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扶贫 » 贫困户讲义

贫困户讲义

发布时间: 2021-02-21 10:01:43

『壹』 《作业》这个作文怎么写要求:“作业”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我们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纯洁的心。

我常常看到一些同学的学习不好。天天带零花钱到学校,在校门口买一些与学习无关紧要的东西,带到教室里玩。上课时不是这样东西不见了,就是那个东西没带(或没有)。你平时不是有零花钱吗?为什么不去买呢?

我也看到有的同学上课,一天有一样玩具被老师没收了,就这样一直买,老师就一直收,你家钱多吗?你在为灾区捐钱的时候,你怎么不多捐一点呢?我希望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乱花钱,你们是否知道你们的父母,挣点钱容易吗?

你们应该从父母的角度来为父母想一想,如果你们有孩子,你的孩子在胡乱花钱,你们会怎么想?你们会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不乱花钱,你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

如果厄运降临在你的身上,你是多么渴望别人赈济你,如果不救济你,你是多么的悲伤啊!难道灾区的小朋友不是这样?他(她)们是多想再一次的回到欢乐的大学堂。

同学们,我们要多为父母着想,多给灾区人民多一点关怀!让我们的行动感染更多的人!让父母少操一分心,多一分安慰!

记忆中小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就一直教导我们:做人要以善为本,谦逊有礼,要懂得感恩和豁达,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大家庭,那么都市里的每一个人就是城市的缩影和细胞,当他人遭遇到挫折和不幸的时候,我们若能够适时的伸出援手,献出一份爱,那么那其乐融融的场面将会被典藏和升华,近而影响到我们身边更多的人。
以前或许我并不理解“慈善”的力量有多大,正是2008年的那场浩劫给予了我正面的冲击力和感召力,也让我真正开始了与慈善事业结缘的旅途。
地动山摇江怒吼,
震天崩地两相望,
鸣金集资赴灾区,
人心所向祈平安,
间隙余波系中华,
冷峻应对顾全局,
暖风脉动同胞情。
2008年是一个难忘的年度,5月12日也给我们留下了最最深刻的回忆,14:28分那一刻地震的威力无疑是灾难性的,除了山崩地裂,流离失所,还有一幕幕凄楚悲怆的绝别,或许人生最大的痛苦就在于离别,而且是阴阳相隔,永不相见,最无可奈何感触的是力不能及,疏途不同归,人生有着太多的无能为力,或许这一种生死煎熬和精神磨砺也只有亲身经历过这样场景并劫后余生的人才能真正的了解和体味,或许我可以做的仅仅就是凭借文字的力量来缅怀下离逝的同胞,用一颗慈善的心和点滴的给予来奉献那一份微不足道的绵力。
伴随着地震报导的深入,公司和街道都在第一时间组织了募捐活动,震荡带来的损失极其的惨烈,死亡和失踪人数仍在不断的叠加,一组组最新发回的新闻报导,一幕幕血肉模糊的场景,一段段泪流满面的画面都深深的牵扯住了我的心,心动心疼心激荡,祈祷苍天化祥和,弱水三千泛泪滴,浓浓乡愁情无价,我积极加入了向红十字会捐款的活动,并动员自己的妈妈爸爸和亲戚好友也及时加入到募捐的队伍中,同时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的方式号召身边更多的朋友一起加入进来,一起扩充慈善的队伍,将爱的力量曼延开来,近而沉醉的更深,更浓,更多,更强大。
间或或许也是永生,佛说凡事皆因果,皆有定数,或许从你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起此生早已注定了一些无可奈何,圣经说过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所以与其悲痛欲绝不如携手互助,用人间的温暖去安抚受灾者的心,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世代延席。若将慈善作为一种事业来进行,在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温暖了我们自己,爱的能量很大,因为那包含了期许和寄托,爱的能量也很深,因为那包含了对未来的展望和期盼,目睹了那场浩劫后我就立志要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不时的将自己的衣物和钱财物资捐献给有需要的朋友,让慈善落实到实处,让更多的朋友切实的得到帮助。

帮助别人是一种福气

老程家又来客人了,寂然静谧的楼道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楼上楼下、远亲近邻谁都知道,闽西客人又来了。男男女女左一声“程伯伯”右一声“程大娘”,那亲昵劲比亲闺女、亲儿子还粘乎。熟知内情的老朋友都由衷地投来钦佩和崇敬的目光。
老程叫程振明,退休前是厦门市中级法院正处级审判员、高级法官,今年73岁。个中缘由,还得从头说起。
前几年老程搬了新家,邻居和同事都不理解,老程家的经济生活以前比较拮据,时常收集亲戚朋友的旧衣服也许有必要。现在一般地说还算过得去,可他还是把自己家和亲戚朋友家收集来的旧衣服、旧鞋子、旧被子,十分认真地洗洗涮涮,挂万国彩旗一般,晾晒一大片,大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传统遗风。他把旧衣物洗净晾干,仔细折叠,分门别类精心打包,亲自送往上杭或请人托运带去。有的同事说:“老程是地地道道的厦门人,并没有亲戚在上杭呀!”
是的,从亲缘上讲,老程是没有亲戚在上杭,而从感情上说,那里有比亲戚还亲的乡亲。文革时期,干部下放,老程来到上杭县溪口乡大丰村杨泥坑自然村,整整呆了3年,与当地乡亲结下浓浓的手足情谊。 十几年过去了,老程年事渐高,没法每年往乡下跑。但他依然坚持不懈,将衣物托运、邮寄或托来厦打工的农民工带回去,请当年的老房东分送给村里的贫困户。这样的善举在亲戚朋友间渐渐传开,大家不约而同把旧衣物收拢了送到老程家,有些同事知道此事,也纷纷加入捐衣物的行列。老程家成了旧衣物的集散地。
早些年,程振明的家庭经济上并不宽裕,住房也不宽敞,上有老下有小,曾经是区里著名的四代同堂的“五好家庭”。即使在那样的条件下,每年最少也要送100多件衣服、十几双鞋子。时间长了,从哪年开始也记不清了,20多年没间断,也无法统计到底送了多少件衣物。理不清有多少贫困老人,穿着厦门亲人送来的棉袄熬过冰彻肌骨的倒春寒;有多少清贫的孩子,穿上散发着厦门亲人身体气息的衣服一蹦一跳地走在上学的路上。一直到现在,每年还要寄2至3次,程振明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令人想起就激动不已的事。
1998年,老房东的女儿考上福建政法学校。当时一斤谷子四毛多钱,老房东和亲戚们卖尽当年收成的全部谷子送孩子上学。老程听了心里十分难受,他和家人商量后,每月资助这贫困的孩子100元,连续3年让她修完学业。
“能帮助别人是一种福气。有福气,要珍惜。”这话十分世俗,其实也十分传统、十分高尚。遇上机会做点好事并不难,数十年惦记着做一件好事则难能可贵,那必须有一颗金子般珍贵的心。 (作者 林良材)

我所经历的国外慈善

我想说说我在英国的亲身经历。记得刚到的时候,就被闹市里背着个小红桶向过往行人乞讨的人搞糊涂了。难道发达国家连乞丐都穿得这么体面?后来才注意到,这些小红桶上印有例如“癌症基金会”等组织的名字。而这些在寒风中奔走在闹市乞讨的是为慈善机构募捐的义工。后来,慢慢对英国的慈善有更多的了解。街上林林总总的慈善商店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二手商品,都是民众无偿捐赠的旧货,价格相当便宜,卖得的款项作为慈善基金由相应的基金会管理,并发给需要救助的人。
虽然作为穷留学生,身上没什么钱,也许是受这里的气氛感染,路过小红桶的时候,也会把口袋里的零钱捐出。平时不穿的衣物,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捐给慈善商店。慈善商店的经营主要靠义工来完成,商店玻璃上经常会贴着寻求义工和捐赠广告。我经常看到穿着裙子丝袜,抹着口红的传统英国老太太们在店里不停地忙这忙那,尽管她们步履缓慢。慈善商店是一举两得,既让不富裕的人低价买到合适商品,卖的钱还可以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我的公司法老师曾经开玩笑说,当年他毕业时去应聘工作,穿的一身西装还是从慈善商店花6磅买到的。
还有一位教国际税法的老师,同时在事务所兼职,可以说收入颇丰。在我们第二学期最后一堂课的时候,他突然穿着一身小丑装,鼻子上挂个小红球,端着讲义给我们上课!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纷纷拿出手机给老师拍照,老师也十分合作地摆出各种POSE(姿势)。笑完之后,老师端出一白色纸盒,捐钱!原来,那天是搞笑救济日——RED NOSE DAY,英国一年一度的募捐活动。老师满面笑意地说,下午他还要去见客户,就准备穿着这身衣服去,应该会有大笔收获!原来,不是老师特立独行,在“红鼻日”里,全英国红鼻子满天飞,用这种“不正经”的方式做“正儿八经”的募捐,创意还真不一般,捐款纪录年年创新高。
学期结束,我自己也加入了义工的行列。在英国的市民咨询委员会当助理。这是个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给市民免费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包括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雇佣关系,移民等,咨询员也都是义工,其中有一部分是律师,他们经过系统培训后,每周拨出几小时义务为民众解答问题,有时还会作为他们的代理,为他们争取该得的权益。每天来咨询的民众络绎不绝。咨询的问题都有记录并加以统计,以作为反映社会问题。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对民众提供的信息绝对保密。在国内本科期间,我也参加了学校的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性质与市民咨询委员会相似。但区别在于,开展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范围不够广,发起的人数有限,运作也缺乏资金的支持。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的慈善活动的范围不够广,主要是缺乏组织有序的机构。英国的慈善基金会很值得借鉴。其次,国家的扶持与鼓励很重要,比如说,规定捐款可免去相应数额的所得税。再次,捐款支出的透明度。如果有清晰的支出说明和相应的监督机制,人们就不至于怀疑自己捐款的去处,会鼓励更多的人放心地“献出爱心”。 (作者 申芳)

