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扶贫 » 简短扶贫故事

简短扶贫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1-25 06:55:17

㈠ 我身边的扶贫故事1500字作文

写作思路: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正文:

那是暑假的一天,酷热难当。汽车在乡间小路上颠簸着,我好奇地问妈妈:“这是要去哪儿呢?”

妈妈神秘兮兮地回答道:“今天带你去扶贫,不过,去的是一个省级美德少年的家。”

我顿时纳闷了,是谁呢?想了好半天,我惊奇地叫起来:“难道是老师让我们学习的骞宝珠家!”

汽车七拐八绕地驶过坑坑洼洼的小路,终于在一大片麦地旁停了下来。一座低矮的小平房坐落在几棵杨树中间,两个小孩在门前的空场上玩耍。看见有人来,他们飞快地跑进院子,躲了起来。踏进院子,院子里堆满了易拉罐和塑料瓶,房门锈迹斑斑,墙角破烂不堪。

大门正对的屋子里空荡荡的,天花板上布满了一个个黑灰色的蜘蛛网,墙角低矮的小书桌上放了一本皱巴巴的书和短短的铅笔,一个若明若暗的灯泡惨淡地眨着眼睛。刚刚逃跑的小男孩坐在小板凳上写起了作业,躲在门后的小女孩怯生生地看着我们。

我和妈妈一起走进屋子里,一股难闻的气味冲进了鼻孔,我赶紧用手捂住了鼻子,妈妈看到我的样子,立即用严厉的目光制止了我。这时,一个十四、五岁模样的大姐姐走了过来,妈妈说这就是美德少年骞宝珠,她在父亲去世后,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智障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学习成绩还一直名列前茅。我悄悄地打量她,她身材瘦瘦的,中等个儿,扎着一条长长的马尾,没有我想象的三头六臂,却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

我迫不及待地问骞宝珠:“谁负责养育你呢?”

她大大方方地回答:“平时是三叔来帮忙,院子的废品都是三叔捡的。我在学习之余会负责洗衣、做饭,照顾弟弟、妹妹。”

我又好奇地问:“三叔不在家怎么办呢?”

她的脸上溢满了笑容:“精准扶贫的工作人员、代理妈妈,还有好多不知名的爱心人经常来帮助我们,弟弟、妹妹也很懂事,我们能照顾好自己。”

我心中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和妈妈一起帮他们整理了床铺,和弟弟、妹妹玩了一会儿捉迷藏。离开的时候,妈妈把带给他们的文具和生活用品放在墙角,并悄悄地留下了600元钱。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解地问:“妈妈,你这扶贫工作也太容易了吧?”妈妈笑了笑,回答道:“傻孩子,扶贫哪能这么简单?骞宝珠家不是妈妈的服务对象,但我知道,我的同事们下一步的工作是,联系有关部门先把骞宝珠家通往小学校园的路修了,让她的弟弟妹妹上学更方便,再修缮一下他们的房屋;

然后再帮她的三叔找到合适的致富项目……”妈妈还在絮絮叨叨地说着,而我的心却早已飞到了那个清贫但温暖的家,那个可亲可敬的大姐姐身边。

㈡ 扶贫济困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三令五申

--------------------------------------------------------------------------------

春秋时侯,有一位著名军事学家名孙武,他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庐。

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是不是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

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

女,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为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

伍站好后,孙武便发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众女兵说:“知

道。”孙武再说:“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

后。”众女兵说:“明白了。”于是孙武使命搬出铁钺(古时杀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

她们申戒。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单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

孙武见状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应该是将官们的过错。”于是又将刚才一番话详尽地

再向她们解释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的号令。众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孙武便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

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

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

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同左向右,

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这故事原出于“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后来;人们把孙向女兵再三解释的做法,

引伸为“三令五申”,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例如某地政府向食品商店屡次告诫食品

要清洁卫生,以免损害顾客健康,我们便可说:对于食品商店要保证清洁卫生,政府已“三

令五申”:大家都早已知道了。

给点分!我很不容易的!刚刚来!!!!!!

