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公司内控审计重点
A. 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审计内容有哪些
组织架构审计概念
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组织架构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的审查和评价活动,对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建设、防范组织架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COSO(美国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认为,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提供了计划、执行、控制和监督其活动的框架。组织架构在企业组织系统中起着框架作用,有了它,组织系统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才能正常流通,使组织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组织架构对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至关重要。
企业应当建立对组织架构内部控制的审计制度,明确审计机构及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应检查组织架构的设计、是否健全,运行是否有效, 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审计依据
组织架构内控审计依据除了国家关于组织架构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企业制定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及其《企业内部控制手册》有关组织架构部分的内容外,还应包括国家、行业协会、被审计单位有关审计方面的规范及标准等。
审计目标
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就是审计人员通过对组织架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情况的审查评价,确认组织架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促使企业持续不断地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组织架构内部控制,有效预防和控制组织架构风险,这实际上是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审计的总体目标。在内部控制审计实践中,更重要的是要确定组织架构关键控制审计的具体目标。由于组织架构的关键控制因企业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目标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一般来说,以下几个方面是较为重要的。
(一)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审计目标
1.董事会。通过对董事会内控审计,预防和控制企业因不符合国家监管部门有关董事会的规定,而可能受到处罚;独立董事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有可能出现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非执行董事之间的交流不充分,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对管理层的监督职能等方面的风险。
2.监事会。通过对监事会内控审计,预防和控制因不符合国家监管部门有关监事会的规定,可能无法充分和及时地实施对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等方面的风险。
3.审计委员会。通过对审计委员会内控审计,预防和控制企业因不符合国家监管部门有关审计委员会的规定,而可能受到的处罚;审计委员会的职能不全,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可能无法发现内控机制不完善及财务报告存在不真实陈述等方面的风险。
4.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审计内控审计,预防和控制企业因不符合国家监管部门有关内部审计的规定及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不能充分履行其职能,无法有效协助公司管理层完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风险。
(二)组织机构设置内部控制审计目标
1.职责认知。通过对职责认知内控审计,预防和控制企业因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对各自职责没有清楚的认知,而造成公司管理的空档,且无法进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风险。
2.胜任能力。通过对胜任能力内控审计,预防和控制企业因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主要管理人员不具备适当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导致决策失误等方面的风险。
3.组织机构调整。通过对内控审计组织机构的调整,预防和控制企业因固守原有的组织架构可能不足以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以及因没有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调整程序,可能会出现违背法律规定的问题等方面的风险。
(三)权责分配内部控制审计目标
1.岗位职责描述。通过对岗位职责描述内控审计,预防和控制企业因实施控制的职责和权限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和正确描述,可能造成控制被忽视或被废弃,在现实中失去效力等方面的风险。
2.职责分解。通过对岗位职责分解内控审计,预防和控制企业因职责分解不当,可能导致控制缺失或失效等方面的风险。
3.权责匹配。通过对权责匹配内控审计,预防和控制企业因员工没有得到与其所承担的职责相对应的决策权时,将影响工作完成水平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风险。
审计内容
关于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审计内容,理论界认为主要包括组织内部机构的设置是否能够适应组织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否符合减少管理层级和提高效能的原则,有无机构重叠和效率低下的情况;组织是否根据经营目标、职能划分和管理要求,明确高管人员、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及基层作业单位的职责权限,权利与责任是否分解到具体岗位;组织有无通过有效途径和方式使所有员工了解和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情况,各层级员工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以及如何正确接受对权责履行的监督;组织有无内部管理制度汇编、员工手册、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职务说明书、权限指引等。这些是在组织架构内控审计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但其仍不具有操作性,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是控制措施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重点对组织架构的设计、组织架构的运行进行了规范,涉及的控制要点主要是治理结构的确定、三重一大审批、内部机构设置、职能分解、制度制定、全面梳理、子公司管控、组织架构改进等。这些控制是企业组织架构的重要控制,是企业构建和实施组织架构内部控制时必须关注的控制要点,是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内容。
