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扶贫
❶ 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发挥什么主体作用
党员干部
❷ 如何发挥“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中的助推作用
一、“第一书记”发挥好作用必须要有“中心”意识
中心就是目标,就是靶向。只有中心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当前,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脱贫”,实现贫困人口持续增收,贫困村经济不断增长。确立中心,聚焦中心,必须要把握各级精神,做好学、访、研等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吃透政策精神。深入学习各级有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会议精神,深入学习研究精神要义,深度把握核心内容,围绕年度脱贫目标,帮助群众用足用好这些政策,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更多的政策指引。本人2012年4月曾被组织派驻三庄镇北陈家沟任“第一书记”,当时本人就将贫困群众脱贫、农村经济发展、组织建设加强作为中心任务,树立不脱贫决不罢休的决心,经过2年努力,广泛运用政策机制,将该村从后进村“攻坚”成为先进村。
二是深入走访,吃透村情户况。要做到腿勤、嘴勤,广泛深入开展走访活动,这是摸村情、熟民情的最有效办法,不能图省事省力,代表性的走几个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要村不落户,户能见人。要学会自己走、少让他人陪,这样才能听真言、摸实情。我在驻村期间,首先向村干部了解了村的基本情况,积极“入户串巷”,深入田间地头,按照当好政策宣传员、工作联络员、扶贫指导员、信息收集员、民生服务员等“五员”要求,把“第一书记”驻村的目的意义向村民们进行了宣传,让他们打开心扉讲真言、说实话。通过走访沟通,群众对我这个“第一书记”都比较“感兴趣”,认为村里发展有希望了,纷纷想我“诉说”真情。通过面对面、心交心,了解了大量的民情民意,为厘清工作思路,探寻发展出路奠定了基础。
三是深入研判,吃透意见建议。及时对走访情况进行梳理研判,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论证思考,结合村里的自然环境、人文风俗、地形地貌等因素,详细掌握贫困村发展现状,基本情况、贫困户分布、项目需求清单,认真分析脱贫制约瓶颈,科学拟定脱贫计划,勾画发展蓝图。及时撰写贫困村扶贫调研报告和体会感受,全面总结贫困村的发展现状、致贫原因、着力重点和对策建议。同时,积极学习各级驻村干部和挂职“第一书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不断拓展带领村“两委”班子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思路。
二、“第一书记”发挥好作用必须要有“规划”意识
规划,就是工作思路,就是发展出路。“第一书记”发挥好驻村帮扶作用,必须要有一套精准、科学、实效的工作方案,即规划。在两年的“第一书记”生涯中,我正是按照规划设计,一步步让北陈家沟村走出了“低估”,无论是党的建设还是经济发展实现了质和量的跨越。具体的工作规划中,我在深入学习、走访调研、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确立了“一点二线三面”的工作思路,实行以点带线,以线扩面,以面定干。
“一点”,即以群众脱贫增收致富为重点。抢抓区委、区政府“突破三庄、带动西部”发展战略,实行内力、外力齐发,从根本上改变北陈家沟村“脏乱差穷”等旧貌。争取利用2—3年时间,将驻点村打造成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组织坚强、干群同心,生产发展、生活富有,管理规范、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点”,也可以说是攻坚的中心,正是明确了重点所在,突破口所在,才使得今后的工作方向明,用力准。
“两线”,即实行两条“工作线”作战。一是“党建线”,在加强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和党员先进性上下功夫;二是“发展线”,在充分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科学规划,逐步推开”原则,在产业结构调整、村容村貌改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文章。通过“两线”作战,明确班子分工,完善制度保障,调动干部、党员以及村民代表积极性,形成了加油干、加快干,“大干快进”的生动局面。
“三面”,即做好三大“工程面”。一是社区建设工程。规划建设功能齐全、设施齐备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民健身广场;二是农民增收工程。充分发挥山场资源面积大和传统板栗种植面积广等优势,实行引商上山,在产业升级换代和发展各类苗木、薄壳核桃等特色农业产业上做文章。同时发展鸡、猪、牛、羊等“绿色养殖”,打造“绿色生态养殖第一村”。加快推进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环境整治工程。实施让河“清”起来、让路“硬”起来、让灯“亮”起来、让街“美”起来等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着力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幸福指数。
实践证明,明确的思路、科学的规划,坚定地落实,使北陈家沟村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较大的变化。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园林务工等既让土地得到了升值,又让收入得到了提升,深得人心;通过建设社区中心、治河修路、环境整治,让党员和村民活动有了去处,心灵有了“归宿”,文化生活得以丰富,文明素质得到提高。
三、“第一书记”发挥好作用必须要有“落实”意识
规划重在落实。美好的蓝图不去落实就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通过任“第一书记”时的工作,我的体会是要用好三个“落实”作保障,推进工作好快发展。
一是用“制度”落实。一方面,加强对第一书记的驻村工作制度的督导落实,做到真督实查严考,让第一书记从思想上紧起来,切实用心抓落实。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村务党务等制度的建立完善,用制度来有效开展村“两委”工作,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驻村期间,本人扎实推进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定期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认真开展组织生活会,健全完善“村规公约”,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用“关系”落实。“第一书记”大都来自机关,有着较强的“社会关系”和丰富的“人脉资源”。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关系”,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下乡活动;通过开展送物资、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等活动,让群众得实惠、受益处;通过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关爱活动,诚心实意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驻村期间,本人通过各种关系为村里争取资金物资合人民币120多万元,树起“第一书记”亲民爱民的党员和干部形象,从而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工作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
三是用“真情”落实。在落实任务,开展工作时难免会有群众不理解,甚至触及少数人利益不满意,而无视甚至阻止“规划”方案的实施推进。此时,切忌用行政命令的手段,甚至强制措施,只有“第一书记”用好“亲力亲为”、“三顾茅庐”、“苦口婆心”、“不厌其烦”、“ 忍辱负重”等“软手段”,就会“情化寒冰”,情动人心,就会有效推进工作落实,完成扶贫任务,实现脱贫目标。
❸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
一、坚持以产业发展扶贫
坚持以产业发展扶贫,要求准确摸清本地各个乡镇、村的总体底数,了解当地贫困地域的范围、贫困人口的数量、贫困程度、具体致贫原因和潜在的资源优势,从而有针对性地规划当地贫困人口的扶贫计划方案,科学制定未来五年内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指标,使扶贫工作的开展透明化,且使得扶贫成果有数据可依。