㈢ 古人扶贫济困的故事

明神宗万历年间,陈霁岩在开州任知州时,发大水,政府没有免除租税徭役,而只发救济粮。州府中的官员们对如何救济进行了讨论。陈霁岩提议:最贫困的救济粮食一石([dàn]),次贫的救济五斗,一定要力求让百姓享受到实际的好处。发放救济粮时,人们都编了号拿着写有号的旗,一个接一个地进来,虽然前后来了有一万人,但没有一个敢吵吵嚷嚷的。陈公亲自坐在谷仓门口的小棚子里,拿着笔点名,一方面观察来领救济的人的服装和容貌,在那些最贫苦的人的名字上,暗自做下记号。到了第二年春天,上面又下公文,让第二次救济最贫困的人。书吏禀报陈公,准备再出告示,让大家另报接受救济人的名单。陈公说:“不必了,只要把我上次在名册上暗底作了记号的那些人的姓名开列出来,你们就直接叫他们前来领取救济粮吧。”老百姓都以为陈公不必调查就能得知实情,认为他是神明的知州。

㈣ 扶贫故事作文怎么写

我觉得你就可以写这个故事他是体现了怎样的比如说别人帮助贫困的家庭然后一切只愿者之类的

㈤ 扶贫故事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一野狼
妹夫当年争取到一下基层扶贫名额,与另外两人张三和李四,带一笔扶贫基金下乡考察一年半,将款项用到该用的地方去。
他们三人被分配到一荒僻山村,据说还不算是山区里最穷的,太穷的地方上级怕他们呆不长。他们就驻扎在这山村一座破败的独院里,院落四围是象征性的低矮石头墙,墙外是荒山野林。
这天半夜,张三起夜去院里的茅厕,听见有什么东西从院墙高处呼一下跳进院子,打手电一看,是条大狗!一个大男人还怕条狗不成?打开屋门,关手电再看——妈呀,“大狗”的两只眼是绿的!像两只绿灯笼在漆黑的夜里一闪一闪,特瘆人。三人面面相觑,心下大骇:狼!而且是条饿狼。因为据山里人的经验,不是饿极的狼是不会到人家里吃牲畜和人的。
赶紧进屋关门!屋门就是两扇破木板,透风潲雨,三人危急时刻找遍了屋里所有能堵的东西都堵上。那条狼就一声不响地围着他们屋子转悠了一夜,试图寻找突破点,直到天亮前才跳出院墙离开。三人开门后发现,院子里一堆灰白的狼粪。
二恶梦
张三李四事假回家,妹夫一人留守那个荒凉的山野院落,恰逢身体有点发烧,早早便关了屋门,从里面上了好几道门闩。妹夫天性谨慎,心下还觉不踏实,于是又特别扛了一根粗木顶上,直到觉得防守极为牢靠,才放心去睡。
半夜,忽听得屋门动静极大,好几个人一起破门而入,手拿棍棒和绳索,为首一人道:“就是他!捆上!”妹夫迷糊之中用力挣扎不得,被几人按住捆绑,其中一人忽然喊道:“错了,错了,不是这个人!”于是,这些人又解下绳子,扔下妹夫扬长而去......
妹夫迷迷糊糊睡到天亮后起床,发现地上还扔着那根粗绳索,屋门竟是大开的......事后据妹夫回忆,那些“人”越想越觉得不像是人。梦也?鬼也?
三 招待
因三人常到当地派出所办事,故被所长留饭。所里依然穷困清贫,捉襟见肘。席间,所长宣扬:被逼无奈,他曾发明用一斤羊肉招待了两拨来客,方法如下——
吩咐厨师用仅剩的一斤羊肉做成羊肉汤,务必注意两点:一、汤要多;二、要够烫。然后,这位所长将陶瓷饭勺的勺把全砸掉,人手一只勺头,眼看好不容易喝到能用勺头够着盆底的羊肉了,情况紧急,所长大喊厨师:“汤凉了!”眼明手快的大厨立刻会意,及时端来一盆滚烫的清汤,续上......这配合,天衣无缝。
如此,第二拨客人也吃饱了。此法天下独绝。
四 花痴
下乡扶贫之前,地市领导找身为党员的妹夫和张三秘密谈话,鉴于往届下乡干部因为长时间身处穷乡僻壤,寂寞难耐,与当地女村民发生作风问题,群众影响极坏,要他们二人严密看守住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李四。
二人身兼秘密使命,以安全保护为借口,不让李四单独外出,尤其到了晚上,二人轮流陪着李四散步聊天,绝不给李四一次犯错误的机会。(这事至今李四不知。)
这李四是看住了,但没想到的是,竟有一花痴村姑自己送上门来!
山间风景宜人,空气清新,妹夫有早起散步的习惯,这一点竟也被这用心良苦的山姑给瞅上了,她一大早便把长辫子梳得油亮,穿上粉红色的确良衬衣,独自坐在妹夫必经的柴禾垛里——等。妹夫颇为尴尬和无奈,只得一次次改变散步路线。
这村姑干脆放下最后一线矜持,直接去他们住的屋里玩。三人吃饭,她就坐一边看着,有时也会用山里人的口吻撒娇:“俺也吃点吧。”三人立刻客气地让她吃。她其实不吃,只等他们一吃完,立刻抢着帮他们刷碗筷,再后来发展到帮他们铺床叠被,到最后夜里很晚了竟还是不肯走。三人“无功不敢受禄”,集体想法子哄她走,她前脚一走出屋门,立刻关门上锁,谁知再一开门,人家转身又回来了!
任三人如何左躲右藏,那花痴女依然执着如怨鬼,而且跟村里人讲:这三个人,(嫁)哪一个都中。
妹夫觉察到事态的敏感

