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扶贫 » 国税防范内控风险措施

国税防范内控风险措施

发布时间: 2021-02-13 01:42:25

A. 如何有效防范和降低税收执法风险

(一)从制度机制层面来看,要着力加强四大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统筹高效的组织运行体系。从目前通行的税收风险监控运行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监控过于单一和滞后的问题。以监察法规和督审等部门的有限力量应对众多执法人员、各个环节的执法行为,并开展有效的防范和监控是相当困难的。而通过计算机监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计算机主要监控逾期办理、应办未办等程序容易监控的点,并未全面涵盖每项业务、各个环节的执法监控点,尤其信息系统无法对虚假信息加以识别,难以对执法行为中的风险开展深层次控制。同时,人工监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目前监察、法规和督审多是对税收管理行为开展人工监督、事后检查,并且多采用抽查形式,监控面窄、不深入,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建立统筹高效的税收风险防范和控制组织体系尤为必要。当务之急是建立以税收执法权控制为核心,以税收行政管理权监督为重点的监督考核管理机制。建立税收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税收风险防控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负责,分工协作,让监察和督查内审部门为防控机制建设的组织协调部门,法规和评估风控部门为具体实施部门,负责对税收管理行为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控,以实现对税收执法风险事前预警、过程监控、及时校偏纠错。

二是建立完备的规范制度体系。首先,完善税收法律体系。不断提高税收立法质量,提升税收法律层级;减少规范性文件制定的随意性,增强法律依据制定的稳定、统一。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和工作制度,使各项工作都能够在制度的规范下运行,避免决策时拍脑袋、想当然或“一言堂”。同时,加强上下级沟通,实行双向监督,既注意多向上级汇报,服从上级监督,也要注重发扬民主决策和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决策科学民主,监督透明顺畅。第三,要进一步理顺税收执法人员岗责体系。根据总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和税收管理员制度及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进一步细化基层执法人员岗位职责、理顺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明确执法人员在每一个执法环节中的权利和义务;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阳光办税,透明执法,将税收执法权和管理权置于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和监督下运行。

三是建立多层次的防控方法体系。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内控方法体系。市局层面应作为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建设的统筹指挥,以及过程控制、结果运用的中枢。同时,各层级应具有相应的内控工作任务,保证内控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建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化解的全方位监控机制。通过完善预警体系,不断加强执法监督。首先,建立预警信息收集体系,拓宽信息渠道。对内,主要依托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执法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平台以及纪检监察、执法检查、效能监察、内部审计等途径获取信息;对外,通过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举报热线和专栏、召开座谈会、走访纳税人等方式收集信息。同时,通过聘请特邀监察员、行风监督员,形成预警信息监控网络;其次,建立预警信息评价分析体系。对收集到的预警信息进行归纳梳理,设立预警评价指标,区分高、中、低风险和类别,如问题暴露频率、问题类别及集中度、人员类别及集中度等。通过分析评价预警指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判断税务人员的执法执纪以及廉洁自律情况;第三,建立预警信息运用体系。根据预警信息所反映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收执法工作,将预防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四是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体系。特别应在考核评议和过错追究两个环节,充分考虑和体现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下新的税收执法风险内部控制要求,完成岗责体系中税收工作可量化指标的标准化设置,对不可量化工作要采取目标责任制。实施责任积分管理,建立责任柔性或弹性追究体系,突出内控的目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在于整改和促进工作。通过调整系数,开展纵向、横向和动态性绩效评价,全面真实反映税收管理和执法水平。要完善税收管理员和基层执法人员考评办法,进一步细化考核考评机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要把税收计划管理、绩效管理与依法治税有机结合起来,适当弱化税收收入考核,强化依法治税考核,将考核重心由数量为主转化为以质量为主;在考核方式上,改变单纯事后考核办法,建立事前预防机制、事中督查机制,强化过程监控。同时要建立税收管理员和基层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外部监督机制。通过聘请社会行风监督员、开展税收执法人员述职述廉或引入第三方评价等活动,促使基层税收执法人员切身感受到税收执法风险的现实压力。

(二)从基层实践来看,要着力加强四大“网络”建设

一是提升税收业务能力,打造“自身免疫网”。引导税收执法人员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理念,采取“个人充电”与“集体充电”相结合的方式,在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税收政策法规和税收相关法律的学习培训。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标准,坚持“政治过硬,作风优良”和“一岗多能”的原则,在注重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培养复合型人才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制诱惑能力,筑牢“自身免疫网”。

