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须扶自
1. 河南省泌阳县扶贫须么条件
“五优先”:五来保户自和低保户优先、无房户和危房户优先、重大疾病和残疾户优先、因病返贫和因灾返贫户优先、因教和因老致贫户优先。
“六进”: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孩子未成年的农户要进;不符合五保条件的孤寡农户和单亲家庭要进;家庭主要劳动力长期生病、不能从事基本劳动的农户要进;家庭人口有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口的农户要进;房不避风雨的农户要进;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农户要进。
“七不进”
一是近三年内新建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或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农户不能进;
二是子女有赡养能力但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农户不能进;
三是家庭拥有小汽车或大型农机具的农户不能进;
四是直系亲属有属于财政供养人员的农户不能进;
五是长期雇佣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不能进;
六是对举报或质疑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农户不能进;
七是有劳动能力但好吃懒做、打牌赌博导致贫困的农户不能进。
2. 为什么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共八项33条。《决定》强调,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扶贫攻坚几乎是所有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议题”。民建中央由副主席辜胜阻带队的调研组今年以来在青海、河北、湖北等地进行了多次与扶贫相关的调研活动,面对扶贫攻坚的新形势新问题,不断出实招献良策。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目前,我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的最大“短板”和薄弱环节,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根据我们对武陵山、燕山—太行山、六盘山片区,滇西边境山区等多个地区的调研,对“十三五”扶贫工作提出如下五条建议:
完善扶贫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加大扶贫投入。
推进各级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实现专项资金的倍增机制,构建专项扶贫、惠农政策扶贫、行业扶贫、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模式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的新格局。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扶贫事权,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改变“碎片化”现象,整合资金使用,形成合力,提高扶贫工作的有效性。构建包括扶贫、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环保等部门在内的扶贫管理体系,形成管理合力。要加大中央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化解各县市乡镇债务负担,取消中央安排的公益性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县市基层政府资金配套,让贫困地区“轻装”上阵。加强公共服务,改善贫困地区的“软件”,提升基础设施,改善贫困地区的“硬件”,逐步做到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户”。
坚持分类指导原则,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于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的群众,通过扶贫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实现异地脱贫,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与城镇化相结合;对于具备产业发展潜力的地区,根据贫困农户缺失的技术、资金等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于生态环境较好、资源丰富的地区,科学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发展绿色产业。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扶贫要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施策和精准考核,使扶贫工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形成贫困地区“造血能力”。
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本地区环境资源特征的特色产业,实现贫困人口增收与自主脱贫。要在符合条件前提下,优先将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等向贫困地区安排;优先引导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优先满足贫困地区小城镇产业聚集区建设用地需要。要完善金融扶贫机制,构建金融机构扶贫的风险分担机制和补偿机制,提升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和贫困地区。要加快推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完善贫困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行管理,提升贫困村互助资金的使用效率。要妥善利用好专项扶贫资金贴息政策,构建扶贫贴息贷款的监督机制,确保扶贫贴息贷款的精准扶贫。
使扶贫工作重点由过去单纯重物质资本开发建设转向更加重人力资本投资开发,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
“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不仅让脱贫人口能够“站起来”而且要能够“走得远”,改变“底层上升通道受阻,一代穷世代穷”局面,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要重视贫困家庭人口优生优育问题,避免因智力、先天疾病等因素导致的贫困。要重视人口素质问题,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促进教育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发挥义务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加强东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协作计划,促进贫困家庭子女的非农就业。
建立科学的扶贫考核激励措施,引导贫困地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
要切实提高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待遇,提高工资水平,适当增加津补贴,留住本土人才。完善扶贫退出机制,建立脱贫时间表,改变“年年扶贫年年贫”,大家争抢“贫困帽”局面。对于“脱贫摘帽”的贫困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要继续保持其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正常增长,消除贫困区县“断奶”期的不适应症。