㈥ 脱贫攻坚扶贫故事原创10篇

第1篇:

提起脱贫攻坚,最让我难忘的便是那段到村扶贫的时光。从吉林伊通镇关家村包村干部到关家村的“小林书记”,到贫困户王中生的帮扶责任人,再到镇青年志愿者爱心服务队的志愿者。

真心求教,立志于“学”,收获扶贫“业务熟”。作为一名年轻的90后包村干部,我认真向单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关家村村屯干部请教,认真学习脱贫攻坚业务知识。

详细了解脱贫攻坚各项程序,学深悟透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以最快的速度熟悉脱贫攻坚工作的要领方法,打开工作局面。

组织召开脱贫攻坚政策宣讲会,下发扶贫政策手册,并根据关家村每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对照扶贫政策,充分利用各项扶贫政策,有重点及针对性地宣传医疗、金融、教育等政策,让贫困户能真正享受到扶贫政策,确保扶贫政策户户知情、人人知晓。

不惧困苦,立志于“勤”,收获百姓“暖心笑”。作为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刚担任关家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我对农村工作、全村贫困户基本情况除了材料上的文字,几乎一无所知。

经过一段时间的到村锻炼,我对全村26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大事小情,做到张嘴就来,情况全掌握、困难全清楚、贫困户全熟识,贫困户们对胖乎乎的“小林书记”也印象深刻,都知道有个经常来家里嘘寒问暖,积极解决问题的“小林书记”。

在农忙的时候,凌晨五点就到村上带领村屯干部走访贫困户,核查核准贫困户相关信息。知道贫困户徐国春的大米见底了,便自掏腰包给徐国春家买了自家吃的大米,一直因为脑出血后遗症行动不便经常喜怒无常的徐国春见到“小林书记”总是笑嘻嘻的。

知道徐国春的妻子照顾徐国春在收苞米时精力不够,便协调村干部帮助借用收苞米的机器;知道贫困户徐铭浩在读书,便积极帮助研究教育帮扶相关政策;知道贫困户吴亚山的妻子因为拉苞米途中摔下来住院,便去看望并自掏腰包送上慰问金……

虽然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能做的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我愿意怀揣着年轻人的“脱贫梦”,带着对困难群众真挚的关怀以及对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工作由衷的热爱,用真心收获真情,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

第2篇:

生活中处处需要爱,爱,无处不在。它也许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是枯树的一片新绿;是生病时的一声问候;是夜空中一颗颗闪耀点缀的星星……教育扶贫便是这爱的种子。

我是小法仪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根据教育局、汤峪镇教委、学校的统一安排,我跟学校的二十多名教师一样都被安排了入户帮扶。吴诗曼便是我帮扶的一名学生。

年初,我与同学校的众多同事一样,拿着扶贫宣传资料,开始了我的扶贫之路。在第一次去吴诗曼家之前,我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因为在学校时我就从吴诗曼口中了解了一些她家的情况:其爷爷是位聋哑人,奶奶从小便患有小儿麻痹,父亲也患有小儿麻痹症,并且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鉴于这样的家庭情况,我这次上门扶贫会不会吃个闭门羹呢?