二是提升监控管理能力,铸造“风险监控网”。提升行业管理能力。根据辖区税源情况,加强行业税收管理。加强税源分析比对,不定期组织召开税源分析专题会,及时汇集税源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完善管理措施。加强对零申报户、税负异常户、纳税信用等级较低纳税户管理监控、评估“号脉”,采取“解剖麻雀式”重点稽查,查深查透。积极开展税收清查和联防联动,通过税源管理、评估、稽查等部门相互协作配合,实现税源管理、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各环节有序衔接,提高税收管理质效。切实防止有税不收、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积极铸造“风险监控网络”。

三是增强公正执法社会认同,完善“社会协税网”。一方面,加强对地方党政部门领导的汇报沟通,化解行政干预,寻求理解支持;同时加大对纳税人诚信纳税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大力营造“诚信纳税、公正执法”的良好氛围,普遍提高全社会的依法纳税水平,降低税法遵从成本;另一方面,大力构建部门执法协作的协税护税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的征收、管理、服务、评估和稽查各部门的工作衔接机制,提高工作质效;密切与工商、国税、财政、国土、房管、公安等外部经济和社会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联席会式的协作机制,形成执法合力;建立群众性协税护税组织体系,提高集贸市场、个体工商户、私房出租等零散税收的征管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税收流失,通过建立完善“社会协税网络”,努力将税收执法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是提升防腐抗变能力,筑牢“病毒防护网”。强化教育引导,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廉政法规、举办党风廉政建设暨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开展党纪政纪学习教育活动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各种有效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同时着力加强内审督察和执法考核追究力度,筑牢思想防线,加固制度防线,教育引导树立以正确的法制观念、认真的工作态度、坚定的责任意识、强烈的廉政纪律、熟练的业务技能从事税收工作,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和抵制诱惑能力,从内部筑牢“病毒防护网络”,以在系统内形成不敢贪、不能贪和不愿贪的廉洁从税良好氛围。

B. 如何防范企业税务风险

企业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内益的可能损容失。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

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或少缴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C. 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一)健全制度基础
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当前,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完善,税收制度也逐渐健全,但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为避免税务风险,企业财务工作者须把握上述差异,尽量做到正确纳税,这一客观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即企业应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意识的增强,在严格把握传统财务内控手段的前提下,对现代化知识技术充分利用,建立一套操作性强、便于控制的内部财务报告组织信息系统。
2.健全税务代理制度
税务代理,即税务代理人在国家法律法规限定的代理范围内,依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小企业如不具备自身进行独立税务核算的能力,可选择外部税务代理机构代劳,但是一定要选择合法合规且信誉度较高的税务代理机构。一旦形成稳定委托关系,因其对本企业相关情况比较了解,可以长期合作,不宜频繁更换。
(二)构建税务风险预测系统
企业应定期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
一般而言,企业应结合自身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和实际经营情况,重点识别下列税务风险因素:
1.管理层的税收遵从意识和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
2.涉税业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3.企业组织机构、经营方式和业务流程;
4.税务管理的技术投入和信息技术的运用;
5.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情况;
6.企业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
7.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及行业惯例;
8.企业对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遵从。
(三)适时监控税务风险
评估预测税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化解风险,是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关键。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积极识别和评价企业未来的税务风险,综合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手段,全面、系统地预测企业内外环境的各种资料及财务数据。比如分析税务风险的可能性、严重性及影响程度,以了解税务风险产生的负面作用。
以正确评价税务风险为基础,企业还应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适时监控,尤其在纳税义务发生前,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系统性审阅和合理性策划,尽可能实现企业税务的零风险。在实施监控行为的具体过程中,要合理、合法地审阅纳税事项,合理规划纳税事项的实施策略等,并对纳税模式不断分析和调整,测定其税收负担,制定相应可行的纳税计划。

