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贫困户思想教育实施方案
㈠ 新时期如何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面对现如今全面推进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形势,特别是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相比,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我个人觉得乡村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发展速度和质量跟不上社会、经济、人口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模式与信息社会要求不相适应;学校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质量与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管理者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教育现代化发展不相适应,教育教学科研仍是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等。如何才能使乡村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呢?我个人认为乡村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重视农村教育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但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难点,农村经济相对滞后,给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如: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向城市流动,致使城乡师资力量严重失衡;部分校长寻机向上调动,对学校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导致学校工作不能可持续发展;还有部分教师未能及时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育人方法简单陈旧,缺乏吸引力,以上种种现象表明,一些部门对农村教育重视程度不及城市,因此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任务繁重,许多科目形同虚设,现代化教育更是空谈,因此各级政府应当重视,教育的发展必须把公平作为政策导向,推进教育均衡,维护教育公平,政府部门应该把工作方向由重点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通过制定向困难群体倾斜的政策,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补偿机制,保障那些贫困地区的儿童和发达、欠发达地区的贫困农村儿童获得基本的学习条件,实现入学机会的均等,将有关政策有意识的偏向广大农村地区实现教育均等。二、实施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怎样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全面的教育发展观,坚持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实施素质教育:一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人的发展为本,办好适合每个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二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三是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育中只重知识传授,只重学生成绩而忽视人的能力和人格培养的倾向,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以及人的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四是尊重每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尊重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和独特个性,因材实教,为每个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五是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评价模式,评价学生要全面,不能一概用成绩的优劣而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三、关注教师成长,培养优秀教师团队 1、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以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以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为手段,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专兼结合、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2、切实关注教师成长,学校要有切实可行的奖励机制,使教师得到“利”,组织教师竞赛、论文撰写、学生辅导、外出学习观摩,教研教改,对参与者取得的优秀成绩,要大张旗鼓的宣传,使每个教师都有“名”可图。 3、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拓宽教师培养渠道,改变以往教师培训走过场的现象,把培训落实到实处,以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为主要形式,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促进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 4、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与兄弟学校合作力度,深化交流合作,从而为骨干教师的培训提供学习平台,继续发扬重视人才,关心教师的良好传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教师,想方设法提高全体教师的待遇。四、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确立德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1、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以及思想道德、纪律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学生正确思想、行为、品德及生理心理成长的形成规律,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德育提供有力的保防障。五、大力推进特色教育全面推进德育工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模式,既使学生受到三位一体制的连贯教育,又能促进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村,使之形成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开发校本课程,建设一套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衔接地方课程规划的校本课程体系,继续推行口语交际校本课程。深化第二课堂教学,制定第二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编写第二课堂教学教材,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培养基础合格、特长突出的现代人才。学校要发展,在发展中振兴,在发展中升位,这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有“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优患意识,聚精会神抓科教,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一心,励精图治,求真务实,奋力推进学校的发展。要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实现农村教育在新时期的新跨越。(作者单位:西藏拉萨市林周县中学
㈡ 关于贫困户不愿外出务工,等靠思想严重的方案和措施
对于这样的人,可以适当做思想工作,帮助其转变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同时,通过沟通了解,掌握其自身实际情况,结合现实扶贫工作的岗位安排,因人施策,有针对性的安排相应的岗位,帮助顺利就业。
不能使用简单粗暴的心态和工作方式,多做换位思考,多做坦诚沟通,人是可以慢慢变好的。
㈢ 如何开展好感恩奋进教育,增强贫困群众感恩意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一是结复对帮扶教育引制导。
在县级扶贫集团、驻村工作队及结对帮扶干部入户调查、共同制订脱贫方案时,特别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就业,在政府、社会力量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
二是强化宣传舆论引导。
在全县统一编写的扶贫宣传标语中,在编印的扶贫政策宣传小册子里,都有“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有关内容,引导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干事创业、主动脱贫致富意识。
三是注重亲情道德引导。
全县拟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有针对性地给贫困家庭的外出务工群众写一封公开信。
教育他们在外出务工的同时,不要遗忘家里的留守老人,要安排好老人在家的生活,常回家看看,给予关爱,发扬忠县忠孝忠义精神,依法履行赡养父母义务,双向互动扶贫脱贫。
四是加强培训提升脱贫能力。
县扶贫办、县级各扶贫集团近期加大加快了对贫困群众的各类培训力度,重点实施贫困人口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
全县统筹扶贫、农业、人力社保、城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