步行20多分钟后,我们终于通过打听来到她家,果不其然,她家大门紧锁,于是我通过打听在村子里玩耍的孩子群中找到了正在嬉戏的吴诗曼。

我通过询问得知,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也见不上几次面,爷爷奶奶这几天在果园干农活还没有回来,在无人监管的处境下,她自己也就没有自觉得去完成家庭作业,而是在和同学在玩耍嬉戏。

正在我了解情况的时候,她爷爷奶奶干完活回来了,急忙招呼我和一行的同事去家里坐坐。就这样,吴诗曼才回到了家里,在向家长了解了家庭实际情况宣传完教育扶贫政策后,看到她还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的想法。

我就主动询问她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她才告诉我她在学校做了一点,还有很多没有完成,有些题她还不会做,我就开始给她讲解当天的作业,讲解中我发现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乘法口诀还没有记熟!我就主动帮她分析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帮她记忆,并告诉她要抽时间尽快背熟……

通过入户走访,我近距离得深入了解到了吴诗曼的家庭情况和学习困难,在接下来的时间了,我一有时间就找吴诗曼谈心,了解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利用课间及闲余时间帮她复习数学学习中的知识,同时在班里也指定了两名学优生对她进行学业、学习习惯上的帮扶。

第3篇:

大学好友现今是一名忙碌而又充满激情的扶贫驻村干部,平时和她的通话多在五分钟内结束,昨晚她却破天荒找我煲了一个小时的“电话粥”,聊天内容无不表达着她对脱贫攻坚的信心以及决心,也“泄露”了部分扶贫干部“走”“骂”“观”“花”的工作方式。扶贫干部的“走”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扶贫干部有三条路要“走”,一是走最偏远、艰难的路,跋山涉水、风雨兼程,走向最需要帮助的群众家中,了解群众最真实的情况;二是走最真诚的路,通过走访、谈心、拉家常的方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听民意、解民忧、聚民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真正做到走实走心;三是带领群众走致富路,俯下身子、挑起担子,了解当地实情,发掘当地资源特色,争当产业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带头羊”。

扶贫干部的“走”,带着“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他们脚踏实地,一条路走到底,走向基层、走向一线、走向群众心里。

扶贫干部的“骂”是“忠言逆耳利于行”。2019年10月,一条题为“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的视频,引起网友纷纷点赞。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为何视频中扶贫干部指责贫困户并未被骂,反倒好评如潮?细品不难发现,“爱之深而责之切”,扶贫干部的“骂”更多的是其一颗以群众为出发点的赤诚之心。

在这攻城拔寨关键时期,扶贫干部要在“骂”中将“授之以渔”的奥秘“破译”,将懒汉和“装睡”的贫困户“骂醒”。要敢“骂”,并通过“骂”的“激将法”,引导贫困户讲道理、转变思维,真正振作起来,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用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扶贫干部的“观”是“一枝一叶总关情”。观世间百态,品人生百味。扶贫干部更是要在实践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认清形势,细查民情,做到不被浮云遮眼,亦不错过任何细枝末节,始终坚持群众事无小事。

要聚焦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痛点、难点、热点、堵点,找准精准施策着力点,抓实责任,坚持目标,以解决突出制约脱贫攻坚问题为突破口,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针对问题精准发力,强化责任体系支撑,聚焦政策效应,逐一突破,全力补齐短板。

扶贫干部的“花”是“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脱贫攻坚任务重,时间紧,这就要求扶贫干部们多花时间、多花心思、多花精力、多下功夫。

要树立起愚公移山之志,把脱贫攻坚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攻坚任务紧紧抓在手上,不畏困难,躬身实干,久久为功。始终保持真抓实干、务实担当,走上田埂、踏入泥地、心系群众、不务虚功。

除了“走”“骂”“观”“花”,扶贫干部们也在勤找路子、想法子,“解锁”更多方式,不断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磅礴力量!

