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及内控管理架构
1.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区别
我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包含在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范围之内,是其中的一部分。
2. 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要做哪些工作
内部控制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于:
1. 两者目标不同。风险管理的目标相较于内部控制增加了一个战略目标,战略目标的制定是企业治理层面需要参与解决的问题,这表明风险管理属于治理层次,而内部控制属于企业管理层次;此外,风险管理把财务目标扩展为报告目标,不仅包括了财务报告目标,还包括了非财务类报告,弥补了内控目标体系重财务信息轻其他信息的缺陷;
2. 两者组成要素不同。相比起内控的五大要素,风险管理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应对”三个因素,丰富了风险管理内容,体现了风险组合观;
3. 两者的范畴不一致。内控仅仅是管理的一项职能,主要是通过事后和过程的控制来实现其自身的目标,而全面风险管理则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事前制定目标时就充分考虑了风险的存在;
4. 两者的活动不一致。内部控制不负责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设立,而只是对目标的制定过程进行评价,而风险管理包含了风险管理目标和战略的设定、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等一系列活动;
5. 两者对风险的定义不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将风险明确定义为“对企业财务目标产生的负面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正面影响视作机会,将风险和机会区分开来,而内部控制框架中,尚未区分风险和机会;
6. 两者对风险对策不一致,全面风险框架引入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增长、风险与回报相联系,进行经济资本分配及利用风险信息支持业务前台决策流程等,从而帮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4项目标。这些内容都是内部控制框架中没有提出的。
它们之间的联系有:
1. 内控或风险管理的根本作用都是维护投资者利益、保全企业资产,并创造新的价值。从理论上说,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则是在新的技术与市场条件下对内控的自然扩展,在内控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目标即战略目标和三个要素: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应对;
2. 内控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在全面风险管理中扮演关键角色,内控应被管理者看作是范围更广的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所面临的运营风险,内控是必要的。
内部控制是由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十分密切,内部控制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既有横向交叉又有纵向融合,风险管理是企业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以内部控制为架构演变成另一种以达到某种目标的过程和方法。二者在要素、目标、含义等方面有很多联系和相同的地方,既是独立又有关联的体系,是针对企业所不同的需求而演变成的两种过程与目标。
3.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区别:(1)两者的范畴不一致。内部控制仅是管理的一项职能,主要是通过事后和过程的控制来实现其自身的目标;而全面风险管理则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控制的手段不仅体现在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在事前制订目标时就充分考虑了风险的存在。而且,在两者所要达到的目标上,全面风险管理多于内部控制。
(2)两者的活动不一致。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系列具体活动并不都是内部控制要做的。两者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内部控制不负责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设立,而只是对目标的制定过程进行评价,特别是对目标和战略计划制定当中的风险进行评估。
(3)两者对风险的定义不一致。在COSO委员会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把风险明确定义为“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产生正面影响的事件视为机会),将风险与机会区分开来;而在,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框架中,没有区分风险和机会。
(4)两者对风险的对策不一致。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因此,该框架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增长、风险与回报相联系,进行经济资本分配及利用风险信息支持业务前台决策流程。这些内容都是内部控制框架中没有的,也是其所不能做到的。
联系:1)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内部控制。COSO2003年7月公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地指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包括内控作为一个子系统。从时间先后和内容上来看,全面风险管理是对内部控制的拓展和延伸。
(2)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的动力来自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对于企业所面临的大部分运营风险,或者说对于在企业的所有业务流程之中的风险,内控系统是必要的、高效的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
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变得更加全面,它们之间必然相互交叉、融合,直至统一。
内部控制
国外较为经典的是 ASB 对内部控制的定义。1972 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所做的《审计准则公告》,该公告循着《证券交易法》的路线进行研究和讨论,对内部控制提出了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
4.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有这种说法吗
内控的风险指的来应该是企业可源能因为未预期之不利事件的发生而造成其绩效品质及目标不能达成的因素。
依照COSO内控模式,在控制环境下,企业之流程控管分为三步,就包含风险评估:
1.确定组织之目标
2.评估风险
3.决定所须之控制
而要使风险管理发挥功效,又要具备几个重点,比较麻烦就不在这说了。
5. 如何建立风险与内控管理体系
仅供参考
一、基础概念篇
在这里,你将熟悉,内控体系具体是什么,建立内控体系需要解决的误区以及流程体系建立的作业流程。
1、内控体系建设涵盖哪些东西,主要内容是什么?
