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扶贫 » 陕西扶贫四支力量

陕西扶贫四支力量

发布时间: 2021-02-12 21:55:54

『壹』 扶贫帮扶力量有哪方面

一、注重培育“造血”机制。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因地制宜推进符合各村资源特点、符合产业导向的帮扶项目。在当地培养和集聚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带头人。保障薄弱...

『贰』 扶贫一线工作力量主要有哪些

主要是上级支派下来的工作人员,
扶贫主体是,企业,商家,技术人员,科技工作者,银行 ,慈善家,等
这些都是精准扶贫的主力军!

『叁』 陕西省贫困户的识别与退出的标准是什么有那些主要程序

贫困户的识别:

农民年均纯收入低于3050元(2010年2500元不变价)的陕西省扶贫标准执行;农民年均纯收入低于2855元(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陕西省扶贫标准执行.

贫困户脱贫标准:

贫困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000元以上(包括务工收入、生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

退出程序

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区)脱贫退出,按照自查申请、交叉检查、抽样核查的程序进行。各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立检查组,通过信息系统监测、现场调查、查阅资料、入户访谈等方式,对脱贫退出进行核查评估认定。

『肆』 陕西五名扶贫干部突遭车祸,现在5人的情况怎么样

陕西五名扶贫干部突遭车祸事件,造成一名叫强清芳的因为伤势过于重而最终抢救无效死亡,而另外四名任正文、张艳丽、安海燕、杨梅正在医院救治中,情况稳定,希望能够早日康复。

方红卫随后来到县的农业农村局,慰问了使者强清芳的家属,希望家属能够节哀顺变,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希望家属能够走出这一悲痛当中。相关部门也要做好对死者家属的关怀工作,及时对接沟通,帮助解决困难。多么令人悲痛的车祸事故,谁也不希望发生,但是事已至此,只能做好后续工作,积极治疗伤者,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逝者家属,早日走出悲痛。同时也要不断加强交通安全,保障每一位出行的安全问题,让这类事故不再发生。

『伍』 陕西省扶贫办赵子建是什么职务

2015年6月,免去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职务。2015年6月,任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陕西延安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董事长。

『陆』 陕西省扶贫政策

将面向全省43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的考生,实施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即在高考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适量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即贫困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机会均等,国家相关部门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向一些边远落后地区进行高考招生倾斜。那么,一个省自然也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向一些贫困地区倾斜。从扶贫的效果看,这种倾斜也是可取的。“高考扶贫”是一种人才扶贫,这种“造血式”的扶贫,要比给贫困地区多一些财政拨款等“输血式”扶贫更有效,也更持久。

在著名哲学家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最大限度地有利于最弱势的人”是一种正义的体现。在陕西的“高考扶贫”政策中,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看似不平等——同一省份不同招生分数线,实则正体现了“最大限度优先于最少受惠者”的正义逻辑。

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也会带来“高考移民”等负面效果,且省内户籍迁徙显然比国内户籍迁徙要容易得多。陕西相关部门为此采取了两种措施:一个是公示,一个是限定专业,并引导回乡就业。应该说,有一定的防范效果。但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还有不少。

首先,“贫困地区”的认定是怎么出炉的。比如,以榆林市为例,2011年,榆林市财政收入已跃居陕西省第3位,但是该市下辖的12个区县全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其中7个被确定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贫困县区。执行定向招生政策的贫困地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

再就是对于定向招生计划毕业生的政策优惠力度不妨再大一些。按照陕西的设计,这些定向生毕业后回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的,可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优惠。但这样的吸引力似乎还不够大。能否借鉴免费师范生的做法,减免一些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补助适当生活费等,并通过协议严格保证其能回原籍服务地方发展。

(中国民族报)

『柒』 脱贫攻坚四支队伍是什么

一、管好“领抄头雁”。袭着眼有能力、有精力、有底气,大力建设脱贫攻坚“领头雁”队伍,为精准扶贫深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一是选好能人“挑大梁”。
二、选好“主心骨”。着眼安心、顺心、尽心,狠抓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使之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心骨”。
三、锻造“主力军”。抓住全区(县)党员,通过发动他们、激活他们、依靠他们,将他们锤炼成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四、育好“引路人”。通过引进来、请回来、扶起来,打造一支引路人队伍,为贫困群众探路、引路、铺路。

