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户新识别贫困户的程序
『壹』 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必须严格执行什么程序
开展群众路线活动过程中,县扶贫(移民)办把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作为扶贫开发为民办实事,专解难题属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及时传达学习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严格贫困户识别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户主申请、小组提名、评议票决、公示审批的方式,整户识别。
『贰』 陕西省贫困户的识别与退出的标准是什么有那些主要程序
贫困户的识别:
农民年均纯收入低于3050元(年2500元不变价)的陕西省扶贫标准执行;农民年均纯收入低于2855元(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陕西省扶贫标准执行.
贫困户脱贫标准:
贫困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000元以上(包括务工收入、生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
退出程序
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区)脱贫退出,按照自查申请、交叉检查、抽样核查的程序进行。各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立检查组,通过信息系统监测、现场调查、查阅资料、入户访谈等方式,对脱贫退出进行核查评估认定。
『叁』 贫困户的识别标准和识别程序有哪些
1、贫困户精准识别标准是什么?
一是严格按农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2016年国家脱贫标准是3026元。
二是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因素,即不愁吃,口粮不愁,主食细粮有保障;不愁穿,年有换季衣服,季有换洗衣服。义务教育,农户家庭中有子女上学负担较重,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基本医疗,农户家庭成员因患45种大病或长期慢性病,影响家庭成员正常生产生活,需要经常住院治疗或长期用药治疗,刚性支出较大,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住房安全,农户居住用房是C 、D级危房的,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2、贫困户精准识别程序是什么?
“两公示一公告”,即在农户本人申请的基础上,按照“四议两公开”方式,形成初选名单,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镇)贫困户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内公告。县扶贫办对拟录入信息系统的扶贫对象信息与行业部门进行分级比对,公告无异议后纳入贫困户信息系统。
(3)整户新识别贫困户的程序扩展阅读:
贫困户精准识别方法:
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原则,推行“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一进”:即包村干部、村级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对全村农户逐家进户调查走访,摸清底数;“二看”:看房子、家具等基本生活设施状况。拥有家用轿车、大型农机具、高档家电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三算:即按照标准逐户测算收入和支出,算出人均纯收入数,算支出大帐,找致贫原因,对贫富情况有本明白帐。
四比:即和全村左邻右舍比较生活质量,家庭成员有财政供养人员、有担任村干部的,家庭成员作为法人或股东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企业的,在城镇拥有门市房、商品房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五议:即对照标准,综合考量,逐户评议。拟正式推荐为扶贫对象的,必须获得绝大多数村民同意,必须向村民公示、公告。六定:即正式确定为扶贫对象的,由村“两委”推荐确定,乡(镇)党委政府核定。
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
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该户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自有住房、无危房。
『肆』 贫困户入户程序包括
办理流程: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去当地村委会或街道办事处出具贫困证明,然后再去乡镇盖章,去民政部门盖章。
条件:
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扶养人的居民;
2、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3、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以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4、其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以上所说的“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所在省统计局当年四月二三十日公布的上年度省平均统计数为准。
以上四种情况的证明,有工作单位的由工作单位证明,无工作单位的城市人口由社区居委会证明,上报街道办事处核准;农村人口则由村委会证明,报乡政府核准。
贫困证明样式:
XX是省(县)镇(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人,20XX年考入XXXX大学,其家庭因(以下填写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原因)该家庭生活困难,父母在家务农,以种田养蚕为业,每月收入约300元左右,其哥哥在广州某电脑学校工作,每月收入600元左右。20xx年秋季与其弟弟同时考上大学,家庭经济收入少,无力支持其完成学业,拟申请助学贷款。
特此证明。
经办人:
村民(或居民)委员会(公章)2007年8月23日
上述情况属实。
『伍』 贫困户识别标准方法程序是什么意思
首先,安全事故处理可以参照国家颁布的事故处理流程。流程方案网络文库里就有。 其次,两者在法律上没有明显的区别吧,目前好像没有涉及到两种事故类型的,一般没有严重安全事故这个说法。如果有的话可能就是某个特定行业内的------不太了解 ————安工飘过
『陆』 贫困户的识别与退出的标准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程序
这个每个地方的标准和审核程序不一样的,详细的还是询问当地的相关部门吧。
『柒』 贫困户识别条件是什么
1、贫困户精准识别标准是什么?
