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扶贫 » 古代机关吧

古代机关吧

发布时间: 2020-12-16 17:28:50

A. 中国古代国家机关及职能部门如何设置的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秦朝时,秦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后,皇帝的权力和职能逐渐由一个中央政府辅助完成,汉朝时这种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那么中国古代国家机关及职能部门如何设置的哪?

故宫

1、尚书省

尚书省是中央官署名称。秦王朝时开始设有尚书这一官职,但并未成为一个机构,属于少府中的官职,负责管理文书。东汉时期初始成为机构,有点类似秘书处,直到晋朝时才有了尚书省之称,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其长官称为尚书令。

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又设四个司,作为具体办事机构。在如今的国务院机构设置中仍可寻到部、司这样的部门。

2、中书省

也是中央官署名称,始设置于魏晋时期。唐代开始与门下省、尚书省并列为国家行政重要机构。通常由中书省制定政策或决策,经门下省审核后交尚书省发布执行。一般中书省的长官称为中书令(监),下设中书舍人5人,统领主事10人,各类书吏200人,管理个21局(部门)的政务。

3、门下省

中央机关官署名称,始设置于魏晋时期。门下省最初是皇帝的侍从机构,主要负责与皇帝有关的衣、食、住、行等事务,以及应对皇帝问答,有点类似总务处、后勤部之类。后来发展成为国家机关部门。唐代始与中书省、尚书省同掌国家机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奏章、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黄门监,属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等官员。

4、六部

是尚书省下属的六个部委,是国家机关中重要的部门,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的工作在秦代时本由九卿分管,至晋朝之后,特别是到了唐代,由于尚书省的出现,六部功能逐渐完善,成为国家机关中的重要部门。

六部的职责分工为:

吏部负责官吏的任免、考核评价、升迁降职、调配等工作,有些类似如今的中组部。

户部负责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工作,集如今的国土局、国税局、财政局职能于一身。

礼部负责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宜。

兵部负责全国军事武官选用、兵籍管理、兵器使用及管理、军事训练、发布军令等工作。

刑部负责刑事、狱讼、司法等工作。

工部负责工程、水利、修造、屯田等工作。

5、都察院

汉代开始在政府机构中设有御史台,负责对各级官吏的弹劾,参与审理重大案件,巡按各州县,考察官员言行、业绩等工作,俗称“巡案”,类似于如今的纪检监察工作。明代时改称为考察院,其长官为都察御史,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对官员进行考核,对财务状况进行监督等。各地区均设有相应的都察官员,是独立于行政之外的监察机构。

清代时除国家层面设有都察院外,都察御史分为左、右都察御史官职,以左都察史为主官,主管纪检监察工作,右都御史一职则多由各地的总督或巡抚兼任。

6、大理寺

大理寺是国家刑狱、司法机关的名称。秦、汉时期设有廷尉这一官职,负责刑狱工作。北齐时期开始设有大理寺,成为中央刑狱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为三个司法机关,有点类似如今的检察院、公安局和纪检委。其最高长官为大理寺卿。

7、理藩院

是清代设置的国家机关,主要负责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相关民族事务工作。如疆界、爵秩、徭役征发、会盟、朝贡、宗教、贸易等等,长官为尚书,由满族人担任。

8、翰林院

翰林的本意是文人学者浩翰如林。唐代开始设有翰林学士,是供内廷使用的文人,并没有什么专门的办公地点,也算不上什么实职官员,可以说是一种御用文人吧,其主要工作是帮皇帝起草诏书、批签文书之类,或与皇帝和诗唱赋,下下围棋之类。至宋代时翰林院才有了雏形,负责管理天文、书艺、图画、医官之类的工作。明代为编修史书正式成为国家机关部门之一,主管编修史书、讲述经史,起草典礼文稿等工作,其长官为掌院学士。

