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扶贫 » 事业单位内控经验

事业单位内控经验

发布时间: 2021-01-31 00:49:47

㈠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如何做深做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从静态上讲,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建立的保障系统,该系统由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要素组成,并体现为与行政、管理、财务和会计系统融为一体的组织管理结构、政策、程序和措施;从动态上讲,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过程。
理解这个概念,还应当注意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将对象范围界定为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非经济活动的风险暂时还不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范围。根据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经济活动通常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等。
行政事业单位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合理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原则
内部控制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四项。
做好内部控制需要组建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职责包括:为内部控制
建设项目提供总体指导;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就关键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沟
通;负责内部控制建设项目的管理与监督,并控制项目进度;推进解决内部控
制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内部控制建设阶段性成果进行复核与确
认。

㈡ 浅谈如何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事业单位为贯彻执行各项管理政策,为保证经营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运用,增进会计数据的真实性,防止舞弊行为发生,提高服务经济效益,促进事业单位良好的运转,从实际情况看,一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还存在很多问题。
1、负责人内控意识相对薄弱
很长时间时间以来,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对于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把内部控制当作一项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来抓,导致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业务不够规范等问题。有的单位虽然形式上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束之高阁实质上并没有认真执行,期间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
2、控制体系不完善,岗位设置不合理
事业单位普遍重视的是各项资金的管理控制,而忽略了固定资产和灵动资产的有效控制。与此同时,有的事业单位还存在内部控制体制不够完善,业务流程不尽合理,信息沟通不够,经费运行透明度差等问题。有的单位没有单独设立内部控制部门,而是将内部控制看成只是财务的工作,导致财务部门与业务、纪检部门横向联系不够,同级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协调性差,难以形成人人参与内部控制活动的氛围。
有些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流程长期以来存在着不规范不合理的状况,并且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有些经济事项没有明确的审批控制业务流程
,或流程控制过于简单,不够规范,如事业单位不经批准自行处置固定资产,处置收入不纳入财政专户等。有些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上由于编制有限、人手紧张等原因,存在不合理不合法的兼岗现象,不相容职务未能合法合理分离,如单位出纳兼任记账、出纳兼任档案保管、记账兼任复核等。
3、会计基础工作相对薄弱,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薄弱,一些财务事项的运作与管理措施仅是惯例,而没有相应的成文制度保证或者虽有制度但不完整,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如有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部按照准则要求进行会计核算,自行设置和随意使用、混用会计科目,造成会计核算不准、会计信息失真。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未能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管理和内部监督。
4、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环节薄弱
我国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还比较薄弱,很多事业单位甚至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即使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其领导和成员均是单位领导任命,其上下级隶属关系,经济利益均受到单位领导制约,这样势必造成外部监督体制弱化,使内部控制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大多数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任务由财务部门承担,而财务部门本身就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执行部门,这就形成了自己监督自己的局面。

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1.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滞后
在改革进程中,企业作为经济领域的细胞,较早开始进行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和控制规范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与国际接轨,逐步规范和完善起来。相比较而言,众多事业单位,尚缺乏具有可参考操作的具体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的监督制约措施。客观上环境不够充分,从单位的领导到员工都欠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更谈不上要求去设计和建设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即使建设了一套内部控制体系,也缺乏相应的认识和能力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2.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存在薄弱环节
(1)内部控制意识相对薄弱
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内控意识淡薄,重事业发展,轻内部控制。在建立内部控制中存在误区,认为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简单,运转环节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简单地将财政的部门预算控制等同于内部控制,尚未建立起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有的单位只注重制度的制定,忽略了其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导致内控制度的制定走过场。
(2)岗位设置不合理
由于事业单位经济业务较为简单,人员较少,岗位安排不尽合理,许多单位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出现管理漏洞。规模较小的单位,会计、出纳、资产管理等不相容职务均由一人担任,内部审计制度则根本没有。
(3)会计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建国以来,我国很多事业单位都因承担着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工作而设立,进而发展壮大。这些事业单位在人才的引进、培养方面,尤其重视这一技术领域,而忽视了对财会等“辅助”岗位的专业人员的培养。不少单位的财会人员,都是由其他技术人员转岗而来的,会计业务素质较低,缺乏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辨能力,在执行会计制度、法规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从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3.内部控制执行不力,制衡机制“失灵”
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法人管理结构,其内部控制制度实际上是“授权监督”机制,而这种授权机制很容易造成内控制度失效。很多事业单位实际上从事的工作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延伸,以提供某方面社会公共服务为其主要职责。在社会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作用极其微小的状况下,个别事业单位很容易造成“公众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倘若事业单位对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追求偏离了公共服务这一公共机构的基本价值,内部控制自然也是形同虚设。众所周知,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人员受单位领导管理,其行为必然受控于管理层,反映管理层的意图和目的,体现管理层的意志,领导层往往凌驾于内控之上,致使内部控制监督“名存实亡”。

