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戏台机关
⑴ 古戏台为什么朝北
因为做给祖宗看
一般的祖祠都是坐北朝南的 所以戏台就得对着 不然祖先怎么看
⑵ 古戏台的建筑格局是什么样子的
整个古戏台呈“凸”字形,分前、后台、厢3部分。8根一抱粗的大木柱支撑着内整个戏台,宽容敞的舞台在前面,演员的化妆室和休息室在后面,布局合理、规范。戏台雕梁画栋,并写有工整的对联。
如第二道的台柱上就刻有令人叫好的一副对联:
闻其声乐则生矣,不妨既竭耳力;观其色入焉瘦哉,必须继以心思。
屏风中镶有“可以兴”3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凝练地道出了戏台当时起到的作用。后台的左厢房门楣上,写着“飞燕”,右厢房门楣上写着“惊鸿”。
门楣上端各有一画,分别是《古松寿鹤图》和《梅花鸟语图》。前台的天花板中央又有一幅画,为《双凤奔月图》。走进戏台,这些书画作品令人目不暇接,给人以高雅的艺术享受。
⑶ 昆曲博物馆古戏台的两个门叫什么
【出处】《旧唐书·王珪传》:“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才兼文内武,出将入容相,臣不如李靖。”《醒世恒言》卷一八:“后来果然出将入相,历事四朝,封为晋国公,年享上寿。”《野叟曝言》一一回:“将来交了眼运,扬眉吐气,富贵俱全,一到四十以外,便该八座了。五十岁上,出将入相,荫子封妻,二十余年大运。”
戏剧
表演戏剧(京剧为主)的舞台里侧左右两边有两扇门,一扇门横梁上出书写“出将”,另一扇门横梁上书写“入相”。当剧目开始表演、锣鼓声响起的时候,演员从“出将”那扇门出来;剧目表演完毕,演员再从“入相”那扇门回去。
“出将”和“入相”是戏剧舞台上的“上场门”和“下场门”的名称,这里借用“将”“相”,有盼成大器的意思。出则将军,入则丞相。
⑷ 古戏台是怎么演戏的
到北京颐和园,人们总要去看一看德和园的大戏台,面对这三面敞开的三层戏台,习惯于现代舞台的人们都会问,当年这里是怎么演戏的呢?据在清宫陪伴慈禧多年的德龄女士说:“第一层就是普通舞台(观众面对舞台会看到左边有一上场门,写着‘出将’,右边‘入相’是下场门,演员上下场时,由检场人把门帘挑起,舞台中间的天幕有装饰图案,俗称‘守旧’),第二层是演神话剧用的。”她还记得有一次看戏“第一出是《蟠桃会》,当天使从天上降下的时候,台中有一宝塔升起,里面有一菩萨捧着香炉念经,接着,舞台四角又升起四座小宝塔,各坐一小菩萨,菩萨走出宝塔,塔便自然地没有了”。 据原内廷供奉、京剧武生宗师杨小楼说:“从三层台的天井系下一个云兜,上坐一神仙,这在开场承应戏中偶然有过。有一出南府戏叫《地涌金莲》,是用推磨的方式从五个井口推出五朵大莲花,上坐五尊菩萨,每个莲花瓣里都有灯。”由此可知这三层舞台的机关作用。当然,这样的舞台并不常用,西太后平时看戏也是在颐和园的听鹂馆,紫禁城的长春宫,圆明园的同乐园或中南海的紫光阁。这种四方式,三面敞开的古戏台在清代的恭王府、肃王府、涛贝勒府等许多王府和全国各地的会馆、茶馆、庙会也都可以看到,尤其是北京的湖广会馆、恭王府戏台和天津的广州会馆都保持了原貌。 至于更古老的戏台,则是始于宋、元时代的瓦舍勾栏,呈方形木箱,四周板壁,一面供观众出入,内设戏台和观众席,戏台高出地面,前部为表演区,后面供化妆、候场之用。这些古戏台比起1867年始建于上海满庭芳茶园的镜框式的现代舞台就落后多了。
⑸ 问昆曲博物馆院中古戏台上两个门叫什么门
【出处】《旧唐书·王珪传》:“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才兼文武,出将回入相,臣不如李靖。”答《醒世恒言》卷一八:“后来果然出将入相,历事四朝,封为晋国公,年享上寿。”《野叟曝言》一一回:“将来交了眼运,扬眉吐气,富贵俱全,一到四十以外,便该八座了。五十岁上,出将入相,荫子封妻,二十余年大运。”
戏剧
表演戏剧(京剧为主)的舞台里侧左右两边有两扇门,一扇门横梁上出书写“出将”,另一扇门横梁上书写“入相”。当剧目开始表演、锣鼓声响起的时候,演员从“出将”那扇门出来;剧目表演完毕,演员再从“入相”那扇门回去。
“出将”和“入相”是戏剧舞台上的“上场门”和“下场门”的名称,这里借用“将”“相”,有盼成大器的意思。出则将军,入则丞相。