国家要求上市企业建立的内控体系是保证财务报告真实性而要求建立的体系,所以他的具体内容与外资企业的sox404体系差不多。一般整个内控体系涵盖的内容含如下几个内控手册,风险数据库,内控评价手册。
内控手册为每个作业流程的描述,内容含流程描述、流程图、授权说明、岗位职责分离说明。
风险数据库可能导致风险的现象描述的汇总。风险指导致公司资产不安全,作业不合规合法,运营效率效益低下,财务报表数据不真实等。
内控评价手册具体含三部分,第一部分检查制度设计合理或者文档的齐全性,第二部分检查控制过程,第三部分检查会计帐务处理控制。
2、内控体系与ISO质量体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目的不同:内控体系是以会计报告为主要目的,而ISO质量体系是以产品质量为主。
控制活动不同:在现阶段18个指引来看,内控体系缺少对生产过程控制;而ISO质量体系则以产品质量为主,涵盖产供销价值链,但是缺少会计系统控制。
涉及部门不同:在ISO体系内不存在财务部门,以研发、生产、采购、销售部门为主;内控体系几乎涵盖公司各部门,因为有句话说得好,只要是企业在运作的,其最后的运作成果就是财务数值。
3、内控体系的控制活动的业务流程如何划分,如何做到将各业务流程进行涵盖?
最简单的第一步就是拿到组织架构图,之后看到是否是以事业部为编制的,则是事业部的名称作为一级流程,事业部下属的部门分为二级流程,如果下属的部门涵盖多个职能则划分为三级流程。如销售事业部,则销售循环作为一级流程,下属的商务部负责订单处理的则作为订单处理作为二级流程。如商务部有两个功能除了订单处理还涉及到销售货品的备货计划制定。则订单处理作为二级流程,订单处理和备货计划制定作为三级流程。
4、 单个作业流程具体怎么描述,怎么将业务流程所涵盖的信息进行归纳处理?
作业流程就是描述一个为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由不同的人分别共同完成的一系列活动。一个完整的作业流程应该包含6项内容,具体如下:
流程控制人:参与到作业流程中的人,具体描述的时候应注意该控制人所涉及的部门及岗位具体名称。
控制频率:作业的时间间隔控制。
控制活动:流程是如何作业的。
控制痕迹:作业完成后形成的书面痕迹
控制方式:系统控制还是人工控制。
异常控制:授权体系外的作业流程是如何控制的。
举例如下:描述超市客服处对会员积点兑换控制流程,之前描述了一个出纳盘点流程,大家都熟悉,这次描述复杂点的。
流程控制人:售后服务部的客服专员,客服主官
控制频率: 客户不定期来兑换会员积分。
控制活动: 客服专员根据会员要求兑换相应的赠品,同时在xxx系统内扣除积分,并在XX赠品台帐内要求客户签字。
控制痕迹: 形成扣完积分的积分表和留有客户签字的赠品台帐。
控制方式: 兑换的系统积分由XX系统内扣除。
异常控制: 积分不够,如客户要求加钱补足积分,则客户专员需得到客服主管的口头授权,在收取钱款后并在赠品台帐做书面说明。
总的一句话:客户不定期对积分进行兑换,提出兑换的物品,售后服务部的客服专员在XXX系统内扣除积分,同时手工登记赠品台帐,在客户签字的情况下,将赠品进行赠送。如积分不够,如客户要求加钱补足积分,则客户专员需得到客服主管的口头授权,在收取钱款后并在赠品台帐做书面说明。当天营业结束前,客服主管需要对赠品台帐和积分兑换系统进行核对。
5、内控体系建立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大致的作业流程是这样的:
(1)
组织架构:先建立内控小组,为了使内控体系得到有效落实和贯彻,所以内控小组的组长最好是总经理或者董事长。主要的作业人员最好是公司的内审部门或者新建的内控部或者风险管理部,如果没有此类部门则最好选一名懂财务的,如财务主管,另外加一名懂业务的作为内控小组的主要作业成员,最好另外辅助2-3名人员。
(2)
业务运作:总经理或者董事长开内控项目启动会,同时主要成员讲述内控系统的作业和具体要求。会议结束后,内控小组给各部门提交部门的制度,内控小组完成制度的对标和梳理工作。各职能部门限期内提交流程。内控小组根据内控指引对现有的作业流程的描述进行评价,同时开展小组会议对各职能部门未设置的流程及有缺欠的流程进行优化重组。内控小组根据谈论完毕的各流程进行内控手册的编制和流程图的绘制,最后形成内控手册。由总经理授权下发。
(3)
内控小组等类似部门不定期进行内控评价,并根据各职能部门的变化对内控手册进行优化等。
6、如果业务部比较忙,无法绘制作业流程,那访谈怎么做?