第4篇:

4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调研。这里安置了全镇11个村的1346户高山危住户、地灾户和贫困户,共4173人。在同搬迁户拉家常时,他指出,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乐业。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就成了改善群众生活的重大机遇。但易地扶贫搬迁不能止步于“移得出”,还要答好“稳得住、住得下去”这道“加试题”。而稳得住、住得下去就要靠稳定就业,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多向发力,实实在在做好易地搬迁的后续就业工作。

发挥组织作用,夯实就业保障。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易地搬迁一定要按照“搬迁到哪里,支部就建到哪里;移民在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在哪里”的模式,建强基层党组织,着力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夯实就业保障。

基层党组织要加强摸底,建立台账,对搬迁点劳动力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对失业情况、岗位需求、技能培训需求等详细情况逐一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

要加强协调,精准对接,深入周边企业了解用工需求、岗位条件、工作环境等信息,通过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台账数据对接比对等方式,“一人一策”帮助劳动力精准就业;要主动开发岗位,通过设置综治劳动保障岗、公益专岗等岗位,解决一批就业问题。

强化技能培训,筑牢就业基础。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是稳定就业的基础,况且当前我国产业价值链正处于向上游转移阶段,对劳动者技能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强化技能培训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要站在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的高度,整合培训资源,多部门、分时段、多轮次对搬迁点劳动力开展全覆盖就业技能轮训。

要突出因材施教,探索分层次就业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劳动力,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培训效果;要探索建立补贴制度,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发放一定生活、课时、技能鉴定补贴,免去其培训期间的生活之忧。

大力发展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产业兴,则百姓富。解决就业问题,根本上还是要靠大力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收。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生命线,着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开工建设,吸纳周边贫困劳动力就业,收获长期稳定的收益。

要加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设,缓解搬迁点劳动力就业问题,并出台相关金融政策,支持贫困劳动力入股,享受分红;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吸引搬迁点优秀农民工返乡,带领群众创业增收。

要通过建设用工、收购农户原材料等多种有力措施,持续扩大产业扶贫项目的带贫效应;要大力发展电商产业,通过电商平台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

就业稳,则收入稳;收入稳,则生活安。我们一定要紧盯“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的目标,在做好就业工作方面花力气、下功夫,切实答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加试题”。

第5篇:

“叮咚叮咚”,微信群里下达了饮水安全排查工作任务,我自己下载打印好摸排表后就去搞排查了。我从村北往村南走,“转角遇到爱”,老徐竟然从村南往村北摸排饮水安全任务,排查任务出乎意料地快速完成。

工作上的搭档,就像是“谈男女朋友”,要双方主动才有结果。脱贫攻坚两人都愿意主动担当作为,遇事积极敢为,不逃避、不退缩,把责任扛肩头,把任务抓手中,把困难群众放心头,那么一定能做一个合格的扶贫干部。

2019年底,我们负责帮扶的独居建卡户卖半边猪肉赚了2000元,听到消息的我和老徐开心得像个孩子。“我已经70岁了,老伴又有眼疾,感谢党和政府关心,给我们办了低保,要不然生活都成问题了。”

建卡户的感激让我感受到只要自己用心用情帮扶建卡户取得成效,他们就愿意和你敞开心扉主动交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有了建卡户主动分享的“Buff加成效果”,会让扶贫干部心情变愉快、工作更努力,对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更足。

第6篇:

“你好,我是你家新的帮扶干部,现在我们在调查建卡户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使用情况,请问你家小额信贷资金是怎么使用的?”“你是骗子吧……”

由于8月份才参加工作,我与这户外出务工的建卡户并未在实际生活中见过面,是第一次通过电话联系,故而造成误会。此事严重打击了我的工作积极性,当时心中甚至想过“真是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吃力不讨好啊”,甚至一度想放弃驻村扶贫工作。

老徐安慰我道:“她利用小额信贷资金在隔壁县跟朋友合伙养山羊,估计你这突然来的陌生电话让她以为你惦记她家山羊。我现在就给她拨个电话,让她知道你是谁,以便开展工作。”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有两户建卡户住在县城,老徐驾驶技术不好,就需要我这个“司机”专职接送,我与老徐常常在行车途中探讨哪一户建卡户最困难、最符合具体帮扶政策,该怎样着手才能帮到他。

有一家建卡户养有10桶蜜蜂,但是因为他腿有残疾,所以经常便是我和老徐二人提前与建卡户联系后约定时间驱车前往养蜂地了解情况。

扶贫工作不光是有任务才联系建卡户,才与村干部合作,更要与搭档的村干部思维“同频”想到一块,情感“共振”相互理解,唯有如此扶贫新手方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第7篇:

第一次参加村里会议,难免紧张。“会不会让我来一个自我介绍啊,没准备怎么办?”坐在圆形会议桌前的我握紧了手中的笔。村干部老徐仿佛看出了我的紧张,拍拍我的肩膀,递了一杯凉茶给我并说道,“夏天喝口茶容易凉快些。”

散会后,我与参会的村干部们挨个打了招呼,说得最多的还是“你好”。我和老徐分在了同一个组,就此成为驻村工作的搭档。大学刚毕业就参加工作、尚未褪去稚气的我工作本领很不足。

记得第一次与老徐走访建卡贫困户时,我带着笔记本与老徐在建卡户家中了解情况,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我,此时发现我竟然无法与建卡户自然地搭话,只能听老徐与建卡户交谈,自己做一个“旁听生”。

那时起,我便明白要向老徐学习请教如何与建卡户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老徐常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扶贫干部、驻村工作要有所成效的前提就是要先获取建卡户的信任,就是要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常往村里走,多与建卡户交流,增进感情。

在符合政策条件的情况下,用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不“空口放炮”“乱表态”,踏实做事才能建立信任关系。

第8篇:

从2018年11月到现在,与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近一年半了,在这短短的18个月中,从懵懵懂懂、不谙世事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成长为现在面对农村工作和帮扶工作驾轻就熟的基层干部。

这份心态的成长,这份生活的历练,这份岁月的积淀,仔细想来,或许正是那扶贫路上的“一张奖状”“两颗鸡蛋”“三声谢谢”所赋予。

一张奖状,是与小涛携手努力的现实见证。小涛是一名孤儿,寄居在其伯父家里,生活上有困难,学习成绩也不甚理想。

与小涛建立帮扶关系的第一刻起,我就仔细了解其生活情况、学业情况和心理情况,到家和学校逐一进行走访,尽量掌握最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最初和小涛沟通时,他极其腼腆和内向,几乎不怎么说话,想要和他交心谈心也无从下手,还想要帮他重塑自信,这又是何其艰难!

面对小涛的排斥和抗拒,我只得慢慢靠近,利用放学时间和周末,我尽可能抽时间到他家和他聊聊天,谈谈学校的事,聊聊所憧憬的未来,终于在为期两个多月的沟通中,他慢慢接纳了我,也开始亲切地喊我一声“哥哥”。

帮扶的这一年多,经过我和小涛每个周末的互学互助,小涛的成绩渐渐有了起色,上学期期末也得到了上小学以来的第一张“优秀学生”奖状。看到这张奖状,小涛笑了,我却哭了,原来奋进的小涛是这样可爱,原来我真的能够帮助他人,帮助他人的感觉真好。

两颗鸡蛋,是胡奶奶对我工作的认可和生活的关怀。在所联系的四户贫困户中,胡奶奶是独居老人,还是视力一级残疾,基本属于盲人,生活上存在很多不便。

面对胡奶奶的生活情况,帮扶措施的制定,肯定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收入达标就可以,而要更多关心她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面对生活上的不便,我几乎隔两天就要入户一次,帮她提提水、扫扫地、清理下环境卫生,让她有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

在劳作之余,我会和她唠唠嗑,聊聊她生活上的一些事,听听她年轻时候的故事,让她的声音有人听,让她的故事有人记,因为老人的故事就是成长的岁月。

与此同时,胡奶奶经常煮好两颗白水鸡蛋,在我准备离去的时候,直直塞在我的口袋里,连忙说,“村里条件不好,你是年轻小伙子,吃点鸡蛋补哈”。

摸着这热乎的鸡蛋,心中感慨万分,这两颗热乎的鸡蛋是群众对我扶贫工作的认可,这两颗热乎的鸡蛋是群众对我生活的关心,这两颗热乎的鸡蛋温暖了我的扶贫生活。

第9篇:

三声谢谢,是基层工作落地落实的真实回应。在这一年半的扶贫生活中,“谢谢”这个词语,几乎每一天都出现在我的生活里,不过这几声“谢谢”却成了我基层工作落地落实的真实回应。

