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重视iso忽视内控制度
Ⅰ 公司内部的一个部门能有“内控制度”嘛
对于大的、特殊性的部门,结合公司内控制度的漏洞做补充性的内控制度是可以专的,但,属如果上级内控制度已经覆盖的情况下,下机便不应再重置。
因为,内控制度是一种消耗性政策,内控的代价是经低效率,因此,企业要严防内控制度重叠。
Ⅱ 关于公司的制度体系混乱的问题
个人复看法如下:
1、传统的制制度需要根椐现在企业的发展需求,对制度进行更新与整合;这套制度也可以说是企业真正在实施与执行的制度。
2、ISO标准体系文件每年都需要审查,一个也不能少,只能适当的调整;只能根椐ISO审查的要求进行调整;
3、内控风险手册是公司上市必须的要求,也是必备的资料,也是不能减少与更改的;也只能根椐银监局的要求更新;
所以你想调整或梳理企业管理制度,只能从传统的制度下手就可以,现代企业管理目标是流程简单化、层级清晰化。所以你在整理制度的时候,从岗位权责着手,做到各司其职、各行其责,这样再多的制度也不会显得繁锁。
Ⅲ 关于iso体系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区别与联系
1、目标方面
区别:
ISO体系关注质量领域,从维护客户的利益出发来思考问题,防范质量信息欺诈现象的发生;内控规范关注与资产、资金流以及物流直接相关的过程,是从维护股东的利益出发来实施管控,尤其是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防范财务信息欺诈的发生。
联系:都为了防范经营风险,都是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管控要点方面
区别:ISO体系无涉及财务方面的规定,内控规范关注与资金流直接相关的资金管理、筹资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等;
联系:ISO体系与内控规范在销售、采购、存货、合同等过程有重叠。毕竟产品损坏既资产问题,也是质量问题。而表面看,内控规范不涉及产品质量过程,但所有生产活动展会跟钱拉上关系,都会在经营活动中预算管理、成本费用上得到体现,并进而传递到资金管理上,从而也是存在着相关性。
三、人力资源方面
区别:ISO体系原则性的提出了能力管理、培训要求、员工激励、员工满意度测量、离职调查分析等等;而内控规范所涉及的规定则更具体全面,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程的。要求,仅出于防范风险目的的定期轮岗、强制休假、不相容岗位分离、保密控制等均有详细规定,甚至对于企业文化建设都提出具体的要求,尤其是与能力管理无关的道德问题的重视,这也是与ISO体系的较大差别之处。ISO对人员培训有记录要求,内控规范则只做原则规定。
联系:两者都涉及人力资源管理
四、采购方面
区别:采购业务流程是既属于质量控制又属于财务内控,内控规范对其有更细致的其它要求,如事先计划、合同审批、事后付款条件审核、采购不相容岗位规定、定期轮岗等都是ISO所不包含的。
联系:对于供应商的评价选择、合同控制、验收控制则是两者都包含。
五、其它方面:
区别:内控规范对信息技术运用辅助内控提出了明确要求。
Ⅳ 内控体系与 ISO 质量体系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仅供参考:
1、目标方面
区别:
ISO体系关注质量领域,从维护客户的利益出发来思考问题,防范质量信息欺诈现象的发生;内控规范关注与资产、资金流以及物流直接相关的过程,是从维护股东的利益出发来实施管控,尤其是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防范财务信息欺诈的发生。
联系:都为了防范经营风险,都是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管控要点方面
区别:ISO体系无涉及财务方面的规定,内控规范关注与资金流直接相关的资金管理、筹资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等;
联系:ISO体系与内控规范在销售、采购、存货、合同等过程有重叠。毕竟产品损坏既资产问题,也是质量问题。而表面看,内控规范不涉及产品质量过程,但所有生产活动展会跟钱拉上关系,都会在经营活动中预算管理、成本费用上得到体现,并进而传递到资金管理上,从而也是存在着相关性。
三、人力资源方面
区别:ISO体系原则性的提出了能力管理、培训要求、员工激励、员工满意度测量、离职调查分析等等;而内控规范所涉及的规定则更具体全面,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程的。要求,仅出于防范风险目的的定期轮岗、强制休假、不相容岗位分离、保密控制等均有详细规定,甚至对于企业文化建设都提出具体的要求,尤其是与能力管理无关的道德问题的重视,这也是与ISO体系的较大差别之处。ISO对人员培训有记录要求,内控规范则只做原则规定。
联系:两者都涉及人力资源管理
四、采购方面
区别:采购业务流程是既属于质量控制又属于财务内控,内控规范对其有更细致的其它要求,如事先计划、合同审批、事后付款条件审核、采购不相容岗位规定、定期轮岗等都是ISO所不包含的。
联系:对于供应商的评价选择、合同控制、验收控制则是两者都包含。
五、其它方面:
区别:内控规范对信息技术运用辅助内控提出了明确要求。
Ⅳ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研究内容怎么写
一、引言
诚如我们所知,企业的内部建设,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尤为重要。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却因为没有与时俱进地推行改革和创新,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缺陷,这是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全面预算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从现实情况看来,在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企业既没有建立健全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也没有完善相关的奖惩措施。
另一方面,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的关键部分,全面预算制度工作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具体说来,为了提高资金流转效率和加大项目投资力度,企业常常忽视相关的预算制度,在资金的调配和使用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这对保障企业的资金管理安全和稳定十分不利。
(二)监督机制不完善,内控管理流于形式化
从现实情况看来,企业并没有与时俱进地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控和控制。也就是说,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监控机制,当前大部分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是由部门负责人自主开展的,在控制范围和程度的把握上往往不尽人意,内控工作整体流于形式化。
(三)相关人员内控管理经验不足,用人制度随意性大