首先编制访谈计划,需要提供给部门接收访谈的人员一个访谈提纲。
访谈一般安排2个人,1人访谈,1人记录。记录人不要求将每句话记下来,只要将讨论的主题,以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即可。
访谈的时候,先讲明不是来指责部门的作业流程的缺失,而是主要是完善和建立内控体系。访谈的问题主要围绕作业流程进行,而不是扯淡的问,风险在哪里,自己说。
7、流程图怎么绘制,采用什么软件?
一般选择微软的visio绘图软件或者smart draw 绘图软件,这两者的区别是visio看上去比较正规,而smart draw 比较好看。
8、作业现场是否需要绘制流程图?
最好绘制流程图,因为在描述整个流程的时候,如果不绘制流程图,可能看不到什么遗漏。最好访谈完毕,直接将流程图绘制,之后与业务部门进行核对。
9、如何完成制度对表的工作?
制度对表的工作一般可以在进场后的或者访谈结束后,当场完成对制度的评价。制度的评价主要的风险点为:流程描述不清楚或者缺失,岗位职责人或者控制部门不明确,岗位职责未分离,异常流程未描述,控制痕迹或者流程的表单未明确,控制频率未明确,未体现控制方式。(即未描述存在手工或者系统控制。)
10、如何完成风险点的汇总
现场的风险点的汇总,不是访谈人说什么风险就是风险点。而是根据访谈人提供的风险点提示,内控人员通过系统或者会计凭证等书面资料核实完毕之后再归纳汇总至风险点。而且在完成风险点之后最好与被访谈人员再次作风险点确认。
11、如何完成风险点的报告?
风险报告主要是对现有的流程的分析,所以可以按照事业部,之后将事业部涉及的流程综述,之后对各流程进行评价。而不是一堆风险点的堆砌。看上去100-200张ppt但是看得头晕。而且汇报结束老板对你不爽。
12、内控检查与内审的区别和联系在哪里?
内控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和明确完整的作业流程、流程中的岗位职责、授权审批、保留书面控制痕迹。所以内控主要是流程稽核,主要的作业模式就是控制点有没有建立。
内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业务事项的真实合理和提高运营的效率效益。所以内审的作业模式可以通过分析复核、重复计算、访谈等多种手段,核实业务事项是否真实合理。
简单的说,就是。内控是检查你吃饭的顺序,如先吃菜再吃饭或者先吃饭再吃菜。内审就是检查吃法好不好,对于胖人吃大量的肥肉,可以建议减少摄入量。
二、体系建立篇
在这里,你将熟悉每个控制活动所涉及的每个流程应该做的内控要点以及关键控制点的描述。由于涉及的内容较多,我这里简单的作一个销售模块的内控体系建立,其他模块的建立可在模仿的情况下,分别建立。
1、销售模式的确认
一般销售的模式分如下几种,正常销售、国际贸易、团购,涉及到酒类或者其他制造业会涉及到品牌销售模式。
这里解释一下品牌销售模式,即允许被授权商生产与自己相同的产品,贴自己的商标和品牌,收取品牌或者商标费的一种作业模式。
2、正常销售的流程划分
由于正常销售可划分为单次销售或者通过订货会或者其他模式先签订框架合同这种销售模式进行作业。其实这提到的可以将其作为一场流程进行控制。
一级流程:为销售流程。
二级流程:可以划分为销售定价、信用管理、合同签订、订单处理、备货处理、发货签收、收款入账处理、开票管理、应收款管理等。
三级流程:
其中销售定价流程可以划分为年度销售定价流程、中期价格变更或者临时价格变更流程。其中如果是系统控制,则需要明确哪个部门的什么岗位在系统中进行价格的录入和变更,最后由谁来审核。
信用管理流程可以划分为客户准入评价流程,不定期评价流程及信用变更流程。由于这一块基本上很少有客户在进行作业或者处理,所以在调研流程的时候,可能客户不会提供该流程,所以在编制内控手册的时候,需要做好与客户的随时沟通。
合同签订流程可以划分为合同起草、审核、盖章和保管作业流程。
订单处理流程可以划分为正常订单处理流程,订单取消流程和逾期未处理订单流程等。
备货处理流程可以划分为下发货通知单、物品调配流程和物品调配不足流程。
发货签收流程可以划分为发货单制定流程、物流选择流程、出库审核流程和客户收货签收流程。
收款入账流程。
发票开具流程含客户提交增值税资质流程和开票流程。
应收款流程含应收款催收流程、逾期坏账准备计提流程、坏账冲销流程。
如果调研或者访谈的时候将上述流程调研清楚,同时在内控手册中描述清楚,那么销售模块基本上就完成了
6. 如何架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的组织架构决定了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及关系模式,是企业能够良好运行的基础,有助于提高企业运行的效果和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组织结构在组织系统中起着框架作用,有了它,组织系统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才能正常流通,使组织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正如COSO内部控制报告所说企业的组织结构提供了一个构架,在此构架中规划、执行、控制和监督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进行的活动。一个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是企业成功的基础。它可以使整个企业指挥自如,协调配合,信息畅通,使上级的指令及时下传,下级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上达,还可以使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相互监督、互相制衡。因此,企业应当重视组织结构的设置和改进。实际当中,企业存在着治理结构形同虚设,可能导致企业缺乏科学决策和运行机制,难以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组织构架设计不适当,结构层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位、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等风险。因此,组织架构的设置,对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而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组织架构对企业有效构建和实施内部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是企业设立具体内部控制制度的前提,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有效性。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首先要从规划组织结构开始,这是最基础性的工作,可以说组织结构使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成为可能。一个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决定了内部控制的结构和流程,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企业应该有相适宜的组织。因此企业在进行组织设计时,应该而且必须顾及内部控制的要求,既能够保证组织高效运营,又能适应内部控制环境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企业应当依据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目标、职能划分和管理要求,明确高级管理人员、各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以及基层作业单位的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分解到具体岗位。企业应当通过内部管理制度汇编、员工手册、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岗位描述、权限指引等适当方式,使企业员工了解和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情况。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反映企业的目标和计划、管理人员可利用的职权、企业所处的环境条件,同时必须为组织配备恰当的人员。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当明确谁去做什么,谁要对什么结果负责,并且消除由于分工含糊不清造成的执行中的障碍,还要提供能反映和支持企业目标的决策和沟通网络。