B. 公司审计,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问:审来计公司是做自什么的
答:审计公司顾名思义,审计就是主要的工作内容。
审计最终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涉及钱款、权利的工作岗位都有可能滋生腐败,审计说白了就是监督财务方面的真实性以及合规性。一般性的审计公司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机构,企业做的审计一般性都需要请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目标。”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C.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部控制五要素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部控制五要素如下:
1、内部控制环境,即评价以公司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在内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
2、风险评估,即分析企业风险控制目的设置的合理性,评价开展风险评估范畴的全面性、风险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风险应对策略的科学性。
3、控制活动,即评价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置的内部控制措施的科学性和控制效果的有效性。
4、内部控制信息和沟通,即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的科学性,分析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信息和沟通中所发挥作用的情况,判断企业在反舞弊工作重点领域相关工作机制的有效性。
5、内部监督制度,即分析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情况,判断企业实施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目的等要求的科学性,有效性。
(3)水务公司内控审计重点扩展阅读:
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内容:
1、内部控制审计计划及重大修改情况;
2、相关风险评估和选择拟测试的内部控制的主要过程及结果;
3、测试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的程序及结果;
4、对识别的控制缺陷的评价;
5、形成的审计结论和意见;
6、其他重要事项。
D.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包括:
第一,内部控制环境,即评价以公司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在内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
第二,风险评估,即分析企业风险控制目的设置的合理性,评价开展风险评估范畴的全面性、风险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风险应对策略的科学性。
第三,控制活动,即评价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置的内部控制措施的科学性和控制效果的有效性。
第四,内部控制信息和沟通,即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的科学性,分析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信息和沟通中所发挥作用的情况,判断企业在反舞弊工作重点领域相关工作机制的有效性。
第五,内部监督制度,即分析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情况,判断企业实施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目的要求的科学性,评价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的有效性。
E. 如何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
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
一、确定审计重点,编制内部控制审计计划
1、审计部门根据本企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提出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内容和重点审计单位,编制年度、半年内部控制审计计划,并根据实际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修改和补充。
2、根据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直接布置的专项工作制定专项内部控制审计计划。
二、组建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组
根据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性质、业务量、难度及时间进度,并结合有关领导及部门对内部控制审计任务的特殊要求和规避原则,组织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和聘请有关专家,组建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组,任命工作组组长,并对工作组成员提出任务性质、工作量、完成时间、注意事项等要求,同时进行审计前有关法律法规、主要业务培训,为现场审计打好基础。
三、编制内部控制审计方案
1、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组组长负责编制内部控制审计方案。
2、内部控制审计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审计的时间、审计的范围、审计的方式、审计的内容、人员的分工等。审计的内容包括:
(1)合规性审计。即企业内部控制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否符合证券监管机构有关上市公司的法律、法规和要求。
(2)全面性与系统性审计。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其内部监督和控制贯穿于投资、生产、经营、财务、监督检查等方方面面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全体员工。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又是内部控制的客体;既要对其负责的作业实施控制,又要受到其他人员或制度的监督与制约。内部控制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形成较为系统的既互相制约又具有纵横交错关系的统一整体,确保各部门和各岗位均能按特定的目标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
(3)内部牵制及不相容审计。内部牵制是指在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以及各岗位之间所建立的互相验证、互相制约的关系,属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将有关责任进行分配,使单独的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对任何一项或多项经济业务活动没有完全的处理权,必须经过不相容的其他部门或人员的验证、核对和制约。
(4)权责和奖惩审计。即审计企业是否根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能与性质,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范围,赋予相应的权限;制定操作规程和处理程序、手续是否可行;是否确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权限和责任是否合适,奖惩是否得当;是否使权有所属,责有所归,利有所享,有无发生越权或互相推诿的现象。