9、军机处

军机处是清代设置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清雍正十年(1732年),为更好地处理国家重大政务,从大臣中选出亲王、重臣若干人,在便于皇帝召见的地方成立了军机处,作为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有点类似于政治局或智囊团之类的组织。其入选大臣称之为“军机处行走”,负责人则称为军机处“领班”。

10、枢密院

是唐代开始设置的机构,最初只是由宦官负责,管理表章奏折之类的事宜,至宋代时则衍变成国家机关,负责管理军事机密、边防、军马及对外外交等工作,甚至一度成为国家最高政务机关。其后各代也有沿用,但职能不同,到明代则被废除。

11、内务府

清代,顺治皇帝对国家机构进行了改革,成立了专门负责管理皇家事务的内务府。负责皇家的典礼、仓储、财务、工程、警卫、刑狱、太监等工作。其长官称为“内务府总管大臣”。

12、内阁

内阁是从明代洪武年间开始设置的机构。朱元璋将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等大学士收拢在一处作为皇帝的顾问团,协助皇帝办理政务,称为内阁。清代则以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称之为内阁。

B. 古代机关怎么设计的

那好吧 看样你要的是具体墓室机关等方法咯 那我在弄点吧
一般战国以前有很多是弩做机关,为了防盗,就在墓门内、通道口等处安置上这种触发性的武器,一旦有盗墓者进入墓穴,就会碰上连接弩弓扳机的绊索,进而遭到猛烈的射击。这一做法,被以后汉唐陵墓所继承,并发展到在棺椁内安装轮机,以射杀盗墓者。所谓轮机,就是在棺椁内壁安装数个像现代滑轮一样的工具,滑轮一边置弓弩毒箭,绳索通过滑轮连接弓弩与棺椁盖板。一旦盗墓贼进入地下宫殿揭椁开棺,绳索将通过轮机引发弓弩数箭齐发,射杀染指棺椁者。

当然,若盗墓者晓得内情,只要小心谨慎,想法“断其机”,便万事皆休,任意盗掘,大发横财了。晚清学者俞樾在其所著的《茶香室四钞》中引用元人吾衍在《闲居录》中所写的一个故事就再现了这一情景:“陈州古墓,俗云高柴墓,为冯马儿所发。初得石刻,曰"冯马儿破",遂发之不疑。毒烟飞箭,皆随轮机而出,因断其机,得金铸禽鸟及玉甲片若龙鳞状,其他异物不可数记。
鉴于弩弓发射有它的局限性,历代的墓主们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系列连环翻板、铁索吊石等反盗墓暗器。

连环翻板,即在墓道中设置的陷坑,坑下分布长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相同重量的小型物体,呈天平秤状,板上有掩盖物。若盗墓者踏上木板,板的一端随之翻转,人必掉入坑内的刀锥之上,锋利的尖刀利刃将穿透盗墓者的胸膛及五脏六腑,活着爬出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所谓连环翻板,即在墓道中挖掘深约3米以上的陷坑,长短与宽度视墓道具体情形而定,坑下分布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小型相同重量的物体,呈天平秤状,板上有掩盖物。若盗墓者踏上木板,板的一端随之下陷,人必掉到坑内的刀锥之上。

与连环翻板功能类似的,是铁索吊石。主要是在墓道顶和墙壁隐蔽处固定若干金属滑轮,利用滑轮将巨石吊起,悬于顶端。墓道地下铺木质跷板,索链由石板而下,通过滑轮以隐蔽的方式连接跷板,中间有挂钩和脱钩相接,遇外力压迫可自动脱落。跷板呈条状,长宽根据墓道具体情况而定。吊起之石可在墓道顶部悬挂三层,各层互不相依,索链通过石上孔洞收缩进出。

一切完毕后,施以伪装,外人不知其诈。若有盗墓者进得门来,踏中跷板条,外力作用迫使绷紧的索链某处挂钩脱落,如同打井的轱辘突然放松,悬空的巨石疾速落下,将躲闪不及的盗墓者拍成肉饼。因跷板呈细窄的长条状,只有被踏后才能导致悬石落地,而相邻的其他跷板则安然无恙,仍静静地伏在原处等待下一伙盗墓者的进入。一旦盗贼的脚步踏上,与之相连的悬石相继落下,再次对胆大妄为者给予致命一击。如此往复,直至三层悬石尽坠于地,杀伤数人为止。

