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端午扶贫
1. 土家族过端午的具体习俗
土家族:跳起摆手舞 喜庆端午节
新华社重庆6月10日专电(记者张琴)时值端午佳节来临之际,聚居在重庆东南地区的广大土家族儿女,一边吃着香甜的粽子,一边在优美的土家山歌中跳起了粗犷的摆手舞,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中国土家族现有人口500多万,主要聚居在重庆黔江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重庆175万少数民族人口中,土家族达113万人。古代巴人后裔的土家族人民,在重庆东南乌江和酉水环绕的热土上,保持着勤劳纯朴的民风民俗。
土家族过端午节,除了油茶汤等土家族传统食品之外,粽子更是必不可少的。在重庆酉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龙潭古镇,随处可见蹲坐在地上,叫卖粽叶和糯米的土家族人。刚刚摘下的粽叶带着些许山林的清香气味,和着糯米甜甜的香气,让人强烈地感受到端午节的气氛。 摆手舞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每逢节日,土家族人都会打着灯笼和火把,举着五彩锦旗,身披花被面,涌入专门的“摆手堂”。土家族摆手舞节奏鲜明,舞姿粗犷有力,内容多为表现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和征战的场面。能歌善舞的土家族人民常常一连几个通宵跳摆手舞,庆祝节日和美好的生活。
随着“毕兹卡,舍巴日”(土家族语,意为“土家族摆手舞”)的洪亮喊声,记者在重庆黔江区大众广场上,看到上千土家族人节奏一致地跳起了摆手舞。上至垂暮之年的老人,下至姗姗学步的孩子,都在激情澎湃的山歌声中,纵情舞蹈。67岁的土家族老人王文珍几年前随儿子从乡下搬到了城里。尽管年纪大了,她仍是毫不含糊地完成弯腰和蹦跳的动作,举手投足间尽显摆手舞的民族风情。
2. 土家族过端午的具体习俗
土家族过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分“小端阳”和“大端阳”。农历五内月初五,屈原投江这天容称为“小端阳”,之后的农历五月十五日,称为“大端阳”。在土家族有人死后10日投胎新生之说,所以土家族人过了“小端阳”后还要过“大端阳”。
在黔江,端午节除了包粽子、挂艾叶、洒雄黄酒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相亲“踩屋基”,现在很多中年夫妇都是在端午节这天相识的。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多数农村适婚青年谈对象都是通过媒人牵线,媒人先介绍对方的情况,觉得有好感后,便安排女方到男方家里了解情况,俗称“踩屋基”,一般都选择在端午节这天。
女方“踩屋基”一般都要到男方的房前屋后看一下,看田多不多,房子修得怎么样,看嫁过来后吃饭穿衣存不存在问题。
“踩屋基”结束时男方会给女方一些衣服之类的礼物或礼金,女方满意则会欣然收下,如不满意则会委婉拒绝,或者先收下由媒人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