(5)成本效益审计。在内部控制活动中是否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即是否以最小的控制或管理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否实行有选择的控制;是否努力降低控制成本,机构和人员是否尽量精简等。
(6)可操作性审计。内部控制是否符合企业实际,业务流程控制点的设置和授权项目权限的确定,是否考虑实际管理工作中可行性,能否保证其可操作性。
3、内部控制审计方案要保证能够使审计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四、下达审计通知
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组于实施现场审计前2-3日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内部控制审计通知书,通知书中明确被审计单位需要准备的资料、参加审计人员,同时要求被审计单位要有一名审计工作协调员,负责审计联络工作及有关事项。
五、进行现场审计
1、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组进驻现场后,要召开审计进点会,向被审计单位说明审计的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并听取有关情况汇报。
2、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组现场调查内部控制
(1)审计工作组审阅各种文件,询问被审计单位的员工,了解员工对相关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制度的熟悉和掌握情况。
(2)审计工作组按照内部控制中规定的各业务流程步骤和控制程序,将需要调查的内容事先编制成标准式的问卷调查表,直接询问或发给被审计单位和部门,有关当事人如实填写并签字后交回检查组。
(3)整理问卷调查表,对照内部控制确定现场审计的重点。
3、审计工作组现场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
(1)审计人员按照内部控制审计方案中确定的审计方法和步骤、范围和数量及分工,采用查阅、询问、核对、盘点、分析性复核、审阅证据、穿行测试和实地观察等方法,根据现场确定的审计重点,对照内部控制规定的业务流程步骤、控制点和监督检查方法,抽取一定的经济业务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检查内部控制是否执行以及执行的程度。
(2)审计人员将测试情况(包括存在的问题和被检查单位或部门已有的改正措施)记录于工作底稿,被审计单位和部门负责人或当事人在工作底稿上签字确认。
(3)内部控制审计组组长指定专人复核工作底稿,提出复核意见,必要时重新进行测试。
(4)进行现场总结、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
审计组组长负责召集小组成员对审计情况进行讨论和总结,以测试记录为依据,按照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从不相容职务是否在实质上做到相互分离、是否在授权批准范围内履行职责以及是否一贯有效的执行等方面,对所检查的控制点和流程进行评价,分析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评价该单位内部控制的成效,初步形成审计意见和建议,并将评价结论记录于工作底稿,审计组组长对审计评价结果负责。审计组将检查、评价结论告知被审计单位或部门负责人,并与其充分讨论沟通,交换意见,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审计、评价结论提出书面反馈意见并签字确认,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
六、撰写审计报告
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组对审计工作底稿、工作记录、相关证据进行汇总整理,完善审计意见,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发现的问题、改进建议和审计评价结论、奖惩意见等。内部审计工作组组长审定审计报告并签字。
七、后续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组根据审计报告跟踪落实问题的整改情况,并对改进后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审计作为企业的重要监督部门,积极开展企业管理方面的审计工作,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从而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F. 集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点什么
华彩的理论体系认为,集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主要有十大要点,第一是所有内部控制体系运行必须服务于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第二是强调全员内控意识培养,构成体系运行的内部环境;第三是规范法人治理架构,强化子公司的管控;第四是制度修订除了符合指引要求,必须结合企业的运作特点,表达战略意图;第五是控制活动的设计必须匹配于当前业务,并落实到制度和流程;第六是流程框架必须给予优化的部门职能架构,并且对子公司形成管控条线;第七是流程步骤不能简单遵照现有业务活动进行,必须考虑风险要素;第七流程步骤不能简单遵照现有业务活动进行,必须考虑风险要素;第八是流程风险点及控制点的识别和提炼,必须考虑母公司战略需要;第九是建立可循环操作的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机制;第十是强调内控体系与原有管理体系相互配合,实现常态化运作并不断更新。
G. 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的审计
公司内部审计其实是公司最后最重要的一道关口,防范错弊,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对企业的长治久安是功不可没的。这就决定了审计绝不是查查账就可以了,还应该通过与被审单位沟通,持职业怀疑的态度关注企业的业务流程,梳理流程,总结风险点,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公司其他部门可能各部门说各部门的好,但审计应该做企业的第三只眼,站在相对独立的角度去看问题,敢于向高管问责。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董事长重视审计,并赋予审计应有的权利。经营方面的损失。
一般来说现代内审有以下几个作用:
(1)风险评估及预防风险评估是指内部审计对风险的识别及评价和评估相应措施应对风险的过程和方式。风险预防是指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各方面经济活动的检查监督,找出薄弱环节,尽早提前发出警报,起到风险的预警作用,再进行风险控制。内部审计通过将风险评价和风险预防做为审计工作的重点,经常而及时地了解企业各方面的状况,发现企业存在或是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建立健全风险评价机制,帮助企业高层注意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2)监督与再控制企业由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务日趋复杂等使得企业高层很难直接控制各方面的经济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需要专门的监控机构对企业的以上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达到其控制企业的目的。内部审计不仅要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还要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以后工作绩效的建议。
(3)咨询职能随着市场风险变得越来越复杂,集团下属企业自身判断能力是不足,以及企业各部门业务专业知识的狭窄,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工作和咨询活动,它在企业中承担着咨询的职能。内部审计能针对企业中存在的不合理事项进行制止,预防出现更大的管理漏洞和经营方面的损失。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