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扶贫 » 破解贫困户不想脱贫的思想

破解贫困户不想脱贫的思想

发布时间: 2020-12-21 11:07:31

1. 贫困户被不知情的情况下脱贫了怎么办

贫困户家庭收入达到脱贫标准,拥有了稳定增收的途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就可以宣告这户贫困户脱贫推出或者脱贫越线,这并不需要贫困户签字认可。

如果你们家还是贫困,根本就没脱贫,但是村干部把你们的名单上报上去了,你可以向当地的政府机关反应,寻求帮助。

2016年贫困线约为3000元,2015年为2800元。中国目前贫困线以2011年2300元不变价为基准,此基准可能不定期调整。2011年确定的贫困线标准,农村(人均纯收入/年)贫困标准为2300元,这比2010的1274元贫困标准提高了80%。

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中国还有8200万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占全国总人口近十五分之一。经过此次大幅上调,中国国家扶贫标准线与世界银行的名义国际贫困标准线的距离为史上最近。

国际贫困标准(国际赤贫标准)为一人一天1.9美元。


(1)破解贫困户不想脱贫的思想扩展阅读:

2018年脱贫标准线:

1、有稳定持续的收入。2018年人均收入不低于3200元。持续稳定说的是要有自己的产业或者门路,收入能够稳定。暂时性大额收入不算。

2、医疗有保证。简单的说能看得起病,不能因病再次贫困。

3、教育有保证,学生能够上学,不能产生因没钱上学而不上学。

4、住房有保证。住房说的是不住危房,不能因房子问题出现伤亡现象。危房必须要经过危房改造。

5、饮水有保证,必须是安全用水。安全用水是指自来水,饮水卫生有保证。

2. 如何打破脱贫攻坚"等,靠,要"思想

如何改变脱贫攻坚的"干部帮着干,农户一边看"
虽然2020年全部脱贫目标已定,扶贫也不能成了“干部干、群众看”的独角戏,可以通过“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等竞争性政策设计,让那些习惯于“等钱要物,躺倒不干”的贫困户站起来、干起来。
最近和一个贫困村第一书记聊天,他感叹基层扶贫工作不好做,其中最让人挠头的是,现在一些贫困户等靠要还比较严重,甚至有贫困户向结对帮扶干部吐“真言”:好好帮我干,我不脱贫你脱不了钩,还拖你进步的后腿。那种“被绑架”的感觉让帮扶干部很郁闷……
这个第一书记说的“干部干、群众看”的“扶贫独角戏”现象确实存在。究其原因,既有贫困户思想问题,也有帮扶方法的问题。不可否认,现在的贫困户中确实有些好吃懒做、“等着扶、躺着要”的,这也是他们至今仍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毋庸讳言,出于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不称职就召回等压力,为了尽快让结对贫困户脱贫,一些帮扶干部过多“代劳”,贫困群众反倒一边站着看。
如何改变当前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干部帮着干,农户一边看”现象?
对症下药,首先当然是要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扶贫先扶精气神。长期的贫困,很容易消磨人的斗志,让人逐步失去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一些地方长期的输血式扶贫也让一些贫困群众患上了等靠要的路径依赖,但大多数贫困群众还是愿意借助帮扶,通过辛勤努力过上好日子的。脱贫攻坚,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帮助贫困群众驱除心中的“拦路虎”。实际工作中,除了宣传教育,还可以组织贫困群众现场参观成功脱贫的典型,特别是身边的成功案例。通过眼见为实的参观学习,增强脱贫信心。
完善政策设计,激励贫困群众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干起来。相关制度设计上,不能让辛勤劳动的过得不如好吃懒做的,同时要向贫困群众传递明确的政策信号:政策支持勤劳致富,兜底保障只保基本生活。完善相关扶贫政策,不能掉入“蹲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福利陷阱。除了普惠性的,不少政策支持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性机制,通过“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的政策安排,更有力地调动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那些习惯于“等钱要物,躺倒不干”的贫困户站起来、干起来。
其次,帮扶工作具体方法要改进,让帮扶双方成为脱贫共同体。以产业扶贫为例。在选择扶贫产业时,尽量别选择太“高精尖”的、多数贫困群众经过培训都很难掌握的项目,这样容易导致他们“知难而退”或“站在一边看”。要尽量引导贫困群众选择本地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特色产业,通过提供扶贫贷款、技术指导,推行农业保险等政策措施,降低产业门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从而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和脱贫成功率。产业扶贫不要发钱发物,尽量让贫困户分担点成本,数额可以不大,但掏了钱,贫困户才会更上心。帮扶干部要时刻提醒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户才是脱贫的“主角”。
最后,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要强化提高贫困群众发展能力的导向。完善当前的扶贫考核机制,改变收入指标“一家独大”的状况,把提高贫困群众发展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这样才能更好引导帮扶干部不是急功近利、越俎代庖,而是更注重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技术、带着跑销路提高市场拓展能力等方式,逐步提升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从而实现更稳定、更有质量的脱贫。