一元钱的爱心

他从内地贫困山区到徐州打工,可是刚到这座城市,在找第一个工作时,就被黑中介骗了,骗去200元押金,又没有找到工作,就蒸发了。
一周过去了,他工作没有着落,身上的钱也只剩下10元。就在此时他又从报纸上看到一个在城郊的一家企业在招工,于是他第二天结了帐,剩下5元,连早饭他都没有吃,就搭上了班车。上了车,售售票员开始收钱。他报了地名,售票员说要六块。他在身上所有的口袋里乱翻,其实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翻出多余的一分钱,却仍是装模作样地寻找,最后他把身上仅剩的五块钱递给了售票员。
“差一块。”售票员面无表情地问答。
“就这些了。”他说。
“差一块钱,只能到镇上,还有四公里哦。”他怕耽误招工时间,再失去这个机会,自己回来的钱都没有了,于是他想请售票员行行好,便哀求道:“我是从外地来的,找工作时钱被骗了,能不能……”“别说得那么可怜,这样骗人的话我听多了,不行!”售票员不客气地拒绝了。
他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肚子饿得咕咕地叫,他手握着拳头,恨不得凑售票员一顿。“那就到镇上,剩下的路我走过去。”他还是忍住了。这次出来让他受尽了苦,为了省钱,在火车上都是吃家里带来的冷馒头。来了后,是住在地下室,十人挤的大通铺,一天只吃一顿饭,可是工作没找着,钱被骗去了。眼看着就要流落街头,面对今后他真不敢想……他突然想到:刚才坐他身边的人,拿出皮夹子买票时,他看到里面有近千元。他此时靠在车窗边睡着了,口袋里的皮夹子已经露出了1/4,很好拿。他很想——因为自己本来是有钱的,也是被城里人骗掉的。他拿别人的钱,这叫“以牙还牙”。
正在他寻找机会拿钱包时,突然有人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吓出一身冷汗,转过头,看到一只纤细的手,手指间捏着一张崭新的一元钱。他愣了愣,一位小姐向他微笑。
在他几乎绝望时,这一元钱是天使,他眼睛里的泪水不争气地掉了两滴下来。小姐把一元钱交给了售票员,说是给这位先生补票的。接下来,他突然没有再想去偷钱包了。那位女孩就是这家工厂的员工,后来她招呼他下车,把他带到那家工厂。他真的很幸运,居然被录用了。他便有了住处,有了饭吃。五年后,他成了这家公司的技术骨干,有一次市里为一名白血病孩子捐款活动中,他捐了2万元。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说出了上面的这个故事,他说他要感谢徐州这座城市,感谢那位小姐,他是来报恩的。

『贰』 2019年巡视整改专题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按照省委关于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和基本要求,本人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出发。

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紧扣中央、省巡视反馈问题,深入检查自身思想、职责、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确保达到省委要求的此次学习和整改效果。现汇报如下:

一、认真参加今年以来的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

今年以来,台理论中心组确定每周五为学习日,至少拿出半天进行集中学习,我全部认真参加从未缺课。在台党委的统一组织下,我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治国理政第二卷》和《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等著作进行了系统学习。

重温了《共产党宣言》;此次民主生活会之前,和班子里的同志再次学习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巡视工作条例》等党规党纪,并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撰写了大量学习笔记。

为方便随时学习还下载了《治国理政》电子书,尽可能的多拿出时间补充理论知识,牢固树立自己的“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两个维护”,始终用党的先进理念武装头脑。

同时,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今年以来,本人还认真参加了所在支部的学习和组织生活。如4月27日,参加了电台支部“习总书记关于精准脱贫攻坚战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7月6日,在支部对《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的重要篇章进行了再学习。

7月31日,参加了支部组织生活会,就电台今年的工作和干部思想作风存在的问题,向全体党员征求意见建议,不仅达到了很好的沟通效果,作为党委委员,由于我的参与,电台支部的组织生活和“三会一课”更加规范。

二、深刻查摆剖析问题

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和班子其他同志谈心谈话的基础上,结合中央省巡视反馈意见和整改落实“回头看”发现的问题,我立足自身思想实际,结合日常的学习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查摆剖析。

1、对党的思想理论在学懂弄通上尚欠功夫

虽然通过学习,自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了进一步了解,但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上看,自己的学习还很肤浅,有些关键点的理解还只停留于字面。

特别是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四个服从、两个维护”的深刻理解和自觉行动上,学得还很不够,仍有很大的差距。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异常复杂,虽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国内外存在错综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实现起来难度也超乎想象。这就要求我们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自觉、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不仅是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精神内涵之一,也是新党章极为重要的思想灵魂。切实践行“两个维护”、“四个意识”,是推动党、国家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

实现党的既定奋斗目标的根本前提。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和党的一员,必须更加牢固树立“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在主动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上自觉性还不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业已形成,把纪律挺在前面,懂规矩守纪律成为越来越多党员领导干部的共识和自觉。河北可以说是反腐败的“重灾区”,周本顺等一批大老虎的落马,不仅让我们震惊,更让我们警醒。

这些落马干部曾经位居高位,离自己这个基层干部很远,与他们划清界限应该不是个事。查摆中,自己认识到如果思想只停留在这个层面是不够的。肃清周本顺等人的恶劣影响,自己的政治自觉性和敏锐度都还存在思想偏差。

要像习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提高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始终忠诚于党,始终牢记政治责任”。周本顺这些人作为曾经河北地方的执政者,他们的错误思想观点和行为逻辑,难免依然有形无形中深藏在某个角落,一不留神,就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所以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组织上、作风上彻底肃清他们的恶劣影响,充分认识到这项政治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保持警醒,防微杜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让党中央放心的党员和让习总书记放心的同志。

3、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上还不完全牢固

作为台党委委员,本人能够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于律己,遵章守纪,在平日里的工作中,对落实主体责任能够做到思想上重视,在工作例会和支部会上,也经常对大家宣读和强度各项党规党纪。

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压力传导不够,靠学习、领会、表态抓落实,责任意识上热下冷的现象;落实责任方法单一,靠开会落实,照搬文件落实,往往出了问题才着急;对新提拔的同志廉政教育进行的少。

我们党现在十分注重纪律自觉和政治规矩,作为党员自己必须跟上这个政治节奏,把过去打得不牢的思想短板尽快补齐。从2017年以来,受台党委委派,我开始分管台“一问责八清理”专项整治工作。在台党委和相关部室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

我们主动筛查出违反财务纪律、三不分(违规兼职)、慢作为等各类违规违纪问题5件,并按照市委工作领导小组要求积极整改,尽量减少损失,挽回影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自己也受到了很好的党纪教育。但是反思过去,自己确实也存在“想避重就轻。

不敢担当怕伤害同志得罪人,纠结于是否主动上报问题线索、是否管得太严了”的错误观念。现在翻过头来看,正是当初台主要领导力主的“主动报主动改”,才使得我们赢得了直面问题积极整改的主动和上级组织的谅解,既解决了问题又提醒教育了同志。

4、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上功夫下得不够

对照要求检查,本人在选人用人上基本上能够做到出于公心,出于事业发展需求选人用人,同时注重民主程序,既看平常工作表现,也广泛争求各方意见。但也应看到,选人用人上确实存在注重业务素质而忽略党性修养道德品质的倾向。