『捌』 陕西省扶贫 助农保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及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以下简称《意见》)、《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精神,总结规范基层创新的做法和经验,提高产业化扶贫成效,现就创新产业化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
(一)目的意义
1、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精神的需要。《纲要》指出:要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互助资金组织,带动和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意见》要求:更加广泛、更为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鼓励企业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农户稳步增收。《条例》明确: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提供就业岗位、订单采购农产品、共建生产基地、联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投资入股、科技承包和技术推广等方式参与扶贫开发;对主要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产业扶贫项目,在建立健全扶贫对象受益联结机制后,可以协议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贫龙头企业或者专业大户组织实施。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扶贫开发特别是产业化扶贫的精神,必须要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和办法来推动产业化扶贫,既要精准扶贫又要提高开发成效,必须建立健全以贫困农户为核心、以扶贫效益为关键的扶贫开发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新型产业化扶贫体系,促进市场在扶贫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2、破除产业化扶贫瓶颈提高开发成效的需要。我省自然条件差、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产业发育程度低、农业劳动力老弱短缺,产业化扶贫难度大,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项目资金直接扶持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弱,难以应对市场、自然、技术三重风险,项目实施和产业发展效果差;二是项目资金直接扶持企业和大户,缺乏规范有效的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约束,不能有效体现扶贫政策和扶贫效益;三是扶贫政策措施未能完全适应产业化扶贫的要求,扶贫资金项目成效需要进一步提高。实践证明,产业化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必由之路,也是精准扶贫的必然选择;各类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是实施产业化扶贫、带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不可替代的市场主体。进一步提高我省产业化扶贫成效,必须引入外力、激活内力,变简单“扶持到户”为重在“效益到户”,坚持“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创新“政府扶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扶贫体系,推动市场主体和贫困农户双赢。
3、规范指导基层创新产业化扶贫实践的需要。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化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和模式,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试点示范,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由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不规范,一些机制和模式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及问题,如:假借贫困户名义而贫困户不受益,使用扶贫资金不承担相应的扶贫责任义务,弄虚作假套取扶贫资金等。因此,必须认真总结推广产业化扶贫利益联结机制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问题,强化市场主体与贫困农户利益的硬约束,积极扶持真扶贫、扶真贫、做实事、见实效的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规范相关行为和标准,严格监督管理,使政府的扶贫意志真正转化为各类市场主体的实际扶贫行动,有效避免和杜绝“脱靶、脱轨、跑调”等现象。
(二)基本原则
1、积极稳妥,渐次推进。先在点上取得经验,经省级评审认定,成熟一批、规范一批、推广一批。
2、互利多赢,重可操作。尊重产业发展客观规律,兼顾利益联结各方特别是贫困农户的意愿和利益,以项目的真实可行及模式的可操作性为前提,不定过高的虚假指标。
3、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能实现产业覆盖到户、扶贫效益到户,在多种模式均可行的情况下,“到户模式”优先。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产业发展难度和风险程度,结合项目区实际,选择不同的联结模式,不搞“一刀切”。
(三)主要目标
1、大力推进“3578”和“3个1”计划。大力发展十大扶贫产业,每个贫困县培育3个左右主导产业,覆盖50%的乡镇,专业乡镇覆盖70%的村,专业村覆盖80%的农户;1个贫困村培育1个主导产业、引进培育1个龙头企业或建立1个专业合作社。
2、大力推进“1户1人”计划。1个农村贫困家庭至少有1名青少年接受中职以上学历教育、或1个青壮年劳动力接受技能培训后转移就业、或1人挂上1家龙头企业或合作社。
(四)创新重点
1、创新扶贫精准制导机制。“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制导”,要下大力探索创新各种依靠市场手段带动贫困农户的有效机制。产业化扶贫既要避免再走片面、机械、简单地分钱发物到户“输血式”扶贫老路,也要防止扶持企业、合作社、大户而不辐射带动贫困农户的“垒大户”行为。
2、创新扶贫效益到户机制。要遵循市场规律,以项目成功和扶贫效益到户论成败,首先保证项目成功、产业发展,才能发挥扶贫的作用。同时,更加重视带动贫困农户的数量和效果,体现扶贫到户的效益,使扶贫产业和项目效益真正惠及贫困农户。