3. 请你谈谈贫困户自身应怎样做到思想上脱贫

提高思想认识,主动脱贫
从古至今任何一项丰功伟绩都是先有想法,再去沿着想法行动,思想起主导作用。作为贫困户要明确“贫困户”不是光荣的称号,要努力摆脱它。要明确帮扶干部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你们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不要有“我不怎样怎样,帮扶干部就会怎样怎样”的想法。不要有慵、懒、散、等、靠、要的想法,必须要有主动脱贫的积极思想和实干精神。

4. “干部在干,贫困户在看”的困境怎么破

(原标题:“干部在干,贫困户在看”的困境怎么破)
最近,有位“第一书记”向笔者吐槽:扶贫化肥运进村,有的贫困户却不愿动手,指挥他把化肥搬到家里。理由是,“你和上头签订了脱贫军令状,到期完不成目标,上面拿你开刀”。帮贫困户干点活本没什么,但他深为这种“等靠要”的思想感到着急。(8月27日《人民日报》)
部分贫困群众进取意识不强、内生脱贫动力不足已成为脱贫攻坚战的最大障碍。“你和上头签订了脱贫军令状,到期完不成目标,上面拿你开刀”,听到这样的话笔者不禁倒吸一口气,这种“倚穷卖穷”的姿态真让人担忧,而且这种“等靠要”的思想在贫困群众中还并非个案。有的村民得知上级派工作组到村里搞“精准扶贫”,都争先恐后申报自己家是“贫困户”,相互争穷、竞相比穷;有的贫困户论身体,不比别人差,可就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论智力,能说会道,整天却没有正事儿干,不是喝点小酒就是玩麻将,却没有一丁点勤劳致富的思想观念;有的贫困户,上级给他建了大棚,他还等着政府买种子买化肥,甚至连买草帘子都指望着政府。他们不是把党和国家的关怀化作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动力,反而不思进取,指望政府的救济,整天躺在“贫困户”的名头上睡大觉。
贫困群众之所以会出现“等靠要”思想,一方面是客观上过去政府“输血”式的扶贫方式让部分贫困群众产生了思想依赖,习惯了等着政府来送钱送物送温暖。另一方面则是贫困群众主观上,或是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消磨掉了信心,选择了消极应对;或是因为受教育程度不足,综合素质较低,不知道如何脱贫;还有少部分人是因为自身好吃懒做,不愿劳动。精神贫困是扶贫攻坚的最大敌人,“等靠要”思想不破除,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就不可能如期实现。
外力必须通过内力才能起作用,要破解“干部在干,贫困户在看”的困境,需要激发贫困群众穷则思变的斗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帮扶与被帮扶变成“双人舞”,而不是“独角戏”。
要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一是要调整扶贫帮扶政策。变“输血”为“造血”,进行项目扶持,真干真支持,大干大支持,少干少支持,不干不支持,客观上不给其实现“等靠要”的条件,以此鞭策贫困群众主动学技术,多方跑市场,设法兴产业;二是要更要强化舆论引导,做好思想工作,加强典型宣传,引导农民树立自力更生、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思想和勇气;三是抓好党建促扶贫。“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要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且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四是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重在扶智、扶文化,一方面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整体偏低、精神生活比较匮乏等现实问题,注重信息、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输入,激发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要紧抓儿童教育,从根本上阻断精神贫困的代际传递

精准扶贫要一手抓物质扶贫,一手抓精神扶贫,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扶贫攻坚既要帮助贫困群众改变生活环境,更要努力改变他们的心理环境,让他们从根本上告别贫困。
(资料来源:网易网)

5. 如何破解"干部干,贫困户在看"的难题

如何破解“干部干、贫困户在看”的难题
虽然2020年全部脱贫目标已定,扶贫也不能成了“干部干、群众看”的独角戏,可以通过“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等竞争性政策设计,让那些习惯于“等钱要物,躺倒不干”的贫困户站起来、干起来。(人民日报 11月28日电)

