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扶贫 » 我国当前扶贫开发的现状与策略

我国当前扶贫开发的现状与策略

发布时间: 2021-02-26 17:15:00

① 当前我国扶贫攻坚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好看网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全县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从调研中了解到,一些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如燕子河镇有22个组不通公路,部分村民组依赖霍山县台区供电,村小学教学条件差,道路坡陡弯急、通而不畅,电压不稳、供电质量差,教学设备差、师资力量弱,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桃岭乡金桥村20个组居住库区一线,生产生活资料相对匮乏,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难以发展产业。
(二)投入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多在深山库区一线,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且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愿望迫切,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扶贫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影响了扶贫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如贫困村扶贫资金补助每年只有50万元,只有15%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解决稍大点的工程需要,成效不显著;产业开发补助每户平均1500-2000元,可谓杯水车薪。二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三是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四是制约产业发展要素多。市场、技术、信息等制约要素作用明显,农技人员少,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难以推动产业发展。精准扶贫项目难实施,扶贫到户产业需求项目零乱,小而散,一些养殖业项目属于短期效应,难以形成支柱产业。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单打独干难以发展一体化产业项目,且收入构成不合理,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缺乏收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
(三)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返贫现象较为突出。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其它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部门之间合力不够,不少是各自为阵,统筹协调能力弱。部分行业、部门和单位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实际效果差异性也较大,存在不平衡状况。因病因教致贫返贫现象较为突出,贫困人口脱贫与返贫相互交织,因重度残疾、重大疾病、年老体弱致贫占40%以上,如燕子河镇金冲村高血压患者多,且因中风、偏瘫使家庭贫困。“因教返贫”的现象仍是常态,中高等教育费用在农村家庭经济支出中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贫困人口脱贫抗风险能力弱。同时,自然灾害、市场风险致贫等也占很大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是病残、精神障碍和无劳动力户,基本难以脱贫。
为此,建议:
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促进产业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创新资金运管机制,建立逐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扶贫开发互助资金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多种政策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各类资源,优先解决贫困地区道路不畅通、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电力质量不高、信息化落后等突出问题。要加快发展八大农业产业化项目,支持蚕桑等见效快、持续增收的产业化项目,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将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劳动转移培训结合起来,科学规划、整合资源、联合共建、分步实施,解决少数发展养猪等功利产业项目、产业项目资金分散、效益不高的问题。探索建立贫困户参股、入股或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合作发展产业项目,解决贫困户技术资金不足、产业发展单打一的问题。
二要分类指导,坚持精准扶贫。一是做好项目精准。集中项目资金,投入到适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薄弱、有发展前景的地区,实行连片集中帮扶。要善于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方法,加大贫困户产业项目扶持力度,集中投入,有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提倡贫困户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捆绑经营收入,促进产业到户做大做强。二是强化精准到户。认真开展贫困人口界定和统计工作,摸清现有贫困人口规模、分布、构成和特点等基本情况,因户制宜,分类指导,逐村逐户地制定帮扶措施,切实把“精准”落到实处。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建立健全运作激励机制。集中力量优先扶持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提高扶持标准,引导和鼓励发展见效快、能持续增收的好项目。因残疾、疾病致贫或无劳动能力、劳动能力低的贫困户纳入社会保障,并与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就学资助和应急救助等结合起来,确保住有所居、病有所救、学有所教。加强教育和引导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致贫的贫困户,激发、激活他们过上好生活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其生产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增收致富。三是加强精准培训。要以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为需求,与厂企联合、与就业从业相结合,点到点指导,增强实用性,解决培训大呼隆、学习大众化的问题。四是精准配置资源。充分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建立社会扶贫信息供求对接平台,探索建立能人大户、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带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的优惠制度,引导扶贫资源准确投向,促进社会资源精准化配置。
三要进一步完善扶贫机制,促进扶贫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完善机制。要进一步履行领导职责,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整村推进、结对帮扶的引领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积极主动性,多元培育社会扶贫主体,引导资金、技术和管理向扶贫村倾斜,形成帮扶与协作、输血与造血、制度建设与项目实施相结合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充实、稳定扶贫力量,增强扶贫工作统筹协调能力。二是加大争取力度。要紧紧抓住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加快争取生态补偿力度,让发展的成果实现共享。加大向上级争取扶贫各项资金争取力度,明确投入重点,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资金的整体作用,给予贫困地区更加优惠、灵活的政策,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三是强化结对帮扶。建立健全驻村帮扶机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帮助制订具体的帮扶规划,加强资金、项目和政策的谋划支持和对接。帮扶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协作,统筹各项产业政策,集中力量,形成帮扶合力,真正让好的政策发挥出好的效益。四是提高宣传广度深度。要积极宣传推广扶贫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事业,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让扶贫事业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刘永刚)

