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工作
『壹』 如何加强管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员
为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加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力度,实行联席会议办统筹管理,成员单位配合管理,派出单位参与管理,乡镇党委直接管理,工作队内部管理,工作队员自我管理六大管理举措,认真落实好“共同管理”责任。
联席会议办统筹管理。切实加大随机调研和明察暗访力度,发现不在岗位1次的进行实名通报,2次不在岗的移交有关部门问责处理;建好队员QQ群、短信群、风采录等,搭建相互交流、互通有无的平台;按照《管理办法》规定,严格执行队员请销假制度,完善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听取工作队情况汇报,部署工作。
成员单位配合管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积极支持、密切配合联系会议办的工作,协调联合组织好业务培训;结合部门职能,积极为扶贫工作队提供政策、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为工作队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担当起成员单位的责任,协助联系会议办做好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及时跟进有关情况。
派出单位参与管理。各单位积极支持下派工作队员的工作,确保与原单位的工作业务脱钩;切实做好派出工作队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从财力、物力、项目上给予大力支持;加强与挂包的乡镇和村的联系,注重考察派出队员的日常表现,防止两头管、两头都不管现象的出现。
乡镇党委直接管理。各乡镇党委履行“一线管理”的主体责任,定期分析解决工作队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定期听取工作队的情况汇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布置工作任务,开展经验交流,经常进行督促检查。严格驻村考勤制度,掌握每一名队员每一天的工作动态,把每一名队员驻村开展工作的次数、天数“精准”记录在案。
工作队内部管理。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负责队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牵头制定年度计划,组织推进落实,做好上下沟通衔接,协调配合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负责管理工作经费,定期不定期地向县联席会议办、乡(镇)党委及派出单位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工作队员自我管理。一是强化学习。认真研读当前涉及到的关于扶贫的政策法规,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提高能力和素质。下派队员积极履行工作职责,说百家话,吃百家饭,办百家事,带着感情做工作。三是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洁自律。工作队驻村后用良好的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理解与支持
『贰』 如何发挥驻村帮扶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强化牵线搭桥,搭建工作平台。合理调整包片领导及驻村干部,由包片领导带领驻村组长与驻村干部与各村干部、群众会面,宣传相关政策,增进干群关系,促进工作开展。同时,各村把在发展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向驻村干部介绍,驻村干部及时到实地调查核实,再结合帮扶实际,征求村委及群众意见,形成帮扶计划。
强化联系沟通,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党委、政府与驻村干部定期联系制度,驻村组长每月月底向乡党委、政府汇报工作。驻村干部定时报送信息简报,每月报送一次工作小结,确保驻村工作不走过场,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监督检查,严明工作纪律。由纪委牵头,抽调人员组成督察工作组,采取电话抽查、实地查看等形式,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详细了解驻村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及作用发挥情况,并做好相关情况记录,以此作为驻村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强化信息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干部职工大会、村民小组会议宣传做好驻村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专人作为驻村工作联络员,及时掌握驻村干部工作动态,收集整理驻村工作相关材料,加强对干部驻村工作的宣传报道,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大力宣传,为不断深化干部驻村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叁』 如何发挥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一是强化牵线搭桥,推动工作落实。合理调整包片领导及驻村干部,建立党委、政府与驻村干部定期联系制度,由包片领导带领驻村组长与驻村干部与各村干部、群众会面,宣传相关政策,增进干群关系,促进工作开展。同时,各村把在发展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向驻村干部介绍,驻村干部及时到实地调查核实,再结合帮扶实际,征求村委及群众意见,形成帮扶计划,确保驻村工作不走过场,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严明工作纪律。组织部门履行好指导和监管责任,统筹协调解决驻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派出单位要按照倒挂考核有关要求,履行好监管和帮扶责任,确保干部脱产常驻;协助配合好乡镇(街道)党(工)委加强对驻村干部的管理,每季度至少要到本单位驻村点开展1次调研,每年为所驻乡镇和村解决几个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乡镇(街道)党(工)委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驻村干部的管理,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为同步小康驻村干部和村第一书记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县纪委、县委县政府督查室把驻村工作纳入专项督查内容,建立督查机制,制定督查计划,定期开展督查,严格问责通报,对驻村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格问责通报。进一步完善驻村干部和村第一书记召回机制,对工作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打不开工作局面采取通报一批、召回一批、调换一批的方式,优化驻村干部队伍,确保驻村工作时间和效果,坚决防止走过场。建立健全驻村考勤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定期走访制度、述职考评制度、激励制度等,重抓两头,严管中间,奖优罚劣。
三是强化培训提升,全面提升素质。进一步加强“讲、访、帮、促”活动,不断推动驻村干部“一宣四帮”工作,提升驻村干部对党的重大政策理论宣讲力度,大力推进驻村干部道德讲堂活动,在驻村干部中推选一批工作业绩好、群众口碑好的驻村干部组成宣讲团,总结驻村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以片区为单位,开展宣讲活动。同时,进一步强化驻村干部SYIB创业培训,全面提升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本领和激情。
四是强化信息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干部职工大会、村民小组会议宣传做好驻村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专人作为驻村工作联络员,及时掌握驻村干部工作动态,收集整理驻村工作相关材料,加强对干部驻村工作的宣传报道,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大力宣传,为不断深化干部驻村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肆』 驻村帮扶工作组进村后主要先做哪些事
