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书记抓扶贫
1. 分析落实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只有五级书记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才能避免出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才能真正形成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才能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以实干促振兴,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规划先行,分类推进,加大投入,扎实苦干,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2. 精准扶贫一有,两不愁,三保障,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是些什么
一有:就是指增加收入,既是脱贫的基本前提,围绕实现这一目标,,各地要坚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增收渠道。
两不愁:与时俱进确保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
三保障:是指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扶贫中关注其享受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状况,居住等基本物质生活。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才能确保扶贫规划落到实处,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才能确保扶贫工作事半功倍,切实强化社会合力,才能确保扶贫工作整体推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才能使扶贫工作稳步发展。
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
(2)五级书记抓扶贫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科学性、真理性。在最后攻坚阶段,必须坚决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持既定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要
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强化产业和就业扶贫,促进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要因地制宜推进脱贫攻坚,有效调动各地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集中力量攻坚深度贫困,引导资源要素向深度贫困地区
聚焦。要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增强脱贫内生动力。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接续推动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要全面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凝聚全党全社会
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在把握精准要义、念好精准“真经”、做好精准文章。脱贫攻坚蛮干不行,必须实事求是、扎实推进。围绕“六个精准”,切实在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
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聚焦发力,才能有实效、见成效;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才能吹糠见
米、水到渠成;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才能汇聚起从上到下齐心攻坚的强大合力。
3. 高质量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行什么
“人盯人”“一对一”落实帮扶责任。其中的具体情况如下:
逐人逐户科学研判,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面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强化综合性保障措施。
落实农村低保、残疾人补贴、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确保现行标准下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切实做到人人过硬、户户过硬、村村过硬。
(3)五级书记抓扶贫扩展阅读
脱贫任务的相关明细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问题,应该做到以下要求:
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抓牢抓实市县主体责任,夯实部门主管责任,发挥好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
各级各部门要对标对表中央部署要求,列出任务清单,逐项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不能按时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4.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达到什么标准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举措,做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生态扶贫、教育脱贫、健康扶贫和农村危房改造、综合保障性扶贫等重点工作,开展贫困残疾人脱贫行动。
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深入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扎实做好军队帮扶工作,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社会扶贫。
(4)五级书记抓扶贫扩展阅读: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是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的一把手工程,是一项极其重大、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到脱贫攻坚全过程;
真正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强化使命担当,不断夯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基础。要通过完善脱贫攻坚考核监督评估机制、加大督查巡查力度、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将作风建设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等措施,把强化政治责任落到实处。
5. 扶贫工作五级书记是指
指省、市(州)、县、乡(镇)、村这五级书记。
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会议要求乡村振兴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
而其中的“五级书记”是指省、市(州)、县、乡(镇)、村这五级。在后续的多份文件中,都再次强调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比如2018年2月对外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下大气力抓好“三农”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
(5)五级书记抓扶贫扩展阅读
当前脱贫攻坚的有关工作安排
目标已经明确,措施已经出台,号角已经吹响,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尽职尽责,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半个月的时间里,扶贫领导小组连续召开会议,对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东部地区率先脱贫和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下一步,将认真编制并组织实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分解细化年度目标任务。在落实中,将搭建五个工作平台,开展六项扶贫行动,实施十项精准扶贫工程。
6. 精准扶贫“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内容是什么
精准扶贫“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内容是什么?精准扶贫知识解答,扶贫干部值得收藏!