7. 风险内控机制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内部牵制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在此前的人类社会发展史
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这就是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例如,在古罗马时代,对会计账簿实施的"双人记账制"--某笔经济业务发生后,由两名记账人员同时在各自的账簿上加以登记然后定期核对双方
账簿记录,以检查有无记账差错或舞弊行为,进而达到控制财物收支的目的,即是典型的内部牵制措施。
二、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1934
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的概念。审计程序委员会(CAP)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1949年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了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
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1953年10
月,审计程序委员会(CAP)又发布了《审计程序公告第19号》(SAPNo.19),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1972
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在第1号公告(SASNo.1)中,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提出今天广为人知的定义:(1)内部会计控制。会计控制由组织
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2)内部管理控制。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与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
过程有关的程序及其记录。这种授权活动是管理部门的职责,它直接与管理部门执行该组织的经营目标有关,是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控制的起点。
三、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
1.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1988
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
N0.55),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该文告取代1972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该文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一词取代原有的“内部控制”
2.内部控制整体架构(Internal
Control一Integrated Framework)1992午,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Fraulent Reporting),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委员会),在进行专门研究后提出专题报告:《内部控制一一整体架构(Internal
Control一Integrated
Framework)》,也称COSO报告。参与COSO报告的主要机构包括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师协会,财务经理协会,美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
协会。)
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它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
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ies)
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监督(monitoring)
2004
年10月,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一一整体架构(Internal Control一Integrated
Framework)》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一Integrated Framework)》。
四、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历史沿革
1999年10月31日,修订后的《会计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其中,第四章《会计监督》第27条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2001年6月22日,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
2006年5月17日,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29条规定“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保留结论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这是中国首次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出具体的要求。
2006年6月16日,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内控、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2006年7月15日,财政部发起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发起成立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导委员会”。
2007年2月1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上市公司必须建立信息披露内部管理制度。
2007年3月2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公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一并公布的还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22项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及《内部控制鉴证指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