一声谢谢,贫困户对我说,“小何,谢谢你,没有你,我们的生活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这声谢谢,是我给联系贫困户申请低保、办理大病救助、申报老龄津贴的现实写照,是为贫困户解决生活困难的现实回应。

一声谢谢,群众对我说,“小何书记,你来了,我们村的风气都好多了,谢谢你的付出,不过你还要继续待下去哈。”这声谢谢,是我清理村里低保乱象、组建治安巡逻队伍的现实写照,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现实回应。

一声谢谢,是村干部对我说,“小何书记,不错,看来大学生也是能适应农村生活的嘛!谢谢你来帮助我们提升了思想认识。”

这声谢谢,是我协助村干部处理村上遗留问题、组建学习班的现实写照,是我融入农村、走入群众的现实回应。这三声谢谢,也成为了我这一年半基层工作和扶贫工作落地落实的真实回应。

“一张奖状”很小,“小”到我为群众的幸福感到幸福;“两颗鸡蛋”很少,“少”到让我不能忘却为民服务的初心;“三声谢谢”很轻,“轻”到我能够听到群众的心声。

扶贫工作只是基层工作极小的一个部分,不过它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接下来的生活里和工作中,我会继续落实扶贫措施,做实扶贫工作,夯实扶贫成效,竭力帮助贫困户们脱贫奔康,共享美好生活,力争在以后的扶贫路上收获更多的“一二三”,乃至那无数的“四五六”。

第10篇:

从横冲直撞的23岁走来,到如今笃志成长的25岁,3年的脱贫历练,3年的基层实践,从少不经事的毕业大学生到脱贫攻坚的小干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赛道上,我和所有一线扶贫干部都奔跑着、冲刺着、收获着,用拼搏的汗水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种下三朵花。

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种下了一朵名叫实践的花。接触扶贫从全面摸排开始,当时还是扶贫小白的我跟着同事入户走访,卡着一厚沓农户摸底信息表和民政部门导出的收入数据敲响农户的大门,学着同事的样子一项一项询问,一条一条核实,一户一户记录。

14天的时间里,我和单位其他同事一同完成了领导布置的6个行政村的摸排任务,汇总到最后一个数字的时候觉得自己无比骄傲,这些数据都是我们一步一步走出来、算出来的啊!

后来慢慢接触扶贫调研,经常跑到村里和村里的百姓交流,问问他们对于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听听他们对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自己去地里看看经济作物的长势如何……

脱贫攻坚的工作经历教会了我,实践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唯一途径,生木造屋是不可行的,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基层的问题还要从基层群众身上入手,最真实的数据也要从基层群众上获得,第一朵实践的小花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我们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种下一朵希望的花。苗志刚是张全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双腿残疾靠轮椅行动,还记得初次去他家的时候那间杂乱的屋子、有些迟缓的眼神和略带些自暴自弃的样子。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失去双腿不能自由行动的他对未来的生活并不抱有太多的希望,眼看年幼的两个儿子还等着他抚养长大,我和村里的第一书记商量着给他一笔启动资金,让他和家人选择传统豆腐加工项目合作经营,全家人“报团取暖”开起了小作坊。

苗志刚负责日常财务管理,父亲和兄弟负责生产和跑外销售,母亲和妻子协助制作豆腐,一家人的日子变得越来越“红火”,苗志刚的脸上也开始出现了笑容。2年下来,他用豆腐作坊盈利的资金购买了10只羊和6头肉牛,建起了标准的养殖基地。

他还想利用残联的残疾保障资金和小额金融贷款的政策,承包附近100亩土地种植苜蓿等草料作物,将豆腐坊生产剩余的豆渣、浆水以及紫花苜蓿作为牛羊的增肥饲料,形成互利发展的种养产业链。

让贫困户从自暴自弃到心存希望,这大概是扶贫干部最大的成就,第二朵希望的小花在每个人的心底破土抽芽。

㈦ 教师扶贫小故事

教师扶贫小故事:

接到安排,我与同学校的众多同事一样,拿着扶贫宣传资料,开始了我的扶贫之路。在第一次去邢雨菲家之前,我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因为在学校时我就从邢雨菲口中了解了一些她家的情况:她家致贫原因是致困,他父亲脑梗导致身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其爷爷爷、奶奶年迈体弱,基本丧失劳动力,家里还有两个双胞胎妹妹,母亲在父亲生病之后就外出打工。