部分贫困群众进取意识不强、内生脱贫动力不足已成为脱贫攻坚战的最大障碍。你和上级签订了脱贫“军令状”,完不成任务,你不能“脱钩”,这种“倚穷卖穷”的姿态真让人担忧,而且这种“等靠要”的思想在贫困群众中还并非个案。一方面是“等着扶、躺着要”的存在,这也是他们至今仍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扶干部过多“代劳”,贫困群众反倒一边站着,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的“扶贫独角戏”现象存在。
对症下药,扶贫先扶志。一是精神贫困是扶贫攻坚的最大敌人,“等靠要”思想不破除,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就不可能如期实现。要调整扶贫帮扶政策。变“输血”为“造血”,进行项目扶持,,通过“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的政策安排,客观上不给其实现“等靠要”的条件,以此鞭策贫困群众主动学技术,多方跑市场,设法兴产业。二是强化教育。扶贫重在扶智、扶文化,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整体偏低等现实问题,注重信息、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输入,让贫困户成为脱贫的“主角”,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激发贫困群众用自己同政府“双人舞”互动摘掉贫困帽。另一方面要紧抓儿童教育,从根本上阻断精神贫困的代际传递。
强化舆论引导,驱除心中的“拦路虎”。一是做好思想工作,组织贫困群众现场参观成功脱贫的典型,特别是身边的成功案例。通过眼见为实的参观学习,增强脱贫信心;二是抓好党建促扶贫。“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要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且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6. 在脱贫攻坚战中一些贫困户存在着等靠要的现象,你会怎么办

首先要端正他们的思抄想意识,要让他们知道党的基本政策和措施,让他们明白等靠要无法永远解决他们的问题,还会给家人和后人带来弊病
其次,要让他们逐步建立信心和自我摆脱贫困的方向
最后,积极协助和提供一些政策的扶持

7. 怎样帮助因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和观点落后的贫困户脱贫

扶贫办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将从2009年起上调扶贫标准,即贫困线由2007年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1067元。

长期以来,我国把人均年收入低于786元的人口称之为“绝对贫困人口”,到2007年底,绝对贫困人口的数量为1497万;人均年收入位于786元至1067元之间的称之为“相对贫困人口”,又称为“低收入人口”,到2007年底,低收入人口的数量为2841万。

扶贫标准上调后,“绝对贫困线”和“低收入人口线”这两条线合二为一,扶贫开发的目标人群就在原来1497万“绝对贫困人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841万的“低收入人口”,两者合计约4320万人,占全部农村人口的4.6%。