但是上面那些机关的实际效果远远不如影视里出现的那么惊心动魄的,而且 弩 经过长时间以后 会渐渐失去效果,比如箭头零部件的锈蚀 机关弦的老化 受潮等。实际效果不佳。

C. 中国古代是否真的存在机关术,动力是什么,望告知

古代机关术是存在的,当然不一定是很多文学作品中描述的那种会动的机器人。
诸葛亮发版明的连弩,权历代帝王陵墓中的机关陷阱,《墨子》中记载的连弩车、转射机、藉车,都属于机关术。
木牛流马见于正史记载,动力方面只可能是类似发条的东西了。

D. 机关阵法古代怎么说

机关政法古代怎么说?机关阵法在古代应该是孙子兵法言之言,研究出来的机关阵法

E. 中国的古代真的有机关很厉害吗

百日袖箭千日镖复:袖箭和制镖都是暗器,镖,刚制,长三寸六分,重六两。重一斤着称斤镖,俗称“金镖”。抛掷击人,有扬手镖、阴手镖等法。袖箭是含机械装置的暗器,圆筒中装箭,筒内设弹簧,一按机关,箭即射出。两种暗器虽大致相同,但袖箭用来省力,射程远近全凭弹簧弹力大小,而镖的掷程远近全凭手腕力量的强弱。二者又都要求掷射准确,因此,使镖显而易见要难于袖箭了。 根据《墨子》中关于机关术的记载,当时墨家发明出来的机关器械有:
1. 连弩车 见于《墨子·备高临》。连弩车是一种置于城墙上可同时放出的大弩箭六十支,小弩箭无数的大型机械装置,需十个人驾驶,最为巧妙的是长为十尺的弩箭的箭尾用绳子系住,射出后能用辘轳迅速卷起收回。
2. 转射机 见于《墨子·备城门》。转射机也是一种置于城墙上的大型发射机,机长六尺,由两人操纵,与连弩车不同的是转射机更为灵活,能够在一人射箭的同时由另一人将机座旋转。
3. 藉车 见于《墨子·备城门》。藉车外部包铁,一部分埋在地下,是能够投射炭火的机器,由多人操纵用来防备敌方的攻城队。

F. 中国在古代的机关术是否很强呢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曾经发明制作了很多实用又有趣的机械工具,比如:沙漏、水车、抛石车,听瓮等等,利用物理原理制作的工具都可以认为是机关术的最简单应用,但是跟前面提到的“西洋八宝转心螺丝”“消息埋伏”还没有关系。

G. 跪求古代的机关锁和解法

暗门机关锁的造型及机关设计在古代,有一种分类方法,将锁分为外锁和内锁,外锁又被称为“挂锁”或“明锁”,内锁被称为“暗锁”。

所谓“明锁”,就是一眼能分辨出锁孔的锁,且比较容易打开,而“暗锁”是指乍一看根本找不到锁孔,或者根本看不出是一把锁,这也正是“暗锁”的趣味性所在。

暗锁都设计有巧妙的暗门装置,锁孔隐蔽,锁芯的主体是由锁柱构成的,每一把锁的锁柱数量多少不一,锁柱越多开启步骤越复杂。

古时候虽然没有当今如此发达的科学技术,但是中国古人的智慧从华容道、九连环、鲁班锁、四喜人的机关设置上表露无遗,且件件都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在制锁行业也有令人称奇的壮举,迷宫锁是其中的代表。

(一)迷宫锁:
迷宫锁又叫定向锁,正面看上去像汉字“凹”,锁体底部钥匙孔的设计有“一”字形,“工”字型,也有不规则形状,暗门锁钥匙的设计颇为巧妙,有的外形简单确需两把钥匙互相配合,有的如匙状,前端设有方形孔,有的则为蟹钳状。