⑹ 戏台的戏台概述
戏台简介
戏台从其木结构看,多在四根角柱上设雀替大斗,大斗上施四根横陈的大额枋,以形成一个巨大的方框,方框下面是空间较大的表演区,上面则承受整个屋顶的重量,这种额坊的建筑形制,对需要开间较大的舞台是十分有利的。在元初的魏村、王曲戏台上,两侧后部三分之一处,设辅柱一根,柱后砌山墙与后墙相连,两辅柱间可设帐额,把舞台区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两边无山墙,可三面观看。这类戏台,在山西稷山县马村金墓和侯马金墓中的戏台模型中可为佐证。至于前后台分割的帐幕,在洪洞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殿的元代壁画中可以看到。但这种建造方式,在元代中后期的东羊、曹公戏台上发生了变化,将两面山墙全部砌起,而观众也就从三面观看变成一面观看了。这种构造方式在明清以后的戏台上基本上得到了沿袭,只是把前台台面加宽,台口分为三开间。
各地戏台 江西宁都戏台始建于光绪二年,与“老官庙”南北相对,戏台为木质结构,分前后两台,前台为戏子唱戏时用的,后台为戏子化妆和住宿用的,总长约10公尺,宽15公尺。前台门柱上,有一木刻的阳体朱漆镏金楹联:“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出场便见;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惊天动地,转眼皆空”。戏台的顶上,悬有一朱漆描金的横匾:“声满歌楼”。戏台每年一般用三次,即演三次戏,一次是二月花朝节;一次是四月老官生日;一次是八月禾苗戏。每次演出多则一个月,少则半个月。演戏期间,四周的群众都会赶来,有的纯粹看戏,有的做生意,有的赌博,有的嫖娼,有的走亲戚无花八门,应有尽有,人山人海,酒店饭店天天客满,非常热闹。这每年的三次戏又叫“行份戏”,戏价来源于生男孩的,结婚的,生意发财的,各店摊派捐献的,赌博桌上的等等。唱戏的内容大都是湖南戏,每年都相同。有时,也会联合其它的地方举办一些活动,如,八月初,请宁都的戏班来唱采茶戏,纪念许旌真人。
江西景德镇乐平市素有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之称。这里共有412余座古戏台,散布于全市各乡村,建筑时间从明清至当代,跨越500余年。乐平古戏台大致分为宅院台、庙宇台、会馆台、祠堂台和万年台五种,其中最多见的是祠堂台和万年台。管是哪种戏台,他们都具有相同的格局:均为传统的砖木结构,正面均为牌楼式,三楼五楼不等。屋脊中央一律插有方天画戟,有的方天画戟插在彩瓷宝顶上,屋脊的两端分别饰有造型优美的鳌鱼,正面上方都有极挺拔的飞檐翘角,檐下悬挂着风铃铁马;戏台天棚中央是华丽的藻井。台上几乎所有的木构件上都雕刻有精美浮雕:琼花瑶草、祥禽瑞兽,游梁、随枋、三架梁、抢头梁、穿插枋上及牌楼各层之间,则雕刻了许多戏文。在这些戏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魁星点斗》、《九老天宫》、《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等几种。 浙江宁波城隍庙戏台.过去庙中的除中大殿、后大殿各有一大戏楼外,两旁厢楼还各有两小戏台。今存的中大殿戏楼,为城隍庙的精髓。整个建筑的大小部件都饰有传统的朱金木雕,内容以戏曲故事为主。
温州古戏台作为“戏曲故里”、“南戏发祥地”的重要佐证,历史悠久,数量众多。仅永嘉县就有236处,其数量远多于仅存120座古戏台有“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美称的宁波市宁海县。日前,《温州古戏台》一书作为“温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丛书” 之一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也是温州第一本专门介绍古戏台的著述。 山西省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金代戏台 。