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合规内控的含义
㈠ 银行内控管理、合规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来险是银行需面对的主自要风险类型之一,也是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协议确认的银行三大风险之一,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指:由不完善或又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的风险。
内控和合规关系较为密切,内控的概念较大,风险管理的合规管理以及稽核评价都可称为内部控制,也就是内控管理;合规管理可分为对内合规与对外合规,对内主要是对银行体系内部执行规章制度情况的管理,对外合规主要是符合监管部门和其他上级部门的管理。合规风险也就是出现不合规事件给银行带来潜在损失,如监管处罚等的风险。
㈡ 银行为什么要搞好内控合规工作
这个当然要搞了,因为银行也涉及到存款放贷业务,银行的利润来源说放贷,如果放贷做的不好,银行也是有倒闭的可能性的。所以银行也需要严格的风控体系
㈢ 法律请教,请问什么是内控合规工作职责内容是什么呢在招聘会上看到招内控合规的,都不知道是干嘛的
内控建设分为:1、岗位设置,建立比兼容岗位相互牵制制度;2、建立授权制度回,实行限额审批转授权制度;答3、是建立审、贷分离制度;4、建立内部审计、稽核制度;5、建立董事、高管、监事三权分离法人制度体系;6、加大业务系统科技建设,建立机防与人防相结合制度
㈣ 贷款用途合规合法性的分析要点主要包括哪些
贷款主体是否合规。包括:贷款主体是否是合法拥有独立民事责任的主体,版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权码是否年检;股东结构是否合法,出具借款的决议是否与公司章程约定一致;营业范围与贷款用途是否一致,贷款用途是否超出营业范围,
㈤ 贷款合规审查的重点是什么
1、贷款来主体是否合规。包自括:贷款主体是否是合法拥有独立民事责任的主体,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是否年检;股东结构是否合法,出具借款的决议是否与公司章程约定一致;营业范围与贷款用途是否一致,贷款用途是否超出营业范围,对于需要行业资质的是否取得相应资质。
2、贷款用途是否合规。包括:贷款用途是否用于银监会及各各法律规定禁止、限制的范围,是否与国家政策相符,是否与本行的信贷投向相符;若是项目贷款是否取得相应的立项(备案)、可研、环评、四证等手续。
3、贷款资料是否合规。包括:所有提供的资料是否真实合法,资料是否相互应证衔接,有无伪造资料骗取信贷的。
3、贷款额度是否合规。通过相关测算是否超出贷款资料需求,贷款比例与自筹资金比例是否合规。
4、贷款期限是否合规。
5、贷款利率是否合规。
㈥ 贷款合规审查的重点是什么(简答题)
1、贷款主体是否合规。包括:贷款主体是否是合法拥有独立民事责任的主体,营业执回照、组织机构代码是答否年检;股东结构是否合法,出具借款的决议是否与公司章程约定一致;营业范围与贷款用途是否一致,贷款用途是否超出营业范围,对于需要行业资质的是否取得相应资质。
2、贷款用途是否合规。包括:贷款用途是否用于银监会及各各法律规定禁止、限制的范围,是否与国家政策相符,是否与本行的信贷投向相符;若是项目贷款是否取得相应的立项(备案)、可研、环评、四证等手续。
3、贷款资料是否合规。包括:所有提供的资料是否真实合法,资料是否相互应证衔接,有无伪造资料骗取信贷的。
3、贷款额度是否合规。通过相关测算是否超出贷款资料需求,贷款比例与自筹资金比例是否合规。
4、贷款期限是否合规。
5、贷款利率是否合规。
㈦ 合规管理,内部控制,全面风险管理有什么区别
第一,合规管理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合规,是指对外部法规的遵循。
狭义的合规,主要是依据银监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规”主要是指银行外部的法律法规。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法律、规则和准则,是指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
本指引所称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
本指引所称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广义的合规,“规”还包括银行内部的规章制度。
第二,内部控制要同时考虑外部法规、内部制度。从这个意义上,内部控制与广义的合规类似。
第四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贯彻执行。
(二)保证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保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四)保证商业银行业务记录、会计信息、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第三,控制风险是合规管理、内部控制的都共同目标。但是,内控的目标不光是控制风险,企业内部经营效率效果评价、流程优化乃至企业文化都属于内控范畴。
第四,控制风险的手段之一,是定下行为规则,在规则内行事,制度就是一种规则。但是,是否符合了制度就能控制风险?显然不是。这也是银行内控管理、合规管理的尴尬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