3、创新扶贫项目实施机制。找准政府、市场、社会在大扶贫开发格局中的定位。政府主要负责顶层设计、资源整合、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协调服务、营造环境、保护贫困户权益等,让各类市场主体实施专业化、产业化扶贫。产业化扶贫项目在明确扶贫责任的前提下,可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组织实施。
4、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机制。扶贫资金主要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投入,要调整完善配套的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放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引子作用。同时,鼓励直补到户的扶贫资金与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合作,采取以资折股、入股分红、租赁使用等形式,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
5、创新扶贫项目产权经营机制。产业化扶贫项目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在明确产权归项目农户所有的基础上,结合扶贫责任履行情况,鼓励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托管、租赁、移交给有能力的市场主体经营,实现保值增值,长期发挥扶贫作用。
二、推广模式
总结提炼点上取得的经验,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扶贫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乡村党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户互助合作、技术部门+乡镇政府(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政府+银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六种模式,各地可结合本地及产业实际示范推广并进一步完善,同时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机制。
(一)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
主要运作方式:“龙头带动,统分结合,兜底销售,二次返利”;“直补到户,折资入股,合作自愿,入股分红,退股还本”;“良种引领,三级经营,联户养殖,统分结合,全产业链推进”;“以场带户,流转荒山,统筹种草,打工培训,订单种养”;“国土整治,公司建园,先建后补,农户分包,保护价收购”;“公司+合作社+分社+微企+农户”;“校企合一机构+雨露计划培训+回乡生产实践+订单回收学员作品”等。农户第一次收益=保护价定价收购+龙头垫资发展得到的收益,第二次收益=龙头经营利润返利;合股经营的,一次投入,滚动发展,永久分红。
各地要结合实际,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这一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完善运行机制和利益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统一计划、供种、技术、收购、加工、销售、质量、品牌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与农户劳动力、土地、附属设施等资源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股组建合作社或分户生产管理,加快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队伍,带动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等统分结合经营实体,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由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的小生产到“抱团”对接大市场的转变。同时,要全面摸清市场主体的经济实力、经营能力和扶贫诚信,以协议、合同等明确扶贫“责、权、利”并加强监管,确保龙头与农户形成真实的利益共同体。
(二)农业扶贫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
主要运作方式:“流转土地,集约经营,外引内联,先建后补”;“培训示范,反租倒包,龙头兜底,互利共赢”;“超市+园区+基地+农户”等。以园区为平台,县乡政府统一流转土地并建设基础设施→招商引资龙头建示范基地→对各龙头所建基地及其设施实行先建后补。农户初期收益=土地流转费+工资,农户可持续收益=经培训掌握技能的农户反租倒包生产经营的收益。
各地要围绕产业扶贫园区建设,加强服务引导,县乡政府要抓住土地流转这个关键和难点,选准主导产业,对相关设施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见苗浇水”,放大扶贫资金的引子效应。要大力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引进更多龙头企业,提供生产计划、农资和技术服务,实行产品销售兜底,搭建进入高端市场平台,强化“三品”战略,推动园区发展成“无烟工厂”,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要引导市场主体尽早发挥具体建设运营的主体作用,同时建立健全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避免与扶贫脱节。
(三)乡村党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
主要运作方式:“村企合一,以债(资)转股,村民持股,市场运作,保本付息”;“分类施策,退保扶贫,激活内力,龙头带动”;“引智引资,整乡推进,全民培训,滚动发展”等。以村办企业为平台,争取支持和融资→将各类借(贷)款折成股份→村民自愿认股,以“三权”作为反担保,保本付息;对现有低保人员实行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动员有劳力的退保人员参与扶贫项目开发,引进和培育龙头带动;招才引智带动招商引资,干部分片包干,实施全民培训,层层示范,滚动发展,整村整乡推进。
各地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扶贫开发特别是产业化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培育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建立既符合市场规律又能实现共同富裕的产业化扶贫有效机制,破解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难题,走出“等、靠、要”误区,强化开发式扶贫,积极探索边远贫困山乡培育产业、增加收入、提升素质、整村整乡推进的成功路子。
(四)农户互助合作
主要运作方式:“建园→运营→出租(移交)”;“五统一分,联保互助,抱团出山”;“大户带小户,联户发展,合作分成”等。扶贫资金补贴农户建园(场)并管护到投产→出租或移交园(场)→有劳力的农户或流转土地的农户租赁经营进行分成;社员联保互助,有效争取贷款;大户流转土地建园→传授打工农户技术→农民带苗自建果园→以大带小合作分成→统分结合形成规模。