对干部的培养上,看能否办节目搞创收办事情的成分多,讨论是否具备“忠诚干净担当”等党性修养的时候少,个别干部整体素质一般化,还跟不上市委完成三大历史任务,交出两份优异答卷上对宣传工作的要求,还跟不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信息需求。

在分管的全台党务上,开会布置的时候多,深入基层党组织调查研究的少,对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了解的少,许多工作还停留在应付差事的层面。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今后必须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5、作风建设上还有不严不实的地方

2013年以来,中央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进行了彻底整顿,不论自己还是身边的工作作风和环境风气有了很大改观。由于一些原因,我目前在班子里分管的工作不少,电台两个频率、行政口上的综合办和计财科。

党务上的两学一做、纪检口的一问责八清理、扶贫口的精准脱贫等,事关全局运行稳定的活儿多,涉及全台吃喝拉撒的琐事多。这一方面是台党委对我的信任,我每天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干不好;另一方面由于个人能力有限,作风上也尚待扎实。

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有时确实也存在疲于应付,走形式,走过场,工作马虎浮皮了事的现象。为此,有的同志通过组织程序对我提出了意见,台党委书记专门找我谈心谈话,特别强调了要改进工作作风,多沟通交流,善于协调矛盾化解难题的要求,我都虚心接受并努力改正。

6、精准脱贫攻坚需再出实招重实效

从2017年5月起,我分管了台蔚县包扶村精准脱贫工作,在历届驻村队员的共同努力下,苏邵村已顺利出列。今年,我们把绝大多数精力放在剩下的两个村,自己每月坚持驻村三天,解决实际问题,做了许多事也想了许多办法。

但对照中央“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感觉自己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配合县乡完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退出机制上做得不够,激发内生动力既扶志又扶智上仍有欠缺,产业帮扶上实招落地少落地慢,下一步需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真抓实干,加紧工作。

7、“一岗双责”意识欠缺、履行职责不到位

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是指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党员干部在做经济建设、履行本职岗位应有的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对照检查,自己存在对“一岗双责”思想认识还不很到位、主体责任体现不够、对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

平日里,抓业务抓管理体现的强,抓监督执纪的主体责任体现的弱。也有过做事情只要出发点和动机是好的就行,程序上有些“不讲究”无所谓的错误观念,没有把纪律挺在前头,带头作用起得不好,作为分管广播媒体的领导。

在主动抓好分管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带头管好电台班子,带好广播队伍上,责任意识体现得还不强。

8、对做好上次巡视后半篇文章等问题认识不到位

巡视工作反馈出的问题没有具体涉及到我们这个行业,本人需要纠正模糊认识,力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思想。随着巡视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作为党的基层干部,需要坚持高站位、准定位、新举措,坚持政治方向和问题导向,正确对待政治巡视。

配合好巡视工作,发挥好震慑、遏制、治本三大作用。巡视反馈意见代表着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不论是被巡视党组织,还是其他单位部门,都要把巡视整改作为“四个意识”的试金石,检验“两个责任”的重要标尺,自觉扛起主体责任认真真反思,引以为戒。



三、造成问题发生的根源分析

1、党性修养不到位。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没有站在全党的高度,国家发展的高度去学习领会党的纲领党的理论,为了应付学而学,不求甚解。尤其是“四个意识”、“四个服从”依然打的不够牢,对全面从严治党。

坚决服从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问题上态度依然不够坚定,对党的组织规程学习了解不足,没有认真沉下心去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简单拍脑瓜子决定,无形中助长了问题的发生。

2、履职尽责不到位。在落实“一岗双责”上存在责任缺失,把具体工作的担子更多压在了部门和支部领导身上,自己亲自调查研究的少。对单位管理尤其是基层部门的管理失职于“宽松软”,带头学习政策法规不够。

日常自查做的很不到位,没有按照规定开展经常性督查和检查,执行纪律上也存在不严不实的现象。

3、工作作风不扎实。作为分管一方面工作的领导干部,这些年,虽然参与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各项规章制度,但是在执行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的不好,工作作风还不很扎实,存在“搞变通、打插边球”的思想。

有时由于工作紧迫,为调动大家积极性,在工作运行管理上,急于求成,没有严格按章办事,造成管理脱节、程序错位,一些制度执行不严,有的地方依然存在问题隐患。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1、不断强化政治意识。作为党的一级新闻媒体的责任人,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真正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落实到岗位上行动上,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等重要文献,并积极参与所在支部的学习。

不断武装头脑,打牢政治思想理论基础,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做政治上、纪律上、规矩上的明白人。

2、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作为党委委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时刻提醒自己始终把党的纪律挺在前面。自己以身作则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按照“准则”“条例”。

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经常深入下去了解情况,督促支部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的不断规范,真正发挥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并拿出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对各级干部进行严格管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

坚持党内谈话制度,认真开展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同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保证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欢迎身边干部群众监督,发现自己和其他领导干部有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提醒谈话。发展轻微违纪问题的,及时诫勉谈话。

3、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作为一岗双责的第一责任人,认真开展“一问责八清理”回头看,排查廉政风险点和管理上容易出漏洞的区域和岗位。修改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管理、差旅接待管理、大型活动审批以及创收成本、创收物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和制度。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求各频率部室按照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求,做到定岗到人、定责到人,将各项工作量化细化,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确保事事有人抓,人人有事干,形成尽职尽责抓工作的良好局面。

4、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全力做好自己分管的行政财务、精准脱贫和广播工作。坚持每月3天以上驻村工作,坚持市委倡导的“吃派饭”,从地头到炕头再到心头,与农民兄弟打成一片。共同谋划好项目脱贫和产业脱贫,努力增加贫困户收入,争取年内脱贫出列。

在工作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每月坚持与基层干部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共同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解决方案,做到问题清思路明。带头执行好八项规定和切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在思想上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把好权力关、利益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在作风上要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多倾听群众意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下一步将主动印发征求意见表,积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叁』 《荷塘月色》原文与赏析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旳,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

『肆』 控辍保学例会制度

<<湖南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最近,我们在杭州市余杭区农调队、金华市农调队和龙泉市农调队的协助下,就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在规范收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绝违规收费还任重道远;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义务教育的费用负担比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还比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余杭区、金华市婺城区和金东区(下称金华市)、龙泉市三地分别作为我省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代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每地调查了1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1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全省共调查了3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3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其中中学生、小学生家长和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各半,余杭、龙泉的家长均分布在5个乡镇,金华的家长分布在两区的10个乡镇,中小学校长三地均分布在5个以上的乡镇。
本次调查所定义的“农村”是指县城以外的所有乡镇,这与湖南省物价局等部门下发的浙价费(2003)21号文件中所指的农村中小学的“农村”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在本调查中,农村是指三地市政府或区政府所在地城区以外的所有乡镇。调查的时间范围是2003年春季。
这次接受调查的15所中学,平均在校生规模为727人,比全省平均的928人少21.7%,共有专任教师677名(其中代课教师18名),平均每校44名,师生比为1:16.7,略低于全省平均的1:18.3的比例。被调查的15所小学,有13所是乡镇中心小学,2所为金华市的村小,平均在校生规模为465人,比全省平均的384人多21.1%,共有专任教师452名(其中代课教师2名),平均每所小学30名,师生比为1:16,低于全省平均的1:21.5的比例。
二、农村义务教育收费现状
(一)省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农村中小学收费标准
省物价局、教育厅、财政厅今年初联合下发浙价费(2003)21号文件,规定了我省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从2003年春季开学起,城镇中小学(含乡镇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不超过8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不超过110元,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 、区)价格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确定。已实施多媒体教育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中小学,经批准可加收20元的杂费。农村中小学(指村小、完小及中心小学在村里的办学点和100个省重点扶贫乡镇的中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20—45元,初中40—70元。代管费(农村中小学为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城镇中小学再加上音像教材费、讲义费和班会费共五项)实行限额控制,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相关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前确定。借读费小学为300元,初中为600元。
(二)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657.9元
据三地调查汇总,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费用为657.9元(不含伙食费,下同),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5.5%,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806.8元、659.0元和512.0元。其中杂费113.5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占17.3%,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99.3元、128.0元和113.1元;代管费247.6元,占37.6%,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27.2元、259.0元和256.5元;借读生(共9人)借读费平均954.4元,余杭、龙泉分别为1115元和633.3元,金华被调查对象中没有借读生;住校生(共64人)住宿费平均158.7元,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66.0元、118.0元和92.1元。余杭区因有部分学校的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经区相关部门批准,住宿费可适当超过区定标准。
(三)农村小学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339.0元
根据对150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农村小学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的费用为339.0元,约为初中生的一半,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8.2%,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379.1元、336.1元和299.0元。其中杂费62.9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占18.6%,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50.6元、69.1元和69.0元;代管费158.6元,占46.8%,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150.4元、127.5元和197.9元;借读生三地每地各一名,余杭、金华、龙泉的借读费分别为400元、300元和60元,平均为253.3元;住校生(共2名,龙泉)住宿费每人均60元。
(四)对收费现状的基本评价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三地农村中小学缴费标准除余杭小学借读费高出100元外,其它都没有突破省定标准(见下表),各学校也都能严格遵守当地的收费标准,在实地调查中也基本上没有发现学校超标准收费的情况,多数学生家长对收费工作也给予了肯定。据调查,52%的家长认为目前农村中小学收费比一、二年前规范了,持否定意见的只有1.3%;有21%和43%的家长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小学生的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和“有所减轻(但不明显)”。这说明经过治理整顿,从总体上看,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收费是规范的、健康的,主流是好的。
三地乡镇初中、小学收费标准 单位:元