D. 如何防范企业纳税风险

一、纳税风险的表现
企业纳税风险主要包括财务、法律两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企业财务方面受到损失,但也存在因违法受到处罚及丧失企业信誉风险。具体表现为:
一是企业盲目纳税。企业由于财务人员的工作疏忽或缺乏必要的税务知识忘缴或少缴了税,或由于对税收优惠政策的无知无故多缴纳了税款;
二是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失败,筹划结果小于预期值,筹划成本大于筹划带来的收益,其结果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而少纳税,这可能造成的后果有罚款,多交滞纳金,降低纳税企业的信誉等不良后果,不仅企业会受到税务行政处罚,甚至相关财务人员也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二、税法使用不当,盲目交税,多纳税款,增加不必要的税务成本,而导致企业利润的流失。
二、纳税风险的特征
(一)客观存在性。税收的特点是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这些特点决定了企业的纳税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企业必须依据税法规定纳税。只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不论亏损或盈利都会涉及税收,我们无法回避纳税风险的客观存在,不同行业、经营规模、资金状况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类型的纳税风险。
(二)可控性。纳税风险虽具有客观存在性,但风险是可控的,风险是对未来不确定性事件的一种反应,是可以通过对现实经营状况的观察、参照经验而加以控制的,运用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掌握风险的规律,形成一套合理的降低纳税风险的内部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应对纳税风险的能力。
(三)主观判断性。纳税风险是主客观原因相互作用下引起的,一方面,企业纳税风险的产生与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密切相关,业务素质高、抗风险意识强的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可以建立合理的纳税风险防范体系,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正确识别、预防纳税风险;另一方面,纳税风险也与税务机关的行政执法水平密切相关,税务部门有时会对企业依法纳税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误认为属于违法行为,这也会造成企业的纳税风险。
三、企业纳税风险形成的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纳税风险分布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它的形成是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对纳税风险首先要正确识别风险形成的因素,纳税风险的来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内部原因
1.企业管理者理念缺失。
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理念做为企业发展的标杆,会影响企业的纳税行为,错误的纳税理念会造成企业纳税风险的形成。一是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认为通过社会关系、打法律擦边球就可以少缴税款,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怀着侥幸心理偷税漏税,滥用职权指使会计人员做出与税法相悖的行为,长此以往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纳税风险。二是有企业管理者在税收问题上进入“税是财务上的事”的误区,由于欠缺应对纳税风险意识,单纯的认为没有收到税务部门的处罚便不具备纳税风险,轻视纳税管理问题,以不懂税法为理由而推脱应承担的纳税义务,将纳税问题全权交由财务人员负责,在决策、开展业务、签订合同时通常不考虑纳税因素,财务部门缴纳税款时更是无人监管,造成企业纳税风险的形成。这些问题在日后都会成为影响企业的纳税风险的因素。
2.企业财务人员纳税意识缺失。
税收问题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切身利益,任何企业运营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缴纳的税款作为企业一项重大成本支出,一定程度上会削减企业的利润,一些企业会计人员缺少正确的纳税意识,为获取管理人员的重视,减少纳税成本,虽然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缴税的义务,但为了企业经营利润的不流失不惜隐匿实际销售收入,违法不申报。
3.企业涉税人员素质低,责任心不足
企业生产经营与风险控制的有序进行,不仅需要员工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还需要高素质与良好的品行。目前,部分企业涉税人的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都有待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较低,责任心不足,在处理涉税业务时出现的差错率就会增加,不可避免的出现非故意性的违规事件;企业管理层缺少职业谨慎性与专业判断力,一味追求近期利益,只知以权谋私,认为与税务人员搞好关系便能避免纳税风险;企业财务人员身兼数职,缺少责任心而不合规定的处理发票、会计核算处理马虎不得当、纳税申报不及时、税额计算中有所遗漏也不予检查,虽然很多都不是故意进行的违法行为,但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避免的纳税风险。
4.企业不当税收筹划。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纳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进行税收筹划减免税负是毋庸置疑的。税收筹划作为企业内部减少纳税成本的生产经营行为,筹划方案的确定与与实施都由纳税人主观选择,但方案是否合法有效、取决于税务机关对筹划方案的认定,如果方案并不能符合法定规定,则会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避税,不仅没有利益流入还会带来罚款等纳税风险。