不可否认的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专业内控人才的要求十分高。然而,一方面,当前企业大部分负责人的内控管理经验不足,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内涵和权力的把握都不尽人意,在监督监管工作中也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另一方面,企业在内控管理上的用人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不少内控管理人同时负责不同部门、不同项目的管理职能,个人权利凌驾于企业制度之上,这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而言十分不利。与此同时,企业在相关内控管理岗位的安排上受到“裙带关系”的影响,往往安排“内部人员”就职,极大地降低了内控管理工作的专业性。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正如上文所述,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整体建设并不完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因此,在新形势下,探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显得尤为重要。
Ⅵ 如何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营造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任何一家企业的控制活动都是存在于必要的控制环境当中。控制环境通常是指建立、强化或者减少特定政策、程序与效率所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一般是指那些重要的影响因素。控制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之贯彻与执行、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整体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加强本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应当注意到企业内部的控制环境之营造。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就应当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规范性的企业治理结构主要应当看董事会与企业的负责人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企业的内部控制成效主要取决于该企业员工之控制意识以及行为,而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所具有的自觉意识与行为十分重要。就理论而言,内部控制自身就具有局限性,其中关键在于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控制是否随意,或者是否会相互串通,从而搞出内部人控制。所以,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自觉地执行内部控制之意识变得十分重要。要建立起更加合理的组织机构,明确相关管理职能与关系,从而为每一个组织的内部划分责任权限明确实施办法。企业内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主要有股东会或者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及监事会。股东会一般是从资产所有者的角度实施重大决策的,通过监督经营者,能够有效防止企业资产的流失,以促进资产的增值与保值。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时,经营管理机构和股东会的责任是不一样的,有利于经营管理岗位上的人员选拔,并自主地开展经营与管理。董事会与经营管理部门之分设,有利于企业进行科学化管理与经营。
2.设置富有成效的内部控制活动
针对企业人员的内部控制活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职责分离。职责分离可以说是现代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要求,而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均应严格地依照不相容职务彼此分离之原则,科学规范地划分各种职责权限,从而形成彼此制衡之机制。二是工作流程。要确定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让每一位员工的工作均能自动地检查另一位员工或者更多人的工作过程,以实现相互牵制之目的。为了真正实现以上目标,应当对每一个岗位设计采用工作流程图之办法,在工作流程图当中,应当明确地规定每一个员工应当做些什么,怎么去做,什么时候去做和怎么正确地进行工作等等。工作流程图设计之目的应实现让管理的过程更加标准化,也就是要能实现让不同的员工都依据工作流程图去开展相同的工作,并能得到一样的工作结果。三是票据和记录控制。票据可以说是证明交易发生之证据。应当实行票据保管、收款和会计记录人员之岗位分离:对全部票据开展预先编号,全部作废票据都应妥善地保存,对于已使用的票据主要是由会计人员开展定期消号,并及时和票据保管人员加以核对,从而防止交易漏记或者出现重复记录等现象,以保障全部收入与结算款项均能及时和准确地入账。四是资产接触和记录使用。资产接触和记录使用一般是指限制接近资产与接近重要的记录,从而保障资产与记录之安全。保护资产与记录安全所具有的重要措施是运用实物与技术保护措施。例如,把存货存入仓库从而防止偷盗,仓库主要是由胜任的员工来管理的,还能减少存货之残损。对于凭证与记录实施实物安全保护,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因为凭证与记录出现丢失而重新建立所需要的支付成本。在应用电算化核算的状况下,每一个岗位均只能应用自身所设置的密码接触由自身所负责的数据,而复核岗位只能开展数据查询与复核,而并不具备修改已形成数据记录之权力。五是绩效考评。为实现一定的工作目标,应当进行更有成效的激励与奖惩机制,从而能够激励各位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与控制的主动性。企业各个部门可以通过定期进行绩效考评会议的方式,作为对其工作目标最后完成情况进行事后控制,不但能够总结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成果,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与改进工作之过程。运用绩效考评,并配合相关的奖惩措施,并将各部门之目标和个人的工作目标进行紧密地结合,而部门之工作目标也能够通过个人工作目标之达成而实现。
3.强化内部审计以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在企业各层级的员工当中,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来说,内部审计人员一般都具有十分重要而且又极为特殊的地位,内部审计不仅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当中的重要力量。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内部审计人员一般都被赋予了全新的职责与使命。所以,企业审计部门之作用不但要监督本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真正被执行,而且还应当帮助企业去进行控制环境之建设,从而成为内部控制过程中设计之顾问,建议企业管理层建立起一种健康而积极的公司文化,让员工们能够自觉地将办事准确与职业道德放置于第一位。企业总部应当建立起审计部门,直接接受企业董事会的领导,而且二级公司也应当建立起审计部门,并做到和财务部门平级,从而确保审计具有独立性,而各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下一级单位实施审计,并对本级公司负责。