各地要充分发挥能人大户、返乡创业等农村带头人的作用,引导农户之间的土地、资金、劳力等资源的优势互补,优化组合,提高农民自力更生、自我发展、合作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项目建设的成功率。要加强引导、规范管理,强化指导培训,提高农民诚信意识。同时,建立必要的仲裁机制等。
(五)技术部门+乡镇(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
主要运作方式:“技术部门建设示范基地或农户以土地入股共建基地,统一规划、种草、销售,分户饲养、管理、核算”;“借母还(母)羔,利益分成,滚动发展”;“建设示范育苗中心,开展商品化育苗→扶贫资金补贴种苗→分户生产经营”等。
各地要积极发挥技术部门的专业化作用,引领产业基地结构调整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培训,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持发展投资较大、技术难度大、设施要求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要强化技术部门的自身能力、市场切入点和运行效益,实行企业化、效益化管理。
(六)政府+银行+企业+合作社+农户
主要运作方式:“政府引导产业,企业申报贷款,专家银行评估,扶贫资金贴息,农企利益联结,企业承贷承还”;“四制一放大,政银共管,风险补偿”等。建立“四台一会”,县乡建立融资、担保、管理、公示四个平台,村建信用协会;实行申请贷款、偿还利息、借款义务“三统一”,借贷户以房产、林权、工资等反担保;政府、银行、产业部门协同推进,建立风险补偿金、贷款审核把关、联保责任、共管责任等制度;贷款实行三户联保,由合作社集中使用,封闭运行,统一偿还,金融部门发放贷款,扶贫资金给予贴息。
各级特别是县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统一“政、银、企、农”认识,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明确主导产业,生产、营销、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在放大扶贫资金、推进产业规模发展的同时,提升贫困农户诚实守信的素质,有效解决企业和合作社规模发展贷款难、农户分散经营效率低的突出问题,做到“贷得出、用得好、还得上”。要规范管理办法,确保实施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和监管的有效性,落实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扶贫责任,保障贫困农户的利益。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将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作为提高产业化扶贫效率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扶贫项目成功率和扶贫效益到户率两个关键,协调产业发展和扶贫到户、市场主体和贫困农户利益之间的关系,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探索创新,完善配套措施,大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二)深入调研,完善政策
紧紧围绕精准制导、效益到户、实施方式、资金使用、产权经营五个创新重点,结合初步筛选推广的典型模式,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增活力,以创新提效率。一要尊重规律,分类指导。对生产经营难度不大、市场风险较小、群众积极性较高,贫困户自己能干、也能干好的产业,原则上实行到户模式为主;对技术难度大、市场风险高的产业,要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引导实行龙头带动。二要实行区域化发展,差别化补贴。各县可按省定标准在不突破补贴总额基础上,结合项目区实际,对同一扶贫项目区覆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插花非贫困户、示范户、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实行差别化补贴,具体补贴政策和方式,由本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报省扶贫办备案。三要鼓励有偿使用,创新滚动发展机制。县级政府可将扶贫资金折算为贫困户股份,入股各类市场带动主体,按股分红,实现长期收益;可将扶贫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在相关金融部门设立专户,封闭运行,专项用于扶持贫困农户贷款发展产业,放大扶贫资金效应。
(三)开放带动,壮大主体
要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对口帮扶“民企入黔”等优势,积极引进各类市场主体并培育强大的龙头队伍参与产业化扶贫,采取社会招标、脱贫包干制等形式,明确具体扶贫责任,创办、领办、承办扶贫项目。要充分尊重贫困农户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学习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和技能,引导参与适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化扶贫模式。
(四)规范运作,分级负责
全省推广程序为:点上先取得经验→县推荐→市州核实→省认定。县级对推荐模式的真伪负责并做好日常监管,尤其要加强已推出模式的完善和监管,确保兑现对贫困户的扶持;市州加强统筹及监督;省级负责全省推广模式的认定、指导和监管。先行先试的须经县级人民政府同意并报省备案,局地取得成功的积极试点示范,省级认定的成功模式全省推广。
(五)强化监管,防范风险
一要确保贫困户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管理权、监督权,强化受益主体监督。二要改“事前控制”为“见苗浇水”。各类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参与实施扶贫项目的,可自主建设后再申请扶贫资金补助;各级可在申报项目中择实、择优、择强,组织扶贫、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综合验收建设情况和带动贫困户实绩并经贫困农户确认后,再兑现补贴;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给予扶贫资金补贴的,可直接拨付各类市场主体并报账。三要坚持和完善公示公告制度。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对各类市场主体享受扶贫资金补贴、实施项目规模、帮扶和带动贫困农户情况等进行公示公告,接受贫困农户、专门机关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杜绝暗箱操作、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弄虚作假等现象发生。

