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扶贫脱贫攻坚数据
⑴ 2020年开展的国家脱贫攻坚专项普查的内容是哪些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
⑵ 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多少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十九大确定了我国的扶贫政策,到2025年实现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所有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⑶ 2020年脱贫攻坚战完成后将有多少贫困人口脱离贫困
1亿。
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2018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今后三年脱贫攻坚做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确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刘永富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坚持不懈做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3)国家扶贫脱贫攻坚数据扩展阅读: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对该文件进行解读,他介绍,截至2019年底,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500多万,平均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770个贫困县已经或拟摘帽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
脱贫后对于特殊贫困群体,也就是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对这类缺乏劳动能力的群体,通过统筹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另外,还规定了要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要抓紧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
⑷ 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贫困发生率应控制在多少
顿不到位不脱钩,帮扶任务未完成不脱钩.( B ) A、1 年; B、2 年; C、3 年; D、4 年 2、按照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 选派单位每年要给予第一书.
⑸ 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多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应该是稳定脱贫人口和巩固提升。稳定脱贫人口是指经济状况和收入情况基本稳定下来,不回会再返答贫的人口。巩固提升是指经济再发展,贫困人口减少,脱贫工作更有成效。
今年(2016年)我省(海南省)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市县18.8万贫困人口脱贫、巩固提升,省农垦0.4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到2965元以上,并实现“两不愁,三保障”。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其他市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将324个贫困村纳入全省“五网”建设规划,完成126个贫困村整体推进扶贫开发任务,实现贫困发生率低于4%的贫困村整体脱贫出列。其他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农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
⑹ 请阐述135脱贫攻坚的总目标是什么,2016年精准扶贫的工作
135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6)国家扶贫脱贫攻坚数据扩展阅读:
1、涵盖整个创新链条
“在过去的科技规划中,很少提到科技金融方面的内容。这次规划不但提到了科技金融,还谈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谈到如何支持发展各类风投、中介机构和服务机构,特别重视在新的情况下发展新经济。”许倞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说:“以前叫科技规划,这次叫科技创新规划,这一变化突出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与创新的结合。《规划》的一大亮点就是从整个创新链条出发,涵盖从研究开发一直到产业化的全过程。”
2、构筑国家先发优势
《规划》提出构筑国家先发优势,面向2030年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重点开发移动互联、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0.93%资金研报]、无人驾驶汽车等技术的发展。
同时,围绕增加创新的源头供给,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加强自由探索与学科体系建设,强化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在整个国际科技竞争中,我国在有些领域已经走到了前列,怎样才能走得更快更好呢?针对新形势,《规划》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前沿性、引领性。”
许倞说,如果说制定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更多处于一种赶超追踪局面的话,《规划》则面向以我国科技发展步入领跑、并跑、跟跑并行的新阶段,更注重构筑先发优势,更加注重颠覆性技术对产业变革的影响。
3、注重“区域”和“文化”
《规划》提出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创新发展;建设带动性强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依托北京、上海、安徽等大科学装置集中的地区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
在京津冀、上海、安徽、广东、四川和沈阳、武汉、西安等区域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规划》突出了区域创新。”吕薇说,我国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在创新发展阶段、创新要素布局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必须要因地制宜地营造创新发展环境,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创新也在全球化。
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新要素在全球流动。哪里环境好,创新要素就流向哪里。所以各地都在努力营造创新环境,来吸引国内外的创新要素。”吕薇说。
⑺ 中央出台了哪些脱贫攻坚新政策
2017年第一季度即将过去,为完成今年再次减贫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的目标,各部门采取了哪些积极行动?政策如何体现精准扶贫的绣花功夫?
记者梳理盘点各部门一季度出台的扶贫举措,并就今年精准扶贫、精准施策等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专家认为,互联网打通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信息鸿沟”,为贫困地区创业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补短板:大病保险、关注贫困残疾人织密保障网
汪三贵说:“当前尚未脱贫的人口是自身脱贫比较困难的,政府应在兜底保障的基础上,再辅以技能培训等才能脱贫,因病致贫人群、残疾人等就属于这类人群。”
针对因病致贫人群和残疾人群,普遍存在医疗费负担沉重这一情况,今年初,各部委出台针对性措施,重点解决医疗救助和减少贫困残疾人医疗康复费用刚性支出等问题。
民政部等6部门2月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效衔接的通知》,立足于发挥医疗救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的基础性作用。
2月,中国残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6部门和单位印发了《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通过全面落实保障制度,减少贫困残疾人医疗康复费用刚性支出。
巩固扶贫成果,防治老少边穷地区地方性疾病是治本之策之一,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十三五”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确定到2020年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状态等7种地方病防治目标。这有利于彻底拔掉致贫病根,确保精准扶贫成效。
⑻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哪些成就 .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何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成绩是巨大的。2018年是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去年共减少贫困人口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也比2017年下降了1.43个百分点,连续6年超额完成千万以上减贫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摆脱贫困,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快步前进,这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8)国家扶贫脱贫攻坚数据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处理好快速脱贫与持续发展的关系。脱贫攻坚战开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攻坚克难,针对贫困群众的各项优惠政策接连出台,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驻村工作队亲自上阵,财力物力人力全面倾斜,在这种态势下贫困群众脱贫指标很快完成。
要坚持大扶贫格局,处理好消除局部贫困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把脱贫攻坚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纳入乡村振兴的大局下通盘谋划,不能搞单打一。各地区贫困群众的基础和条件不同,致贫原因千差万别,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制定脱贫规划时,必须因地制宜,既要着眼贫困群众的脱贫实际,又要照顾到边缘及其他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
⑼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哪些成就
一是在来全国范围推进源建档立卡工作,基本摸清了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信息,实现贫困信息精准到户到人,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二是大力推进驻村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大驻村干部选派力度。全国累计选派驻村干部277.8万人,实现驻村工作队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
三是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推进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开展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全面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违纪违规问题明显减少。
四是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明确规定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程序和后续政策,严格规范贫困退出,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质量。
五是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为脱贫攻坚重点区域,确定重点脱贫对象。强化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从政策制定、规划编制、资金安排和项目布局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