5.企业与税务部门沟通不畅。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税务部门的沟通能力极为重要,一些企业财务人员因为性格等原因缺少良好的沟通能力,对税务人员的疑问回答含糊或对自己的账务处理难以解释清楚,导致企业与税务机关的核查不能相互配合;还有些纳税人往往以税务人员的意见为主,没有平等自己与税务征管人员之间的地位,出现意见,为了息事宁人常常放弃自己的正确主张。
(二)企业外部原因
1.税收法规原因。
目前我国税法体系还不完善,为了致力于让征纳双方有法可依,财政部、国税总局与各级税务机关颁布的税收法规、规范性文件数量众多。每年对税收政策的解释也随着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衍生、不断变化,税收政策具有不稳定性,对于税收政策的不断调整,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的发展,达到调节经济、宏观调控的目的,但企业管理层及财务人员有时不能及时动态关注到税收政策的调整,而将过往的合法纳税变为不合法,就会出现核算失误,造成多缴税或少缴税的风险,会增加企业的纳税风险。
2.征纳双方对税收政策理解执行不同。
在部分实际涉税业务中,现行的一系例的税收法律政策规定模糊,繁杂的税收法律法规使纳税人理解上产生偏差,甚至税务人员也难免出现差错,征管人员与纳税人员对税收政策理解与执行不同,客观上就会对处于被动地位的纳税人增加风险。
四、企业纳税风险的控制
纳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企业都无法完全消除纳税风险,但是,风险是可以通过合理手段加以防范与控制的,企业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风险,也应积极应对与防范,从根本上遏制风险的萌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树立正确纳税理念
企业管理层应树立纳税风险管理理念,将纳税风险的管理作为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的管理决策中,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对出现的违规涉税行为及时进行遏制与纠正;其次,企业管理者应意识到,纳税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应高度重视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的紧密配合,企业应将纳税风险控制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将预防风险的意识贯穿各个部门,在合同签订、业务处理、税务处理等方面加强监管;企业管理层在树立纳税管理意识的同时,也要主动关心税收法律的更新,通过合理途径表达对税收法律的诉求减少企业纳税风险。
(二)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企业的涉税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与专业素质,依法正确进行登记、设置账薄、如实申报、按时缴税等义务。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运用专业知识和会计政策,在众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通过比较分析,制定最适用于本企业的,确定纳税计算的基础,熟练掌握会计准则,确认成本、费用、损失等税法差异及差异额,做好合理的纳税调整以此计算纳税金额;关注税收政策,充分了解、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做出符合国家政策与实现企业利益的合理纳税方案。
(三)健全企业纳税风险管理体系
健全企业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任务。就目前而言,企业纳税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特殊性与多变性,其应对措施应随之而改变。这就要求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基础上,而应该将纳税风险问题安排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系统的规划出一套健全的、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
(四)加强对外沟通能力
良好的社会关系是规避风险的有力保障,首先,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交流。企业的税收公共关系是指企业为了塑造自身良好的组织形象,影响税务机关及社会对企业纳税行为的反应而开展的活动。建立良好的征纳双方关系,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与税务机关沟通配合,支持税务机关的工作。比如在接受税务检查时,作为财务人员,要秉持合理合法的原则,通过沟通向税务机关阐明税收处理思路与方法,寻求税务人员的理解与支持。
(五)规范税务机关执法行为
税务机关严格遵守税收法律,通过岗位责任制的建设,防止执法权力的滥用,完善纳税服务体系,提高纳税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健全征管执法责任制与考核体系,增强税收征管人员的管理水平与队伍素质,一方面抓好税收工作的薄弱环节,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征收管理质量,另一方面,要坚持走培养人才道路,通过教育、培训学习等途径提高干部的业务能力与水平,加强税务执法人员队伍建设,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依法接受纳税企业的监督,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六)加强税法普法宣传工作
全方位开展税法宣传,扩大纳税信息的输出渠道,整合税收信息,通过税务信息公开网站,及时更新网站内容,通过宣传,让纳税人充分了解纳税人的义务与权力,使企业纳税人加强对自身权益的保护,准确进行会计核算与纳税申报,降低企业因政策理解偏差而带来的纳税风险。
(七)建设服务性税务机关
优质的纳税服务态度可以满足纳税人得到尊重的期望,构建以纳税人为核心,文明、便捷、公平的服务体系,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社会,充分利用当代技术手段,建立更新税务网站,提供相关的税收政策在线咨询与解答、专设纳税咨询电话、纳税服务大厅增加专门咨询窗口,为纳税人提供便捷、友好的纳税服务,提升纳税人员的满意度。通过税务工作者文明礼貌的待人方式,良好的工作态度与精神风貌,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纳税人,建立新型征纳关系,提高纳税遵从度,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从而构建良好的纳税环境。

