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脱贫成果
『壹』 精准扶贫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五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指引下,五年来,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
在刚刚闭幕的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来自11个国际组织和50多个国家的代表,就此进行了交流并给予高度评价。
2012年到2017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7000万,相当于每分钟至少有26人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贫困县数量实现了首次减少,减少了153个。创造了中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1)中国扶贫脱贫成果扩展阅读: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
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
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
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贰』 宁夏脱贫攻坚取得哪些成果
8月21日,宁夏回族自治复区成立60周年系制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发布会召开。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办、人社厅、住建厅、农牧厅、卫计委和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了宁夏成立60周年以来脱贫攻坚新成就。
结合特色优势,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紧紧围绕“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制定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大力发展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等特色富民产业。于2017年打造扶贫示范村109个、扶贫龙头企业124家、规范培育扶贫合作社375家、提升发展致富带头人2103名。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助贫困人口挪穷窝。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先后组织实施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十二五”生态移民工程,累计搬迁移民120多万。
『叁』 中国的扶贫脱贫开发之路有着怎样的特色
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精辟概括为: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这些经验实质上就是一整套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脱贫治理体系。
『肆』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哪些成就 .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何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成绩是巨大的。2018年是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去年共减少贫困人口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也比2017年下降了1.43个百分点,连续6年超额完成千万以上减贫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摆脱贫困,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快步前进,这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4)中国扶贫脱贫成果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处理好快速脱贫与持续发展的关系。脱贫攻坚战开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攻坚克难,针对贫困群众的各项优惠政策接连出台,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驻村工作队亲自上阵,财力物力人力全面倾斜,在这种态势下贫困群众脱贫指标很快完成。
要坚持大扶贫格局,处理好消除局部贫困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把脱贫攻坚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纳入乡村振兴的大局下通盘谋划,不能搞单打一。各地区贫困群众的基础和条件不同,致贫原因千差万别,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制定脱贫规划时,必须因地制宜,既要着眼贫困群众的脱贫实际,又要照顾到边缘及其他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
『伍』 中国的扶贫脱贫开发之路有着怎样的特色
1、产业支撑、精准施策:减贫成就世界瞩目
“目前我国剩余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深度贫困地区,相当大部分是因病因残致贫、缺乏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群体,脱贫难度大。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切实提高脱贫质量,增强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说。
2、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为广泛凝聚脱贫攻坚力量,国务院扶贫办提出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继续签订协议书和责任书。深化消费扶贫,把消费扶贫纳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考核评价内容,积极创造社会参与的有效平台,落实社会参与的激励措施,调动更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3、频道不换、靶心不散:向全面小康阔步迈进
摆脱贫困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不摘”政策,正在给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服下“定心丸”,让他们在巩固的基础上改进脱贫效果。
(5)中国扶贫脱贫成果扩展阅读
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如期完成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攻克深度贫困的堡垒,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驻村第一书记身上的担子不轻。越是困难重重,越需要“咬定目标使劲干”的行动。
兑现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始终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步也不能松懈、一刻也不能停歇,方能在这项“历史性工程”中标注自己的奋斗和担当。
『陆』 请你通过身边的真实案例,具体说说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
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比如说,我小时候跟我十年之后。周文房间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柒』 贫困地区脱贫取得哪些成果
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累计减少685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计下降7.1个百分点。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举世瞩目,但这不是终点。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紧要关头,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干部到被帮扶的困难群众,更加需要坚定信念、明确方向、同力协契,为实现全面小康全力冲刺。来源:人民网
『捌』 1)近年来,我国在扶贫事业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2012年到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7000万,相当于每分钟至少有26人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贫困县数量实现了首次减少,减少了153个。创造了中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2014年,中央对贫困人口全面摸底,建档立卡,找准贫根儿。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重点,作出全面部署。
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已经全面展开,到2020年,中国现有的贫困人口,将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
(8)中国扶贫脱贫成果扩展阅读:
扶贫工作四大措施:
一是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进一步促进农民减贫增收。
二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提高贫困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四是实施城镇居民就业工程,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执行最低生活保障线政策,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推进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
『玖』 中国扶贫为何能取得巨大成就
主要是改善了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为了扶贫而扶贫。
改善了教育和基础内设施,是容中国扶贫的一个壮举。很多地方因为没有教育,脑子不富,所以就一直贫穷。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还是相对不错的。而要致富、先修路,中国近年特别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所以给贫困地区带来了希望。
其次,是改变了扶贫的思路。别的国家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给农民补贴,结果今年吃饱了,明年又是问题。中国转换思路,让农民进城务工,结果让大部分农民脱了贫。
至于城市贫民等等,中国各级政府多少还是有钱的,给点低保还是没问题。外加上中国经济一直在发展,不断制造就业岗位,以及鼓励大众创业创新,所以扶贫工作有巨大成就。
『拾』 国际人士如何评价中国脱贫攻坚成就
去年暑假,江苏大学“大眼睛”和“桑梓心”支教团的50多名中外大学生奔赴安徽金寨、贵州六盘水、江西吉安等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公益支教活动,为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送去关怀。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
越南媒体对中国的减贫措施和经验非常关注。越南国家电视台曾专门采访中国云南、四川等脱贫民众的“致富经”,称赞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功。越南梦想广告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锡忠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的减贫措施从最初的输血型向造血型、精准帮扶转变,放眼未来、立足长远,非常值得借鉴。
“正是中国的成功经验启迪了埃塞俄比亚的快速发展。”埃塞俄比亚总理首席经济顾问尼瓦伊·吉布里阿布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减贫的成功经验在于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创造大量就业、经济增长成果为人民所共享。目前,埃塞俄比亚正在进行“农业导向的工业化发展计划”的第二阶段,着重发展工业,建立了十多座工业园区,大量青年人有了工作,帮助他们的家庭走出贫困。
墨西哥专栏作家、中国问题专家阿尔伯特·罗德里格斯指出,中国承诺将实现新的减贫目标,并做出了具体的规划。“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国情和发展道路,中国显然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让中国人民享受到发展成果,也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信心和启示。”
美国“全球未来”研究所主席、知名未来学家詹姆斯·坎顿博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把消灭绝对贫困现象,实现全国繁荣作为目标,本身也是一项成就。未来10年,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互联网的普及将继续减少贫困。教育、就业增长、数字经济,以及支持创新的强劲经济,都对中国的未来至关重要。
卡玛奇亚认为,按照中国政府的脱贫路线图,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不仅是中国消灭贫穷问题,更是为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做出了榜样,这是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对世界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