1.什么是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2.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
“两不愁”:不愁吃(含安全饮水)、不愁穿。
“三保障”:义务教育、安全住房、基本医疗有保障。
“一达标”: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国家现行扶贫标准。
3.贫困户和脱贫户识别有关事项
(1)识别范围
一是将农村人口、户籍制度改革就地农转非的人口作为识别范围。
二是识别以户为单位,户口本为基本原则,共同生活为参考依据。
三是贫困户(整户或单人)因搬迁、婚嫁、外迁、死亡、新生、判刑收监、出国定居的人员要及时动态调整。
四是贫困户识别坚持以乡镇户籍管理为主的原则。
(2)贫困户和返贫户识别标准
一是国家标准:低于国家现行扶贫标准,且“两不愁”、“三保障”未实现的。
二是市级标准:“四进七不进”
“四进”:一是家庭人均纯收入未达到国家现行扶贫标准的农户;二是因缺资金有子女无法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农户;三是无房且自己无能修建的农户,或只有一套住房已经存在安全隐患,自己却无力修建的农户;四是因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长期慢性病等,扣除各类政策补助后,自付医疗费仍然很高,导致家庭处于国家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户。
“七不进”:一是当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农户;二是2014年以来购房或修建新房,或高标准整修现有住房(不含因灾重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或国家统征拆迁房屋)的农户;三是家庭拥有或使用享受型轿车、船舶、工程机械及大型农机具的农户;四是家庭办有或投资企业,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在正常经营正常纳税的农户;五是家庭成员中有正式编制的财政供养人员、村五职干部(有重大致贫原因的村干部除外)家庭;六是举家外出一年及以上,收入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家庭;七是其他明显不符合扶贫开发对象标准的情形。
(3)脱贫户识别标准
主要依据:“一出三不出”
“一出”:当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三保障,饮水和生活用电已经解决,不因患重大疾病、长期慢性病等大额医疗费用支出而返贫的贫困户。
“三不出”:一是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没有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没有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家庭;二是虽然享受了扶贫政策,但尚未明显见效的家庭;三是当年新识别或返贫的贫困户原则上不能退出。
脱贫出列村识别标准: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
(4)识别方法
主要通过政策宣传、业务培训、进村入户、信息采集、民主评议、公示公告、比对核实、全程监督等工作环节,通过“四看”(看收入、看吃穿、看保障情况、看稳定发展态势)识别各类对象。
4.贫困户(返贫户)和脱贫户识别流程
主要流程:“八步、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
(1)贫困户、返贫户识别流程
第一步,农户申请。本着自愿原则,提出书面申请,并签字盖手印。
第二步,村民小组评议(第一次公示)。以村小组为单位,组织农户开展民主评议,提出初步名单并进行村民小组公示。
第三步,入户调查。村组干部和驻村干部组织开展入户核实,采集相关信息。
第四步,村级民主评议(第二次公示)。以村为单位,组织村民代表、监督人员、村级干部、驻村干部等对村小组公示无异议的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对评议出的对象进行第二次公示。
第五步,乡镇审核。针对村级无异议的名单,乡镇组织审核并报县级。
第六步,县级数据比对。针对乡镇上报名单,县扶贫办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大数据比对,对凝似对象返回乡镇、村级重新核实,不搞“一刀切”。
第七步,数据录入和清洗。
第八步,县级对外公告。对确定的对象,通过相关媒体对外公告。
(2)脱贫户识别流程
第一步,村民小组筛选提名(第一次公示)。村民小组组织人员直接入户调查筛选初步名单。
第二步,村社干部和驻村干部组织入户调查核实。
第三步,贫困户认可。
第四步,村民民主评议(第二次公示)。
第五步,乡镇审核认定。针对村级公示无异议的名单,乡镇组织审核并报县级。
第六步,县级抽查备案(对外公告)。
5.“六个精准”的具体内容
“六个精准”指的是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干部选派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6.贫困户解决“八难”、贫困村实现“八有”
贫困户“八难”指的什么
着力解决贫困户稳定增收难、便捷出行难、安全饮水难、住房改造难、素质提升难、看病就医难、子女上学难、公共服务难。
贫困村“八有”指的什么
每个贫困村有一个特色主导产业;
有一条硬(油)化村社公路;
有一个便民服务中心;
