制点失控,对铝线没有管理。
(4)财务部门没有起到监管的作用:铝线经营业务形式发生改变,没有提出异议;结算的单据把关不严格;财务帐与实物帐不相吻合;对工会技协的承包管理监督不力。
(5)工会技协铝线业务的承包管理不严谨;铝线购销业务只有一人操作,监管不到位,出现管理弊端。
审计意见
该公司应严格按照公司物流管理制度的规定,加强对铝线业务的管理、存货的管理、财务的管理,弥补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完善购销业务的循环控制,使之成为——个完整的、健全的、规范的物流:
(1)铝线的实物资产要有专业部门、专门人员管理,其实物进、出库严格执行计量、验收、开票、签字、入帐等制度,建立健全实物控制的关健环节及关健控制点。
(2)财务部门要加强财务管理,严格结算制度,统一结算依据,切实做到帐表——致、帐帐一致、帐证一致、帐实一致。
(3)工会技协采购回的实物及销售出去的实物均要受到物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的监控:完善各种单据中的要素,完成管理所必需的各种程序和手续。
(4)定期对铝线实物资产进行盘点,以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
此外,该公司还应严格铝锭(铝线)合同的签订、执行;规范工会技协的铝线承包行为;承包经营的过程、结果应在财务部门得到完整地核算、监控。

资料转载,希望对您有帮助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