㈣ 如何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

内部控制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践中逐步产生、专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属它是一种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来提高管理的效果及效率。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是部门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它由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及其沟通和内部控制监督等要素组成,并体现为与行政、管理、财务和会计系统融为一体的组织管理结构、政策、程序和措施等,是行政单位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过程。

㈤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

高官落马事件频频发生,国外安然公司的破产、巴林银行的倒闭、国内巨人集团的倒塌、银行屡现惊天大案等,无不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失灵有关。笔者结合实际谈谈做好内部控制工作的想法。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能等同于会计控制 目前,不少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参与内控管理的也仅仅是财务人员。其实,内部控制从管理结构上来看,可由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方面构成。会计控制主要是对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财务活动合法性的控制;管理控制则是为保证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业务活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业务目标的实现进行的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是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层次,而内部管理控制是单位内部控制的框架层次。这两个方面相互依托,纵横交织,相互制约,形成了有效运行的单位内部管理的控制网络。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控制对单位的业务活动开展以及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以使单位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但如果得不到管理层的有效执行,只能使内控制度形同虚设。为此,内控制度的建立,必须注意管理各层面权力配置合理、责任明确;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与制衡机制,以保障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从而实现单位的总目标。 二、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任何单位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单位内部控制的遵循和执行,以及奋斗目标、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树立现代管理观念,设立并遵守内控制度。同时设立合理的组织机构,确认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为每个组织划分责任权限,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因事设人、视能授权、责任到位,且责任与权利对等,以增强组织的控制意识。灵活运用计划控制、目标控制、预算控制、定额控制、规章制度控制等各种管理控制方法,重视控制点和控制措施。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保证制度的真正落实,才能真正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三、构筑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业务的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上级主管部门管理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以上三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部门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事后控制力度 目前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方法似乎都侧重于事前和事中控制,而对问题出现后的处置很少涉及。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是全过程的。事前控制的目的在于作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事中的控制则是让单位活动按照一定的决策方向、目标运行;而事后控制则应侧重于分析结果形成的原因,考核并作出评价、落实奖惩,找出存在的弱点及隐患,进而达到对单位内控制度有效性的评估,并对欠妥部分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制定未来计划标准的依据。因此,必须加强事后控制,使单位及时、顺利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单位的最终目标。 总之,内部控制是衡量一个单位管理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单位管理的重要手段。有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李金华审计长要求加强管理,完善内部控制,的的确确是每个单位的当务之急。■

㈥ 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一、应加强立法及法律责任的研究,注重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的推动作用
从西方国家内部控制发展的历史看,除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自身因素外,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关键因素。财政部于2001年6月份,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这些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走向规范内部控制的开端,必将有力的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的建设
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方面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行政管理或经营的需要,应该设置的内部控制都已设置;另一方面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自始自终的控制。完整性是内部控制评价一般标准中首要的一条,也是其他一般标准的基础。若内部控制的完整性都达不到,则内部控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就无从谈起。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规范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职责权限。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和程序方法,并对处理各项业务的全过程或重要环节都规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分工负责;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内部规定管钱、管物、管帐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会计记录完整性和正确性;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操作。
突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审计准则的规定,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构成要素。控制环境是指一个单位对内部控制的一种氛围,即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扩大了控制范围,尤其是把管理当局对控制的态度和认识作为内部控制环境的首要内容,更加突出了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活因素,一方面,内部控制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对管理人员的选用,制定良好的用人政策,让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自觉控制意识和行为是内部控制实施与否的更为关键的因素。还有,确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制约关系,也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只有这样,才可能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及审核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三、建立对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内部会计控制因制度本身及人为因素的制约,存在固有的局限,行政事业单位能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切实予以实施,还必须依赖于外部的监督。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政府部门监督、社会监督构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其中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就属对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加大社会监督的鉴证、服务功能。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评价行政事业单位信誉高低的标志,这就督促会计主体从自身利益和社会形象出发,自觉实施内部控制。会计事务所也要积极开展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咨询工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提供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从而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严格执法机制。政府部门监督在会计监督中具有权威性,而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应依法推动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一方面,要正确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靠政府监督的权威性,综合利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加大惩治力度,对因内部控制失控导致的各种问题,依法追究管理者的责任;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应协调审计、税务、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监督检查,共同营造一个促进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良好环境。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依靠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三方面的努力,营造一个内部控制氛围,一方面由政府或权威部门制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另一方面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做出强制安排,从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着手,切实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