3. 干部为扶贫自掏腰包,是否该提倡
不提倡
4. 如何理解扶贫先扶志脱贫必先立志这句话的含义
扶贫先扶志就是说扶贫首先要把他的志气先扶植起来。脱贫必先立志就是想要脱掉贫困必须要有志气,没有脱贫的志气就容易半途而废,所以脱贫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意志。
5. 如何做好扶贫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主要抓好三个重点即1、以实施整村推进为“切入点” 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2、以强化培训为重点,努力促进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3、以扶持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努力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也就是“一体两翼”。这三项工作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没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产业化调整结构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转移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化扶贫这两翼,贫困村和贫困农户就富不起来。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按照“突出重点,缩短时间,加大投入,提高效益”的思路,对剩余没有解决温饱低收入的贫困村,分期分批,集中力量,加大力度,整村推进。真正实现“抓一批,脱贫一批”的目标。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加快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任务,作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切实增强工作的务实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工作上加大力度,在资金上安排重点倾斜,在扶持进度上优先安排。以“九牛爬坡人人出力”的劲头攻艰克难。根据此战略目标,结合我办的业务范围,和盐、同、红、扁担沟吊庄管理区的扶贫开发的实际和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我认为,把扶贫工作拓展到农户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实行产业化扶贫无疑是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最佳选择。
一、实施产业化扶贫必须面向市场,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实施产业化扶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就生产抓生产、就农业抓农业、就扶贫抓扶贫的工作模式,真正实现由."救济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产业化扶贫的关键是选准产业化发展项目。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当前大宗农副产品已明显过剩,靠单纯的粮食生产和传统的种养项目难以保证农民稳定增收。同时,从近几年农民增收情况看,农民收入增长的增长点已逐渐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农民纯收人中,农业所占份额下降,非农产业却直线增加。因此,在扶贫项目选择上,一方面要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上下功夫,挖掘农业增收的内部潜力。按照面向市场、效益优先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调整农业结构,新上一批市场前景好、增收潜力大的农业扶贫项目,逐步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规模效应,增加农民收入。盐同红一线的贫困群众已经创出了自己的品牌,比如:同心县的“三红一绿一黄一黑”(红枣、红葱、枸杞;一绿是地模西瓜;一黄是马铃薯,一黑是“油葵”“三驾马车”一起拉即1、是三红一绿一黄一黑;2、是草畜产业;3、是劳务输出,着力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尤其以 建立“三红”种植基地即4万亩,枸杞800亩,地膜西瓜6.5万亩和马铃薯28万亩和油葵6万亩最为突出。而盐池也创出了自己特色品牌的八大产业:1、是以皮毛、肉绒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2、是以苜宿、柠条为主的草产业,3、是石油为主的钻采业4、是煤炭、金属镁为主的矿产业、5、是以水泥、石膏为主的建材业、6、以甘草、苦豆子为主的药材产业,7、是以蜂蜜、荞麦为主的绿色保健食品业和生态旅游业。因此扶贫项目的选择应定位在实施生物工程、发展绿色食品上,重点实施三大扶贫项目,即以甘草、苦豆子为主的中药材、以三红一绿一黄一黑为主的种植业等、以皮毛肉绒加工的三大主导产业,力争5年内三大产业总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拓展新的增收空间。进一步抓好劳务输出,努力种好“铁杆桩稼”,今年上半年,吴忠市劳务输出达5万多人次,人均创收达2.1亿元,为贫困户增收奠定基础。要围绕农业兴办工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努力繁荣城镇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同时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努力提高非农产业在农民收益中的比重。
二、实施产业化扶贫必须创新机制,强化服务
1、是创新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扶贫资金的使用要坚持最大效益原则,发挥扶贫资金的引导功能,充分调动农户自身投入的积极性,形成以农户自己投入为主体,扶贫资金投入为导向,信贷、外资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体系。使用扶贫资金不能 “撒胡椒面”,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良种引进比如:购买架子羊、基地建设,“龙头”培植和信息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上。所有渠道下达的扶贫资金都要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捆绑使用,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佳效益。2、是创新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机制。在组织实施上,要抓大户带规模,抓基地促生产,抓“龙头”促销售,通过实行规划落实;资金倾斜,科技指导;流通 联结、领导帮扶等扶贫到村到户的措施,抓点示范,培植一批种养加运专也大户和专业村社,建设一批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形成一批脱贫致富的扶贫典型,带动产业化扶贫的健康发展。 三是政府要强化服务职能。要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通过政策引导、帮助规划提供服务来解决农户迫切需要解决的信息、资金、技术、市场等问题,着力为扶贫项目的实施创造优良环境。当前,尤其要建立好产业化扶贫的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体系,保障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实施产业化扶贫必须真正培育产业化经营的“龙头”