余杭 金华 龙泉
小学 农村 杂 费 45 45 45
代管费 120 100 176
借读费 400 200
住宿费 100 80 60
柴伙费 80
城镇 杂 费 80 80 70
代管费 200 1-2年级1203-6年级150 210
借读费 400 300
住宿费 100 100 60
柴伙费 60建制镇4-6年级80
初中 农村 杂 费 110 70 100龙南乡70
代管费 250 180 260龙南乡226
借读费 800 600龙南乡400
住宿费 200 80 75
柴伙费 建制镇80非建制镇60
城镇 杂 费 110 110 110
代管费 250 260 260
借读费 800 600
住宿费 200 120 乡镇75
柴伙费 建制镇80非建制镇60
注:龙南乡是全省100个重点扶贫乡镇之一。乡镇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属于城镇收费范围
三、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我省目前教师工资都由县(市、区)财政统一按月发放,从调查的30所农村中小学来看,所有教师都能按时领到工资,没有拖欠的情况。但县级统发工资的内容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差别较大,有的仅是国家工资,有的则包括了考核奖、岗位津贴、职务补贴等。如余杭区教师的伙食及误餐补贴、岗位津贴、物价补贴以及医保、公积金等都由区财政负担,龙泉市也在去年解决了教师医保和公积金费用,金华农村教师考勤奖、年终奖、医保、公积金等财政还没有解决,今年下半年开始公积金财政补助每位教师每年800元,合同制教师的养老金、失业保险金财政也还没有安排。为搞好教师福利待遇,有些学校自筹部份资金,以考核奖、全勤奖等名义给教师每月发放几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的津贴。
从调查数据来看,三地教师平均年收入(所有工资、福利性收入)为17528元,其中初中教师为18031元,小学教师为17025元,相差不大。比较三地,余杭教师的工资最高,平均为21455元,高出平均数22.4%,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22294元和20616元;金华次之,平均为16980元,略低于三地平均水平,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17400元和16560元;龙泉最低,平均为14150元,比三地平均低19.3%,比余杭低34.0%,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14400元和13900元。据分析,各地收入的差距主要是国家工资以外的各种补贴、津贴、奖金等不同造成的。据校长们自己估计,教师的收入与当地的公务员相比要低30%左右。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教师的生活还比较清贫。我们在龙泉调查时了解到,有一对教龄长达20多年的教师夫妇,工作20多年才积攒了4万多元积蓄,女儿今年考上大学,要读完四年大学还得贷款。有的欠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师,除了财政统发的工资以外,全年的各种奖金、福利加起来也就几百元钱。一些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年收入才一万元左右,而要通过函授取得大专文凭,各种花费共要15000元,平均每年5000元,几乎是年收入的一半。如果想再获得本科文凭,还得再花三年时间和15000元。有些地方教育局在教师获得文凭后能给矛一定的补助,有的由学校补助一点,有些地方由于经费困难,全由教师自己承担。
四、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这次调查情况看,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育费用仍是农民比较重的负担
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这几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他们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几年他们用于子女教育的支出仍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据调查测算,一个小学生一学期的费用平均在500元左右(包括部分学生缴的午餐费),初中生近1000元,如果住校就更高了。对于经济一般地区农民和欠发达地区农民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尤其是对二孩家庭(欠发达地区二孩家庭往往比发达地区要高)。因而,我们的调查中有44%的调查户觉得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很重或比较重,有7.4%的学生家长还反映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学杂费,其中金华、龙泉不能按时缴费的家庭分别达到10%和11%。为筹措学杂费,这些家庭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贷。有的学校同意缓缴或分期缴纳,但需由教师个人担保,到学期结束时如果家长不能足额缴纳则由担保教师承担责任。有的家长实在缴不出现金,就用鸡蛋、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送给担保教师冲抵学杂费。据调查户反映,我们调查的其中一地去年还发生过学生缴不出学杂费而自杀的事件。从我省27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也显示出农民教育负担的不轻和增长过快,我省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学杂费支出269.91元,比上年增长14.1%,2002年增加到337.42元,又比2001年增长了25.0%,远远快于收入的增长。
农民教育负担仍然较重,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
1、省定收费范围外收费比较多。调查结果表明,除杂费、代管费、借读费、住宿费四项费用以外,小学生每生每学期平均还要缴纳其它费用111.6元,占总收费的32.9%%;初中生每生平均每学期缴纳其它费用175.4元,占总费用的26.7%。在四项费用之外的收费中,保险费、校服费、假日培训费(周末、暑假培训班)占了绝大部分,有的地方经物价、教育、财政部门同意,对住校生收取60—80元的柴伙费。此外,有些学校还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如饮水费、优秀生补课费、差生补习费、试卷费、资料费、电教费、晚自修费(或晚自修教师坐班费)、停车费、电脑培训费、“六一”节建校赞助费等等。个别学校还印制自己学校的信片,以宣传学校、扩大影响为由要学生购买。
从收费的“合法”性上来说,像校服、保险费,从省到县(市、区)都强调自愿原则,但校方从校容、便于管理和学生意外时的救助能力考虑,实际操作中不少学校存在校方动员学生购买的情况,给家长以强迫的感觉,结果是有三分之一的家长觉得购买行为是出于无奈或不买不好意思。假日培训应该说是不符合省里的文件精神的,但在我们调查的三地来看,在其中的两地比较普遍,周末培训的费用因课程的多少在50—200元之间,培训的课程也有音乐、体育、美术等,但多数仍是语文、数学、外语及自然。暑假两周培训的情况三地都有,有的地方比较普遍。这些假日培训,都获得当地相关部门的认可。为了不与省里文件的精神相冲突,有的是社会教育机构出面或委托它们来组织、收费,有的有专门的假日培训中心,但实际上给学生上课的仍是他们自己的老师。有的学生不想参加但又怕教师在假日培训时教授在课堂上不讲的内容,因此非自愿参加的学生不在少数。
除了上述校服、保险和假日培训的费用外,其它的收费都是属于明显的乱收费。其中饮水费已经包含在杂费内,即使学校提供桶装水也不能另行收费,但在个别市(区)收取饮水费的情况比较普遍。
2、地方制定的收费标准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错位。考虑到我省各县(包括县级市 、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省物价、教育和财政部门仅仅规定了有些收费的最高限额或收费的区间范围,并把收费标准的制订权下放到县(县级市、区)一级,以便让各地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的收入水平来确定收费标准。但事实上各地都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要求,基本上采用了省定的最高标准收费,尤其是人人都要缴的杂费和代管费,没有体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梯度(见上表)。
以余杭区和龙泉市为例,据农村住户调查,2002年龙泉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余杭的47%;这次被调查的家长自己估算,余杭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914.5元,龙泉为2558.8元,龙泉仅为余杭的37%。但农村小学杂费和代管费合计(以下称“两费”)龙泉为221元,余杭为165元,龙泉反而比余杭高出33.9%;借读费和住宿费余杭比龙泉要高些,但由于借读生和住校生比例不高(尤其是借读生),对群众的影响面不大。其结果,龙泉小学生一学期的费用负担占到农民人均年收入的11.8%,初中生占到19.9%。而余杭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费用虽然绝对额比龙泉要相应高出80元和295元,但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比重仅为5.6%和11.6%,显然大大低于龙泉的负担水平。由此说明,教育收费如果不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么即使完全按标准规范收费,在一部分地方农民仍会感到负担很重。
此外,部份学校在收取柴伙费、减免学杂费等方面做得也不够好。如大部份家长认为一学期柴伙费成本最多也就30元左右,但学校收取的标准大都在60元左右。又如贫困生学杂费的减免比较困难,根据家长自己的申报,只有2.3%的学生享受了减免,远远低于省“一局两厅”文件规定的10%的要求。
面对较重的教育负担,广大农民群众(特别在欠发达地区)希望能把子女教育的费用负担降下来,尤其是义务教育,要名符其实。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希望购买校服、保险时能真正自愿,学校也不要要求在升旗仪式及其它集体活动时一律穿校服,否则对买不起校报的贫困家庭的子女在自尊心上是一种打击。
(二)学校经费紧缺,负债办学现象普遍
目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经济不很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经费严重短缺的现象,即使在很多发达地区,经费也不宽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运转主要是靠杂费来维持的,有的地方教育局或镇政府虽有少量的生均公用经费下拨到学校作为补充(一般每年每生在20—50元之间),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所以现在农村中小学很多校长把工作重点放在讨钱、要钱上,向教育主管部门要,向乡镇领导讨,实在没办法的就向学生乱收费。对于教育乱收费,社会各界往往归因于校方,怪罪校长。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校长是在“为政府分忧,替政府受过”。
由于学校经费紧缺,目前还有很多学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债。在被调查的15所中学中,有11所负债,共负债822余万元,平均每校近75万元。其中余杭2所,平均每所负债19万元;金华5所,平均每所负债82万元;龙泉4所,平均每所负债93万元。在被调查的15所小学中,有6所负债,共负债143万元,平均每所近24万元。其中余杭1所,负债18万元;金华3所,平均每所负债31万元;龙泉2所,平均每所负债15万元。负债的原因,有的因修建教育楼、综合楼、食堂、宿舍、操场等而欠债;有的拖欠新华书店、印刷厂、教育局资料室等书费、资料费;有的因创绿色学校、创省教育强镇需要,整治校园、添置仪器、设备和图书造成欠款;有的因开设信息技术课购置电脑、建校园网负债;还有的是拖欠办公费、教师奖金。金华一中学甚至欠个人借款60万元。
还是因为经费紧缺,许多学校教育设施得不到改善,校舍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和增加。在调查中,有51%的家长认为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很一般或不太好;30所学校中,仅有8所学校拥有标准操场。尽管这几年在改造中小学危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农村很多地方学校的教学、生活用房还是很不足。据龙泉市教育局反映,如对照我省建设三类学校标准(最低标准),该市还缺少学校用地11万平方米,校舍少8.6万平方米。在金华,有的教师调侃说,他们住校生的住宿条件还没有奶牛的好。有的校长明知他们的教师宿舍是危房但不敢上报,否则要封存,这样教师反而没有地方住了。
