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扶贫保
发布时间: 2020-12-30 03:05:46
A. 实现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国家建立
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
其具体作是:
1、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
2、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社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
3、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
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1)法治扶贫保扩展阅读
“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可以说,“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与保证。今后我省将每年进行一次精准识别,并实行第三方评估,对贫困人口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笔者以为,“精准识别”必须在精准搞清贫困户家底的基础上,做到阳光操作、透明运行、公平济困。
应明确“贫”的具体标准,进行广泛宣传。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家庭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劳动力现状及全年的收支需求等具体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贫”的标准和评选政策,
并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通过会议、广播、墙报、公开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让每一户家庭都能“对号入座”,让干部对“扶贫对象”心中有数,并对评定“扶贫对象”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