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提高扶贫标准,意味着原来的2841万“低收入人口”也将享受国家扶贫政策,说明我国有能力惠及更多穷人,是国力提高的表现。今后扶贫标准还要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而逐渐提高,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了实现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2009年我省在农村开展了“两类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如何利用“两类人口”建档立卡成果,研究制订扶贫到户政策措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省扶贫办调研组深入大悟、保康县8乡(镇)10村,开展了农村贫困户“百户调查”。
贫困户收入水平低,扩大再生产能力弱
重点调查的百户贫困户所在的村都是重点贫困村。目前,10个村共有2039户、8352人,其中家庭和村组认定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贫困户829户、2789人,贫困发生率达33.4%。剔除民政救助对象,属于有劳动能力和脱贫愿望可实施开发式扶贫的对象544户、2230人,占总户数的26.67%、总人口的26.7%。调研组在544户中随机抽取了100户、340人,开展了以收入为重点的入户访谈详查。
收入水平低。2008年,百户贫困户家庭总收入元,户均4596元,人均1263元,扣除生产成本,人均纯收入908元。
收入来源单一。百户贫困户务农收入占总收入的58.7%,其中纯农业户有41户、111人,分别占总数的41%和32.6%。有务工收入的农户超过了一半,多以打零工、短工为主,且多是就近打工。2008年,百户户均务工收入1197元,人均352元。
现有收入仅能维持低水平的生存。据对大悟县被调查的50户贫困户测算,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最低的户为70%,最高的户达到90%。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60%是一个解决温饱、摆脱生存贫困的阀值,由此可见,这50户仍然处于生存贫困中。保康县被调查的50户的情况也大体相近。
扩大再生产能力相当脆弱。贫困户收入过低,使他们在维持基本生存之外,少有积累来进行扩大再生产。
消费结构不合理,刚性支出导致贫困户负债
当前,在农村,农民的教育、医疗等刚性消费支出,并不因为贫困户收入低而可以完全免掉。贫困户不得不举债支出、“透支”消费,其结果是生活更加困难,经济更加拮据,陷入“贫困沼泽地”。
一是教育支出大。据调查,一些思想相对开明的农户,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来改变贫穷状况。但现实中“教育社会化、产业化”,加重了农民家庭负担。据调查,保康县一个高中生一年的学杂费、培养费、生活费最少也要3000元。在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的贫困家庭要供孩子读高中,只能举债。
二是医疗支出大。被调查的10个村贫困户劳动力共1525人,体弱多病和患有大病的达550人,占贫困劳动力总数的36%,尽管绝大多数贫困户参加了新农合,但是由于标准过低(农民门诊直接消费仅9元),贫困农户“小病拖、大病扛”。
三是建房支出大。大悟县胡冲村村干部反映,近几年全村建新房的户十有八九靠举债完成,有近20户因建房而沦为贫困户。
劳动力素质不高是累积型贫困的主要特征和根本成因
常年入不敷出,必然会累积贫困。百户调查中,只有不到10%的贫困户是近几年形成的,绝大多数贫困户都是累积型贫困,是本村的老困难户、老贫困户,有的甚至是世代贫困。
贫困户劳动力文化素质明显偏低。10个村贫困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279人,占18.3%;小学文化720人,占47.2%;初中文化445人,占29.2%;高中(中职)文化76人,占5%;大专以上文化5人,占0.3%。
贫困户劳动力身体素质明显偏差。10个村贫困劳动力中身体健康的861人,占贫困劳动力总数的56.5%。百户调查显示,38户家庭有常年患病者,占38%。
贫困户劳动力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这不仅体现在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温饱即安、不思发展上,而且体现在生产经营上不注重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
贫困户和基层干部有“三盼”
一盼低保政策全覆盖。被调查的100户中,享受低保政策的有34户,占34%。对此,乡村干部说,由于财力有限,指标有限,目前还不能做到应保尽保。
二盼配套资金全免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户因起点不公平,竞争处于劣势,掉队愈来愈远,他们不可能要求别人慢跑,只盼政策能够更加惠顾,同时希望能够减掉自筹配套资金,如自来水入户费、沼气建设配套费、村组公路自筹部分等,实现公共服务共享。
三盼扶贫项目真到户。据调研组设置的“最需要支持的扶贫项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户中有55户希望支持“发展产业”,有10户希望支持“提高技能”,有35户希望支持“改善人居环境”。
对推进扶贫到户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目前,我省“两类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已基本完成,因此,在当下,制订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时,应当把扶贫到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从思路、政策、措施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倾斜。
坚持“三个并重”的工作思路。一是在扶持对象的确定上,坚持解决群体性贫困与解决区域性贫困并重,更加注重群体性贫困的解决。二是在扶持方式的选取上,坚持开发式与保障式并重,更加注重通过开发式扶贫来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在到户途径的选择上,坚持直接到户与间接到户并重,更加注重直接到户。
突出“四个基本”的工作重点。一是帮助发展基本当家产业。二是帮助提高基本素质。三是帮助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帮助维护贫困户的基本参与权利,不断提高贫困户的社会地位。
完善“一对一”的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机制。在继续推进“1321”帮扶贫困村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要求县乡部门党员干部每人帮扶1-2个贫困户,落实“三帮一扶”措施,即:帮助转变思想观念、帮助制定脱贫致富发展规划、帮助提高基本能力,扶持建起一项当家产业或致富项目。