龙头”是产业化扶贫的支撑,只有通过各类“龙头”组织的带动,促进产、加、销相互衔接,才能真正形成一体化经营的格局。“龙头”企业或组织的带动作用,有利于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化扶贫的实施步伐,提高扶贫效益。结合盐同红一线的实际, 要大力扶持两种“龙头”:一是“龙头”企业。扶贫资金不仅要向生产基地、农民,而且要向一批龙头企业倾斜。当前,是以皮毛、肉绒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2、是以苜宿、柠条为主的草产业,以甘草、苦豆子为主的药材产业,这些龙头企业,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改制力度,扩大规模,改进工艺,提高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建一批高科技龙头企业。二是中介组织。要鼓励农民按照自愿的原则,通过资本、技术、人力、 物力、信息的联合,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和销售流通组织。政府要大力加强引导、扶持,提高中介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促成“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逐渐形成,努力创造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新机制。达到环节衔接紧,协调运转快,服务功能强,综合效益高的目的,真正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起来。
总之,一定要强化市场观念,并且要用工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现代化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业在工业的反哺中得到拓展,在市场的培育中趋于集约化,在科技的孵化中走向现代化。从而通过推动科技兴农战略,带动产业化扶贫,进一步把产业化扶贫这篇文章做大做强,把产业化扶贫这盘棋走活,从而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6. 扶贫是扶穷还是扶富建档立卡户就这样打钉子吗有建档立卡的再富就永远不拖贪吗。
你说的问题其实也蕴含了答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我们国家现在的扶贫,版叫做精准扶贫,首先就是对权象精准,必须是符合条件的才能纳入贫困户,其次是致贫原因和扶贫措施精准,针对什么致贫原因采取什么扶贫措施是十分严格的。其次,并不像你说的大户打钉子,扶贫是动态的,该脱贫的脱贫,该退出的退出,新致贫的新识别纳入,返贫的再作返贫纳入,只是有一点是政策规定的,那就是“脱贫不脱政策”,脱贫户也可享受扶贫政策,不过到了2020年全脱贫了,那时候什么政策就不知道了。最后送你一句话,我们小学时候学的,至今我还记得:“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
7. 精准扶贫个人帮扶措施
精确扶贫资金在保证资金精准投放方面充分下放权力,避免资金项目安排与实际需要脱节。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因素法测算切块分配到县,给县一级对扶贫资金安排使用充分的自主权。当然,虽然县一级拥有自主权,但也不能粗放安排,必须精准到位确保扶贫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在保证精准到户方面,首先要真正做到“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扶持。其次,是要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如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资金和技术的贫困户,要通过产业、就业扶持帮助脱贫;对缺乏劳动能力、难以自我发展的贫困户,要通过低保政策加以解决;对住在“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农户,要通过移民搬迁进行解决,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要通过医疗救助进行解。此外,还要建立干部联系贫困户子女教育助学机制,确保每一个贫困户子女享受到教育帮扶政策。在确保脱贫成效精准方面,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教育培训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视情况而定,精确扶贫资金在保证资金精准投放方面充分下放权力,避免资金项目安排与实际需要脱节。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因素法测算切块分配到县,给县一级对扶贫资金安排使用充分的自主权。当然,虽然县一级拥有自主权,但也不能粗放安排,必须精准到位确保扶贫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在保证精准到户方面,首先要真正做到“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扶持。其次,是要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如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资金和技术的贫困户,要通过产业、就业扶持帮助脱贫;对缺乏劳动能力、难以自我发展的贫困户,要通过低保政策加以解决;对住在“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农户,要通过移民搬迁进行解决,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要通过医疗救助进行解。此外,还要建立干部联系贫困户子女教育助学机制,确保每一个贫困户子女享受到教育帮扶政策。在确保脱贫成效精准方面,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教育培训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
8. 扶贫五个办法五个方案心得体会
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某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10月29日,参加了市扶贫办组织的《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听取了市委戴秘书长所作的学习辅导。11月3日,县老区办又组织全体干部对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精神的再学习,尤其是对《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农村扶贫开发的有关重要论述进行了详细的学习。通过学习辅导,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有了初步的掌握了解,为下一步如何做好农村扶贫工作,开拓了工作思路。
下面谈谈个人对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点体会: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带领人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奋力拼搏,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是,3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极大地解放和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为全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条件,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通过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地位以及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将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作为一级政府的扶贫机关的工作者,对此既感到是工作动力又是工作的压力。