该戏台创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的戏台。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隶属晋城市,距太原市三百多公里。境内多崇山峻岭,海拔均在1500米左右,高者逾2000米,著名的有太行山、王屋山和中条山等山脉。悠久的历史给山西东南部地区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精粹部分是大批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代寺庙道观,使山西东南部地区成为山西省现存古寺最多的地区。
牛王庙戏台位于山西临汾市西北25公里魏村牛王庙内。戏台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大地震损坏,至治元年(1321年)重修,明、清两代屡有修茸。现存戏台建筑为元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
戏台建在高1米余的砖砌台基上,面宽7.45米,进深7.55米,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梁架结构独具特色,既有荷载能力,又具装饰效果。大斗分置于四角柱上,斗口设十字雀替承大额枋,额枋上四周施斗栱12攒,分补间和转角两种,五铺作,重昂重栱计心造,承托檐出与上部梁架,斗栱里转角处设抹角枋、抹角梁。井口枋之上施梁架斗栱,上承抹角枋组成斜方框形,抹角枋中心处设一垂柱,架起小型阑额,形成平面八角形屋架,中心悬雷公柱一枚,别扵藻井之趣。
戏台周身三面敞朗,仅后檐与两山后部砌墙,山墙约为山面总长的1/3。前檐和两山前部均露明,为早期戏台的固有形式。 江西会馆坐落在会泽县城江西街中段北侧,至今已有280多年历史,戏台、正殿、后殿三点连一线,构成会馆的主体。其中,古戏台堪称云南古建筑中的精品。门窗共计22扇,精雕细刻,结构严谨,上百年风风雨雨,依旧结实坚固。戏台上方的福、禄、寿三星相传是用三节火柴雕凿而成。其次,会馆内的真君殿、东西偏殿、观音殿等建筑的木雕、石雕、砖雕等工艺也均堪称一绝。整座会馆是会泽县城内会馆寺庙建筑的代表,堪称会泽戏台之最。
云南沙溪古镇古戏台始建于清代,为三层楼魁星阁带戏台结构,前台后阁,结构独特,飞檐叠角,14个飞角凌空射出,屹立在蓝天白云之下。真想不到在这交通闭塞的乡间,竟有这般华美精致的戏台。古戏台占据着四方街正东的位置,正对着西面的兴教寺。登上古戏台.沿着陡峭的木楼梯,二层有剑川出土的文物展览,三层魁星阁。 安徽祁门古戏台,在中国戏曲舞台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明清以来各个时期遗存的11座古戏台是一部完整的徽州舞台史及实物例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徽州建筑艺术的造诣和成就。祁门古戏台主要分布在城西新安乡、闪里镇汪家村、文闪河流域,历史上这一带文风昌盛。古戏台作为一种演出场所,不仅有娱乐功能,更有宗族教化功能:一方面可以维系宗族的血缘关系,徽州人讲究忠孝节义、尊祖敬上,演戏时打开享堂的隔门,可与祖宗同乐,使人感到宗族的荣耀;另一方面体现出宗族的威严。祠堂是执法的场所,通过演戏既处罚了违法和触犯村规民约的族人,由他们出资请戏班演出,又教育了全村人,起到警世的作用。古戏台主要设置在祠堂内前部,与享堂相对,这是有别于其它地区戏台设置的典型特征之一。戏台分前台和后台。前台明间为演出区,次间为文、武场乐间,稍间为回廊,两侧廊庑设有观戏楼,戏台正立面及构件上均雕刻精美的纹饰,使人感到优美、恬静。
安徽较典型的古戏台为:馀庆堂古戏台、会源堂古戏台、敦典堂古戏台、嘉会堂古戏台。
馀庆堂古戏台位于新安乡珠林村,约建于清咸丰初期(1851-1853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古戏台为赵氏宗祠馀庆堂的组成部分。馀庆堂前进建成戏台,祠堂的大门就是戏台的后台,人若进祠,须低头从台板下穿过。天井两侧是观戏楼,与主戏台连成一体。戏台的建筑工艺非常讲究,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祠堂坐西朝东,戏台则坐东朝西,祠堂面积504平方米,其中戏台和观戏楼占地面积136平方米。戏台的墙壁和板壁上,留有各个时期的戏班艺人到此演出的题壁墨迹。