首先要摸底。村里人口、经济收入、贫困户情况、村民住房,田地面积、种植养殖情况,道路、村委会集体收入等情况。
『伍』 第一书记十驻村工作队是精准脱贫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其主要目的是
其主要目的是:带领和帮助贫困村发展经济,帮助贫困村民摆脱贫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并取得了辉煌战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脱贫攻坚的任务艰巨而复杂,仅仅依靠贫困地区自身是难以完成的。
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是精准扶贫政策的组成部分,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一要务,就是带领和帮助贫困村发展经济,帮助贫困村民摆脱贫困。
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促脱贫,是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扶贫开发决策部署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
驻村“第一书记”以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以及提升治理水平为主要工作内容,围绕“强干强村强基富民维稳”的目标,把党和国家的富民惠民的政策扎实落地。
全面落实贫困村“两委”联席会议、“四议两公开”和村务监督等工作制度。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从县以上党政机关选派过硬的优秀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加强考核和工作指导,对不适应的及时召回调整。
派出单位要严格落实项目、资金、责任捆绑要求,加大保障支持力度。强化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情况作为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点内容。
对不够重视贫困村党组织建设、措施不力的地方,上级党组织要及时约谈提醒相关责任人,后果严重的要问责追责。
(5)驻村扶贫工作扩展阅读:
驻村工作队成员和第一书记要在镇(街)党(工)委的领导和指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抓稳定。
其主要职责是:
一是建强基层组织。协助配齐不健全的村“两委”班子,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解决班子不团结、软弱无力、工作不在状态等问题,物色培养后备干部,抓好党员队伍建设。
二是推动精准扶贫。大力宣传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带领派驻村开展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帮助村“两委”制定和实施脱贫计划,落实扶贫项目,推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是为民办事服务。带领村级组织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民事村办,协助落实乡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经常入户走访,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是提升治理水平。强化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帮助村干部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指导完善村规民约,落实村务公开和群众监督制度,促进村级事务公平公开公正,农村和谐稳定。
『陆』 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扶贫专干的区别
驻村扶贫工作队一般是数人组成,包括区县挂联单位负责人、第一书记、乡镇挂联领导、驻村干部等;扶贫专干是指乡镇专门负责做扶贫工作的人,一般是指扶贫办负责人。
『柒』 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因地制宜推进符合各村资源特点、符合产业导向的帮扶项目,在当地培养和集聚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带头人,保障薄弱地区的长远发展。
『捌』 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是什么关系
1、由其工作职责可以得知其关系就是;帮扶单位里面成立驻村工作队,由工作队的每一个成员负责具体对接几乎贫困户。
2、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单位去帮扶,这个单位就是这个村的帮扶单位。
3、帮扶单位为了搞好帮扶工作,要成立一个帮扶工作队,安排专人驻村开展工作,这个工作队就是驻村工作队。
4、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帮扶责任人,单位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对接一户或几户贫困户去帮扶,这个干部就是这户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
(8)驻村扶贫工作扩展阅读:
帮扶责任人工作职责:
1、每月不少于1次到联系贫困户开展帮扶工作(年度不少于12次),用亳州扶贫APP信息平台记载帮扶过程,认真填写审核《扶贫手册》。
2、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要求,结合贫困户致贫原因,协助贫困户制定户脱贫帮扶规划和个人脱贫帮扶措施,并帮助贫困户政策落实到位,如未落实,要立即报告。
3、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扶贫政策,让贫困户政策知晓率达到100%。
4、帮助贫困户实现一个“微心愿”;帮助贫困户家庭实现“五净一规范”;按照贫困户实际情况落实“爱心赠衣”。
5、主动配合帮扶满意度调查,保证检查期间手机畅通,对帮扶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与扶贫手册信息一致,做到一口清。
『玖』 扶贫驻村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什么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1、全县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
2、从调研中了解到,一些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
二、投入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
1、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多在深山库区一线,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且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愿望迫切,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
2、扶贫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影响了扶贫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如贫困村扶贫资金补助每年只有50万元,只有15%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解决稍大点的工程需要,成效不显著;产业开发补助每户平均1500-2000元,可谓杯水车薪。
3、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
三、是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
1、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
2、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
四、是制约产业发展要素多。
1、市场、技术、信息等制约要素作用明显,农技人员少,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难以推动产业发展。精准扶贫项目难实施,扶贫到户产业需求项目零乱,小而散,一些养殖业项目属于短期效应,难以形成支柱产业。
2、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单打独干难以发展一体化产业项目,且收入构成不合理,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缺乏收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