② 谈我国当前扶贫开发的形势问题的论文2000字

谈我国当前扶贫开发的形势问题的论文原创 我有!

③ 我国当前的精准扶贫战略对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第一,现实表明,社会主义中国,在大力倡导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经济策略之际,竭力提出中央“精准扶贫”人民事业发展战略,其深意及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策略,表明的是“中国”不变的“改革开放”制度政策,以及从传统计划经济的“卖方市场”彻底向现代市场经济的“买方市场”转变的决心和信心;精准扶贫开发发展战略突出的是“中央”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梦” 的信念和态度,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在新疆哈密天山乡牙吾龙村惊喜发现,供给侧改革与精准扶贫相辅相成的作用和力量日趋凸显。地方妇联干部反映:毋庸置疑,中央精准扶贫发展战略举措的实施和推进,是推动女性创业就业以及妇女发展的重要契机,加之党风廉政建设的宏观良好环境,妇联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且充满了激情、活力和动力,也更有自信、更有效率。但关键在于观念转变、深入实际、真抓实干、脚踏实地以及“按下葫芦不起瓢”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第二,调研发现,中央“精准扶贫”战略举措是自上而下指导思想与自下而上发展意愿有机结合的结晶,是基于事业使命和农村实际,以及民心所向、民生所需的经典脱贫和有效发展的制度安排。内蒙武川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事实表明,在从严治党的精神指引和精准扶贫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其“十个全覆盖”工程措施给予当地村民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既夯实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也给其农民生活改善增添了新元素和新希望。

第三,实践证明,中央“精准扶贫”发展战略部署,与其说是一种特殊的扶贫制度安排,毋宁说是创建中国新型农民经济关系体系的集中体现。“精准扶贫”制度设计及实践,力求打破固有的市场经济“穷人”与“富人”之间的藩篱,以及制度缺陷及历史宿命。事实并不可争辩地证明,在精准扶贫开发事业建设和实践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甚至几乎是决定一切事情或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市场决定性作用之表现,不仅表现在生产力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以及市场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特殊社会资源的合理调节和有度掌控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和态度层面。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反映:在中央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民众创业就业需求,学习和借鉴可供选择的经验和方法,提出“讲政治意识去机关化作风”,“注思想元素去娱乐化风气”和“增民心使命去贵族化倾向”,以及切合实际的指导建议和行之有效的创业措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创业指导工作的方向。