会源堂古戏台坐落在闪里镇坑口村。会源堂乃竹源陈氏宗祠,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由戏台、享堂、寝堂三部分组成,总面积600平方米。戏台坐南朝北,面积97平方米,两厢看台及天井206平方米。台前基础以砖石砌成,台面以木柱支撑,上铺台板。戏台后壁即祠堂南墙,不设大门,是该祠的一大特色。前台明间为演出区,两侧各有厢室一个,为乐队伴奏处。台前设有石雕拦板,两侧有楼梯与看台相连。戏台正中央顶部有穹形藻井,梁架结构为硬山搁檩式,额枋、月梁、斜撑、雀替等雕饰各种浮雕图案及立体木雕,整个戏台雕梁彩宇,装饰性较强。两侧廊式看台前檐柱为方形石柱,柱台上设有菱形装斗拱。檐枋、柱台、斜撑均雕有精美纹饰和人物饰件。天井以青石板铺地,十分规整。
敦典堂古戏台是村中陈氏宗祠敦典堂的一部分。宗祠坐北朝南,由门楼、戏台、天井、享堂、寝堂组成。建筑总面积340平方米,戏台、天井、廊庑面积170平方米,其中戏台面积86平方米。戏台底层以活动短柱支撑台枋,上覆以台板,为可拆活动式戏台。二层前台为演出区,正中顶部设有穹形藻井(作用相当于今天的扩音设备),后台两侧各设一厢室,为乐队伴奏区域。明间额枋上刻有“五福捧寿”及其它装饰,柱头、斜撑、雀替、梁驼、平盘斗、柱础浮雕极尽雕刻之能事。嘉会堂古戏台坐北朝南,共三进三开间。祠堂建于清同治年间,现存前进古戏台及后进寝堂部分。祠堂占地面积为505平方米,由门厅、戏台、边廊楼上厢房、前天井、耳门、享堂、后天井、寝殿、楼上堂等组成。该祠属于徽州传统的祠堂与戏台相结合的范例之一,整个地坪除天井及阶沿石地坪外,其余的大部分为方砖地坪或大地板。该祠主门从南面入内,前檐柱外用砖墙封护,大门设在檐柱中列护砖墙上,并有水磨砖及青石门框,设门楼。从大门进入即为戏台部分,也即门厅部分。台柱除借用祠堂本身结构主柱外,另根据台面设置需要附加了短柱支撑台板。整个建筑朴素大方,马头墙高翘,显得端庄怡人,充分体现了徽派建筑独有的特色,有着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东坝戏楼,位于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胥河北岸。原系东岳庙的前进建筑,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三面环墙,一面观戏。该戏楼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戏台,下层供戏班住榻。戏楼平面呈“凸”字形,面阔三间,高11.5米,硬山顶。面积为159平方米。台上中间,利用立柱隔成前后台,前台演戏,顶设八角形藻井,后台化妆。天壁朝外上悬“柱岳擎天”横匾一方,两旁有墨绿色的楹联,横匾及楹联均系晚清解元、高淳著名书法家王嘉宾所书。正台两侧,靠倚柱用木板隔出两个子台,左台供乐队演奏,右台供上宾观戏。前台柱左右枋下之“斜撑”,雕成倒置的凤凰及太狮少狮图,造型栩栩如生,精美异常。戏楼前有前低后高的斜坡式广场,占地面积为一千六百余平方米,可容观众数千人。
明清两代,苏州地区由于昆剧的兴起和发展,演出场所除上述瓦舍勾栏外,凡行宫官署、园亭山庄、会馆公所、第宅厅堂、神祠庙宇、茶肆戏园和船舫田头,都有戏曲班社的演出活动。演员活跃在红氍毹上、固定戏台或临时性、半临时性戏台上,众采纷呈,盛况空前。