E. 企业怎样进行税务风险防控

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为避免税务风险,企业财务工作者须把握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尽量做到正确纳税,这一客观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即企业应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意识的增强,在严格把握传统财务内控手段的前提下,对现代化知识技术充分利用,建立一套操作性强、便于控制的内部财务报告组织信息系统。
2、加强信息管理建设。
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建立和完善税法的收集和更新系统,及时汇编企业适用的税法并定期更新。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建立内、外部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企业内、外部信息通畅,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3、优化外部环境。
一是强化纳税服务,营造和谐征纳氛围,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纳税服务意识,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 善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争议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二是认真开展税法宣传,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税收宣传的目的是让人们知法、懂法、守法,而只有在知法、懂法的前提下才能谈到守法。三是做好行政协调工作,逐步建立起以“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
4、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
国家税收具有财政收入职能和经济调控职能,我国制定不同类型的且具有相当大弹性空间的税收政策、而且由于全国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不同,税务执法机关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注重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友好联系,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从而避免税务风险。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税务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
5、管理人员应提高税务风险意识。
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于税务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6、加强对政策的学习,准确把握税收政策。
成功的税务筹划应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的变动、税法与税率的可能变动趋势、国家规定非税收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我国税收政策变化较快,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区域性,这就要求企业在准确把握现行税收政策精神的同时关注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审时度势,正确利用国家税收政策,降低不必要的纳税成本。
希望可以帮到您。

F. 税收筹划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都有哪些

税收筹划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第1点、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当前,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完善,税收制度也逐渐健全,但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为避免税务风险,企业财务工作者须把握上述差异,尽量做到正确纳税,这一客观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即企业应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意识的增强,在严格把握传统财务内控手段的前提下,对现代化知识技术)JDP_/充分利用,建立一套操作性强、便于控制的内部财务报告组织信息系统。

2、第2点、健全税务代理制度:

税务代理即税务代理人在国家法律法规限定的代理范围内,依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

目前,我国多数税务代理机构与税务机关有着较大联系,为促进税务代理事业更好发展,税务代理机构应依照行业性的统一管理,在代理范围、收费标准、服务质量等方面逐步规范,并逐渐成长为独立执业、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社会中介组织。

3、第3点、明确纳税人权利:

在实际的税务管理过程中,税收往往只注重纳税人需履行的依法纳税义务,对纳税人的权利则较为忽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不断提高对纳税权利的关注度,为实现任何经济个体能从缴税安排中获益,政府应对纳税人的权利加以明确。

4、第4点、正确评价税务风险:

评估预测税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化解风险,是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关键。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积极识别和评价企业未来的税务风险,

综合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手段,全面、系统地预测企业内外环境的各种资料及财务数据。比如分析税务风险的可能性、严重性及影 响程度,以了解税务风险产生的负面作用。

5、第5点、适时监控税务风险:

以正确评价税务风险为基础,企业还应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适时监控,尤其在纳税义务发生前,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系统性审阅和合理性策划,尽可能实现企业税务的零风险。

在实施监控行为的具体过程中,要合理、合法地审阅纳税事项,合理规划纳税事项的实施策略等,并对纳税模式不断分析和调整,测定其税收负担,制定相应可行的纳税计划。

G. 税务风险如何防范

所有的发票什么的都按照正规的途径走,银行和开发票的收付都对上,所有的都往正规的发展

H. 税务风险的防范

(一)健全制度基础
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当前,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完善,税收制度也逐渐健全,但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为避免税务风险,企业财务工作者须把握上述差异,尽量做到正确纳税,这一客观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即企业应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意识的增强,在严格把握传统财务内控手段的前提下,对现代化知识技术)JDP_/充分利用,建立一套操作性强、便于控制的内部财务报告组织信息系统。
2.健全税务代理制度
税务代理即税务代理人在国家法律法规限定的代理范围内,依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目前,我国多数税务代理机构与税务机关有着较大联系,为促进税务代理事业更好发展,税务代理机构应依照行业性的统一管理,在代理范围、收费标准、服务质量等方面逐步规范,并逐渐成长为独立执业、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社会中介组织。
(二)构建税务风险预测系统
1.明确纳税人权利
在实际的税务管理过程中,税收往往只注重纳税人需履行的依法纳税义务,对纳税人的权利则较为忽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不断提高对纳税权利的关注度,为实现任何经济个体能从缴税安排中获益,政府应对纳税人的权利加以明确。
2.正确评价税务风险
评估预测税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化解风险,是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关键。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积极识别和评价企业未来的税务风险,综合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手段,全面、系统地预测企业内外环境的各种资料及财务数据。比如分析税务风险的可能性、严重性及影 响程度,以了解税务风险产生的负面作用。
3.适时监控税务风险
以正确评价税务风险为基础,企业还应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适时监控,尤其在纳税义务发生前,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系统性审阅和合理性策划,尽可能实现企业税务的零风险。在实施监控行为的具体过程中,要合理、合法地审阅纳税事项,合理规划纳税事项的实施策略等,并对纳税模式不断分析和调整,测定其税收负担,制定相应可行的纳税计划。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