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论述全民
1. 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扶贫工作
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的原因如下:
1、党和国家为了有效地缩短贫富差距,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所以高度重视扶贫政策。
2、党和国家的性质导致我们必须保护好生活在底层的人,因为他们是党和国家的根基 。
3、国家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起来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4、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5、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扶贫开发,努力消除贫困,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实现国家的总任务。
(1)扶贫论述全民扩展阅读:
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这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打赢这场硬仗,首先必须统一思想,提高全党全社会对脱贫攻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搞社会主义,就是希望全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中国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2. 新时期脱贫攻坚,两个确保是什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2)扶贫论述全民扩展阅读:
国务院2016年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规划》提出,脱贫攻坚工作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坚持统筹推进改革创新、坚持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活力等重要原则。
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有序摘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规划明确,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通过产业扶持,帮助有劳动能力和生产技能的贫困人口增收脱贫;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帮助“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约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
通过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范围,并动态调整农村低保标准逐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规划以“老、少、边、穷”地区为重点,通过实施百万公里农村公路、小型水利扶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网络通信扶贫、以工代赈等9大工程,加快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
3. 为什么脱贫攻坚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斗争形势复杂多变。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当前世界局势的重要特点,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趋势日益加强,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全球经济一体化、多边贸易规则正在受到威胁,战乱恐袭、饥荒疫情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整个世界正面临着国际规则受到冲击、多边机制面临挑战的态势,国际局势充满了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3)扶贫论述全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重要使命,这一论断,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明确了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史是一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创造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进的进程中,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4. 论述扶贫问题和马尔萨斯评价
马尔萨斯认为,由于人口过多,增长速度过快,物质资料难以满足需要,因此贫困是“绝对必然的结果”;或者当人均收入提高时,人口增长率也随之上升,导致人均收入又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在一个最低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一致的人均水平之间,存在着一个“人口陷阱”,在这个“人口陷阱”中,任何超过最低水平的人均收入的增长都要被人口增长所抵消。
因此马尔萨斯认为只有自然原因(事故和衰老),灾难(战争,及各类饥荒),道德限制和罪恶(包括杀婴,谋杀,节育和同性恋)能够限制人口的过度增长,扶贫是没有必要的。
20世纪以来,马尔萨斯的结论被许多20世纪的经济学家所诟病。首先,一个广为接受的事实是,人口增长几乎从未呈指数方式,里面的变数太多,绝非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所能概括。
其次, 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从而改变了对人口控制的观点。
另外,关于扶贫。
虽然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它归根结底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市场“失效”的一个重要表现,不应也不能由个人、企业或其他的社会团体去承担和解决,因而扶贫是政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对象确定性。扶助的对象,从人口上看必须是“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属于救助扶贫对象,不属于开发扶贫对象。因赌博、懒惰等原因造成的贫困人口,也不属于扶贫对象,政府只能矫正这些人的行为。三是方式开发性。扶贫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经济开发。即是把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自力更生和国家、社会的扶持帮助结合起来,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以缓解并消除贫困问题。
~~~~~~~~~~~~~~~~~~~~~~~~~~~~~~~~~~~~~~~~~~~~美国康奈尔大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