康熙、乾隆南巡,驻跸织造府,在行宫中建有歇山顶戏台、看戏殿、内外戏房。太平天国忠王府内亦设有戏台多座。李鸿章付其弟鹤章书中云:忠王府内“花园三四处,戏台二三座,平生所未见之境也”。忠王府内梨园小班曾于此开台。官署宴会演剧亦成常例,除织造府设有戏台外,大都在厅堂平地演出。名士大吏宴乐,也经常由家乐或延戏班在厅堂演出。据明刊剧本插图,主席设在屏门前面,厅堂中铺上红毡作为演出区,音乐场面设在红毡侧面或轩前,脚色上下仍保持着左上右下的上下场门,后人称舞台为“红氍毹”即源于此。向负盛名的苏州园林山庄,亦时有演出活动。如明范长白家班即活动于天平山庄。清初拙政园为吴三桂婿王永宁所居,筑有戏台,尤侗等曾赴宴观剧。晚清拙政园西部归张履谦所有,除在遗存的明代大厅内备有临时搭卸的戏台外,并筑有额为“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卅六鸳鸯馆”的鸳鸯厅,常于此拍曲演唱。厅四角设有耳室,兼具出入通道和更衣、侍应之用,殊为罕见。 闽浙两省交界的福鼎叠石乡拥有多座古戏台。由于位处两省交界,所以这里的古戏台既留有福建戏台的特征,亦受邻省浙江的影响,它们向我们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戏曲文化“移步不换形”的靓丽俊美。其脉脉风韵,让人们为之陶醉酩酊。
叠石乡现存的几座古代戏台均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均建在宫庙之中,至今还没有发现建造在宗祠中的戏台。究其原因,与当时家族财力薄弱有很大的关系。在古代浙江省泰顺,具有比较强的经济实力的家族,往往单独拥有戏台。而毗邻的叠石乡由于经费不济,只好多个家族共同出资,将戏台营建在公共建筑——宫庙之中。这样,不仅能建起一座比较像样的戏台,而且常年请戏班演出的经费也可以得到保证。
叠石现存的古代戏台共有的另一个特点是:乡间戏台的修建,台口多与村里的本主庙相对应。这是源于一种风水观:台口面对神庙,可以避免风雨侵扰神台,也隐喻演出的娱神功能。经过时代的变迁,戏台的功能已衍化成了乡村礼俗与民间歌乐互融共生的文化空间。
建在宫庙内的戏台与宗教也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叠石乡苍边、库口、车头村古戏台均坐落在杨府宫中。大凡民俗节令,这些地方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听戏、观灯、对调子,热闹非凡。早些时候,一般都要在杨府爷五月十八生日这天邀戏班演出,目的是请杨府爷看戏,通过“娱神”来祈求风调雨顺。
叠石乡古戏台的屋檐均做成歇山式,显得很庄重。细部装饰主要表现在柱头斗拱和藻井上,柱头科斗拱大多有纹饰,多为吉祥花草和瑞兽。叠石乡古戏台藻井有两种做法,苍边村、库口村古戏台的藻井是运用八面斗拱层层叠涩,斗拱多达八层。苍边村古戏台藻井,在其中四井首层方位,出露的四个斗拱柱头上雕有八仙形象图案,每个柱头各雕两个一组,雕刻精美、形象栩栩如生。库口村古戏台藻井一、二层斗拱连接处嵌有一对花篮瑞草木雕。而车头村古戏台的藻井是叠五层斗拱,然后顶上做成平顶式,平顶略施花格。据传车头戏台的藻井上还施有精致的“八仙”彩绘,虽经文革破坏,但至今仍有部分彩绘隐约可见。其中部分花格中还发现书有苏轼《前赤壁赋》的残词片段,但多数花格人物、花草形象已模糊不清。
⑺ 宁海被列为文保单位的十大古戏台
目前,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海古戏台以崇兴庙古戏台、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下蒲魏氏宗祠古戏台、潘家岙潘氏宗祠古戏台、双枝庙古戏台、城隍庙古戏台、龙宫陈氏宗祠古戏台、马岙俞氏宗祠古戏台、大蔡胡氏宗祠古戏台、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戏台等十个古戏台联保的方式名列其中。
一、崇兴庙古戏台
崇兴庙古戏台位于西店镇石家村与后溪村之间,为二村共有,石家、后溪同宗同姓,村民均姓石,为宋乾道问奉直大夫石羡问之后嗣。至康熙中期,石成窝(1643—1722)创建索兴庙,石云台、讳义鼎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迁崇兴庙于石家宗祠左侧,戏台及三连贯藻井系同时建造。200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
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梅林街道岙胡村。清嘉庆二年,邑庠生胡元实(1
下浦魏氏宗祠古戏台
