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扶贫决胜年
㈠ 脱贫攻坚三大攻坚战是什么
1.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2.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保障。必须将重大风险的防范化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3.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要深刻认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矢志扶贫、决战脱贫的使命担当,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责任感、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着力破解制约脱贫的关键瓶颈和突出困难,科学有效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4.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使命担当,以改革创新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㈡ 为什么党和国家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今明两年三农领域必须完成的头号硬任务
因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回困县全部摘帽,解答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是目标,也是任务,更是承诺。现在亟需脱贫的对象,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主要是农村和边远地区)和群众,都是需要下大力解决的“硬骨头”。能否兑现承诺,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事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㈢ 我国精准脱贫攻坚战决胜年是哪一年
今年,2020年就是脱贫攻坚决胜年。如今,国家正在组织人员对脱贫攻坚成果进行验收。
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面临怎样的形式与任务
“十三五”时期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彻底解决全国目前尚未脱贫的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
确保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须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5000万人左右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实现脱贫,其余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保政策完成脱贫。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依然繁重,贫困人口规模仍然庞大,扶贫脱贫难度越来越大,我国扶贫工作也出现一些新转变、新特点和新要求,同时也面临新挑战。
因此,“十三五”时期扶贫工作要适应新形势、采取新思路、运用新机制、激发新动力,完成扶贫攻坚重大任务,补“三农”工作短板,促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4)攻坚扶贫决胜年扩展阅读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促进了脱贫攻坚良好氛围的形成,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
有的地方存在扶贫产业选择上闭门造车、扶贫项目设计上好大喜功、工作开展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脱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甚至会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脱贫内生动力有待增强。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对于如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探索与研究仍显不足。有的地方对于缺乏内生动力的贫困群众,简单贴上“等靠要”、观念落后保守的标签。
这不但不能激发出他们脱贫的动力,反而可能强化其既有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如何打破束缚贫困群众发展的观念枷锁、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亟须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需要更加广泛深入的宣传和引导。
㈤ 分析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论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意义
历史性成就:一、按现行标准衡量,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我国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整体消除绝对贫困。
二、东部地区率先脱贫,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全面下降。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水平普遍很低,处于普遍贫困状况。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东部发达地区已率先基本实现脱贫,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也全面下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为实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减贫人口占全球减贫超过70%,对全球减贫作出巨大贡献。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通过深化改革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也为全球减贫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七成。二是为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经验。
四、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聚焦贫困地区,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加大投入和攻坚力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生活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伟大意义:伟大意义:从历史维度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从政治维度看,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从发展维度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国发展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从治理维度看,在脱贫攻坚战中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成为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
㈥ 社区脱贫攻坚战决胜年应该注意避免哪些问题
既然使脱贫,那就不能够返贫穷,根本没有找到解决的原因,这样做没有意义的
㈦ 决胜脱贫攻坚面临的需要长期逐步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1、深度贫困问题依然突出
截至2018年9月,全国仍有670多个贫困县没有摘帽,其中有23个地市州贫困人口超过30万,5个地市州超过50万,特别是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三区三州”贫困发生率高达14.6%。
2、剩下的贫困人口脱贫难度较大
截至2017年年底,因病、因残致贫人口分别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2.3%、14.4%,65岁以上贫困老人占17.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6.6%。
(7)攻坚扶贫决胜年扩展阅读
扶贫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屡禁不止,频繁填表报数和层层评估检查加重了基层负担。脱贫进度和脱贫标准把握不准,急躁情绪与消极拖延现象都有,盲目提高标准和随意降低标准并存,弄虚作假、数字脱贫问题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
贯彻精准方略存在偏差,有的发钱发物“一发了之”,有的统一入股分红“一股了之”,有的低保兜底“一兜了之”,而激发内生动力不够。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仍然存在,乡村两级“微腐败”多发,资金闲置浪费和使用不精准、效益不高问题突出,还有个别地方打着脱贫攻坚旗号过度举债。
㈧ 为什么党和国家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今明两年
因为后年就是2020年,是我们国家承诺的所有人都可以实现脱贫奔小康的目标年。
目前剩下今明两年的时间了,也就是决战脱攻坚地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