有一套落实社保政策到户的具体措施;
有一个整洁的村容村貌;
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
有一支稳定的驻村工作队;
有一个有效的结对帮扶机制。
7.结对帮扶“五个一”活动和驻村帮扶“五步感恩互动”活动
(1)结对帮扶“五个一”活动:为帮扶户落实一套“增收措施”;为帮扶户讲一堂“政策课”;到帮扶户家中开展一次以上的“传统节”慰问;为帮扶户做一件“贴心事”;每月给帮扶户打一次电话或发一条短信)。
(2)驻村帮扶“五步感恩互动”活动:村支两委每季度分片召开一次院坝会,由第一书记讲政策,脱贫典型讲脱贫感受,贫困户讲脱贫决心,并采取知识问答或其他互动的方式答疑释惑。
组织部帮扶集团责任清单
帮扶单位责任清单
1.帮扶单位要同镇村加强村情民意研判,认真做好帮扶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尽量让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资源、政策扶持围绕规划抓落实。
2.帮扶单位要明确1名分管领导,每月至少1次到帮扶村开展工作,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研讨精准脱贫工作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每月向帮扶集团单位和相关部门报送一条信息。
3.每季度集中召开1次群众会或分片召开院坝会,组织干部宣讲扶贫政策,强化精神扶贫,注重在扶志和扶智上下功夫,鼓励、引导群众要靠勤劳脱贫致富。
4.帮扶单位要积极争取行业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每年要力所能及为帮扶村解决1-2件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实事。
5.帮扶单位要督促机关干部做细做实结对帮扶工作,定期收集梳理问题和建议,及时提请帮扶集团牵头单位或乡镇研究讨论;帮扶单位和乡镇负责人每季度要向帮扶集团牵头县领导汇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
帮扶联系人责任清单(10条)
1.每年初同帮扶户一道规划当年的增收措施,鼓励帮扶户要靠勤劳脱贫致富(清楚种植、养殖、劳务的规模及收益)。
2.每季度至少走访1次帮扶户,了解掌握其增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对精准扶贫政策进行深度讲解。
3.每季度同帮扶户一道对房屋前后、内部的清洁卫生进行1次清理整治,确保其庭院清洁卫生。
4.每年到帮扶户家中开展1次“传统节”或因病因灾慰问,可以送一定金额的慰问金或物品。
5.每月给帮扶户打1次电话或发1条短信,了解其家庭生活生产状况。
6.每年要询问帮扶户的医疗保障情况,医疗保险是否缴纳、当年家庭是否有人生病,医疗费用是否按规定报销;若存在未按规定报销的,帮助其报销医疗保险。
7.每年要询问帮扶户是否有小额信贷需求,积极引领帮助其办理小额信用贷款,并提醒按时还息、按期还款。
8.每年要询问帮扶户家中子女入学情况,清楚有几人读书、什么学校、教育补助是否落实到位。
9.帮扶联系人定期收集帮扶户的困难及建议,并向驻村工作队或帮扶单位反映。
10.每年底同帮扶户逐项盘算增收项目落实情况,是否与要求有差距;谈谈这一年家里的情况和村里变化。
7. 精准扶贫五个一是那五个一
精准扶贫五个一是:帮扶责任人每一周到贫困户家访一次(驻村第一书记每一天到贫困户家访一次),与农户谈心一次,帮助打扫卫生一次,了解、分析或解决问题一个。
具体做法和成效如下:
一、结穷亲,做贫困群众的知心人
到农户家里与他们座谈谈心、帮他们打扫庭院和房前屋后的卫生,是每个帮扶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这样做,一是能很快与贫困群众交心,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帮扶工作因户因人施策打下基础。二是从小处着手,见效快,而且不会引起其它一般群众的反感,不会引起邻居群众的不平衡心理,比直接送钱、送物要好。
二、扶志气,铸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帮扶工作中,一是针对一些贫困户因家庭变故、精神萎靡不振的情况,帮助他们振奋精神。二是针对有劳动力的困难家庭,激发他们内生动力。我们针对不同情况,重点给他们讲教育、医疗、民政、助残、产业、住房等国家扶贫政策,分析困难和问题,帮助找出路和办法,让他们看到希望。这些努力收效很好,多数家庭不断好转。
三、做示范,引领贫困群众跟我来
一些贫困家庭因智障、因病、因残等原因,没有形成健康的卫生生活习惯,有些家里破败不堪,有些难以看到生活的美好未来。我们在解决他们自身难以解决的住房、看病等困难和问题的同时,直接做示范,教他们如何保持家庭整洁卫生,如何打扫庭院,引导他们比照着去做,慢慢养成习惯。
四、直接帮,解决贫困群众的问题
这主要是指在经过谈话,了解、分析农户家庭困难和问题之后,对那些他们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重点给以解决到位,为他们走上脱贫道路扫清障碍。
(7)五级书记抓扶贫扩展阅读:
精准扶贫如何“精准”:
一、点穴治病,“点功”为要
精准扶贫,讲究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必须“点对点”服务、“一对一”救助、“多对一”帮扶,不摘帽不松劲,不脱贫不脱钩,扶上马送一程。而不是盲目施策,最忌“大水漫灌”。真正落实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工程。
二、点穴治病,合力为上