4.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得以合理运行之前提条件。为此,一是要真正改变当前会计人员的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从而引进与招聘所需的高校财经专业大学生。他们不仅知识水平比较高,而且观念比较新,能够快速接受新事物,从而能够为企业带来更新的观念与思想,从而有利于各项新制度之制定与落实。二是要强化专业会计人员的方针政策教育、法制法规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等,从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纪律性,让其能够具有更为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当遵纪守法,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丧失应有的原则。三是要强化对于专业会计人员的业务教育,要坚持定期开展培训,定期进行考核,进行严格的上岗证管理,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与素质。与此同时,会计人员还要掌握本岗位所需要的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知识,并能合理地运用内部控制之方法,并实现企业之内部控制目标。同时,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所具有的道德教育与技能培训也不可忽视,唯有让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真正地意识到自身职责所具有的重要性,从而掌握了更加科学的企业内部审计办法,内部审计才能真正地发挥对于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的作用。
5.切实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
对于风险的关注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等能力,并将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生作用。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与管理过程当中,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制定战略这一阶段,内部控制主要是服务于风险管理之需求:而到了战略实施这一阶段之后,风险管理主要就体现在内部控制之过程。不管以上两者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对于风险进行积极管理依然是实施内部控制之大势所趋。当前,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主要是依据业务项目分别加以制定的,对于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之要求一般都是分散在贯穿于各个规范当中的。在今后对于规范的制定和修订之时,应当不断加强对于风险因素的重视程度,从而督促各家企业真正地建立起风险意识。要围绕着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起富有成效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并通过对风险进行预警、识别、评估、分析与报告等各种措施,对于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开展全面性防范与控制。
Ⅶ 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1、内控体系建设是企业必须遵从的法律要求 我国2000年实施的《会计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具体要求:经济业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和记录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等。 财政部针对我国企业多发经济舞弊热点和中小企业内控薄弱的现状,近年陆续颁布了7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督促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2、内控体系建设是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必然要求 集团近年来,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实现了资产规模和质量持续增长,南京、南通、芜湖等地跨区域开发项目,房产、酒店、商城多元化物业蓬勃兴起。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积累了很多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需要针对现状补充完善,形成统一完整的系统,从总体上使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各业务环节形成一个相互制衡的体系,这无疑会促使企业管理登上一个新台阶,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正规化。 3、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可以定义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员影响。设计这个过程是为了达到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①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及有效使用。②保证会计信息及管理信息的可靠和及时提供。③保证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方针、制度和措施的贯彻执行。④尽量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以求企业达到更大的盈利目标。⑤预防和控制各种错误和弊端,及时制定和采取纠正措施。⑥保证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有秩序有效地进行。 为了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应预先确立衡量实际绩效的标准;正确记录经济业务执行情况,并将工作实绩与标准目标进行比较,借以发现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各种因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针对偏离目标和标准的现象,提出纠正的措施予以补救。 4、强化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4.1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主要包括:环境控制、业务控制、风险评估系统控制、内部监督稽核控制等。在这些控制中,环境控制是影响内部控制其他成分的基础。任何企业的内部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它是一种氛围,塑造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和实施控制的自觉性。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遵循和执行,以及企业整体战略、战术的实现。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应注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包括经营管理的理念、方式和风格,组织机构,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管理控制方法,人力资源政策等,才能保证制度的真正落实,才能真正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4.2加强企业各方面的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是指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时,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而必须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并且与之衔接的部门能自动地对前面已完成工作进行正确性检查。