(三)优秀教师流失较多,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各地反映,目前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流失现象较为普遍。据被调查的30所中小学统计,近三年来有21名教师(其中初中19名,小学2名)因待遇低而离开了教师队伍从事他业,有45名教师流向了待遇好的城市(镇)学校。现在一些民办、私立学校经常到乡镇中小学去挖人才,年薪往往可以增加1倍左右,而且工作量还比较小。如余杭塘栖一中学反映,今年他们学校就走了4名教师,民办学校给的年薪是5万元一年(目前他们教师的年薪只有2.5—3万元)。在他们学校一个英语教师要教三个班的课,而在民办学校只教一个班的课。有的地方民办学校甚至不要档案,可以为招来的教师重新建档;也有的地方规定去民办学校的教师档案可以放在教育局。有的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对教师进行考试、考核,将一些优秀教师调入城区学校或其他一些离城区近、教育质量好、待遇高的学校。这些教师大多是县(市 、区)级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是学校师资队伍中的栋梁,学校在培养他们时往往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们的离去不但给学校的教育计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紊乱,也给教育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更是给学校培养教师工作的信心以打击。有的校长说,以后在培养教师时只要培养成“半成品”就行了,即培养出来后不给上报评“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以免被人挖走,但这样又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骨干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使农村生源流失。在有些地方,农村生源流失问题已比较严重,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都流向了城区比较好的学校。 如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中心小学今年有毕业生142人,升入当地初中的只有75人。其中一个班54人,只有9人升入当地初中;余杭塘栖三中去年有90多人流向其他学校,今年又有50多人外流;余杭超山中心小学有70多人外出求学,占在校学生的10%。
在优秀教师流失的同时,农村中小学因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艰苦,比较难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去工作,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也较突出。从学生家长的反映看,有45%的家长认为学校的师资条件一般或不太满意,部分家长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反映的问题有:有的教师教育时间缩水,往往让学生自学;有的教师不批作业由学生代批,个别甚至连考卷也不批,仅根据平时的印象来给分;有的教师动不动就体罚学生等。从教师的学历看,金华、龙泉两地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为13.9%和22.5%,比全省30.3%的平均水平分别低16 .4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两地小学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为23.1%和28.4%,比全省34.4%的平均水平分别低11.3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四)报刊征订任务重
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村中小学校长普遍对报刊征订意见很大。我们调查了9所中学和9所小学2003年的报刊征订情况。每所中学的报刊支出平均达13459元,占全部杂费收入的14.1%,其中7273元为非自愿订阅,占到报刊支出的54.0%;每所小学报刊支出平均为6099元,占杂费收入的19.4%,其中1974元为非自愿订阅,占32.4%。非自愿订阅多是因为上级有任务或是有关部门领导打招呼的结果,订阅的报刊杂志五花八门,有中央、省、市、县级党报(越是下级的党报数量越多),有各级晚报、《求是》、《共产党员》、《钱江廉潮》、《半月谈》、《时代先锋》、《湖南宣传》、《今日湖南》、《新农村》、《人民公安》、《江南警界》、《物价公报》、《质量时刊》、《中国教育报》、《教育信息报》、《中国教工》等等,有的市(县)级党报教职员工人手一份还有多。我们在调查时一位曾担任过中学校长的业内人士也反映,为了完成报刊征订任务,当地一位宣传部的领导亲自来到学校,要求他订阅报刊,看他有点勉强,他说我来了吃饭你总要招待的,如果你不订,我多来几次你的招待费不就多了吗?言下之意还不如主动订阅为好。
(五)教育收费卡制度执行不力
为切实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防止教育乱收费,近年来,教育部门出台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和收费卡制度,即教育收费不但要公示,每位家长还必须有收费卡。但实际上这项制度执行的不够理想。在这次被调查的300名中小学家长中,有66.8%家长反映学校没有执行收费卡制度。有的学校认为已经实行了收费公示,就不必再搞收费卡了;有的则以学生保管易丢失为由,家长签名后校方“代为保管”。没有收费卡,就不利于家长对学期中间的收费进行监督。代管费的开支省里是有严格规定的,但有不少学校将水电费、报刊费等也在代管费中列支,这些学校在学期结束时是不可能向家长出具“收费清单”的,代管费多退少不补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五、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教育的主体,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使广大农村学龄儿童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证。应该说自1985年实施义务教育以来,我省的义务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全省小学六年制招生比例达到了99.8%,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8%,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了98.36%和99.79%。我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省份,农村义务教育也已走在全国的前列,但农民的文化程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我省6岁及以上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62年,低于全国6.78年的平均水平,这与我省的经济地位很不相称。我省要提前实现全面小康,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对我省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极大的推动,而大量不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必将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包袱。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的农村义务教育从“量”上来看(如小学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入学率、巩固率等)已经是形势喜人了,但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革官员考核办法,真正重视和发展教育事业
由于教育投入不像有形投入一样能迅速见效,教育的重要性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认识的,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力的增强,又无不体现出教育的重要性。国际上也不乏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英国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曾是老牌的经济强国。1850年前后,英国有大量的劳动者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在新工厂工作。但英国政府没有为这些工人的子女修建学校。到十九世纪末,由于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队伍,英国对电力、冶金和化学等技术的掌握远远落后于重视对教育进行投资的德国。因此,进入二十世纪时,英国没有保持住其原本在技术和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优势。与此相反,爱尔兰则是另一个例子。爱尔兰是一个欧洲小国,面积7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80多万人。它在1973年加入欧共体(欧盟前身)时,还是一个农业国,是欧洲最穷的国家。加入欧共体后,爱尔兰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教育开支占GDP的比例在西方国家名列前茅,由此带来科技突飞猛进,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由欧洲最穷的国家变为最富国家,这在世界上是少有其匹的。目前,爱尔兰是世界上15到29岁年龄段人口在校就读率最高的国家和世界人均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软件开发超过传统的美国和印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年出口额达到120亿美元。这两个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在我们国家,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包括文盲在内的绝大多数家长所认识,他们节衣缩食,把家庭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贫困山区的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惜下山在城市(镇)边缘搭起十分简陋的棚子,用打工甚至拾荒赚来的钱供子女在城镇上学。因为他们清楚,教育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最好办法,也是改变他们子女命运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的很多干部,对教育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或者只是在言行上重视教育,在行动上做得非常不够。联合国主管教育的官员说,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约占GDP的2.2%,还不到联合国推荐水平6%的一半。政府预算只占教育开支的53%,其余的47%不得不由家庭或私营部门支付。政府预算不足也正是10 年来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有形投入是教育投入的15倍左右,明显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政府有钱搞开发,但没钱办教育,这是政府在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其实,很多政府官员作为家长,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视的。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轻文教卫重GDP的根源在于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制度上。目前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往往以经济增长指
2011年

