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机关化改革
Ⅰ 怎样理解“去行政化”
去行政化,简单地说,就是淡化行业、职业或某项工作的行政色彩,尽可能地突破行政的束缚,突出行业、职业的主导地位。
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在提到改进人才管理方式的时候,有提到去行政化的问题:
1、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科研、医疗等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
2、建立与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和公共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人事制度。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1)去机关化改革扩展阅读:
各个政府单位在去行政化上的改进:
一、事业单位去行政化
1、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的职能定位
要去除事业单位行政化,必须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企业三类组织形态的职能定位,将相互交叉的职能剥离归位:将政府职能中对于事业单位和企业微观管理的职能剥离出来,分别还给事业单位和企业。
将事业单位承担的政策制定和监管的职能还给政府,将事业单位提供的不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产品和服务交由企业提供。通过职能剥离归位,使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三类组织的职能更加清晰明了,按照各自的职能定位履职尽责。
2、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政府机关向事业单位分权,退出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事业单位要通过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承接政府机关下放的决策权和管理权。法人治理结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监督机构,事业单位对公共服务的质量、数量、品种等拥有话语权,其代表在理事会中要超过半数。
3、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
政府分权的过程还必须是问责机制建立的过程,要使政府对事业单位的分权到位、彻底,必须对下放的权力进行有效的问责。在问责机制中,事业单位作为下放权力的承接者和公共服务主体,是必须接受问责的责任人,同时必须设立问责人,赋予其问责的权力。
并建立问责人对责任人法定的问责关系。此外,须明确问责的范围和标准,通过有效的问责机制,确保下放的权力用于提供公共服务,确保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大学去行政化
1、校一级应该设立学术委员会
按照《高教法》的规定,校一级应该设立学术委员会,那么院一级也应该设立相应的教授委员会,而校长和院长是不能出任该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的。学校学术资源配置权力,应该交给学术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这类机构。
2、大学的行政管理必须适合大学
而不是将社会上的行政管理移植到大学。现在有些大学校长被任命前或是在行政系统或其他系统,从来没有在大学工作过,当他走上校长或党委书记岗位,就会把他之前的工作理念移植到大学,造成学校工作行政化趋向。
从这个角度上看,比“去行政化”更关键的是大学校长要职业化。
三、国企去行政化
1、将国企高管纳入行政系列管理
人的行为都要追求最大化利益,可以有效促进行政效率。这里的利益不单指货币收入,也包括行政职级。给国企定行政级别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有助于政府与国企的干部交流。
2、有助于政府与国企的干部交流
若国企行政级别被取消,高管没有对等的级别,无疑就堵住了国企与政府交流干部的通道。以后国企高管进不了政府;政府官员也进不了国企。如此老死不相往来显然对政府与国企皆不利。
3、完善治理结构
让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混合,通过投资多元化改组董事会。国企由国家控股不能含糊,但控股要分绝对控股与相对控股。对国家安全与自然垄断领域的国企,国家应绝对控股;对其他国企,国家只需相对控股
Ⅱ 机关干部去“四化”存在那些问题,需怎样改正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这是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根本指导回方针。干部队伍“答四化”,前提是革命化。“年轻化”是指干部要年富力强,具有旺盛的精力和健全的体魄,能够胜任紧张、艰巨的工作。知识化、专业化是对干部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要求。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体现了对干部的品德、才能、知识、体质等方面要求的统一,四者缺一不可
Ⅲ 去行政化还是再行政化
目前正在进行全国范围的事业单位改革。改革之后,所有保留事业性质的单位,将只能从事公益性质的工作。你所说的去行政化即是改革的目的之一。现在很多事业单位都有行政职能。改革后,所有保留的事业单位将不再具备行政职能。原先所有的行政职能将被上级主管机关收回。
Ⅳ 什么是事业单位去行政化
目前正抄在进行全国范围的事业单位改革。改革之后,所有保留事业性质的单位,将只能从事公益性质的工作。你所说的去行政化即是改革的目的之一。现在很多事业单位都有行政职能。改革后,所有保留的事业单位将不再具备行政职能。原先所有的行政职能将被上级主管机关收回。
Ⅳ 如何增强妇联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除机关化,行政化,娱乐化
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各级工会要保证思想的先进性和工作方式的科学性,就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并以此为指导更新观念,从多角度着手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能,努力提升工会干部的四项能力,实现工会组织的神圣职责与崇高使命。 工会工作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权益,推动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就要从工会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作为工会组织,一切工作要以职工为本,关心职工,服务职工,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利益。一是要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深入开展职工思想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职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和凝聚职工,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职工,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职工,充分发挥工会的文化教育阵地作用,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继续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二是要有查实情、听实话、办实事的扎实作风。工会工作者要能俯下身子,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经常深入到职工群众和实际工作中去,要关心职工群众文化生活,开展送文化进基层、送文化到工地的活动。做细致的调查研究,三是要健全各项维权机制,加大源头参与力度,推动改善民生,保障职工生活,使广大职工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四要进一步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 广泛开展送温暖、爱心助学等活动,协助党政部门解决职工在就医、子女上学、 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努力为广大职工办实事好事,把职工群众当主人、当亲人,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倾听职工的呼声,反映职工的意愿。解决职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好困难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工作。保护调动发挥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出力献策。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做好基层工会工作。要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在突出工会组织建设这个永恒主题和履行工会维权基本职责两项重点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服务大局、劳模管理、女工、工会信息、调研、经费收缴、 等其它工会工作;在协调发展方面,既要加强工会领导机关的建设,又要切实加强工会基层基础工作,搞好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使其充满活力;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则应从工会事业长远发展出发,加强工会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政治业务素质,与时俱进,增强做好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整体推进工会各项工作上水平。工会工作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既要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又要加强 工会组织间的交流合作;既要继承和发扬工会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探索创新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鲜活经验;既要做好 职工的工作,又要关心维护困难职工、和特殊群体的利益;既要突出工会维权职能,又要统筹兼顾,搞好工会其它各项工作。相互促进,提升整体水平。当前要特别注意做好职工来信来访的接待工作,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