它由适当授权、不相容工作的责任分工、凭证和记录、接近控制、独立检查等环节组成。这种制约包括上、下级之间的互相制约、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如会计信息收集、归类过程中,除了制单外,必须有复核并由财会主管审批;又如现金流转业务中,现金收支的审批、印鉴的保管、记帐等业务应分工管理,互相牵制。 4.3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应切实加强考核、监督、制约机制,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真正发挥内审人员的作用,监督和保护企业的资产、财产安全,监督企业朝着合理、合法的良性方面发展。 集团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对各子、分公司进行内审,重点通过对其内控制度建设的情况和执行效果进行了检查,并与管理层、财务部门交换了相关意见,取得了较好效果。 [Page] 4.4加强内控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一系列控制的措施、方法和程序,但是具体执行落实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一些经营理念,组织结构设置,管理者素质及品行,信息系统,人力资源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尚不能完全做到有效控制。我司曾经与一个单位长期有业务往来,应收款往来也很频繁,可由于具体经办人忽视了跟踪催收环节,未及时发现其付款突然出现滞后拖延现象,待我司被动地从第三方了解到该公司已经开始搬迁撤离的消息,我司有关部门虽立即采取措施,争取到该企业以部分财产以作抵押。虽然应急措施弥补了一部分,但企业还是蒙受了损失。其实这类事情是完全可以有效防范的,只要经办人员严格按照往来账款管理办法执行,定期催收,上报,有关部
Ⅷ 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以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是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促进企业合法经营,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从而企业实现各种战略目标的一种活动,也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个根本性要求,还是企业各项具体管理工作之基础,更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防范相关风险的有效机制。从内部控制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来判断,内部控制和会计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企业内部控制的开端就是借助于会计控制来实施的。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来看,会计内部控制在企业内控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并没有什么改变,企业内部控制也主要是围绕会计内部控制而实施的,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企业资产之安全与会计信息之真实准确。因此,将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控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防范企业内部控制出现问题,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有效所一定要落实到位的重要制度。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范围十分广泛,其作用已经远远不止进行防弊和纠错,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至少能够发挥四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是能保障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财产物资保管及使用能够运用多种控制手段以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遭到损坏,从而杜绝浪费、挪用及不合理利用等各类问题之发生:其二是能提升企业会计资料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准确而可靠的会计数据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了解以往、控制当前、预测今后、作出决定的必备条件,而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与执行本企业的业务处理程序,科学规范地作出职责分工,让会计资料能够相互进行牵制,有效地防止出现错误与弊端,确保会计资料能够正确而且可靠:其三是确保国家对于企业所进行的宏观控制。国家所制定的各类财政纪律与法规均要求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予以落实,企业应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来加以自我约束,并切实遵守国家的财经法规:其四是能保障企业能够进行高效经营。内部控制制度能合理地对本企业内部的各职能机构与人员开展分工、控制与协调,促使企业内部机构与人员能够履行好职责,明确自身目标,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有序而高效地开展。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原则
现代企业在设置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框架时,一定要遵循与依据客观规律,也就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原则。企业在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其一是合法性原则,也就是各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应严格实施法律法规国家统一的财务管理规定。其二是适应性原则,也就是各企业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要体现出自身在生产经营以及业务管理上的特点与要求。三是规范性原则,也就是各企业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全面而规范地反映出本企业的会计工作,应当符合与体现出会计的重要原理与方法,并能规范性地做好会计事务的各方面的工作,并做到不顾此失彼。四是科学性原则,也就是在制定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一定要做到科学而合理,从而让所制定出来的内部控制制度都能易于操作执行。同时,一定要有利于控制与检查,从而完善控制制度的执行手段与途径。
三、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1.内部控制建设不够完整与科学