一是严格按农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2016年国家脱贫标准是3026元。
二是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因素,即不愁吃,口粮不愁,主食细粮有保障;不愁穿,年有换季衣服,季有换洗衣服。义务教育,农户家庭中有子女上学负担较重,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基本医疗,农户家庭成员因患45种大病或长期慢性病,影响家庭成员正常生产生活,需要经常住院治疗或长期用药治疗,刚性支出较大,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住房安全,农户居住用房是C
、D级危房的,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2、贫困户精准识别程序是什么?
“两公示一公告”,即在农户本人申请的基础上,按照“四议两公开”方式,形成初选名单,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镇)贫困户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内公告。县扶贫办对拟录入信息系统的扶贫对象信息与行业部门进行分级比对,公告无异议后纳入贫困户信息系统。
(7)整户新识别贫困户的程序扩展阅读:
贫困户精准识别方法:
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原则,推行“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一进”:即包村干部、村级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对全村农户逐家进户调查走访,摸清底数;“二看”:看房子、家具等基本生活设施状况。拥有家用轿车、大型农机具、高档家电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三算:即按照标准逐户测算收入和支出,算出人均纯收入数,算支出大帐,找致贫原因,对贫富情况有本明白帐。
四比:即和全村左邻右舍比较生活质量,家庭成员有财政供养人员、有担任村干部的,家庭成员作为法人或股东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企业的,在城镇拥有门市房、商品房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五议:即对照标准,综合考量,逐户评议。拟正式推荐为扶贫对象的,必须获得绝大多数村民同意,必须向村民公示、公告。六定:即正式确定为扶贫对象的,由村“两委”推荐确定,乡(镇)党委政府核定。
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
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该户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自有住房、无危房。
『捌』 贫困户的识别标准和识别程序有哪些
贫困户识别标准
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农村扶贫对象户的识别标准。
贫困户识别程序
1、公开贫困户标准到村到组到户;
2、公示贫困户名单到村到组到户;
3、公开评议。对有争议的可上可下、可甲可乙的户,村“两委”要成立由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和群众代表参加的评议小组,进行评议;
4、村两委研究决定;
5、公开公示结果;
『玖』 贫困户识别程序两公开一公示是什么
开展群众路线活动过程中,县扶贫(移民)办把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作为扶贫专开发为民属办实事,解难题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及时传达学习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严格贫困户识别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户主申请、小组提名、评议票决、公示审批的方式,整户识别。
『拾』 贫困户识别条件
一、识别标准
(一)严格执行农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2013年度新录入建档立卡系统扶贫标准2736元以下,2014年扶贫标准2800元以下,2015年扶贫标准2855元以下。这次新识别的贫困户仍按照2014年底人均纯收入2800元以下的标准,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进行整户识别。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年家庭各类收入和扣除生产经营性支出后,除以家庭常住人口数计算得出。
(二)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因素
1、不愁吃。口粮不愁,主食细粮有保障。
2、不愁穿。年有换季衣服,日有换洗衣服。
3、义务教育。农户家庭中有子女上学负担较重,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4、基本医疗。农户家庭成员因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影响家庭成员日常生活,需要经常住院治疗或长期用药治疗,刚性支出较大,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5、住房安全。农户居住用房是C、D级危险房屋的,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二、识别方法
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原则,推行“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即一进:包村干部、村级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对全村农户逐家进户调查走访,摸清底数。二看:看房子、家具等基本生活设施状况。拥有家用轿车、大型农机具、高档家电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三算:按照标准体系逐户测算收入和支出,算出人均纯收入数,算出支出大账,找出致贫原因,对穷富情况有本明白账。四比:和全村左邻右舍比较生活质量。家庭成员有财政供养人员、有担任村干部的,家庭成员作为法人或股东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企业的,在城镇拥有门面房、商品房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五议:对照标准,逐户评议。拟正式推荐为扶贫对象的,必须获得绝大多数村民认可,必须向村民公示、公告。六定:正式确定为扶贫对象的,由村“两委”推荐确定,乡镇党委政府核定。
三、识别程序
第一步:初选对象。在农户本人申请的基础上,对拟推荐的扶贫对象,按照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决议的程序,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每次公示各村都要对公示内容进行排查,并要有群众在场观看的镜头。
第二步:乡镇审核。经第一次公示无异议后,乡镇人民政府对初选对象审核。乡镇对初选对象必须逐户核查,做到不错不漏。对确定的扶贫对象名单,必须由驻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长、包村干部、村委会主任、村支书、乡镇长、乡镇书记“六签字”,并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
第三步:县级复审。经第二次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