『伍』 慈善 征文1000字

我们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纯洁的心。

我常常看到一些同学的学习不好。天天带零花钱到学校,在校门口买一些与学习无关紧要的东西,带到教室里玩。上课时不是这样东西不见了,就是那个东西没带(或没有)。你平时不是有零花钱吗?为什么不去买呢?

我也看到有的同学上课,一天有一样玩具被老师没收了,就这样一直买,老师就一直收,你家钱多吗?你在为灾区捐钱的时候,你怎么不多捐一点呢?我希望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乱花钱,你们是否知道你们的父母,挣点钱容易吗?

你们应该从父母的角度来为父母想一想,如果你们有孩子,你的孩子在胡乱花钱,你们会怎么想?你们会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不乱花钱,你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

如果厄运降临在你的身上,你是多么渴望别人赈济你,如果不救济你,你是多么的悲伤啊!难道灾区的小朋友不是这样?他(她)们是多想再一次的回到欢乐的大学堂。

同学们,我们要多为父母着想,多给灾区人民多一点关怀!让我们的行动感染更多的人!让父母少操一分心,多一分安慰!

记忆中小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就一直教导我们:做人要以善为本,谦逊有礼,要懂得感恩和豁达,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大家庭,那么都市里的每一个人就是城市的缩影和细胞,当他人遭遇到挫折和不幸的时候,我们若能够适时的伸出援手,献出一份爱,那么那其乐融融的场面将会被典藏和升华,近而影响到我们身边更多的人。
以前或许我并不理解“慈善”的力量有多大,正是2008年的那场浩劫给予了我正面的冲击力和感召力,也让我真正开始了与慈善事业结缘的旅途。
地动山摇江怒吼,
震天崩地两相望,
鸣金集资赴灾区,
人心所向祈平安,
间隙余波系中华,
冷峻应对顾全局,
暖风脉动同胞情。
2008年是一个难忘的年度,5月12日也给我们留下了最最深刻的回忆,14:28分那一刻地震的威力无疑是灾难性的,除了山崩地裂,流离失所,还有一幕幕凄楚悲怆的绝别,或许人生最大的痛苦就在于离别,而且是阴阳相隔,永不相见,最无可奈何感触的是力不能及,疏途不同归,人生有着太多的无能为力,或许这一种生死煎熬和精神磨砺也只有亲身经历过这样场景并劫后余生的人才能真正的了解和体味,或许我可以做的仅仅就是凭借文字的力量来缅怀下离逝的同胞,用一颗慈善的心和点滴的给予来奉献那一份微不足道的绵力。
伴随着地震报导的深入,公司和街道都在第一时间组织了募捐活动,震荡带来的损失极其的惨烈,死亡和失踪人数仍在不断的叠加,一组组最新发回的新闻报导,一幕幕血肉模糊的场景,一段段泪流满面的画面都深深的牵扯住了我的心,心动心疼心激荡,祈祷苍天化祥和,弱水三千泛泪滴,浓浓乡愁情无价,我积极加入了向红十字会捐款的活动,并动员自己的妈妈爸爸和亲戚好友也及时加入到募捐的队伍中,同时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的方式号召身边更多的朋友一起加入进来,一起扩充慈善的队伍,将爱的力量曼延开来,近而沉醉的更深,更浓,更多,更强大。
间或或许也是永生,佛说凡事皆因果,皆有定数,或许从你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起此生早已注定了一些无可奈何,圣经说过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所以与其悲痛欲绝不如携手互助,用人间的温暖去安抚受灾者的心,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世代延席。若将慈善作为一种事业来进行,在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温暖了我们自己,爱的能量很大,因为那包含了期许和寄托,爱的能量也很深,因为那包含了对未来的展望和期盼,目睹了那场浩劫后我就立志要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不时的将自己的衣物和钱财物资捐献给有需要的朋友,让慈善落实到实处,让更多的朋友切实的得到帮助。

帮助别人是一种福气

老程家又来客人了,寂然静谧的楼道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楼上楼下、远亲近邻谁都知道,闽西客人又来了。男男女女左一声“程伯伯”右一声“程大娘”,那亲昵劲比亲闺女、亲儿子还粘乎。熟知内情的老朋友都由衷地投来钦佩和崇敬的目光。
老程叫程振明,退休前是厦门市中级法院正处级审判员、高级法官,今年73岁。个中缘由,还得从头说起。
前几年老程搬了新家,邻居和同事都不理解,老程家的经济生活以前比较拮据,时常收集亲戚朋友的旧衣服也许有必要。现在一般地说还算过得去,可他还是把自己家和亲戚朋友家收集来的旧衣服、旧鞋子、旧被子,十分认真地洗洗涮涮,挂万国彩旗一般,晾晒一大片,大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传统遗风。他把旧衣物洗净晾干,仔细折叠,分门别类精心打包,亲自送往上杭或请人托运带去。有的同事说:“老程是地地道道的厦门人,并没有亲戚在上杭呀!”
是的,从亲缘上讲,老程是没有亲戚在上杭,而从感情上说,那里有比亲戚还亲的乡亲。文革时期,干部下放,老程来到上杭县溪口乡大丰村杨泥坑自然村,整整呆了3年,与当地乡亲结下浓浓的手足情谊。 十几年过去了,老程年事渐高,没法每年往乡下跑。但他依然坚持不懈,将衣物托运、邮寄或托来厦打工的农民工带回去,请当年的老房东分送给村里的贫困户。这样的善举在亲戚朋友间渐渐传开,大家不约而同把旧衣物收拢了送到老程家,有些同事知道此事,也纷纷加入捐衣物的行列。老程家成了旧衣物的集散地。
早些年,程振明的家庭经济上并不宽裕,住房也不宽敞,上有老下有小,曾经是区里著名的四代同堂的“五好家庭”。即使在那样的条件下,每年最少也要送100多件衣服、十几双鞋子。时间长了,从哪年开始也记不清了,20多年没间断,也无法统计到底送了多少件衣物。理不清有多少贫困老人,穿着厦门亲人送来的棉袄熬过冰彻肌骨的倒春寒;有多少清贫的孩子,穿上散发着厦门亲人身体气息的衣服一蹦一跳地走在上学的路上。一直到现在,每年还要寄2至3次,程振明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令人想起就激动不已的事。
1998年,老房东的女儿考上福建政法学校。当时一斤谷子四毛多钱,老房东和亲戚们卖尽当年收成的全部谷子送孩子上学。老程听了心里十分难受,他和家人商量后,每月资助这贫困的孩子100元,连续3年让她修完学业。
“能帮助别人是一种福气。有福气,要珍惜。”这话十分世俗,其实也十分传统、十分高尚。遇上机会做点好事并不难,数十年惦记着做一件好事则难能可贵,那必须有一颗金子般珍贵的心。 (作者 林良材)

