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信息登记不精准
❶ 如果贫困户生活在一块,户口本是分开的,算不算识别不精准
不能算识别不精准。因为户口分开时,两个家庭都是贫困户,两个贫困户生活在一起应该还是贫困户。原因是没有哪个方面能够证明贫困户➕贫困户= 不贫困户。
❷ 贫困户八不准正策是什么
针对部分群众反映低保不公的问题,汉川市制定了简单、易操作的农村低保 “五必须”、“八不准”办法。
对于以下情况之一的不准纳入农村低保:
1、对申请农村低保的家庭,其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
2、45岁以下,夫妻双方身体健康,无特殊困难的;
3、有电脑、空调、冰箱等高档非生活必须品或汽车、卡车等车辆的;
4、近期购买商品房的或进行高标准装修的;
5、有私营项目且收入稳定的;
6、不配合调查,或瞒报的;
7、经济条件好单独把弱势群体分离出来办低保等。
(2)贫困户信息登记不精准扩展阅读: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并报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随着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时进行调整。
农村低保申请条件:
1、凡具有本市正式农业户口,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户籍;
所在区县当年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均属保障范围;
2、夫妻一方持有本市农业户口,其配偶及子女为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县农业户口,在现居住地定居一年以上,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所在区县当年农村低保标准的人员;
3、其他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人员;
4、具有正常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拒绝劳动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采取规避法律(法规)行为造成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的人员不属于农村低保范围。
❸ 建档立卡对贫困户的信息咋核实登记
贫困户的信息需要先经过村里面的核实。
然后就是镇里面相关部门足以核实。
❹ 精准扶贫登记时家人少登记了一个
一、资助对象教育精准扶贫资助的对象为在我校就读,具有全日制学历教专育正式学籍和我省户籍的农属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二、资助项目和标准1.资助项目: “两助一免(补)”;2.资助标准:除享受原有的国家助学金外,新增以下资助项目:(1)扶贫专项助学金,标准为1000元/生·年;(2)免(补助)学费,标准为本科3830元/生·年。三、受理需提交的材料1.“贵州省贫困户登记卡”原件(审核)及其复印件一份;2.贵州省教育精准扶贫资助申请表一份;3.身份证复印件一份;4.学校发的银行卡复印件一份,并在卡上写上姓名,学号。
❺ 美国,加拿大如何防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信息不准确或未及时更新
为确保农村低保及民政救灾救济的顺利实施,使农村贫困人口早日脱贫,专下路镇扎实开展农属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做到“三到位”,确保工作不重不漏、准确无误。 一是组织到位。镇成立农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驻村领导及驻村干部为成员,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严格考核; 二是宣传到位。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召开群众大会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建立镇对村的经常联系制度,加强沟通联系; 三是程序到位。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镇干部及村组干部逐户进行调查登记,逐项填写调查登记表。群众参与贫困户建卡全过程,对最终确定的建卡贫因户进行张榜公示,真正做到了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
答案,支持我一下。
❻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有证件吗
有扶贫卡和扶贫手册这些相当于证件的东西。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目的是:版
1.要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权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
2.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检查帮扶责任人履职情况和贫困对象脱贫情况。
3.对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
(6)贫困户信息登记不精准扩展阅读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相关明细
1.整体做法
采取规模控制,各省将贫困人口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行政村。贫困户识别要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
2.登记内容
《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❼ 我家被评定贫困户精准不到位
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怎么都没有到我们那里来看!这里太腐败了。县里和村里都是贪官。有车有房是贫困户。没车没房不是贫困户。
❽ 2、对贫困户、贫困人口不能精准识别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如果不能精准识别的话,会让很多家庭出现不合理的纠纷矛盾。
❾ 贫困户评定的六个不准
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即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