精准扶贫,需要齐心协力、凝心聚力、合力实现。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运转、协同发力,落实到位、考核到位,而不能各唱各调、各管各段,更不能推诿扯皮、敷衍了事。
三、点穴治病,祛病为本
点穴的根本在祛病,扶贫的目的在脱贫。精准扶贫重在解扶贫中的难题,破脱贫中的瓶颈。只有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突出协作性,提高实效性,才能真正让贫困群众祛贫根,奔富路。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精准扶贫
人民网—人民日报:精准扶贫如何“精准”
8. 扶贫工作五级书记一起抓,指的是哪五级
省、市、县、乡、村五级。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的,必须立足国情,发挥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
中央决定脱贫攻坚任务重的省区市的党政一把手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向中央作出承诺,要求层层落实责任,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向贫困村派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建设好村两委,把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因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都在村里,村是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县是指挥部。
(8)五级书记抓扶贫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公安、信访、维稳等部门要保证必要力量,加强社会治安管控,维护社会大局稳定。驻村机关干部要认真开展访民情、释民惑、解民难干部大走访活动,切实抓好全县信访工作。
切实精简会议: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期间,各级各部门未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意,不得召开与脱贫攻坚无关的会议,确需召开的,要尽量精简,尽可能以视频会议或夜会形式召开。
9. 扶贫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是什么
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五个一批: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9)五级书记抓扶贫扩展阅读:
实行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片区为重点、精准到村到户。党中央、国务院主要负责统筹制定扶贫开发大政方针,出台重大政策举措,规划重大工程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抓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等工作。
市(地)党委和政府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督促检查工作,把精力集中在贫困县如期摘帽上。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书记和县长是第一责任人,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
10. 扶贫的五个坚持、六个精准、五个一批
1、五个坚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
2、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3、五个一批: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10)五级书记抓扶贫扩展阅读:
1、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的调整始于1986年,从上到下正式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确定了划分贫困县的标准,并划定了273个国家级贫困县。后来将牧区县、“三西”项目县加进来,到1988年增加到328个国家级贫困县。
2、我国在2008年前有两个扶贫标准,第一个是1986年制定的206元的绝对贫困标准,该标准以每人每日2100大卡热量的最低营养需求为基准,再根据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费结构来进行测定。第二个是2000年制定的865元的低收入标准。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一,统一使用1067元作为扶贫标准。此后,随着消费价格指数等相关因素的变化,标准进一步上调至1196元。
3、许多贫困地区的地下矿产资源和地表生物资源都比较丰富,有些还是国家经济建设重要的急需的资源,有计划地开发这些地方的经济,可以带动社区的发展;从全国整体考虑,开发这些地区可为将来国家经济建设战略重点转移,有计划地大规模地建设大西北、大西南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