④ 我国当前扶贫开发的形势与任务2000字

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转变到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缩小发展差距。
说到我国扶贫开发的总方针,概括起来就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人为本,自力更生,开发扶贫。
政府主导,就是整个扶贫开发工作由政府安排部署和组织开展,政府设立专门的扶贫工作机构具体来抓,主要由政府安排专项财政扶贫资金来实施扶贫项目,并实行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
社会参与,就是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主要形式有中央国家机关对国家贫困县的定点扶贫、东部各省区市对西部地区的东西扶贫协作、地方各级组织的机关对贫困县乡村的定点扶贫、各级扶贫社团组织的扶贫、其余社会各界的扶贫、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我国开展的扶贫合作。
以人为本和自力更生,就是特别重视贫困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把他们摆在平等和尊重的位置,以服务的态度对他们给予关心、帮助和扶持。并坚持以群众为主体,激发、调动和依靠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致富。
开发扶贫,就是开发式扶贫,这是扶贫开发与救济的区别。就是对贫困地区和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开发当地资源,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
从2011年第二个中国扶贫开发《纲要》出台起,我国的扶贫开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央对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要政策措施是:提高扶贫标准、增加扶贫投入、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
提高扶贫标准,就是把贫困人口的标准从2009年的人均纯收入1196元提高到2300元。
增加扶贫投入,就是大幅度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14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就从2010年的222.68亿增加到433亿。
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就是国家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川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纲要》提出的扶贫开发总目标是“两不愁、三保障”,即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⑤ 我国当前扶贫开发的形势与任务的论文

太大了题目,估计得花钱买了!

⑥ 请谈谈我国当前精准扶贫战略对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第一,现实表明,社会主义中国,在大力倡导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经济策略之际,竭力提出中央“精准扶贫”人民事业发展战略,其深意及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策略,表明的是“中国”不变的“改革开放”制度政策,以及从传统计划经济的“卖方市场”彻底向现代市场经济的“买方市场”转变的决心和信心;精准扶贫开发发展战略突出的是“中央”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梦” 的信念和态度,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在新疆哈密天山乡牙吾龙村惊喜发现,供给侧改革与精准扶贫相辅相成的作用和力量日趋凸显。地方妇联干部反映:毋庸置疑,中央精准扶贫发展战略举措的实施和推进,是推动女性创业就业以及妇女发展的重要契机,加之党风廉政建设的宏观良好环境,妇联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且充满了激情、活力和动力,也更有自信、更有效率。但关键在于观念转变、深入实际、真抓实干、脚踏实地以及“按下葫芦不起瓢”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第二,调研发现,中央“精准扶贫”战略举措是自上而下指导思想与自下而上发展意愿有机结合的结晶,是基于事业使命和农村实际,以及民心所向、民生所需的经典脱贫和有效发展的制度安排。内蒙武川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事实表明,在从严治党的精神指引和精准扶贫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其“十个全覆盖”工程措施给予当地村民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既夯实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也给其农民生活改善增添了新元素和新希望。

第三,实践证明,中央“精准扶贫”发展战略部署,与其说是一种特殊的扶贫制度安排,毋宁说是创建中国新型农民经济关系体系的集中体现。“精准扶贫”制度设计及实践,力求打破固有的市场经济“穷人”与“富人”之间的藩篱,以及制度缺陷及历史宿命。事实并不可争辩地证明,在精准扶贫开发事业建设和实践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甚至几乎是决定一切事情或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市场决定性作用之表现,不仅表现在生产力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以及市场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特殊社会资源的合理调节和有度掌控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和态度层面。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反映:在中央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民众创业就业需求,学习和借鉴可供选择的经验和方法,提出“讲政治意识去机关化作风”,“注思想元素去娱乐化风气”和“增民心使命去贵族化倾向”,以及切合实际的指导建议和行之有效的创业措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创业指导工作的方向。

第四,事实证明,中央精准扶贫发展战略举措的实施和推进,是生产资料与生产者有效结合的新尝试,是“大国小农”现代生产能力充分发展的路径探索和实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小生产发展的理论,而且示范和展示了可供借鉴的现代小生产与国际大市场“相互依托”的新发展模式。调研发现,云南省的精准扶贫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以及真抓实干,目标瞄准贫困民众的住房改造和产业开发,效果颇为明显。

第五,实践证明,在精准扶贫战略举措和政策制度安排实施中,其效果乃至成败的关键即在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程度。同时,伴随党要管党以及反腐力度的加强和进程推进,政府及其广大干部并非是无事所为、无人想为,而是大有可为并呈现出无限活力、生命力的新局面。共产党党员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廉洁性以及以民为本思想和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是农民脱贫富有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其动力源泉。