『玖』 如何整合四支力量力量,推进脱贫

整合的来这“四支队伍”,由源县级统一管理,选配队长,并成立临时党组织,形成攻坚工作队,由工作队队长统一调配各种力量。针对工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通过短期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让所有帮扶队员熟悉扶贫政策、帮扶措施和群众工作。同时严格驻村干部管理,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建立随机抽查制度,对不胜任的驻村干部及时召回,杜绝挂名、“走读”等现象。

『拾』 农村基层四支干部是什么意思都包括什么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提升农村党组织战斗力组织力,抓好农村“四支队伍”建设是关键。

一、抓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组织核心领导地位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要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农村党组织领导带头作用,首要的就是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一是着力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这一“带头人”,积极探索村党组织书记选拔渠道,突出政治标准选人,注重从优秀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年轻人、农村致富能手等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

二是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党组织书记到农村党建先进地区学习经验,拓宽发展视野和思路,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推动乡村振兴的能力。

三是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关制度,用制度管人、规范行为。

四是注重对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给予厚爱,合理提升薪酬待遇,拓宽其政治出路,充分激发村党组织书记的“领头雁”作用。

二、抓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农村党员是在基层一线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先行者”,积极发挥农村党员在服务带动群众、维护和谐稳定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提升村党组织的战斗力组织力意义显著。

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要在发展党员和动员党员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把好发展党员的政治标准关,注重把思想政治觉悟高、素质高口碑好返乡创业典型、致富带头人等纳入党组织,壮大农村党组织的基层力量;

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农村党员参与农村建设发展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设岗定责、开展农村优秀党员引路带富活动等方式,让党员与贫困群众进行对接,引领带动周围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另外,通过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施党员分级分类管理,切实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

三、抓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培养农村党建骨干力量

提升村党组织战斗力组织力,离不开懂党务、精党务、善抓党务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必须培养壮大抓农村党建的骨干力量。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党务工作者身兼数职、工作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情况,要以建立一支党性强、能力强、作风硬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为原则,严把入口关,抓好选用关,注重选用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到农村党组织学习锻炼。

充分利用县、镇级党校、村讲习所等平台,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强化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经验交流借鉴,使他们真正成为农村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和推动农村党建工作的主力军。

四、抓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乡村振兴智力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既是党组织的政治责任,更是促进各项发展的良方。如何真正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引进农村、留在农村,是抓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

在农村人才引进方面,不仅要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健全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外来人才的引进力度,还要积极引导在外的本土人才、创业人员、致富能人回村投资、发展,同时鼓励和支持农村现有的农活专家、农业技术人才发挥“传帮带”作用。

在农村人才培养方面,适当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等,注重培养农村人才新生力量,同时,积极为优秀年轻人才搭建锻炼成长平台,激发优秀年轻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在农村人才服务保障方面,除了要强化人才服务意识,加大对人才的生活关怀,积极为人才排忧解难,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还要拓宽农村人才发展渠道,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10)陕西扶贫四支力量扩展阅读

陕西宁陕:整合四支队伍 夯实党建促脱贫基础

为切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在强队伍、打基础、聚合力上下功夫,将基层党建工作与“四支队伍”整合深入对接融合,形成了“以党建促扶贫、以扶贫带党建”的生动局面,为打赢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

提升站位,强化担当。加强基层扶贫工作力量,引导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镇包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四支队伍”形成工作合力。

抓实整体谋划。认真对标脱贫攻坚队伍建设和整合工作需要,扎实谋划整合措施、制定整合方案,强化“三个精准对接”(精准对接帮扶选配、精准对接培训、精准对接指导),通过在“个体”上建强推动“面上”巩固。

发挥示范引领。尊重和倡导基层首创精神,注重发现、培树基层在整合“四支队伍”力量上的经验做法,发挥党报党刊宣传推介作用,利用《宁陕组工》重点对镇村“四支队伍”整合实践创新进行推广,为引领基层实现“四支队伍”整合到位、管理规范、责任明确、作用发挥突出的目标提供学习借鉴。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