鉴于这样的家庭情况,我这次上门扶贫会不会吃个闭门羹呢?步行20多分钟后,我们终于通过打听来到她家,果不其然,她家大门紧锁,于是我通过打听在村子里玩耍的孩子群中找到了正在陪妹妹玩的邢雨菲。

我通过询问得知,父亲还在医院住院,爷爷在医院照顾,而奶奶去田间干农活还没有回家,在无人监管的处境下,她自己也就没有自觉得去完成家庭作业,而是在和妹妹们玩耍嬉戏。正在我了解情况的时候,她奶奶干完活回来了,急忙招呼我和一行的同事去家里坐。

通过入户走访,我近距离地深入了解到了邢雨菲的家庭情况和学习困难,在接下来的时间了,我一有时间就找吴诗曼谈心,了 解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利用课间及闲余时间帮她复习数学学习中的知识,同时在班里也指定了两名学优生对她进行学业、学习习惯上的帮扶。

扶贫先扶志,扶智即扶贫。为了不让贫困代际传播下去,为了这个贫困的家庭走出困境,为了让邢雨菲和其他孩子一样顺利地完成学业,我坚持每周找她谈话谈心,询问了解她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通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邢雨菲同学在慢慢成长起来。

(7)简短扶贫故事扩展阅读:

教师帮扶记录内容:

1、和孩子交流新学期的打算,了 解孩子的思想。

2、和孩子一起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对孩子以前的行为进行纠正,对孩子提出本学期学习、生|

活目标。

3、鼓励孩子微笑面对生活,多交朋友,与人融洽相处!勇于面对自己的“暂时失败",凡事要从乐

观的方向去想。

4、鼓励孩子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告诉孩子一个对生活充满了丰富多彩.

的幻想的孩子,它能使我们在快乐充实中度过每一天。

5、给家长和孩子宣传扶贫政策。

㈧ 扶贫故事5年内(80字)

这些作品讲述的都是发生在扶贫前线的模范故事,他语言生动,真实感人,从不同侧面反映回了我区第一书记、农答村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在去年那场扶贫攻坚战役中的优秀表现和做出的不懈努力,真实记录了扶贫干部真扶贫,扶真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定决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也为搞好扶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㈨ 以温暖为题的扶贫小故事征文400字。

温暖是一首歌,一首无需唱出来的歌,它是一首用心灵去体会的歌;温暖是一首歌,一首不需要华丽的歌,一首平凡而普通的歌;温暖是一首歌,一首可以使孤独的人得到心灵慰问的歌。温暖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别会发 现温暖就在身边。

温暖或许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话…都能从中体会出温暖,当你给予了别人温暖的时候,你也会得到别人的温暖。

生活中处处都有温暖,处处都有真情。从孩提到童年,再到少年,再到青年…我们老过了无数的路,我们时时刻刻在长大中,也时时刻刻在感受着温暖。

记得在小学时,当我面对着一个孤苦伶仃的人时,我用一个微笑向他问好,虽然一个微笑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失去尊严的人来说一个微笑可以使他从新获得信心。过了几天后,我又碰见了那个人,他也用一个微笑来向我问好。当时,我心里特别高兴,也有一种温暖的心情涌上心头,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心情。通过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当你给了别人温暖,别人也会用温暖给矛你,相反如果你用冷漠的态度面对别人时,别人也会用冷漠的态度来面对你。

温暖就在指尖,随处都可以看到,它伴随着我们走过了多少年华岁月,在生活当中我们要用温暖给予别人,为别人照亮前方的路,带来光明。

潇潇细雨,滋润温暖的心田,脉膊的跳动伴随着我们而跳起来,当我们在某个瞬间突然发现了温暖,我们是那么的高兴,那么的欣喜。

在人生的道路中,我们的路还很长,用温暖为以后铺成一条地毯,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去谱写华丽的文章。

让温暖化作一场细雨,撒满人间;让温暖化作一方水吗,滋润那忧愁的心灵;让温暖变成一条芳香而幽静的小路,去挽救那即将误入歧途的人。

让我们一起用温暖感动这世间的万物,一起去歌颂那美好的明天。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