暗门机关锁的机关设计不仅在锁的内部,也体现在钥匙上。迷宫锁的钥匙孔处在明处,很容易被发现,钥匙的设计也不复杂,所以第一次拿到这种锁的人一般会掉以轻心,认为极其简单,但只有真正拿起钥匙准备开启的时候才会发现外行人根本很难将造型简单的钥匙伸入锁孔。

迷宫锁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结合了数学,物理,以及心理学的知识,如果将此原理熟记,很快就会将迷宫锁成功开启。

(二)连环锁:

暗门机关锁里头最复杂费神的锁之一要数连环锁了。

当你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打开一道锁,再去开另一道锁的时候,前面打开的锁却会自动关闭,这样一直连锁反应下去,让人恨不得即刻生出千万只手,同时把握住所有的环节,一举攻克这个难题。

古锁的外部造型千差万别,内部构造却大同小异,都是由簧片构成的,开锁的过程也就是集中精力对付簧片的过程。

(三)三巴掌锁
还有一种开启方法甚是奇特的锁,名为“三巴掌锁”。

开启这种锁,需要先用到钥匙,打开第一道机关,然后需用力击掌3次,将锁内部的另一处机关震动而开,锁也便成功开启了。

奇就奇在三声巴掌响过之后,锁应声而开,外行人看来实在妙不可言。

参考资料:http://wenku..com/view/b916f23c0b4c2e3f57276316.html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YSSZ201106028.htm

H. 中国古代四大机关是那四大

韩信为首,“兵仙”之谓诚然也。考其初拜将时,对刘邦陈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秦、东争天下”之大战略,以“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一言以蔽之项羽必败之性格,实为至当之高论。在刘邦彭城新败,与项羽对峙于荥阳、广武时,其向北独自开辟第二战场,完全暗合后世利德哈特“间接路线”之战略运用。短短数月,即平魏豹、破代赵、下燕国、定齐都,从北边形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使得刘邦最终打败项羽获得天下,其功当为第一!尤其讨魏王豹时,以一部兵力在临济正面吸引其注意,而以主力从黄河上游夏阳渡河,依势从北往南压迫敌军消灭之,将正面欺敌与背后机动突袭战术发挥至极致;井径之战,因形就势背水立阵,把握住了有利地形,另遣偏师背后袭击,一举歼灭优势之赵军;潍水之战,诱龙且军半渡决河灌之,尽歼其众。可见韩信的战略见解与战术运用,都是极为优秀的,且能独当一面开辟新战场,迅速扭转刘邦正面战场极端不利之战局。当为中国古代名将之首也!

卫青次之。其屡破匈奴,开创“大规模骑兵机动战术”运用之先河,在汉匈三次决定性会战中,每战必胜,尤以汉武帝元狩三年秋(公元前120年)漠北之役为甚。是役也,卫青以匈奴单于军为主要目标,全军出塞跃进千里,直抵赵信城,斩首一万九千余,因单于军积粟食军而返,匈奴单于仅以身免,率数百骑北遁……此役后,匈奴本部即向阿尔泰山以北远遁,不敢复与汉征战漠南矣!

岳飞其后。盖其于弱宋之中仅存不多之强将耳。及靖康之变,宋室南渡,金兵随之入寇,国破家亡之残势,以岳家军之威名,金兀术犹畏之三分。1140年郾城大战,金兵拐子马尽折其下,其“直捣黄龙”之语,金人为之胆寒。惜其竟为奸佞所害,不得全终,此诚可叹乎!纵观岳飞以后,虽有虞允文采石大捷、李宝陈家岛奏凯、钓鱼台之战胜利,然宋室终苟且偷安于江南一隅,毫无北伐恢复中原之决心,故终为蒙元所灭。崖山一役,“赵氏一块肉,淹入贝宫”,随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族王朝统一全国之先例。