⑦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现状折射出当前我国面临着怎样的国情

1、 自然条件恶劣 导致中国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等诸多方面。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亚欧大陆,地势西高东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变。西部干旱少雨,南北气温和温度相差较大,跨越热带、亚热带和寒温带三个气候带。近海大陆多台风,内陆多寒潮,西北、华北多沙漠。南方雨多泥石流多,河流雨季洪水多。全国灾害气候多,旱、涝、冻、风、沙等灾害频繁不断。贫困地区多处于条件差的区域,主要在西北、西南,呈块状、片状分布在高原、山地、丘陵、沙漠、喀斯特等地区。这些地区或是干旱严重,降水量小又主要集中在夏季;或是地表水源不能利用,喀斯特地形地表水渗透严重;或是高寒阴冷,有效积温严重不足,不适合第一产业农业的耕作;或是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大多数地区降自然条件外,都较为偏僻,远离经济中心地区,交通受阻,地理位置十分不利,如果按发达地区的自然条件衡量,相当多地区都被认为是处于人娄不适合生存的环境。

2、 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

--水资源短缺。中国贫困地区大多缺水严重。80年代中期,全国农村有2.4亿人(占农村人口的27%)、1.5亿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有8000多万人、6000多万头牲畜常年缺水,分布在贫困地区的就有70%。
--电力供应不足。1992年,全国有195年县的户通电率小于50%,有1389个县(占全国总县数的58%)户通电率低于95%,有28个无电县,有1453个无电乡、63120个无电村、1.2亿农村人口没有用上电。28个无电县中,西藏21个、新疆6个、青海1个。1.2亿无电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陕甘宁、豫东皖西、本峡、贵州、滇桂、川青、西藏等。这些全部都在中西部贫困地区。

--交通不便。贫困地区多数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我国最为落后的西部地区,虽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2/3以上,但铁路里程还不到全国的1/4。西藏至今还没有铁路,云南每平方公里只有铁路4.5米,公路170米。广大边远贫困山区,尚有一半至2/3以上的乡村不通公路,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十分困难。

3、 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

--与经济落后、增长缓慢相反,中国贫困地区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据统计,贵州自1949年至1987年的人口平均增长水平比全国高16.7%。河北省贫困山区1949年到1988年的人口增长速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3%。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基本生存条件恶化,无法保证正常的营养供给,贫困地区群众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加上一些地区近亲结婚和水土条件造成的地方病,人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文化教育落后。贫困人口大多数居住分散、偏僻,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加之贫困户生活困难,无力支持子女上学,适龄儿童失、辍 学率较高,青、壮年文盲比例偏大。据1997年的统计,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指数仅达小学文化程度6.12年,其中文盲、半文盲劳动者比重高达21.9%,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1倍以上。

--卫生保健水平低。按UNDP1994年统计,我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在全世界108位。最能反映卫生保健社会服务水平的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指标,前者全国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高出6-8倍,贫困地区则比发达地区高出20-30倍。后者中国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高出6-8倍,贫困地区则比发达国家高出20倍以上。

4、 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1993年国定贫困县人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在耕地中机耕面积仅占36%,有效灌溉面积31%,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和20个百分点;旱涝保收耕地面积则更少,1993年人均仅0.36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5%。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还使用竹竿、木犁和简陋的铁制农具进行劳动、耕作,广种薄收,有些地方甚至仍然沿袭"刀耕火种"的古老生产方式。

--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严重不足。1997年全国贫困县人均财政收入105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0%;国定贫困县累计财政补贴101亿元,县均1706万元。由于长期处于赤字状态,贫困县无力增加投入以改善贫困社区的公共设施、基础社会服务的低水平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⑧ 我国为什么要将扶贫开发提升到全新的战略高度

因为(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通过扶贫开发, 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者专,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属富裕。
(2)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扶贫开发,努力消除贫困,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实现国家的总任务。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