我所经历的国外慈善

我想说说我在英国的亲身经历。记得刚到的时候,就被闹市里背着个小红桶向过往行人乞讨的人搞糊涂了。难道发达国家连乞丐都穿得这么体面?后来才注意到,这些小红桶上印有例如“癌症基金会”等组织的名字。而这些在寒风中奔走在闹市乞讨的是为慈善机构募捐的义工。后来,慢慢对英国的慈善有更多的了解。街上林林总总的慈善商店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二手商品,都是民众无偿捐赠的旧货,价格相当便宜,卖得的款项作为慈善基金由相应的基金会管理,并发给需要救助的人。
虽然作为穷留学生,身上没什么钱,也许是受这里的气氛感染,路过小红桶的时候,也会把口袋里的零钱捐出。平时不穿的衣物,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捐给慈善商店。慈善商店的经营主要靠义工来完成,商店玻璃上经常会贴着寻求义工和捐赠广告。我经常看到穿着裙子丝袜,抹着口红的传统英国老太太们在店里不停地忙这忙那,尽管她们步履缓慢。慈善商店是一举两得,既让不富裕的人低价买到合适商品,卖的钱还可以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我的公司法老师曾经开玩笑说,当年他毕业时去应聘工作,穿的一身西装还是从慈善商店花6磅买到的。
还有一位教国际税法的老师,同时在事务所兼职,可以说收入颇丰。在我们第二学期最后一堂课的时候,他突然穿着一身小丑装,鼻子上挂个小红球,端着讲义给我们上课!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纷纷拿出手机给老师拍照,老师也十分合作地摆出各种POSE(姿势)。笑完之后,老师端出一白色纸盒,捐钱!原来,那天是搞笑救济日——RED NOSE DAY,英国一年一度的募捐活动。老师满面笑意地说,下午他还要去见客户,就准备穿着这身衣服去,应该会有大笔收获!原来,不是老师特立独行,在“红鼻日”里,全英国红鼻子满天飞,用这种“不正经”的方式做“正儿八经”的募捐,创意还真不一般,捐款纪录年年创新高。
学期结束,我自己也加入了义工的行列。在英国的市民咨询委员会当助理。这是个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给市民免费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包括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雇佣关系,移民等,咨询员也都是义工,其中有一部分是律师,他们经过系统培训后,每周拨出几小时义务为民众解答问题,有时还会作为他们的代理,为他们争取该得的权益。每天来咨询的民众络绎不绝。咨询的问题都有记录并加以统计,以作为反映社会问题。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对民众提供的信息绝对保密。在国内本科期间,我也参加了学校的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性质与市民咨询委员会相似。但区别在于,开展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范围不够广,发起的人数有限,运作也缺乏资金的支持。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的慈善活动的范围不够广,主要是缺乏组织有序的机构。英国的慈善基金会很值得借鉴。其次,国家的扶持与鼓励很重要,比如说,规定捐款可免去相应数额的所得税。再次,捐款支出的透明度。如果有清晰的支出说明和相应的监督机制,人们就不至于怀疑自己捐款的去处,会鼓励更多的人放心地“献出爱心”。 (作者 申芳)

一元钱的爱心

他从内地贫困山区到徐州打工,可是刚到这座城市,在找第一个工作时,就被黑中介骗了,骗去200元押金,又没有找到工作,就蒸发了。
一周过去了,他工作没有着落,身上的钱也只剩下10元。就在此时他又从报纸上看到一个在城郊的一家企业在招工,于是他第二天结了帐,剩下5元,连早饭他都没有吃,就搭上了班车。上了车,售售票员开始收钱。他报了地名,售票员说要六块。他在身上所有的口袋里乱翻,其实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翻出多余的一分钱,却仍是装模作样地寻找,最后他把身上仅剩的五块钱递给了售票员。
“差一块。”售票员面无表情地问答。
“就这些了。”他说。
“差一块钱,只能到镇上,还有四公里哦。”他怕耽误招工时间,再失去这个机会,自己回来的钱都没有了,于是他想请售票员行行好,便哀求道:“我是从外地来的,找工作时钱被骗了,能不能……”“别说得那么可怜,这样骗人的话我听多了,不行!”售票员不客气地拒绝了。
他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肚子饿得咕咕地叫,他手握着拳头,恨不得凑售票员一顿。“那就到镇上,剩下的路我走过去。”他还是忍住了。这次出来让他受尽了苦,为了省钱,在火车上都是吃家里带来的冷馒头。来了后,是住在地下室,十人挤的大通铺,一天只吃一顿饭,可是工作没找着,钱被骗去了。眼看着就要流落街头,面对今后他真不敢想……他突然想到:刚才坐他身边的人,拿出皮夹子买票时,他看到里面有近千元。他此时靠在车窗边睡着了,口袋里的皮夹子已经露出了1/4,很好拿。他很想——因为自己本来是有钱的,也是被城里人骗掉的。他拿别人的钱,这叫“以牙还牙”。
正在他寻找机会拿钱包时,突然有人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吓出一身冷汗,转过头,看到一只纤细的手,手指间捏着一张崭新的一元钱。他愣了愣,一位小姐向他微笑。
在他几乎绝望时,这一元钱是天使,他眼睛里的泪水不争气地掉了两滴下来。小姐把一元钱交给了售票员,说是给这位先生补票的。接下来,他突然没有再想去偷钱包了。那位女孩就是这家工厂的员工,后来她招呼他下车,把他带到那家工厂。他真的很幸运,居然被录用了。他便有了住处,有了饭吃。五年后,他成了这家公司的技术骨干,有一次市里为一名白血病孩子捐款活动中,他捐了2万元。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说出了上面的这个故事,他说他要感谢徐州这座城市,感谢那位小姐,他是来报恩的。

『陆』 我讲身边的慈善故事作文1000字

我们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纯洁的心。

我常常看到一些同学的学习不好。天天带零花钱到学校,在校门口买一些与学习无关紧要的东西,带到教室里玩。上课时不是这样东西不见了,就是那个东西没带(或没有)。你平时不是有零花钱吗?为什么不去买呢?

我也看到有的同学上课,一天有一样玩具被老师没收了,就这样一直买,老师就一直收,你家钱多吗?你在为灾区捐钱的时候,你怎么不多捐一点呢?我希望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乱花钱,你们是否知道你们的父母,挣点钱容易吗?

你们应该从父母的角度来为父母想一想,如果你们有孩子,你的孩子在胡乱花钱,你们会怎么想?你们会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不乱花钱,你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

如果厄运降临在你的身上,你是多么渴望别人赈济你,如果不救济你,你是多么的悲伤啊!难道灾区的小朋友不是这样?他(她)们是多想再一次的回到欢乐的大学堂。

同学们,我们要多为父母着想,多给灾区人民多一点关怀!让我们的行动感染更多的人!让父母少操一分心,多一分安慰!

记忆中小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就一直教导我们:做人要以善为本,谦逊有礼,要懂得感恩和豁达,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大家庭,那么都市里的每一个人就是城市的缩影和细胞,当他人遭遇到挫折和不幸的时候,我们若能够适时的伸出援手,献出一份爱,那么那其乐融融的场面将会被典藏和升华,近而影响到我们身边更多的人。
以前或许我并不理解“慈善”的力量有多大,正是2008年的那场浩劫给予了我正面的冲击力和感召力,也让我真正开始了与慈善事业结缘的旅途。
地动山摇江怒吼,
震天崩地两相望,
鸣金集资赴灾区,
人心所向祈平安,
间隙余波系中华,
冷峻应对顾全局,
暖风脉动同胞情。
2008年是一个难忘的年度,5月12日也给我们留下了最最深刻的回忆,14:28分那一刻地震的威力无疑是灾难性的,除了山崩地裂,流离失所,还有一幕幕凄楚悲怆的绝别,或许人生最大的痛苦就在于离别,而且是阴阳相隔,永不相见,最无可奈何感触的是力不能及,疏途不同归,人生有着太多的无能为力,或许这一种生死煎熬和精神磨砺也只有亲身经历过这样场景并劫后余生的人才能真正的了解和体味,或许我可以做的仅仅就是凭借文字的力量来缅怀下离逝的同胞,用一颗慈善的心和点滴的给予来奉献那一份微不足道的绵力。
伴随着地震报导的深入,公司和街道都在第一时间组织了募捐活动,震荡带来的损失极其的惨烈,死亡和失踪人数仍在不断的叠加,一组组最新发回的新闻报导,一幕幕血肉模糊的场景,一段段泪流满面的画面都深深的牵扯住了我的心,心动心疼心激荡,祈祷苍天化祥和,弱水三千泛泪滴,浓浓乡愁情无价,我积极加入了向红十字会捐款的活动,并动员自己的妈妈爸爸和亲戚好友也及时加入到募捐的队伍中,同时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的方式号召身边更多的朋友一起加入进来,一起扩充慈善的队伍,将爱的力量曼延开来,近而沉醉的更深,更浓,更多,更强大。
间或或许也是永生,佛说凡事皆因果,皆有定数,或许从你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起此生早已注定了一些无可奈何,圣经说过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所以与其悲痛欲绝不如携手互助,用人间的温暖去安抚受灾者的心,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世代延席。若将慈善作为一种事业来进行,在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温暖了我们自己,爱的能量很大,因为那包含了期许和寄托,爱的能量也很深,因为那包含了对未来的展望和期盼,目睹了那场浩劫后我就立志要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不时的将自己的衣物和钱财物资捐献给有需要的朋友,让慈善落实到实处,让更多的朋友切实的得到帮助。