一方面,扶贫工作在不但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工作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工作力度得到加大,扶贫工作成效更加突显,十七届三中全会给扶贫工作提供了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另一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抓住机遇谋发展,就必须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是一个扶贫工作不可推卸的责任。 抓住机遇谋发展,关键在人的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做好扶贫工作,就必须提高扶贫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一是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切实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尤其是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理论联系实际,用党的最新理论知识指导扶贫工作的实践。
二是强化业务能力与素质的锻炼,不断深入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掌握扶贫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为扶贫工作决策者提供可靠信息,为确实贫困者提供最合理的扶持。
三是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扶贫工作者的作风尤其要踏实,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走村串户,把好事做好、做实。扶贫工作面对的是最困难、最底层的老百姓,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是要清政廉洁,克己奉公。牢记“两个务必”,注意自身形象,常修从政之德,常知贪腐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做到身可危而志不可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不傲物,贫不易志。从平时抓起,从点滴做起,做到依法行政,清白做人。
9. 如何实现“真扶贫”“扶真贫”
“真扶贫”,首先要提高认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关系十八大确定的战略目标的能否实现。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扶贫开发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摆到更加重要、更为突出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措施、更有效的组织、更坚忍的毅力,切实把中央对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确保贫困地区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从另一方面讲,扶贫工作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民心工程,是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平台,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传递给贫困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在扶贫帮困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真扶贫”,必须以良好的作风来保证。扶贫工作投资大、耗时长、见效慢,既是一场攻坚战,也一场持久战。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尊重客观规律,着眼长远发展,既积极作为,又量力而行,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循序渐进推进扶贫工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境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坚决杜绝“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使各项工作都能经得起实践检验、经得起群众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
“扶真贫”,必须准确甄别扶贫对象。当前,一些扶贫领域的怪相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在要政绩的时候争戴“富帽”、要利益的时候又争戴“穷帽”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并不少见。在贫困村、贫困户的认定上也存在类似问题,由于名单是由村干部甚至乡镇干部上报的,上级政府很难进行鉴别,存在一些弄虚作假的现象,不少真正的贫困户和低保户被排除在外。因此,必须按照中央《意见》要求,制定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制定重点县退出的正向激励措施,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让“减贫摘帽”代替“哭穷戴帽”。按照以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
“真扶贫”,必须找对路子,精准扶贫。解开贫困枷锁,彰显发展活力,归根到底靠的是内生动力。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结合扶贫开发总体部署要求,进一步理清帮扶思路,按照“扶资与扶志、输血与造血、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发挥扶贫对象的主动性,挖掘贫困地区的潜能和优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后续发展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精准细致地制定扶贫措施,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要改革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准确投放扶贫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要把扶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考虑,长远谋划,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扶持到人”的思路,综合运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指导、协调和帮助帮扶对象找准产业、落实项目,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