729-1812)建造胡氏宗祠,号为“积庆堂”。前厅较为简陋,平屋三间,咸丰四年(1854)以胡寅阶为首事,将前厅三间平屋改建成五间楼房,资金由族内各房捐助,以“劈作做”手法而建。上世纪二十年代,改造戏台和勾连廊(俗称工字屋),并增设三连贯藻井。200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下浦魏氏宗祠古戏台
三、下蒲魏氏宗祠古戏台
下蒲魏氏宗祠古戏台位于强蛟镇后舟、下洋两村之间。魏氏宗祠为二村共有,二村合称为下蒲。魏氏后裔于清康熙八年(1669)建大堂三间.道光年间扩建成五间。光绪十六年(1890)建仪门、戏台、厢楼等,并按各房派自东向西依中轴线劈半而建,俗称“劈作做”,故风格各异。
四、潘家岙潘氏宗祠古戏台
潘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桥头胡街道潘家岙村,清代乾隆甲辰(1784)由潘家兴、家思、家瑜等倡建。建亨堂三间、戏台一所。至嘉庆庚午(1810)族长家齐首事建前厅楼屋五间。民国壬午年(1922)宗长潘达品偕首事将前楼戏台及两厢进行大修。潘氏宗祠采用“劈作做”手法。
五、双枝庙古戏台
双枝庙古戏台位于深圳镇清潭村。双枝庙历来是里岙片的境主庙,明景德年间由张世赏、张廷玉始建,屡有兴废。1933年由清潭等六个自然村的张、竺、孔三姓集资重修。200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城隍庙古戏台
城隍庙古戏台位于跃龙街道桃源南路。城隍庙始建于唐永昌元年(690),南
城隍庙古戏台
宋隆兴元年(1163)改建。1935年对城隍庙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卸下了台前影响观众视线的四根万柱,换上了二根铁柱,今存的仪门、戏台及两厢均修建于此时,2002年又进行过全面维修。
七、龙宫陈氏宗祠古戏台
龙宫陈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深圳镇龙宫村村口。陈氏宗祠建于清初,宗祠环境优美,南临龙溪,北坐狮山。自南至北依次为照壁、前天井、仪门、中天井、中厅、戏台、后天井、正厅。
八、马岙俞氏宗祠古戏台
马岙俞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深圳镇马岙村,创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顺治五年(1648)因俞抒素领导的“白头翁”起义,宗祠被清兵烧毁,康熙十九年(1680)于原址上重建。宣统二年(1910)遭火灾,民国元年(1911)族人推俞民承为经理筹款重建,戏台亦建于同时。戏台为歇山顶,无脊饰,藻井异形拱昂组合成螺旋形。
九、大蔡胡氏宗祠古戏台
大蔡胡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深圳镇大蔡村。大蔡胡氏宗祠始建于南宋,后几经兴废,现今规模为清晚期所建,戏台藻井亦同时建造。宗祠坐南朝北,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前天井、仪门、戈台、勾连廊、正厅。
十、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戏台
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戏台位于强蚊镇加爵科村。林氏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从杭州仁和里迁此。宗祠始建年代不详,现存规模为清代晚期所建。[
⑻ 戏台的有哪些结构
自从有了歌舞百戏,一块平旷的空地,演员翻几个跟斗,观众拍一拍手,大概就是最早内的戏台。
至于“瓦容舍”“勾栏”等高出地面的固定戏台,宋元时期已然流行,墓葬壁画中还能见到具体的形象。元末明初人陶宗仪《辍耕录》中有则故事,说松江某地的勾栏轰然倒塌,看戏的人多,“死者凡四十二人”。
戏台是木结构的,像我的文字一般速朽。从松江事故看,似乎还不牢固。所以,宋元时期的戏台,今天大概见不到了。保存至今的古戏台,多为清代、民国遗物。