制订“大扶贫”格局下的扶贫到户项目资金政策。一是正确处理专项扶贫与“大扶贫”的关系,调整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的投向。二是正确处理直接扶持到户与间接扶持到户的关系,提高扶贫项目资金直接到户的比例。三是正确处理群众自立与项目扶持的关系,探索以奖代补等扶持到户的激励机制。
大力实施“贫困户能力建设工程”。入户扶贫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脱贫能力。贫困户能力建设至关重要,大力实施“贫困户能力建设工程”势在必行。
资助方案有两种·1 绿色通道贷款 这个你去当地教育局资助中心区问问相关的事宜 当地的教育局有个资助中心 专门负责这方面的事情 2 当你收到通知书的时候里面应该会有相应的 类似 家庭经济调查表 填好这个表 并盖章 一式两份带到学校 就能在学校享受国家无偿的助学金 附:认定贫困生 有四个档次 特殊贫困 困难 一般困难 不困难 (如果家庭真贫困 建议在表 家庭人均月收入 农村户口不超过150/城市户口簿超过200 年均收入按月收入推)你这样的情况应该是能得到资助的· 你主动去联系一下有关的部门和学校·看看程序该怎么走·具体的程序不通地区应该不太一样 ·希望你能在大学学习中学有所成·然后对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顺便再学习之余寻求老师或者其他方面的一点勤工助学· 好好学习·不该做的事情别去做·尽管自己有时候很想去尝试(比如谈恋爱或者迷恋网游)要知道自己的责任·当你又能力的时候·这些东西会出现在你面前的·好好学好自己的东西·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校也会有很多机会倘若你能展示自己的特长的话 一般来说也是能得到一些报酬的·ok

8. 西班牙、葡萄牙怎么样防止贫困村的农民争当贫困户、不愿意脱贫、不愿意摘帽

没有这么一说的,来没有人甘心贫穷源的;只要是个正常人。因为贫穷是最难忍受的,而向往财富也是正常人的欲望。如果某些“国家”的贫困人口甘心贫困,那只能说明哪里的政府以及平民的思维是有问题的,这里,主要指责政府/说明没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这个国家的环境极差;就是你说的需要防止以上行为。
如果说某些“国家”的人,没有一个人甘心贫穷,或有动力脱贫,这说明也是不正常的;何况,你有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解释呢?
说一千道一万,大家都知道,之所以至贫,就是因为无路可走(灾病除外)才导致贫困的。为什么叫做“贫困”呢?因为他不但贫,而且还困;这里更为严重的是“困”,是人把人困起来了。而困顿他的人,却异常舒服;对于这点,从来没有人说过这些事情。由于世界的不公平,才导致很多贫困。越是不公平,贫困人口就越多。谢谢!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再进一步深入的探讨这些事情。

9. 脱贫老赖就是不愿脱贫是为什么

随着脱贫工作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部分地区贫困户中存在较为突出的“等靠要”思想,不配合脱贫甚至抗拒脱贫的现象难以根除。“精神贫困”正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

1

“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

当下,对乡村秩序侵蚀最严重的是主流价值观的扭曲。金钱,成了评价的至高标准。

坐等扶贫干部主动上门、靠着底线政策苦捱、别人有的待遇一样不能少……基层扶贫干部告诉记者,少数自身具备脱贫条件却拒不主动脱贫的人令基层扶贫工作“伤透脑筋”。

“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现象并不鲜见。“村里有两个年轻单身汉,并没有丧失劳动能力,却连自己的茶园都荒着,基本不搞生产,得一天过一天,坐等当五保户。我们曾多次前去做工作,可他们就是不行动。”湖北省鹤峰县一位驻村工作队队长说,有些贫困户产生了“日子过不下去有国家兜底”的心态。

“有个贫困户,40多岁,身体健康,因为好吃懒做,老婆跑了。以前还种点地养活自己,现在家里的七八亩旱地干脆不种了,等着救济。我们上午9点去他家,还没有起床。”山西省一名扶贫干部说,一些贫困户以前就懒散馋,不愿意劳动,现在一没有生活来源就去找政府,给基层扶贫工作带来“破窗效应”,其他贫困户甚至受到这些“懒汉”的影响。

鄂西山区一位退休的县委书记说,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有少数老百姓出现了这样的心态:“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少数贫困户对上门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脱贫是干部们的事,与自己无关。

激发内生动力,是告别贫困的根本性措施。山西省晋中市扶贫办副主任路辰正介绍,他帮扶的贫困村“两委”班子调整后,新当选的干部积极谋划产业,村子2016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实现了整村脱贫。

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对接“真需求”,以扶贫“参与感”带动脱贫“获得感”,才能避免贫困群众等待观望。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刚认为,扶贫资源的配给应从供给主导型转为需求主导型,如尊重贫困户的发展意愿,推行私人定制等菜单式扶贫。

10. 对那些本已达脱贫标准而不想脱贫,或争当贫困户的群众应该怎么办

不想脱贫的话就让他们得不到补助,争取改变他们的思想,感化他们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