一部分企业由于受到利益之驱动,过于注重经营却轻视了管理。自我防范与自我约束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网络还不够健全,导致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完整性,大量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时主要侧重于进行事后控制,一般都是在违法乱纪的事情发生以后再实施补救。更加严重的是企业常常偏重于对钱财等有形资产进行控制,而对于人员素质以及信息等无形资源的控制力度还不够,导致企业受到了严重损失,并且在内部控制执行上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而已经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要确保其有效执行,还必须要有更加完善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制度相互配合,当前,企业负责内部监督的内审部门中有大量是形同虚设的,未能进行真正的监督检查,最终造成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不够大。
2.内部控制未能建立起评价体系
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进行内部控制的合理框架,而且在内控制度的设计中显然存在各自为政与就事论事之倾向,比如,财政部门注重的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证券监管部门注重的是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规定等。企业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评估本企业的内部控制方式,鉴于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对于企业负责人负责,因而内部审计人员没有足够的独立性,再加上内审人员的个人素质不够高,让内部审计难以完成评价内控之任务。
3.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难以形成有效的内控机制
现代企业中的股东大会与董事会间,董事会和管理层间,经理层和普通员工间均存在代理关系。也就是说,公司治理主要是指股东、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相互之间所形成的权责分配、激励、约束及制衡关系,其中股东大会是企业最终控制的主体,董事会接受了股东大会之委托而决定企业的路线政策方针,并对经理层加强监督,董事会则对自身行为实施监督,他们均各负其责,且能协调运转。内部控制主要是企业董事会与管理层为了保障企业的财产完整,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的目标而完善的一系列关于控制职能之措施与程序。然而,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治理结构不够成功之现象,尤其是董事会缺乏足够的独立性,无法对经理层产生有效的控制;同时,监事会的功能较为有限,无法对董事会与经理层进行合理的监督。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对策
1.营造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任何一家企业的控制活动都是存在于必要的控制环境当中。控制环境通常是指建立、强化或者减少特定政策、程序与效率所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一般是指那些重要的影响因素。控制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之贯彻与执行、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整体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加强本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应当注意到企业内部的控制环境之营造。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就应当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规范性的企业治理结构主要应当看董事会与企业的负责人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企业的内部控制成效主要取决于该企业员工之控制意识以及行为,而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所具有的自觉意识与行为十分重要。就理论而言,内部控制自身就具有局限性,其中关键在于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控制是否随意,或者是否会相互串通,从而搞出内部人控制。所以,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自觉地执行内部控制之意识变得十分重要。要建立起更加合理的组织机构,明确相关管理职能与关系,从而为每一个组织的内部划分责任权限明确实施办法。企业内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主要有股东会或者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及监事会。股东会一般是从资产所有者的角度实施重大决策的,通过监督经营者,能够有效防止企业资产的流失,以促进资产的增值与保值。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时,经营管理机构和股东会的责任是不一样的,有利于经营管理岗位上的人员选拔,并自主地开展经营与管理。董事会与经营管理部门之分设,有利于企业进行科学化管理与经营。
2.设置富有成效的内部控制活动
针对企业人员的内部控制活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职责分离。职责分离可以说是现代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要求,而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均应严格地依照不相容职务彼此分离之原则,科学规范地划分各种职责权限,从而形成彼此制衡之机制。二是工作流程。要确定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让每一位员工的工作均能自动地检查另一位员工或者更多人的工作过程,以实现相互牵制之目的。为了真正实现以上目标,应当对每一个岗位设计采用工作流程图之办法,在工作流程图当中,应当明确地规定每一个员工应当做些什么,怎么去做,什么时候去做和怎么正确地进行工作等等。工作流程图设计之目的应实现让管理的过程更加标准化,也就是要能实现让不同的员工都依据工作流程图去开展相同的工作,并能得到一样的工作结果。三是票据和记录控制。票据可以说是证明交易发生之证据。应当实行票据保管、收款和会计记录人员之岗位分离:对全部票据开展预先编号,全部作废票据都应妥善地保存,对于已使用的票据主要是由会计人员开展定期消号,并及时和票据保管人员加以核对,从而防止交易漏记或者出现重复记录等现象,以保障全部收入与结算款项均能及时和准确地入账。四是资产接触和记录使用。资产接触和记录使用一般是指限制接近资产与接近重要的记录,从而保障资产与记录之安全。保护资产与记录安全所具有的重要措施是运用实物与技术保护措施。例如,把存货存入仓库从而防止偷盗,仓库主要是由胜任的员工来管理的,还能减少存货之残损。对于凭证与记录实施实物安全保护,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因为凭证与记录出现丢失而重新建立所需要的支付成本。在应用电算化核算的状况下,每一个岗位均只能应用自身所设置的密码接触由自身所负责的数据,而复核岗位只能开展数据查询与复核,而并不具备修改已形成数据记录之权力。五是绩效考评。为实现一定的工作目标,应当进行更有成效的激励与奖惩机制,从而能够激励各位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与控制的主动性。企业各个部门可以通过定期进行绩效考评会议的方式,作为对其工作目标最后完成情况进行事后控制,不但能够总结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成果,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与改进工作之过程。运用绩效考评,并配合相关的奖惩措施,并将各部门之目标和个人的工作目标进行紧密地结合,而部门之工作目标也能够通过个人工作目标之达成而实现。