对于部分贫困程度严重的地区,扶贫工作可能需要先“输血”,以完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政治经济大环境,改变贫困者的思想理念,为吸引产业投资做好铺垫,为产业引进等“造血”措施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扶贫前期应注重“输血”,中期力争“输血”、“造血”两手抓,到后期以“造血”为主。
二、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
随着扶贫政策执行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救助对象需求的多元化,社会工作将成为我国农村扶贫事业发展的新路径和必要补充。现代扶贫问题和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上具有一致性,在受助对象上具有相通性。现代扶贫问题和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上具有一致性,在受助对象上具有相通性。
三、坚持“提升内生力、提升益贫性”战略机制
在精准扶贫中应坚持“提升内生力、提升益贫性”的战略机制。“提升内生力”,就是以贫困地区自力更生为主,外部力量帮扶为辅。“提升益贫性”,就是开发等一切经济社会活动要有益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一方面,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劣势。贫困地区应扬长避短,立足本地特色生态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面,创新特色“造血”方式。这就要求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本地区的资源型工业、劳务经济、特色农业、民族和地区特色旅游等。
(3)发挥扶贫扩展阅读:
精准扶贫如何助推社会公平:
一、通过“对象精准”有利于实现起点公平
精准扶贫通过合理有效地确立识别指标,创新识别方法,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可以有的放矢,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有效解决“扶持谁”的问题,真正提高扶贫资源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也即通过再次分配减少资源禀赋的初始差距,最大限度地保证起点状态下每个公民所拥有的要素禀赋是相近的,从而实现起点公平。
二、通过“方法精准”有利于实现机会公平
精准扶贫通过科学评估、创新扶贫资源配置方法,找准着力点,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因地制宜,确保扶贫扶在“点”上,有效解决“如何扶”的问题,真正发挥扶贫资源的效用,才能使贫困者真正享有在市场竞争中的公平机会,才能生长出发展的自信,更公平地享有改革发展带来的机会,以实现机会公平。
三、通过“成效精准”有利于实现结果公平
精准扶贫通过创新扶贫措施,不仅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和地区,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而且通过可持续的扶贫方式,从根源上改变了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解决了弱势群体权益的弱化,有助于增强贫困者获取新的资本性资源的能力,从而有利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以实现结果公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时期精准扶贫四个要点
❹ 中国共产党在扶贫中是怎么发挥领导作用的
从党中央的角度,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制定大政版方针,进行政治领导,组织领权导和思想领导。
从基层党组织角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争做精准扶贫的主力军,群众小康路上的贴心人,扶贫攻坚的“扛旗人”。
一、当好精准扶贫的“宣传员”,发挥好牵头引领作用。
二、要当好精准扶贫的“领路人”,发挥好先锋示范作用。
三、要当好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四、要当好结对帮扶的“牵线人”,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五、要当好产业富民的“扛旗人”,发挥好责任担当作用。
❺ 如何发挥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一是强化牵线搭桥,推动工作落实。合理调整包片领导及驻村干部,建立党委、政府与驻村干部定期联系制度,由包片领导带领驻村组长与驻村干部与各村干部、群众会面,宣传相关政策,增进干群关系,促进工作开展。同时,各村把在发展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向驻村干部介绍,驻村干部及时到实地调查核实,再结合帮扶实际,征求村委及群众意见,形成帮扶计划,确保驻村工作不走过场,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严明工作纪律。组织部门履行好指导和监管责任,统筹协调解决驻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派出单位要按照倒挂考核有关要求,履行好监管和帮扶责任,确保干部脱产常驻;协助配合好乡镇(街道)党(工)委加强对驻村干部的管理,每季度至少要到本单位驻村点开展1次调研,每年为所驻乡镇和村解决几个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乡镇(街道)党(工)委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驻村干部的管理,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为同步小康驻村干部和村第一书记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县纪委、县委县政府督查室把驻村工作纳入专项督查内容,建立督查机制,制定督查计划,定期开展督查,严格问责通报,对驻村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格问责通报。进一步完善驻村干部和村第一书记召回机制,对工作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打不开工作局面采取通报一批、召回一批、调换一批的方式,优化驻村干部队伍,确保驻村工作时间和效果,坚决防止走过场。建立健全驻村考勤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定期走访制度、述职考评制度、激励制度等,重抓两头,严管中间,奖优罚劣。
三是强化培训提升,全面提升素质。进一步加强“讲、访、帮、促”活动,不断推动驻村干部“一宣四帮”工作,提升驻村干部对党的重大政策理论宣讲力度,大力推进驻村干部道德讲堂活动,在驻村干部中推选一批工作业绩好、群众口碑好的驻村干部组成宣讲团,总结驻村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以片区为单位,开展宣讲活动。同时,进一步强化驻村干部SYIB创业培训,全面提升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本领和激情。
四是强化信息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干部职工大会、村民小组会议宣传做好驻村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专人作为驻村工作联络员,及时掌握驻村干部工作动态,收集整理驻村工作相关材料,加强对干部驻村工作的宣传报道,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大力宣传,为不断深化干部驻村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❻ 如何发挥村级党组织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1、加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重点选好配强乡镇、村党组织书记。选拔那些思想素质好、事业心责任感强、带头实干、熟悉农村社情民意、敢抓敢管、清正廉洁的干部,尤其是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标准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注重拓宽选人渠道,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乡镇党委委派等方式产生村党组织书记。加强乡村干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中选拔和培养乡镇领导干部。