过去的寺院祠宇、衙署行宫、宅第园林、茶馆酒楼、街头野外,都可以有戏台。规模稍大的庙宇、祠堂,戏台更是必不可少的设施。
天下的戏台都是一样的,无非是高出地面数尺的方形平台,只是制作有精粗优劣之别,相差悬殊。
传统富裕的杭嘉湖、宁绍地区,庙宇内的戏台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做工通常比较精细。看戏台上的雕刻彩画,大凡历史故事、瑞兽花卉、各色杂宝,通通往上堆。头顶的藻井兜兜转转、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简直令人目眩。
⑼ 古戏台的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忠训庙古戏台
忠训庙戏台位于平阳县腾蛟镇薛岙口,戏台建筑与神庙紧紧连结,属于庙台一种内。忠训庙又名武英殿容,俗称大夫殿,庙匾曾载:“宋武英殿在鳌山旁麓,明移庙山,清康熙丁卯年(1687)重建于薛岙口。”戏台背依前殿明间后檐,平面呈方形,三面空旷,一面为屏门。屏门中央彩绘人物图像,悬额“出将”、“入相”。戏台内顶穹窿藻井,雕梁画栋,精雕细刻,匠心独运。屋面歇山顶,上盖筒瓦,各脊上砖雕人物塑像,造型精美,形态逼真。
腾蛟镇地处平阳县西北部,位于平阳、瑞安、文成三市县交界处,是平阳西北大门,境内的赤岩山景区是南雁荡山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五大景区之一,东晋时期永嘉太守,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曾慕名游览此山,并留有诗篇。千百年来,腾蛟英才辈出,著名的有南宋爱国诗人林景熙,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闻名海内外的百岁棋王谢侠逊等。
⑽ 古代戏台的朝向有什么讲究据说戏台必须朝北,如朝南演皇帝就要被杀头但是苏州山塘街上的戏台为何朝南
戏楼,又叫戏台,是供演戏使用的建筑。在中国,北是正位,南为下位,戏楼的建筑都是避开正位而建造,大多坐南朝北,或东西向,面对主体建筑。但由于建造年代和地形等因素,在处理方式上也有不同。
山塘街古戏台不是原来就有的,而是一座“易地移建”的古戏台。戏台原来在“东汇路”68号“外安齐王庙”(安庙)内。2002年6月至2003年9月,山塘保护性修复试验段工程从通贵桥到新民桥,对原在东汇路的清代安齐王庙古戏台进行了整体搬迁移建,使之成为苏州城内唯一的沿街开放式的古戏台。
此戏楼的朝向主要根据山塘街的位置而定,使之面向主街道。
戏台为二层楼,戏台的台高约有3米,底层有窗户加以封闭,二层才是戏台,戏台的三面以木栅栏围着,木栅栏高约有1米,台宽约有5.5米,台深也约有5.5米,基本上是呈方形。
(10)古戏台机关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戏楼的建筑特征:
戏楼三面敞开,一面留作后台,舞台台面空间简单,但外延空间较大。
早期的歌舞杂技表演场门作用较单一,只是登场、退场。有故事的杂剧产生后它的作用就扩大了,名称也复杂起来。宋代苏轼诗:“搬演古人事,出入鬼门道。”“鬼门道”就是“上下场门”,也称“古道门”、“古门”、“古道”。
上下场门有时间和空间的意义,随剧情的展开而变化。上下场门上挂锦缎绣花门帘,与大帐呼应,称“门帘台账”,也叫“守旧”。上场门绣“出将”,下场门绣“入相”。戏楼的空间处理具有空灵通透的特点,广场、厅堂、厢房、回廊等都可以融入观演空间。
在中国,北是正位,南为下位,戏楼的建筑都是避开正位而建造,大多坐南朝北,或东西向,面对主体建筑。由于建造年代和地形等因素,在处理方式上也有不同。
中国戏楼在建筑上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它的细部装饰,且不说戏台前立柱上的对联,单是建筑上屋脊、壁柱、梁枋、门窗、屏风及其它细小构件上运用的雕刻、彩绘、装饰都有无穷的魅力。
装饰内容丰富多彩,彩绘多运用青绿彩、土朱单彩,雕刻则有浮雕、透雕等,而且和彩绘结合,甚至贴金,洒银,在整体上造成一种鲜艳灿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