3.强化内部审计以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在企业各层级的员工当中,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来说,内部审计人员一般都具有十分重要而且又极为特殊的地位,内部审计不仅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当中的重要力量。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内部审计人员一般都被赋予了全新的职责与使命。所以,企业审计部门之作用不但要监督本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真正被执行,而且还应当帮助企业去进行控制环境之建设,从而成为内部控制过程中设计之顾问,建议企业管理层建立起一种健康而积极的公司文化,让员工们能够自觉地将办事准确与职业道德放置于第一位。企业总部应当建立起审计部门,直接接受企业董事会的领导,而且二级公司也应当建立起审计部门,并做到和财务部门平级,从而确保审计具有独立性,而各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下一级单位实施审计,并对本级公司负责。
4.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得以合理运行之前提条件。为此,一是要真正改变当前会计人员的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从而引进与招聘所需的高校财经专业大学生。他们不仅知识水平比较高,而且观念比较新,能够快速接受新事物,从而能够为企业带来更新的观念与思想,从而有利于各项新制度之制定与落实。二是要强化专业会计人员的方针政策教育、法制法规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等,从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纪律性,让其能够具有更为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当遵纪守法,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丧失应有的原则。三是要强化对于专业会计人员的业务教育,要坚持定期开展培训,定期进行考核,进行严格的上岗证管理,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与素质。与此同时,会计人员还要掌握本岗位所需要的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知识,并能合理地运用内部控制之方法,并实现企业之内部控制目标。同时,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所具有的道德教育与技能培训也不可忽视,唯有让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真正地意识到自身职责所具有的重要性,从而掌握了更加科学的企业内部审计办法,内部审计才能真正地发挥对于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的作用。
5.切实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
对于风险的关注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等能力,并将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生作用。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与管理过程当中,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制定战略这一阶段,内部控制主要是服务于风险管理之需求:而到了战略实施这一阶段之后,风险管理主要就体现在内部控制之过程。不管以上两者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对于风险进行积极管理依然是实施内部控制之大势所趋。当前,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主要是依据业务项目分别加以制定的,对于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之要求一般都是分散在贯穿于各个规范当中的。在今后对于规范的制定和修订之时,应当不断加强对于风险因素的重视程度,从而督促各家企业真正地建立起风险意识。要围绕着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起富有成效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并通过对风险进行预警、识别、评估、分析与报告等各种措施,对于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开展全面性防范与控制。
五、结语
总而言之,鉴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变得愈来愈激烈。为切实提高我国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在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之上,一定要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步伐,并致力于向国际化标准靠近。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能够生存与发展之保障。企业的规模一旦越大,其重要性也会变得越明显。因此,内部控制是否完善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显得任重道远。企业必须将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相互结合起来,在日常管理当中强化内部控制之实施,特别是要注重于内控制度的相互监督。从而让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进而维护我国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Ⅸ 加强企业内控体系的原因是什么
企业内控体系的建立可以起到的作用:
一、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健全的企业控制回体系答如ISO9000,体系体现了企业对经营业务的管理水平是否符合国际企业的认可以及对社会责任承担的重视程度。
二、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
高质量的管理水平下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达到客户满意度的要求,从而增加客户的订单。
三、内控体系可以减轻社会的负担
如ISO14000等体系的实施,能够降低能耗,保证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从而减轻社会解决能耗和健康等问题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