2、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适应美好乡村建设的需要,按照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扩大党组织工作覆盖面的原则,在坚持按地域、行政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按照中心村社区设立党组织,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对符合设置党总支、党支部条件的中心村可按照有关要求及时调整组织设置,理顺规范行政村党组织与中心村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强化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和协调服务功能,开展星级创评活动,促进乡村党组织和党员晋位升级。到2016年底前,努力使三星级以上的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分别达到85%以上,三星级以上农村党员达到90%以上。
3、加强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把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纳入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把党员活动室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有固定场所、有配套设施、有专人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整合教育、卫生、计生、文化体育等资源,统筹推进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文化体育、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提升综合服务效能。
二、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带领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能力
4、加强乡村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把乡镇、村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把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兴业富民、土地整治和管理创新等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委组织部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523”工程(全省从2013年起,省级重点培育500个示范村,市级培育2000个示范村,县级培育3000个示范村,分3批组织实施,每批周期2-3年),列入中心村建设任务的行政村党组织书记优先安排。采取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乡村干部提高认识,开阔视野,明确思路,增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能力和本领。
5、加强乡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引导乡村干部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努力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在农村基层干部中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6、健全乡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东至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2—2016年规划》,继续推进农村党建“114”工程。全面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要求,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村级组织运转、村干部报酬、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注重在美好乡村建设一线锻炼、培养、选拔干部,加大面向优秀村干部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和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工作力度,选拔一些长期在村任职并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成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进入乡镇党政班子。注重对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乡村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7、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素质。认真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力争2016年底前把所有农村党员轮训一遍。坚持每年春节前后开展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推进党员教育“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经常性地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科技文化教育以及农业适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
8、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建功立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结合中心村建设,创新党员活动方式,深化“双培双带”、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党员议事会和承诺制等“六大载体”建设。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员的荣誉感、成就感和投身美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9、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把“入口关”,注重在美好乡村建设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技之长、能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青年农民和优秀农民工作为党员发展工作重点,重视发展女党员。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和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要达到70%和50%以上。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0、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大规模开展农村适用技术、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提高,培养造就大批适应美好乡村建设要求的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农技专家、能工巧匠等实用人才,重点培养一大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善于创业、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复合型人才。进一步加大支持服务力度,为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搭建平台。
11、深入推进选派工作。按照构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新格局的要求,深入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根据美好乡村建设任务,适时调整结对共建单位,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选派干部优先安排到有中心村建设任务的村担任第一书记或书记,认真落实选派工作“六句话”目标要求,引导选派单位支持选派干部工作,关心选派干部的成长,加大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支持帮扶力度。