袁崇焕最后。遥想宁远之战,以“祖传之十三副盔甲”起兵以来战无不胜之努尔哈赤竟然顿足于此孤城之下,且中炮重创,落得个铩羽而归、含恨而逝的结局。由此看来,名不经传的“袁蛮子”竟然是满洲铁骑的大克星,其后更成了明朝东北边防的“救火队”,正所谓“有崇焕军,无满洲兵”。公元1629年10月,皇太极绕道山海关袭扰北京城时,至蓟州马升桥(似在今通州西南的马驹桥)猝遇崇焕驰援京师之军,后金兵“相视骇惧,乃乘夜西遁,直犯燕京”,崇焕军见敌西窜京师,即尾踪急追,两昼夜行三百余里,抵广渠门外,后金兵“盖惊袁崇焕军自天而降也”。明军即展开攻势,将金兵击退十余里,追至运河。金兵上下皆谓”十五年以来,未尝有此劲敌也”。惜崇祯用而不信,听信谗言妄杀之,其自毁长城之举,犹如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临终前数语耶!及崇焕以谗诛,明边防中流砥柱既倒,虽内寇不起,朱明江山,亡无日矣……

I. 中国古代的机关术究竟有多厉害

机关术代表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水平,用机械的力量,为生产,军事,生活等方面提供便利,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机关术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人对自然全方面的观察和思考,所以造就了深奥玄妙的机关术。

中国古代有不少厉害的机关大师,其中诸葛亮,鲁班,墨子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机关大师鲁班,曾经就发明过一种可以飞的木质大鸟,也就是俗称的木鸢,这种木鸢也被很多人认为是飞机的祖先。

中国古代的机关术究竟有多厉害?

一、根据《墨子》中关于机关术的记载

当时墨家发明出来的机关器械有:

1. 连弩车 见于《墨子·备高临》。连弩车是一种置于城墙上可同时放出的大弩箭六十支,小弩箭无数的大型机械装置,需十个人驾驶,最为巧妙的是长为十尺的弩箭的箭尾用绳子系住,射出后能用辘轳迅速卷起收回。

我特别佩服那种在墓室里放水银的人,完全做了一个水银强,碰则死无葬身之地。还有很多比如墙上全是刀剑,两面强相互挤压,让人难以逃脱。还有很多厉害的机关。

有很多人研究机关术,也想成就一二,可都是无疾而终。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很厉害的。机关术不仅用于墓室还用于战场,有多少胜仗是因为机关术的应用,才取得的。不服不行。

那么这些神奇的机关术,为何大部分都失传了呢?

第一,时间久远,以讹传讹,机关术的真实性已经得不到充分的证明。

几千年已经过去了,随着一代代口口相传,免不了其中有夸大的成分,然后经过一代代的夸大,可能已经是用想象中的事物代替了它本身存在的真实事物。就比如古代人信奉的神,更有人曾说自己见过神。但是理智的我们都知道神是不存在的,它只是我们心中存在的一种信念。

第二,很多机关术不符合科学规律。

就拿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来说,据说这样一种神奇的木牛流马,只要一按机关然后不用人力,这些木牛流马就能够跋山涉水、如履平地。这样听起来比我们现在的代步工具,电车、摩托等都要神奇。那么作为学过 物理的现代人,我们都知道机械是不可能没有动力,就永无休止的运动下去,所以这是不存在的。

第三,优胜劣汰,消失的东西即使真的存在过,也必定有其消失的原因。

就通过第二点的分析而言,我们知道所谓的永远转动下去不需要人力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那只是人们以讹传讹的一个美好想象而已。那么如果有的机关术真的很好用,是绝对不可能失传的,一旦失传则说明它可能是被淘汰了,这是大自然中优胜劣汰的规律。

结语

机关术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代表,无论是在生产、生活还是军事乃至一切需要之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运用机械力量,巧妙地控制事物,并达到神奇的效果,这是古人对世界的贡献。而这一贡献,源自于古代工匠们对自然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机关术才如此深奥玄妙。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