帮助别人是一种福气

老程家又来客人了,寂然静谧的楼道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楼上楼下、远亲近邻谁都知道,闽西客人又来了。男男女女左一声“程伯伯”右一声“程大娘”,那亲昵劲比亲闺女、亲儿子还粘乎。熟知内情的老朋友都由衷地投来钦佩和崇敬的目光。
老程叫程振明,退休前是厦门市中级法院正处级审判员、高级法官,今年73岁。个中缘由,还得从头说起。
前几年老程搬了新家,邻居和同事都不理解,老程家的经济生活以前比较拮据,时常收集亲戚朋友的旧衣服也许有必要。现在一般地说还算过得去,可他还是把自己家和亲戚朋友家收集来的旧衣服、旧鞋子、旧被子,十分认真地洗洗涮涮,挂万国彩旗一般,晾晒一大片,大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传统遗风。他把旧衣物洗净晾干,仔细折叠,分门别类精心打包,亲自送往上杭或请人托运带去。有的同事说:“老程是地地道道的厦门人,并没有亲戚在上杭呀!”
是的,从亲缘上讲,老程是没有亲戚在上杭,而从感情上说,那里有比亲戚还亲的乡亲。文革时期,干部下放,老程来到上杭县溪口乡大丰村杨泥坑自然村,整整呆了3年,与当地乡亲结下浓浓的手足情谊。 十几年过去了,老程年事渐高,没法每年往乡下跑。但他依然坚持不懈,将衣物托运、邮寄或托来厦打工的农民工带回去,请当年的老房东分送给村里的贫困户。这样的善举在亲戚朋友间渐渐传开,大家不约而同把旧衣物收拢了送到老程家,有些同事知道此事,也纷纷加入捐衣物的行列。老程家成了旧衣物的集散地。
早些年,程振明的家庭经济上并不宽裕,住房也不宽敞,上有老下有小,曾经是区里著名的四代同堂的“五好家庭”。即使在那样的条件下,每年最少也要送100多件衣服、十几双鞋子。时间长了,从哪年开始也记不清了,20多年没间断,也无法统计到底送了多少件衣物。理不清有多少贫困老人,穿着厦门亲人送来的棉袄熬过冰彻肌骨的倒春寒;有多少清贫的孩子,穿上散发着厦门亲人身体气息的衣服一蹦一跳地走在上学的路上。一直到现在,每年还要寄2至3次,程振明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令人想起就激动不已的事。
1998年,老房东的女儿考上福建政法学校。当时一斤谷子四毛多钱,老房东和亲戚们卖尽当年收成的全部谷子送孩子上学。老程听了心里十分难受,他和家人商量后,每月资助这贫困的孩子100元,连续3年让她修完学业。
“能帮助别人是一种福气。有福气,要珍惜。”这话十分世俗,其实也十分传统、十分高尚。遇上机会做点好事并不难,数十年惦记着做一件好事则难能可贵,那必须有一颗金子般珍贵的心。 (作者 林良材)

我所经历的国外慈善

我想说说我在英国的亲身经历。记得刚到的时候,就被闹市里背着个小红桶向过往行人乞讨的人搞糊涂了。难道发达国家连乞丐都穿得这么体面?后来才注意到,这些小红桶上印有例如“癌症基金会”等组织的名字。而这些在寒风中奔走在闹市乞讨的是为慈善机构募捐的义工。后来,慢慢对英国的慈善有更多的了解。街上林林总总的慈善商店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二手商品,都是民众无偿捐赠的旧货,价格相当便宜,卖得的款项作为慈善基金由相应的基金会管理,并发给需要救助的人。
虽然作为穷留学生,身上没什么钱,也许是受这里的气氛感染,路过小红桶的时候,也会把口袋里的零钱捐出。平时不穿的衣物,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捐给慈善商店。慈善商店的经营主要靠义工来完成,商店玻璃上经常会贴着寻求义工和捐赠广告。我经常看到穿着裙子丝袜,抹着口红的传统英国老太太们在店里不停地忙这忙那,尽管她们步履缓慢。慈善商店是一举两得,既让不富裕的人低价买到合适商品,卖的钱还可以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我的公司法老师曾经开玩笑说,当年他毕业时去应聘工作,穿的一身西装还是从慈善商店花6磅买到的。
还有一位教国际税法的老师,同时在事务所兼职,可以说收入颇丰。在我们第二学期最后一堂课的时候,他突然穿着一身小丑装,鼻子上挂个小红球,端着讲义给我们上课!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纷纷拿出手机给老师拍照,老师也十分合作地摆出各种POSE(姿势)。笑完之后,老师端出一白色纸盒,捐钱!原来,那天是搞笑救济日——REDNOSE DAY,英国一年一度的募捐活动。老师满面笑意地说,下午他还要去见客户,就准备穿着这身衣服去,应该会有大笔收获!原来,不是老师特立独行,在“红鼻日”里,全英国红鼻子满天飞,用这种“不正经”的方式做“正儿八经”的募捐,创意还真不一般,捐款纪录年年创新高。
学期结束,我自己也加入了义工的行列。在英国的市民咨询委员会当助理。这是个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给市民免费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包括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雇佣关系,移民等,咨询员也都是义工,其中有一部分是律师,他们经过系统培训后,每周拨出几小时义务为民众解答问题,有时还会作为他们的代理,为他们争取该得的权益。每天来咨询的民众络绎不绝。咨询的问题都有记录并加以统计,以作为反映社会问题。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对民众提供的信息绝对保密。在国内本科期间,我也参加了学校的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性质与市民咨询委员会相似。但区别在于,开展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范围不够广,发起的人数有限,运作也缺乏资金的支持。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的慈善活动的范围不够广,主要是缺乏组织有序的机构。英国的慈善基金会很值得借鉴。其次,国家的扶持与鼓励很重要,比如说,规定捐款可免去相应数额的所得税。再次,捐款支出的透明度。如果有清晰的支出说明和相应的监督机制,人们就不至于怀疑自己捐款的去处,会鼓励更多的人放心地“献出爱心”。 (作者 申芳)

一元钱的爱心

他从内地贫困山区到徐州打工,可是刚到这座城市,在找第一个工作时,就被黑中介骗了,骗去200元押金,又没有找到工作,就蒸发了。
一周过去了,他工作没有着落,身上的钱也只剩下10元。就在此时他又从报纸上看到一个在城郊的一家企业在招工,于是他第二天结了帐,剩下5元,连早饭他都没有吃,就搭上了班车。上了车,售售票员开始收钱。他报了地名,售票员说要六块。他在身上所有的口袋里乱翻,其实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翻出多余的一分钱,却仍是装模作样地寻找,最后他把身上仅剩的五块钱递给了售票员。
“差一块。”售票员面无表情地问答。
“就这些了。”他说。
“差一块钱,只能到镇上,还有四公里哦。”他怕耽误招工时间,再失去这个机会,自己回来的钱都没有了,于是他想请售票员行行好,便哀求道:“我是从外地来的,找工作时钱被骗了,能不能……”“别说得那么可怜,这样骗人的话我听多了,不行!”售票员不客气地拒绝了。
他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肚子饿得咕咕地叫,他手握着拳头,恨不得凑售票员一顿。“那就到镇上,剩下的路我走过去。”他还是忍住了。这次出来让他受尽了苦,为了省钱,在火车上都是吃家里带来的冷馒头。来了后,是住在地下室,十人挤的大通铺,一天只吃一顿饭,可是工作没找着,钱被骗去了。眼看着就要流落街头,面对今后他真不敢想……他突然想到:刚才坐他身边的人,拿出皮夹子买票时,他看到里面有近千元。他此时靠在车窗边睡着了,口袋里的皮夹子已经露出了1/4,很好拿。他很想——因为自己本来是有钱的,也是被城里人骗掉的。他拿别人的钱,这叫“以牙还牙”。
正在他寻找机会拿钱包时,突然有人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吓出一身冷汗,转过头,看到一只纤细的手,手指间捏着一张崭新的一元钱。他愣了愣,一位小姐向他微笑。
在他几乎绝望时,这一元钱是天使,他眼睛里的泪水不争气地掉了两滴下来。小姐把一元钱交给了售票员,说是给这位先生补票的。接下来,他突然没有再想去偷钱包了。那位女孩就是这家工厂的员工,后来她招呼他下车,把他带到那家工厂。他真的很幸运,居然被录用了。他便有了住处,有了饭吃。五年后,他成了这家公司的技术骨干,有一次市里为一名白血病孩子捐款活动中,他捐了2万元。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说出了上面的这个故事,他说他要感谢徐州这座城市,感谢那位小姐,他是来报恩的。
参考资料: 你最起码得给点分吧。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