12、加大选聘工作力度。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重点向有中心村建设任务的村倾斜,力争到2016年全县一半左右的行政村配备大学生村官。认真组织实施大学生村官创业“沃土计划”,加大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扶持力度。加大对优秀大学生村官使用、培养和选拔力度,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参选村“两委”,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促进他们认真履行宣传落实政策、促进经济发展、联系服务群众、推广科技文化、参与村务管理、加强基层组织等职责,在建设美好乡村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3、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决策机制。坚持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制度,教育引导村党组织成员正确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刻内涵,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支持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全面推行“文建明工作法”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不断健全乡村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对美好乡村建设中涉及的重大事项或与党员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问题,要充分尊重党员群众意见,探索采取事前公示、听证和专家论证等方式,不断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
14、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监督。大力推进乡村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一事一议”程序,促进乡、村两级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党员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切实落实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扎扎实实地做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六、强化领导和指导,努力形成建设美好乡村的合力
15、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农村党建工作和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同步安排、同步推进。认真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要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职责,全面落实各项政策规定,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促的工作格局,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16、注重督查落实。建立健全“一抓到底”的工作落实机制,采取定期督查、工作例会、工作调度等方式,及时通报有关情况,互相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于美好乡村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健全完善科学的农村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以促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绩,作为农村党建工作“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和“三级联创”评比的重要内容;以抓好农村党建工作的成效,推动美好乡村建设。
17、加强工作保障。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大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并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一步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标准,确保经费来源稳定、使用规范、监管有力。加大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经费保障力度,把村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充分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日常活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选派、选聘工作等正常开展
❼ 浅谈如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扶贫开发中发挥作用
扶贫开发工作既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大保障。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扶贫开发中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一是发挥表率作用,激发群众致富愿望。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在发展种养项目上下功夫,学用科技上做文章,成为致富带头人。以自身的致富实践,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发困难群众的致富愿望,增强他们加快发展的信心;通过项目带动、生产帮助、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和支持困难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二是发挥引导作用,寻求加快发展新路。善于集中党员干部智慧和力量,认真研究分析优势资源,采取有效措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用好党的富民政策,成为贯彻党的富民政策的组织者、实施者、推动者,依靠政策推动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新方法、新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对策。三是发挥阵地作用,推广先进经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善于通过典型宣传和推广促进扶贫开发工作。把农村中创业致富、积极扶持贫困户的党员作为带富典型宣传,使之成为党员学习的榜样;把积极转变观念、依靠一技之长增加收入的贫困户作为致富典型宣传,使之成为农民学习的榜样。把远程教育网络作为宣传典型的平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远程教育网络开设党建工作与扶贫开发的专门栏目,拓展典型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❽ 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坚持扶贫先扶智,发挥谁的主体作用
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坚持扶贫先扶智,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扶贫攻坚工作,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扶贫攻坚工作作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做好规划和引导,因地制宜、因户制宜,通过宣传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扶贫任务和扶贫目标。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应该充分借鉴多年来工作形成的宝贵经验。
(8)发挥扶贫扩展阅读
产业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方法。用产业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增收效果已为多年的扶贫实践所证实。实施产业扶贫,就是要在符合市场规律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采取切实措施使各项扶贫资源精准有效地配置到每个贫困户,保障群众增收致富有项目、有后劲。
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就需要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不能是只被高考指挥棒所左右的应试教育,应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通过举办课外兴趣小组等形式开展职业技术学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